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史讲稿共33页
西方语言学史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杜思骏;汉语言09;2009213281一、语言与言语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人的言语活动(langage)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索绪尔为了解决“语言学的又完整又具体的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语言”和“言语”这对概念。
如果“所指”和“能指”都是由差别建立的,那么很明显,它们都必须存在于系统:语音必须构成一个系统,我们才能区别这个词和那个词,概念也必须坐落在一个概念系统之中。
这就是索绪尔所说的“语言系统”"由形式构成的系统”。
和语言(系统)相对的,则是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索绪尔的第一组根本对偶。
索绪尔用多种方式来描述这组对偶,言语是个人的、从属的、偶然的,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等等。
从言语的角度来看,两个人说同一个词的声音可能相差很远,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相差很远的声音是在说同一个词。
在言语中,张三说“我”是指张三,李四说“我”是指李四,在这个语言中,我既不指张三也不指李四,而是指说话人。
说出一个句子是属于言语的,而句子这个概念却是属于语言的。
大致可以概括地说,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
言语是语言的体现。
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对索绪尔来说,重要的是区分“语言”和作为实际体现的“言语”,分离出语言研究的对象,而言语有哪些具体特点并不重要。
他认为,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偶然的区分开了。
照此看来,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
“语言”是“一个符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
索绪尔为了确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出“语言”和“言语”,他的“语言”和“言语”理论不仅对本世纪的语言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文学和符号学研究。
西方语言学史

他利用他在世界上的崇高学术声望和广泛联 系,采用通信及其他方法调查世界各地语言, 得到各地学者、传教士、旅行家、外交官甚 至皇帝的支持,收集了大量语言材料。 在莱布尼茨的影响下,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 亲自主持了一项大规模的世界语言调查,并 编辑出版了《全球语言比较词汇》(17861791),包括280种语言。1800年,西班牙 传教士海尔伐斯出版了《各民族语言目录》, 包括300多种语言标本。
因为从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到人类的起源和演 化,再到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有很多类 似之处。于是语言学家从生物学中引入了历 史比较的科学思想方法,用来研究人类语言 的起源和演化问题。 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最直接动力是梵语的 发现。18世纪,许多传教士为了传教而学习 梵语,发现梵语有许多词语跟拉丁语相似, 二者的语法结构也很相似。这种远在亚洲的 语言与拉丁语的相似现象引起了欧洲学者的 兴趣,一些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梵语。
拉斯克等人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理论方法 基础以后,一大批语言学家都用历史比较的 方法来研究语言,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其中对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是德国的施莱歇尔。他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学 派的代表。 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1821-1868) 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的著述,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印欧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861)。
实际上格里木是受拉斯克的启发才确立语音演 变规律的,他在拉斯克发现的语音对应规则的 基础上,扩充了比较的语种和词语的范围,加 以系统比较,概括出一条条对应规律。如原始 印欧语的浊塞音b、d、g变成了日耳曼语的清塞 音p、t、k,原始印欧语的清塞音p、t、k变成 了日耳曼语的清擦音f、th[θ]、h[x],原始印欧 语的送气浊塞音bh、dh、gh变成了日耳曼语的 浊塞音b、d、g。这种语音演变规律的发现有重 大意义和影响,它是人们认识到语言的发展演 变是有规律的,后来学者研究印欧语言的亲属 关系时,都是以这一规律为研究基础的。
欧美语言学

欧美语言学史语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白板论(洛克)•先天获得论(乔姆斯基)•后天获得论•先天+后天的习得(皮亚杰)白板说•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经验主义语言学•洛克认为词能获得意义是因为词与意念联系在一起,头脑中出现一个意念,就会说出与它相应的词。
至少是有说这个词的倾向。
反之,听到一个词,头脑中会出现相应的意念。
而意念基于感觉印象,所以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
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到把“鸟”与空中飞的动词联系在一起的情景,而每个人在这方面的经历是一致的。
所以大家对“鸟”这个词的意义会有一致的认识。
解释•先天论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为代表人物。
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人坚持语言习得是一种本能的和自然的过程,主张所有的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具有语言习得的内部装置(简称LAD),这种装置能够使儿童尽快地选择词和句子,而不管这种词是以哪种语言听到、说出和理解的。
行为主义的观点•以斯金纳为代表人物,强调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语言是人对外界一系列环境刺激的反应,是动物和人类最明显的区别所在;语言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也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逐渐形成的,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反应体系。
布龙菲尔德《语言》(1933)•假设杰克和吉尔沿着一条小道在走。
吉尔饿了,她看见一棵树上长着一个苹果。
她用喉、舌、唇发出声音。
杰克登上篱笆,攀上树梢,摘下苹果,带到吉尔面前,放到她手里,吉尔吃苹果。
•公式:S→r……s→RS吉尔所受到的饥饿刺激,r代表说话者的反映,s听话者杰克耳膜受到的物理刺激。
R代表听话者作出的反应——摘苹果。
虚线部分是言语。
认知发展的观点•以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人物。
西方语言学史

叶尔姆斯列夫摒弃了索绪尔关于音位的物质属性和 语言的社会本质的论点, 语言的社会本质的论点,排除了索绪尔理论中与语 言现实有联系的组成部分, 言现实有联系的组成部分,而将索绪尔关于语言和 言语的区分、关于语言的本质是形式不是实体、 言语的区分、关于语言的本质是形式不是实体、关 于语言是价值系统、 于语言是价值系统、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论 点发展到极端,形成了语符学理论体系。 语符学理论体系 点发展到极端,形成了语符学理论体系。 语符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语符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节 布拉格学派和 哥本哈根学派
由于索绪尔英年早逝, 由于索绪尔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对结构主 义语言学进行细致、深入研究。 义语言学进行细致、深入研究。但是他的理论 通过他的学生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 通过他的学生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普通语 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后, 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后,立即在语言学界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的许多语言学家 都按照他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开展语言研究, 都按照他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开展语言研究, 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并形成了 一些结构主义的分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一些结构主义的分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伦敦 学派、法国学派等。这里重点介绍三大学派: 学派、法国学派等。这里重点介绍三大学派: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在语言交际中通常是把已知信息作为表述出 发点的, 发点的,而把传递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的核 因此,在连贯性话语中, 心。因此,在连贯性话语中,各语句结构通 常按照“ 常按照“前一句的表述核心即为后一句的表 述出发点”这样的结构排列。 述出发点”这样的结构排列。 这种学说后来成为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主 要内容之一:主题(话题、主位) 要内容之一:主题(话题、主位)——述题 述题 述位)。 (述位)。
西方语言学史

西方语言学史大纲一、传统语文学的界定、性质及其兴起1.传统语文学的界定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是在时间上完全相对的两个概念。
它们以20世纪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为分界点,把人类史上的全部语言研究分成了两部分——在索绪尔理论之前的属于传统语言学的范畴,而在索绪尔理论之后的就属于现代语言学的范畴。
内容上,传统语言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按照时间顺序,它们分别是传统语文学,早期的普通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
到这里,我们就能对传统语文学的历史范畴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传统语文学的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在汉语中,语文学和语言学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语文学是英语philology的汉译,语言学的英文是linguistics。
(1)研究对象方面历史比较语言学以语言为独立研究对象,它通过语言特点的研究揭示语言共性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与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一样,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而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学科,它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始终不能摆脱其他科学的附庸这一地位。
(2)研究方法方面在语言学诞生之初就是历史比较法,而语文学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3)研究材料方面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是方言、亲属语言等“活”材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面材料,进行历史比较的研究,借此对“死”材料作出“活”的解释,揭示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西方语言学史绪论

这部书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确 定了句子和词这两个基本的语法单位。 把词分为八大类:名词、动词、分词、冠词、 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并且给每个词类 下了定义。如名词有格的变化,表示人或事 物;动词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表示动 作或过程。 划分词类时把词形变化作为首要标准,同时 兼顾词的意义,而在给冠词、代词、介词、 副词、连词下定义时,还涉及词的语法功能。
二、古希腊语文学的研究
在公元前4-1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古希 腊的语言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语言研究 由对哲学逻辑问题的探讨转为对古代经典 文献(尤其是荷马史诗)的考证和解释, 形成了亚历山大语文学派。 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狄奥尼修斯· 特拉克斯 总结了亚历山大学派的研究工作,写出了 希腊语的第一部语法学专著《语法术》 ( Techné Grammatiké )。
后来,斯多葛学派把代词和冠词从连接词中 分出来,并且把名词分成普通名词和专有名 词两类。他们还进一步讨论了格的概念,确 定了名词的5种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 格和呼格。他们还区分了现在时和过去时、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古希腊人在腓尼基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 元音字母,形成第一个完整的拼音字母系统。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描写了发音部位、发 音方法,提出了元音、半元音、默音、长音 和短音、高音和低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等 概念。
第一章 古代语言学
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之前,古代语 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这个 时期对语言的研究,一般是与哲学、宗教、 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人们并不 是为了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而是为了解决 哲学问题、为了传播宗教、为了理解历史文 献等而研究语言。西方一般把古代传统语言 学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区别于从 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的“语言学” (Linguistics)。
西方语言学史讲稿

二、西方语言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 对象 1、语言研究一般情况和方法论原则发展的 历史 2、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各语系语言学研究的 历史 3、普通语言学的历史及其主要流派
• 任务 了解发展的过程,弄清其得失,指明今后 发展的方向
三、西方语言学史的讲解方式
• 语言学史的对象既涉及到各国语言研究发展的历史,又涉 及到一般语言研究发展的历史;既涉及到语言学建立和发 展的过程,又涉及到各学派的观点和方法论原则问题。讲 解和介绍的方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构词法原则 我国古代对于语文只知有字的概念,而不知有词 的概念。虽然在很早的时候,中国语文学家就已分出 了实字、虚字、助字和连绵字等等,但是这些字和词 的关系怎样,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各有什么用途并没 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我们在下面 将可以看到,他们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并不知道词根是 什么。在他们看来,词只是模模糊糊的漆黑一团,分 不出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古印度人在二千多年前就 已经知道把各个词分成词根、后缀、词尾几部分,并 从其中分出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等等。这后来对阿拉 伯和西欧各国都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柏拉图的观点的基础上, 发展了他自己的思想。他有关语言的学说,也要从散见 于他的一些修辞学和逻辑学的著作中去搜寻,在这些论 述中,语言问题也只是附带提及,或夹杂在其他问题的 讨论中,所以是不系统的或模糊的且存在争议,但还是 可以看出,他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取得的研究成 果。亚里士多德除了接受柏拉图对句子的语法区分以外, 又增加了第三类句法成分(syndesmoi),这类成分包括后 来划分出来的连词、冠词和代词。另外,亚里士多德还 给词下了正式的定义: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 意义,但不能进一步分为有意义的单位。
西方语言学史

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是美国 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生于德国劳恩堡(今波 兰勒博尔克),5岁时移居美国。1904年萨丕尔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认识了鲍阿斯,受其影响, 放弃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转向人类语言学 的调查研究,调查了多种印第安语言。他在哥 伦比亚大学修学了鲍阿斯的几门课程,1909年 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10~1925年任 加拿大国立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1925年起任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与语言学副教授、教授。 1931年到耶鲁大学,任刚成立的人类学系主任。 他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3)和美国人 类学会会长(1938)﹐还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 学院院士。
从20世纪初开始,美洲有大量基督教徒进入 印第安语区学习研究印第安语等土著语言, 进行布教活动,他们当中有些还是很有语言 修养的教士。这些教士们记录土著语言,给 当地人创造文字,然后用当地文字翻印福音 书,客观上积累了大量新的语言材料,同时 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调查方法,从而引 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注意。20世纪30年代初, 许多在国外有传教团的新教派别在亚利桑那 州建立了暑期语言学讲习所,培训传教士。 后来,这些受培训的传教士中有许多人成了 重要的语言学家。
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是随着美国人类学的 兴起而形成的。在美国,最早对语言学发生 兴趣的是人类学家。20世纪初,美国印第安 人各部落的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随着部落的 消亡而趋于消失。面对这种情况,美国的人 类学家决定动员所有相关学者,赶紧将印第 安人的传统文化在其消失之前记录下来。要 理解并记录这些传统文化,首先就必须懂得 印第安人的语言。但是所有印第安人的语言 都没有文字,那么人类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 为这些语言创制文字系统,记录和描写他们 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