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分析题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政治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政治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政治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题及答案要点1.结合世界历史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和当代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20分)A 指在现代生产力中,同其他各构成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的比重已上升到第一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到了近代,科学技术从生产力的非独立因素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因素,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其次,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再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
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B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
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世界多极化主要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有多个战略力量中心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其含义指国际事务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 不能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强国、大国统治世界、主宰世界。
虽然新格局的最终确定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及一些地区性大国或国家集团为基本架构的多极化格局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而且它们的影响在日益扩大,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越来越强。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初,世界局势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出现了新的情况。
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实力受损。
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也受到较大的牵制。
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日本经过20 多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西欧尤其是法国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的一面。
这些变化对美苏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形成了冲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多极化的苗头。
由于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而且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推动多极化趋势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
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上仍然远远超过其他各国,因此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我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导论1.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P1-9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期末考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
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1.谈谈你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解。
2.结合当前实际,试分析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我国对外战略调整。
3.阅读下面三位科学家的话,并回答问题a.哥白尼称促使他“理解最美好和最灵巧的造物主为我们创造的世界机器”的,是因为过分复杂的托勒密体系显然“与均匀运动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上帝理应创造出一个简单和谐的宇宙,“如果把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运动联系在一起,并按每颗行星的运转来计算,那么不仅可以对所有的行星和球体得出它们的观测现象,还可以使它们的顺序和大小以及苍穹本身全部联系在一起了,以至不能移动某一部分的任何东西而不在其他部分和整个宇宙中引起混乱”——《天体运行论》b.总之,温特尼茨和康德一起断言,科学是由思维依据某些先天原则建立起来的某种体系。
我们的科学大厦是而且应当是建筑在某些原则的基础上的,而这些原则本身却不是来自经验,对此当然要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乔布斯请结合上述三位科学家的论述及其各自科技成就,谈谈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哲学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4.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5.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6.你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完全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7.有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试进行分析。
8.浅议政治的实质。
9.浅议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10.试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11.请结合十八大报告,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资料
课堂思考题:1.如何理解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天然排异性?2.如何评价中国保守主义?3.当代中国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4.如何评价当代中国的左派思潮?5.从当代科技前沿的新成果谈谈其方法论意义6.科技的双刃剑现象在水利建设中有何表现?7.谈谈科技全球化及知识分子的当代使命。
8.邓小平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什么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9.请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在20时间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10.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11. 联系‘中国梦’分析时间社会主义前景。
12. 谈谈你对‘三个自信’的理解。
下面是在百度中搜索到的答案,仅供参考:1.如何理解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天然排异性?自由主义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思想体系。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严复和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引介西方自由主义到中国以来的一个世纪中,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影响的变化,以及其自身的嬗变,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可谓是跌跌荡荡、涨涨落落,既有过左右逢源、行情不断看涨的有利际遇,也有过左右夹击、苦苦挣扎的困难境地。
根据自由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把20世纪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沿革划分为五个阶段。
(1)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的混沌(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的分野(3)抗战胜利到建国前中国自由主义的起伏(4)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自由主义的涌动(5)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中国自由主义的浮现纵观自由主义思潮登陆中国以来,跌跌撞撞走过一个世纪的历史轨迹。
我们不难发现,自由主义在中国虽涨落情况不同,表现形式变化多端,但是它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始终未变,在思想领域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抗,尤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决定了自由主义在中国命运多桀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程所讲的“当代”主要是指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的时期。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六大答案:A第一章测试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处于两个大局,它们是()A: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B: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D:全球秩序重新调整大局答案:AB2.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B: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C: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D: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答案:ABCD3.马克思通常把自己的学说称作()A:共产主义B:新世界观C:新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答案:ABC4.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判断是()观点。
()A:形而上学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B5.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指,()A: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B: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C:已经完全解决了贫困问题D: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答案:ABD1.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活动凝成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和()两个层面。
()A:物质精神B:生产力生产关系C:存在意识D: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答案:B2.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阶段,呈现出的新特征有()。
()A: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B:新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C: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D: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协议的达成。
答案:ABCD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成员, 这是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清算银行答案:C4.中国在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及所产生问题的本质基础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采取有利举措,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的方向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完整版可编辑
导论1.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P1-9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详解
序言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最后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
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一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二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既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
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合作,才能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进。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科学真理和富有感召力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讨论题(供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用)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讨论题每个小组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并制作PPT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小组发言时间25—30分钟;安排在第四次、第七次课两次课上进行讨论,望提早准备(有些班级可能时间要调整,以教师提前通知为准)。
-----------------------------------------------------------------------------第一部分:导论1、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制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有利支撑。
也有国外政治家认为:“经济不能代表一切,中国没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世界提供伟大的思想。
中国的现代化除了经济,其余是零。
”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哪里?有什么问题?2、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
请谈谈如何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3、为什么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机遇和挑战的?4、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分析并列举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有哪些?----------------------------------------------------------------------第二部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1、在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以谁为主导?对市场,政府该起多大作用?找一些成功和失误的例子。
对中国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彼此是什么关系?哪个更迫切?为什么?2、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引进大量外资。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全)剖析
导论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
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含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1.20实际化学的发展分为(B )个部分。
A、1B、2C、3D、42.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的工作不包括(D )A、继续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B、两套基本单位的联系C、研究生命起源D、现象层面的分类3.本源的特征是什么(A )A、本源是最小的B、本源是最大的C、本源是最原始的D、本源是最终的4.不属于20世纪科学的特点的是(D )A、社会化B、各门科学抽象化C、一体化D、现代化5.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特点(A )A、渐进式B、突发式C、跳跃式D、断层式6.第一次科学革命是由(A )主导的。
A、牛顿、伽利略B、爱因斯坦C、阿基米德D、高斯7.东方对西方的贡献有(B )次浪潮。
A、4.0B、3.0C、2.0D、1.08.非线性相互作用就是所谓的(A )A、耦合作用B、促进作用C、协助作用D、反作用9.分析耗散结构理论的有力手段是(C )。
A、鱼刺图B、甘特图C、分岔图D、回归分析10.高技术的特性不包括(D )。
A、高投入B、高附加值C、高知识含量D、高性能11.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D )A、提供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B、改变了个人的生存方式C、形成了以技术理想为基础的生存方式D、促成了社会进步12.古代的技术特点(B )A、无个性,无关联B、有个性,无关联C、有个性,有关联D、无个性,有关联13.古典时期留给后人的遗产不包括(A )A、集体本位B、关注自然C、理性D、基督教14.国家应通过(B )等自我调整,把现代化过程中的代价降到最低。
A、价值对规律和事实的引导B、通过政府管制C、修正在还原过程中简化的抽象,引入心理和精神因素。
D、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和妥协15.耗散结构理论不包括(D )A、随机涨落B、选择C、非线性相互作用D、保持平衡态16.混沌包括(B )种形式。
A、1B、2C、3D、417.技术锁定的成面是指(B )A、准确性B、外部性C、强制性D、全面性18.近代科学革命的特点(A )A、本体论和认识论B、唯物论和认识论C、唯物论和本体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19.就内生性发展社会来看,发展道路不包括(A )A、历史B、科学C、技术D、社会20.科举考试的作用不包括(D )A、提供社会层级流动的通道B、疏导社会底层的动力C、提拔上来的人属于官僚阶层,从而来制约地主阶层D、促进社会和谐21.科学包括(C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技术D、科学活动22.了解存在的基础是(A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
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第一题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针对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论断要从“和平与发展”主题提出的背景、现实影响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
首先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其次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
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
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
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即和平与发展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重点难点问题解析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描绘当今世界变化的基本特征。
其中的许多判断在导论中已经提出,并且会在后面各讲中进一步展开,因此本讲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功能。
二是明确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论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是如何形成的,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这一讲直接体现了导论中提出的“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的教学目标。
一、当今世界变化的基本特征冷战结束后,世界变化在速度、强度、广度以及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等方面是前所未有,对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行为模式以及价值理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着各类行为主体进行调整。
因此,对于这些变化的认识和判断也是在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的。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启和成功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世界变化基本特征的准确判断和及时把握。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中国的前途与世界的前途息息相关”。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此后,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不断扩大,对世界参与的不断加深,对于世界变化基本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这个论断丰富为“当今世界正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这个论断也成为后来十二五规划制订中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重要支撑。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具体体现。
“大”既体现了变化的速度,也体现了变化的幅度以及影响的广度、深度。
发展是变革和调整的基础。
发展的核心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以及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上课分析与思考题:1.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这一论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
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
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最后,“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
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
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
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
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恩克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否则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
请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谈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一、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二、人们争先恐后开发现在的自然,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这种剧烈“透支”效果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速度超过了环境恢复的速度。
这就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地球环境资源承载有限性的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及至威胁到人类本身。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三、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不可或缺。
联系是客观的,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发展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1.没有环境支持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2.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求促进发展,而且还必须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份额。
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确:1. 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2.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单项选择,除非同时兼顾,否则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3.人们必须对发展的行为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环境不可逆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4.可持续的关键是“转变”,而不是走“转移”、“转嫁”的路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
因此,就必须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等等。
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条件。
联系我国现状,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可持续发展“。
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观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④可持续发展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
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综上可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从科学研究到政治谈判,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应对责任分配上尖锐对立。
请分析一下双方立场对立的原因?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
发达国家一味强调保护环境,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穷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发展权的概念,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承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和发展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新的建立在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环境保护伙伴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