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面向量(第4课时)

合集下载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向量由于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多项内容的媒介.主要考查:1.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共线定理、基本定理、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法则.2.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应用.3.向量和其它数学知识的结合.如和三角函数、数列、曲线方程等及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4.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能力.以化简、求值或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主.解三角形常常作为解题工具用于立体几何中的计算或证明.第1课时向量的概念与几何运算⑴既有又有的量叫向量.的向量叫零向量. 的向量,叫单位向量.⑵ 叫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 .⑶ 且 的向量叫相等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⑴ 求两个向量的和的运算,叫向量的加法.向量加法按 法则或 法则进行.加法满足 律和 律.⑵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向量的减法.作法是将两向量的 重合,连结两向量的 ,方向指向 .3.实数与向量的积⑴ 实数λ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① | λ |= .② 当λ>0时,λ的方向与的方向 ; 当λ<0时,λ的方向与的方向 ; 当λ=0时,λ .⑵ λ(μ)= . (λ+μ)= .λ(+b )= .⑶ 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 .4.⑴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得 .⑵ 设1e 、2e 是一组基底,=2111e y e x +,b =2212e y e x +,则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例1.已知△ABC 中,D 为BC 的中点,E 为AD 的中点.设=,=,求.解:=AE -=41(+)-=-43a +41b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D 是△ABC 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等于( )A .-+21B .--BA 21C .-21D .+21解:A例2. 已知向量2132e e -=,2132e e +=,2192e e -=,其中1e 、2e 不共线,求实数λ、μ,BC使μλ+=.解:c =λ+μb ⇒21e -92e =(2λ+2μ)1e +(-3λ+3μ)2e ⇒2λ+2μ=2,且-3λ+3μ=-9⇒λ=2,且μ=-1变式训练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点,点P 为平面上任意一点,求证:4=+++证明 +PC =2PO ,+=2PO ⇒++PC +=4PO例3. 已知ABCD 是一个梯形,AB 、CD 是梯形的两底边,且AB =2CD ,M 、N 分别是DC和AB 的中点,若a =,b =,试用a 、b 表示和.解:连NC ,则==-=+=+=4141;21-=-=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OADB 是以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又=31,=31,试用、表示,,.解:=61a +65b ,=32a +32b ,=21-61b 例4. 设,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若与起点相同,t ∈R ,t 为何值时,,t ,31(+)三向量的终点在一条直线上?解:设])(31[t +-=-λ (λ∈R)化简整理得:)31()132(=-+-t λλ∵不共线与,∴⎪⎪⎩⎪⎪⎨⎧==⇒⎪⎪⎩⎪⎪⎨⎧=-=-2123030132t t λλλ故21=t 时,)(31,,t +三向量的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变式训练4:已知,,,,OA a OB b OC c OD d OE e ===== ,设t R ∈,如果3,2,a c b d ==()e t a b =+,那么t 为何值时,,,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解:由题设知,23,(3)CD d c b a CE e c t a tb =-=-=-=-+,,,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k ,使得CE kCD = ,即(3)32t a tb ka kb -+=-+,整理得(33)(2)t k a k t b -+=-.①若,a b共线,则t 可为任意实数;②若,a b 不共线,则有33020t k t k -+=⎧⎨-=⎩,解之得,65t =.综上,,a b 共线时,则t 可为任意实数;,a b 不共线时,65t =.D1.认识向量的几何特性.对于向量问题一定要结合图形进行研究.向量方法可以解决几何中的证明.2.注意与O 的区别.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3.注意平行向量与平行线段的区别.用向量方法证明AB ∥CD ,需证∥,且AB 与CD 不共线.要证A 、B 、C 三点共线,则证∥即可.4.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以推广为多个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特点:首尾相接首尾连;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特点:首首相接连终点.第2课时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对于一个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x i +y j .我们把(x 、y)叫做向量的直角坐标,记作 .并且||= .2.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起点为 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若=(x 1、y 1),=(x 2、y 2),λ∈R ,则:+= -= λ=已知A(x 1、y 1),B(x 2、y 2),则= .4.两个向量=(x 1、y 1)和=(x 2、y 2)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例1.已知点A (2,3),B (-1,5),且=31AB ,求点C 的坐标.解=31=(-1,32),=+=(1, 311),即C(1, 311)变式训练1.若(2,8)OA = ,(7,2)OB =- ,则31AB= .解: (3,2)--提示:(9,6)AB OB OA =-=--例2. 已知向量=(cos 2α,sin 2α),=(cos 2β,sin 2β),|-|=552,求cos(α-β)的值.解:|-|=55222552=--⇒)cos(βα2cos 22552βα--⇒=55222552=--⇒)cos(βα⇒cos 2βα-=53⇒cos(α-β)=257-变式训练2.已知-2b =(-3,1),2+b =(-1,2),求+b .解 a =(-1,1),b =(1,0),∴a +b =(0,1)例3. 已知向量=(1, 2),=(x, 1),1e =+2,2e =2-,且1e ∥2e ,求x .解:1e =(1+2x ,4),2e =(2-x ,3),1e ∥2e ⇒3(1+2x)=4(2-x)⇒x =21变式训练3.设=(ksinθ, 1),b =(2-cosθ, 1) (0 <θ<π),∥,求证:k≥3.证明: k =θθsin cos 2- ∴k -3=θπθsin )3cos(22--≥0 ∴k≥3例4.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1,1),=(6,0),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线段CM 与BD 交于点P .(1) 若=(3,5),求点C 的坐标;(2) 当||=||时,求点P 的轨迹.解:(1)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5,1()5,9()0,6()5,3(00--==+=+=y x得x 0=10 y 0=6 即点C(10,6)(2) ∵= ∴点D 的轨迹为(x -1)2+(y -1)2=36 (y ≠1) ∵M 为AB 的中点∴P 分的比为21设P(x ,y),由B(7,1) 则D(3x -14,3y -2) ∴点P 的轨迹方程为)1(4)1()5(22≠=-+-y y x变式训练4.在直角坐标系x 、y 中,已知点A(0,1)和点B(-3,4),若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且||=2,求的坐标.解 已知A (0,1),B (-3,4) 设C (0,5), D (-3,9)则四边形OBDC 为菱形 ∴∠AOB 的角平分线是菱形OBDC 的对角线OD ∵2103==∴)5103,510(1032-==1.认识向量的代数特性.向量的坐标表示,实现了“形”与“数”的互相转化.以向量为工具,几何问题可以代数化,代数问题可以几何化.2.由于向量有几何法和坐标法两种表示方法,所以我们应根据题目的特点去选择向量的表示方法,由于坐标运算方便,可操作性强,因此应优先选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第3课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两个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和b ,过O 点作=,=b ,则∠AOB =θ (0°≤θ≤180°) 叫做向量a 与b 的 .当θ=0°时,a 与b ;当θ=180°时,a 与b ;如果与b 的夹角是90°,我们说与b 垂直,记作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数量叫做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b ,即·b =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若=(x 1, y 1),b =(x 2, y 2),则·b = . 3.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b |cosθ叫做向量b 在方向上的投影 (θ是向量与b 的夹角).·b 的几何意义是,数量·b 等于 .4.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b 都是非零向量,是单位向量,θ是与b 的夹角.⑴ ·=·= ⑵ ⊥b ⇔⑶ 当与b 同向时,·b = ;当与b 反向时,·b = . ⑷ cos θ= .⑸ |·b |≤ 5.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⑴ ·b = ; ⑵ (λ)·b = =·(λb ) ⑶ (+)·c =4,|b |=5,且与b 的夹角为60°,求:(2+3b )·(3-2b ). 解:(2+3b )(3-2b )=-4变式训练1.已知||=3,|b |=4,|+b |=5,求|2-3b |的值. 解:56例2. 已知向量=(sin θ,1),b =(1,cos θ),-22πθπ<<.(1) 若a ⊥b ,求θ; (2) 求|a +b |的最大值.解:(1)若⊥,则0cos sin =+θθ 即1tan -=θ 而)2,2(ππθ-∈,所以4πθ-=(2))4sin(223)cos (sin 23πθθθ++=++=+当4πθ=时,+的最大值为12+变式训练2:已知(cos ,sin )a αα= ,(cos ,sin )b ββ=,其中0αβπ<<<. (1)求证:a b + 与a b -互相垂直;(2)若ka →+→b 与a k →-→b 的长度相等,求βα-的值(k 为非零的常数).证明:222222()()(cos sin )(cos sin )0a b a b a b ααββ+⋅-=-=+-+= a b ∴+ 与a b -互相垂直(2)k a →+(cos cos ,sin sin )b k k αβαβ→=++,a k →-(cos cos ,sin sin )b k k αβαβ→=--,k a b →+= a kb →-= ,cos()0βα-=,2πβα-=例3. 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0,判断△ABC 是哪类三角形.解:设BC 的中点为D ,则(-)(2-+)=0⇒2·=0⇒BC ⊥AD ⇒△ABC 是等腰三角形.变式训练3:若(1,2),(2,3),(2,5)A B C -,则△ABC 的形状是 .解: 直角三角形.提示:(1,1),(3,3),0,AB AC AB AC AB AC ==-⋅=⊥例4. 已知向量m =(cosθ, sinθ)和n =(2-sinθ, cosθ) θ∈(π, 2π)且|n m +|=528,求cos(82πθ+)的值.解:+=(cos θ-sin θ+2, cos θ+sin θ)由已知(cos θ-sin θ+2)2+(cos θ+sin θ)2=25128化简:cos 257)4(=+πθ又cos 225162)4cos(1)82(=++=+πθπθ∵θ∈(π, 2π) ∴cos 25162)4cos(1)82(=++=+παπθ<0 ∴cos 25162)4cos(1)82(=++=+παπθ=-54 变式训练4.平面向量11),(2a b =-=,若存在不同时为0的实数k 和t ,使2(3)x a t b =+- ,,y ka tb =-+ 且x y ⊥ ,试求函数关系式()k f t =. 解:由11),(2a b =-=得0,||2,||1a b a b ⋅===22222[(3)]()0,(3)(3)0a t b ka tb ka ta b k t a b t t b +-⋅-+=-+⋅--⋅+-=33311(3),()(3)44k t t f t t t =-=- 1.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解决有关长度、角度等问题.因此充分挖掘题目所包含的几何意义,往往能得出巧妙的解法.2.注意·b 与ab 的区别.·b =0≠>=,或b =. 3.应根据定义找两个向量的夹角。

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第二章平面向量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能弄清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关系(3)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2、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与讨论相结合。

这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概念与知识点较多,在对学生进行适引导之后,应当的让学生清清楚楚得明白其概念,这是学生进一步获取向量知识的前提;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对向量与数量的比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教学重点:理解向量、相等向量等相关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等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对向量的概念和共线向量的概念的理解。

学情和教材分析: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及代数意义,因此向量具有数形结合的特征,是深入学习数学及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

所以向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节课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是新知识的一个起点,所以这是十分关键、重要的一节课。

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概念多,有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单位向量等相关概念及向量的几何表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多概念容易混淆,它们之间关系不易理清,这些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法设计:引导启发式教学学法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彩笔、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 我们知道物理中的力、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不同与路程、质量等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2•你能举出几个具有以上特征的量吗?年龄、身高、体重、长度等具有这些特征吗?(学生思考作答)3.在数学上,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量称为向量,(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课题,然后大屏幕展示课题,学生阅读课本P74)二、推进新课1.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B版)

(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B版)

(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B版)(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B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1.1.2集合的表示方法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2.1集合之间的关系1.2.2集合的运算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第二章函数2.1函数2.1.1函数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1.3函数的单调性2.1.4函数的奇偶性2.1.5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象(选学)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2.3待定系数法2.3函数的应用(Ⅰ)2.4函数与方程2.4.1函数的零点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3.1.2指数函数3.2对数与对数函数3.2.1对数及其运算3.2.2对数函数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3.3幂函数3.4函数的应用(Ⅱ)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对数的发明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4投影与直观图1.1.5三视图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柱、锥、台和球的体积实习作业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2.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散发着数学芳香的碑文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直线的方程2.2.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4点到直线的距离2.3圆的方程2.3.1圆的标准方程2.3.2圆的一般方程2.3.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3.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空间直角坐标系2.4.1空间直角坐标系2.4.2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笛卡儿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1.1.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基本算法语句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2条件语句1.2.3循环语句1.3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附录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框图和程序附录2Scilab部分函数指令表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2.1.2系统抽样2.1.4数据的收集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变量的相关性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蚂蚁和大象谁的力气更大附录随机数表第三章概率3.1事件与概率3.1.1随机现象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3.1.3频率与概率3.1.4概率的加法公式3.2古典概型3.2.1古典概型3.2.2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选学)3.3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3.1几何概型3.3.2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概率的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概率论的起源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Ⅱ)1.1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1.1角的概念的推广1.1.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三角函数的定义1.2.2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1.2.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2.4诱导公式1.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1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2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教学建模活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三角学的发展第二章平面向量2.1向量的线性运算2.1.1向量的概念2.1.2向量的加法2.1.3向量的减法2.1.4数乘向量2.1.5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2.2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2.2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2.2.3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3.1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2.3.2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3.3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2.4向量的应用2.4.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和角公式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2.1倍角公式3.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3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和角公式与旋转对称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正弦定理1.1.2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亚历山大时期的三角测量第二章数列2.1数列2.1.1数列2.1.2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2.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等比数列2.3.1等比数列2.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级数趣题无穷与悖论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2不等式的性质3.2均值不等式3.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3.5.2简单线性规划本章小结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与量词1.1.1命题1.1.2量词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1.2.2“非”(否定)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什么是数理逻辑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1.2椭圆的几何性质2.2双曲线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3抛物线2.3.1抛物线级其标准方程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圆锥面与圆锥曲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导数3.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3.1.2瞬时速度与导数3.1.3导数的几何意义3.2导数的运算3.2.1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3.2.2导数公式表3.2.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3导数的应用3.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3.3.3导数的实际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微积分与极限思想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独立性检验1.2回归分析本章小结“回归”一词的由来附表相关性检验的临界值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合情推理2.1.2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综合法与分析法2.2.2反证法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原本》与公理化思想数学证明的机械化——机器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实数系3.1.2复数的引入3.2复数的运算3.2.1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2.2复数的乘法和除法本章小结复平面与高斯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冯·诺伊曼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与量词1.1.1命题1.1.2量词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1.2.2“非”(否定)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什么是数理逻辑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1.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2.2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几何性质2.3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圆锥面与圆锥曲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选学)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向量的叉积及其性质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导数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1.1.2瞬时速度与导数1.1.3导数的几何意义1.2导数的运算1.2.1常数函数与冥函数的导数1.2.2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1.2.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3导数的应用1.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1.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1.3.3导数的实际应用1.4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1.4.1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1.4.2微积分基本定理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微积分与极限思想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合情推理2.1.2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综合法与分析法2.2.2反证法2.3数学归纳法2.3.1数学归纳法2.3.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本意小结阅读与欣赏《原本》与公理化思想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1实数系3.1.2复数的概念3.1.3复数的几何意义3.2复数的运算3.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2.2复数的乘法3.2.3复数的除法本章小节阅读与欣赏复平面与高斯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1.2.2组合1.3二项式定理1.3二项式定理1.3.2杨辉三角本章小结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1.1离散型随机变量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1.3超几何分布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2.1条件概率2.2.2事件的独立性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4正态分布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关于“玛丽莲问题”的争论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3.2回归分析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回归”一词的由来附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选修3-2暂缺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阅读与思考非欧几何简史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二对称变换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n元对称群Sn二多项式的对称变换三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一带饰和面饰二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晶体的分类四伽罗瓦理论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选修4-2引言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特征向量的应用1.Aa的简单表示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基本不等式1.3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本章小结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排序不等式2.3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数学归纳法原理3.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后记选修4-6引言第一讲整数的整除一整除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一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剩余类及其运算三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一次同余方程五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弃九验算法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一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学习总结报告附录一剩余系和欧拉函数附录二多项式的整除性选修4-7引言第一讲优选法一什么叫优选法二单峰函数三黄金分割法——0.618法1.黄金分割常数2.黄金分割法——0.618法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研究简史四分数法1.分数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2.分数法的最优性五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1.对分法2.盲人爬山法3.分批试验法4.多峰的情形六多因素方法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2.平行线法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一正交试验设计法1.正交表2.正交试验设计3.试验结果的分析4.正交表的特性二正交试验的应用选修4-9引言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一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二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1.风险(平均损失)2.平均收益3.损益矩阵4.风险型决策探究与发现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马尔可夫链简介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二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三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说明:A版适用于文件生使用,B版适用于理科生使用,B 版比A版略难。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说课课件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说课课件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5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 2、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向量的分解。
(2)难点 平面向量的分解及对这种分解唯一性的理解。
1、教学方法
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 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突出探索式学习方 式。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通过观察、建模、合作与交流 等数学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021/4/18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9
A
» 例题练习、变式演练
B
D
C
图1
(1)如图1,D 是ABC 中BC边的中点,AB a,
AC b,试用 a 、b 表示 AD 。
(2)如图2,如果点 F 在线段 AD上,且
AF 2 FD,试用 a 、b 表示 AF。
(3)如图3,如果点 E 是线段 BD的中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现实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不断发现、探索新知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 识;
2、经历定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 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 精神和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 证思想。
2021/4/18
2021/4/18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4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 如果 e1 和 e2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是这一
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那么 种关系?
a

e1
、e2
之间有关系吗?怎样探求这
给出四种不同形式的向量位置,学生分组探讨三者之间关系,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成果,形成定理:

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教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教案

第二章平面向量第1课时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础概念【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向量、有向线段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3.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4.清楚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两个不同概念,把握其本质区别,提高辨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向量的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关系的运算.向量不同于数量,它是一种新的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关于数量的运算在向量范围内不一定适用.因此,本章在介绍向量概念时,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本节从物理上的力和位移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本节是本章的入门课,概念较多,但难度不大.可根据在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来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一、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的意义,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向量;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会用字母表示向量;3.了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和相等向量的意义,并会判断向量的平行、相等、共线;4.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向量和数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思想.二、教学重点⑴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⑵向量是一种新的量,其特征有两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让学生认识到方向性的存在是认识向量概念的关键,还要让学生理解向量和数量的区别联系,建立一种新的量的思维体系.⑶相等向量只与方向、大小有关,与位置没有关系,进一步理了解学习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为以后运用向量解决平面数形问题奠定基础.三、教学难点⑴向量概念的理解.由于向量是一种新的量,与以前的数量是不同的体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⑵引入向量概念之后,随之带来一系列相关概念是比较多的,如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对于它们要抓住本质特征,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相近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而且由于向量同时具有几何图象的特征,在学习时还要在图形中辩清它们相等、平行,且图形还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分清向量所对应的有向线段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四、教学具准备直尺、投影仪.五、教学过程㈠设置情境问:(边画图边讲解)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导弹发射处接到命令:向1200公里处发射两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精度10米左右,射程超过2000公里),试问导弹是否能击中伊拉克的军事目标?答:不能,因为没有给定发射的方向.问: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答:力、速度、加速度等有大小也有方向,温度和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㈡向量的概念:力、速度、加速度等也是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数学中用点表示位置,用射线表示方向.常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向量.在数学中,通常用点表示位置,用射线表示方向.(1)意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课件3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课件3新人教A版必修4
1 (4,2),所以 2
=(2,1).
(2)设点A(x,y),则x= | OA | cos 60=4 3cos 60=2 3,
y= OA sin 60=4 3sin 60=6, 即 A 2 3,6 , 所以


OA= 2 3,6 .


【方法技巧】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技巧 (1)若已知向量的坐标,则直接应用两个向量和、差及向量数乘的运算法则进 行. (2)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可先求出向量的坐标,然后再进行向量的 坐标运算. (3)向量的线性坐标运算可完全类比数的运算进行.
(x1+x2,y1+y2); ①a+b= _______________ (x1-x2,y1-y2) ; ②a-b= _____________ (λx1,λy1) ③λa= ____________.
(2)重要结论:已知向量 y2),则 的起点A(x1,y1),终点B(x2,
(x2-x1,y2-y1) = _____________.
=(x-5,2-y+2)=(4,6),解得x=9,
2.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 =(3,7), =(-2,1).求 的坐标.
【解析】因为 DB AB -AD =(-2,1)-(3,7)=(-5,-6),
1 5 所以 OB DB (- ,-3). 2 2
(2)定义坐标: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x_______ ,y) xi+yj 则有序数对 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_____. 叫做向量a的坐标. (3)特殊向量的坐标:i=(1,0),j=(0,1),0=(0,0).
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北师大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北师大版必修4
第十五页,共35页。
利用基底表示未知向量,实质就是利用向量的加法、减法以及数乘向量进行 线性运算,解决此类问题时,要仔细分析所给图形,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的向量 共线定理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
第十六页,共35页。
[再练一题] 2.如图2-3-9,在▱ABCD中,M,N分别为DC,BC的中点,已知 A→M =c, A→N=d,试用c,d表示A→B和A→D.
第十九页,共35页。
如图2-3-1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AF与BD交 于E,求证:E为线段BD的三等分点.
图2-3-10
【精彩点拨】 要证E为线段BD的三等分点,只需证B→E =23B→D ,可设B→E = μB→D .选取A→B,A→D 作为基底,通过A→B +B→E =A→E ,建立相应的方程组,并进行
【解】 如图,M→N=C→N-C→M =-13A→C-23C→B =-13A→C-23(A→B-A→C) =13A→C-23A→B=13b-23a.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N→P=A→P-A→N =13A→B-23A→C=13a-23b. P→M=-M→P=-(M→N+N→P)=13a+13b.
第三十四页,共35页。
【答案】 B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2.已知向量e1与e2不共线,实数x,y满足(3x-4y)e1+(2x-3y)e2=6e1+3e2,
则x-y等于( )
A.3
B.-3
C.0
D.2
【解析】 因为(3x-4y)e1+(2x-3y)e2=6e1+3e2,
所以(3x-4y-6)e1+(2x-3y-3)e2=0,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指出了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同一平面内两个 不共线向量e1,e2的线性组合λ1e1+λ2e2.在具体求λ1,λ2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 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二是利用待定系数法,即 利用定理中λ1,λ2的唯一性列方程组求解.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4 第2课时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教学案数学教学案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4 第2课时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教学案数学教学案

第2课时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核心必知]向量平行定理与坐标表示 定理 语言叙述坐标表示性质 定理 若两个向量(与坐标轴不平行)平行,则它们相应的坐标成比例 设a =(x 1,y 1),b =(x 2,y 2),(y 1≠0且y 2≠0).若a ∥b ,则x 1y 1=x 2y 2判定 定理若两个向量相对应的坐标成比例,则它们平行设a =(x 1,y 1),b =(x 2,y 2).若x 1y 1=x 2y 2,则a ∥b [问题思考]1.设a =(x 1,y 1),b =(x 2,y 2),若a ∥b ,则一定有x 1x 2=y 1y 2,对吗? 提示:不对.因为若x 2=0或y 2=0,则x 1x 2=y 1y 2不成立.2.设a =(x 1,y 1),b =(x 2,y 2),若a ∥b ,则向量a ,b 的坐标一定具有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提示:若a ∥b ,则一定有x 1y 2-x 2y 1=0,反之也成立.即:a ∥b ⇔x 1y 2-x 2y 1=0. 讲一讲1.(1)下列向量与a =(1,3)共线的是( ) A .b =(1,2) B .c =(-1,3) C .d =(1,-3) D .e =(2,6) (2)已知=(7,-2),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A .A 、B 、D B .A 、B 、C C .B 、C 、D D .A 、C 、D[尝试解答] (1)法一:∵e =(2,6)=2(1,3)=2a , ∴由向量共线定理知,e 与a 共线.故选D. 法二:∵26=13,∴由向量平行的判定定理知,e ∥a .即e 与a 共线.故选D.B 不正确.同理可判定,C 、D 均不正确.故选A.[答案] (1)D (2)A 错误!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平行(共线)方法有两种:(1)利用向量共线定理进行判断,即a ∥b (b ≠0)⇔a =λb (λ∈R ). (2)利用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进行判断,即:设a =(x 1,y 1),b =(x 2,y 2),若x 1y 1=x 2y 2(或x 1x 2=y 1y 2),则a ∥b ,也可直接利用x 1y 2-x 2y 1是否等于0进行判断.1.已知A (2,1),B (0,4),C (1,3),D (5,-3).判断AB 与是否共线?如果共线,它们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解:AB =(0,4)-(2,1)=(-2,3), =(5,-3)-(1,3)=(4,-6). 法一:∵(-2)×(-6)-3×4=0, 且(-2)×4<0,∴AB 与共线且方向相反. 法二:∵=-2AB , ∴AB 与共线且方向相反. 讲一讲2.(1)已知向量a =(1,2),b =(1,0),c =(3,4),若λ为实数,(a +λb )∥c ,则λ=( )A.14B.12C .1D .2 (2)已知e 1=(1,0),e 2=(0,1),a =2e 1+e 2,b =λe 1-e 2,当a ∥b 时,实数λ=________. [尝试解答] (1)∵a =(1,2),b =(1,0). ∴a +λb =(1,2)+λ(1,0)=(1+λ,2). 又∵(a +2b )∥c ,∴3×2-4×(1+λ)=0,得λ=12.故选B.(2)a =2e 1+e 2=(2,0)+(0,1)=(2,1).b =λe 1-e 2=(λ,0)-(0,1)=(λ,-1),∵a ∥b ,∴2×(-1)-λ=0,得λ=-2. [答案] (1)B (2)-2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进行坐标运算,合理使用待定系数法.首先利用向量共线的条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再解所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参数的值.练一练2. 向量a =(1,2),b =(-2,3),若m a -n b 与a +2b 共线(其中m ,n ∈R ,且n ≠0),则mn等于( )A .-12 B.12C .-2D .2解析:选A m a -n b =(m ,2m )-(-2n ,3n )=(m +2n ,2m -3n ),a +2b =(1,2)+(-4,6)=(-3,8),∵m a -n b 与a +2b 共线,∴8(m +2n )+3(2m -3n )=0,得m n =-12.讲一讲3.设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2),B (3,4),D (2,1),且AB ∥DC ,AB =2CD ,求点C 的坐标.[尝试解答] ∵AB ∥DC ,AB =2CD , ∴.设C (x ,y ),则=(x ,y )-(2,1)=(x -2,y -1).而AB =(3,4)-(-1,2)=(4,2), ∴(4,2)=2(x -2,y -1),即⎩⎪⎨⎪⎧2(x -2)=4,2(y -1)=2,解得⎩⎪⎨⎪⎧x =4,y =2.∴点C 的坐标为(4,2). 向量平行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为向量的工具性作用,解决该类问题应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如首先应理解并掌握向量平行(共线)的含义及其判定与性质定理,其次应明确其坐标表示.而正确地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也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练一练 3.如图,向量=(x ,y ),若,试求x ,y 满足的关系.∴x (-y +2)-y (-x -4)=0.化简得x +2y =0.如图,已知点A (2,0),B (2,2),C (1,3),O (0,0),试求AC 与BO 的交点D 的坐标. (2-2λ)×1-(-2λ)×(-3)=0, 解得λ=14.∴OD =(2λ,2λ)=(12,12).∴D 点的坐标为(12,12).[错因] 错解在于将向量的坐标运算及两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弄错.向量的坐标应等于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两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应是x 1y 2-x 2y 1=0.∴3(2λ-2)-(-1)×(2λ)=0. 解得λ=34.∴=(2λ,2λ)=(32,32).故D 点的坐标为(32,32).1.下列各组向量共线的是( ) A .a 1=(-2,3),b 1=(4,6) B .a 2=(2,3),b 2=(3,2)C .a 3=(1,2),b 3=(7,14)D .a 4=(-3,2),b 4=(6,4) 解析:选C ∵12=714,∴a 3∥b 3.2.已知平面向量a =(1,2),b =(-2,m ),且a ∥b ,则2a +3b 等于( ) A .(-5,-10) B .(-4,-8) C .(-3,-6) D .(-2,-4)解析:选B ∵a ∥b ,∴1×m -2×(-2)=0,得m =-4, ∴2a +3b =2(1,2)+3(-2,-4) =(2,4)+(-6,-12)=(-4,-8).3.如果向量a =(k ,1),b =(4,k )共线且方向相反,则k 等于 ( ) A .±2 B .-2 C .2 D .0解析:选B ∵向量a 与b 共线,∴k 2=4,得k =±2, 又a 与b 反向,∴k =-2.4.已知A (4,1),B (1,-12),C (x ,-32),若A 、B 、C 共线,则x =________.∴-32(x -1)=3,解得x =-1. 答案:-15.已知向量a =(sin α,-3),b =(cos α,-1),且a ∥b ,则锐角α的值是________. 解析:∵a ∥b ,∴sin αcos α=-3-1=3,α=π3.答案:π36.已知a =(1,2),b =(-3,2),当k 为何值时,k a +b 与a -3b 平行?平行时,它们同向还是反向?解:法一:k a +b =k (1,2)+(-3,2)=(k -3,2k +2),a -3b =(1,2)-3(-3,2)=(10,-4),当k a +b 与a -3b 平行时,存在唯一实数λ,使k a +b =λ(a -3b ),由(k -3,2k +2)=λ(10,-4)得,⎩⎪⎨⎪⎧k -3=10λ,2k +2=-4λ.解得k =λ=-13.∴当k =-13时,k a +b 与a -3b 平行,∵λ=-13<0,∴k a +b 与a -3b 反向.法二:由法一知k a +b =(k -3,2k +2),a -3b =(10,-4), ∵k a +b 与a -3b 平行,∴(k -3)×(-4)-10×(2k +2)=0,解得k =-13,此时k a +b =(-13-3,-23+2)=-13(a -3b ).∴当k =-13时,k a +b 与a -3b 平行,并且反向.一、选择题1.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基底的是( ) A .e 1=(0,0),e 2=(1,-2) B .e 1=(-1,2),e 2=(5,7) C .e 1=(3,5),e 2=(6,10) D .e 1=(2,-3),e 2=(12,-34)解析:选B 能作为基底的向量不共线,可判定A 、C 、D 中的两向量均共线,所以不能作为基底,对于B ,由于-12≠57,所以e 1,e 2不共线,故选B.2.若平面向量a =(1,x )和b =(2x +3,-x )互相平行,其中x ∈R ,则|a -b |=( ) A .2 5 B .2或2 5 C .-2或0 D .2或10解析:选B 由a ∥b 得-x -x (2x +3)=0, ∴x =0或x =-2.当x =0时,a =(1,0),b =(3,0),∴a -b =(-2,0),|a -b |=2;当x =-2时,a =(1,-2),b =(-1,2), ∴a -b =(2,-4),|a -b |=2 5.3.已知向量a =(2,3),b =(-1,2),若m a +b 与a -2b 平行,则实数m 等于( ) A.12 B .-12 C .2 D .-2解析:选B m a +b =(2m -1,3m +2),a -2b =(4,-1), 若m a +b 与a -2b 平行,则2m -14=-3m -2, 即2m -1=-12m -8,解之得m =-12.4.已知向量=(k +1,k -2),若A ,B ,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k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k =-2B .k =12C .k =1D .k =-1解析:选C 若A ,B ,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则A ,B ,C 三点共线. ∴(k +1)-2k =0,得k =1. 二、填空题5.已知向量a =(3,1),b =(0,-1),c =(k ,3).若a -2b 与c 共线,则k =________. 解析:因为a -2b =(3,3), 由a -2b 与c 共线, 有k3=33,可得k =1. 答案:16.若三点A (2,2),B (a,0),C (0,b )(ab ≠0)共线,则1a +1b等于________.解析:=(-2,b -2).∵A ,B ,C 三点共线,∴(a -2)(b -2)-4=0. 整理得1a +1b =12.答案:127.已知a =(3,2),b =(2,-1),若λa +b 与a +λb (λ∈R )平行,则λ=________. 解析:λa +b =λ(3,2)+(2,-1)=(3λ+2,2λ-1).a +λb =(3,2)+λ(2,-1)=(3+2λ,2-λ).∵(λa +b )∥(a +λb ).∴(3λ+2)(2-λ)-(2λ-1)×(3+2λ)=0. 解得,λ=±1. 答案:±18.已知向量a =(1,1),b =⎝ ⎛⎭⎪⎫sin x ,12,x ∈(0,π),若a ∥b ,则x 的值是________.解析:∵a ∥b ,a =(1,1),b =⎝ ⎛⎭⎪⎫sin x ,12,∴sin x =12.又∵x ∈(0,π),∴x =π6或5π6.答案:π6或5π6三、解答题9.如果向量=i -2j ,=i +m j ,其中i 、j 分别是x 轴、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试确定实数m 的值使A 、B 、C 三点共线.解:法一:A 、B 、C 三点共线,即AB 、共线. ∴存在实数λ,使得=λ. 即i -2j =λ(i +m j ).于是⎩⎪⎨⎪⎧λ=1,λm =-2,∴m =-2.即m =-2时,A 、B 、C 三点共线. 法二:依题意知i =(1,0),j =(0,1).则=(1,0)-2(0,1)=(1,-2),BC =(1,0)+m (0,1)=(1,m ).而、共线, ∴1×m -1×(-2)=0. ∴m =-2,∴当m =-2时,A 、B 、C 三点共线.10.已知向量:a =(3,2),b =(-1,2),c =(4,1). (1)求3a +b -2c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和n ; (3)若(a +k c )∥(2b -a ),求实数k .解:(1)3a +b -2c =3(3,2)+(-1,2)-2(4,1) =(9,6)+(-1,2)-(8,2) =(9-1-8,6+2-2)=(0,6). (2)∵a =m b +n c ,m ,n ∈R ,∴(3,2)=m (-1,2)+n (4,1)=(-m +4n ,2m +n ). ∴⎩⎪⎨⎪⎧-m +4n =3,2m +n =2,解得⎩⎪⎨⎪⎧m =59,n =89.∴m =59,n =89.(3)a +k c =(3+4k ,2+k ),2b -a =(-5,2), 又∵(a +k c )∥(2b -a ),∴(3+4k )×2-(-5)×(2+k )=0.∴k =-1613.。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 平面向量课件 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 平面向量课件 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类型二 利用向量共线求参数 【例2】 已知a=(1,2),b=(-3,2),当k为何值时,ka+b与a-3b 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思路探索] 先求ka+b,a-3b的坐标,再由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列方程组求k. 解 法一 ka+b=k(1,2)+(-3,2)=(k-3,2k+2), a-3b=(1,2)-3(-3,2)=(10,-4). 当ka+b与a-3b平行时,存在唯一的实数λ, 使ka+b=λ(a-3b), 即(k-3,2k+2)=λ(10,-4),
∴-6(x-2)+2(6-y)=0.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x=3,y=3, ∴点P的坐标为(3,3). [规律方法] 求解直线或线段的交点问题,常规方法为写出直线 或线段对应的直线方程,建立方程组求解,而利用向量方法借助 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可减少运算量,且思路简单明快.
【活学活用3】 平面上有A(-2,1),B(1,4),D(4,-3)三点,
新知导学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前提条件
a=(x1,y1),b=(x2,y2),其中b≠0
结论 当且仅当 x1y2-x2y1=0 时,向量a,b(b≠0)共线
温馨提示: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记忆策略
互动探究 探究点1 如果两个非零向量共线,你能通过它们的坐标判断它们 同向还是反向吗? 提示 当两个向量的对应坐标同号或同为零时,同向;当两个向 量的对应坐标异号或同为零时,反向.例如,向量(1,2)与(-1, -2)反向;向量(1,0)与(3,0)同向;向量(-1,2)与(-3,6)同向;向 量(-1,0)与(3,0)反向等. 探究点2 若a∥b,a=(x1,y1),b=(x2,y2),则必有yx11=xy22吗? 提示 不一定,两个向量中,若有与坐标轴(x轴)平行的向量或 零向量,则不能写成比例式.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户县二中的李敏,今天讲的课题是《平面向量的坐标的表示》,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第二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来加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但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很好,所以在复习时要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然后开展对本节课的巩固性复习。

而本节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高考的考点分析: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平面向量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更是有所加强。

这些试题不仅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等基本知识,而且常考平面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等知识的解题技能。

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融会,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数学素养,为考生展现其创新意识和发挥创造能力提高广阔的空间,相关题型经常在高考试卷里出现,而且经常以选择、填空、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三、复习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2.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根据《20xx高考大纲》和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

难点为:平面向量坐标运算与表示的理解。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指导,归纳概念与运算规律,模仿例题解决习题等过程来达到突破重难点。

四、说教法根据本节课是复习课,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练习”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的复习,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做题来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点。

《平面向量》说课稿9篇平面向量的说课

《平面向量》说课稿9篇平面向量的说课

《平面向量》说课稿9篇平面向量的说课下面是我收集的《平面向量》说课稿9篇平面向量的说课,供大家参阅。

《平面向量》说课稿1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

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

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

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数乘向量
数乘向量的定义
()定义:实数 1 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 a
(2)长度: a a
(3)方向:( a a 0)的方向 ①当 0时,与a的方向相同; ②当 0时,与a的方向相反; ③特别的,当 0或a 0时, a 0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巩固练习
同步训练
计算: 1 (1)3(6a b) 9(a b); 3 1 1 1 3 (2) [(3a 2b) (a b)] 2( a b); 2 2 2 8 (3)2(5a 4b c) 3(a 3b c) 7 a.
A, B, D三点共线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共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
若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得b a。
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试确定实数k,使ka b 与a kb共线。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共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试确定实数k,使ka b 与a kb共线。 解: ka b与a kb共线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数乘向量
运算律
设a, b为向量,, 为实数,有如下运算律:
(a b) a b
( )a a a
( a) ()a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例题讲解
设a, b为向量,m, n为实数,计算下列各式
1 1 (1) 3a; (2)2( a b) ( a b); (3)(2m n) a mb ( m n)( a b) 3 2 1 (3)原式=2ma na mb m(a b) n(a b) 解:(1)原式=( 3) a 3 =2ma na mb ma mb na nb =a 1 =ma nb (2)原式=2a 2b a b 2 1 =(2a a ) (2b b) 2 5 =a b 2
存在实数,使得ka b (a kb)
即:ka b= a kb
(k )a=(k 1)b
a, b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k = k 1 0
k 2 1=0, 则k 1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共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M 是AB的中点, 1 点N 在BD上,且BN BD, 求证:M ,N,C三点共线。 3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数乘向量
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
由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可以看出,它的几何意义就 是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①当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 0)或反向 ( 0)上伸长为原来的 倍; ②当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 0)或反向 ( 0)上缩短为原来的 倍;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情景导入
思考问题
①在疾风骤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 然后听到雷声? ②一重物由高空自由落下,由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t gt可 知,它在1s末和2 s末的速度分别为v1 , v2 , 请同学们问思考它们的 方向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③请问实数与向量可以进行运算吗? ④ 2a如何理解? 2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吗?大小呢? ⑤ - a (-a )与 - 2a相等吗?其方向与a的方向有何关系?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共线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
a是一个非零向量,若存在一个实数,使得b a, 则向量b与非两向量a共线。
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若 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三点共线。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D
C
N
A
M
B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布置作业
•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 数乘向量(第96页)(明 天早上交)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共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若 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三点共线。 证明: AB a b, BC 2a 8b, CD 3(a - b)
BD BC CD 2a 8b 3(a - b) 2a 8b 3a -3b 5(a b) 5 AB AB与BD共线 又 他们有公共点B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执教人:简艳辉 课件制作人:简艳辉
新余市第六中学 高中数学 必修④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3.1 数乘向量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二章 平面向量
§4 平面向量的坐标
4.1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2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 4.3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