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程中异常质量问题分析解答

合集下载

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案

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案

锂电池制作过程中常见异常及解决方案一、浆料异常及解决方案异常1:沉降,粘度变化大原因:浆料不稳定的原因是吸水,粘接剂少,未分散好;解决方法:调整原材料选型,主要是考虑比表,粘度等,调整搅伴工艺(主要转速,线速度,时间等),调整粘结剂用量,控制环境水分。

异常2:固含量低原因:消耗NMP多,主要原因是正极比表大,正极径小,搅伴时间长,粘接剂固含量低;解决方法:调整搅伴工艺(主要转速,线速度,时间等),调整正极选型,调整粘结剂选型。

异常3:难过筛原因:大颗粒,主要原因是正极大颗粒,正极粘度高,吸水团聚;解决方法:控制材料颗粒,降低浆料粘度,防止吸水。

异常4:无流动性,变果冻原因:吸水,主要原因是正极水分高,正极PH高,正极比表大,NMP水分高,环境湿度大,粘结剂水分高;解决方法:控制环境湿度,控制原材料水分,降低原材料PH值。

二、辊压前极片异常解决方案异常1:颗粒原因:主要原因是有颗粒或团聚,原材料大颗粒,浆料粘度高,浆料团聚;解决方案:减少材料大颗粒,降低浆料粘度,控制吸水;异常2:裂纹原因:是极片内NMP挥发慢,烘箱温度高,涂布速度快;解决方法:降低前段烘箱温度,降低涂布速度;异常3:气泡原因:浆料有气泡主要是因抽真空不彻底,搁置时间短,抽真空时搅伴速度过快;解决方法:延长抽真空时间,加入表面活性剂消泡;异常4:划痕原因:主要是浆料粘度高,来料大颗粒,浆料团聚,涂布刀口有干料;解决方法:减少材料大颗粒,降低浆料粘度,控制吸水;异常5:拖尾原因:主要是粘度偏高或粘度偏低;解决方法:调整粘度;异常6:质量不稳定原因:浆料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浆料吸水,粘结剂胶水用量少,未分散好,涂布设备波动;解决方法:控制吸水,调整设备,调整粘度;三、辊压后极片异常及解决方案异常1:断片,脆片原因:使用压实过高的原因有烘烤时间长,温度高,粘结剂胶水变性,极片吸水;解决方法:降低压实,极片烘烤时间缩短;异常2:白点原因:极片内层NMP挥发慢的原因是烘箱温度高,涂布速度快;解决方法:控制吸水(原材料,环境);异常3:起皮,掉料原因:脱粉主要是材料水分敏感,极片存储环境湿度大;解决方法:控制吸水(原材料,环境);四、电芯异常及解决方案异常1:电芯工艺,电芯卷绕过松负极过量比设计不合理,安全系数低,正负未包裹正极,正负极片距离不均匀等原因;解决方法:控制卷绕工艺一致性,提高负极过量化,修改正负极片长度设计,优化电芯制作工艺;异常2:正极,混料过程不均匀,解决方法:控制浆料一致性及涂布一致性;异常3:负极,局部区域量少,浸润性差,压实过高或过低,颗粒太大,有效嵌锂面积小,材料配向性差或导电性差,面密度过高,混料不均匀,粘接剂锂电胶水上浮等问题;解决方法:控制浆料一致性及涂布一致性,优化负极过量比,控制原材料颗粒,优化负极配比,优化负极面密度,优化锂胶水粘合剂型号;异常4:电解液,电导率低,粘度大,SEI膜阻抗大,电解液中有气泡,SEI膜不均匀等问题;解决方法:提高电解液电导率,降低电解液粘度,优选成膜添加剂,控制电解气泡,控制化成工艺,保证成膜一致性;异常5:隔膜,孔隙率低,隔膜对电解液浸润性差,孔隙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解决方法:优选孔隙率适合的隔膜,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控制隔膜来料,保证一致性;异常6:充电制度,充电电流大,充电温度低,截止电压高,电芯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解决方法:小电流化成,适当降低环境温度,适当降低充电截止电压,提高极片过流能力(宽极耳);五、电性能异常分析及解决方案异常1:平台低原因:电解液粘度大,电芯内阻大,放电电流大,环境温度低等问题;解决方法:电解液来料相关指标确认及优化,电芯内阻影响因素确认,控制环境温度及放电电流;异常2:容量低:原因:正极敷料量少,压实偏大,负极效率低,环境温度低,电芯吸水,电芯倍率差,电解液浸润性差等问题;解决方法:正极敷料量确认,正极压实及挥发确认,负极压实及首效确认,电芯倍率及测试环境温度等确认,拆解失效电池分板界面情况及影响因素;异常3:自放电大:原因:原材料杂质多,极片微粉多,极片分切毛刺大,隔膜孔隙率大等问题;解决方法:制程中各工序及设备控制,金属杂质来源查找并控制,各原材料的金属材质含量确认,隔膜及其他辅料性能确认;异常4:高温存储差:原因:电解液高温性能差,电芯水分含量偏高,正极残锂量高等问题;解决方法:电解液水分配方成分确认,电芯制程水分控制,正极残锂量确认;异常5:倍率差:原因:导电剂少,正极粘结性差,电芯内阻大,压实偏大,隔膜性能影响,电解液电导率低等问题;解决方法:配方及设计参数确认,电芯内阻相关因素确认,电芯制程的环境控制,拆解失效电池分析界面情况及影响因素;异常6:循环差:原因:负极析锂,过程吸水,隔膜透气性差,压实偏大,测试温度变化,注液量少,SEI膜成膜差等问题;解决方法:压实及注液量等影响因素确认,负极过量比优化,电芯倍率及测试环境温度等确认,拆解失效电池分析界面情况及影响因素;。

质量管理:制程异常处理规定

质量管理:制程异常处理规定

质量管理:制程异常处理规定1.目的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特制定本规范,提供客户良好的质量保证,提高客户满意度。

2.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制程生产、制程检验、出货前检验等岗位发现的不满足标准要求之产品。

3.定义3.1严重缺点(CRI):严重影响产品功能以致无法使用,或违反法律法规,或造成使用之人身安全之缺点3.2主要缺点(MAJ):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减低产品之使用性能,以致不能达成期望之目标3.3次要缺点(MIN):产品之使用性能也许实质上不致减低其期望目的或虽然与设定之目标有差异,但在产品使用与操作上,并无多大影响。

3.4重要原材料定义为:液晶屏、触摸屏+控制卡、AD板、恒流板、适配器、主板、高压板、OPS、扬声器、内存、硬盘、WIFI+4G+天线类、摄像头+MIC类、风扇、液晶+TP全贴合类。

其余为一般材料。

3.5制程异常划分如下两类:A.同一生产订单材料上线率超过规定;①同一订单同材料料号相同问题点:≥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率≥10%,重要原材料≥5%;<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数≥5,重要原材料不良数≥3;②同订单同材料料号累计问题点:≥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率≥20%,重要原材料≥10%;<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数≥10,重要原材料不良数≥6;B.同一生产订单在对半成品、成品检验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良率超过规定;①同一订单相同问题点:≥50套产品,性能不良率≥5%,外观不良≥10%;<50套产品,性能不良数≥3,外观不良数≥5;4.职责4.1品质部:4.1.1负责执行生产首件、制程巡检、成品的检验作业,以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品质检验标准的要求;4.1.2对制造部所发现的不良进行判定,符合以上3.5项A、B类的异常应开立《制程品质异常报告单》;4.1.3对异常批次不良品做标识、隔离;4.1.4制造部、品质部所确认的不良情况应完整记录在表单上并通过正式邮件和临时微信等形式通报相关部门;4.1.5对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品质复检确认,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4.1.6在收到技术或工程部返工方案验证OK通知信息后组织相关人员发起返工会议;4.1.7对改善对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追踪确认,并将结案《异常处理报告单》归档编号管理,以便追溯,统一归档为电子档;4.2制造部:4.2.1负责材料上线前检验、半成品、成品的初检作业,以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品质检验标准的要求;4.2.2负责材料上线不良、半成品、成品初检等所发现的不良反馈当班线长/品质IPQC/FQC确认;4.2.3配合相关部门给出的临时处理决策(如停线、换料、返工、返修、验证等作业);4.2.4经品质确认标识的来料不良品安排退料、换料等作业;4.3工程部(主导负责量产、小批量阶段):4.3.1主导小批量、量产(除样机)等阶段不良原因分析,判定责任部门,并与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异常确认与讨论,制定纠正预防措施;4.3.2主导该批次不良品的临时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批量返工前返工方案验证、指导返工作业等;如30分钟内讨论无果的工程应及时向生产部发出停线、换料、切线等通知。

【VIP专享】电池制程中异常质量问题分析解答

【VIP专享】电池制程中异常质量问题分析解答

电池制程中异常质量问题分析解答制造技术培训-生产中常见问题与解答1、什么是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1) 配膏:用专门的溶液和粘接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

(2) 涂布: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的表面,烘干,分别制成正负极极片。

(3)制片:将涂好的布裁成工艺要求的大小,压片,再焊极耳(4) 装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极芯,装入包装膜,再注入电解液、封口等工艺过程,即完成电池装配过程。

(5) 化成:用专用的电池充放电设备对成品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对每一只电池都进行检测。

筛选出合格的成品电池,待出厂。

(6)包装:按客户的要求,将电池组合出货2、锂电池在生产中最为严格控制的因素之一是水,为什么?答:只要电池里有微量的水就会使电池产生气体,使电池容量下降,放电效果差,因此,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水分。

3、在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可能引入水份?如何有效控制?答:在电池注液封口前,要求电芯非常干燥,真空干燥箱烘干后的电芯水分含量小于空气相对湿度5%的水分含量,由于空气湿度一般在60%~90%,所以,只要接触空气电芯就会吸水。

注液室经过特殊处理,空气湿度可控制在25%以下,但还是大于电芯的水分含量,因此注液室也要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电芯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为了有效控制水分,从极片生产就开始控制,包括涂布烘干,烘干桥烘干,控制车间湿度,一直到装配裁隔膜烘干,控制车间湿度。

总之一切要求干燥。

我们洗手后要手干后再进车间,戴口罩防止口水喷到极片上等。

4、极片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什么后果?答:极片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电池性能下降。

而且长时间放置会落尘,极片上出现灰尘等杂质,造成自放电大、微短路等后果。

5、极片上有浮粉会有什么问题?答:极片上有浮粉在卷绕成电池以及注液后,浮粉会在电池中随着电解液的运动而运动,运动到某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时,比如隔膜有缺陷的地方,将有可能造成电池出现微短路、自放电大等问题。

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及修复措施

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及修复措施

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及修复措施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也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修复措施。

1. 电池容量降低问题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造成的,难以避免。

修复措施•定期校准电池:将电池完全放电,然后再完全充电,可以帮助恢复部分容量。

•避免高温环境:高温会加速电池容量的降低,尽量避免将电池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优化充电方式:使用合适的充电器,并避免频繁充放电,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 电池充电速度过慢问题描述电池充电速度过慢可能是由于充电器功率不足或电池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修复措施•更换高功率充电器:使用功率较大的充电器可以加快充电速度,但需确保充电器兼容电池。

•检查充电接口:清洁充电接口上的灰尘或脏物,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提高充电速度。

•检查电池状态:如果电池老化严重,可能需要更换新的电池以提高充电速度。

3. 电池充电速度过快问题描述电池充电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电池过热,从而影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修复措施•使用合适的充电器和线缆:充电器功率和线缆质量应与电池匹配,避免充电速度过快。

•避免快充模式:快充模式可以提高充电速度,但会加快电池老化,尽量避免频繁使用快充模式。

•确保通风良好:在充电过程中,确保电池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电池过热。

4. 电池寿命过短问题描述电池寿命过短可能是由于充电次数过多、使用环境不当或电池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修复措施•优化充电习惯:避免频繁深度放电和充电,保持电池在40%-80%的适度充放电状态。

•控制使用环境温度:避免将电池暴露在极端温度下,保持适宜的使用温度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适度休息电池:长时间高负载使用会加速电池老化,适时让电池休息一段时间。

5. 电池发热过多问题描述电池过热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如电池膨胀、漏液、爆炸等。

锂电池制程异常案例分析

锂电池制程异常案例分析

锂电池配料和涂布制程分享一、配料异常处理方式1、极粘度偏高怎么解决?策略(1)加搅1h后看粘度合格情况(2)加搅后粘度还是超高,加入一定量CMC和水搅1h测粘度(3)如果粘度还是不下,加入一定量水加搅1h2、负极沉淀太多,粘度和固含量合格,但无法过筛?策略(1)此锅浆料重新搅拌,搅拌1.5h抽真空,搅拌1h慢速搅拌(2)搅拌完成后品质测试浆料粘度及细度,生产试涂看效果3、正极配料测粘度偏高?策略(1)粘度不合格的再加NMP调试合格后正常发料涂布4、PVDF胶液呈黄色透明胶将,有许多黑色颗粒?策略(1)分析黑色物质(2)停止使用该NMP和母液,评估后使用5、正极配料加入NMP时阀门未关好造成加入过多,粘度过低?策略(1)出料重新配料,干粉物料减半,NMP少加80Kg搅拌后混一半异常料6、PVDF胶液有白色不溶物?策略(1)胶液加搅0.5-1h二、涂布异常之缩孔1、关于火山口电极极片特别是负极极片表面出现的圆形或近乎于圆形凹陷,称之为缩孔或火山口。

缩孔这一涂布缺陷常见于涂料应用的涂膜过程中,并非锂离子电池电极片涂布时特有的现象。

如下图2、缩孔的形成在涂布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气泡、肥边、火山口、多边形凹陷、橘皮状等,缩孔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从根本上意义讲由于成膜时所产生的表面张力梯度造成的,这种现象称之为Maragoni效应。

材料间表面张力不匹配,是产生缩孔的主要诱因。

粘度、流动性以及干燥风速和烘箱温度等都可能改变表面张力及其作用过程,从而诱发缩孔的产生。

固化前可流动膜面中存在低表面张力的微粒(如粉体,油滴等),造成中央表面张力较低,流体以污染物为中心向四周迁移,最终形成边缘高于中心的圆形下陷(缩孔)。

3、缩孔的预防选用相容性好的分散剂或分散介质,减少涂料本体中低表面张力大颗粒(包括大液滴)的存在;添加疏水表面活性分散剂和溶剂等也可以控制缩孔的程度。

4、涂布缩孔解决方案1)材料表面结构的进一步改性通过对石墨材料表面进一步的改性,提高极性基团,提高其亲水性;2)调整粘合剂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通过调整粘合剂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降低其极性基团的含量,有效降低LA型水性粘合剂产品的表面张力,提高其对石墨材料的润湿程度。

锂离子电池异常总结汇报

锂离子电池异常总结汇报

锂离子电池异常总结汇报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类型,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在移动通信、电动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异常情况,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锂离子电池的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和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是对锂离子电池常见异常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汇报。

首先,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容量衰减。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容量会逐渐下降,导致电池的续航能力降低。

这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不可逆性,以及锂离子与电解液中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是优化电池的使用和充电方式,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和过度充电,并定期进行电池健康检测和维护。

其次,锂离子电池在过充和过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过充会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温度升高,进一步导致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增加了电池发生短路和火灾的风险。

过放则会导致电池内部的锂离子浓度过低,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荷,从而降低了电池性能,甚至会引起电池的极化。

为了避免这些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监控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例如使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保护电路等。

第三,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下易产生热失控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0~45℃之间,超过这个范围,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速,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引发热失控和火灾。

因此,在热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在电池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散热装置、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系统等,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四,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内部短路问题。

内部短路通常是由于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接触或导电填料的故障所引起的。

内部短路会导致电池过度放电,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电池热失控和火灾。

锂离子电池品质异常原因分析及检查方法

锂离子电池品质异常原因分析及检查方法

14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锂离子电池品质异常原因分析及检查方法王艳萍1,李德胜2,邓永勇1,朱明新1,何 东1,杨树成1(1.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技术虽然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品质异常原因分析及检查方法作出研究。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原因分析;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0-0145-2 收稿日期:2021-05作者简介:王艳萍,女,生于1985年,青海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电池制造品质管理。

本文将首先针对锂电池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对锂离子电池品质异常的原因作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检查方法,提高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质量。

1 锂离子电池概念及功能要求锂离子电池从电池的基本功能来看,可以分为四种功能,锂离子电池应当具有密闭作用,并且应当满足绝缘要求,导电要求及化学要求,下面将针对这四种要求进行分析。

1.1 锂离子电池分类锂电池通常分为2大类,分别是:①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②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

按锂电池的外形分类的话,锂离子电池分为方形锂电池和圆柱形锂电池。

按照怄气包装分类又可以分为铝壳锂电池,钢壳锂电池,软包电池。

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锂金属电池作为一次电池,不可用于二次充电用,因此不再被使用。

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

扣式电池组装测试及异常分析

扣式电池组装测试及异常分析

第一部分锂扣式电池组装与测试一、扣式电池制备与组装1.正极配料活性物:PVDF:导电剂(乙炔黑)=8:1:12.负极配料活性物:PVDF:导电剂(乙炔黑)=7:2:13.溶剂NMP依据物料情况来定,经验值4.涂布采用涂布制样器简单涂布5.干燥自然干60℃,真空干110℃(24h).如果水分子在材料晶格内,干燥温度为60-70℃5.把正负极制片放入真空手套箱进行组装注:①不管正极材材料还是负极材料都组装为正极,锂片为负极②2016和2025型锂扣电组装示意图如下二、扣式电池循环伏安(CV法)测试步骤1.采用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绿色)接正极,参比电极(白色)和对电极(红色)接负极.2.打开电化学工作站,点击控制Control---开路电位OCV,记下开路电位.3.接着选择循环伏安法CV.4.参数设置:初始电位Init为OCV电位,高电位High为5V,低电位Low为1.5V,终止电位Final为5V,灵敏度Sensitivity为1e-6,扫描速度Scan Rate为0.1mV/s.5.点击运行Run.三、扣式电池交流阻抗测试步骤1.采用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绿色)接正极,参比电极(白色)和对电极(红色)接负极.2.打开电化学工作站,点击控制---开路电位,记下开路电位.3.接着选择交流阻抗EIS.4.参数设置:初始电位为OCV电位,高频High Frequency1e为1e-5 Hz,低频Low Frequency1e 为1e-1 Hz,振幅Amplitude<10mV.5.点击运行Run.注:①锂扣电循环前后都要进行EIS测试②数据分析采用Zview专业软件进行拟合后分析Li+在不同相转移情况③不同EIS图拟合电路图如下四、扣式电池充放电测试步骤1.打开充放电仪设置工步:0.2C/0.2C2.测试出来的容量为正负极容量第二部分锂电池制程异常案例分享一、异常处理方式1.1 极粘度偏高怎么解决?策略(1)加搅1h后看粘度合格情况(2)加搅后粘度还是超高,加入一定量CMC和水搅1h测粘度(3)如果粘度还是不下,加入一定量水加搅1h1.2 负极沉淀太多,粘度和固含量合格,但无法过筛?策略(1)此锅浆料重新搅拌,搅拌1.5h抽真空,搅拌1h慢速搅拌(2)搅拌完成后品质测试浆料粘度及细度,生产试涂看效果1.3 正极配料测粘度偏高?策略(1)粘度不合格的再加NMP调试合格后正常发料涂布4、PVDF胶液呈黄色透明胶将,有许多黑色颗粒?策略(1)分析黑色物质(2)停止使用该NMP和母液,评估后使用5、正极配料加入NMP时阀门未关好造成加入过多,粘度过低?策略(1)出料重新配料,干粉物料减半,NMP少加80Kg搅拌后混一半异常料6、PVDF胶液有白色不溶物?策略(1)胶液加搅0.5-1h二、案例分享2.1 颗粒A清理刀口B清理筛网C浆料本身未达到出料标准D来料异常-反馈改善2.2 缩孔张力梯度造成maragoni效应(火山口),浆料张力不匹配、异物是诱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制程中异常质量问题分析解答制造技术培训-生产中常见问题与解答1、什么是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1) 配膏:用专门的溶液和粘接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

(2) 涂布: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的表面,烘干,分别制成正负极极片。

(3)制片:将涂好的布裁成工艺要求的大小,压片,再焊极耳(4) 装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极芯,装入包装膜,再注入电解液、封口等工艺过程,即完成电池装配过程。

(5) 化成:用专用的电池充放电设备对成品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对每一只电池都进行检测。

筛选出合格的成品电池,待出厂。

(6)包装:按客户的要求,将电池组合出货2、锂电池在生产中最为严格控制的因素之一是水,为什么?答:只要电池里有微量的水就会使电池产生气体,使电池容量下降,放电效果差,因此,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水分。

3、在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可能引入水份?如何有效控制?答:在电池注液封口前,要求电芯非常干燥,真空干燥箱烘干后的电芯水分含量小于空气相对湿度5%的水分含量,由于空气湿度一般在60%~90%,所以,只要接触空气电芯就会吸水。

注液室经过特殊处理,空气湿度可控制在25%以下,但还是大于电芯的水分含量,因此注液室也要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电芯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为了有效控制水分,从极片生产就开始控制,包括涂布烘干,烘干桥烘干,控制车间湿度,一直到装配裁隔膜烘干,控制车间湿度。

总之一切要求干燥。

我们洗手后要手干后再进车间,戴口罩防止口水喷到极片上等。

4、极片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什么后果?答:极片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电池性能下降。

而且长时间放置会落尘,极片上出现灰尘等杂质,造成自放电大、微短路等后果。

5、极片上有浮粉会有什么问题?答:极片上有浮粉在卷绕成电池以及注液后,浮粉会在电池中随着电解液的运动而运动,运动到某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时,比如隔膜有缺陷的地方,将有可能造成电池出现微短路、自放电大等问题。

6、正、负极片压片的目的?答:使活性物质与导电箔料接触紧密以及活性物质本身接触紧密,降低极片的厚度,提高电池体积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7、压片厚度对电池性能有什么影响?答:极片压片厚度达不到要求,首先会造成电池的厚度达不到要求。

另外,极片压片厚度不同,活性物质中的紧密接触程度也会不一样,会造成电池性能的差别。

8、油性物质粘在极片上有什么问题?答:油性物质粘在极片上有可能造成此处电解液不浸润,使活性物质反应不好。

另外,油性物质对于电池来说是杂质,在电池中会出现破坏电池性能的一些反应,造成电池性能下降。

9、极片脱粉会导致电池性能出现什么问题?答:极片脱粉会造成电池容量不够。

另外,负极片脱粉还会造成安全问题,有可能电池枝晶短路起火燃烧。

10、极片表面有硬点、手印、不平滑对电池有哪些影响?答:极片表面有硬点,在卷绕后,压电芯时很容易出现硬点穿透隔膜,造成电池短路。

极片表面的手印是手上的汗液留下的痕迹,主要成分是人体分泌的一些盐分和油脂,和上面油性物质的危害相似。

极片表面不平滑是极片厚度不均匀的表现,可能造成极片各个不同部位反应不均一的问题。

11、刮粉部位(箔料表面)不太干净,不平滑,轻微刮烂对电池有哪些影响?答:刮粉部位箔料表面不太干净,主要会导致极耳焊接困难,焊接不上或者容易出现虚焊。

刮粉部位箔料表面轻微不平滑对电池影响不大,如果出现打折的情况则可能在卷绕时刺穿隔膜。

极片轻微刮烂容易在电芯受压时刺穿隔膜,造成短路。

12、分容极片放错会造成什么后果?答:极片分容是为了使电池正负极容量匹配,如果放错就会使得电池正负极容量出现不匹配,电池正负极容量不能完全发挥,还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安全性,所以不允许放错极片档次。

13、极片裁窄或裁宽有什么问题?答:极片裁窄会造成极片容量不足,或造成正负极容量不匹配。

极片裁宽可能会超过隔膜宽度,造成短路。

14、为什么焊极耳后要冲压焊点?答:因为点焊或超焊后,表面不平甚至会有尖刺,必须冲压使表面平整15、极片有披锋会对电池有什么影响?答:极片的披锋有可能刺穿隔膜,使正负极接触,造成电池短路。

16、同样压到相同的厚度,极片压1次和压多次对电池有影响吗?答:极片压1次如果能够达到要求,则只需要一次。

如果压一次达不到要求,需要压2次甚至3次。

如果通过调小轧机辊间间隙强行一次压薄,由于铜箔铝箔延展性不够,会出现变形、毛刺甚至压烂。

17、为什么涂布烘干要控制温度?答:因为膏料是用粘接剂粘接在一起的,如果温度高粘接剂会分解变质,极片就会脱粉。

如果温度低极片又烘不干,所以要涂布烘干要控制温度。

18、如何判定拉浆过程中极片的质量好坏?答:极片表面平整、光滑、敷料均匀、附着力好、干燥,不脱料、不掉料、缺料、无积尘、无划痕、无气泡的极片为好的极片,有缺陷的为不好的极片。

19、原材料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应如何保健?答:各种固体原材料,还未见报道对身体有害。

在我们生产控制的环境中,都远远低于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浓度。

在粉尘比较大的工序,如配料,刮粉,扫粉等等工序,需要戴口罩防尘,防止吸入过多粉尘,对身体造成伤害。

液态原材料中,正极溶剂吸水性强,会吸收皮肤水分,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沾染,万一沾染应尽快用水洗掉。

还未见电解液对身体有害的报道。

20、应怎样保障人身安全?答:保障人身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备人员在生产设备上附加安全保护装置,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

二是各工序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三是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尽快的将各种异常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1、极耳焊接牢固与否对电池有什么影响?答:极耳是电池内外沟通的中介,极耳与集流体之间焊接不牢固,出现虚焊等问题,造成电池内阻过大,大电流放不出电或造成电池低压。

22、组合电池为什么要在极耳的位置贴胶纸?答:组合电池在极耳位置很容易出现正负极极片,正负极极耳接触,如果出现接触将会出现电池短路的情况。

所以需要贴胶纸保证电芯不出现短路的情况。

23、电解液的量控制不严格会造成什么问题?答:电解液的量不足,将会导致电池内阻高,容量低。

电解液加入过量则会导致电池中液体含量过多,电池发软。

而且在二次封口的时候多余的电解液很容易出来,造成电解液污染。

24、卷绕电池芯的主要注意事项答:(1)、极片与隔膜纸铺平。

用手按住极片与隔膜纸时,用力大小适中均匀。

电池芯卷绕松紧适当。

(2)、注意极片上有无划痕、掉料、缺料、气孔、起泡等不良及隔膜纸有无不良,如有挑出待处理。

(3)、极片一定要放在隔膜的中间,尾部隔膜要多出极片。

(4)、卷绕时注意手脚的谐调性,不被卷针划伤手。

25、电芯短路会对电池造成什么影响?内短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电芯短路会造成电池低压或零压、气胀、破裂等,短路的瞬间电池温度很高,电池有可能燃烧爆炸。

内短路是指电池内部正负极片接触或通过导电物放电,产生的原因有隔膜短、窄或隔膜卷折,隔膜破或极片破刺穿隔膜,卷绕极片偏位,有浮粉或有金属颗粒等。

26、电池气胀有哪些原因?答:电池气胀是电池内电解液分解产生了大量气体,造成的原因有电池过充电,电池内短路,电池极耳短接等。

27、什么是分容?答: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使得电池的实际容量不可能完全一致,通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将电池按容量分类的过程称为分容。

28、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答:容量用C(mAh),电流用I(mA),放电时间用t(h)表示,用下式计算放电容量:C= I×t (mAh)29、封口温度过高对密封有何影响?答:封口温度过高会使包装膜内膜产生过熔。

由于封口条的挤压使融化的内膜变的很薄,内膜和包装膜铝层的粘合力变差。

这样就表现在撕开电池后封边过熔的部位颜色较为发亮、透明,有的部位内膜和铝层发生分离。

所以过熔会使电池的防水防氧能力变差,使电池出现气胀;过熔有时也会使电池产生铝层腐蚀。

30、电池不小心被短路,时间很短,此电池还有用吗?答:电池外极耳连接在任何导体上都会造成外部短路,短路有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

如:电池温度升高,气胀等。

甚至会引起爆炸着火。

因此切勿将电池外部短路。

如果短路的时间非常的短,仅仅只是极耳碰了一下,可以在短路之后测试电池的电压、内阻,如果电压、内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影响不大。

如果电池出现发热、气胀或者电压下降则不能用。

31、二封抽气不尽对电池有何影响?答:抽气不尽首先会造成电池发软,电池易变形,且易气胀。

而且残存气体会对电池循环性能造成影响。

32、恒流充电是什么意思,电流偏离工艺对电池产生何影响?答:恒流充电是指以恒定不变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如1000mA恒流充电,就是指以1000mA 保持不变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需要恒流源来保证电流恒定,充电过程中一般表现为电流保持不变,电池电压上升。

一般工艺设置电流是由理论计算和实际经验来确定的,不能发生偏离。

在化成时如果设置电流过大,电池就被过充电,电池会气胀。

电流过小,将会使得电池充不饱。

33、恒压充电是什么意思,电压偏离工艺对电池产生何影响?答:恒压充电是指以恒定不变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

如4.2V恒压充电,就是指以4.2V保持不变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特殊设备来保证电压恒定,如现在的化成柜。

充电过程中一般表现为电压保持不变,电池电流下降。

工艺设置电压是由电池特性决定的。

设置电压过小则充不饱电,电池放电容量不够。

设置电压过大,则会造成电池过充电,严重破坏电池性能,严重者出现爆炸起火等危险情况。

故需特别注意,严禁发生偏移。

34、电池串联或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容量是多少?答:串联(series connection 缩写为S):把一个电池的正极与另一个电池的负极相连,如此串接下去。

串联后的电池组的电压是所有电池电压的和,电池组的容量是由电池组中容量最小的电池决定。

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时所有电池中流过的电流都是相同的。

并联(parallel connection 缩写为P):电池的并联,是将电池组中所有的电池的正极都连接在一起,所有的负极都连接在一起。

这样组成的电池组电压仍然是单个电池的电压,每个电池的电压都是相同的,而流过电池组的电流是所有电池电流的加和,电池组的容量是各个电池容量的加和。

比如:“4S2P”电池组。

所谓“4S2P”就是8个电芯分2组,每组4个电芯串联(Series)在一块,然后两组电芯再并联(Parallel)在一起。

所以我们想要得到高电压就需要将电池串联,为了高容量或者大电流需要将电池并联。

35、我们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对环境产生污染吗?答:不产生污染,锂电池不含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是绿色环保电电池。

其他电池很多都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比如铅酸蓄电池、镉镍电池,有些碱性电池还含有微量的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