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西马之起源(下)

合集下载

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

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
中 图分 类 号 : 8 —0 B3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2 4 ( 0 2 0 0 2 10 16 2 0 ) 3— 0 3—0 5
对 初 期 “ 马 ”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 本 文 选 卢 西 ( ,
人 , 卡 奇最 重 要 的思 想 , 在 《 史 与 阶级意 识 》 卢 是 历 ( 9 3 中 提 出 的 三 大 概 念 : 体 性 、 化 、 级 意 12 ) 总 物 阶 识 。理 解这 三 大概 念 , 理 解 卢卡 奇美 学 的基 础 , 是 也 是 理 解 初 期 “ 马 ” 想 的 基 础 , 是 理 解 整 个 西 思 还 “ 马” 心 思 想 的基 础 。这 三 大 概 念 中 ,物 化 ” 西 核 “ 是 整 个 “ 马 ” 基 本 思 想 。 当 我 们 看 到 这 一 概 念 西 的 贯 串 到 “ 马 ” 三 阶 段 之 时 , 可 以 体 会 到 卢 卡 西 的 就 奇 作 为 “ 马 ” 始 人 的 地 位 。 “ 级 意 识 ” 代 表 西 创 阶 是 初 期 “ 马 ” 核 心 概 念 。 当 我 们 看 到 这 一 概 念 在 西 的 中期 “ 马 ” 消 失 之 后 , 可 以 体 会 到 它 对 初 期 西 里 就 “ 马 ” 标 志 意 义 。 “ 体 性 ” 一 个 变 质 概 念 , 西 的 总 是 这 个 概 念 在 “ 马 ” 三 阶 段 中 一 直 都 存 在 , 却 西 的 但
( 9 7) 《 术 与 客 观 真 理 》( 9 4) 《 美 特 性 》 11 、艺 13 、 审 ( 卷 ,9 3 。 但 是 , 为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奠 基 二 16 年 第 3期
N . .0 2 o 3 2 o

西马

西马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总体范畴,是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方法的本质。

具体讲,卢卡奇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为仅仅是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方法,首先要求把社会看作为一个整体,并纳入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作为方法的总体性只涉及人类社会,不包括自然界。

卢卡奇高度评价总体性的方法在哲学中的地位。

他认为哲学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批判和超越的维度,才能有超越物化的现实力量。

只有用整体的方法来观察社会和历史,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能在既定客观前提条件下进行历史活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总体性是一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社会历史辩证思维方式。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意识的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总体性同时是通过调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的,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无产阶级只有把握“总体性”方法,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

卢卡奇强调总体性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对总体性方法的某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挥。

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阐明的总体性思想加以明确界定,把它作为一种方法提升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的高度,并赋予它许多新的内容,从而将总体性方法具体化,揭示了总体性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具体的内在机制。

这些对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有重要的启发性,对此必须给予充分肯定。

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卢卡奇的总体性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卢卡奇认为总体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把现实理解为总体,就意味着它包括了一定的发展趋势、方向以及可能的结果。

西马的基本介绍

西马的基本介绍

总体评述:西马是当代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股影响较大的。

这股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上的变化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马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无产阶级革命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言首先在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反而在落后的俄国率先成功,西欧革命从此走向低潮的情况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内产生出来的既反对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又反对第三国际的“机械决定论”,又开始属于国际共运内部的“左倾”思潮逐步演变为国际共运之外的一股社会思潮。

性质上左翼激进主义思潮。

(补充)2、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

因此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

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3现的一些“异端”理论,如波兰的克拉科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的可喜可,匈牙利的布达佩学派,南斯拉夫的“实践派”。

一般来讲,东欧理论届的“异端”大多是从本国出发,论述夺取政权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等。

而西马则侧重于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述。

有联系,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组织上都同法福学派关系密切。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卢卡奇

卢卡奇
物化意识是指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1.物化的扬弃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2.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3.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

1.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2.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
卢卡奇的马克思 主义观
一、总述

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 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 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23年,他 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 始人和奠基人。物化、总体性、主客体的统 一、阶级意识四个范畴构建起了卢卡奇所理 解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构架。
二、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
1.物化定义:卢卡奇给物化的定义是“由于这种情 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 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 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

2.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人的数字化
(2)主体的客体化 (3)人的原子化

3.物化意识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讲-卢卡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讲-卢卡奇

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的四种形式
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与人的异化
物化的表现形式:
①经济领域的物化 表现四个方面: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对象、 劳动活动、劳动产品和个人自身 ②政治领域的物化 资本主义政治领域的异化,首先表现在对 社会生活合理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框于法律范 围之内,都受到国家机器的强有力的干预和 调治。
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
卢卡奇在分析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时,提 出了著名的“物化”(Verdinglichung, reification)思想。可以说,他是在马克思 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 发展出一种经过普遍化的、扩展了的资本主 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
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
“如果我们追溯劳动在从手工业经过合作生产和工厂手工业再到机 器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道路的话,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更加合理的, 逐步消除工人的质上的、人的和个人的差别的不断进步的趋向。另一方 面,劳动过程逐步分解为许多抽象的、合理的和专门化的操作,使得工 人不同最终的制成品发生接触,并且工人的劳动简化为一套专门化操作 的机械性的重复行为。另一方面,随着加强机械化和合理化,完成一件 工作所必要的时间周期(这是合理计算的基础),则从仅仅是一个经验 的平均数转化为一个客观上可以计算的,作为工人所面对的固定的和既 成的现实的工作定额。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在泰勒制 中),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扩展到工人的‘心灵’中…”87
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 马克思研究的结果,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 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三、卢卡奇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基础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卢卡奇(Lucien Goldmann,1913-1970)是一个法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和政治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上。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意识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文化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些社会关系受到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他试图通过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来揭示这些社会关系和历史性。

首先,卢卡奇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文化观。

他认为,资产阶级的文化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强调个人利益和欲望满足,忽视了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相比之下,他主张一种以集体为中心的文化观,将个体的意识和艺术作品置于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其次,卢卡奇关注了社会结构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塑造了个体的意识和思想方式,也影响了艺术和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

他主张将文学和艺术作品置于社会和历史的结构背景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作品中隐藏的阶级意识形态。

其次,卢卡奇强调了历史的特殊性。

他认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每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学作品都是这些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反映。

他主张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来理解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最后,卢卡奇关注了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

他认为,人类的自由是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的,但人类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创造力来改变社会和历史。

他主张将艺术和文学作品视为人类自由和创造力的体现,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引导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和能动性。

总体而言,卢卡奇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将文学、艺术和历史置于社会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作品中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他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和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和理解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认识和解放。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其直接的理论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资 本主义社会为认识和把握的直接对象,它是无产阶级运用辩证法而达到的对资本主义社会总 体的把握,是无产阶级意识。这种认识是由于辩证法已经达到对于物化理论之直接性的克服。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并不排斥对人类社会的从前历史的把握, 恰恰相反,通过将资本主义社会把握成一个过程的总体,历史唯物主义是按其真正本质理解 过去事件的一种科学方法。”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多方面的认识,也达
对于辩证法,他又具体地将其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这里把方法 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极为重要。”P51 这样,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 主义就是一种社会理论。
在1967年的新版序言中,“它在客观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种 倾向……,我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 的哲学,因而忽视或者否认它同时也是一种关于自然的理论的倾向。”P10
另两篇序言:1922年的序言和1967年新版序言。
第一章 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
1、背景:
卢卡奇面对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卢卡奇明确指出:马克思 主义的正统就是辩证的方法。“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 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 P48
劳动对象专门化;劳动的机械化;劳动者的孤立化; (2)意识的物化:物化的过程最终必然地要落实在意识的物化,而意识的物化反过
来又不断地加深和加剧着物化的过程。 物化理论的两种理论表现形式:粗糙的经验主义;抽象的乌托邦主义。
第一章 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基本内容

卢卡奇

卢卡奇

卢卡奇本人把写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说 成是对自己的哲学良心的一种自我批判。确实, 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充满着对其以 前的缺点、错误,特别是他青年时代的著作《历 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批判精神。1967年,他为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新版写了序言,在这篇序 言中,他对这本书中重要的理论错误作了反思。 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这种反思、自 我批判则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所以,考察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首先应考察卢卡奇是 怎样改正以前的理论错误的。
无产阶级:同一的主体—客体 “只有当这个阶级认识自身就意味着认 识整个社会时;只有因此这个阶级既 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而 且按这种方式,理论直接而充分地影 响到社会的变革过程时,理论的革命 作用的前提条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才能成为可能。”
只有无产阶级产生以后,整个社会就是这 个阶级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个阶级的命运 成为一个总体的社会的命运,因而“对于 这个阶级来说,自我意识同时意味着对整 个社会的正确认识”,“这个阶级同时既 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 “这个同一的主—客体,这个行动的主体, 这个发生中的‘我们’,就是无产阶级”。
3、反思的、更新的晚年(1945-1971 年)
1963 年 , 《 审 美 特 征 》 (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是计划中的三卷本的《美学》 的一卷。(《审美特征》、《艺术作品与审美 态度》、《艺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1971 年 , 《 关 于 社 会 存 在 的 本 体 论 》 (Ontology of Social Being),是计划中的两卷 本的《伦理学》的一卷。(《关于社会存在的 本体论》和《伦理学》)。
重建总体的人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与延伸的过程, 必须把人纳入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确立作为历史 主体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卢卡奇

卢卡奇

浅析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摘要:著名的匈牙利哲学家、文学理论家捷尔吉·卢卡奇,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1923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影响卢卡奇理论思想的核心是其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卢卡奇提出的总体性理论概括了有关社会与自然、总体与部分以及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整体性。

然而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总体性理论的提出正如佩里·卢森堡所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对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的总结。

在探讨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卢卡奇等人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并把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关键原因归结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丧失,即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发生了异化。

那么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异化?就是无产阶级丧失了总体地、全面地把握问题的能力。

他把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主要途径,归结为如何让无产阶级重新获得总体把握问题的能力。

为此卢卡奇提出总体性这一理论原则,试图通过恢复总体性来克服无产阶级的物化,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卢卡奇把无产阶级意识归为把握总体性地范畴,即全面把握现实的方法。

总体性范畴把社会现实作为一个有机的总体,把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方向。

根据其的论述,总体性观点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总体性范畴是个概括了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区别、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

正如卢卡奇在《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所言,“总体性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获得的那种方法的本质,马克思卓越地把这种方法改变成一种全新的科学基础。

”①卢卡奇把它看成是马克思创立全新科学的根本方法,看作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精华,给予整体性范畴以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哲学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方法的统一。 (3)反对哲学唯心主义
“哲学唯心主义阻碍着准确理解审美特殊事实” “使思维不去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是将它们—往往是 以完全不能允许的方式-一概等量齐观”
二、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
“单向度社会(人)”(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
展)
审美之维:艺术的异在性 艺术的功能
三、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1、情感激发; 2、认识作用。
以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 理论狭隘性。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相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没有完整的体系。 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美学;
《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就济金根问题的争论》
2、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1)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劳动为中介(本体 论)。
二、“症候阅读”(Symptomatic) 1、背景:反对将马克思定位为“人本主义 者”;要理解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主 义的“问题域”上。所以,不能孤立地阅 读某个文本,而应该联系“问题域”阅读 相关其他文本。其中第一个文本,只能当 作“症候”。
2、“症候”的含义 精神分析学术语。 它是一种无意识,是病的症候。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 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寻到隐藏在其 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马克思著作背后隐藏着深层结构。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
主要内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文论) 3、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评价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

一、理论背景 1、西方许多国家的革命相继失败; 2、斯大林的集权主义引起众多人不满; 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的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乔治·卢卡契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乔治·卢卡契
,
当政 府被 霖 塞 (
9
1 8
,
6 8
9 5
7
)
推翻 之

卢 卡契 被 迫 逃 往 奥 地 利



1
,
1
年到
1
9
4


池 先 后流 户于 维 也 纳
柏林
和莫 斯科
1
0
2 3

1
,
,

卢 卡 契 出 版 《历 史 和 阶 级 意 识



共 产 国际 指 责 他 为
,

修 正主 义


这 顶 帽 子 以后 跟 了 他 一 辈 子
,
并与

1
9 4
9 年 宣布 匈牙 利成 为人 民共 和国

接 下 来的一 段时
匈 牙利与 苏维埃 集 团结盟

对 于
修 工主 义

的 谴 特卷 卜 币 卡
,
,
促使卢 旅 契再 度退
9 6

出政界
1
9
5
6 年 1 0 月
一场 民众反 共 起 义 爆 发
,
以 卜纳

11

1 8
1 9
污 8
,
)
为 首 的 新 的 联 合 政 府 宣 布 匈 牙 利 中立 卡 契出 任 文 化部 长 年
今令伞
决击




,
:
砚 创班州“伙。


.

X 对


`
叉天

第18讲卢卡奇西马之起源

第18讲卢卡奇西马之起源

第18讲:卢卡奇:西马之起源1965年,巴黎结构主义革命如火如荼。

这一年,法共理论家阿尔都塞发表《保卫马克思》。

此书以结构马克思主义为号召,公然挑战卢卡奇的革命主体论。

以阿氏之见:马克思1845年后的革命思想,科学严谨、自成体系。

而卢卡奇“只要一听到科学字眼,就大叫实证主义。

所以我们在理论上有权、在政治上有义务,使用并保卫科学这一哲学范畴”。

(阿尔都塞84,226)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非意识形态!历史乃一无主体过程!阿尔都塞登高大呼,新左派激动不已。

此际,法国老左派领袖,那个倔强善辩的萨特在干啥?老爷子正埋头赶写《辩证理性批判》。

这部巨著的导论《方法问题》,早于1960年发表。

在其中,萨特秉承卢卡奇的人道精神,提倡其实践方法,并以大段热情文字,由衷赞美卢氏贡献如下:“马克思主义在像月亮潮汐一样吸引了我们、在清算了我们头脑中种种资产阶级范畴之后,它突然把我们丢弃了”。

何以如此?原来是苏联人割裂理论与实践,将其“变成僵化知识”。

更可悲的是:他们失去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总体把握。

是卢卡奇,那个西马创始人,率先批判苏联教条:“20年的实践,赋予他全部必要的权威,从而将那种假冒哲学,直呼为唯心主义”。

1此刻,卢卡奇的法国弟子戈德曼,也在研究卢氏思想。

1970年戈德曼因病去世,遗稿《卢卡奇与海德格尔》1973年面世。

该书称“本世纪哲学的转折点”,是存在主义与1《方法问题》是《辩证理性批判》的导论,引文见Hazel & Barnes英译本,The Question of Method,纽约:兰登书屋,1963年,21-29页。

安德森认为:萨特是受卢氏影响,转向马克思主义。

《辩证》试图合并结构与主体,并不成功,转而研究福楼拜。

详见安德森《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4年,36-7页。

马克思辩证学派同时诞生。

众所周知,20世纪哲学桂冠,分属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简析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简析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简析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邢越【摘要】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引言中大胆放言,"即使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需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

"卢卡奇在写下这一段激扬文字的时候,耳边不曾响起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宣言:哲学家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卢卡奇的偷换概念和后来学者的一因其蔽,都不是偶然的失误,而是远离阶级斗争实践的后遗症。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1页(P62)【关键词】卢卡奇;辩证;正统;失误【作者】邢越【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一、第一部分中,卢卡奇着重强调了“辩证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完成这种统一的,则是不得不把认识自身和认识社会结合起来的无产阶级。

人们可以提出一个简单却难以回答的疑问:难道(和无产阶级相对的)资产阶级就没有动力去努力掌握这种意识吗?如果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都是盲目的傻瓜,统治怎么可能维持下去,镇压和收买怎么可能成为资产阶级屡试不爽的武器呢?但是,卢卡奇并未意识到这一严重的自相矛盾,而是继续深入,谈到了辩证法的本质。

在辨证法中,“最根本的相互作用,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由此可以构造出“流动的概念”,于是,辩证法也就成了“革命的方法”。

似乎可以说,卢卡奇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形而上学的”截然二分之中,始终未能表明辩证法是如何使概念“流动”起来的。

二、第二部分中,卢卡奇更加具体地展示了何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两个互相支持的方面:历史的视角,总体优先的原则。

西马的基本介绍

西马的基本介绍

总体评述:西马是当代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股影响较大的。

这股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上的变化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马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无产阶级革命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言首先在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反而在落后的俄国率先成功,西欧革命从此走向低潮的情况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内产生出来的既反对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又反对第三国际的“机械决定论”,又开始属于国际共运内部的“左倾”思潮逐步演变为国际共运之外的一股社会思潮。

性质上左翼激进主义思潮。

(补充)2、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

因此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

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3现的一些“异端”理论,如波兰的克拉科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的可喜可,匈牙利的布达佩学派,南斯拉夫的“实践派”。

一般来讲,东欧理论届的“异端”大多是从本国出发,论述夺取政权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等。

而西马则侧重于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述。

有联系,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组织上都同法福学派关系密切。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刍议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刍议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刍议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1. 引言1.1 卢卡奇的背景介绍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全名为乔治·卢卡奇(György Lukács)。

他出生于匈牙利,1895年生于布达佩斯,1971年去世于布达佩斯。

卢卡奇早年曾参与布尔什维克革命,后来在德国和苏联等地深造,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新批判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文化批判等领域都有重要著作。

卢卡奇以其深刻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启示,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卢卡奇的理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1.2 文章的背景及意义《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是卢卡奇在1953年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的背景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的发表时间正值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逐渐变得僵化和教条化的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卡奇通过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对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思。

卢卡奇在文章中对正统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和界定,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偏差和扭曲,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

他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适应性。

本文通过对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通过对文章背景及意义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当代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历史渊源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历史渊源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史》A So s r oSclm, , hrHio oas 纽约 :9 0 t ty f i i 1 7
【】 2 卢森堡 ( s L xmb r ,8 1 11 ) 波 兰犹 太人 , O Roa u e ug 1 7— 9 9 , 早年入社 民党, 为德共领导人 , 后 著有《 改
马 克 思主 义 生 命 谠
资产 阶级 二 雄 背反 中国 学 者 张一 兵 在

擅 侍
马 克 思主 义 何 以再 《 卢卡奇与马克思》 序言中指出: 卢氏批判语境 ,
生?此题涉及方方面面 。 从认识论 、 方法论 , 到本 是 以“ 黑格尔化 的马克思 . 反对康 德式 的韦伯 ” 。 体论 、 价值论。有无一条关系革命成败 的基本大 ( 孙伯揆 。9 9 序 8 英 国专 家帕金 森证 实 : 康 19 : ) 新 “ 法 ?有的 , 是马翁在《 它就 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 德主义影 响欧洲社会党 人 .伯 恩斯坦 即主张对 马克思非 黑格 尔化 ,代之 以康德权 威” 帕金 。( 中澄 明的批判 与实践立场 :哲学 家只是用不 同 “
论》 经济 分析 了然于胸。另外 , 他从《 神圣家族》 之后 . 、 卢森 堡和列 宁却 “ 从理论上宣 告 了马克思 《 政治经济学批判》 等哲学经典 中. 步掌握 了马 主义的再生 ” 卢卡奇 ,92 8 ) 初 。( 19 :5
翁擅长的批判武器 。
卢森催 的《 资本 积 累》带 头批判 了庸俗 经 ,
多争议。 时至今 日, 的主张仍然余音绕粱 。 历 他 《
唯 物 主讲
第一组 .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历 史 与辩 证 法 ” 。
(卢 卡 奇 ,9 2 19 :
为马列主 义一辩
《 历史》 篇文章 。 含8 首篇
5) 2 何谓 马克思主
维普资讯
【 马英雄传 】 西
【 回顾】 《 卢卡奇: 西马之起源》 的上篇 勾勒了卢卡奇自18 ̄出生到13-希特勒 85 93 - #
上 台这一 时期 丰富的人 生经历 、 求学始末 、 政治 生涯 、 交往 以及《 学术 心灵与形式》《 、小说 理论》 历史与阶级意识》 和《 等几部著作 的写作 , 并考察 了卢卡 奇对知识体 系的重新分类及
双剑 并用 . 剑剑封 喉。小卢指 m: 伯恩斯坦 济学。 其中一章列举“ 积累的历史诸条件” 。小
【】 1 第二 国际18 年成立 , 9 89 又称社会党 国际。伯考二人 先后成为恩格斯助 手。 主编国际刊物 。恩格斯
逝世后 , 氏发表《 伯 进化 的社会主义》导致 第_ 国际蜕 变。 , 7 - 考氏发表《 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 攻击十 。 月革命。 列宁回敬以《 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 参阅李希特海 ( er i t i 《 。 G og L h e 社会主义 e c h m)
义? 它不单是经济
学 . 是 一 门 凸 现 而
《 什么是正统 马克思 主义 》即 以论战姿态 , , 驳斥
伯恩斯坦与考茨基 的第 二国际 :前者鼓 吹经济
决定 论 , 贬低 马克思哲 学 ; 后者盗 用其 中概念 ,
西 马 英
辩 证法 的历 史 哲
攻讦俄 国革命。 ㈣小卢此时虽是学徒 , 却对《 资本 学 !他又称 : 就在马翁思想“ 惨遭庸俗化数十年”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知 识谱 系。
盯: 西马之起源 ( ) 下
口赵— 凡
《 历史》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一:
如前述 .卢卡 奇12 年 在柏林 出版 德文版 93
将《 资本 论》 曲解
为科学 . 无非是建
立 一种进化 论。 为
此 。 势必要“ 他 从
《 历史 与阶级 意识》 以下简 称《 ( 历史》 , )引发诸
关系下进行 .但未说 明产生这些 关系的历 史运 列宁生前对 卢森堡 的赞 美 : 她是一 只鹰 , 翱翔 在 在小卢 目中 , 鸡之所 以为鸡 , 动” 马恩16 :,9 列宁《 0( 8 111) 国家与革命》 更将 资产阶级鸡群之上 ! 马克思 主义提升到 “ 空前 明晰 具体的高度 ”他 是因它们陷入 了资产阶级二律背 反。还记得《 : 心 不但引领布 尔什维 克党建立革命 政权 ,更将 马 灵》 么?它说心灵一旦形式化 , 就会背叛原创者 。 翁精髓 “ 从被遗 忘状态 中拯 救 出来 , 又把 正确理 《 历史》 未及摆脱生命哲学(eep is h )为 Lbnhoo i : l pe 解 马克思主义 的钥匙 . 再度交到 我们 手 中” 。即 表 明实 证与辩 证 的“ 活” 别 , 卢交 替使 用 死 之 小 教条与创新 。依我 浅见 , 此说来 路 便在病 中 .列宁仍灵 活运用这 一方法 ,解 决危 呆板 与灵 动 、 “ 机 与战争 中 的所有 问题 ” 从新经 济政 策 。 党 虽不 正, , 到 却可笑纳为一种“ 克思主义生命说” 马 。 内民主集 中制 。( 卢卡奇 ,92 4 ) 19 :1
良 或革命》 10)《 (90 、俄国革命》11) 99 (98。11年她与李 卜 克内西发动工人起义, 血战后被杀。列宁誉
之为“ 马克思主 义杰 出代表” 卢卡 奇称她是 “ , 工人 的圣女 贞 ” 资本积 累) geSh as i 德 。《 )  ̄A ns cw rc l z hd 英译本 , e cm li Cpa 伦敦 : Ac u t o ail u ao 厂 t, n 卢特里奇 , 5。 1 1 另见厄斯纳 ,卢森堡评传》 东柏林 .91 9 《 , 15 。
孔 固 中译 本 。 联 书 店 .9 4 三 1 6
维普资讯
。(8 1 4 ) 卢称此法 出 自《 哲学的贫 困》 。请看 马翁当年是 和深化” 16 :8 卢卡 奇确 信 : 证与 实证 , 辩 高下 立 判 , 如 一 多么一针见血 :经济学 家揭示生 产怎样在上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