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习题(含答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练含答案02
一、选择题1.从下图中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管辖范围大为拓展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C.经济发达国力强盛D.思想活跃文化昌盛2.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广州淘金坑秦墓、华侨新村秦墓等秦朝墓中,发掘有众多秦式铜鍪、蒜头壶、陶、半两钱等遗物,这是以往岭南墓葬中没有的。
由此可见,秦朝()A.推动了文明扩展B.统一了墓葬形式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经济发展3.以下一组文物图片的主题应为,秦朝()A.巩固统一的措施B.青铜工艺的进步C.推行统一的货币D.铁制工具的出现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C.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D.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5.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
秦统一后,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御史大夫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经西来。
”该诗所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中央制度B.修建万里长城C.书同文车同轨D.兼并六国,完成统一7.下列材料反映了秦统一后采取的治国措施,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为秦始皇时期首创B.圆形方孔钱因体积小定为统一货币C.统一车轨使秦朝陆路交通发达D.都是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经济措施8.秦始皇认为,天下之所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有诸侯存在。
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
为“达到安宁”,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推行分封制9.在固阳县城北7千米处,一条宛若游龙的长城横亘在群山之中,这就是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2.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家天下”B.君权神授C.皇权至上D.皇帝独尊3.“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4.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5.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6.班固在《汉书》中写道:“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这表明他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8.“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9.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千米。
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
此举()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10.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堂作业(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设置丞相2.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 圆形方孔半两钱B. 五铢钱C. 交子D. 银元3. 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原因不包括( )A. 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B. 商鞍变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广D. 秦王赢政个人的政治才能4.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 洛阳B. 咸阳C. 长安D. 北京5.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 )A. 夏朝B. 秦朝C. 商朝D. 东周6.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7. 《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垂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 刑狱B. 军事C. 行政D. 监察8. 下图是秦朝统一文字后“马”的写法,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它是( )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楷书9.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正在参与长城西起点地的修筑。
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A. 临洮B. 咸阳C. 辽东D. 九原10. 秦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到长城一带B. 南到南海C. 西到临洮D. 东到东海1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
这一政治体制是( )A. 皇帝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2.为了加强各地联系,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水道。
这条人工水道是A. 灵渠B. 邗沟C. 江南河D. 永济渠3.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 刀币B. 贝币C. 五铢钱D. 圆形方孔铜钱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请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A. 公元前2世纪前期B. 公元前2世纪后期C. 公元前3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6.7.秦始皇A. 统一了六国B.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C. 自称“始皇帝”D. 统一度量衡8.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_年。
10.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11.曾经歼灭六国,自称“始皇帝”的是。
______。
12.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______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______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
你来到当时的首都______,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______(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______。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14.秦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巩固统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
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推行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
郡县制的推行,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商鞅变法的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管理。
B项不合题意;元朝推行行省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在地方推行”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从政治方面,在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初中历史《秦统一中国》课时练及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秦国灭六国而统一全国,六国破灭的先后顺序是()A.韩、赵、魏、楚、燕、齐B.魏、韩、燕、赵、齐、楚C.齐、赵、魏、燕、韩、楚D.韩、楚、赵、魏、燕、齐2.(2023山东平原三校期中)梁启超曾指出:“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3.(2023山东无棣期中)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4.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5.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今甘肃临洮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6.(2023湖南永定期中)秦王朝对全国各方面制度开展整齐划一的工作,如“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
其最终目的是()A.推行法家思想B.加强经济交流C.促进文化传播D.巩固国家统一7.对如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D.统一度量衡8.(2022云南中考)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9.(2021福建中考)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10.(2022山东平邑期中)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含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单项选择题1.秦始皇的暴政统治遭到后世多方批评和谴责,但他制定的皇帝制度及其整合和规范的皇帝观念却被后世继承下来,如皇帝尊称为“圣上”“圣皇”,皇命称为“圣旨”“圣诏”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后世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B.君权神授思想能解决君臣矛盾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D.皇帝制度及观念利于维护统治2.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3.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4.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5.观察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6.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7.“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修筑万里长城D.创立中央集权制度8.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由此可知,首次作为全国性统一使用的文字是()A.隶书B.行书C.小篆D.楷书9.“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这一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B.郑国渠C.灵渠D.白渠10.根据《秦律杂抄》记载:官员听皇帝的命令时,如果不下地站立,就要违则罚出两副盔甲,并且撤职,永不再用。
这样的惩罚措施,旨在()A.保持秦军战斗力B.加强皇帝对将领的控制C.维护君主的权威D.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11.历史学家吕思勉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A.齐、楚、秦、燕、赵、魏B.齐、燕、赵、魏、晋、楚C.赵、魏、韩、燕、楚、齐D.韩、赵、魏、晋、楚、齐2.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3.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 B C D4.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些建议和努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A.开疆拓土,青史留名B.加强思想控制C.促进国家经济发展D.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5.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6.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咸阳,东到辽东7.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应为()A.变法B.称“王”C.统一D.仁政8.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
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9.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0.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主要是因为()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1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是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表现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不是暴政的表现。
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直接选择答案。
也可采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③,得出答案。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地方实行郡县制,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B【解析】【详解】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是从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的角度,对郡县制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属于史识,B符合题意;AD属于史实,C属于史论,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
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A.全面推行郡县制B.统一了度量衡C.流通圆形方孔钱D.实行车轨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根据题干材料“洞庭郡”的文字记载,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所以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郡县制无关,排除,故选A。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C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2.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
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C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B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车同轨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C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④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D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6.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C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7.秦朝时开凿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沟通了( C )A.长江和珠江 B.长江和黄河C.湘江和漓江 D.漓江和淮河8.秦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北到长城一带B.南到南海C.西到临洮D.东至东海9.某书信朗读节目第一期朗读的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解析版)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一、秦灭六国1.“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A. 夏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秦朝C. 北宋D. 元朝3.下列哪一因素对秦最终统一六国所起的作用最大()A. 秦王羸政的即位B. 秦国的地理位置C. 秦国的商鞅变法D. 秦国采取连横的外交政策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A. 首创皇帝制度B. 统一全国C. 抵御匈奴D. 开发南疆5.新学期开始,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
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他姓()A. 王B. 秦C. 夏D. 周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6.如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7.《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
”这表明()A.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B.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C.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D.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8.“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他”是指()A. 周武王B. 秦始皇C. 汉武帝D. 隋文帝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焚书坑儒B. 修筑了万里长城C.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10.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
能证明这一结论的重要考古发现是()A.走马楼吴简出土B.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C.宁乡四羊方尊出土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简的出土是湖南省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其出土地点在龙山里耶。
因此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选项D符合题意;走马楼出土的是三国时期吴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反映的是汉朝情况;四羊方尊反映的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首创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度D.禅让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
世袭制始于夏朝,分封制是周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的制度,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
解题时应紧抓题干中“秦始皇首创”“政治制度”等关键词。
4.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含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形成B.世袭制的确立C.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3.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派蒙恬北击匈奴B.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C.建立郡县制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4.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
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秦统一中国》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6.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以下秦朝推行的措施“具有创始意义”的是()①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②开创皇帝制度总揽军政大权③征调民力服役修骊山陵④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都江堰、灵渠、翻车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
它们具有的相同的功能是()A.运输B.防洪C.水运D.灌溉8.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25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41.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全国通用的货币是A.布币B.贝币C.刀币D.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全国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4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留有刻石。
上面刻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字样。
这段石刻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①领土疆域②文字书法③政治制度④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由“西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可研究秦朝疆域,①正确;根据该石刻上的文字,可研究秦朝的文字书法的状况,②正确;“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可用于时秦朝正制度,③正确;该石刻没有体现秦朝的经济方面,④错误;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43.秦末由陈胜和吴广所领导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在A.巨鹿B.大泽乡C.咸阳D.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在大泽乡发动起义。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44.“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秦孝公)且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表明()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B.秦国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C.秦国以军功为依据加官赐爵D.秦孝公求贤以实现国富民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意思是晋国夺走了我秦国祖先占有的河西之地,诸侯国鄙视我秦国,是我秦国的耻辱。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实行分封制⑤焚书坑儒⑥修建灵渠A.②③⑤⑥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2.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导游,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A.西安B.南京C.咸阳D.洛阳3.“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皇帝制B.攻打匈奴C.推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5.在学习《秦统一中国》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郡县制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6.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A.世袭继承B.皇帝任命C.地方推荐D.考试选拔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8.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
这项措施()A.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C.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二、材料分析题9.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1.诗歌是时代的灵魂,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下诗歌的朝代排序正确的是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③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朝);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朝)。
因此诗歌的朝代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④,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以下示意图中①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A.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周后秦朝统一了中国,进而是汉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故B符合题意。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毛泽东早年在评论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nú指妻儿)贫怠以绝消耗。
”这一历史事件是指A.武王伐纣B.管仲改革C.商鞅变法D.李悝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是奖励耕织军功,故C符合题意。
武王伐纣建立周,管仲改革为齐称霸提供了条件,李悝变法是魏国,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列这些成语故事,按其反映相关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房谋杜断②约法三章③卧薪尝胆④陈桥兵变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①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任用贤相房玄龄和杜如侮;②约法三章指的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攻占咸阳,为安定人心,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③卧薪尝胆反映的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④陈桥兵变指的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第一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秦统一中国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 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以后 B.马陵之战以后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2.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 D.统一语言3. 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4.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5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A.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C.划定国界 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二、填空题1.李白的诗《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他从年至年,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的局面,符合的愿望。
2.(1)政治: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中央设丞相、、;地方推行制。
(2)经济:统一和度量衡。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A.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2.“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段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情况?()A.秦以前 B.秦朝 C.西汉 D.东汉3.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秦国的强大C.人民渴望统一 D.奴隶制的衰亡4. 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试判断,他姓()A.秦 B.夏 C.宋 D.唐5.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习题 含答案
第课秦统一中国知识点秦灭六国1.背景: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__________的发展和社会的__________。
2.条件:秦国经过___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__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3.经过:公元前__________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先后攻灭韩、赵、__________、楚、燕、__________六国。
公元前__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__。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__________的统治措施中央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__,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__________、御史大夫,分管__________、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废除__________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__________。
县以下又设乡、__________、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_______的基本模式知识点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秦始皇命_____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__________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___钱作为标准货币;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__制度,便利了__________的发展。
3.交通: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__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2.下列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 )
①阿房宫②都江堰③灵渠④骊山陵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刘邦与秦军
B.项羽与秦军
C.陈胜、吴广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
10.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张楚 B.楚 C.陈 D.吴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解析: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
(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
(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5)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6.B 7.C 8.C 9.D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1)大泽乡起义。
秦的暴政。
(2)陈胜和吴广。
陈胜。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结果被镇压下去,原因是秦军的强大。
(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