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合集下载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120 61) R 3.9 R 11.8 (150 75) R 4.3 R 11.8
缓和曲线


3、缓和曲线线型 直线型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放射形螺旋线 设置超高顺坡: 顺坡递增速率≤2‰
认 识 线 路 纵 断 面 图
36
讨论
1、读图,说明你了解到了线路纵断面上哪些 信息? 2、线路纵断面有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有哪些 技术要求?
矩形隧道限界
圆形隧道限界
车 站 限 界
车站限界

本节结束
3、已知地铁通过曲线段最高运营速度为80km/h, 外轨最大超高120mm,内轨最大欠高61.2mm, 理论计算平面曲线最小曲线半径Rmin?取列 车通过变坡点的附加加速度av=0.1m/s2,正 线运行速度仍为80km/h,试计算适合运行的 竖曲线最小半径?
(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即要要遵守《线规》 的各项规定。 (2)应力争节约资金。设计时必须根据设计线的特 点,分析设计路段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 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
(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
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4
左图:以桥代路
沿 路 爬 行 右图:绕避障碍
5
三 、 认 识 线 路 平 、 纵 断 面 图
6
讨论
1、请参阅教材(P23),说明线路平面上都有哪 些线型?这些线型在地铁选线时是如何连接的? 2、这些线型有何技术要求?
线路平面设计
一、线路平面组成
直线
线路平面 曲线 缓和曲线 我国铁路曲线的基本形式是: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坡道长度

最新第二章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课程

最新第二章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课程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 1.影响城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定位 2.引导城市发展 3.影响城市结构调整和布局整合 4.影响城市土地开发 5.影响城市交通系统发展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2.1.1 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 2.线网规划 3.客流预测 4.可实施性规划 5.线路和车站设计 6.轨道交通枢纽的设计与规划
第二章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与设计
了解:规划的意义和目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原则与相关规 范。 理解:规划设计过程、层次、理念。 掌握: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理论,规 划与设计系统分析方法。
目录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 ➢2.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 ➢2.4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5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与层次 ➢2.6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
1.影响因素分析 2)轨道交通系统特性 (1)系统的形式 (2)运行方式 (3)技术水平
2.规划范围
我国在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特别是一些大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的规划范围应该是全市 域,甚至是覆盖整个城市群。轨道交通覆盖范围 的扩大必然需要相应的市域内的或者城市群内的 长距离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在法国巴黎都市圈, 大容量放射状的区域快线(ERE)把城市中心区 域距离50~60km的远郊卫星城镇紧密联系起来。 日本东京都市圈半径已经达到65km。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1.运量大 2.运速高 3.独立性运行空间
例:城市地铁,时速在80~100km,行车间隔 90~120s,断面客流4万~8万人次/时,它的线路以 城市下穿隧道为主,地面线路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 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ppt课件

第三节 路基、桥梁与隧道
第四节 轨道
线路的上部结

完整最新ppt
3
第一节 线路概述
• 线路的选线
– 决定线路在城市的走向
• (1)主要客流方向与客流的主要集散地 • (2)地质地貌及地下管网设施 • (3)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完整最新ppt
4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第一节 线路概述
• 线路种类:
–按照空间位置不同分类 –按照运营作用不同分类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完整最新ppt
1
问题导入
• 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 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特征。
• 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 线路是如何进行设计施工的呢? • 线路又是由哪些具体设备和设施构成的呢?
完整最新ppt
2
第二章 线路
第第一一节节线线路路概概述述
第二节 线路设计
– 停车线
– 安全线
完整最新ppt
1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辅助线
• (1)折返线
–为列车调头折 返而设置的线 路,主要设置 在线路两端的 终到站和折返 站
完整最新ppt
13
辅助线
• (2)渡线
–渡线可满足改变列车进路的需要,也可改变列车运 行方向
–中间站利用渡线进行区间列车折返时,需占用正线 进行作业
• 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列车上下分行的右侧行车 制,其正线有两条——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
完整最新ppt
11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辅助线
• 辅助线是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是为列车 提供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等作业的线

• 根据作业需要的不同,辅助线又可分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线路
17
(7)经济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 财力。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该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 交通潜力,有步骤、有目的地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逐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 能不顾经济实力盲目发展。
18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在于确定目标。规划的目标是建设科学合理的 轨道交通网络,使之对现有城市结构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 奠定基础,能够最大限度运送乘客,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
24
(3)实施规划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可操作性的关键,集中体现了城 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专业性,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时序、附属设施规划,具 体内容则包括轨道交通车辆段及其他基地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 乘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运营规划、联络线分布研究、 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指规划、决策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未来各个时期 (包括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科学合理的 规划方案与实施计划的全过程。根据规划时期不同,线网规划可分为近期规划、中 期规划、中远期规划与远景规划。通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运营后2~5 年为近期,建成运营后5~10年为中期,建成运营后10年以上为中远期,建成运营后 25年以上为远景。
15
(5)客观性原则 规划必须客观,要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规划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应反映客观事实,提出未来城市交通模式与方向,从而为城市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 的决策依据。
16
(6)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 不能超过建设能力,应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证规划既有可操作性,又能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是现代城市交通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减轻交通压力,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还能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与人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它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众多因素,以确保线路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必须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匹配。

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了城市的布局、产业发展、人口增长等方面,因此,线路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比如,一座新建的城市将会有大量居民新区,那么在进行线路规划时,就要考虑到这些新区的运输需求,并合理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长度。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还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相协调,以便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这就需要对城市的交通流量、交通枢纽等进行科学分析,确定线路的起止点、经过点,确保线路与其他交通设施的衔接和换乘便利。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还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和交通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交通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口集中区域和商业中心的交通需求,合理确定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

例如,在一个商业繁华的区域,可以增加轨道交通的站点密度,以方便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同时,还要重视线路的可达性和覆盖面,确保线路能够服务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充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另外,土地利用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规划线路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并合理进行土地开发与利用。

例如,可以在沿线设置商业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周边设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为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另外,线路设计还需要兼顾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景观规划,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的破坏,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地铁和轻轨线路设计

地铁和轻轨线路设计
与 文件和岩土工程设计文件等收取的费用。 轻

地下工程概预 12
第二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工程量计算方法
2.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分为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专业工
地 程勘察收费标准。
铁 (1 )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适用于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
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检测监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水文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铁 (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 与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工程量计算规则。企业定额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
轻 据。 轨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勘察及测量资料。
地下工程概预 7
第二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第二节 施工图预算
地 依次计算,并尽可能采用计算表格及计算机计算,简化计 铁 算过程。 与 轻 轨
地下工程概预 11
第二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工程勘察工程量计算
地 1.工程勘察收费是指勘察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收集已有 铁 资料、现场踏勘、制订勘察纲要,进行测绘、勘探、取样、
试验、测试、检测、监测等勘察作业,以及编制工程勘察
轻 (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
(5)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
(t或kg); (个或组)。

汇总工程量时,其准确度取值:立方米、平方米、米
以下取两位;吨以下取三位;千克、件取整数。
地下工程概预 10
第二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工程量计算方法
3.计算工程量时,应依施工图纸顺序,分部、分项,
轨 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第二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地铁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地铁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7
1.2 选线所需资料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报告 轨道工程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文件 市政府及其上级部门或领导对地铁项目建设的指示 客流资料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资料 城市的经济统计资料 水文气象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地形图资料 线路可能经过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场地及建筑物等资料 线路可能穿越的街坊建筑区内主要房屋及其基础资料 线路可能经由区域内的市政及人防设施资料等
轨道交通线路包括正线、配线和车场线,配线包括折返线、渡线、联
络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安全线等。 轨距:两股钢轨顶部内侧作用边之间的水平距离,标准规矩1435mm
(16mm,轨底坡)。。
3
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总体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高架线位于快慢车分隔带上:可充分利用道路隔离带 ,减少高架桥柱对道路宽度的占用和改建,对一侧建 筑物干扰小,但对另一侧干扰大,适用于道路两侧环 境要求不一样的地区。
22
1.5.2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位于道路中央分隔带上
23
1.5.2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位于机动车道一侧
24
1.5.2 线路平面位置选择
(3)地面线

位于道路中央分隔带上:不阻隔两侧车辆按右行方向 出入,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噪声都较小。但是乘客需 要通过地下通道或天桥进出站。
通过不同设计阶段,逐步由浅入深,不断地比较修正线路 平面、纵剖面和坡度、线路与车站的关系,最后确定最佳 线路在城市三维空间中的准确位臵。
4
1 主要内容
1 轨道交通线路选线 2 线路平面设计 3 线路纵断面设计 4 配线设计 5 道岔

新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章

新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章
正线行车速度高、密度大,且要
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因此,线 路标准要求高。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 相交处,一般采用立体交叉。
(二)配线
配线(也称“辅助线”)是指凡 在正线上分岔的,为配合列车转换线 路或运行方向等某些运营功能服务的, 并增加运行方式灵活性的线路,包括 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 入线、安全线等。配线一般不行驶载 客列车。
基地内,要设有足够的停车线以供列 车停放。
2、检修线
检修线是指设在车辆基地检修库 内,专门用于检修车辆的作业线,配 有地沟、立体检修台、架车设备、检 修设备等。
3、试车线
试车线是指设在车辆基地,用于 对检修完毕的车辆进行运行状态检测 的线路,为达到必要的运行速度,试
车线需要有一定长度标准和平纵断面 特点。
管理、环控、防灾诸方面都较地下线 路方便;但要占用一定的城市用地, 并有光照、景观、噪声等负效应,也 受气候的影响。
在同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
上述三种不同的空间布置方式可组合 采用。在市中心人口、建筑密集、土 地价值较高的区域,应采用地下线路 方式,也可适当布置为高架线路方式; 而在城市边缘区或郊区,则宜采用地 面独立路基;在城市外围,一般可取 高架线路。
1、坡道
坡道是由于选线、避让障碍物及 适应运行需要而设置的特殊路段。坡
度是一段坡道两端点的高差H与水平距 离L之比,用ί‰表示,如图2-8所示。
ί‰=H/L=tanα 式中:ί—坡度值 ‰;α—坡道夹 角;H—坡道高 差,m;L—坡道 水平距离,m。
2、竖曲线 在两个相邻的坡道或平道与坡道
之间,由于坡度差异较大,会导致列 车运行不顺。为此,在变坡点设置竖 曲线。
在站前或站后设置渡线,用以完 成折返作业的布置方式,如前图2-3所 示。利用渡线折返需要修建的线路量 少,投资下降。但列车进出站与折返 作业有严重的干扰。所以,在列车运 行速度较高、运行间隔时间较短,运 量较大的线路不宜采用此类办法。

城市轨道线路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线路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线路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轨道线路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原则,包括线路走向、站点布局、换乘设计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的关键参数,如线路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案例,评价其设计的合理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条模拟城市的轨道线路,展示其技术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或工具,制作轨道线路图,并进行简单的线路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兴趣,增强对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责任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团队协作,提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城市轨道线路设计,认识到科学规划对城市交通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形成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介绍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轨道交通概述2.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讲解线路走向、站点布局、换乘设计等基本设计原则。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3. 轨道交通线路关键参数:阐述线路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关键参数的选取与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轨道交通线路关键参数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轨道交通线路案例分析5. 小组合作设计与实践: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城市的轨道线路,并进行成果展示。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与实践6. 轨道线路图绘制与分析:教授绘图软件或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制作轨道线路图并进行分析。

- 教材章节:第六章 轨道交通线路图绘制与分析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⑵.曲线轨道外轨加高
•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离心力使曲线 外轨承受较大压力。造成两股钢轨磨 耗不均匀,乘客不舒适,甚至造成翻 车事故。 • 为平衡离心力,将曲线外轨抬高,使 列车内倾,外轨比内轨高出的部分称 超高。
曲线轨道外轨超高
• 超高值与曲线半径成反比,与列车速度 成正比。为适应各种速度的列车运行需 要,采用平均速度 计算。 • 当实际速度大于平均速度时,实际超高 不足,有一个欠超高。反之称为过超高 或余超高。 • 必须对欠超高加以限制,可允许不大于 61㎜的欠超高。 • 外轨超高和轨距加宽,从缓和曲线起点 开始,到圆曲线起点时,超高和加宽都 应到规定值。
• 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位于统一水平或保 持一定的相对高差,称之为水平。其 允许误差为4㎜。 • 三角坑:在一段不长的轨道距离内, 先是左股钢轨高,后是右股钢轨高, 使车轮不能全部正常压紧钢轨的现象。
⑶.高低
• 轨道的纵向水平情况称为高低。其允 许误差为4㎜。
⑷.方向
• 方向又称轨向,指的是轨道中线位置应 与它的设计位置相一致。 • 方向的误差表现为直线轨道不平直、曲 线轨道不圆顺。 • 轨道方向的误差允许值为4㎜
• 板梁
跨度小、整体受力差、刚度小、后起 收缩徐变大,景观性差。 施工经验成熟。
• 箱梁
适应各类条件,是广泛采用的高架结 构形式之一。抗扭刚性大,整体受力、 动力稳定性性好,景观效果优异。
⑷.墩台形式
有倒梯形、T型、单柱形、双柱型、Y 型等
3.隧道
⑴成轨隧道的特点
城市地铁工程巨大、造价昂贵,但对 于改善城市交通,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巨大
2.辅助线
⑴.折返线:为开行折返列车而设置的供 改变列车运行方向的专用线路。有终 点折返线、区间折返线和车站折返线 以及单折返线和双折返线之分。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单元一:线路案例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单元一:线路案例



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出,重叠范围内两股钢轨内侧
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安装防脱护轨的地段
2.3 轨道
• 9、轨道安全设备
• 2)支挡(挡车器)——防止列车冲出线路
• 正线、辅助线、试车线、库内线的末端设置支挡。
缓冲滑动式
固定式
2.3 轨道
• 10、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
• 1)轨距 • 两股钢轨之间的距离。1435mm(标准轨距)
编组数 6/8 4/6
80(100-120)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2 线路
• 五、线路的命名
• • 2、运营线路的命名
◇序号命名法:1号线、2号线· · · · · (常用) ◇地域命名法:罗宝线、蛇口线· · · · · (少数城市采用) ◇序号与地域结合命名法:1号线、2号线· · · · · 机场线、

路堤、路肩挡土墙。
2.3 轨道
• 4)路基排水 • 5)路基防护 • • 坡面防护 冲刷防护
2.3 轨道
• 6、地下结构
• 1)地面结构的形式 • 明挖法 地 盾构法 下 结 矿山法 暗挖法 构 施 工 新奥法 方 沉管法 法 其他施工方法 顶进法
明挖法
盾构法
2.3 轨道
• 6、地下结构
•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道路相交,应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 3、正线之间的接轨点应选择在车站,在进站方向应设置
平行进路;当车辆段的出入线与正线的接轨点不在车站时,
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概述
• 一、对线路的要求
• 4、正线线路的平面曲线和纵向坡度设置应保证列车运行 安全,应与列车的性能参数相匹配,应与设计的列车运行 速度相适应,并应满足运营和救援的要求。 • 5、辅助线的设置应确保运营及救援的需要。

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成都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顺畅,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成都市范围内的轨道交通,包括轨道交通设施、车辆、线路、站点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成都市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当强化轨道交通的管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轨道交通设施管理第四条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修缮、维护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第五条轨道交通设施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设施中存在的隐患。

第六条轨道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文景观等因素,优化城市发展布局。

第三章轨道交通车辆管理第七条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生产、运营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第八条轨道交通车辆应当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和维修,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第九条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营人员应当持有效的从业资格证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营。

第四章轨道交通线路管理第十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与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相衔接,实现线网的有效衔接和互通互联。

第十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维护和巡检应当定期进行,及时发现线路设施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信号控制系统应当保持良好运行,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准点性。

第五章轨道交通站点管理第十三条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应当便利乘客出行,充分考虑人流量、交通便利性和服务设施等因素。

第十四条轨道交通站点应当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站内清洁、通风和无障碍设施的畅通。

第十五条轨道交通站点应当设置明确的引导标识,方便乘客出行和转乘,减少拥堵和混乱现象。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依法予以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运营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

第十七条凡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妨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或者损害乘客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5
三 、 认 识 线 路 平 、 纵 断 面 图
6
讨论
1、请参阅教材(P23),说明线路平面上都有哪 些线型?这些线型在地铁选线时是如何连接的? 2、这些线型有何技术要求?
线路平面设计
一、线路平面组成
直线
线路平面 曲线 缓和曲线 我国铁路曲线的基本形式是: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地铁线路选取原则:按照从大到小原则选取。 Rmax≤3000m
地铁线路平面设计技术标准
线路曲线半径优先取值范围
路段设计速度(km/h)
160
140
120
100
80
曲线半径(m)
2500~ 5000
2000~ 4000
1600~ 3000
1200~ 2500
800~ 2000
地铁线路平面设计技术标准
8
圆曲线
线路平面图
磁浮列车的曲线半径
地铁线路平面设计技术标准
圆曲线
1、圆曲线半径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圆曲线半径R
为了测设、施工和养护的方便,曲线半径一般应取50、100m的整倍数,即 12000,10000,8000,7000、6000,5000,4500,4000,3500,3000, 2800,25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700,600, 550,500m。
坡道长度
坡道长度
坡段长度

指相邻变坡点间的距离 纵坡长度:不小于远期列车长度,还应满足两 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坡段长度不小于50m。
坡段连接及竖曲线
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等于或大于2‰时,应设竖曲线, 比市际铁路要求高。
竖曲线示意图

轨道交通线路.pptx

轨道交通线路.pptx
第10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4、线路坡度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1)列车单位坡度阻力在数值上等于坡道坡度的千分值。 (2)限制坡度 在某一铁路区段,当牵引类型定下来以后,确定货物列车最大重量的坡度,称为限制坡度(包括坡 道上的曲线附加阻力),简称限坡。
第11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第17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3、车次编号 铁路为了便于组织列车运行,所有在铁
路各区段运行的列车都必须编定列车号码, 称车次。 • 干线上列车向铁道部所在地的方向行驶者为 上行,编成双数。 • 反之为下行编为单数,一对往返列车编为两 个连续数字。
第18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4、分界点 • 车站把每一条线路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等的段落,每一段线路
有害坡度:不制动容易超过最大容许速度
第13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三、铁路限界 1、定义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上安全运行,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在没线临时 堆放的工程材料,机车车辆间也应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建筑物和设备以及机车车辆本身都要规定一个不 得侵入或超出的轮廓尺寸,叫限界。
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叫做线路间距,简称为线间距。 线间距离决定因素: (1)机车车辆限界 (2)建筑接近限界 (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4)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第16页/共21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
四、列车运行及分界点 1、列车的概念 凡已编成或连挂在一起的车列,挂有机车或动力车、并具备应有的信号、机车乘务组及车长者称作 列车。 2、列车分类
为一个区间。车站成为相邻区间之间的分界点。 • 区间和分界点是组成铁路线路的两个基本环节。 • 分界点是车站(有配线)、线路所(无配线)及自动闭塞区间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限界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 理解:线路规划的特征和基本思路。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的内容(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任务是在规划路网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其平面和纵断面位置,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 逐步由浅入深,进行研究与设计,达到最佳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 城市三维空间的准确位置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 ① 车辆限界 ② 设备限界 ③大,安全度越高,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也 随之增加
合理限界的确定,既要考虑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又要考虑系统建设成本
线路平面 线路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沿线路中心线展直后的轨面标高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线
1.平面设计
对于最小曲线半径Rmin的规定 缓和曲线的设置目的
曲 率 过 渡
超 高 过 渡
轨距 加宽 过渡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拉坡定线的过程。
车站“驼峰”示意图
3.限界
限界是指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 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 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车站分布对居民出行时间的影响

车站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乘轨道交 通的出行时间:车站多,居民步行到车站距 离短,节省步行时间,可以增加短程乘客的 吸引量;车站少,则提高了交通速度,减少 乘客在车内的时间.可以增加线路两端乘客 的吸引量。
(3)站间距对工程、运营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车站分布应根据上述内容经科学地综合分 析,进行详细的方案比选后确定。这里需要 强调一点、轨道交通卒站分布对建设费用、 运营成本、施工等都有很大影响,必须充分 对客流吸引量、乘客出行时间等进行具体分 析计算,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第二章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第一节 选线及车站分布
1.一般规定 (1)地下铁道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 辅助线和车场线。 (2)地下铁道的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 其他条件许可的地区可设在南架桥或地面上。 (3)地下铁道地下线路的平面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 据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构筑物的现状 与规划,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 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 合比较确定。
第二节 线路平面
1.线路平面设计主要技术要素的确定 线路平面设计的主要要素有最小曲线半径、 夹直线最小长度、最小圆曲线长度,以及缓 和曲线线形和长度。

线路设计平面的规定
(1)线路平面的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要求。
(2)在正线上当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000m
时,曲线与直线问应根据曲线半径及行车速 度按规定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曲率半 径随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缓和曲线可以是 放射螺旋形、三次抛物线形。
(3)站间距对工程、运营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站间距越小,车站数量越多,轨道交通的 造价就越高。 站间距增大,车站数量可以减少,车站造 价可以节省,但是乘客步行距离及时间加长, 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中的客流吸引能力会降 低,同时单个车站的负荷有所增加,车站设 计长度相应加长 在站距缩短、车站数量增加的向时.列车运 行费用也会上升。
第五节 限 界
1.限界确定的原则 根据地铁和轻轨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 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确定的空间尺寸称为限界。车辆眼界应根据车辆主 要尺寸等有关参数,并考虑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 达到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及偏移角度,技可能产生 的最不利情况确定。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各种建 (构)筑物和设备均不能侵入眼界。


在布设轨道交通车站时,除了考虑合理站间
距的条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站间距离要尽量均衡些; ②站位应设于汇集大量客流的重要场所附近, 并保证与其他交通换乘的方便; ③设站要考虑该地区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 协调; ④具体站位还要考虑施工条件、道路状况、 交叉口等道路形态及地面交通情况。
②城市规模大小 城市规模大小由城市建设区域和规划区域的面积及 人口所决定。一般来说,城市区域面积越大,城市 居民出行的乘距就越长。 ③城区人口密度 我国地域辽阔,分布在南北东西各地的城市人口密 度差异很大,如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区(东城、西城、 崇文、宣武)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万人(199t 年),上海市中心五个区(静安、卢湾、黄浦、虹口、 南市)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1988年) 人口 密度大,则同样的吸引范围内,发生的交通客流量 大,因此车站分布宜密一些。

第四节 轨道的几何形位



轨道的几何形体指的是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相基本尺小。 轨道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直线部分的方向随保持平定、两股钢轨之间 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之为轨距: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位于问一水平或保 持一定的柏对禹差,称之为水平; 为使钢轨项面在有锥形踏面的车轮荷载作用下受力均匀,两股钢轨均应 向内倾斜铺设,称之为轨底坡。 对半径很小的曲线,应根据轨道交通车辆能顺利通过将轨距适当加 宽;为抵消轨道交通车辆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应使外轨顶而略高于内 轨顶面,形成适当的超高;为使轨道交通车辆平稳地自直线进入团曲线 或由回曲线进入直线.直线与圆曲线间应有一条曲率渐变的缓和曲线, 为外轨逐渐升高、轨距逐渐加宽创造必要的条件。

3. 车站分布
(1)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①大型客流集散点
大型客流集散点让往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活 动中心.是城商的窗口地段。该地段不但客 流量大,而且集中,对地面交通压力很大。城 市轨道交通风在大型客流集散点设立车站, 吸引这些客流,充分发挥自身的效能,对解 决城市文通起到积极作用。
(1)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线路设计平面的规定
(3)道岔附带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但
其曲线半径不得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 (4)地下铁道线路不宜采用复曲线。在困难地 段,有充分技术依据时可采用复曲线.

线路设计平面的规定
(5)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不宜小于2h, 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全轴 距系指一节车辆第一位轴至最后位轴之间距离, 日前我国地铁车辆的全轴距最大不超过20m。 ” (6)正线及辅助线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 不应小于20m。 夹直线是指相邻曲线两端点间的直线。夹直线 短于20m时,会出现同一车辆同时跨越两条曲线, 引起车辆左右摇摆.影响行车平稳性,增大钢轨 磨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④线路长度 一条线路的长度,短则几千米,长则几十千米。 不同的线路长度,车站的疏密宜有所不同短线路宜 多设站,长线路宜少设站。 ⑤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城市中的江、河、湖、山和铁路站场、仓库区等, 人口密度低,甚至无人,轨道交通在穿越这 些地区时可以不设站。但若有条件开发公园.则应 考虑在其主出人口处设站。

(1)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⑥轨道交通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两条地铁线路交叉时,在其交叉点应设乘 客换乘站,在与城市主干道交叉时.为了让 乘坐城市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客方便乘轨道交 通,也宜设车站。 ⑦乘客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在车站分布数量上,除大型客流集散点及 火车站外.其他车站的设置,主要受乘客对 站间距离的要求所支配。

(4)地下铁道的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 路之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路之间的相交处,应为立 体交叉。地下铁道线路之间应根据需要设置联络线。 联络线宜采用单线。 (5)地下铁退车站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 下铁道线路交会的地方。车站间的距离应根据实际 需要确定,在市区宜为Ikm左右.在郊区不宜大于 2km。 (6)轨道设计应保证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 其构造应具音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弹性和耐久件, 并府满足绝缘、减振和防锈等要求。

2.路网规划与线路走向
(4)地下线路通过建筑群区域的范围应限制在最低 限度。 (5)对于浅埋隧道线路、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其布 设位置通常是沿着较宽的城市干道,或是通过建筑 物稀少的地区。 (6)当线路预定与远期规划线联络时,先期建设的线 路应考虑与远期规划线路交叉点处的衔接,虽然暂 时费用支出有所增加,但为未来路网中乘客的换乘 方便创造了条件。 (7)选择线路走向时还要考虑车辆段、停车场的位置 以及连接两相邻地铁线路间的联络线。
线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技术要素的确定
(1)坡度选择 最大纵坡 车站纵坡 最小纵坡 (2)竖曲线 (3)坡段长度
①一般情况下,当线路纵向最小坡段小于列 车长度时,可以使一列车长范围内只有一个 变 坡点,以避免变坡点附加力叠加及附加力频 繁变化的影响,保证行车的平稳。 ②坡段长度还应满足竖曲线既不相互重叠, 又能相隔一定距离,两竖曲线夹直线长度不 宜小于50M,以利于列车运行和线路的维修。

2.路网规划与线路走向
(1)按照路网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线路基水走向应选择沿主要客流方向,并且 要通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2)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地质条件、历史文物 的保护、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物等情况,在 老城区线路应选择地下线路。 (3)地下线路基本走向应结合地形、地质及道 路宽窄等条件,尽量选择在施工条件好的城 市主干道上。

线路设计平面的规定
(7)车站站台段线路应设在直线亡,在困 难地段可设在曲线上,其半径不应小于 800m。 (8)道岔应设在直线地段.道岔端部至曲 线端部的距离不宜小于5m,车场线可减小 到3m。 (9)道放宜靠近车站设置,但道岔基本轨 端部至车站站台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三节 线路纵断面
第四节
轨道的几何形位 1.轨距
2.曲线轨道的轨距加宽与超高
(1)轨距加宽 为使轨道交通车辆能够平顺地通过曲率半 径较小的曲线轨道,对轨距要适当加宽。加 宽轨距通过将曲线轨道的内轨向曲线中心方 向移动,并在缓和曲线长度范围内完成,曲 线外轨位置保持不变。

(2)曲线轨道外轨超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