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期末复习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1.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

统一的因素包括()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3.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A.皇族的后代B.外戚C.朝中大臣D.掌握兵权的武将4.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其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A.海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被镇压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6.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A.李林甫B.杨国忠C.安禄山D.史思明7.开元末年以后,造成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唐朝出现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权力过大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8.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B.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9.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A.安禄山、史思明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D.唐玄宗、唐肃宗10.唐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张角D.黄巢二非选择题1.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唐朝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该诗句反映的是()A.唐朝后期宦官专权B.唐玄宗生活奢侈C.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D.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2.右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3.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玄宗西逃四川4.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A.农民战争B.统一战争C.叛乱战争D.兼并战争5.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这一观点()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6.《旧唐书》中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7.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①自行委派官吏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在此前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朝代是(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9.唐朝后期,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是()A.黄巢B.陈胜C.张角D.吴广10.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攻入长安,建立政权B.以失败而告终C.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D.推翻了唐王朝11.907年,掌握军权的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的是( )A.后晋B.后梁C.后汉朝D.后周12.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的“五代”是()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B.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C.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D.后梁、后周、后晋、后汉、后唐1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B.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C.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14.下列有关周世宗改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革的背景是当时人民饱受分裂割据和战乱之苦B.改革的内容有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C.改革使后周国力大增,为后来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D.改革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期末复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期末复习题新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下面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 张角B. 黄巢C. 安禄山D. 史思民2.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有关此次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前期B. 叛乱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C. 乱叛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D. 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3.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后期景象的是()A. 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玄武门之变B. 八王之乱C. 黄巢起义D. 安史之乱6.6.唐朝末年,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的领导人是()A. 张角B. 陈胜C. 吴广D. 黄巢7.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A. 唐朝由盛转衰B. 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统治C.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D.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8.黄巢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A.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B. 采取流动作战方针C. 建立农民政权D. 瓦解了唐朝政权9.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A. 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B.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C. 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D. 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10.杜甫的《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与这些诗句相关的史实是()A. 安史之乱B. 开元盛世C. 宦官专权D. 黄巢起义11.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制定《唐律疏议》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C、改革军事制度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12.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的转折点是()A. 玄武门之变B. “安史之乱”C. 七国之乱D. “八王之乱”1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C.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D. 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4.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A. 节度使B. 县令C. 郡守D. 丞相15.下列事件存在某种关联,其中排序正确的是()①黄巢起义②安史之乱③唐玄宗统治腐败④藩镇割据A. ①②④③B. ③②④①C. ③③①④D. ①②③④16.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①统治者贪图享乐②任用奸臣③发生了人民起义④外戚宦官专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③④17.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玄宗西逃四川18.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题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题1.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A.李林甫B.杨国忠C.安禄山D.史思明2.开元末年以后,造成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唐朝出现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权力过大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3.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B.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4.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D.唐玄宗、唐肃宗5.唐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张角D.黄巢6.右图中的人物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他是( )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朱温7.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被镇压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8.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其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 )A.海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9.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 )A.皇族的后代B.外戚C.朝中大臣D.掌握兵权的武将10.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11.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

统一的因素包括(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 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 同步练习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也曾有过一些山河破碎、战乱不止的“乱世”。

下列“盛”和“乱”历史大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文景之治②开元盛世③光武中兴④安史之乱⑤贞观之治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②④ C.①⑤③②④D.③①⑤②④2.关于下表,填写正确的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安史之乱D.安史之乱、黄巢起义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4.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5.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促使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黄巾起义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6.杜甫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写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秦朝暴政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D.开元盛世7.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唐末农民战争B.朋党之争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8.如右图是杜甫的诗歌《无家别》,它描述了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A.隋末农民起义B.安史之乱C.玄武门之变D.黄巢起义9.“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10.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后期景象的是()A.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七年级历史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3.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5.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大规模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6.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藩镇割据材料一“……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

敌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授子孙。

……” ――《新唐书•方镇表序》材料二“……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新唐书•方镇表序》(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弊病?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的社会弊病。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这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说明藩镇可以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职位传子或部将,不受中央节制。

(3)材料二中的“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

发生了公元907年。

随堂巩固案 1.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 A ) A.安禄山、史思明 B.安禄山、史朝义 C.安庆绪、史朝义 D.安庆绪、史思明2.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D )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3.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C ) A.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朱温 4.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B ) A.刘裕建立刘宋 B.朱温建立后梁 C.曹丕建立魏国 D.王莽建立新朝选择题 1.“安史之乱”是一场( C )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 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2.(日照市中考)“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A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D ) A.三藩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C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5.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D )①唐朝后期政治更加黑暗②灾荒连年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④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无法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B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7.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 A.手握重兵的武将 B.饱读读书的儒生 C.前朝的皇亲国戚 D.豪门大户的后代8.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含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2. 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D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A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C.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D.人民赋役繁重4. 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A )A.安禄山、史思明B.安禄山、史朝义C.安庆绪、史朝义D.安庆绪、史思明5. “安史之乱”是一场(C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6. 《唐朝》是中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唐朝乐队于199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这张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唐朝灭亡的时间是()A.755年B.875年C.884年D.907年7.自唐朝建立历时290年,结束唐朝统治的是()A.安禄山B.黄巢C.史思明D.朱温8.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B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A )A.手握重兵的武将B.饱读读书的儒生C.前朝的皇亲国戚D.豪门大户的后代10. 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下列对黄巢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黄巢B.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政权12. 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课后检测(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课后检测(有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后检测一、选择题1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的位于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它们依次是()A.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后晋B.后唐、后梁、后汉、后晋、后周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D.后梁、后唐、后晋、北汉、后周2以下不属于“十国”范围的是()A.前蜀南唐B.东魏西魏C.南平北汉D.楚闽3.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B.北方政权更选,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磁上有一定的发展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国家分裂是必然趋势4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荒废朝政B发生严重灾荒C.社会矛盾尖锐D.节度使权力膨胀5 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重要影响的是()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CBDBD6.“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A. 黄巾起义B. 藩镇割据C. 宦官专权D. 安史之乱7.以下哪个诗人的诗可能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李贺8.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A.安禄山、史思明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D.唐玄宗、唐肃宗9.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A. 农民战争B. 统一战争C. 兼并战争D. 叛乱战争10.“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 藩镇割据B. 宦官专权C. 黄巢起义D. 安史之乱DBCDA11.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領袖黄巢的诗句。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含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1.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A.农民战争B.统一战争C.兼并战争D.叛乱战争2.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具体是指()A.745-753年B.755-763年C.765-773年D.775-783年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D.宦官专权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国无法与之对D.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5.“安史之乱”和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赋税徭役沉重B.内地兵力空虚C.地方势力强大D.朝政腐败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第 2 页第 3 页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1)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力?(2)该朝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什么?有何影响? (3)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练习答案:1.D2.B3.A4.C5.C6.B7.B8.A9.D.10.(1)始于唐朝。

拥有土地权、兵权、行政权和财权。

(2)安史之乱。

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3)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 4 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含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安史之乱1.背景( 1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

( 2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过程: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4.影响( 1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 2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 3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5.黄巢起义6.唐朝灭亡:907 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7.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8.社会状况:北方地区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9.评价( 1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 2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安史之乱1.下列选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A )①皇帝荒废朝政②节度使权力膨胀③军队战斗力薄弱④农民负担过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B )A.导致“开元盛世”的出现B.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C.灭亡唐朝,建立新政权D.安史之乱最终取得胜利3.藩镇名义上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人教部编版初一下学期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初一下学期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同步优化测试卷《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题号一二总分21 22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1. 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B.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A.导致“开元盛世”的出现B.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C.灭亡唐朝,建立新政权D.安史之乱最终取得胜利3.安史之乱的主要发起人是()A.陈胜、吴广B.李自成C.史思明、安禄山D.张角4.藩镇名义上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C.形成五代十国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5.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A.外族入侵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这次起义()A.平定了安史之乱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给唐朝弘治以致使的打击D.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7.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8.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逸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单项选择题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5、黄巢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A.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B.采取流动作战方针C.建立农民政权D.瓦解了唐朝政权6、唐末农民战争的时间为()A.755年~763年B.755年~875年C.875年~ 884年D.875年~907年7、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A.外族人侵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8、阅读《安史之乱》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玄奘西行天竺D.唐朝由盛转衰9、唐朝末年,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的领导人物是()A.张角 B.陈胜C.吴广D.黄巢10、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B.唐朝从此灭亡 C.它是唐朝前期统治阶级的纷争 D.它反映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

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回答:(1)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2)节度使有什么权力?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B6、A7、B8、D9、D10、D二、材料分析题11、(1)始于唐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巩固练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巩固练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巩固练习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②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④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前后持续八年之久B.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C.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D.首先爆发于南方地区3.“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

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

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三国时期D.五代十国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之乱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7.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于()A.安史之乱前B.安史之乱中C.安史之乱后D.黄巢起义中8.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A.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B.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C.科举制的创立D.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9.“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附6套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小测新人教版

(附6套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小测新人教版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1.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但是后来起义遭到了联合镇压,没有将唐朝统治推翻;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朝政府,不是黄巢起义;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局面;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A. 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B.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C. 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D. 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答案】D3.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A. 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B. 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C. 科举制的创立D.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科举制的创立与唐朝的灭亡无关。

故选C。

4.唐宪宗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唐室中兴”的盛况。

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是()A. 镇压农民起义B. 中央放权C. 镇压安史之乱D. 分封制的实行【答案】C5.“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

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

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C.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的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单选题1.《廿二史札记校证》记载:“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

” “五代”中的第一个政权是()。

A. 后唐B. 后晋C. 后梁D. 后周2.安史之乱发生在()。

A. 唐太宗时B. 唐高祖时C. 唐中宗时D. 唐玄宗时3.唐朝末年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局面密切相关的是()。

A. 贞观之治B. 科举考试C. 五代十国D. 开放的社会风气4.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D.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5.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 “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原因是()。

①唐玄宗荒废朝政②边将权力膨胀③发生严重灾荒④农民负担过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③④6.“三山两塔”是福州的标志,其中白塔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建造的。

五代时期王审知的身份是()。

A. 总督B. 刺史C. 闽王D. 钦差大臣7.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 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C. 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D.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8.“国破山河在(国家破碎,但山河依旧还是那片山河),城春草木深(春天来了,昔日繁华的京城长满杂草)。

感时花溅泪(感叹时局破败,看到花开也潸然落泪),恨别鸟惊心(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也心惊胆战)。

烽火连三月(叛乱的烽火已接连不断燃烧三个月了),家书抵万金(一封普通的家书已抵得上万金之重了)。

白头搔更短(愁绪缠绕,挠头思虑,白发越搔越短),浑欲不胜簪(头发短得简直连一根簪子也插不住了)。

”杜甫的这首《春望》描写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习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习练习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复习练习一、单选题1、唐玄宗统治后期,边疆地区的军事将领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这些将领的官职是()A.丞相B.转运使C.节度使D.三司使2、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日益紧张B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C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D .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反而纵情享乐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4、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 .唐末农民起义B .藩镇割据C .宦官专权D .朋党之争5、安史之乱爆发和结束时的在位皇帝分别是( )A .唐太宗唐玄宗B .唐玄宗唐肃宗C .武则天唐玄宗D .唐玄宗唐中宗6、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

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唐玄宗任人唯亲,朝政腐败B.武则天打击敌对官僚贵族C.节度使势力膨胀D.北方地区遭到浩劫7、唐朝,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爆发 B.安史之乱结束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朱温建立后梁8、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农民起义 D.以上都不是9、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D.五代十国11、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检测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检测题新人教版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检测题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A、贞观初年B、贞观末年C、开元初年D、开元末年2、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A、高力士B、李林甫 C 、杨国忠 D、魏征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4、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A、黄巢B、陈胜C、朱温D、李自成5、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A、黄巢起义军B、陈胜吴广起义军C、钟相、杨幺起义军D、李自成起义军6、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的发生7、朱温建立后梁的时间是( )A、755年B、763年C、754年D、907年8、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A、后梁B、后唐C、后晋D、后汉9、下列不属于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原因的是()A、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C、徭役繁重D、安史之乱10、下列关于五代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在黄河流域B、五代的最后一个政权是后周C、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D、五代后周的都城是长安11、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12、(1)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2)唐朝灭亡后进入哪一历史时期—--—-—----—(3)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朝代是————-—-—-———(4)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检测题答案:1、D2、D3、A4、A5、A6、C7、D8、A9、D 10、D 11、D12、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后周黄巢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2(含答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2(含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唐朝朝政日趋腐败是在()A.唐太宗统治初年B.唐太宗统治末年C.唐玄宗统治初年D.唐玄宗统治末年2.唐朝时,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是()A.郡守B.县令C.节度使D.刺史3.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荒废朝政B.发生严重灾荒C.杨贵妃得宠D.农民负担过重4.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这反映了安史之乱()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使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使边疆将领的权力日益加强D.使唐朝中央权力日益衰微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

黄巢领导的这次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平定了安史之乱C.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6.下列五代的政权中,废掉唐朝皇帝而建立的是()A.后梁B.后周C.后晋D.后汉7.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

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D.宦官专权8.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政权分立的五代十国时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五代”先后出现在黄河流域,都城都设在东京(开封)C.“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D.“五代”是指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政权9.《旧唐书》中描绘唐朝某一时期出现了“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的局面。

这一局面形成于()A.唐玄宗统治前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安史之乱后D.黄巢起义时10.“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这首诗描述的是()A.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C.两晋时期D.五代十国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玄宗骄奢,宠爱贵妃,不理政事,重用奸相,朝政腐败。

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

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财政大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下面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 张角
B. 黄巢
C. 安禄山
D. 史思民
2.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有关此次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 叛乱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 乱叛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 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3.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
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后期景象的是()A. 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八王之乱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6.6.唐朝末年,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的领导人是()A. 张角 B. 陈胜 C. 吴广 D. 黄巢
7.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A. 唐朝由盛转衰
B. 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统治
C.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D.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8.黄巢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B. 采取流动作战方针
C. 建立农民政权
D. 瓦解了唐朝政权
9.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A. 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
B.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C. 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
D. 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10.杜甫的《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与这些诗句相关的史实是()
A. 安史之乱
B. 开元盛世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11.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制定《唐律疏议》
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改革军事制度
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
12.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的转折点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七国之乱
D. “八王之乱”
1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D. 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4.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A. 节度使 B. 县令 C. 郡守 D. 丞相
15.下列事件存在某种关联,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巢起义②安史之乱③唐玄宗统治腐败④藩镇割据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 ③③①④
D. ①②③④
16.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
①统治者贪图享乐②任用奸臣③发生了人民起义④外戚宦官专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17.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玄宗西逃四川
18.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列有关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A.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B. 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C. 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D.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19.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

这反映了()A. 唐代由盛转衰的原因B. 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
C.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D. 五代十国导致的混乱
20.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D.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材料二:(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材料三: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1)材料一、二,反映了唐玄宗后期怎样的统治状况?最终导致了哪一事件的发生?(2)结合材料三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B2.A3.D4.C5.D6.D7.B8.B9.D10.A11.D12.B13.C14.A15.B16.A17.A 18.A19.C20.C
21.(1)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北方人们遭到一场浩劫。

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中央权力衰亡,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腐败是唐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