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化的中国式启蒙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路径,凝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并与现代化的思潮相结合。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发展轨迹。
一、历史渊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
这一时期,中国遭受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折磨,国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
这种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和探索国家的前途命运,形成了思想上的启蒙运动。
此后,中国逐渐走向了一条以民族振兴为目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并提出了一种推崇科学、民主和启蒙的思维方式。
这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端,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步。
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放和改革。
中国扩大了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第二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入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
中国发展出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迅速发展。
同时,中国加强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第三阶段:全面现代化全面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在这一阶段,中国将致力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实现现代化。
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还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和平发展和国际交流。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新三字经全文
新三字经全文新三字经全文《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立大志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
倡和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
惜时间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
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厉,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感师恩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
燃红烛,化春泥,呕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
心怀公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
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
私欲烈,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苦中练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
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
学女娲,补苍穹,仿后羿,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
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守纪律知荣辱,习礼仪,不知礼,无以立。
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从我起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
宠思辱,安思危,福思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己,树新风,从我起。
兴五常兴五常,正纲纪,处世训,应牢记。
仁者爱,民所喜,义者刚,民所宜。
礼者雅,民所需,智者明,民所依。
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孝第一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
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
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
羊跪乳,乌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关于中国式城市化的若干问题与启蒙思考
的政 策、 对 策和模 式 。 同 时 也 呼 唤 真 正 符 合 中 国城 市 化 实 际 和 需 要 的 中 国 式 城 市 化 理 论 体 系 。
关 键 词 城 市 化 中 国道 路 巨 国 效 应
刘士林 。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媒 体 与 设 计 学 院教 授
2 0 0 2 40
主 体 存 在 及 当代 实践 三 方 面 出发 , “ 人 多地 少 ” 、 “ 人 多嘴 杂” 、 “ 不讲规 矩 ” 是 影 响 和 制 约 中 国 城 市
发 展 的 三 大 瓶 颈 性 问题 。过 于 复 杂 和 易 变 的 中 国 式 城 市 化 进 程 , 再 次 印 证 了 不 能 照 搬 西 方 已 有
过高 、 贫 富差 距 悬 殊 、 失 业 人 口居 高 不 下 、 社 会 失 范 行 为 激增 、 交通拥堵 、 环 境 恶 化 等 城 市 病 的蔓 延 , 使
这 一 城市 化 模式 遭 到 了普 遍 的质 疑 和批 评 。
土 中 国正 在成 长 为城 市 中 国 。因此 认 真 梳 理 和 总 结
巨大 的 国土 面 积 和 庞 大 的 人 口规 模 以 及 两 者 之 间 的 复 杂 作 用机 制 , 是 中 国 式 城 市 化 呈 现 出 了独
特 景观 和 内涵 。 这 是 我 国城 市 化 进 程 异 常 复 杂 和 分 外 曲折 的 根 源 。 从 中国式城 市化 的客观 环境 、
主要 以现代工业 为 中心 的传统城 市化进 程不 同 , 我
国 城 市 化 一 直 处 于 以 农 业 经 济 为 基 础 的 城 镇 化 ( t o w n i z t i o n ) 、 以 工 业 经 济 为 主体 的城 市 化 ( U r b a n i z a — t i o n ) 以及 以 服 务 经 济 为 中 心 的 都 市 化 ( Me t r o p o l i — t a n i z a t i o n ) 的复杂网络体系 中 , 人 类 在 不 同历 史 阶 段
中国式启蒙观:《周易》“蒙”卦义疏
一
、
卦辞 、 彖辞 、 大象: 启 蒙 的 自主 性
蒙: 亨。匪我求童蒙, 童 蒙 求 我 。初 筮 , 告; 再、 三, 渎; 渎, 则不告。
利贞。 王弼 注 : “ 筮” , 筮 者决疑 之 物也 。童 蒙之 来 求我 , 欲 决所 惑也 。决之
不一, 不知所从 , 则 复 惑 也 。故 初 筮 , 则告 , 再、 三, 则渎, 渎 蒙 也 。 能 为 初 筮, 其唯 二乎 ? 以刚处 中, 能断 夫疑 者也 。
至关 重要 的是 , 蒙卦甚至在讨论饮食 之道的“ 需” 卦 之 前 。这 表 明 , 《 周
易》 认为 , 对 于文 明的生 活 、 对 于共 同体 的构 造而 言 , 人 的心 智之 开 启 , 是 比财 富之 生产 、 分配 更 为重 要 的事 情 。蒙 卦 更 在 讼 、 师、 履 等 卦 之 前 。《 周易》 认 为, 启 蒙 是人之 为人 的文 明 的生存 之开 端 , 是 刑罚 、 军 队、 组织、 礼 等文 明制 度 出现 与维 系之前 提 。设 有 启 蒙 , 其 他制 度都 无从 谈起 。人 因启 蒙 而文 明地 生
启 蒙主要 靠虚君之 君子共 和 的 宪制 结构 。在 启 蒙 中 , 开 明君 子 首先要 通 过 学
完成 自我启 蒙 , 然后 帮助 具有 启 蒙 自觉者 启 蒙。
关键 词 : 《 周 易》 ; “ 蒙” 卦; 启 蒙观 《 周易》 从 屯卦 到履卦是 一个 治理 共 同体 也 即邦 国之 完整 的构 建 规划 , 此 处依邦 国构 造之 内在逻辑 , 讨 论最为 重要 的若 干领 域 的创制 立 法原 则 。在 此
41
政 治 思 想 史
2 0 1 3年第 3 期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文化命运和精神境遇——以《狂人日记》为例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文化命运和精神境遇——以《狂人日记》为例摘要: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其中第三类的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尤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为代表。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第一个有现代人格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启蒙形象。
“狂人”表现出迥异的文化定位与自我认同,在张扬个性同群体意识的冲突中, 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与尴尬悖谬, 由此演绎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百年变革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命运和精神境遇。
关键词:知识分子、反封建、启蒙者、狂人、悲剧色彩一、引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殿堂闪光的人物画廊里, 知识分子形象以其独有的光辉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视线。
他们融汇于中国摆脱落后的生存状态、追随世界先进潮流的现代化梦想,以知识者特有的追求与失落、抗争和妥协、精英使命感与生存荒谬感的交织, 构成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同于普通民众, 也不同于以权威而“牧民”的统治者, 知识分子是一个既独立于前两者又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阶层(包括批判型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型知识分子), 他们是人类文明的布道者、守望者、创造者。
他们以自觉意识参与和推动文化进步,又以求索的姿态从精神生存的深刻层面立命。
他们以一个超越与永恒的意义, 使自己成为一个永远不会满意现实的阶级( 鲁迅语)。
然而, 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背景的国度里, 知识分子的步履又是何其艰难、沉重!本文仅以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为例,分析探讨中国知识分子在百年变革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命运和精神境遇。
二、启蒙者自我文化定位和认同(文化命运)《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在中国新文坛上是以“精神界之战士”的形象出现的。
但长期以来,对“狂人”这个形象的认识,研究者却有很多分歧。
有的人认为他不是什么“狂人”,而是一位反封建的战士,所谓“狂人”是反动统治阶级对他的污蔑;有的人认为他并不是反封建的战士,而是一个普通的“狂人”,他的反封建思想是作者的思想在他身上的“寄寓”;有的人又认为他既是一个发狂的“狂人”形象,又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概念,凸显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性和独特路径。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以揭示中国独特的现代化经验。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如儒家思想、官僚主义、封建社会等,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渊源。
首先,儒家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君子道德规范。
这种价值观念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封建社会中的官僚主义制度,以及皇帝的绝对统治和科举制度等因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提供了机会。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1. 第一阶段:近代化启蒙与西方文明的传入(1840-1919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近代化启蒙和西方文明的传入。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与西方接触并了解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
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知识,提倡变法运动,试图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体制。
2.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与建立民主共和国(1919-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着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等问题,现代化的进程受到了重大阻碍。
3. 第三阶段:毛泽东时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措施。
农业合作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尽管提高了一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现代化进程。
4.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与经济现代化(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追求经济现代化。
启蒙教育第八版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启蒙教育第八版教材以来,我深感这是一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育体系。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我对幼儿教育的理念、方法以及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启蒙教育第八版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念先进,贴近儿童发展需求启蒙教育第八版教材在理念上体现了以下特点:1. 儿童为中心:教材以儿童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2. 全面发展:教材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 素质教育:教材强调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生态教育:教材关注幼儿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内容丰富,满足幼儿成长需求启蒙教育第八版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1. 主题鲜明:教材围绕幼儿成长的各个方面,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如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科学探索、艺术欣赏等。
2. 活动形式多样:教材采用游戏、故事、歌曲、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教学资源丰富:教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4. 素材生活化:教材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方法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启蒙教育第八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以下特点:1. 互动式教学:教材倡导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提高教学质量。
2. 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教材提供多种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价多元化:教材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进步,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
4. 家园共育:教材提倡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四、实践应用,提升教育效果1.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启蒙教育第八版教材,教师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构中国式的启蒙美学——对五四浪漫主义文艺观的一种新阐释
第 4 第 4期 3卷
建构 中 国式 的启 蒙 美 学
对 五 四浪 漫 主义 文 艺观 的 一 种 新 阐释
张 光 芒
( 京 大 学 汉 语 言 文 学 与 民族 认 同 创 新 基 地 ,江 苏 南 京 2 0 9 ) 南 10 3
[ 摘
要]一般认为 ,创造社 的文艺 理论与创作实践 充满 了浓郁的感性 色彩 ,是 一种 重 “ 直觉 ”和 “ 灵感 ”的 浪漫主
维普资讯
2 0 年 7月 06
西北师 大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u n lo rh s r lUnv ri ( o ilS in e ) o r a fNo t we tNo ma ie st S ca ce c s y
J 12 0 u. 0 6
误 解 甚 多 。那 么 成 仿 吾 是 怎 样 从 美 的 哲 学 层 面 来 理 解 “ 主 观的”与 “ 观的 ”这两 个概 念的 内涵 的呢?他 反对 “ 客 朴 素的实在论” ( ie el mu )观点 ,而主 张从 认识 论 Na rR a s s v i ( v e nns he 出发 来 理 解 。 在 这 里 他 主 要 是 从 康 德 的 E k n til r) e 理 性 哲 学 体 系 中 汲 取 了灵 感 。关 于 “ 观 的” 一 词 他 认 为 客 决不能如 一般 人所臆 想 的那样 是与 “ 自我 ” 相 独 立 的 ,而 如 康 德 所 言 , 是 经 过 “ 验 的 统 一 ” ( a se dnae 先 Ti zn etl n En e ) 的 。他 说 :“ 意 识 中 ,凡 直 观 等 单 系 由 经 验 所 统 ih i t 在 的 皆 为 主 观 的 统 一 ,若 再 经 过 悟 性 V rtn 的 统 一 便 可 es d a 以 称 为 客 观 的 。 换 句 话 说 ,在 直 观 发 展 的 途 中 ,统 一 、区 别 而 固定 自 己 的普 遍 即 是 对 象 ( 观 ) 客 ,这 是 与 直 观之 内面 的 统 一 — — 自我 E o ( 观 ) — — 对 立 的 。 ] ( 17 显 g 主 P 9) 然 ,成 仿 吾 的 “ 观 ” 已 经 不 是 通 常 意 义 上 所 讲 的 那 种 不 客 依 赖 于人 的 意 识 、独 立 于 自我 之 外 的 物 质 性 的 存 在 ,而 正
什么是中国式启蒙教育
什么是中国式启蒙教育中国式启蒙教育,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以及中国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中国式启蒙教育强调对孩子的道德、智力、情感和意志的全面培养,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式启蒙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国式启蒙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育人”,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因此,在中国式启蒙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孝顺、忠诚、诚实等美德,教育孩子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除了注重德育,中国式启蒙教育也非常重视智育。
中国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会给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鼓励他们勤奋学习。
中国式启蒙教育中,家长会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督促他们完成作业,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以期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此外,中国式启蒙教育也注重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中国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他们会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中国式启蒙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毅力,教育他们要有恒心和毅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
总的来说,中国式启蒙教育是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智力、情感和意志。
在中国式启蒙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启蒙教育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吸收和借鉴了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可以说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经过了磨难而蜕变和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主题,分步骤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第一步,逐步开放1840年,鸦片战争的发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格局。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政府开始了与外界接触的第一步。
1860年,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861年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渐增加。
此后,中国先后进行了辛书义保彝同欧洲列强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
虽然这个过程在当时不是自愿的,但在后来的角度看来,中国的开放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对外交流逐渐增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和物质方面的支持。
第二步,启蒙思想的传入和流传19世纪末,思想启蒙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各种有助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
其中,广西的林则徐、袁崇焕、林则徐分别倡导恢复孔子思想、提倡教育、创新科技三大思潮,使中国逐渐接触现代思想和文化,逐步接触了世界先进的文化与思想。
第三步,人民同盟会的成立人民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成立于1905年。
该团体在国内和香港等地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秘密组织工作,策划和参加了多次重大的反帝、反封、反贪斗争,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四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其领导者,视中国革命为法国人权革命的二次发展,认为民主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基本前提。
中共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口号,倡导社会的平等和自由,带领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五步,变革开放的进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面临着瓶颈和危机。
改革开放的政策出台后,改变了“红旗不倒,政治挂帅”的模式,改变了行驶于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前进,一个高度开放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期正在迎来。
总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多次的外来文化冲击和内部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接收全世界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加上自身的发展,最终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理解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那可是一幅绚丽多彩且充满温情的画卷。
传统教育理念在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中就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注重品德培养,这品德教育就如同给孩子们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从小教导孩子要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像在幼儿园里,老师会通过讲述古老的寓言故事,那些故事像一把把智慧的钥匙,开启孩子们对道德认知的大门。
孩子们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是就像在心田里洒下了礼让的光辉?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小小的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递给小伙伴,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这难道不是学前教育品德启蒙的美好成果吗?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活力四射的角色。
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幼儿园教室,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窗户。
老师们可以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奇妙的自然景观,那画面像魔法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孩子们看着屏幕里的热带雨林,各种奇异的动物穿梭其中,他们的眼睛是不是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神秘的雨林之中,这对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像给他们的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家园共育也是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色。
家长和幼儿园就像两只紧紧相握的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家长们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像亲子运动会,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操场上奔跑、欢笑,那场景像欢乐的海洋。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孩子自己穿衣、洗手,这是不是像在雕琢一块美玉,让孩子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而幼儿园则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像一盏明灯,照亮家长育儿的道路。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既注重基础学科知识的启蒙,又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基础学科知识像是基石,为孩子们日后的学习大厦奠定基础。
数学启蒙让孩子们认识数字、形状,这就像给他们一把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小钥匙。
而艺术课程,如绘画、音乐,则像调色盘和音符精灵,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浅析“历史合力论”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浅析“历史合力论”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历史合力论”是一种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这个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德国启蒙思想家,如赫尔德和歌德等人,他们将历史看作是一场不断变化的运动,是外部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19世纪,这个理论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包括费尔巴哈、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内的杰出人物为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20世纪以来,“历史合力论”在各种学科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领域。
这个理论认为,历史发展是由一系列外部和内部因素所决定的。
外部因素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内部因素则包括社会制度和人类行为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
在我国的发展中,历史合力论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国家,历史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来说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果。
不同的历史因素相互影响、交织不清,我们需要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全面把握各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其次,历史合力论也提醒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历史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变化,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如实解决问题,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推动中国社会向着更加先进、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最后,“历史合力论”也提醒我们,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
未来的历史将由我们自己创造,我们需要承担起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开拓创新,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历史合力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刻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和展望未来,为中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进阶密码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进阶密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独特的现代化路径,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隐含了一种进阶密码,它不仅为中国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动力,也为我们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下面我们将全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进阶密码。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简单地抄袭西方的经验和模式,而是在自身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其中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代表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它强调物质和精神、自然和人文、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思想会驱动中国人关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使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能够共同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高,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最大的区别。
西方式现代化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更加注重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改善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类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力量来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注重环境保护和人的社会价值的提高,从而使现代化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特点。
三、创新和源头创新源头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它是推动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科技与经济的融合,鼓励产业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遵循科技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路子。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和竞争,瞄准前沿技术和高端市场,推进产业和科技的协同发展。
这种源头创新是促使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持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有促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
四、民间力量的发挥和多层次的协同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民间力量的发挥和协同发展更加重要。
爱国教育启蒙从小学生开始
爱国教育启蒙从小学生开始爱国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对于培养和启蒙下一代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而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培养他们爱国情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从多个角度和渠道为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一、国旗下的升旗仪式在小学校园内定期举行国旗下的升旗仪式,可以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这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荣誉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升旗仪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庄严与威严。
同时,通过升旗仪式,可以让小学生知晓并熟悉国歌的歌词和旋律,深化对国家的认同感。
二、研学活动与参观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和参观,带领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纪念馆、革命历史场馆等。
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国家的艰辛,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三、红色教育小学阶段,有必要进行系统而生动的红色教育。
通过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让小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贡献。
红色教育可以通过讲座、PPT、演讲比赛、红色经典故事分享等形式展开,从而使小学生对祖国的尊重和感恩之情深入人心。
四、让课堂爱国化在小学阶段,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国歌、国旗、国徽的相关知识,进行爱国主题的班会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爱国观念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中。
通过这些方式,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爱国教育的魅力。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接受爱国教育的最初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给小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观看相关纪录片、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升孩子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家国关系的认识。
结语:爱国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都不可或缺。
通过国旗下的升旗仪式、研学活动与参观、红色教育等方式,可以在小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之种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什么是叠加发展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什么是叠加发展的
叠加发展是一种按照客观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方法、武器和技术组合
的发展模式。
叠加发展的运用特别针对中国的现代化而言,一般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西方理论及技术和中华传统思想为基础,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西方国家的水平,也在和谐发展方面参考了中国的传统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目的是在未来构建一个发展均衡、就业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的模式,既考虑到国内环境,又要考虑国际发展形势。
因此,运用叠加的发展模式是关键。
首先,运用叠加发展的模式优势在于,不仅能有效地应对国内复杂局势,还能
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
通过结合国际最新制度与技术,叠加发展允许国家从各条线上积累经验,以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
其次,叠加发展的模式能够保障国家传统价值和文化安全。
叠加发展不仅把西方技术引入中国,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中国传统价值和文化,使中国传统价值和文化不被抹去。
最后,叠加发展的模式能够实现同步发展,这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并
促进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
叠加发展让中国能够突破历史和地域的限制,加入发展的舞台,实现从传统模式到叠加发展的转变,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国家。
总的来说,叠加发展的模式已经在中国有效推进了现代化,使中华文明发挥出
了深远的影响。
其有效的让广大中国民众得以实现自身价值,与世界接轨,共谋发展及共同发展,使得中国走出一条文明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中国儿童教育观念
养培养
• 注重礼仪、道德、习惯等方面的培
• 强调勤奋、刻苦、尊师重道等学习
养
态度
• 启蒙教育教材丰富多样,如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封建教育向民主教育转变
• 摒弃封建教育的等级观念、性别歧视等弊端
• 提倡民主教育的平等、自由、尊重个性等理念
•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
•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产生影响
• 父母关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
家庭氛围的影响
• 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
• 注重家庭和谐、亲子沟通等方面的培养
04
中国儿童教育观念的优势与挑
战
优势:培养品德与学习能力
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品德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等基本素质
• 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
• 通过升学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
• 强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提倡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
•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进因材施教
• 提倡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
注重个性发展
强调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等综合素质
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观念变革
• 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如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
• 强调信息素养、数字技能等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02
中国儿童教育观念的主要特点
重视道德教育
幼儿园普通话启蒙乐园:普通话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普通话启蒙乐园:普通话教学案例共享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是孩子们必须要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
幼儿园普通话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共享一些成功的普通话教学案例,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启蒙孩子的普通话教育。
1. 创意故事时间在幼儿园教学中,创意故事时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普通话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音效来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普通话表达。
2. 普通话歌曲课堂歌曲是孩子们喜爱的学习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普通话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普通话歌曲,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通过音乐的力量,带领孩子们一起学唱普通话歌曲。
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孩子们既学会了普通话的发音,又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增强了对普通话的兴趣和热爱。
3. 多媒体互动课堂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生动、形象的普通话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视觉、听觉上获得更多的刺激和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精彩的动画片或普通话教学视频,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学习普通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语言游戏互动通过各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如说一说、看图说话、普通话口语模仿等,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普通话教学,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玩“看图说话”的游戏,通过观察图片并用普通话描述图片中的内容,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5. 家园共育,形成共同合力家长和幼儿园也需要形成紧密的合作,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幼儿园的普通话教学成果。
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普通话游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普通话。
启蒙教研年度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启蒙教育领域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现将本年度启蒙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理念更新,引领教育改革本年度,我单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
(1)深化课程改革。
我们紧密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对启蒙课程进行优化,使之更加贴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需求。
(2)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开展主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
2. 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1)开展教学研究。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教学实践。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教学质量。
通过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 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3)优化教师结构。
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启蒙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加强家校沟通。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听取家长意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邀请专家为家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感情。
三、取得的成绩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2.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
关于幼儿园开展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探讨
关于幼儿园开展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探讨【摘要】幼儿园开展中国象棋启蒙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施步骤,效果评估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对中国象棋的兴趣。
同时分析了中国象棋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
幼儿园应将中国象棋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启蒙教学,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中国象棋有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未来,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通过中国象棋启蒙教学,可以为幼儿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关键词】关键词: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内容、方法、步骤、效果评估、兴趣培养、智力发展、建议、意义、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在于给幼儿提供一个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平台。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而深奥的智力游戏,通过学习象棋,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学习象棋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智力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培养幼儿的耐心、专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上。
象棋是一种需要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游戏,通过学习象棋,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态度。
在象棋比赛中,幼儿需要和对手进行思维对抗,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幼儿园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更在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良好品格。
通过学习象棋,幼儿可以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应该重视中国象棋启蒙教学,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1.2 幼儿园开展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意义幼儿园开展中国象棋启蒙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幼儿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日益受到重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国学启蒙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本文中,我将就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1. 目标和定位国学启蒙课程的设计方案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
幼儿园的国学启蒙课程应以培养爱国爱民、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学、诗词歌赋以及国学经典等教材,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2. 课程设置国学启蒙课程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设置启蒙古诗词、童话故事、传统音乐舞蹈、国画和书法等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教学方法在国学启蒙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游戏体验、手工制作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习中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实施计划1. 师资队伍国学启蒙课程实施计划要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幼儿园需要拥有一支具有国学文化素养和传授能力的教师队伍,他们应该具备对国学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能够引导幼儿深入体验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
2. 教学资源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的实施计划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
除了提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课程教材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为幼儿呈现更丰富的国学启蒙内容,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家校共育家庭教育在国学启蒙课程的实施计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习班、家庭国学活动等形式,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国学教育,形成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国学启蒙教育。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对于培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力化的中国式启蒙
作者:万聪颖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3期
摘要:回观西方现代化进程,其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启蒙精神的产物,因此在我国近代思想解放过程中,西方启蒙精神的传播曾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也留下了许多问题。
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长久消极影响使我们开始反思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思想日益多元化、交流与冲突不断的今天,启蒙理性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作用的观点可以给我们一定启发。
关键词:启蒙精神;反思;中国特色;合力作用;指导思想
一、何谓启蒙
正确理解启蒙是正确对待启蒙的一个重要前提。
但是,启蒙运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运动。
汉普生曾经指出,为启蒙运动“下任何一般性的定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们如果为它下一个定义,则此定义一定会包含许多限制与矛盾,以至于变得毫无意义”。
从17、18世纪英、法、德等国的思想状况来说,后来被人们称为启蒙思想家的人中,既有崇尚个人自由或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者,又有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主义者,还有主张人民主权的民主主义者;既有崇拜理性的理性主义者,又有重视感觉的经验主义者,还有张扬情感的浪漫主义者,等等。
由此可见,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思想运动,这种矛盾和张力不仅存在于不同思想倾向的思想家之间,甚至存在于同一思想家的思想内部。
例如,卢梭,不仅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且是启蒙运动最有力的批评者。
这种复杂的思想状况还影响了后来的研究者,导致不同的学者对启蒙运动会有不同的认识,乃至于像汉普生所说,“在某一个限度以内,你认为启蒙运动是什么,启蒙运动就是什么。
”
如果非要给启蒙划定一个界限,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推动整个人类走向文明的根本精神。
本来启蒙就是走向文明,把人类从野蛮状态解放出来成为脱离丛林法则的伦理人存在,其根本目标是是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
所以启蒙思想不是西方特有,更不是专指那一场启蒙运动,可以说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接受不同程度的启蒙的过程。
二、启蒙的合力作用
那么关于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如何构建和怎样发挥作用,人们的看法大体有三种:一是认为西方近代以来发展出来的现代性具有普适性,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要西方化,或者说就是要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因此,应该用以自由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启蒙思想来启迪中国人民,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属于这种看法。
二是认为现代性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启蒙思想反映的只是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要求,社会主义虽然要继承资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但社会主义理想和启蒙理想仍有质的不同,因此中国要走社会主义的现代
化道路,就不能由启蒙思想来指导,而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这种看法。
三是认为现代性是多元的,每个国家的现代性都必然带有自身传统的特性,只有和传统相结合而不是相断裂,才能真正发展出本国的现代性来,所以,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简单由启蒙思想来指导,而必须由传统思想和启蒙思想相结合的某种新传统思想来指导,像新儒家、新法家、新道家等就属于这种看法。
但在我看来,以上不同观点的划分过于简约化,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甚至破坏了启蒙精神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完整性。
特别是“全盘西方化”的观点,甚至在历史上引发过全盘西化的浪潮,从前一部分我关于人类文明史即启蒙史的分析出发,否定中国自身产生过的启蒙性精神,等于直接否定了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作为文明体的存在。
恩格斯曾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由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这是他关于历史合力论的表述,本义是强调无数意志和每个意志背后的诸多因素共同形成整个人类活动,并指出客观规律与整个人类活动的结合是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在这里我想借用这个概念,把具有自身内在规定性的启蒙精神内核看做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把我们在理解这个内核时所依靠的一些理论工具例如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儒家思想等看做是形成我们整个思维活动的那些因素,那么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就形成了我们主观方面对启蒙思想进行理解的整个思维活动,当客观规定性与我们的主观理解再进行综合,就形成了最终的历史结果,即适合我们的启蒙。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合力,下面我用一个关系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三、中国启蒙向何处走
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古老文明体的中国,作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的中国,我们下一步的启蒙之路该向何处?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启蒙的客体是人,主体是人,最终追求的也应当是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追求全人类的解放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马克思在经济层面上曾论述过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与此相对的则是资本主义对利益的终极追求,是资本对生产者个人的无限剥削。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是中国启蒙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与伦理社会道德准则的方向。
其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思想的闪光点,“开启民智”无疑也是启蒙的一种,儒墨道法诸派学者都在思想的自由性、独立性、智慧性等方面进行过研究,也为推动思想解放与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为我们社会主义方向的启蒙道路添砖加瓦。
最后,全球化背景下博采众长。
虽说启蒙思想不是西方的特产,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理性主义精神实际上起源于西方,在这点上我们应当保持谦虚,取人之长补我之短。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化启蒙之路的一点看法,不成熟之处颇多。
作者简介
万聪颖(1998—)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工作单位:湖北大学,职称: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汉普生:《启蒙运动》,李丰斌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序”,第Ⅱ页。
汉普生:《启蒙运动》,“序”,第Ⅱ页。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