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 (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1目的和范围规范测量系统分析,明确实施方法、步骤及对数据的处理、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定义3.1测量系统:用来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2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的变化。
3.3分辨率: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
别名:最小读数单位、刻度限度、或探测度、分辨力;要求低于过程变差或允许偏差(tolerance)的十分之一。
Minitab中常用的分辨率指标:可区分的类别数ndc=(零件的标准偏差/ 总的量具偏差)* ,一般要求它大于等于5才可接受,10以上更理想。
3.4过程总波动TV=6σ。
σ——过程总的标准差3.5准确性(准确度):测量的平均值是否偏离了真值,一般通过量具计量鉴定或校准来保证。
3.5.1真值:理论正确值,又称为:参考值。
3.5.2偏倚:是指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的差异。
%偏倚=偏倚的平均绝对值/TV。
3.5.3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值。
用线性度、线性百分率表示。
3.6精确性(精密度):测量数据的波动。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点,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3.6.1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重复性又被称为设备波动(equipment variation,EV)。
3.6.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再现性又被称为“评价人之间”的波动(appraiser waration,AV)。
3.6.3精确性%公差(SV/Toler),又称为%P/T:是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波动与被测对象质量特性σ / (USL-LSL) *100%。
MSA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MSA) 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对测量定义是:测量是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他们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
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
从测量的定义可以看出,除了具体事物外,参于测量过程还应有量具、使用量具的合格操作者和规定的操作程序,以及一些必要的设备和软件,再把它们组合起来完成赋值的功能,获得测量数据。
这样的测量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数据制造过程,它产生的数据就是该过程的输出。
这样的测量过程又称为测量系统。
它的完整叙述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称为测量过程或测量系统。
众所周知,在影响产品质量特征值变异的六个基本质量因素(人、机器、材料、操作方法、测量和环境)中,测量是其中之一。
与其它五种基本质量因素所不同的是,测量因素对工序质量特征值的影响独立于五种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工序加工过程,这就使得单独对测量系统的研究成为可能。
而正确的测量,永远是质量改进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科学的测量系统评价方法,缺少对测量系统的有效控制,质量改进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
为此,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就成了企业实现连续质量改进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测量系统分析已逐渐成为企业质量改进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对测量系统分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测量系统分析也已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质量体系QS9000的要素之一,是6σ质量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以通用电气(GE)为代表的6σ连续质量改进计划模式即为:确认(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简称DMAIC。
从统计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测量系统分析实质上属于变异分析的范畴,即分析测量系统所带来的变异相对于工序过程总变异的大小,以确保工序过程的主要变异源于工序过程本身,而非测量系统,并且测量系统能力可以满足工序要求。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1. 引言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量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提升测量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时,常采用以下方法:2.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评估测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2 偏倚分析偏倚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并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2.3 线性分析线性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系统对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
3. 案例分析本次测量系统分析以某电子元件测量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3.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通过对同一电子元件进行连续十次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得到以下数据:测量次数测量结果1 12.32 12.43 12.14 12.35 12.26 12.47 12.58 12.29 12.610 12.3通过计算这十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得到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评估数据。
3.2 偏倚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我们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校准,并测量了一系列标准样本。
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如下:标准样本校准前测量结果校准后测量结果1 2.3 2.12 3.4 3.23 4.5 4.44 5.6 5.75 6.7 6.56 7.8 7.9通过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3.3 线性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
图表显示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测量系统分析 MSA
评估测量系统
三个基本要素 足够的分辨率 稳定 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量程是一致的, 且足够用以测量用途
评估测量系统
分辨率
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量特性中极小变化 的能力 若不能测量出过程的变差,这种分辨率用于分析 是不可接受的 若不能测定出特殊原因的变差,这种分辨率用于 控制是不可接受的 不可接受的分辨率可通过极差图最好的显示出来
10
11
6.3
6.0
0.3
0.0
12
13
6.1
6.2
0.1
0.2
14
15
5.6
6.0
-0.4
0.0
偏倚研究直方图
4 3 2
频 次
1
0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测量值
(measured value)
偏倚研究—偏倚研究分析
n(m) 测量值 15 均值 X 6.0067 标准偏差
.2 .30 .280
.2 .28 .278
术
参考值
语
某一个物品的可接受数的值 需要一个可操作的定义 常被用来代替真值的使用
真值
物品的实际数值 不可知的且无法知道的
术
语
准确度
重复测量均值与真值间的一致性。表示测量 系统误差大小。常用绝对值表示,即偏倚的 绝对值。与真值或可接受的参考值“接近” 的程度
2-4个数据分级
可用于计量控制图 ndc
5个或更多数据分级
建议使用
≥5
.2 .28 .279
.2 .28 .281
.2
测量系统分析(MSA)
汇集南北管理精英,传递先进企业文化
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建议的要素
• 测量和定位点:合作GD&T清楚地确定固定和夹紧点以 及在零件的何处进行测量。 • 固定方法:自由状态或夹紧的零件定位。 • 零件方向:主要部分位置与其它部分。 • 零件准备:测量前零件应该干净、无油、温度稳定吗? • 传感器定位:角度方向,到最初定位器或网络的距离。 • 相互关系问题#1— 在车间内或在车间之间需要加倍(或 更多)的量具支持要求吗?制造的考虑、测量误差的考 虑、维修的考虑。哪个被认定是标准?怎样使每项有资 格?
名词解释
线性 1、整个正常操作范围的偏倚改变 2、整个操作规程范围的多个并且独立的偏倚误差的相互关 系 3、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精密度 1、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 2、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
汇集南北管理精英,传递先进企业文化
名词解释
重复性 1、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 获得的测量变差 2、在固定和规定的测量条件下连续(短期)试验变差 3、通常指E.V.-设备变差 4、仪器(量具)的能力或潜能 5、系统内变差; 再现性 1、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同一个量具,测量一个零 2、件的一个特性时产生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对于产品和过程条件,可能是评价人、环境(时间)或方法的误差 4、通常指A.V- 评价人变差 5、系统间(条件)变差 6、ASTM E456-96 包括重复性、实验室、环境及评价人影响
汇集南北管理精英,传递先进企业文化
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建议的要素
• 灵敏度:最小的输入信号形成测量设备可探测的(可辨 别的)输出信号对应用这种测量装置可接受吗?灵敏度 由固有的量具设计和质量(OEM)及使用中的维护和操 作条件确定。 • 测量系统制造问题(设备、标准、仪器): • 在系统设计中提出的变差源识别了吗?设计评审、验证 和确认。 • 校准和控制系统:建议的校准计划及设备和文件的审核。 频率、内部的或外部的、参数、过程中验证检查。 • 输入要求:机械的、电的、液压的、气动的、浪涌抑制 器、干燥器、过滤器、滤清器,准备和操作问题、绝缘、 分辨率和灵敏度。
测量系统分析MSA
40
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
►第7步. 确定相对于截止部分的等效高斯偏离 (EGD)。
由统计表得出, EQD = 0.95
41
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
►第8步. 确定估计的标准偏差。
42
测量系统分析 以示例说明如何测定偏倚量
►第9步. 计算控制线。
►第2步
● 给这些零件编上号码。如果可能的话,最好 是在操作员不会注意到的部位。
25
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
►第3步 ● 由两位操作员对零件进行两次测量。确保零 件为随机抽取以避免偏倚。
►第4步 ● 记录结果。
►第5步 ● 评定量具的能力。
26
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
►验收标准 ● 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都一致,则该量具是合 格的,即所有四次测量必须是相同的。
5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 (MSA) 由哪些部分组成? ● 量具重复性 ● 量具再现性 ● 偏倚 ● 线性 ● 稳定性
6
测量系统分析
►那么什么是量具双性? 量具双性(R&R)是量具
重复性 和
再现性 的首字母缩写。
7
测量系统分析
►量具重复性的定义 ● 重复性 ○当由同一操作人员多次测量同一特性 时,测量装置重复其读数的能力。这 通常被称为设备变差。
○测量装置不能令人满意。
14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 第1步
● 在下表中记录所有的初始信息。
15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 第2步
● 选择2个或3个操作员并让每个操作员随机测量10个零件2或3 次-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MSA–测量系统分析
MSA –测量系统分析引言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验证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在许多行业中,准确的测量数据对于产品质量和过程改进至关重要。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MSA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和常见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MSA的概述测量系统是指用于测量和收集数据的工具、设备和方法。
这些测量系统可以包括各种仪器、传感器、计量设备和人工操作。
MSA的目标是确定测量系统的偏差、重复性和稳定性,以评估测量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MSA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测量系统的变异来源,并分析其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评估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确定任何必需的改进和修正。
MSA的组成部分MSA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制程能力分析(PPK):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产品或过程的需求。
制程能力分析是一种量化的方法,用于确定测量系统能够产生多大程度的变异。
2.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重复性是指在同一测量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再现性是指在不同测量条件或不同测量者之间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精确度分析: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过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偏差。
常见的MSA分析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MSA分析方法:1.方差分析(ANOVA):ANOVA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分解测量变异的来源。
通过将测量结果进行分解,我们可以确定各个变异来源的贡献程度,并确定潜在的改进措施。
2.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分析过程变异的图表。
通过绘制测量结果的控制图,我们可以可视化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变异,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图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的频率分布。
通过绘制测量结果的直方图,我们可以了解测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并判断测量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测量系统MSA分析
测量系统MSA分析1. 简介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针对测量系统进行的一项评估,用于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MSA分析是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MSA分析的目的MSA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它通过评估测量系统的各种组件,如测量设备、操作员和测量过程,来确定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来说,MSA分析有以下几个目标:•评估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评估操作员的测量技能和一致性•评估测量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识别并减少测量系统中的变异源3. MSA分析的方法在进行MSA分析时,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3.1 精度和偏差分析精度和偏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MSA分析方法,它通过比较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可以采用直方图、散点图等方式来可视化表示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进而确定测量设备的偏差情况。
3.2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是评估测量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方法。
重复性指的是同一测量设备在同一测量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产生的结果的一致性,而再现性指的是不同测量设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产生的结果的一致性。
通过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数据,可以评估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线性度和偏移分析线性度和偏移分析是评估测量系统线性度和偏移情况的方法。
线性度指的是测量设备在不同测量范围内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而偏移指的是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常数偏差。
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线性度和偏移情况。
4. MSA分析的应用MSA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生产线上定期进行测量设备的校验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测量系统分析(MSA)
2021/4/5
10
MSA的特性
准确性(Accuracy)---产生平均测量值的能力
此值同标准值是一致的。
精确性(Precision)---重复测量同一产品得到相
同结果的能力。
稳定性(Stabilty)------重复测量同一产品多次并
获得同样平均测量值的能
力。
2021/4/5
11
测量系统的特性
3
1.02 1.95 0.00 2.57 1.69 0.00 2.57 1.77
4
0.73 1.63 0.00 2.27 2.06 0.00 2.28 1.46
5
0.58 1.43 0.00 2.09 2.33 0.00 2.11 1.29
6
0.48 1.29 0.03 1.97 2.53 0.00 2.00 1.18
40.5
1
19
40
41
40.5
1 39 42
40.5
3
20
44
43
43.5
1 44 46
45.0
2
2021/4/5
28
Xbar Chart
60
50
UCCENL==4424..318 40 LCL=40.42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21/4/5
22
计量设备能力分析计算
2 meas
2 repeat
2 repro
meas gage 1.0762 1.037
2021/4/5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测量系统可分为“计数型”及“计量型”测量系统两类。
测量后能够给出连续性的测量数值的为计量型测量系统;而只能定性地给出测量结果的为计数型测量系统。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Bias)、稳定性(Stability)、(Linearity)、以及重复性和再现性(Repeatability&Reproducibility,简称R&R)。
在测量系统分析的实际运作中可同时进行,亦可选项进行,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测量:是指以确定实体或系统的量值大小为目标的一整套作业。
我们通常用分辨力、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评价测量系统的优劣,并用它们控制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波动,以使测量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有效测量的十原则:1.确定测量的目的及用途。
一个尤其重要的例子就是测量在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在进行最终测量的同时,还必须包括用于诊断的过程间测量。
2.强调与顾客相关的测量,这里的顾客包括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3.聚集于有用的测量,而非易实现的测量。
当量化很困难时,利用替代的测量至少可以提供关于输出的部分理解。
4.在从计划到执行测量的全程中,提供各个层面上的参与。
那些不使用的测量最终会被忽略。
5.使测量尽量与其相关的活动同时执行,因为时效性对于诊断与决策是有益的。
6.不仅要提供当期指标,同时还要包括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对现在及以前的测量固然必要,但先行指标有助于对未来的预测。
7.提前制订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展示的计划。
8.对数据记录、分析及展示的方法进行简化。
简单的检查表、数据编码、自动测量等都非常有用,图表展示的方法尤为有用。
9.测量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用进行阶段评估。
其中,可用性包括相关性、可理解性、详细程度、可读性以及可解释性。
10.要认识到只通过测量是无法改进产品及过程。
基本概念:3.稳定性:测量系统保持其位置变差和宽度变差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4.偏倚:观测平均值(在重复条件下的测量)与一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测量系统分析(MSA)
稳定性好
真值 时间 1
时间 1
真值
稳定性差
时间 2
时间2
时间 3
时间3
Y的测量系统评价 对散布的评价
- 精密度 : 根据测量系统反复性和再现性的总变动
- 反复性 : 重新测量也有相同的结果吗 ?
- 再现性 : 用其他测量系统也有相同的结果吗 ?
Y的测量系统评价
精密度
- 测量系统中的总散布 术语: 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 分散( Spread ), 测试/再测试误差( Test/Retest error ) 重复性和再现性
据的信赖性,通过研究测量系统所发生的 Nhomakorabea动对工程散布的影响,从 而判断该测量系统的适合性
MSA 概要
测量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1.测量数据 1)作为分析判断的基本依据,有必要评价其信赖性; 2)依据测量系统进行观测和评价
2.测量系统的分析 是6SIGMA活动的最基本的工作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3.测量系统分析被强调的原因 1)所有的产品通常都是由许多部件构成的; 2)产品的小型化趋势使产品的误差界限缩小; 3)部件更换或组装时通常要求有互换性; 4)为了能大量生产,通常有增大自动组装的必要性
计量型数据的 Gage R&R P/T 比
P / T = 5.15*s MS
Tolerance
一般用 %表现
说明有多少百分比的公差 由测量误差所占据
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作为目标,我们追求 P/T < 30%
注意 : 5.15标准偏差占测量系统散布的 99%. 5.15是产业标准.
计量型数据的 Gage R&R
70
80
Process
测量系统分析(MSA)
观测平均 Observed Average
偏倚
图2 偏倚变差示意图
三、测量系统变差的种类与定义释
2.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或称变差(Variation),是指利用同一量具,重复 测量相同工件同一质量特性,所得数据之变异性。这里的变 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变差,另一种是再现性变差。 精密度变差越小越好。
改善的着力点,确定是进行人员培训,还是调整测量方法或调 整仪器。
一、测量系统分析(MSA)
4.MSA评估的仪器和责任人员 ☆测量系统一般由仪校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或品质部的负责人来主导,由参与检测或
试验人员来测量,以提供测量数值。不可以由品质部领导或仪校人 员来测量和提供数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测量人员不可知道自己 上次测量结果和别人测量结果,要保证盲测。MSA要识别的误差是 测量人员、设备、环境、方法、标准值导致的误差,品质部领导和 仪校人员一般不亲自测量产品,所以分析他们的测量数据基本没有
二、为什么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1.标准要求
☆ IATF16949第7.1.5.1.1条:测量系统分析 应进行统计研究,分析每种测量和测试设备系统的结果中
出现的变差。本要求适用于控制计划中引用的测量系统。分 析方法和验收标准应符合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如果顾客 认可,其他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也可以使用。记录应保持顾 客接受替代方法。
许出现,但超过规范就不能接受。 7.稳定性变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倚变差的波动。如下图所示。如果随 着时间推移偏倚值越大,稳定性差不可接受。
稳定性
时间1
图6 稳定性变差示意图
时间2
三、测量系统变差的种类与定义
8.线性变差 线性变差即偏倚值,是用来测量基准值存在的线性关系。
MSA测试系统分析
MSA测试系统分析概述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测量系统分析,是用来评估和确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方法。
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测量系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MSA测试系统分析的背景、涉及的主要步骤和相关的统计方法。
背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测量和检验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测量,可以评估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质量。
然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为此,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SA测试系统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确定测量系统的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系统的目的和应用情境。
例如,是用于产品的检验还是生产过程的控制,或者是用于供应商评估等。
不同的目的和应用情境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
选择适当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指标是进行MSA测试系统分析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指标包括测量误差、重复性、稳定性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
收集数据是进行MSA测试系统分析的必要步骤。
根据所选择的指标,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通常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收集数据,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分析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统计方法,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等指标。
结果解释和改进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解释。
如果测量系统存在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测量设备、培训操作人员或改善环境等。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结论MSA测试系统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确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量系统分析msa
8、参考标准:一般在给定位置可得到的最高计量质量标准,在这个位置进行的
测量,都是以此标准为最终参照。 9、测量和试验设备(M&TE):完成一次测量所必需的所有测量仪器,测量标准, 基准材料以及辅助设备。 10、校准标准:在进行定期校准中作为基准的标准,用来减轻按照试验室基准 标准来进行的校准工作负担。 11、传递标准:用于把一个独立的已知值的标准与正在校准的元件进行比较的
第五阶段 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批量生产
8、“过程分析(乌龟图)”在测量系统分析(MSA )中的运用
过程分析(乌龟图)工作表
使用什么方式进行 ⑤
(材料/设备/装置)
填写机器(包括试验设备),材 料,计算机系统,过程中所使用 的软件等的详细说明
由谁进行? ⑥ (能力/技能/知识/培训) 填写资源要求,特别注意要 求的技能和能力准则,安全 设备等
填写相关的过程控制、支持过程、 管理过程、程序、作业指导书、 方法和技术等的详细说明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 (测量/评估) ⑦ 填写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比 如矩阵和指标
注:测量系统分析(MSA)的“过程分析(乌龟图)”表中之具体和详细内容的填写请见附件二。
9、测量系统分析(MSA )的目的 1)、对参加课程培训的人员:
主要是针对产品特性所使用到的测量系统。
■ 所用的测量分析方法及接收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 的参考手册相一致。
■ 如经顾客批准,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及接收准则。
■ ISO/TS16949:2002 标准中的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强调要有证 据证明上述要求已达到。 ■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手册中明确规定:对新的或改进的量 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参考测量系统分析(MSA)手册进行 变差统计研究。 ■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手册中明确规定: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MSA)
排除(可能时)或监控这些变差源。
测量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S.W.I.P.E, 这可视为全部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 S W I P/P E 标准 工件(如零件) 仪器 人/程序 环境
要求理解影响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由
此可以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
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个“好的”零件有时会被判为“坏的”(I型错误,生产 者风险或误发警报)。
基本术语和概念
MSA的相关术语介绍:
线性:
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
偏倚值的差值。 稳定性: 稳定性(或飘移)是测量系统在某个持 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 特性时得到的测量值总变差。
即偏倚随时间而变化。
基本术语和概念
MSA的相关术语介绍:
重复性: 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 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
倚和方差。
最理想的数据是零偏倚和零方差。
基本术语和概念
测量数据的质量:
低质量数据最普通的原因之一就是数据变差太大。
一组测量的变差大多是由于测量系统和它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 用造成的。如果交互作用产生太大的变差,那么数据的质量可 能会很低以至于数据没有用。 管理一个测量系统的许多工作是监视和控制测量系统变差,这 就是说,应着重研究掌握环境对测量系统的影响,以使测量系
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
下面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方法: 1、取一个样本,并建立相对于可溯源标准的基准值。如果得不 到,样本可以选择一个落在生产测量中程数的生产零件。基 准值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样本放臵24小时,进行稳定处
理,然后利用标准量具(其分辨力应是样本容差的10倍)进
行连续至少10次的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2、让一个评价人,以通常的方法测量样本10次以上。 3、结果分析-作图法:相对于基准值将数据画出直方图,确定 是否存在特殊原因或出现异常,如果没有,继续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MSA)1目的控制计量器具的特性及变异性,使所有测量系统维持在正常及最佳水平,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量具,顾客要求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量具以及《控制计划》中更新的量具。
3术语和定义3.1测量系统用于量化一个测量单位或确定被测特性性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条件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的整个过程。
3.2盲测法在实际测量环境下,操作者在事先不知道正在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
3.3 重复性由一个操作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个产品的同一个特性时,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变差。
通常指设备变差用EV表示。
3.4 再现性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个产品的同一个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通常指人员变差用AV表示。
3.5 稳定性(或漂移)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个基准或产品某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3.6 偏移测量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传统上统称为准确度。
3.7 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移(准确度)的差值的分布状。
3.8 量具任何用于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通常指生产中使用的监控测量装置。
4职责和权限4.1 品质管理部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流程的制订以及基准件的测量。
4.2 生产单位负责测量系统的分析。
4.3 APQP小组负责制定MSA分析计划并对检测能力不足的量具的适用性重新进行评价。
5 流程6 内容和要求6.1制定分析计划APQP 小组中的品质管理部门人员根据《控制计划》制定《 产品MSA 研究计划》,经APQP 小组组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生产单位负责实施。
6.2 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R &R) 6.2.1分析前准备6.2.1.1根据《 产品MSA 研究计划》选取欲进行分析的量具及零件。
6.2.1.2从日常操作该量具的人员中挑选3人参与分析。
6.2.1.3决定测量的次数3次以上。
msa分析是什么意思
msa分析是什么意思
msa分析的意思是对测量系统所作的分析。
分析英文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缩写MSA,简单地说测量系统分析就是“对测量系统所作的分析”。
为了理解MSA的含义,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测量系统”,一个是“分析”。
我们知道测量就是一个对被测特性赋值的过程,测量系统其实就是这个赋值过程涉及到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等要素的集合。
系统中各个要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测量系统分析的根本对象不是零件,而是测量系统输出的变差。
“分析”代表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
MSA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系统输出变差的分析,判断测量系统是不是可接受的,如果不可接受,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测量系统,因此测量系统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绝对消除。
在质量领域我们把变差视为头号大敌,认为变差小是一种美。
然而在自然界,变差就是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 王惠志
MSA基本来源
1、MSA与QS-9000关系、TS16949的关系。 2、MSA与SPC关系。
第1章測量系統介紹 1.一概述、目的、術語
1.1.1概述
我們知道,一個製程的狀況必須經由測量來獲取相關資訊,因此量 測數據將會決定製程是否應被調整,如果統計結果,製程超出管 制界限,即製程能力不足時,則須對製程作某些調整,否則,製 程將會在無調節的狀態下運作。測量數據的另一用途是可以檢視 二個或更多變異彼此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係性,如塑膠件的尺寸 將與進料溫度有關。 因此,測量數據的品質對於製程分析結果佔有相當重要的因素,為 了確保分析結果不致對製程誤判,就必須重視數據的品質。
穩定性又稱為漂移(Drift),是指不同時間量測值之變異,此量測 之方式可有兩種: 1. 以相同標準件在不同時間量測同一量具所得之變異。 2.以相同量具在不同時間量測同一零件所得之變異穩定性可下面 圖形表示:
穩定性 時間2 時間1
如果量測系統穩定性不足,可能原因是: 儀器需要校準,縮短校準週期 儀器、設備或夾具的磨損 正常的老化或損壞 維護保養不好 — 空氣、動力、液體、過濾器、腐蝕、 塵土、清潔 基準的磨損或損壞,基準的誤差 不適當的校準或使用基準設定 儀器品質不好 — 設計或符合性 儀器缺少穩健的設計或方法
如果量具偏性較大,則可能原因是: 儀器需要校準 遺棄、設備或夾具磨損 基準的磨損或損壞,基準偏差 不適當的校準或使用基準設定 儀器品質不良 — 設計或符合性 線性誤差 使用了錯誤的量具
不同的量測方法 — 作業準備、載入、夾緊、技巧 測量的特性不對 變形(量具或零件) 環境 — 溫度、濕度、振動、清潔 錯誤的假設,應用的常數不對 應用 — 零件數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勞、觀測誤差 (易讀性、視差)
量測數據品質與製程是否在穩定狀況下所獲得的多種 量測有關,若在穩定狀況下所獲得某一特性的量測數 據,其結果”近似於”該特性的標準值,則數據品質 可謂”高”;若某些或全部數據偏離標準值甚遠,則 數據品質可謂”低”。常用於表示數據品質高低的統 計特性有偏差與方差,所謂偏差是指量測數據平均值 與標準值之差異;所謂方差則是指量測數據本身之間 差異。如果數據品質是不可接受,則必須加以改進, 然而這常常應改進量測系統本身,而非改進數據。
吾人可由上圖得到迴歸線如下:(或由計算機求出a,b) y = a + bx 其中b = a = y-bx=0.7367 (y,x分別為y及x之平均值) R2= (R2為迴歸線之Goodness of Fit)
如果線性不佳,可能原因是: 儀器需要校準,縮短校準週期 儀器、設備或夾具的磨損 維護保養不好 — 空氣、動力、液體、過濾器、腐蝕、 塵土、清潔 基準的磨損或損壞,基準的誤差 — 最小/最大 不適當的校準(沒有涵蓋操作範圍)或使用基準設定 儀器品質不好 — 設計或符合性 儀器缺少穩健的設計或方法 應用了錯誤的量具
評價者(操作者)之間:評價者A、B、C之間由於培訓、技 巧、技能和經驗所造成的平均值差異。推薦在為產品和過程鑑定 和使用手動測量儀器時使用這種研究方法。 環境之間:在經過1、2、3等時段所進行的測量,由於環境週 期所造成的平均值差異。這種研究常用在使用高度自動化測量系 統對產品和過程的鑑定。 研究中的假設有誤。 缺乏穩健的儀器設計或方法。 操作者培訓的有效性。 應用—零件數量、位置、觀測誤差(易讀性、視差)。
不同的量測方法 — 作業準備、載入、夾緊、技巧 變形(量具或零件) 環境變化 — 溫度、濕度、振動、清潔 錯誤的假設,應用的常數不對 應用 — 零件數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勞、觀測誤 差(易讀性、視差)
線性是指量具在使用範圍內偏移(準確度)差異之分 佈狀況。 作業者量測5個不同零件,其真值分別為2.00mm, 4.00mm,6.00mm,8.00mm及10.00mm,每個零件量測 12次,如下頁所示:
作業者b a 作業者a
作業者 a 再现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零件之間(抽樣樣本):使用相同的儀器、操作者和方法測 量A、B、C零件類型時的平均差異。 儀器之間: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環境下使用A、B、C儀器 測量的平均值差異。注意:在這種情況下,再現性誤差通常還混 有方法和/或操作者的誤差。 如果測量系統再生性不足,可能原因是: 標準之間:在測量過程中,不同的設定標準的平均影響。 方法之間:由於改變測量點密度、手動或自動系統、歸零、 固定或夾緊方法等所造成的平均值差異。
再现性又稱為作業者變異,是指不同作業者以相同量具量測相同產 品之特性時,量測平均值之變異,以公式表示如下: AV= %AV=100(AV/TV) 公式說明: 1.AV為再生性,TV為全變異。 2.為不同作業者所量測之平均值之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異。 3.K2為再生性之係數,與作業者之人數有關。 4.n為被量測之零件數目
目的
本篇的目的在於說明評價量測系統品質之準則,雖然 也可以運用在其他量測系統上,但主要還是以使用在 工業界製程的量測系統為主。(且特性數據可重複讀 取。)
术语
測量(Measurement):對某具體事物賦予數據,以表示 他們對於特定特性之間的關係。賦予數據的過程稱為 量測過程,而數據稱為量測值。 量具(Gage):任一可用以量測之設備,通常是用以特 別稱呼使用在生產現場者,包括GO/NO-GO設備。 測量系統(Measurement System):操作、準則、量具和 其他設備、軟體及指定之一群待量測之集合,經由完 整程序而取得量測值。 偏差:所謂偏差是指量測數據平均值與標準值之差異。 极差:所謂方差則是指量測數據本身之間差異。最大 减去最小的。 均值: 它是样本的算术平均值。X
量測系統變異的來源: 量測系統變異的來源
Standard Work piece
S.W.I.P.E.
Instrument 量測系統的變異
Person
Environment
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
1、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2、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3、新过程的接受
测量系统分析
2.1概述 評估一量測系統時,應確定三項基本問題。(A)本量測系 統是否具備適當的鑑別力?(B)是否具有全時的統計穩 定性?(C)量測誤差(變異)是否微小? 2.1.1鑑別力 量測系統能發現並真實地表示被測特性很小變化之能力, 稱為鑑別力。如最小的量測刻度太大而不足以辨別製 程變異,則為鑑別力不足。鑑別力不足的象徵將會在 R-CHART上顯現出來,因此,若使用鑑別力不足的量 測系統所表現的R-CHART,將可能造成型I誤差。
為全變異,TV=
如果量測系統再現性不足,可能原因是: 零件內部(抽樣樣本):形狀、位置、表面光度、錐度、樣本的 一致性。 儀器內部:維修、磨損、設備或夾具的失效、品質或保養不好。 標準內部:品質、等級、磨損。 方法內部:作業準備、技巧、歸零、固定夾持、點密度的變異。 評價者內部:技巧、位置、缺乏經驗、操作技能或培訓、意識、 疲勞。 環境內部:對溫度、濕度、振動、清潔的小幅度波動。 錯誤的假設 — 穩定,適當的操作。 缺乏穩健的儀器設計或方法,一致性不好。 量具誤用。 失真(量具或零件)、缺乏堅固性。 應用 — 零件數量、位置、觀測誤差(易讀性、視差)。
國家標準 一級標準(連接國家標準和私人公司、科 研機構等) 二級標準(從一級標準傳遞到二級標準) 工作標準(從二級標準傳遞到工作標準)
变差源
变差源——⑴普通原因 ⑵特殊原因 控制测量系统变差步骤: ⑴识别潜在的变差源 ⑵排除(可能时)或监控这些变差源
S—标准 六个基本要素—— W—工件(零件) I—仪器 P—人/程序 E—环境
據它作為系統修正的依據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㈠测量与分析活动是“黑盒子”。 ㈡测量与分析活动是一个过程。 ㈢用来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好坏,测量系统产生多 次测量结果,我们通常称为“统计特性”。 ㈣理想测量系统特性——零方差、零倚倚、对所测的任 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 ㈤统计特性用于定义好测量系统: ⑴有足够分辨力、灵敏度。10-1法则(十进位法则) ⑵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是受控的。 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公差相比必须小。 ⑷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总变差相比必须小。
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 1、偏倚 2、重复性 3、再现性 4、稳定性 5、线性
重复性又稱為量具變異,是指用同一種量具,同 一位作業者,當多次量測相同零件之指定特性 時所得之變異,以公式表示如下: EV=,%EV=100(EV/TV) 公式說明: 1.EV/為重复性,TV為全變異。 2.為所有作業者執行多次量測所得之變異平均值。 3.K1為再現性之係數,與量測次數有關。
中位数: 样本方差:表示数据波动.数据与样本均值的差的平方和除 以(样本-1). 样本标准差:表示数据波动. 变异系数:为了比较不同的指标波动,需要排除数据量纲的 影响.因而常用变异系数,它是样本标准差与样本均值 的比.
例:计算以下列数据均值、极差、中位数、标准方差、标准差: ⑴ 5 6 7 8 9
偏移又稱為準確度(Accuracy),是指量測平均值與真 值之差值。而真值可藉由較高等級之量具量測數次之 平均值而得,偏移可以下面圖形表示:
VT:真值 VA:量測平均值
偏移(準確度) VT
VA
(例3)1位作業者量測1個零件10次,量測值如下所示: X1 = 0.75 X6 = 0.80 X2 = 0.75 X7 = 0.75 X3 = 0.80 X8 = 0.75 X4 = 0.80 X9 = 0.75 X5 = 0.65 X10 = 0.70 測量測平均值VA=Xi/10=0.75,已知該零件之真值VT 為0.8mm,零件之製程變異為0.70mm 則Bias=VA-VT=0.75-0.80 = -0.05 %Bias=100(│Bias│/製程變異) =100(0.05/0.70)=7.1%
如果測量系統再生性不足,可能原因是: 零件之間(抽樣樣本):使用相同的儀器、操作者和方法測量A、B、C零件類型時 的平均差異。 儀器之間: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環境下使用A、B、C儀器測量的平均值差異。注 意:在這種情況下,再現性誤差通常還混有方法和/或操作者的誤差。 標準之間:在測量過程中,不同的設定標準的平均影響。 方法之間:由於改變測量點密度、手動或自動系統、歸零、固定或夾緊方法等所造 成的平均值差異。 評價者(操作者)之間:評價者A、B、C之間由於培訓、技巧、技能和經驗所造成 的平均值差異。推薦在為產品和過程鑑定和使用手動測量儀器時使用這種研究方 法。 環境之間:在經過1、2、3等時段所進行的測量,由於環境週期所造成的平均值差 異。這種研究常用在使用高度自動化測量系統對產品和過程的鑑定。 研究中的假設有誤。 缺乏穩健的儀器設計或方法。 操作者培訓的有效性。 應用—零件數量、位置、觀測誤差(易讀性、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