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评析

合集下载

从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中得到的启示

从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中得到的启示

从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中得到的启示摘要: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在良好的国内外形势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进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就是其中之一,它对我国社会的发展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对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经济私有化,剖析经济私有化的弊端,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社会思潮;经济私有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经济私有化思潮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在当代世界经济正处于全面调整和变动的时期,在这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各种经济思潮泛起袭来,力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达到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复苏与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思潮中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是经济私有化思潮。

这一思潮主张,全球经济不论国家和制度如何,只有将全部或大部国有公有企业转向私有化才能摆脱困境,加速经济增长。

经济私有化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这股思潮首先发源于英国,很快传播于其他西方各国, 80年代中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仿效, 80年代以来,私有化成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

其中,在经济私有化浪潮发展的进程中,它给相当多的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严重的破坏,例如在80年代苏东一些国家的改革给国家带来了严重损失。

在当前,我国国内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经济私有化思潮。

对此,我们应该正视经济私有化思潮的弊端并加以反驳,剖析经济私有化思潮的误区和思想本质,吸取以往经濟私有化国家的经验教训,规避经济私有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俄罗斯经济私有化受挫的原因及结果在经济私有化思潮的进程,许多国家受其有关思想的影响,陷入了认识的误区和发展的泥潭。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从1992年的私有化开始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从1992年的私有化开始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从1992年的私有化开始,在经历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有成功,也有败;我国的国企改革目前正处在攻坚阶段。

虽然两国国情不同,在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社会文化、政治制度也不同,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方面却是相同的。

因此,研究俄罗斯的国企改革,从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吸取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国企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依据《关于加快国有企业和市政企业私有化的命令》和《1992年俄罗斯联邦国有企业和市政企业私有化纲要的基本原则》这两个文件,从1992年1月1日起始实施,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小私有化”阶段。

俄罗斯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从小私有化开始的。

所谓“小私有化”,是指商业、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小工业企业产权关系的变革(其标准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超过100万卢布,职工人数不超过20人)。

小私有化从1992年起到1993年已基本完成。

截至1993年底,共私有化了约6万个小企业,商业和服务业中70%的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工业中轻工、食品和建材部门私有化的比重达56%,运输部门私有化企业比重占46%。

(二)“证券私有化”阶段。

从1992年7月起至1994年6月底止,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国有资产的产权。

其一是将一定数额的大型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在1000 人以上,到1992年1月1日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在5000万卢布以上的企业)改造成开放型股份公司。

其二是向每个公民,不分年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每人无偿发放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

其三是在专门的拍卖市场上出售私有化企业的股票,公民可用私有化证券购买这些股票。

(三)“货币私有化”阶段。

从1994年7月到1996年12月底止,货币私有化是指按市场价格出售国有企业资产,把私有化过程与投资活动结合起来,投资者可获得企业股票的控制额。

在这一过程中,还实行了国企股票“抵押拍卖”和债转股等办法。

俄罗斯的国企私有化、休克疗法和通货膨胀!

俄罗斯的国企私有化、休克疗法和通货膨胀!

俄罗斯的国企私有化、休克疗法和通货膨胀!以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并以失败而告终的俄罗斯“休克疗法”改革已过去10年了,在汲取俄罗斯教训的同时会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

一、私有化导致两极分化独立后的俄罗斯经济脱胎于长达70余年历史的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土壤之中。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几乎完全排斥了市场经济因素。

单一的财产公有制(1990年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比重占92%,工业中的国有制比重高达99%);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高度垄断;扭曲了的商品货币关系下的僵化的政府价格体制(1950年一个面包卖12戈比,到1990年仍为12戈比);长期以来执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而漠视轻工业、农业发展的经济战略,从而造成轻工业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长期短缺;重积累、轻消费的低工资制所导致的市场购买力的萎缩;国家承包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与半封闭状态等等。

这一切就是苏联刚刚解体时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情。

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创始的“休克疗法”是以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为蓝本的,其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政府尽可能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将经济决策留给市场供求机制去完成。

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强调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来管理经济,主张财政紧缩,以此来治理通货膨胀,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宏观经济平衡的目的。

“休克疗法”的具体内容被萨克斯概括为“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

自由化指经济自由化,包括价格自由化、经济联系自由化、对外贸易自由化;私有化指国有企业私有化;稳定化指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实现财政与货币的稳定。

很显然,“休克疗法”与当时俄罗斯的国情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以叶利钦总统兼任总理,盖达尔为副总理的俄罗斯联邦政府全然不顾俄罗斯的国情,聘请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政府高级顾问,全面照抄照搬“休克疗法”,并将其作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纲领。

叶利钦:推动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政治家

叶利钦:推动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政治家

叶利钦:推动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政治家“其实说到底,叶利钦不是一个经济家,而更多的是个政治家。

”对于记者有关叶利钦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有何贡献的提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玉军直言,“但是,在引领俄向转型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他在经济改革上有成有败。

”冯玉军的话也代表了多数专家的观点:尽管叶利钦照搬西方强行推动的“休克疗法”一度给俄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成功应对了苏联解体后的后遗症,避免了内乱,这为一直持续至今的俄罗斯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如此,叶利钦也被誉为“新俄罗斯之父”。

休克疗法曾致经济衰退国力下降从体制转轨的角度来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秦晖曾经对叶利钦有这样的评价:叶利钦时代的特点是“破旧”有力而“立新”无术。

在“破旧”上,叶利钦的最大手笔之一便是在他上任伊始发起的以开放价格和国企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休克疗法”,试图以短期的经济下降为代价,换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但“休克疗法”的实施,实际上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国力下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严重贫富分化,寡头实力膨胀。

因此,很多人称这一战略是“只休克,不治疗”。

1991年11月5日,叶利钦任命市场改革派核心人物、35岁的叶戈尔·盖达尔为副总理兼最高经济顾问,后者对计划经济一直持批判态度。

1992年1月,盖达尔加盟叶利钦政府不到两个月,他和青年改革派就把市场经济的“电流”注入俄罗斯经济,发动了一场经济试验。

在盖达尔的推动下,在前苏联时代大部分都由国家控制的价格完全放开,只是能源、燃料、交通、通讯和一些特定的食品的价格还暂时由政府控制。

很快,盖达尔又推出了更大胆的举措,包括取消所有进口限制,彻底放开私人零售贸易,等等。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商品价格成倍地飙升,在开始的几天里,“休克疗法”所承诺的好处非但没有兑现,商店的货架上仍然空空如也。

盖达尔的政治对手们甚至惊呼:改革是一场一夜之间发生的灾难!“休克疗法的核心就是价格放开,”冯玉军表示。

从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中得到的启示

从俄罗斯经济私有化中得到的启示
21 年 第 1 01 7期 ( 总第 2 2期 ) 3
世 纪桥
No 7 ,01 .1 2 1
Si i i h J Qa o
( e ea N . 3 ) G n rl o 2 2
从 俄 罗 斯 经 济 私 有 化 中得 到 的 启 示
郭 凯 , 晓莺 , 汪 袁 媛
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 。俄罗斯于 19 年 91
想观念、 认识水平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当代世界经济正 年底 出台 的激进 的经 济 改 革计 划 , 有 其深 刻 的历 史 、 它 社 会、 经济 与政 治原 因。二 战 后 , 经 济 、 治 、 想 三 大 垄 以 政 思 处 于全 面调 整 和 变 动 的 时 期 , 这 种 复 杂 的 国 内外 环 境 在
应 该 正视 经济私 有化 思潮 的弊端 并加 以反驳 , 剖析 经 济 私 有 化思 潮 的误 区和思想 本质 , 吸取 以往 经济 私 有化 国家 的 经验 教 训 , 避经 济 私 有化 带 来 的不 利 影 响 , 定 不移 地 规 坚
给本 国的政 治 、 经济 、 化等带 来不 利影 响 , 以下 原 因 : 文 有 () 1 违反 了经济规律, 没有运用根据客观的经济形势 , 制定科学 的、 实可行 的宏 观 经济 政 策 。国有 经 济存 在 不 切
下, 各种 经济 思潮 泛起袭 来 , 图影 响 经济社 会 发 展进 程 , 力 世界 经济 思潮 中影响 比较 大 、 涉及 面 比较 广 的是 经济 私 有
断为 特征 的斯 大林式 社会 主 义社 会 ,由于经 济 长期 停 滞 , 有提 高 。加 之一 些官 员的腐 败 , 社会 矛 盾 、 政 党 与 群 使 执 众 的矛 盾 、 民族 之 间的矛 盾等 日益加 剧 与严 重 。为解 决 这 些矛盾 和 问题 , 共 领导 人 尝 试 过 很 多 经济 改 革 , 均 未 苏 但 成功 , 至叶 利钦上 台 , 布经 济 私有 化 , 任 命 盖达 尔 直 他宣 并 为最 高经济 决 策 者 , 张实 施 “ 克 疗 法 ” 激进 改 革 方 主 休 或 案, 开始 俄罗斯 的经 济 私有 化 进 程 , 中 出现 的 问 题 为 俄 其

如何评价叶利钦及其改革

如何评价叶利钦及其改革

如何评价叶利钦及其改革叶利钦是个传奇人物,叶利钦又是个争论性人物。

他自1955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叶利钦于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政要职,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叶利钦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月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6年7月,叶利钦再次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有人评论:叶利钦“使别的十多个民族获得了独立发展的自由。

”“纵观国内舆论,要么洋洋洒洒地描绘着他的传奇故事,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演绎成以权谋论和厚黑学为理论基础的宫闱倾轧,要么重复着激进改革祸国殃民的老调,不顾一些学者早已深入论证其谬误,过分功利地急于为己所用。

我们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足取,而必须站在人类历史的跑道中,回头检视叶利钦的政治遗产,这时你会发现他的成败功过都维系于面向自由的姿态。

”对于叶利钦肢解苏联这样“风云激荡”的英雄壮举,是不能当成一般的“传奇故事”来看待,也不能把叶利钦肢解苏联的丰功伟绩贬低为阴谋、黑道或宫廷政变,更不能把他肢解苏联和私有化的“激进改革”看成是“祸国殃民”,这些认识已经被我们“论证”过,都是“谬误”啊,都是“老调重弹”啊。

人们只有站在全人类价值的高度——即资本主义文明的高岗上,才能看清楚叶利钦的所作所为,始终是朝着“自由”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的方向前进的啊!这就是叶利钦先生留给大家的宝贵的政治遗产啊!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

当代俄罗斯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当代俄罗斯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休克疗法”及其不良后果1991年“8·19”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全部政权赚到了激进市场化改革派手中。

1991年10月,鲍·叶利钦总统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宣布必须坚决进行经济改革。

1991年底,俄罗斯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

生产减少,预算赤字占到国民总产值的27%,隐性失业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35%,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同时,国债快速增长(1985年--200亿美元,1991年--800亿美元),国家黄金储备减少(1985--1500吨,1991--80吨)。

购买面包、肉类、香肠制品、伏特加酒和蔬菜等所有商品都需要排队。

为了摆脱危机,俄罗斯选择了“休克疗法”。

年轻的经济学家叶·盖达尔成为“休克疗法”的主要设计师。

1991年11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政府主管经济政策问题的副总理。

1992年2月,他成为总统亲自领导的政府的第一副总理。

除了“500天”计划制定者这样的国内研究者,欧洲和美国货币主义理论的支持者也对盖达尔的经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由化价格自由化始于1992年1月2日。

按照盖达尔及其支持者的推理,自由化起初将引起价格小幅上涨,之后供求关系会是价格回落,商品短缺现象将随之消失,柜台将摆满商品。

事实却并非如此。

社会感受到休克般的强烈打击。

仅在1992年一年之内,货币就贬值了几百倍。

人们在苏联时期的毕生积蓄转瞬间化为乌有,大部分居民因此落到贫困线以下。

价格自由化引起运输费用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急剧上涨。

在农业经济领域,燃油、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价格抬升导致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而饲料涨价引起牲畜存栏数减少,肉、奶制品生产衰落。

国产农产品变得比进口的还要贵,这导致整个农工综合体产业紧缩。

价格放开后,所有国内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

由于无法指望国内生产在现有条件下会有所增长,商品短缺现象又尚未消除,为了填充市场,政府决定从1992年7月起实行外贸自由化。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评析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评析

转 基 因 生 物 的一 系 列 法 规 条 例 ,
加 强 对 国 外 农 业 转 基 因 产 品 进 口 的 管理 。 ( ) 做 好 农 业 相 关 法 规 的 八
“ 、 、 ” 作 , 法 支 持 和 保 废 改 立 工 依
护 我 国 境 内 农 业 的 健 康 有 序 发
展 。抓 紧清 理 和修 改现 有 法 律法 规 ,使 之 与 W T O规 则 和 国 际 惯 例 接 轨 ; 时 , 紧 制定 和 出 台必要 同 加 的 相关 法 规 ,建立 既 适 应 世 贸组 织 规 则 ,又 能 有 效 促 进 我 国农 业 发 展 的法 律体 系 。
狭义 的私有 化 的论 断 。
市 场 、 改 善 第 三 产 业 落 后 状 况 和
解 决 就 业 等 目的 。


俄 罗 斯 国 有 企 业 私 有 化
( ) 私 有 化 二 大
的进 程 依 据 企 业 规 模 的 大 小 , 俄 罗
斯 的 私 有 化 有 小 私 有 化 和 大 私 有 化 之 分 。 而 按 照 私 有 化 改 革 的 进 程 大 私有 化 又依 次 可 区分 为 “ 证
总 之 , 入 W T0, 中 国 农 业 加 对 的 发 展 既 是 严 峻 的 挑 战 ,又 是 难 得 的 机 遇 , 有 不 利 的 影 响 , 有 既 又
俄罗斯国有企业 私有化评析
■/ 养 志 张
有 利 的 因素 ,我们 要 有 充 分 的认 识 , 好思 想 和 行 动上 的准 备 , 做 利 用 我 国 农 业 的 比较 优 势 , 不 断 提 升 中 国 农 业 的 竞 争 力 ,使 中 国 农 业 在 国 际 农 业 市 场 占 有 一 席 之

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训

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训

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训按照《俄罗斯私有化纲要》的规定,私有化要实现以下七个重要目标:形成一个私有者阶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私有化所得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体系;促进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提高竞争力、经济非垄断化;吸引国外投资;建立良好的组织体系。

然而,几年过后,私有化的实际结果与最初目标相差甚远。

私有化实际上成为一些国有优势企业的“大拍卖”,使少数人借机暴富,进而演变成“财团巨富和金融寡头”。

推荐阅读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训俄罗斯新航天发射场选址俄中边境中俄海上军演两国实力对比在西太平洋,中俄用不着向谁报到中俄25艘军舰集结青岛开始联合演习对话拉赫曼:中国视野下的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世界的推动下,一场以“私有化、自由化、西方化”为标志的激进变革迅速席卷俄罗斯。

大规模“闪电式”的私有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社会的面貌,瓦解了原来的经济基础,改变了社会结构,催生了私人资本特别是大资本的形成,导致了“财团、寡头”参政的局面,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滋长了犯罪,贻害无穷。

一、俄罗斯私有化的动因和特点(一)俄罗斯私有化背景与政治动因俄罗斯改革派认为,私有化是改革的关键,是摆脱旧体制的根本,将建立私有制视为转轨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为此可以牺牲一切。

改革派将建立“私有制”视为拯救俄罗斯的“救世灵方”和“灵丹妙药”。

丘拜斯认为,私有化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加速进行,甚至可以不考虑后果。

他们极力地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那里寻找理论依据,按照所谓“华盛顿共识”推出经济转轨的模式,制定一个个模板。

药方无非是“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而私有化又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他们在设计经济改革方案时,对西方的援助和贷款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纷纷将私有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作为提供贷款的先决条件,要求俄罗斯政府必须进行私有化改革。

(二)俄罗斯私有化的特点1990年左右,俄罗斯学术界开始讨论私有化的问题。

俄罗斯私有化

俄罗斯私有化

俄罗斯的私有化一、俄私有化历程(一)俄私有化萌芽产生于原苏联时期。

原苏联时期企业的高度国有化(90%的企业为国有,其余10%为集体农庄所有)是造成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变所有制结构成为原苏联政府克服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要。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1985-1991年)就已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1986-1988年,原苏联出现了第一批从事生产、建筑、贸易和服务行业的合作制企业。

私有化思想逐渐产生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俄私有化正式开始于苏联解体之后。

1991年12月29日,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关于加快国有和市政资产私有化的总统令》,同月俄政府公布了《俄罗斯国有和地方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俄私有化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

此后组建了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私有化工作。

(三)俄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

俄私有化进程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

小私有化指商业、服务业及小型工业、运输和建筑企业的私有化,其主要方式有拍卖、招标、租赁赎买和股份制。

小私有化于1992年开始,1993年基本完成。

大私有化指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主要通过股份化实现。

大私有化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2年7月至1994年6月底的“证券私有化”。

1992年俄政府确定了将数万家国有和地方企业通过私有化证券的方式进行无偿私有化的总体方针,力图通过向公民发放私有化证券,将原苏联70年积累的社会资产进行估价、等分,向公民无偿地转让国有资产。

1992年10月1日起,俄政府开始向每个公民发放一张面值为1万卢布的不计名、不挂失、可出售、可转让的私有化证券。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7月至1996年12月底的“现金私有化”。

这一阶段,用现金形式向私人、外资出售国有资产和股权,其中心任务是转让已私有化企业中仍保留的国有股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企业私有化由第一阶段多半采用无偿转让方式转为按市场价出售的方式,出售的股份可占企业注册资本的10%-15%,本国及外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均可参加竞购。

俄罗斯学者谈俄罗斯私有化的几个政治经济问题

俄罗斯学者谈俄罗斯私有化的几个政治经济问题

俄罗斯学者谈 俄罗斯私有化的 几个政治经济问题 刘彦章 编写  俄罗斯《对话》杂志1997年第7期刊登了经济学博士维克多·切尔科维茨教授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所有制问题》一文,谈对俄罗斯改革的看法。

作者认为,无论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还是叶利钦的改革,尽管在改革的速度和方法上有些不同,但其最终目标和本质是相同的,这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私营企业家阶级,建立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私营经济成分,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

现将文章第3部分“私有化的几个政治经济问题”的内容介绍如下。

一、所有制改革的实质私有化并不是“非国有化”的唯一手段。

“非国有化”就是消除国有制的垄断,而且首先是消除以整个国家作为主体的那种形式的垄断。

世界经验证明,非国有化可以在社会经济改革和组织法律改革的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上进行。

非国有化首先就包括这样的变动,其特点是为了更灵活和有效地管理国有财产而重新分配所有权主体即国家的权能。

实行这样的非国有化,国有制就要发生分化,例如分成这样的形式:联邦所有制和联邦的各个主体所有制。

国有企业无论改行把企业推向商品所有者的市场关系的“完全的经济自主”制度,还是改行具有不完全的经济独立性的“业务管理”制度(例如,使它具有所谓“官办工厂”的地位),或是成为承租者,国有制的地位都仍然保持着。

非国有化的另一种类型是转换所有制形式,把企业从国有成分变为非国有成分。

这里面隐藏着所有制关系中的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这种变革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尽管这种类型的非国有化的各种形式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区别。

在这里,既可以实行市有化, 1998年第4期 国外理论动态也可以把国有企业转归社会联合组织、宗教组织,还可以将它们变为私有制——个人(“自然人”)所有制和集团(“法人”)所有制。

严格地说,只有这后一种情况才是所有权私有化。

这既决定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过程(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此同时,也展现出可能使国有制非垄断化和民主化的广阔前景,因而绝不能把整个问题仅仅归结为私有化,私有化仅是实现非国有化的一种办法。

俄罗斯私有化进程及所有制结构演变

俄罗斯私有化进程及所有制结构演变

俄罗斯私有化进程及所有制结构演变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及所有制结构演变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挑战,需要进行全面的经济和转型。

私有化是俄罗斯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私有化旨在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引入市场机制,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私有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4年,被称为“原始积累阶段”。

在这一阶段,以股权发行和拍卖为主要手段,将国有企业的股权分散给公民和企业。

同时,推出了股权券和临时所有权证券,以便私有化进程的推进。

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和管理混乱,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贪污腐败、非法经营等。

第二阶段,从1995年开始,被称为“金融资本控制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将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到少数股东手中,通过金融资本的控制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这一阶段的私有化过程更加依赖于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出现了大量的激进资本家和寡头垄断的情况。

第三阶段,从2000年以来,被称为“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重新参与经济,重建国有企业,并通过州有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控制经济。

国家资本开始影响整个经济体系,并在战略性行业和自然资源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所有制结构演变方面,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苏联解体后的初期,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过于急速和混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经济不稳定。

随着私有化的推进,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从单一的国有经济转向了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

私有化过程中,国有企业股权被分散或集中到私人手中,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等。

这种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机会。

其次,俄罗斯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私有化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能够更加自由地在市场上流动和配置,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增长。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及其启示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及其启示

关键词 : 罗斯 ; 俄 国有企业改革; 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7 02 F4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3 17 — 9 X(0 0 1— 12 0
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 , 国有企 业的优势和劣 势都 经
过 了理 论 和 实 践 的充 分 证 明 ,经 过 了反 复 的改 革 探 索 后 , 前
工 4个月的工资 ) 的私有化证券 。 每位俄罗斯公 民不分年龄 、 社会地位 、收入水平等都有权获得一 张私有化证券。在这 4 个月 内 , 大约有 1 4亿 人 , . 4 即俄罗 斯人 口的 9 %, 6 领取 了私
苏联最终于 2 0世纪 9 0年代初 走上 了市场经 济取 向的改 革 之路 。 对前苏联来说 , 国有企业在 国民经济中 占有绝对地位 ,
的方式是股份制 , 直接 目的是把国有大型企业改造为股份公 司 。对象是 职工人数 在 l 0 以上 、9 2年 1 1日固定 0人 0 19 月 资产账 面净值在 500万卢布 以上的大型企业 。具体分两个 0 阶段进 行 :证 券私 有化 ”阶段 ( 9 2年 7月 至 19 “ 19 9 4年 6 月 )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 国有资产 ;现金私有化” , “ 阶 段 (9 4年 7月 以后 )通 过 出售 已改 组 成 股份 公 司 的 国有 19 ,
19 年“ ・9 事件后 , 9 1 8 l” 叶利钦成为俄罗斯 掌权 人 , 个 这 时期 ,俄罗斯企业 的演化过程就是 国有企业 的私有化过程 , 主要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过程。 小私有化方式是赎买 租 赁、 竞争性招标 和拍卖等 , 直接 目的是把 国有 小型企业变 为 私人所有 , 实行股 份制 的企业极 少 , 象是 职工人数 在 2 0 对 0 人以下 、9 2年 1 1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在 10万卢布以 19 月 0 下的小型企业 , 1 9 从 9 2年起 , 19 至 9 3年底基本 完成 。据 统 计, 在小私有化 中, 取赎买租赁财产方式 的 占4 . 商业 采 28 %,

1992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乱象

1992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乱象

1992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乱象1991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叶利钦。

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罗斯国旗。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就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一事发表宣言,并通过议会关于苏联及联盟国家政权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法律继承问题的决议,成立69年苏联就此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开始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改革,整个私有化运动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

私有化运动开始时,俄罗斯民众期待通过均分国家财富获益,但结果却是,普通俄罗斯人几乎失去了一切,造就的是为数不多的财阀寡头,贫富分化严重。

而“休克疗法”则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猛增,许多人的生活陷入困顿。

1992年的俄罗斯,他们正在拍摄一部电影,其中有前苏联领导人的形象。

随着意识形态管控的放松,许多西方的事物立即涌入了俄罗斯。

在莫斯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脱衣酒吧,有钱人们在这里花天酒地,肆意玩乐……1991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叶利钦。

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罗斯国旗。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就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一事发表宣言,并通过议会关于苏联及联盟国家政权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法律继承问题的决议,成立69年苏联就此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开始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改革,整个私有化运动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

私有化运动开始时,俄罗斯民众期待通过均分国家财富获益,但结果却是,普通俄罗斯人几乎失去了一切,造就的是为数不多的财阀寡头,贫富分化严重。

而“休克疗法”则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猛增,许多人的生活陷入困顿。

1992年的俄罗斯,他们正在拍摄一部电影,其中有前苏联领导人的形象。

随着意识形态管控的放松,许多西方的事物立即涌入了俄罗斯。

在莫斯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脱衣酒吧,有钱人们在这里花天酒地,肆意玩乐……1991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叶利钦。

俄罗斯资本权力问题浅析

俄罗斯资本权力问题浅析

由于 国内经济 环 境 急 剧 恶化 , 之 俄 罗 斯 经 加
济改革政策摇摆不定 , 大民众对私有化证券逐 广
渐 失去信 心 。很 多人 低 价 转 让 证券 , 助长 了证 券 私有 化过 程 中的投机 行 为 。暴 富者 和 国有 资产 管 理者 们乘 机廉 价 收购 私 有 化证 券 , 有 化 证 券 向 私 权 贵手 中集 中。结果 使 国有资 产不 断落入 少数人
极推行 以 “ 盘 私 有 化 ” 全 为核 心 的 “ 克 疗 法 ” 休 。 俄罗斯 私有 化 的进 程 始 于 无偿 发 放私 有 化 证 券 。
在 19 9 2—19 9 4年期 间 , 每个俄 罗斯 公 民只要 象 征
的 。盖达 尔 曾指 出 , 罗 斯 私 有 化 是 “ 贵 阶 层 俄 权
份 , 可 以 有 偿 转 让 或 出 卖 。 然 而 ,9 1—19 也 19 95
作者 简介 : 初智勇 (9 3一) 男 , 17 , 山东文登人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赵秀英( 9 7一) 女 , 15 , 山东招远人 , 济师。 经

45 ・
西伯 利亚研 究
21 0 0年第 2期 融 合 的过 程 中 , 过 私 人 关 系 , 国家 企 业 为 基 通 以
要通 过 以下方 式 :
( ) 一 私有 化证 券 向权贵 阶层 手 中集 中 19 9 1年 1 苏 联 解 体 之 后 , 利 钦 开 始 积 2月 叶
5 %是 过 去地位 最高 的领 导者 。 俄罗斯 的资本权 力集 团 即权贵 资产 阶级 是伴
随着 俄罗 斯 独 特 的私 有 化 进 程 形 成 并 发 展 起 来


俄 资 本 权 力 集 团 的 构 成

俄罗斯实行国有化的原因分析

俄罗斯实行国有化的原因分析

俄罗斯实行国有化的原因分析摘要:自普京于2004年继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在两年时间内陆续出现了国有化发展迹象,俄罗斯的资产逐渐由“私有”变为了“国有”,企业发展模式逐渐由“弱国有”转变为了“强国有”,提升了俄罗斯对于经济的主导作用,并自2005年开始,俄罗斯的国有化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剧变,俄罗斯的经济资源国有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俄罗斯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立足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俄罗斯实行国有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原因,增强俄罗斯政府对于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国有化;原因分析2004年7月29日,俄罗斯政府原则上通过了2005年-2007年的国家私有制计划。

根据俄罗斯私有化计划的要求,俄罗斯境内9222家联邦级国有独资企业中的1324家将实现私有化,俄罗斯持有的566家股份公司的股份也将全部出售。

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月4日通过过并出台了《关于确定国有企业和战略性股份公司名单》文件。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月7日正是在俄罗斯官网上对于这些企业进行了公布了,其中国有战略企业共有514家,还有549家企业属于战略股份制企业。

占据俄罗斯经济命脉的诸如天然气工业、石油、铁路和电力等大型企业和一大批国防企业均在名单之中上榜[1]。

根据《关于确定国有企业和战略性股份公司名单》中指出,政府并没有将其企业私有化,企业能够在总统特别批准的情况下出售。

最近几年,随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对于退出俄罗斯市场的跨国企业实施了资产国有化,俄罗斯国有化指的是俄罗斯政府暂时对于其企业的资产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托管,如果企业在5天内恢复经营生产活动或主动出售企业股份,克洛斯政府可以拒绝企业进入“外部管理程序”。

由于当今俄罗斯政府与总统在企业私有化及公有化问题上极不协调,俄罗斯国有化直接影响到了俄罗斯国内企业产权改革政策的主要走向,俄罗斯企业是否朝着国有化发展成为了国际经济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政策介绍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政策介绍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政策介绍在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解体后,分裂出来的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由叶利钦执掌政权;叶利钦在1991年七月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不停的发表内政外交方针、政策性讲话。

那么叶利钦的政策是怎样的呢历史证明,叶利钦的政策不算成功,特别是关于国内经济改革方面的政策。

叶利钦希望把苏联计划经济改变为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形式;他以开放价格和国企大规模私人化为主要方法。

叶利钦的初期设想是用短期的经济下跌为代价,把曾经苏联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成为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市场体制。

但这种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严重危害了俄罗斯的经济。

俄国经济长期低迷,国力不济,国内资产大量亏损流失,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资本家的实力迅速扩张。

经济方面叶利钦的政策未达到目的,那么在外交方面,叶利钦的政策又是怎样的呢在外交政策上,叶利钦强调世界多极化是以后俄罗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条件。

但就算在多极化条件下,俄罗斯的外交安全依然受到威胁。

俄罗斯应该采用多方位的积极外交政策,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实现社会民主化。

他命令众外交官应该把经济外交视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促进俄罗斯与外国的经济合作,使俄罗斯在国际经济和世界金融机构中占领重要的地位。

叶利钦还把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心转向了亚太地区,他还为中俄两国关系升温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是功是过2022年的4月23日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世长辞。

那么对于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的叶利钦,人们该怎么去评价他叶利钦是罪人还是功臣关于叶利钦是罪人还是功臣这个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立场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认识和评价。

有些人认为叶利钦是功臣,这些人中不乏帝国主义的修正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者,有些言论还公然称赞叶利钦是在集权专制留下的荆棘中带领俄罗斯人民向前发展的领头人,在经过时间的验证之后,在历史上画下浓厚一笔色彩的人。

更有些言论为叶利钦冠以政治强人的称号。

国外一些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浅析

国外一些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浅析
视界
Vision
西方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说明,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国有企业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弥补 市场失灵的有效媒介;员工持股是减少企业内部私有化阻力的有效措施;由竞争性领域到垄断性行业的先易后难 方式有利于私有化的顺利推进。
国外一些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浅析
文=陈 功
从俄罗斯的叶利钦和普京改革的效果对比看,全面的私有化并没有形成企业的有效所有者 和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因而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资激励机制;而普京通过重新国有化增强政府的 调节作用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危机,步入复苏增长期。由此可见,大规模私有化并不必然 促进经济改善,政府仍需保持对经济的战略指导作用。
88
现代国202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面的私有化改革也使得一些具有战略性质的大企业落入 少数财阀手中,形成了寡头企业,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
(一)西欧主要国家的国有企业私有化 1979年,英国开始私有化运动,法国、意大利和 德国的私有化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英法意德的私有化改革均是按照先易后难,先竞
争性部门和盈利企业、后垄断性部门和亏损企业的顺序 进行。四国的私有化均起到了改善财政状况、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作用,但同时伴随着高失业率。
四国之中,英国的私有化范围最大,国有经济占 比已降至2%以下。英国政府采取奖励本企业员工购买 股票的政策来缓解员工对私有化的反对。法、意、德的 国有经济比重在改革之后保持在10%左右,在能源、公 共事业等领域保留了国有控股地位。
(二)美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及放松管制 美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结合。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快速出售了大部分军工企业。 里根政府时期将一些联邦政府公司售给了私人经营,之 后美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案例较少。截至目前,美国的 国有企业还有17家联邦政府公司及5家政府资助公司。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了放松管制改革。美国 政府取消了对国有通讯业及公共汽车业的管制,取消了 对绝大部分有线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电 讯服务方面的限制,并在电力、天然气、铁路、航空、 公路、电信、金融等领域放开价格、放松市场准入及退 出。放松管制导致价格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有利于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说明,即使是在市 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国有企业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 控、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媒介;员工持股是减少企业内 部私有化阻力的有效措施;由竞争性领域到垄断性行业 的先易后难方式有利于私有化的顺利推进;国有企业的 私有化与企业重组相结合是促进私有化顺利实施、提高 私有化效果的有效措施;在市场发育成熟、私人资本实 力雄厚的情况下,公共产品的供给可采取国有企业与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证券私有化 ( !""# 年 ( 月 $ !""+ 年 ’ 月)
历时两年的证券私有化是一 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私有化运动。 其特点是国家通过无偿发放私有 化证券来转让国有资产。俄罗斯 公民可以利用以行政手段分发到 其手中的私有化证券自行购买被 出售企业的股票。企业股票出售 的具体步骤是,先在本企业分配 和出售,后向社会公开出售余下 的由国家掌握的股份。 证券私有化是“ 休克疗法” 在 所有制改革中的充分体现,是改 革者在快速私有化的政治要求和 俄罗斯居民支付能力低的客观现 实之间作出妥协的结果。它符合 盖达尔的所谓全民的财产应该全 部归还人民的改革主张,其无偿 性质有力地推动了私有化的快速 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 所有制结构。但是证券私有化过 程没有同投资过程结合起来, 所 以不能保证企业进行改造时所必 需的资金, 从而无法引进资本、 技 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证 券私有化之后所形成的股份公 司,大多数是由企业内部职工掌 握多数股票,结果是企业转轨不 转制, 形成了“ 内部人控制” 的封 闭型公司。这不仅不利于从根本 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还 会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盖达尔政 府曾打算,随着私有化进程的快 速推进,到!""+ 年再次发放私有
小私有化是针对职工人数在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在 #&& 人以下、 小 !&& 万卢布的小型企业而言的。 私有化的目的是把商业、 服务业、 小型工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领 域的小型企业通过商业投标、 拍 卖、 赎买租赁财产、 股份制和直接 出售等方式转归个人所有。俄罗 斯的小私有化进展得比较顺利。 截至!""% 年底,实行小私有化的 企业约 ’ 万家, 占商业和服务业企 业的 (&) , 轻工、 食品和建筑企业 的 *+$*’) , 建 筑 业 企 业 的 +%) , 运输部门企业的 +*) 。小私有化 可谓是俄罗斯微观基础再造过程 中的一个“ 亮点” , 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达到了转换机制、 活跃消费
*& 个案私有化( !""( 年开始) !""( 年,俄罗斯开始实施切
尔诺海尔金政府制定的 《 !""()
!"#$" 年第 % 期) 财会研究
!"
广 角 镜 CKYJ
有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在过渡期间持续恶化,私有产权 的激励作用与效率优势始终未能 充分发挥。由政府官员和某些经 济学家仅凭主观愿望在短期内以 任意方式决定的企业所有权结 构,不仅给原有经营秩序带来了 巨大冲击,而且也无法保证经营 才能同财产分配重新结合的自然 过程。 例如, 产权的平均分配破坏 了经营权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如 果企业财产落入善于权术而无能 经营的人手中,低效率将以私人 产权的形式固定化。 调查表明, 私 有化进程中,俄罗斯的原国有财 产的控制权正迅速集中在官僚、 黑社会和投机集团的手中,这种 所有权结构是否能提高原国有企 业的经济效率, 是不难想象的。 其 次,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说, 转轨 际结果是,私有化导致了严重的 经济犯罪,产生了严重的不公正 和两极分化,形成了一端是极少 数的新权贵和新俄罗斯人,另一 端是大量的贫困者、失业者和在 生理界限下生活的人。在私有化 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经济结构发 生了急剧的变化。 与此相适应, 不 同居民群体的生活来源和收入结 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私有 化过程中靠以权谋私、投机钻营 等手段发家的富豪们,其收入的 重要来源是资本收入、财产收入 经营交易活动收入;而普通居民 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薪水和 其他交易性收入。其结果是社会 各阶层收入上和财产占有上的差 距明显拉大。如果说!"% 最高收 入者与 !"% 收入最低者之间收入 的差距,在苏联解体前的 &" 年代 开始改革的 !((# 年为 & 倍, 为 ’ 倍, 那么,到 !(() 年这两类居民之间 工 收 入 上 的 差 距 已 经 超 过 !’ 倍 , 薪阶层最高和最低工资之间的差 距已经扩大到#) 倍。 不仅如此, 货 币收入中越来越大的份额被富有 居民阶层所占用。在全国货币收 入总额中, #"% 最 富 有 居 民 所 占 有 的 比 重 已 由 !((# 年 的 ’&$’% 上 而 #"% 穷困 升到 !(() 年的 *+$)% , 就 居民所占的份额只有+% 左右。 是说, ! , - 的居民拥有全国将近一 半的货币收入; 另有 ! , - 的居民仅 仅拥有大约 ! , #" 的货币收入。反 映居民收入集中程度的基尼系数 也说明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 大:改革的前一年即!((! 年基尼 系 数 为 "$#-+ , !((# 年 为 "$’#) , 会稳定。 那么, 俄罗斯是否形成了 中产阶级呢? 对此, 俄罗斯学者不 约而同地认为,在俄罗斯迄今还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 级。 有的学者甚至指出, 如果按照 西方国家的标准,俄罗斯 ("% 以 上的人属于贫困阶层。 因此, 与其 说正在形成一个中产阶级,不如 说正在出现一个具有俄罗斯特色 的低水平的中等收入阶层。 私有化虽然没有形成广泛的 私有者阶层,但却促使了俄罗斯 特色的、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相 互渗透的金融工业集团的迅速崛 起,造就了一小撮成为国家资产 继承者的寡头资本家。新生的金 融工业集团分为“ 工业主导型” 和 “ 银行主导型” 两种。从经济形态 上讲, 它们是一种控股公司, 即拥 有一系列生产性和金融信贷性子 公司控制股的母公司。从所有制 和经济行为的角度看,它们又具 有“ 官方” 或“ 半官方” 的性质, 因 为其中有的是政府自上而下通过 颁布法律、 发布指令组建的, 有的 金融工业集团的领导人或者是政 府要人, 或者与政府有着政治、 经 济上的直接利益关系。金融寡头 不仅控制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而且金融寡头直接参政,已成为 影响俄罗斯政治和左右政局的主 要力量。寡头政治的出现不仅削 弱了俄罗斯民主制度的基础, 也 阻碍了经济领域的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急风暴 雨式的大规模私有化运动带给社 会和民众的消极后果是非常严重 的, 不仅没有解决经济问题, 实现 政治目标,而且还造成了无法弥 补的社会损失。因此, 总体上看,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私 有化改革是不成功的。
!"
!"#$" 年第 % 期) 财会研究
广 角 镜 CKYJ
化证券。但是由于社会各界对证 券私有化存在的问题普遍不满, 切 尔 诺 梅 尔 金 政 府 于 !""# 年 $ 月 宣布停止证券私有化。
%’’’ 年结构改造和经济增长的中
期纲要》 。该纲要明确提出, 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确立, 前一阶段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经济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 —结构改革阶段,这一阶段 段—— 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 提 高经济效率。 此相相应, 在所有制 改革方面政府决定从!""( 年起停 止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转为有 选择地、 个别地进行私有化, 即转 入“ 个案私有化” 阶段。 《 中期纲要》 规定了私有化新 阶段的政策措施, 主要包括: 停止 大规模私有化,转为按 “ 点状方 案”有选择地个别地进行国有企 业的私有化;加强国家对私有化 过程的监督和对国有资产的管 理;私有化的目的是增加投资和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不再作为 政府经常性预算收入的补充手 段; 企业实行私有化时, 不再向本 企业职工和领导提供优惠;私有 化企业的资产评估要按市场价格 进行。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 施,表明俄罗斯的私有化开始向 纵深发展,即一方面继续对原国 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造, 但以建立开放型股份公司为主,
!" #$%&’()*’+ ,-.
对俄罗斯私有化的客观评价 应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即私有化 的经济效果,私有化的社会效果 和私有化的政治效果。 微观 !& 经济效果。一般来说, 经济领域的变革不管采取什么方 式,其根本目的应是提高企业效 率, 增强竞争力, 进而促进整个国 民经济的增长。所有制关系的变 革只是手段,效率与增长才应是 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根据这 一“ 经济优先权” , 如果私有化促 进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并改善了 宏观经济环境,私有化就是成功 的, 反之, 我们就可以认定, 私有 化总体上是不成功的。 那么, 俄罗 斯的私有化效果又如何呢? 首先, 从微观经济绩效来说,所有制形 式的改变并没有显著改善企业的 经营状况,尽管私有化了的企业 取得了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 但 也是相对来说的。 从整体上看, 私
另一方面则以商业投标、拍卖等 方式公开出售已改造成股份公司 的国有企业的股票。
%& 现 金 私 有 化 ( !""#&’( ) !""$&!% )
现金私有化是指按照市场价 格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有偿地 转让国有资产。与证券私有化相 比,第二阶段私有化的主要目标 是从追求政治目的转向注重经济 效益和刺激生产投资。 为此, 政府 采取一系列新的不同于证券私有 化时期的政府措施。从这些措施 的内容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特点: 第一,现金私有化的重点是 对私有化企业的改造,并力图使 其运转起来。 为此, 把最大限度地 吸引本国和外国投资者的资金、 利用其资金更新和改造私有化企 业的技术设备、从而使私有化企 业的效益得以提高看作是这一阶 段的重要任务。 第二,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 扩大,把以前禁止私有化的一些 企业和部门纳入私有化范围。 第三,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发 生变化,新生的金融寡头取代工 业企业管理层在新的私有过程中 获得了更多的好处。 现金私有化使俄罗斯大私有 化走上了股份制的规范轨道, 有 利于增加投资、 改善经营、 扩大预 算进款,但总的来说进展并不顺 利。其原因主要是俄罗斯经济本 身无法克服的几对矛盾所致, 即 庞大的国有资产与微弱的居民存 款之间的矛盾、高通胀率与固定 资产评估之间的矛盾、国家短期 债券与企业股票争夺资金的矛 盾、私有化的巨大社会经济代价 与广大居民有限承受力之间的矛 盾,以及政局动荡与政府职能弱 化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