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点击双休日》教案、教学设计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中,掌握日期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整理技巧。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作业要求:
1.作业应独立完成,遇到问题时可以请教同学或家长,但要保证作业的真实性。
2.注意作业的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图表整洁,便于教师批改和同学互评。
3.作业完成后,请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将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4.提倡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年、月、日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日期的基本表示方法,特别强调闰年的判断和月份天数的记忆技巧。
2.教授日期计算的方法,如“一周七天,每月天数不同,如何快速计算出任意日期是星期几?”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将日期数据整理成统计图表,如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并学会解读图表信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为切入点,如周末游、亲子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双休日的安排,从而引出日期计算和统计图表的制作。
-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日期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
-设计有趣的日期计算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突破难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课后探究、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老人是怎么分配我们的时间的吗?为什么我们每周会有两天特别的日子——双休日呢?”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教案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柏义伟一、素材解读儿童的心理需求:双休日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是我双休日最愿意做的,其他小朋友们双休日都在干什么等话题,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经常会思考的问题。
教材的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儿童校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基于上述的思考,教材选取了“点击双休日”这一实践活动课题,目的在于了解儿童双休日的状况,引导儿童双休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单元教材解读1、教材结构:教材在编排上由讨论、调查及收获大部分组成。
讨论:呈现了一幅师生共同讨论双休日问题的情景,随之呈现了两个讨论的问题。
调查:一是通过数据的统计来说明大家对双休日的满意程度如何;二是对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状况从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个维度来说明。
收获:通过讨论与调查两个基础,对双休日生活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材分析:以实践活动开展的三个阶段编排教材: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讲都要经历计划阶段、活动阶段与汇报交流阶段。
教材遵循这一过程,讨论:这其实是实践活动开展前的计划阶段过程;调查:其实是对讨论的话题进行课外的调查与活动过程;收获:其实是汇报交流基础上的得出结论的过程。
三、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1)对学生目前的双休日状况要有充分的估计。
基于广大农村孩子目前双休日的实际状况,从活动内容上来讲,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可能既要做家庭作业,又要参加劳动,还要走亲访友,而更多时间里可能就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从活动形式上来讲,可能是多样的形式而不是单调的形式,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期间可能就是在家长监督或陪伴下来进行的,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间可能就是自己可以支配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期间不可能全天内只去做一件事情,这也就决定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
《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一、活动目标1.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分析与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活动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内容本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点击双休日”,让学生对大家的双休日如何度过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表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c 本实践活动共设计了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想一想”,通过老师的问话“同学们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调查,确定调查内容,制订调查方案;第二环节是“做一做”,引导学生分组道同学中间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并提示学生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将小组的统计结果综合起来,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分析和访问;第三环节是“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对象、调查的结果以及自己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等;第四环节是“议一议”,引导学生谈活动感受,讨论如何提高调查的效率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等,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点击双休日”这个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之后安排的,这个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该活动的重点是“做一做”和“议一议”两个环节。
“做一做”体现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与同学交流、访问,并将获得的数据用统计表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与同伴交流。
“议一议”是对自己参与的整个活动的反思。
学生只有每次活动后都进行认真反思才能形成活动经验以及相应的数学思想。
该活动的编写特点是:1.给学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过程性目标。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台儿庄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台儿庄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台儿庄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P56—57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初步培养信息、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双休日的现状,并能简要分析成因。
2.在活动中,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双休日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质量。
3.抓住“双休日”这个空间与舞台,初步经历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4.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数据的统计和过程中,了解双休日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难点:合理设计双休日。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对双休日的调查、采访的记录或图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1.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一周学习几天,休息几天,周六和周日被称为双休日。
你了解我国的双休日制度是什么时间实行的吗,(学生答复,师介绍背景资料)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双休日参加活动留下的,想看吗, 出示局部同学双休日的活动图片。
谈话:看到他们的活动你最想说什么呀,你们的双休日又是怎样度过的,让我们一起来点击我们的双休日吧~(出示课题) 1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双休日活动图片,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双休日活动的思考,从而展开调查和分析等教学活动。
2(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初步培养信息、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双休日的现状,并能简要分析成因。
(2)在活动中,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双休日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质量。
(3)抓住“双休日”这个空间与舞台,初步经历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4)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指名一生读目标,让全体同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点击双休日》教材分析一、活动目标1.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分析与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内容..本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点击双休日”,让学生对大家的双休日如伺度过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表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实践活动共设计了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想一想”,通过老师的问话“同学们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调查,确定调查内容,制订调查方案;第二环节是“做一做”,引导学生分组到同学中间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并提示学生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将小组的统计结果综合起来,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分析和访问;第三环节是“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对象、调查的结果以及自己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等;第四环节是“议一议”,引导学生谈活动感受,讨论如何提高调查的效率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等,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一)教材解读“点击双休日”这个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之后安排的。
这个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该活动的重点是“做一做”和“议一议”两个环节。
“做一做”体现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与同学交流、访问,并将获得的数据用统计表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与同伴交流。
“议一议”是对自己参与的整个活动的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1
教案:《点击双休日》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题为《点击双休日》。
课程围绕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区别,掌握日期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区分和计算。
2. 日期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日期卡片。
2. 日历。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讲解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日期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点击双休日》2. 重点内容: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概念、日期计算方法、实际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日期的周内时间和双休日。
2. 提高题:运用日期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时间单位(如季度、年份)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5.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来说,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周内时间与双休日的区分和计算,以及日期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下面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点击双休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点击双休日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期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和填写年、月、日。
2.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认识,能够准确计算时间间隔。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日期的表示方法2. 时间间隔的计算3. 双休日的认识教学重点:1. 日期的表示方法2. 时间间隔的计算教学难点:1. 日期的表示方法2. 时间间隔的计算教学准备:1. 日期卡片2. 计算器3. 日历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日历,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双休日是哪一天。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双休日指的是周六和周日,是我们休息的时间。
二、新课内容1. 讲解日期的表示方法- 年:用四位数字表示,如2021年- 月:用两位数字表示,如03月- 日:用两位数字表示,如15日- 举例:2021年03月15日2. 练习日期的表示方法- 教师出示日期卡片,学生填写年、月、日。
-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检查对方的填写是否正确。
3. 讲解时间间隔的计算- 以天为单位计算时间间隔- 举例:从2021年03月15日到2021年03月20日,时间间隔是多少天?4. 练习时间间隔的计算- 教师出示日期卡片,学生计算时间间隔。
-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检查对方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日期,学生判断是星期几。
2. 教师出示一些日期,学生计算时间间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时间间隔的计算,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用日期卡片制作一个双休日的日历。
2. 家长签字确认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时间间隔的计算,让学生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练习和巩固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地填写日期和计算时间间隔。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日期的表示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新课标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学设计与评析
合理安排双休活动科学运行成长轨迹新课标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初步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经历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发现、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具体活动中,体会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方法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老师带来一些照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双休日参加活动时留下的,想看吗?生:想!师:(课件展示照片)看到他们的活动,你最想说什么呀?生1:我最想说,他们这么好,我妈妈给我报了好多好多特长班。
生2:我真羡慕他们……师:你们的双休日都做哪些事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点击我们的双休日。
(贴鼠标图)【评析:通过观看丰富多彩的双休日活动图片,引发学生对自己双休日活动的思考,从而展开调查和分析等教学活动】二、调查统计,分析信息1、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最多(1)调查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双休日活动情况调查,(课件出示调查表)(板书:调查)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双休日经常做的三件事情。
你完成了吗?谁来说说?生1:做家务、下棋、做作业。
……师:看来咱们同学做的事情各有不同,那咱们班同学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最多呢?生1:写作业、玩电脑、看电视。
生2:上特长班、看电视、玩电脑。
师:那只是我们的猜测,要想得到准确答案,应该怎样做?生:统计。
师:怎么统计?生:画正字。
【评析:提出“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最多?”,引起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回忆,为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2)统计师:在小组长面前的信封里有一张这样的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待会儿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用“正”字法统计。
统计时大家所说的事情属于哪一类,组长就在哪类下面画正字,如果这儿没有,就在后面的空格里补充。
三年级上册数学 《 点击双休日》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
《点击双休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双休日”的概念,知道一周有两天休息。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双休日”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3. 学会计算一周内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4.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双休日”的概念,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2. 教学难点:计算一周内的工作日和休息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双休日吗?”引导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双休日就是一周中的两天休息时间,分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周的日历,让学生找出双休日。
(2)教师讲解如何计算一周内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3)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3. 实践应用(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周的日历,并在日历上标出双休日。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4.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五、课后作业1. 制作一周的日历,并在日历上标出双休日。
2. 写一篇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理解了“双休日”的概念,学会了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1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单元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表示一个四位数,读出四位数的数字;2.能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使用数找规律、列式子的方法;3.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过程与方法:1.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发现问题;2.在问题中找规律,感受数学的美;3.模拟数学过程,研究数学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愉悦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2.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价值观;3.调整问题观念,认识自己,培养“成功努力,失败反省”的态度。
教学重点1.认识四位数,练习读取四位数;2.灵活使用数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难点主要难点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的能力,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灵活使用数进行求解,提高解题思维。
教学方法讲授、操练、体验、探究。
教学用具课件、PPT、板书、习题集。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方法5min课堂导入观察图片和视频,并提问引入本课主题。
10min活动1:“拼出四位数”学生四人一组,使用数卡片拼出四位数,然后读出数字。
15min活动2:“找规律”学生根据题目先手工推理找规律,最后利用绘图工具在线上验证。
15min活动3:“小数与分数关系”学生利用相同核心思想和方程求解本题。
10min总结课堂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做题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建议1.花时间阅读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书籍,了解各种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2.鼓励自己不断思考问题,在解题中学习思考;3.每日依托传统的数学练习不忘记思考新思维。
总结本节课主要教授四位数和数学解决过程。
通过活动实践,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思维的乐趣,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启发教育的理念,积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创新和积极态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双休日青岛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年、月、日》,实践活动部分。
主要包括:1. 认识星期和双休日的概念;2. 学会用日历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3. 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星期和双休日的概念,能用日历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日历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的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日历、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日历,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日历,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引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好奇心。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历上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3. 示范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用彩笔在日历上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4. 动手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用彩笔在日历上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5.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6. 实践活动: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并制定双休日的活动计划。
7. 展示分享: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双休日活动计划,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在日历上表示出你们家下一个月的星期和双休日。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星期和双休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表示一个月中的星期和双休日。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 《 点击双休日》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
《点击双休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核心知识点: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如何合理安排双休日生活的问题,通过调查、整理、分析信息,做出简单的决策,感受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前置基础:统计的相关知识,初步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后继地位:进一步研究其他实践活动打好方法基础。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整双休日生活,感受问题解决的方法。
难点:运用统计的知识及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通过合理安排双休日活动,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初步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经历对双休日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培养发现、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运用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方法的作用和力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调查用表、统计用表。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双休日吗?为什么喜欢?生1:双休日比较轻松。
生2:双休日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点击双休日(板书课题:点击双休日)。
关于我们的双休日,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生1:我想知道双休日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生2: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人多,什么事情的人少。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板书:问题)好多同学都比较关心我们班做什么事情的人最多,还有怎样合理安排我们的双休日。
出示问题:我们班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人最多?(二)调查统计,分析信息1、交流课前调查表一(1)交流对双休日活动安排的调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指问题:我们班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人最多?)该怎样做?生:调查。
师:对,先调查。
(板书:调查)课前,我们已经调查了每个同学最经常做的三件事。
下面,我们来“晒晒我们的双休日”。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双休日经常做什么?生1:做作业、上特长班、看电视。
生2:上特长班、看电视、体育锻炼。
师:看来同学们的双休日生活各不相同。
(指问题)那“我们班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最多呢?”生1:看电视玩电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周”,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双休日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时间的基本认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日期的计算,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的概念,知道一周有七天,双休日指的是周六和周日。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计算日期。
3.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周”的概念,知道一周有七天,双休日指的是周六和周日。
2. 让学生学会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教具学具准备:1. 日期卡片2. 周历3.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日历,让他们找出今天的日期,并提问:“你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是星期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日期的计算。
”二、讲解新课1. 讲解“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周有七天,双休日指的是周六和周日。
2. 讲解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3.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计算日期。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己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日期的计算方法。
2. 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板书设计:1. “周”的概念:一周有七天,双休日指的是周六和周日。
2. 日期的计算: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周历,标出本周的日期和星期。
2. 让学生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判断一个日期是星期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周”的概念,让学生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通过计算日期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点击双休日》2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点击双休日》2课程目标1.了解加、减法的概念及其算法;2.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3.能够熟练掌握前面学习的数字数学基础知识;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重点1.加、减法概念及操作方法;2.加减法基本计算方法;3.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加减法算法;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堂小板书、ppt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师生互动,寻找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引入加减法的概念;2.使用ppt播放少儿节目《小学数学竞赛》中的加减法计算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教学步骤二:讲解加减法算法1.通过板书或ppt等工具,详细解释加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算法;2.通过多个简单、易于理解的示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和应用。
教学步骤三:练习加减法1.分发练习册子,由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完成加减法的练习,老师通过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应用;2.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为大家提供展示、竞争和共同学习的机会。
教学步骤四:应用加减法1.老师通过板书或ppt等形式,介绍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结算、出行路线计算等;2.老师设计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顾客或店员,通过“模拟购物”的形式,练习加减法的应用;3.老师布置加减法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评估1.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内的反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练习册子、小组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加减法能力进行练习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自我评估和提高。
总结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创造出更多有趣、有挑战、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点击双休日》教案、教学设计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克服难点,提高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时间单位转换、日期与星期的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时间规划游戏、日期计算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3.教学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时间计算、日期转换等。
b.小组内互相检查、评价,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c.教师选取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教学方法:采用问答、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3.教学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转换,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在于日期与星期对应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点击双休日——青岛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字0-1000之间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算术问题;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数字0-1000之间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白板、笔;2.学生: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他花了45元钱,但他只带了一个50元的钞票,请问他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回答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用50减去实际消费金额来得到小明要找回的钱数。
二、认识数字0-1000之间的整数(15分钟)通过遍历数字0-1000之间的整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且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数之间进行大小比较。
同时,教师还要借用实物或图片来辅助教学。
三、数字的加减法(50分钟)1.教师先给出几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例子,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2.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23+17、45-28等;3.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例如:58+27、94-43等;4.教师用实际问题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小明出去买东西,花了23元钱,他手中有50元的钞票,请问他要找回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计算。
四、巩固(5分钟)在黑板上出几道简单的加减法习题,让学生自己做一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还是对数字0-1000之间的整数不太熟悉,这在后续的学习中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决定在下次课中加强对数字的认识。
同时,在讲解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时,我还可以多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在口算和书写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应用实际问题时还是偏向于死记硬背,需要加强练习和思考。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点击双休日】教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知识吧《点击双休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住“双休日”这个空间与舞台,让学生初步经历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重点:收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过双休吗?(喜欢)如有学生说不喜欢,问一下原因:为什么不喜欢双休?(可能:被家长安排的特长班学习太满,或者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播放视频:(部分同学双休日的活动录像)有的参加特长班活动,有的在家里看电视,有的去爷爷奶奶家,还有的与父母一起外出活动等。
小结:同学们的双休生活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深入研究。
二、整理调查表,交流信息。
1.各小组整理课前完成的2个调查表。
调查表一姓名:____________活动内容参加特长班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体育活动写作业走亲访友时间调查表二姓名满意一般不满意2、全班汇总第小组活动内容参加特长班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体育活动写作业走亲访友时间满意情况满意一般不满意人数(人)3、全班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双休日有很多同学参加特长班。
生2:我发现双休日同学们做作业的时间很长。
生3:我发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我们的调查表中发现了很多的信息。
通过调查表,你能说说哪些双休日活动是有益的?生:(1)参加各种特长班活动,既可以结交新朋友,又增长了知识。
(2)到亲朋好友家增进感情,感受亲情。
(3)与父母一起外出活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4)在家里看看电视,使自己完全放松,有利于下周投入新的学习中去。
很多同学多双休日的安排不太满意,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1:双休日本来能休息,或者是安排自己的活动,但是被家长安排的满满的,所以不满意。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全市获奖教案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6—57页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践活动,经历调查、计算,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双休日的现状,并简要分析成因。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发现、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双休日闲暇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
4、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了解双休日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难点:难点:合理设计自己的双休日。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调查表、统计表等2. 安排课前调查:家庭、学校、社会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双休日生活的?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今天是星期几?生答那你们最喜欢过周几啊?周六和周日被称为双休日,为什么喜欢过双休日啊?是啊,我们都喜欢过双休日。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双休日有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首先我们一起来独一位同学的双休日日记,了解一下这位同学的双休日是怎样渡过的?课件出示:我的快乐双休日2015年3月18日晴星期日•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我期待的周末了。
每周六、周日,早早的迎着清冷的晨风飞向“小白鸽合唱团”,我沉浸在少儿欢快的歌声笑声中;下午我穿着红舞鞋旋转于高雅的拉丁舞旋律中;虽然我的双休日很忙很累,但我很快乐很充实。
我为有这样的双休日而快乐,更懂得珍惜这样快乐的双休日.你认为这位同学的双休日过得怎么样?生自由答。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双休日参加活动留下的,想看吗?出示部分同学双休日的活动图片。
特长班里学特长全面发展我最棒谈话:看到他们的活动你最想说什么呀?你们的双休日又是怎样度过的?让我们一起来点击我们的双休日吧!(出示课题)(贴鼠标图)板书课题:点击双休日二、调查统计,分析信息1、双休日生活调查(1)课前我们进行了双休日活动情况调查,课件出示调查表 板书:调查 ,并完成了下列表格 双休日参加了多少个培训班否是双休日家长是否带你去旅游否很少是双休日是否做家务3个以上2个1个无运动看书自主安排时间一般会做的事自由安排参加培训班做作业双休日大部分时间活动活动频率活动项目调查问题三年级一班双休日生活调查统计表下面我们来猜一猜:双休日,同学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那只是我们的猜测,要想得到准确答案,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说出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
实践活动
——点击双休日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柏义伟
一、素材解读
儿童的心理需求:双休日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是我双休日最愿意做的,其他小朋友们双休日都在干什么等话题,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经常会思考的问题。
教材的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儿童校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基于上述的思考,教材选取了“点击双休日”这一实践活动课题,目的在于了解儿童双休日的状况,引导儿童双休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单元教材解读
1、教材结构:教材在编排上由讨论、调查及收获大部分组成。
讨论:呈现了一幅师生共同讨论双休日问题的情景,随之呈现了两个讨论的问题。
调查:一是通过数据的统计来说明大家对双休日的满意程度如何;二是对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状况从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个维度来说明。
收获:通过讨论与调查两个基础,对双休日生活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材分析:
以实践活动开展的三个阶段编排教材: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讲都要经历计划阶段、活动阶段与汇报交流阶段。
教材遵循这一过程,讨论:这其实是实践活动开展前的计划阶段过程;调查:其实是对讨论的话题进行课外的调查与活动过程;收获:其实是汇报交流基础上的得出结论的过程。
三、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对学生目前的双休日状况要有充分的估计。
基于广大农村孩子目前双休日的实际状况,从活动内容上来讲,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可能既要做家庭作业,又要参加劳动,还要走亲访友,而更多时间里可能就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从活动形式上来讲,可能是多样的形式而不是单调的形式,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期间可能就是在家长监督或陪伴下来进行的,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间可能就是自己可以支配的,大部分孩子在双休日期间不可能全天内只去做一件事情,这也就决定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2)要开展具有广泛而普遍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在双休日期间可能也到过城市,参加过一次课外辅导班,但这些偶尔进行的活动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不代表目前学生在双休日的主体活动,因而在引导学生调查时要注意不能走向极端,否则就不会得到一般意义上的数学结论。
(3)调查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调查内容:一是调查自己在双休日大部分时间里所做的几个主要的活动;二是从三个维度上调查社会对学生双休日的关注程度。
目标:目标是伴随着内容而实现的,因而在目标的把握上,一是通过整合个体双休日生活的梳理得到普遍意义上的双休日满意程度;二是通过三个维度的调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我希望家长、学校、社区应该为我们做点什么等等。
(4)材料的准备是活动的重要保障。
调查表一: 我的双休日
(5)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三个维度的调查活动的开展是课堂交流的重要保障
从教材呈现的形式来看,学生正在进行有关调查,图一是向学校老师调查,图二是进行社会调查,图三是调查自己的家长。
所以在实际的活动环节,必须要进行三个维度的调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否则就可能使活动停留在表面。
四、汇报交流阶段教学的具体阐释
活动一:我们的双休日生活
1、收集与整理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学生个体双休日情况,同时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大家对双休日生活的满意程度。
三年级班双休日生活调查统计表
2、分析
以上其实引导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
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既教材上所说的“通过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一是发现双休日做什么事情的同学最多;二是大家对双休日生活是否满意;三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既双休日为什么某件事情的人数最多,大家对双休日不满意,说明了什么,应该如何改进,如果大家对双休日的生活满意,是否在双休日还能做更有意义
的事情等等。
活动二:关注我们的双休日生活
1、伴随着学生交流活动的不断延伸,教师要从中提炼主题,进行有选择地板书,以便为活动的分析与梳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学校层面,教师关注的可能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作业完成情况,这些都要进行板书;家庭层面,家长除了关注安全与作业完成情况之外,还可能关注孩子时间的利用问题,既可能时刻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可能注意到孩子的交友问题等等。
2、在板书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梳理,既从三个层面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状况进行梳理,并从为什么这个层面上引发学生的反思,如不论从哪个维度上来讲,大家都在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这说明了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主题,所以大家要时刻注意安全。
3、课堂的最后环节,对以上两个活动进行总体的反思,既教材编排最后的一部分内容。
不妨引领学生每人说一段话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希望,提出意见。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活动引向纵深,既以“倡议书”的形式作为活动的延伸,既教材所说的“把你的想法和建议反映给社区、学校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