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

合集下载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精品文档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精品文档

13.9 19.7 17.1 16.7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20413
4465 2591 11679 3534 7391 10352 -7005 12230 5130
10.3
18.3 -23.1 21 21.8 24.3 -22.9 20.5 13.6
22316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7.3 6.5 5.2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40 1302 1451 --
21.6 8.4 11.6 --
4554 3503 2393 3414
30 23.4 17.6 10
600 722 982 1162
15.1 26.5 18.4 12
312 406 608 565
4141
702 51 106 126 228 573 379 173 640 104
19.4
23 16.6 35.2 21 25.9 25.8 53.9 31.2 22.2 40.4
2455
427 23 48 58 117 309 230 23 415 61
20.2
20.7 13.1 18.4 9.2 34 24 65.5 13.3 17.5 49.1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9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800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 口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 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大连哪个区有发展前景

大连哪个区有发展前景

大连哪个区有发展前景大连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家级开放城市。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大连在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正实现着新一轮的振兴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大连各区发展前景的分析。

旅顺口区:旅顺口区是大连的重要港口区域,也是大连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随着大连港的发展壮大,旅顺口区正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该区域具备良好的港口和交通资源,独特的海洋风光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机遇。

目前,旅顺口区正积极推进港口经济、海洋产业、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沙河口区:沙河口区是大连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大连的商业和商务中心。

该区域有着发达的市场和商业资源,有着比较完善的商务和服务设施。

随着大连市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沙河口区正逐渐成为金融、商务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

该区域的发展前景较好,并且有着较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甘井子区:甘井子区位于大连市的西南部,是大连的大学区。

该区域拥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资源丰富。

随着大连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加强,甘井子区正成为大连的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基地。

该区域的发展前景较好,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金州区:金州区是大连市的重要工业区域,有着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链。

该区域在大连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随着大连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的推进,金州区正逐渐向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转型,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西岗区:西岗区是大连的城市中心区域,是大连的政治、文化和商务中心。

该区域有着发达的城市设施和公共资源,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西岗区目前正致力于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转型。

未来,该区域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其发展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大连各区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前景。

在大连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这些区域将逐渐发展壮大,为大连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连金州新区工业发展现状与前瞻

大连金州新区工业发展现状与前瞻

产业集群 空间优化
招商引 资策略
大连金州新区工业发展前瞻

产业链优化基本思路
横向关联的其他主导产业
低附加值产品、 环节或部件
高附加值产品、 环节或部件
低附加值产品、 环节或部件
上游产品或服务
商品构成价值
主导产业——对应的 核心产品或服务
商品构成分类
下游产品或服务
相关产品 或部件
核心、主导产品 或者关键部件
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63.2 亿元,可比增长9.1%
3.6: 66.7:29.7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4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743.3亿元,可比增长7.4%
4.1: 62.8: 33.1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大连金州新区工业发展现状
大连金州新区基本情况
2014年上半年,新 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3.3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7.4%。固定资产 投资675.4亿元,增长 15%。
2013年,新区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1603.2亿元, 可比增长9.1%。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1467.7亿元, 同比增长15.3%。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342.2亿元, 同比增长13.7%。实际使 用外商直接投资39亿美 元,同比增长5.4%。引进 内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 390.4亿元,同比增长 23.4%。出口总额121.2亿 美元,同比增长13.5%。
城区城镇常住居民可
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 公共财政收入119.6亿元, 同比增长13.7%。地方财政 税收收入92.7亿元,同比 增长15.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178.4亿元,增长 10.9%。实际利用外资 20.2亿美元,增长 11.1%。内联引资249.4 亿元,增长15.4%。出 口总额52.3亿美元,增 长8%。城区城镇常住居 民可支配收入18095 元,增长9.8%。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65亿元,增 长7.2%。

大连的发展趋势向北

大连的发展趋势向北

大连的发展趋势向北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大连的发展趋势逐渐向北转移。

首先,大连北部经济带的建设对大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大连北部经济带是以大连为中心,向北延伸的一条经济发展带,涵盖了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等地。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较低的社会经济压力,适宜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连北部经济带正逐渐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为大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其次,大连北部地区具备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

大连北部经济带地处京哈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之间,交通便利,与大连市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外,大连新机场的规划和建设也将进一步提升大连北部地区的交通和物流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再次,大连北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

大连北部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渔业资源,是大连市的主要农业和渔业产区。

近年来,大连北部地区加大了对农业和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农业和渔业产业链的建设,提升了农业和渔业的竞争力。

同时,大连北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大连北部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开发也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大连北部地区在城市规划和开发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保,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大连北部地区相继建设了大连市新区、东北亚博览会会址等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大连北部地区的软硬件设施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繁荣。

综上所述,大连的发展趋势逐渐向北转移,北部地区成为大连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连北部经济带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城市规划和开发的支持,都为大连北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相信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大连北部地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大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大连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发展方向
1、核心区 定位:东北地区金融、商务、会展中心,大连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
软件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方向:向北发展。
2、旅顺城区 定位:东北亚国际旅游胜地之一;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门户;大连市文化创意产业基
地、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基地和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之一。 重点发展方向:保留城市绿心和生态廊道,在旅顺老城区、水师营、旅顺开发区、
2. 加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 产业区。
3. 加快盘锦辽滨经济区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合成橡胶等产业。依托沈大交通 走廊和大连、营口、盘锦等重点城市,建设好各类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壮大两翼。 1. 渤海翼。加快锦州滨海新区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制造业、船舶修造等产业,建设锦州湾国家炼化基
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61布局两城四区规划三横三纵交通路网西北中心城发展路径71机场新区72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73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74大连空港商务区75大连体育新城76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77大连北部商业区八中山区九金州新区十大窑湾国际港务区十一西岗区长春路南及工人村将建商业商务区十二沙河口区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十三钻石海湾规划十四梭鱼湾规划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发展布局五点一线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一线即
业居住复合区,线路全长约44公里。 4. “十字”—— 一号线+三号线。一号线与三号线共同构成“十字”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与环路方便换乘,结合内湾核心区用
地发展,形成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 5. 一号线:规划一号线由丰荣街道至复州湾镇,规划预留至长兴岛方向延伸线,线路途径居住生活区、内湾核心区、总部经济区

大连特色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特色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辖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进驻,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连成功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如汽车制造、物流、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大连特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连特色产业现状分析1. 大连汽车制造产业: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如奥迪、沃尔沃和长安等。

然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饱和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大连的汽车制造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2. 大连物流产业:由于大连地处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位置,并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大连的物流产业一直是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大连的物流产业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

3. 大连信息技术产业: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信息技术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条件。

大连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如软件开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

然而,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大连的信息技术产业仍然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加强创新和国际合作。

4. 大连金融服务产业: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大连的金融服务产业逐渐兴起。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拥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

然而,大连的金融服务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人才短缺和行业监管不完善等。

二、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 创新驱动: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大连特色产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创新驱动将成为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需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以大连市主导产业为例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以大连市主导产业为例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 关联性; 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 :2 F 文 献标识码 l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1 —0 60 1 7— 18 2 1 ) 10 1 -2
主 导 产 业 又 称 “ 头 产 业 ” “ 衔 产 业 ” 是 指 一 个 地 位 商 ( .0 高 于 辽 宁 省 水 平 ( .6 , 连 市 是 国 内 首 批 软 件 带 或 领 , 18 ) O8)大 区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 济 发 展 所 依 托 的 重 点 产 业 。这 些 产 业 产 业 试 验 基 地 , 是 其 他 城 市 同 行 业 学 习 的 对 象 , 论 是 软 经 更 无
() 性 产 业 。在 基础 部 门 中 , 据 产 业 的 生 命 周 期 及 政 府 扶 持 并 没 有 从 根 本 上扭 转 ;2 各 行 业 劳 动 生 产 率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根 全 侧 重 点 , 定 城 市 的 主 导 产 业 主 导 产 业 不 同 于 支 柱 产 业 , 不 会 改 变 。这 取 决 于 技 术 在 行 业 的 应 用 效 应 , 要 素 生 产 确
水 居 计 口径 , 产 业 划 分 为 农 林 牧 渔 业 、 造 业 、 融 业 等 ; 照 生 产 和 供 应 业 、 利 环 境 和 公 共 设 施 管 理 业 、 民 服 务 和 其 将 制 金 按
教 卫 公共 管 理和 产 业 发 展 的客 观 序 列 划 分 为 一 、 、 次 产 业 。本 文 按 照 产 他 服务业 、 育 、 生 社会 保 障 和社 会福 利业 、 二 三
N O 1, 11 .1 2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Id s y n r

大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产业概况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科技为发展基础,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以数字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开放化、创新化为特征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数字技术的互惠互利,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

大连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

大连市数十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工业基地之一,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崛起也给大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大连市数字经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各项数字经济指标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1. 产业规模:2018年,大连数字经济产值达到6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2. 产业结构:大连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电子信息、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为主导。

3. 人才规模: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短缺,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高等院校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

4. 创新能力:大连市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一大批新兴企业涌现,但创新能力仍有待增强。

二、投资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大连市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虽然不高,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明显,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各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倡导和推动,使得数字经济产业在大连市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数字化的制造业、智能化的交通运输、互联网金融等。

2、政策和环境优势大连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机遇很大。

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明确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与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点项目,积极营造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

3、人才优势大连市的高校数量较多,拥有丰富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数字经济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经济人才的数量还远远不足,所以关注高校、企业和市场对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案,加强对高校的合作和支持,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投资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2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 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口 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融 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2.1.1装备制造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壮大先进 装备制造业。大连重点发展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和大功率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数控机床、制冷设备、特种轴承基础件; 石油装备、冶金成套装备、风电设备及港口和机场仓储物流 装备等大型成套设备。
东北振兴规划 ——依托骨干企业,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建设 大连重型机械、通用成套设备产业基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城市
大连 青岛 宁波 广州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现价)
亿元
±%
8700
25
12663
20.4
11848
17.9
15807
12.9
20413
10.3
4465
18.3
2591
--
11679
23.1
3534
21
7391
21.8
10352
24.3
东北振兴规划 ——石化产业要向炼化一体化、精细化、园区化发展,重点 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 适时启动大连长兴岛炼化一体化等项目。
2.3.2石油、化工
发展情况:
——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有1300万吨/年炼化一体、 150万吨LPG制乙烯、精细化工基地、甲醇制烯烃(MTO)、渣油制 烯烃、低碳烃综合加工、合成橡胶、浓海水综合利用等29个项目, 总投资约2861亿元。2012年上半年启动和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及公 用工程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694亿元。引进国电电力、日本 日立、伊藤忠、西班牙百菲萨、法国苏伊士、新加坡胜科、日本大 阳日酸、挪威奥德菲尔等世界500强企业。 ——松木岛化工园区:累计签约企业61家,投资总额达249亿元, 其中以大化集团、大染集团为产业上游的企业就有20多家,初步形 成海洋化工、合成气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完善的产品链条。 2012年预计实现产值40多亿元。 ——大孤山石化产业
2.2.2新能源发电
2.2.3新能源发电
2.3.1石油、化工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 ——强化主轴大连—营口—盘锦主轴是哈大和东北沿海两个一 级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 化工等产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 有机材料,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形成若干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
东东
东东
东东
1.8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船舶、装备、石化、电子“四个基地”工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1.6%、31%、23.2%和17.5%。2011年 “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64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全部增加值的66.2%、同比增长14.4%,其中现代装备工 业增加值785.5亿元、增长24.9%,船舶制造工业增加值235亿元、 增长21.5%,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5.9%,石化 工业增加值508.5亿元。
序号 1 2 3 4 5
行业名称 船舶 重型装备 汽车及零部件 轴承 石化通用
大连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产值目标(亿元)
2015年
2020年
序号
行业名称
1000
1500
6
机床工具
800
1300
7
电工电器
1000
1500
8
轨道交通550800 Nhomakorabea9
环保装备
630
850
10 其他
到2020年,大连装备制造业产值实现超万亿元的目标。
1.7对外开放
1.实际使用外资连续3年超100亿 美元,连续4年位居副省级城市 首位。累计引进内资5706亿元。 2.一批重大内、外资项目相继落 户大连,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 百强企业381家。完成了41个海 外并购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3.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1.5%。出 口市场扩展到全球196个国家和 地区。 4.旅顺、长海获准扩大对外开放。 长兴岛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2.1.4装备制造业
发展情况: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
业1453家,完成增加值1206亿元。 2012年1-5月,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 95亿元,同比增长28%。 ——产值超1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有大连造船、大连重工·起重、中远船务、 大连机车、冰山集团等。拥有中国名牌7个, 辽宁名牌57个,大连名牌78个。 —— 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1600亿元,增长 20%,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1% 。预计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1%。
2010年度增加值 2011年度增加值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现代装备工业 船舶制造工业 电子信息工业
石化工业
1.9.1重点产业园区
1.9.2重点产业园区
1.9.3重点产业园区
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
1.装备制造业 2.新能源发电 3.石油、化工 4.港口、物流 5. 轨道交通 6. 汽车产业 7.商贸、旅游 8.海洋工程产业 9.金、普新区
2015年 450 480 240 50 1800
2020年 800 760 400 100 2500
2.1.3装备制造业
大连是东北地区重要 的工业城市,尤其是在石 化、电子、机械加工制造 等传统工业领域基础雄厚, 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骨干 企业。
近年来,面对以服务 外包、服务贸易、高端制 造和技术研发环节为重点 的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趋 势以及国内产业“南资北 上”的契机,大连市结合 自身传统产业发展基础, 借力于国家政策扶持优势, 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 心放在引进高端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项目上。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实现突破 3000亿
33%
实现突破 5000亿
实现突破 6000亿
GDP稳步增长,增长率如下:
20%
34% 100%
过去5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
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9%;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24.8%。
1.2.2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十五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
--
7005
22.9
12230
20.5
5130
13.6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22316 15654
----17333 -----
±% 7.3 6.5 5.2 5.3 1
12.4 -----
17.8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640
1302 1451
2.1.2装备制造业
大连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70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实现工业增加 值2100亿元。打造船舶、重型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轴承、 石化通用设备等5个产值规模50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实施2000个以上建设项目,总投资额2500亿元, 新增产值4000亿元。
1.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2012年全市城建累计投资2264亿元。 2.国际会议中心、大连北站(铁路运输)、LNG接收站等项目竣 工,哈大高铁顺利开通,城市地铁、南部跨海通道、渤海大道、 红沿河核电、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三道沟净水厂改造等工程 加快推进。
1.6结构调整经济转型
1.瓦轴、大机床、中国一重、重工·起重、冰山等企业完成新一轮 改造。 2.奇瑞汽车、中远造船、STX、英特尔芯片、恒力石化、一汽大众 发动机、德国大众变速箱、远东工具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 3.东风日产、华晨特种车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金州新区获批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大连成为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示范推广城市。 4.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7 倍。超百亿企业由9户增加到13户,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雏形。 5.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连湾装备、金州新区电子信息 三个集群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加快,旅顺农业科技园区进入国家级行列, 瓦轴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 年均增长30%。
目录
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 三、大连分行区域信贷政策申请
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城市布局 2.地区生产总值
3.区域布局 4.“三个中心”建设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结构调整经济转型
7.对外开放
1.1城市布局
大连处于东北亚经济区 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 区域,是东北、华北、 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 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 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全市现辖六区、三市、 一县,另外还有5个对外 开放先导区(大连经济 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保税区、长 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花园口经济区,其中前 四个均为国家级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