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幼儿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6页word资料
《学前心理学》3第一章-绪论3(第2周)-学前儿童发展基本理论
记住几个关键期
1、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 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如果让
儿童生活在外国,用不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 2、视觉发展关键期:0-4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斜视 儿童在4岁之前容易矫正。
3、识字的关键期:3 岁左右
教孩子识字很简 单,关键不能用灌 输式,而是在游戏 中学。可用卡片、 图片、实物等提高 孩子识字的兴趣。
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 案例分析
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
• 观点总结
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 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
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
断增多。
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 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 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 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
• 什么是前运算? 运算阶段发展的前期。
• 前运算阶段的成就: 儿童形成了运用符号表征客体的能力。
符号
• 词 语:“枕头” • 心理表象:头脑中的枕头 • 动 作: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放在脑边 • 物 品:书本——洋娃娃的枕头
前运算阶段:2-6、7岁
符号表征
假装游戏
前运算阶段:2-6、7岁
局限2:单一维度的
Urie,Bronfenbrenner 1917-2005
生态系统观:Bronfenbrenner, U.
儿童心理是在环境的持续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
环境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 具有不同结构水平的复杂嵌套系统;
儿童与不同水平的环境结构之间存在复 杂的相互影响关系。
生态系统理论
•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五 个部分或水平: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整理笔记
第一章1幼儿教育心理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2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1903 桑戴克《教育心理学》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幼儿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4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那几个要素?1幼儿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5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那几个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6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1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与教学措施2尊重幼儿的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的差异3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包括对物体的感知、经验、判断、推理、的水平,情感、意志、兴趣的需要的差异。
7教师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教师这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
8教师的敬业精神包括?热情,责任心,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借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9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管理,学科科学知识。
10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1教学设计2材料组织3信息交流4教学活动组织5教学管理6教学评价和管理11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师的风格涉及到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幼儿有着重大是的影响。
12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1教学大纲2教材3课程13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的基础?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为基础。
1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媒体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15教学环境?1物质环境⑴课堂自然环境⑵课堂设施⑶空间设施2精神环境⑴课堂纪律⑵课堂氛围⑶师生关系⑷同伴关系⑸社会文化背景16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的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组织17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是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18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它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重要事件:
• 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用“做中学”的 信条改造学校教育领域,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维果茨基力图以“文化历史发展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具 有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 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年)是我国最早而 且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特点:
•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 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 心理等内容为大家所公认;
•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 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重视教材、
理学”(1877年)命名的教科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
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特点:
• 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学习理论。 • 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
了自己的内容; • 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 信息论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 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
•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 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 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 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 而变化。
幼儿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课堂检测
4、( 活动。
A、间脑
)主要负责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和决策等高级神经
B、大脑 B、颞叶 C、脊髓 C、额叶 D、新小脑 D、顶叶
5(
A、枕叶
)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
6、( )岁时,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相当于成人皮层区表面 大小的80%-90%。 A、7 B、 6 C、4-5 D、3
课堂检测
D、个性是人一出生就形成的心理活动
第二节
心理的基本特性
学习目标: 理解并识记心理的基本特性;
学习任务 1、心理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2、人脑分哪三部分?功能各是什么? 3、大脑皮层分哪4个叶?机能分别是什么? 4、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表现是什么? 5、儿童出生后大脑皮层是怎样发展的? 6、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表 现在哪几点?
课堂检测
4、( )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
B、个案法 D、结构性观察 A、定期观察法 C、参与性观察 A、谈话法 6、( A、实验法
5、下列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B、问卷法 B、问卷法
)。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D、作品分析法
)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任务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幼儿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两个?
4、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1、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和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幼儿。 2.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
4、意义 1)认识教育对象,培养科学的儿童观。 2)探索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 作。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陈帼眉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学前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
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具有相同的实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脑的机能(1)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现象,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研究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①大脑具有记忆的功能,过去的经历在刺激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后又重新呈现出来。
②大脑前额叶与人的个性和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2)研究证明,儿童的心理是儿童大脑活动的产物。
①没有儿童的脑,即使有充分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也不能形成儿童的心理。
②出生时大脑不正常的儿童,也不能产生正常儿童的心理。
比如,脑性瘫痪,即出生前或产期发生脑部疾病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智力低下、视觉障碍等症状。
2.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人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根源。
儿童见过汽车,头脑中才有了汽车的形象;吃过苦药,才知道苦的滋味。
(2)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是一种反映,是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形成心理的过程。
3.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有能动性学前儿童的心理不是对周围环境和教育的机械反映,它在反映过程中有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性。
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依赖着大脑和客观现实。
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广义: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教育心理学应当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科学体系.另一种是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p351879年,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一场“实验教育学运动”。
成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催化剂”。
“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3个途径1.留日学生翻译或编译教育心理学教材。
2.日籍教员来华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并把教材翻译或编译成中文。
3.日本学者直接在我国出版教育心理学著作。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是我国最早而且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4.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取得成果,四个方面: p38(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p38—39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3.关注实际教育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1.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2.现代学期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 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裴斯泰洛齐2.学前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1)欧文与“幼儿学校”……被誉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的萌芽”(2)福禄贝尔与“幼儿园”,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1840)。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重点内容
【幼儿心理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识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
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
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
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二。
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
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
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
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
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
学前教育学--第一、二章讲义+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13、16名词解释)主要是指对0—6岁儿童,也就是从胎儿期到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所有能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心理发展的活动,如看动画片,做家务,同伴交往和旅游等;狭义的学前教育专职托幼机构(早教机构,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
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具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组织性、规划性和系统性等,学前教育虽属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但其教育对象又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有其特殊需要,他们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正因如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全面把握学前教育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2.学前教育学(15年名词解释)不同的学科研究,不同的领域,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并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根据年龄阶段的划分,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各个教育阶段都有具体的内容规律和特点。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和幼儿(3-6岁)。
学前教育学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幼儿园教师、托幼机构的环境、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德育、托幼机构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幼小衔接、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3.观察法(14名词解释、15简答)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收集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手段,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有客观性、能动性、目的性。
观察法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观察法的常用方法有: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行为检核法。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一章
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 验的心理活动。
喜、怒、哀、乐、爱、憎、 惧
意志过程是指人在有 目的活动中自觉地调 节自身的行为和情感,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基础
调控
情感过程
动力
意志过程
一、反映人的态度和活动积极性的个性倾向性。
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洛克和华生
洛克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 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其意义在儿童教 育和心理学领域也有不同的具体的延展。
心理学家华生[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等认为,个体 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 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关系。 ⑤小脑: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姿势。 ⑥大脑: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着 大脑皮层。皮层表面凹凸不平,约由150亿个 脑细胞分六层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很多褶皱, 凹陷部分称为沟或裂,隆起部分 称为回。
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额 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 脑 皮 层 ——高级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表现在:1.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 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观点。
2. 人的心理能够支配调节人的行动,能动地反作用于
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 种需要。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例如:三峡大坝的 修建、旅游景点的建设,还有为了得到玩具的小朋友吃自己不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发展心理学:狭义上,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广义上,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 ----比较动物演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个体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科学的年龄范围------一般指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三.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缪森--<<儿童发展和个性>>儿童心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三个源头:(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观点: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紧起引发作用环境决定论代表: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机构作用的结果2.共同决定论代表:"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观点: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双胞胎爬梯实验"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观点: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3.相互作用论代表:皮亚杰观点: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的层次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其他代表: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以及苏联的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和高级情感)受环境的影响也越大我们认为,在努力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当着力做两件事:(1)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2)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而这应该是心理科学,医学科学,教育和社会公同发挥的功能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发展的阶段划分:(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概念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敏感期(德.菲利斯):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动物心理学家—劳伦斯”印刻”这种现象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 --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洛克--白板说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早期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功绩:(1)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2)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3)撰写第一本青少年心理的巨著<<青少年心理学>>这一时期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②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③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1)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3)偏爱实验室研究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1)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建立了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或发生认识论(2)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3)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4)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科学儿童心理学被介绍到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的教科书的最初尝试第四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时间短,取样大,更具代表性不足:不能确切的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二.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缺点:被试的代表性问题,所花时间太长,可能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三.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好处:更好的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00384学前心理学资料
00384 学前心理学(专科)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
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
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学前心理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
教案首页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
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
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
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
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什么是心理呢?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
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
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
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
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
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第二章:婴儿期心理发展2.1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了解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对后期学习的影响2.2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婴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婴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三章:幼儿期心理发展3.1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幼儿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能力发展了解幼儿期的认知特点和对教育的启示3.2 幼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幼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幼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4.1 个性发展概述了解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2 社会性发展概述理解社会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5.1 心理健康概述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掌握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5.2 心理障碍概述理解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障碍的方法第六章:感知与注意力发展6.1 感知觉概述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意义6.2 视觉与听觉发展探讨视觉与听觉的发展过程分析视觉与听觉对幼儿认知的影响6.3 注意力的发展认识注意力及其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教育策略第七章:语言发展7.1 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理解语言发展的重要性7.2 语音、词汇与句子发展探讨语音、词汇与句子的发展过程分析语言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影响7.3 语言教育与促进掌握语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第八章:认知发展8.1 思维发展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8.2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探讨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8.3 智力发展与评估掌握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智力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九章:情绪与情感发展9.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理论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定义与区别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9.2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探讨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能力的策略9.3 情绪教育与心理健康理解情绪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探讨情绪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十章: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10.1 亲子关系概述理解亲子关系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10.2 家庭教育概述探讨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0.3 家庭教育策略与案例分析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第十一章:同伴关系与社交发展11.1 同伴关系的形成与特点理解同伴关系的定义和发展阶段掌握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1.2 社交技能的发展探讨社交技能的培养和重要性分析社交技能对幼儿适应环境的作用11.3 同伴冲突与解决策略认识同伴冲突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方法第十二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2.1 道德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12.2 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实践原则分析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12.3 道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掌握道德教育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道德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游戏与学习13.1 游戏理论概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功能掌握游戏发展的心理理论13.2 学习理论概述探讨学习的类型和过程分析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3.3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认识游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掌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与发展14.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与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常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4.2 智力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探讨智力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和表现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方法14.3 语言障碍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识语言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和影响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方法第十五章: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1 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未来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5.2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实施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方法15.3 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素养与培养理解学前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探讨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培养和教育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策略。
教师幼儿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6页精选文档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发展趋势。
2.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定义与性质、任务与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整体认识。
本章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学科性质、任务与作用。
本章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含义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取向(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1.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及标志,教育心理学独立的背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学发展的必然)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教学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骄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3. 幼儿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的贡献(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体现结构1. 一个理论基础:学习理论2. 两条主线:幼儿学习与幼儿园教育活动3. 两点附记:幼儿教师心理与家庭教育心理(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测试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原则3. 教育性原则(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变化1.研究课题的多元化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四、考核知识点(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的的定义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5.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的标志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8.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3.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5.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6.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四、考核要求(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识记)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识记)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识记)5.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识记)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趋势(了解)8.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了解)(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理解)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识记)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识记)5.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了解)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解)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理解)(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理解)(1)客观性原则(了解)(2)发展性原则(识记)(3)教育性原则(识记)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1)观察法(应用)(2)实验法(理解)(3)调查法(理解)(4)测试法(应用)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了解)。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笔记
《学前心理学》学习笔记第1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定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
研究对象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1.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
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学前儿童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①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均衡②不同方面心里发展的不均衡③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一】心理发展规律的概念: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1.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发展趋势2.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3.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探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或7岁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一.研究的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1.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家长更好的养育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幼教及其有关工作者更好的完成任务;3.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为幼教学习者和研究者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任务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2.科学地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1.纵向研究: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长期系统的跟踪研究,以探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2.横断研究:在同一时期内,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比较,以了解儿童的各种心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
学前教育心理学笔记
28044 学前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1、识记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1)教师的认知特征a)一般智慧能力b)知识准备c)特殊智慧能力2)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3)教师的期望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5)教师的职业倦怠3.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效应自我应验。
4.教学效能感理论来源: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解释教师内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重大影响。
1)一般教学效能感: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判断2)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及其效果的认识和评价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1)专业知识: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御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2)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3)洞察力:专家比新手有更大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表现:1)课时计划的差异(课前)a)突出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突出细节b)根据先前知识安排灵活性——不随情境变化c)预见性——不能预测计划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中)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b)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教材的呈现d)课堂练习e)家庭作业的检查f)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教学评价的差异(课后)关注焦点不同2、理解与应用1.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教师通过直接观察、查阅档案材料和听取其他师生的反映等途径而获得学生各方面的信息,结合过去的经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料和预想,形成一定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映:●制造心理气氛●提供反馈●向学生输出信息●输入信息教师传来的不同期望信息,被学生获得后便归因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从而对教师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原先形成的期望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被寄予高期望的更好,被寄予低期望的更差教师要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样便会产生良好的应验的预言效应2.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1)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2)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波斯纳公式:经验+反思=成长3)认知学徒制(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让学生以社会互动的方式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基本成分:内容、方法、序列、社会性基本程序:专家与学徒一起工作在教师示范和提供脚手架的时候,学徒尽其所能跟着做让学徒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确保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专家把学徒逐步带到更复杂的作业之中4)外部支持:合作教师大学教师指导3.教师的职业怠倦与教学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发展趋势。
2.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定义与性质、任务与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整体认识。
本章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学科性质、任务与作用。
本章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含义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取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2.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
1.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及标志,教育心理学独立的背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学发展的必然)
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教学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骄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
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
3. 幼儿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的贡献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体现结构
1. 一个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2. 两条主线:幼儿学习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3. 两点附记:幼儿教师心理与家庭教育心理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测试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教育性原则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变化
1.研究课题的多元化
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四、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的定义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
5.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的标志
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8.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5.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
四、考核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识记)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识记)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
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识记)
5.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识记)
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趋势(了解)
8.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了解)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
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理解)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识记)
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识记)
5.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了解)
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解)
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理解)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理解)
(1)客观性原则(了解)
(2)发展性原则(识记)
(3)教育性原则(识记)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
(1)观察法(应用)
(2)实验法(理解)
(3)调查法(理解)
(4)测试法(应用)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了解)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