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急诊心肌标志物六项
急诊心肌标志物六项
急诊心肌标志物六项是指在急诊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常用的六种生化指标,包括:
1. 肌钙蛋白T(cTnT):心肌细胞损伤后,cTnT会在血液中升高,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2. 肌钙蛋白I(cTnI):与cTnT类似,也是心肌细胞损伤后的标志物,常用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3. 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心肌梗死时会升高,但相对于cTnT和cTnI缺乏特异性。
4. 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梗死时,LDH也会升高,但升高的时间较晚,故在早期诊断中应用较少。
5. 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与LDH类似,也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但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少。
6. 心肌肌钙蛋白(cMyo):是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与cTnT和cTnI相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目前仍在研究中。
这六项指标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对急诊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心肌梗死的损害。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学习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CK测定的临床意义
在心肌梗死范围较小时,CK-MB峰值出现 早,恢复时间快。
除心肌梗死外,心肌炎、心脏损伤也可 引起CK-MB升高。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CK测定的临床意义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决定心肌标志物特点的因素
—— 分子大小 —— 细胞内分布 —— 释放率 —— 清除率(或半衰期) —— 心肌特异性
等等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理想心肌标志物的条件
—— 高度心脏专一性 —— 心肌损伤后很快增高 —— 增高后持续较长时间 —— 容易检测 —— 很快得到检测结果(≤1 h) —— 诊断价值已经临床证实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CK测定的临床意义
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 世界上临床测定次数最 多的酶,80年代初期统 计分别达一亿次和一千 万次。这是因为CK在骨 骼肌、心肌和脑疾患时 常明显升高,如同时测 定同工酶还有助于疾病 的鉴别诊断。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CK测定的临床意义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传统心肌酶谱
(二)LD及同工酶
LD催化反应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反应,广泛 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故测总酶临床意义不 大,但LD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H)组成的 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按电泳 向阳极泳动快慢,分别命名为LD1(H4), LD2(H3M),LD3(H2M2),LD4(HM3)和 LD5(M4)。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医学生用生化 学习
第十一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15
(二)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发展
P281
目前对危险因素的共识如下: 危险因素并不等同于病因;
危险因素不是诊断指标:通常把危险因素异 常的人称高危人群 ;
同一疾病可能有多种危险因素,每种危险因 素影响程度不一(relative risk, RR)。
冠心病危险因素已达百余种,但RR不同。 最有价值的可及早预防和治疗的是:
1. 肌钙蛋白(Tn)的特性
TnC:与钙离子结合部分
肌钙蛋白
Tn (troponin)
TnI:含抑制(ATP酶)因子部分 TnT:与原肌球蛋白结合部分
cTn(cardiac troponin):为心肌细胞所特有。
37
P288
2. cTn在AMI发生后的变化
AMI后4~8h升高(与CKMB类似,但晚于肌红蛋 白),但窗口期长(4~10天~3周 );
12
年龄、性别、高血压、
【二】病 理
高血脂、吸烟等
P280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变, 血管硬化,管腔狭窄,
供血减少。
冠状动脉狭窄接着增加
血管完全堵塞,
心脏无血供,局部 大面积心肌坏死
当冠状动脉狭窄 <70%时
病人出现活动后心肌供血 不足,表现为心绞痛。
不稳定性/变异性心绞痛 (UA),休息时亦有心绞痛。
24
P284
生物化学标志物急性心肌损伤诊断的地位
确诊: 20%依靠生物化学标志物确诊 (心电图诊断AMI的阳性率至多81%), 提高了诊断可靠性。
临床评估病情和预后的灵敏指标。
25
P284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条件
① 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② 要紧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特异),在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 物
背景和概述:心脏疾病是世界上的一大健康威胁,生物化学标志物的研究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和重要性
生物标志物是指可用作测量、诊断或监测特定的生物过程(如疾病)的分子。 它们在心脏疾病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标志物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
• 结构蛋白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 • 功能蛋白标志物:如肌酸激酶-MB • 代谢产物标志物:如炎症标志物 • 基因标志物:如具有遗传连锁的突变 测量方法包括:酶免疫法、质谱法、核酸杂交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代谢标志物,与冠心病 风险相关。
其他潜心血管疾病 存在关联。
2 微小RN A
小分子RNA在循环中的变 化可能与心脏疾病相关。
3 代谢物组
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可代表 疾病状态。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 生物标志物组的研究,以综合信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 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提高预测准确性。 • 多中心研究的开展,验证新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生物标志物在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 用
• 早期诊断:通过测量特定标志物,可以提前检测心脏疾病风险。 • 疾病分级:标志物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 • 治疗监测: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生物标志物
肌钙蛋白T
心肌标志物,可用于诊断心 肌损伤。
BN P
心血管功能标志物,可预测 心衰发展风险。
实验诊断学: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的检测
(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CK明显升高;
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 各种肌肉疾病明显升高。
(3)溶栓治疗再灌注判断
溶栓治疗再灌注,CK明显↑,使峰值时间提前。 4h达峰值;冠脉再通能力达40~60%。
(4)手术 心脏或非心脏手术,心导管及冠脉成形术等
可增高
(5)降低 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CK↓
出现,休息恢复,持续时间短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休息时可
出现,持续时间长,已有少数心肌纤维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血局部心脏无血供,大面积心肌坏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非ST段抬高肌 钙蛋白≥正常上限值为AMI,若≤正常上限为 UA ➢ Q波心梗 ➢无Q波心梗
CK-MB2<1.0U/L
MB2/MB1<1.4
4.CK的临床意义
(1)AMI 较早期诊断敏感指标之一,3~8h↑,10~36h峰
值,8h内不高,应动态观察; 病程中再次↑,示再次心梗; 24h应达峰值,如低于上限值,可排除AMI; 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CK基础值低、小范围心梗、心内膜下心梗, CK可正常
2.CK的检测方法
CK的测定方法:有酶偶联法、肌酸显色法和连 续监测法,现在在自动生化仪上大都采用连续 监测法(即动态法)。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测 定时间短。
参考值
连续测定法 男:38~ 174U/L 女:26~ 140U/L
3.CK-MB的测定方法
(1)酶活性测定
免疫抑制法:为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抗 亚单位M的抗体与CK-MM和CK-MB中的M反应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完全抑制了M的活性,这样测 得的活性乘以2就代表CK-MB的活性(因正常人血中 无CK-BB)。
心脏疾病的生化标志物
要点二
缺乏长期和大样本的 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短期的或者样本 量比较小,不能很好的说明心脏疾病 的长期发展趋势。
要点三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 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 者的生活源自量和预后。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01
早期预测和诊断心脏 疾病
通过检测心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有 助于早期预测和诊断心脏疾病,对患 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心脏疾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 少,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心肌酶检测方 面,如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等。
VS
国际研究趋势
国际上对心脏疾病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已经 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研究 范围不断扩大,检测方法也日益增多,如 心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等。同时,随着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心脏疾病生化标志物 的机制和作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为心脏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对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可以早期发现心脏病变,为后 续治疗提供宝贵时间。
生化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预测病情进展及 判断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2
心脏疾病的生化标志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脏疾病的生化标志物是指能够反映心脏生理和病理状态的 一系列生物化学物质,包括心肌酶、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 。
B型脑钠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这些多肽类物质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在心力衰竭时会释放入血,其血清浓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心肌炎及其生化标志物
总结词
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炎症 性疾病,其生化标志物主要有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等。
心脏疾病的生化标志物
心脏疾病的生化标志物●健康成人的每分钟心跳为60-100次。
搏出血液为3.6-6L/min。
●心脏的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脏的传导系统所控制,这种活动能用心电图的方式进行记录下来,其实质就是记录离子在心肌流入和流出所致的极化和去极化的过程,这种离子活动和心肌活动相一致又称为:心脏电生理。
●病理过程分:冠状动脉硬化和狭窄: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心脏疾病。
◆心肌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又称心衰,又称心脏功能不全,右心衰常是长期左心衰的结果⏹80%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于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很多●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高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我们国家将冠心病血脂常规检测为:TC,TG,HDL-C.◆炎症:产物促进动脉硬化的过程。
慢性炎症导致平滑肌增生,监测指标为:CRP。
◆凝血因子:易成血栓,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7,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这些情况是: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心肌梗死往往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
心脏标志物
心脏标志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脆弱的心血管系统往往不堪重负,有关心血管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与心脏疾病相关的心脏标志物,包括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等,这些标志物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水平。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白细胞活化时由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颗粒释放的,在宿主防御系统和炎症情况下起重要作用。
MPO是一种丰富的白细胞的酶,在由于心脏原因而突然死亡的撕裂性损伤患者中增高。
增高的MPO水平与冠脉疾病相关。
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硬化、动脉粥样化区域可找到高浓度的MPO及其氧化产物。
MPO与脆弱的斑块和内皮细胞的功能不良有关。
在胸痛住院的患者中,高血清和血浆MPO水平表明高风险的心血管事件。
低CRP和TnT 水平、高MPO水平的病人比有低CRP、TnT和MPO水平的病人具有更大的心脏病风险。
心肌受损之前高水平的MPO以及水平不断增加表明不稳定的斑块形成,因此MPO水平是潜在心脏病事件良好的预报因子。
心脏病发作(或心肌梗塞)时,损伤的心脏组织释放心脏的酶如肌酸激酶(CK)。
CK存在于心脏和骨骼肌以及肝脏和脑子。
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仅存在心肌的CK亚型,血液通常有低水平的CK-MB。
心肌受损时,CK-MB从受损的细胞漏出,引起血液水平的上升。
因而测定CK-MB增加时,可以诊断或证实近期心脏病的发作。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释放的CK-MB可早在症状起始的3-4个小时的血液中检测到,并且梗塞后大约65个小时维持高水平。
据报道CK-MB水平在3小时后可诊断50%AMI,6小时后可诊断90%以上。
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而没有诊断性心电图的急诊室患者,CK-MB的准确性在确证AMI是非常有用的。
CK活性的测定主要用于诊断骨骼肌疾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肌肉萎缩症、甲状腺机能不足以及肺梗塞,监测病因并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3.血中酶的清除:不同的酶在血清中清除时间不同
可能的机制包括:
①从尿路排泄。
②肝脏及网状内皮系统对酶的清除。
③酶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酶类标志物
1.肌酸激酶
分布 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中,也存在于脑和其它组织细胞。
亚类
由M和B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有三种同工酶:
• 血脂分布异常是冠心病绝对独立 的危险因素,其中尤以血清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 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布异常为主。
• 血浆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危险性 增加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有炎 性过程的许多特点。
•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二、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脏疾病的诊断技术:
功能特点:Mb能可逆地与氧结合,在肌细胞内有贮存和运输氧的能力。 在肌肉运动需要能量时是供养给能的生成系统。
心肌轻度受损时即从心肌细胞直接进入血液 循环,这是因为Mb分子小,不通过淋巴结就 可直接快速进入周围血液。所以AMI发作2h后 的血清Mb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 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 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 的疾病,据文献报道这种影响因素多 达246种。
• 冠心病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分不 可逆因素和可逆转因素。前者主要包括 遗传、年龄和性别,后者主要有高血压、 高脂血症、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和心 理精神因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 冠心病形成的众多因素中,高血压、高 脂血症、吸烟、肥胖是主要致病因素, 这些都可以改变或纠正。
1.性别: 血清CK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清CK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第十一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第一节概述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犹如有效和耐久的泵,把血液送到全身,循环周始。
心脏的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基于心脏独特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生物化学特点,也是理解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基础^一、解剖和生理(一)心脏解剖心脏是一个由心肌构成的中空圆锥形器官,在心脏外壁,有供心脏能量和氧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前壁有两支,后壁有一支。
心脏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
心脏富含蛋白和利用能量的酶,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myoglobin,MH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这些都成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二)生理心脏每次搏动,包括了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脏的传导系统所控制。
二、病理心脏系统疾病有许多种,和临床检验有关的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心肌疾病和心力衰竭。
《(一)冠状动脉硬化和狭窄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心脏疾患。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营养的主要血管,由于种种原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变,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心肌供血减少。
在动脉硬化初期,由于冠状动脉有较强的储备能力,病人可无症状;当冠状动脉狭窄<70%时,心肌血供减少尚可代偿,休息时无症状,病人出现活动后心肌供血不足,表现为心绞痛(angina),继而可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这时病人休息时也会出现心绞痛,而且持续时间较长(>20min),一旦血管完全堵塞,心脏无血供,局部大面积心肌坏死,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常致心源性猝死(sudden death)。
UA发生一年内,20%发展至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
急性冠状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改变为斑块破裂和冠脉血栓导致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
(二)心肌疾病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外,心脏还可因其他原因引起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甚至心肌小范围变性、坏死,称为心肌病;心肌细胞及其间隙的局部或弥漫性的急、慢性炎性病变,称为心肌炎。
心肌酶学
心衰无临床症状 BNP即可升高---用于心衰早期诊断; 心衰程度与BNP升高水平正相关—用于心衰分级
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
NYHA 心衰分级标准与BNP
NYHA class
分级标准
BNP(ng/L)
NYNAⅠ NYNAⅡ NYNAⅢ NYNAⅣ
心脏有疾患但无明显 244±286
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心肌损伤的生物化学指标意义生物化学指标最早出现mbck亚型fabp特异性高ctnictntckmbck亚型广泛性诊断价值ctnictntld风险划分ctnictntckmb再灌注标志mbctnictntck亚型24天后再次梗死的标志ckmb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一肌酸激酶c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其次存在于脑和平滑肌等细胞ck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atp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反应mg2是ck的激活剂
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
心脏病生物标志物检测
心血管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死亡率已上升为第一位。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病理:
临床:
血小板聚集;
隐性心绞痛;
血栓形成;
不稳定心绞痛;
粥样斑块脱落;
急性心梗;
心肌缺血;
心衰;
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1、心肌酶学
用于心肌缺血诊断的心肌酶,也存在于其他组织,酶学指标特异性差;
2、怀疑肺栓塞 3、鉴别黄疸的类型 4、怀疑溶血性贫血 5、诊断器官损伤 6、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随访
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
临床意义
1、心脏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LD发病后12-24h开始升高,血清 LD总活力升高,48-72h达高峰,1w-2w恢复正常。升高与恢复的 时间晚于CK。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心导管手术、克山 病心肌损害时,病人血清LD轻度或中度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不抬高的ACS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 闭塞性血栓,纤维蛋白成 分为主 血管性闭塞,血流持续中 断
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闭塞性血栓,血小板成 分为主 血流减少,或者间歇中断; 栓塞
尽早、完全、持续开通梗 死相关动脉
溶栓、直接PTCA
稳定破裂的斑块,维持冠 状动脉呈开通状态
一位医生,发病前一日做心电图正常,翌日晚临睡前,
严重反酸型 突感大量胃酸上涌至食管,有难以忍受的烧灼感,自认为 是胃病反酸,半小时后烧灼感逐渐减轻。次日,照常出门 诊。当他路过心电图室时,无意间进去做了个心电图,没 想到心电图显示为急性前间壁心梗。 一位突发剧烈牙痛和咽喉痛的病人,到五官科看病, 经医生检查未发现牙和咽喉疾病,给她开了点止痛药。因 她还患高血压病,又到心内科看病。医生给她做常规心电 图检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梗。经分析判定,牙痛和咽 痛系急性心梗所致。
颈、背剧痛型
一位病人因左上肢和左手无名指突发麻木感,持续 两日不消失到医院就医。骨科医生考虑可能是颈椎病, 上肢和指端麻木型 但拍颈椎片和做颈椎CT结果正常,诊断不明。后经内 外科会诊,做全面检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侧壁心梗。 按心梗治疗,麻木症状消失。
心梗不典型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3
北京军区总医院有一位退休医生,午睡起床后骑自 行车到小卖部买了一盒香烟,骑车返回自家门口时,突 然摔倒在地,人事不省。家人急送急诊科,医生检查心 脏己停跳。开胸心脏按摩,见心脏破裂(急性心梗所 致)。
峰值时间(h)
肌红 蛋白 1~2
4~8
4~8
心脏肌钙蛋白 cTnI 2~4
8~12
10~24
cTnT 2~4
8~12
10~24
CK
CK-MB
AST
6
3~4
8~12
6~12
24
10~24
24~48
持续时间(h)
0.5~1
5~10
5~14
3~4
2~4
3~5
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方有意义;CK:肌酸 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
老年人群健康脆弱,有极高的患病率
老龄化趋势将使慢性病增加,冠心病增加
冠心病流行趋势
北欧、北美、西欧等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冠心 病的发病率在下降。
欧洲中东部,包括前苏联的许多地区,冠心病 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发展中国家,亚洲人口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
亚洲人群冠心病的流行特征
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未来我国冠心病患病率
年龄组 30 40 50 2000年 (万人) 169 898 1049 2010年 (万人) 188 1523 1997 2020年 (万人) 221 1794 3495 2030
(万人)
279 2229 4228
60
患病率(‰)
2158
33
3577
肌钙蛋白 I
C
心肌
(氨基酸顺序40%差异) c 肌钙蛋白 I
释放入血
心肌坏死
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
心肌细胞
肌红蛋白 肌酐激霉MB (含量大) (CK-MB)
心肌坏死
释放入血
血液浓度 明显升高
急性心肌梗塞后各项指标变化
浓度
6
5 4 3 2 1
0 4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CK-MB
8
12
16
20
24
48
72
<0.5
2.0
<5.0
<5.0
5.0
女
AMI判定值
心血管系统
如何能
更快 更准确
更全面的
诊断AMI
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之困难
• 一半有不稳定胸口窒息痛的病人,入 院时心电图并不能典型归类
•
病人重发梗塞诊断困难
引致不能及时诊断AMI 延迟适当的治疗、护理
•
临床需要
尽早分辨、准确诊断AMI方法
T
肌肉组织
牙痛咽痛型
心梗不典型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2
沉默型
(也称无型)
笔者曾对某单位进行健康体检,发现有3位受检者心 电图显示陈旧性心梗,当询问何时患心梗时,3位受检 者竟全然不知,都说平时身体很好,从未得过心脏病和 其他疾病。可见有的心梗发病时既可无疼痛,也可无任 何症状。 一位病人因颈、背突然剧痛到医院骨科求医,医生 检查其颈部和背部未发现异常,开单让其拍脊柱X光片, 在拍片过程中猝死。因死因不明,征得家属同意后做尸 体解剖。尸解结果:急性后壁心梗,心脏破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
–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 非Q波心肌梗死(NQMI) – Q波心肌梗死(QwMI)
猝死应是ACS的临床表现之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新分型
1.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ST断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 – 变异性心绞痛?
2.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全球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结核
死亡人数(万)
72 46 37.45 29.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COPD)
28.9
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
21世纪初30年内,全球将面临的严重问题
– 1990年代跨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为8.59%
– 2020年,跨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10% – 2030年,跨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将达21.5%
—— 尿毒症
下肢动脉 —— 间歇性跛性
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过程
Copyright 1989. Novarti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Atlas of Human Anatomy, illustrated by Frank H. Netter, M.D.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
疾病或伤害 缺血性心脏病 抑郁症 交通事故 脑血管疾病 COPD
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各种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 烟 缺少锻炼 糖尿病 不合理 膳食结构 饮酒过量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超 重 遗传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危险因素
52
6583
82
12149
124
增加倍数
1
1.5
2.4
3.7
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பைடு நூலகம்不容乐观
1998 年,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的 58 % 2020 年,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的 79 % 冠心病和脑卒中将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原 因
中国冠心病流行趋势
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
明显的地区差别
氧和营养物质
组织 细胞
肺动脉
主动脉
肺循环
体循环
冠脉循环
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入 心肌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 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 走废物的。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 管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冠心病,甚 至发生梗塞,危及生命。
– ST断不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cTn –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新分型
胸部不适、胸痛 病史、体检和系列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持续ST段抬高
ST段不抬高
STEMI
TnT(TnI)升高 TnT(TnI)不升高
NSTEMI
UAP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ST抬高的ACS
心脏的结构及血液流动方向
冠状动脉的结构示意图
冠状动脉示意图
血管一般结构模式图
动脉内皮功能失调 -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
(年龄) 70
60 50 40 30
临
床
表
现
钙化、出血、溃疡、血栓
纤维斑块
20
脂纹、粥样斑块
10
内皮损伤
0
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
冠状动脉 —— 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动脉 —— 脑卒中、缺血性脑病 肾动脉
• 特异性低 肌红蛋白测定能有效分辨非急性心梗, 使急性心梗病人能尽早得到治疗.
肌钙蛋白I的临床意义
• 特异性强、确诊率高
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特异性 > 98 % 对极轻微的心肌创伤都能检出 体内周期长,对外地病人延误求诊亦能诊断
Mb ﹑ ck---MB﹑ cTn检测的临床分析
Mb CK-MB cTn 提示
+
+ + +
+
+ + + -
+
+ + +
强烈提示AMI
排除AMI 过去12小时心肌或骨骼肌有坏死 过去12小时心肌细胞有坏死 心肌或骨骼肌细胞有坏死 过去12-26小时可能有心肌坏死 AMI早期或骨骼肌坏死 强烈提示AMI
死亡率各国间有不同
– –
新加坡最高(150/10万)、马来西亚100/10万 香港50/10万、中国: 男81/10万, 女35/10万
年龄结构不同
– –
菲利宾60%人口<19岁、 香港、日本预期寿命男76岁、女80岁
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样 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不同
–
脂肪摄入量、血胆固醇水平、吸烟率、糖尿病
猝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