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农1号紫花苜蓿离体培养中最佳消毒方式和外植体种类的筛选研究
紫花苜蓿抗菌核病基础材料筛选的研究
1 供试材料及取样方法。 . 1 供试材料取 自西南大学牧草实验基 现 枯 黄色褪 绿 斑 。
地种 植 5 的紫 花苜蓿 。 验 自田间 选取 生长 良好 , 虫感染 的 年 实 无病
优良植株 5 株 ,每株随机选取 1 个枝条 ,摘取倒 1 0 0 叶位中央叶 现枯黄色褪绿斑, 并在叶脉处出现褐色腐烂现象。 片, 1 片 / , 即 0 株 带回室内, 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后进行抗性检测 。
【 关键词 】 菌核病离体叶片分离法 苜蓿 【 基金项目】 国家支撑项目 20B D 1 1- )国家支撑项目(08A BB 0 6; (06A 0A 99 ; 20B D 3 1 ) - 重庆市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紫花苜蓿( dc o ̄i _ Mei g ta ) a v L 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三叶草核盘菌菌源由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提供,贮藏菌源
转 D 2— s 黑暗 其草质好 , 营养丰富 , 适口性强 , 粗蛋白含量在 1% 0 之间, 3 ~2% 是 取 来后 , 接于 纯 P A培 养 基上 ,2 2℃ , 条件 下进 行活 化 d1 6 。 采 m 优良的牧草之一 , 享有“ 牧草之王” 之美誉_ 1 J 。随着我国南方畜牧业 培 养 7r 当菌丝 体长 满培 养 基表 面时 , 用直 径 5 m 打 孔器 自 转 DA上 , 条 件 同样 的发展 , 优质饲草的匮乏 日益严重, 紫花苜蓿在南方种植成为了必 纯 化 的新 鲜 菌 落边 缘打 孔 取 样 , 接 于 备好 的 P d 所有操 作 菌在无 菌 条件 下进行 。 然趋势。但苜蓿是喜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 在土壤 p H值 6 - 下 培养 4 后备 用 , .- 0
苜蓿草的抗病性研究与抗病品种筛选
苜蓿草的抗病性研究与抗病品种筛选植物疾病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植物的抗病性并筛选出抗病品种对于维护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苜蓿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资源,其抗病性的研究与抗病品种的筛选对推动畜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苜蓿草的抗病性研究进展,并讨论抗病品种筛选的方法和策略。
苜蓿草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具有良好的草质和营养价值。
然而,在苜蓿草的生长过程中,它也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苜蓿白粉病、苜蓿斑点病、苜蓿根腐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苜蓿草生长发育异常,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为了解决苜蓿草病害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探索苜蓿草的抗病性机制。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苜蓿草病害抗性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表明,苜蓿草的抗病性是与遗传因子密切相关的。
首先,研究者通过对苜蓿草遗传资源的鉴定和收集,发现了一些具有抗病性的苜蓿草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能够抵御病原菌的侵袭,而且在病害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这为抗病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其次,利用先进的遗传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苜蓿草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遗传因子。
这些遗传因子可能是导致苜蓿草抗病性的关键基因。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揭示苜蓿草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对苜蓿草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揭示了病害发生的机制。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病害的形成过程,还有助于寻找有效的抗病性措施。
例如,通过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可以研发抗病转基因苜蓿草品种或者寻找抗病性相关的化合物,从而提高苜蓿草的抗病能力。
除了抗病性的研究,抗病品种的筛选也是推动苜蓿草抗病性进展的关键环节。
抗病品种的筛选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对大量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基于遗传标记的选育。
首先,对大量种质资源的评价是筛选抗病品种的重要步骤。
《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
《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及体外活性研究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医药领域中拥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其根部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包括多糖类物质。
近年来,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提取、结构鉴定以及其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以及其体外活性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提取与纯化首先,我们采用热水浸提法从紫花苜蓿根部提取多糖。
经过多次提取、合并上清液、浓缩、醇沉等步骤,得到多糖粗品。
然后通过透析、离心、冻干等手段进行纯化,得到较为纯净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
三、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该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具有较高的分支度,分子量适中。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我们还发现该多糖具有较高的羟基和羧基含量,这些官能团的存在为其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
四、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硒化修饰为了进一步提高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生物活性,我们采用了硒化修饰的方法。
通过在多糖分子中引入硒元素,使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我们采用亚硒酸钠作为硒源,通过化学方法将硒元素引入多糖分子中,得到硒化修饰后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
五、体外活性研究我们对紫花苜蓿根部多糖及其硒化修饰后的产物进行了体外活性研究。
通过测定其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活性等指标,我们发现硒化修饰后的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显著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损伤。
此外,我们还发现硒化修饰后的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结论本篇论文对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及体外活性研究进行了探讨。
通过结构鉴定,我们明确了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化学结构;通过硒化修饰,我们成功地将硒元素引入多糖分子中,提高了其生物活性;通过体外活性研究,我们发现在抗氧化和抗肿瘤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中常遇问题及对策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中常遇问题及对策
吴丽芳;张鸭关
【期刊名称】《草业与畜牧》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在总结分析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花药、子叶、下胚轴等培养研究中的体会,对苜蓿组织培养中的一些常遇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苜蓿组织培养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总页数】4页(P5-8)
【作者】吴丽芳;张鸭关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云贵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云南,曲靖,655011;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1.048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NFF2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J], 王庆东;刘青青;党羽佳;胡华锋;陈占宽;杨艳坤
2.紫花苜蓿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J], 李云玲;苗锦山
3.高压静电场对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影响初探 [J], 郭龙芳;郭九峰;薛福东;那日
4.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转化 [J], 周晓馥;吕杰;苗璐;高峰;徐洪伟
5.百合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J], 滕巍;程英魁;张悦;王健鹂;王秀峰;于永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旱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170 ) 3 0 0
摘 要 : 以公农 l号苜蓿为研 究对象, 6 c 在 5m行距条件下, 通过对播种量 , 钾肥施用量的研 究, 磷、 确定 实现公农 l 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优质高效的组合。 结果表明: 在吉林省西部公农 1 号苜蓿种子在旱作条件下 , 播种量 3eh 、 k m' g 硫酸二铵施用量 2 0gh . 4 k / 硫酸钾施用量 10 g m 为合理组合 , m2 2k / 2 h 其种子产量 34 gh , 1k/m2比对照 2 0gh , 5 k / 提高 m2
天 。试 验 地 土 壤 地 10 0 0米 之 内 没 有 其 它 品种 苜 蓿 栽 培 , 自然 为 3 4k/ , 1 gh 较对照 2 0k / m 提高 2 .%, 5 gh 5 4 见表 2 。
环境完全适合苜蓿种 子繁育 。
2 试 验 材 料 及 方 法
表 2 公 农 1 紫 花 苜 蓿 不 同 处理 的种 子 产 量 号
2 .% 。 54
关键词 :旱作
苜蓿
种 子
中图分类号 : 1 Q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9 3( 0 0 0 -6 -1 0 73 7 2 1 ) 5040
公农 1 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高, 抗逆性强 , 营养 价值 高, 23方 法 和 测 定 项 目 .
适应性好。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具有 良好 的可播种性 ,实现公 23 1 法 .. 方 农 1 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优质高效,建立完善的苜蓿种子繁 的 关键之所在。
口
5 4 6 3
5
5 5 5 5
lo lo 2 8
lO 8 6 o I l0 舯 2 l lo ∞ 8 2o . 6 0
《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
《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和体外活性研究》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硒化修饰及体外活性研究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其根部多糖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越来越多。
本论文以紫花苜蓿根部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硒化修饰以及体外活性的研究,旨在为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提取与纯化首先,我们采用热水浸提法从紫花苜蓿根部提取出多糖。
接着,通过醇沉、透析、离心等步骤对多糖进行纯化,得到较为纯净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样品。
三、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一)化学分析采用高碘酸-铁离子检测法,确定多糖中的糖基种类;采用酶水解法和糖醛酮分析法测定其分子量和组成结构;采用酸解和荧光标记等方法确定糖苷键类型等。
(二)物理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特征吸收峰,从而初步确定多糖的结构类型和组成成分;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其结构形态等。
四、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硒化修饰为了进一步改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生物活性,我们对其进行了硒化修饰。
通过硒代亚硫酸钠与多糖进行反应,使硒元素与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硒化多糖。
五、体外活性研究(一)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实验等方法,研究硒化修饰后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硒化修饰后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二)免疫调节活性研究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观察硒化修饰后的紫花苜蓿根部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等手段研究其对免疫因子分泌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六、结论本研究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紫花苜蓿根部多糖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明确了其分子量、组成和结构特点。
同时,通过硒化修饰提高了其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段亚楠;卢福荣;茹艺;李曹娜;韩阳【期刊名称】《北方园艺》【年(卷),期】2013(000)015【摘要】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1号”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浓度激素对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NSH+2,4-二氯苯氧基(2,4-D)4 mg/L+6-苄氨基嘌呤(6-BA)0.4mg/L+3%蔗糖+0.7%琼脂;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2%蔗糖+0.7%琼脂;最佳诱导无根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萘乙酸(NAA)0.2 mg/L+1%蔗糖+0.7%琼脂;再生植株适宜的移栽基质为营养土∶草炭∶蛭石=1∶2∶1.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紫花苜蓿稳定的高频再生体系,为其作为转基因受体奠定了基础.【总页数】3页(P127-129)【作者】段亚楠;卢福荣;茹艺;李曹娜;韩阳【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1+.1【相关文献】1.紫花苜蓿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J], 钱瑾;刘发央;谢小冬;贾彪2.紫花苜蓿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J], 杨丽辉;陈耀锋;韩巧玲;李春莲3.紫花苜蓿NFF2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J], 王庆东;刘青青;党羽佳;胡华锋;陈占宽;杨艳坤4.紫花苜蓿子叶的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J], 徐博;任伟;王英哲;孙启忠;郭玮;娄玉洁5.紫花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J], 苏玉春;韩微微;陈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组织培养实务--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实务--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1、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是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
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能够再生新植株,任何器官、任何组织、单个细胞和原生质体都可以作为外植体。
但实际上,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有巨大差异,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
为保证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优良的种质及母株无论是离体培养繁殖种苗,还是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培养材料的选择都要从主要的植物入手,选取性状优良的种质、特殊的基因型和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植株。
尤其是进行离体快繁,只有选取优良的种质和基因型,离体快繁出来的种苗才有意义,才能转化成商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及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容易成功。
(2)选择适当的时期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大多数植物而言,应在其开始生长或生长旺季采样,此时材料内源激素含量高,容易分化,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
若在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采样,则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花药培养应在花粉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取材,这时比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
百合在春夏季采集的鳞茎、片,在不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可自由地生长、分化;而其他季节则不能。
叶子花的腋芽培养,如果在1月至翌年2月间采集,则腋芽萌发非常迟缓;而在3-8月间采集,萌发的数目多,萌发速度快。
(3)选取适宜的大小培养材料的大小根据植物种类、器官和目的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快速繁殖时叶片、花瓣等面积为5mm2,其他培养材料的大小为0.5~1.0cm。
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培养的材料,则应更小。
材料太大,不易彻底消毒,污染率高;材料太小,多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以成活。
(4)外植体来源要丰富为了建立一个高效而稳定的植物组织离体培养体系,往往需要反复实验,并要求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因此,就需要外植体材料丰富并容易获得。
(5)外植体要易于消毒在选择外植体时,应尽量选择带杂菌少的器官或组织,降低初代培养时的污染率。
公农1号紫花苜蓿接种“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及施肥试验研究
公农1号紫花苜蓿接种“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及施肥试验研究公农1号紫花苜蓿接种“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及施肥试验研究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接种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效果,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可以有效促进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生长和根瘤形成,同时使用适当的施肥可以进一步提高苜蓿产量。
关键词:公农1号紫花苜蓿、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施肥、产量引言: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能够为家畜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为了提高苜蓿的生长和产量,接种根瘤菌剂和合理施肥是常见的措施。
本研究选择了公农1号紫花苜蓿,接种了“富思德”苜蓿根瘤菌剂,并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试验,以探究这些措施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设施:本试验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室内试验用于观察根瘤菌剂接种效果,田间试验用于观察施肥处理的效果。
2. 材料准备:选择健康生长的公农1号紫花苜蓿进行试验,选取根瘤菌剂“富思德”,以及常用的氮、磷、钾肥料。
3. 实验设计:- 室内试验:将公农1号紫花苜蓿分为两组,一组接种根瘤菌剂“富思德”,另一组不接种,每组重复3次,每次重复选取10盆苜蓿。
- 田间试验:选取一块相对肥沃的田地,将公农1号紫花苜蓿分为5组,分别施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料:全肥处理组(NPK肥料按推荐比例施用)、N缺肥处理组(不施用氮肥,施用推荐比例的磷、钾肥料)、P缺肥处理组(不施用磷肥,施用推荐比例的氮、钾肥料)、K缺肥处理组(不施用钾肥,施用推荐比例的氮、磷肥料)、对照组(不施用肥料),每组重复3次。
结果与讨论:1. 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剂“富思德”后,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生长明显比未接种组好,根瘤形成与根瘤发达。
2.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苜蓿生长情况较差,并且产量最低;全肥处理组的苜蓿生长状况良好,产量最高;N缺肥处理组和K缺肥处理组的苜蓿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产量较低;P缺肥处理组的苜蓿生长表现正常,产量与全肥处理组无显著差异。
耐旱丰产紫花苜蓿新品系杂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尤其在黄土高原干旱半 干旱地 区, 紫花苜蓿在生 态环境建设 和畜牧业发展中具有 十分重要 的价值和地位 。
一
9 2一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年第, 等.耐旱丰产 紫花苜蓿新品系杂选 1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3 , 4 1 ( 1 0 ) : 9 2 — 9 3 , 1 7 5
耐 旱 丰产 紫 花 苜蓿 新 品系杂选 1 号 的选 育及 栽 培技 术
培 面积 迅 速 扩 大 , 并逐 步 向规模 化、 集 约化 的方 向发展 J 。
旱地 区旱作栽培条件下种植 的丰产苜蓿新 品种 , 是提高黄 土
高原半干旱地区苜蓿草地生 产率 , 推 动区域苜蓿产业化发 展
的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2 新 品 系 杂选 1号 的 选 育
1 9 8 7 -1 9 9 5年 , 在甘肃榆 中灌 溉条件下鉴定 3 - 1 0 0余 份 国内外苜蓿种质 , 通过钴源辐射 育种 、 杂 交育 种等选 出了 l 5 个高产高抗霜霉病 育种材料 。然后 于 1 9 9 5 -1 9 9 8年在甘 谷
田福 平 ,李锦 华 ,张怀 山 ,时永 杰 ,张 茜 , 王春 梅 ,胡 宇 ,朱新 强 ,张小 甫 , 李 润林
( 中国农业科学 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 验站 , 甘肃兰州 7 3 0 0 5 0 )
苜蓿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
苜蓿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简介:苜蓿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豆科植物,具有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和良好的草坪和饲料价值。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种植者的要求,对于苜蓿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显得至关重要。
遗传改良可以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和育种方法来改善苜蓿的抗病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特性。
品种选育则强调选择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用途的苜蓿品种,以满足不同农业和草地管理的需求。
一、苜蓿的遗传改良苜蓿的遗传改良主要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和采用育种方法来提高苜蓿的抗病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遗传改良方法:1. 杂交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是利用两个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通过选配和杂交后代的筛选,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杂交后代作为新品种的一种方法。
对于苜蓿而言,通过杂交可以提高产量、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
这种方法在苜蓿的品种选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细胞遗传学方法:细胞遗传学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等步骤,可以通过转化、突变或选择优势细胞株来获得具有特殊性状的苜蓿植株。
这些方法可以加快苜蓿的遗传改良过程,提高选育效率。
3.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外源基因或抑制内源基因来改善苜蓿的性状。
例如,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拟南芥中的抗逆性相关基因导入苜蓿,提高了苜蓿的抗逆性能力。
然而,基因工程技术在苜蓿的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估。
二、苜蓿的品种选育苜蓿的品种选育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栽培要求和用途的不同,选择具有适应性和高产性的苜蓿品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品种选育方法:1. 渐进选择法:渐进选择法是根据目标性状的选择,逐代选择具有目标特性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这种方法可以在保持其他优良性状的同时,逐步改良目标性状,提高苜蓿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特性。
2. 优良种质的选取:优良种质的选取是指在苜蓿的品种选育中选择具有抗逆性、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等优良性状的种质作为亲本。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
于洪柱;王志锋;金春花;刘卓;徐安凯;王君芳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用从美国引进的"格林"杂花苜蓿,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经30多年的风土驯化和自然淘汰后选育而成.育成后又经过多次复壮、鉴定,不断提高品种的整齐度和耐寒耐旱、高产稳产等优良性能.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于洪柱;王志锋;金春花;刘卓;徐安凯;王君芳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公农2号紫花苜蓿抗寒基因CAS19在烟草中的表达 [J], 帅丽芳;沈景林;郭瑞萍;唐鸿宇;丁雪梅;徐丽娟;刘莎莎;张梦晗;汤鑫
2.公农2号紫花苜蓿 [J], 刘卓;王志锋;徐安凯;耿慧;于洪柱;周艳春;庞建国;金春花
3.公农1号紫花苜蓿离体培养中最佳消毒方式和外植体种类的筛选研究 [J], 栾博字;耿慧;王志锋;刘卓;徐安凯
4.公农一号紫花苜蓿 [J],
5.吉林省“公农1号”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株的筛选 [J], 石茂玲;邓波;刘蒙;徐安凯;王志峰;周可;周冀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农1号"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公农1号"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耿慧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苜蓿因其生产性能优异.富含蛋白质的特性.索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广大农民朋友种草养畜、提高收入的首选牧草。
“公农1号”苜蓿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选育.在目前吉林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苜蓿品种.现将“公农1号”苜蓿在中国北方旱作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与利用方式介绍如下.以使其在推广利厢过程中达到理想效果.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耿慧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3.6
【相关文献】
1.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J], 郜玉田
2.我国近代苜蓿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考述 [J],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3.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间套种和田大叶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J], 再乃提古丽·阿木提;阿尔孜古力·艾乃都力
4.紫花苜蓿在湖北的栽培利用技术 [J], 李维俊
5.紫花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J], 丁富强;张桂国;李彦;谢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农1号紫花苜蓿离体培养中最佳消毒方式和外植体种类的筛选研究
公农1号紫花苜蓿离体培养中最佳消毒方式和外植体种类的筛选研究栾博字;耿慧;王志锋;刘卓;徐安凯【摘要】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对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接种培养基的侵染情况和子叶、叶片、胚轴等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毒前,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h(预处理)比不浸泡的消毒效果好,75%乙醇预处理后可大幅降低种子的带菌率,但预处理时间不宜过长;所用消毒剂中0.1%升汞消毒效果最好,种子带菌率为零,三种消毒剂中10%次氯酸钙一无菌水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最高;三种外植体均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经过综合比较,胚轴为公农1号紫花苜蓿品种离体培养的最佳外植体.%With the alfalfa variety Gongnong 1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on infection situation and germination of seeds were studied and also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plants (cotyledons, leaves and hypocotyls)on callus ind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aking seeds in aseptic water for 24 hours before sterilization was better than without soaking. The bacteria rate of seeds could be greatly decreased through pretreatment with 75% alcohol, but the pretreatment time should not be too long. 0.1% HgCl2 had the best sterilization effect with zero bacteria rate, while the treatment of 10% calcium hypo-chlorite combined with soaking seeds in aseptic water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 The callu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kinds of explants, but hypocotyl was the optimal one.【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紫花苜蓿;公农1号;消毒方式;外植体【作者】栾博字;耿慧;王志锋;刘卓;徐安凯【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51+.704.3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美国畜牧种植业70%是苜蓿[1~2]。
2种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对光照度的可塑性响应
2种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对光照度的可塑性响应张丽辉;贾泽君;孙奇;赵骥民【摘要】以工农1号、苜蓿王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作为材料,在人工控制光环境下对盆栽苗进行4个光照度处理(100%、60.4%、35.4%、16.5%),研究2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上对不同光照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工农1号和苜蓿王的株高分别在60.4%全光照和35.4%全光照下最高,在低光照下最低.2个紫花苜蓿品种幼苗的分枝数、叶片数均随着光照度的降低而降低.工农1号和苜蓿王分别在60.4%全光照和100%全光照下生长最好,对低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种植这2个品种时要注意选择光强.【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12【总页数】3页(P263-265)【关键词】光照度;紫花苜蓿;可塑性;株高;分枝数;叶片数;生物量【作者】张丽辉;贾泽君;孙奇;赵骥民【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1+.104光是影响植物形态、生理功能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1]。
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会通过改变其植株的形态、生物量分配等性状,产生一系列相对适合的表现型,生物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被称为形态可塑性[2]。
通常,可塑性较高的植物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3]。
陶建平等认为,苦瓜在弱光下形成的分枝少,主茎较细长,生物量对主茎、叶的分配量增大,对分枝的分配量降低,苦瓜在较强光下的形态可塑性更强[4]。
陈中义等认为,低光照度影响空心莲子草的生长,为适应低光照,空心莲子草叶变大变薄,总生物量减少,地上茎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多年生优质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
北京市紫花苜蓿品种筛选及研究
北京市紫花苜蓿品种筛选及研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李季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律宝春为适应北京市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发展饲草产业,尽快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的紫花苜蓿品种,促进郊区草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特开展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研究。
在不同肥力的地块,山区,平原多多地块品种全面开展试验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紫花苜蓿品种名称及来源(见表一)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长5米,宽4米,区组之间有0.5米间隔,播前亩施专用肥50公斤,每小区播30克种子,行距25厘米,播深1厘米。
把根瘤菌拌种剂0.05斤/小区随种子撒入。
播期为2001年4月10日—20日。
到初花期进行收割,阴干后测产。
1.3验地点通州区胡各庄镇;怀柔县庙城镇;密云县十里堡镇。
1.4试验地基本情况(通州点)土质为壤土。
肥力情况:有机质,1.6%;全N,0.099%;碱解N,101.8PPM;速效P27.99PPM;速效K106PPM。
前茬作物:大豆。
播种时间:2001年4月6日;2001年收获三茬。
2002年收获四茬。
1.5田间管理情况(2001年的田间管理见表二,2002年的田间管理见表三)2试验结果1.1侯期调查(怀柔、通州)从试验地的肥力来看,肥力中等,在北京市具有代表性,栽培管理同大面积生产相一致所测结果也有代表性。
2000年由于肇东,德雄2号,公农2号播种较晚,所以出苗及分枝较晚。
其他品种在物候期之间表现差异不大,所以在同一天收获对各个品种产量影响不大。
春播的紫花苜蓿当年可以收获3茬。
2001年所有品种中中苜1号返青最早,在3月12日,4RR753最晚,在3月28日,彼此相差16天,其余多数品种在3月20日左右返青。
到第一茬分枝期,各个品种差别不大,在5月2日至5月5日之间,过15天左右,到5月17-20日进入始花期,各个品种进入始花期的相差2-3天,在过5天左右进入初花期,各个品种进入初花期的时间相差2-3天。
吉林省“公农1号”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株的筛选
吉林省“公农1号”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株的筛选石茂玲;邓波;刘蒙;徐安凯;王志峰;周可;周冀琼【期刊名称】《草原与草坪》【年(卷),期】2014(34)6【摘要】We collected root nodules of 74 alfalfa plants in four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in Jilin Province to survey rhizobia resources of‘Gongnong No.1’alfalf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ot nodules were generally located in 10 cm below the fibrous roots.The nodule number and the nodule weight in various plac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implantation time,the ecological type,and the soil type.81 fast-growing isolates from the root nod-ules were obtained.Eight rhizobial strains such asbc8,bc18,gzl59,da80,etc.were screened out by the tieback nodulation water culture,which were used to screen high efficient strains for ‘Gongnong No.1 ’alfalfa in the greenhouse study.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after 75 days of greenhouse cultivation,most of nodules distribu-ted in 10 to 30 cm of the roots;the stem length,root length,number of leaves,dry weight and nodule number per plant of alfalfa inoculated with rhizobia were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5).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stem length increased by 60.17% and 59.86% ,and the number of leaves increased 97.92% and 95.92% by in-oculated with yj34 and bc94,respectively;The root length was raised up 64.32% by gzl59;The dry weight of the plant was 288.24% and 157.14%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inoculated with gzl59 andbc54,respectively;Besides, the inoculated strains increased the nodule number per plant as well,the alfalfa plant formed more nodules by inoculated with strain yj34 than other test strains.Among 8 strains selected,strains bc18,yj34,bc94 and gzl59 on alfalfa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s;Of the four strains,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indigenous strains bc94 and gzl59 from its host of alfalfa grew in sandy loam soil in Baicheng and Gong Zhuling,yj34 from its host of al-falfa grew in dark brown soil in a ravine of Yanji exceeded the other strains estimated by plant growth.They are the highly-effictive rhizobial strains on ‘Gongnong No.1’alfalfa in Jilin Province.%在吉林省4个生态类型地区采集了74株不同建植年限苜蓿的根瘤,调查了“公农1号”紫花苜蓿根瘤菌株的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 t( o l o s lae n yo o l) ncl s n u t n h sl o e a sa i ed sp lns ct e n , ev s dhp ct s o al d ci .T er ut s w dt t okn se s nae — yd a y ui o e sh h g i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 1 ,2 3 3 0 1 1 :5— 7
S a dn g c l rl cecs ] n o gA r ut a S i e h i u n
公农 1 号紫花苜 蓿离体培养中最 佳消毒方式 和外植体 种类 的筛选研究
栾博宇 , 耿 慧, 王志锋 , 卓 , 刘 徐安凯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 , 吉林 公 主岭 160 ) 3 10
摘
要: 研究 了不 同消毒方式对公农 1号紫花 苜蓿 种子 接种 培养基 的侵染情况 和子 叶、 叶片 、 胚轴等不 同
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在消毒前 , 种子经无菌水浸泡 2 预处理 ) 4h L ( 比不浸泡 的消毒效 果好 ,5 7 %乙醇预处理后 可大幅降低种子 的带 菌率 , 但预处理时间不宜过长 ; 所用消毒 剂中 0 1 . %升汞 消毒效
i i o Cu t r fAlaf re y Go g o g 1 n vt lu e o f la Va it n n n r
L AN B U o—y u,GE i NG Hu ,W ANG Z i e g,L U Z u ,XU An—k i h —f n I ho a
果最好 , 种子带菌率为零 , 三种消毒剂 中 1%次氯 酸钙一无菌水 处理 的紫花苜蓿 种子发芽 率最高 ; 0 三种外 植 体均容易形成愈伤组织 , 经过综合 比较 , 胚轴为公农 1 号紫花苜蓿品种离体培养的最佳外植体。 关键词 : 紫花苜蓿 ; 公农 1 ; 号 消毒方式 ; 外植体
t trf r2 o r eo e se l ai n w sb t rt a t o ts a i g h a t r ae o e d o l e i wae 4 h u s b fr tr i t a e t h n wi u o k n .T e b ce i r t fs e sc u d b c o i z o e h a g e t e r a e h o g r t a me t t 5 r al d c e s d t r u h p e r t n h 7 % a c h l u h r t a me tt h u d n tb o o g y e wi lo o ,b tt e p e r t n i s o l o e to ln . e me 0 1 Hg 1 h d t e b s s r iain efc i e o b ce i ae, i h o .% C 2 a e t t i z t f t t z r a tra rt wh l t e t t n 0 h e l o e w h e e o acu h p — c lr e c mb n d wi o k n e d n a e t ae a h ih s g r n t n r t .T e c l s c u d b h o t o i e t s a i g s e s i s p i w tr h d t e h g e t e mi ai ae i h c o h al o l e u o ti e rm e tr e k n s o x ln s u y o oy s t e o t lo e b an d fo t h e i d fe p a t ,b th p c t l h wa h p i n . ma
( rnho ia c ne J i A ae yo gi l rl c ne, ogh, g16 0 C ia Ba c A m l i c , in cdm A rut a Si s G n zui 3 10, hn ) f n Se l f c u e c l n
Ab t a t W i h l l a e y Go g o g 1 a x e i n tr l h n l e c s o i e e td s - sr c t t e af f v r t n n n se p r h aa i me tma e a ,t e if n e fd f r n ii i u f n fc in meh d n i fc in s u t n a d g r n t n o e d e e su id a d as h f c so i e e t x e t t o so e t i a i n e mi ai fs e sw r t d e n lo t e ef t f f r n — o n o t o o e d f e
中图分 类号 :5 1 7 4 3 ¥5 .0 .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 号 :0 1 4 4 ( 0 1 1 0 3 — 3 10 — 9 2 2 1 )2— 0 5 0
S r e i g o t rl a in M eh d n p a t o c e n n fS e i z to t o sa d Ex ln sf 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