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过关调研试题---生态系统课件
201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过关调研试题---生态系统全国通用
201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过关调研试题---生态系统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全部生物种群,C项缺少分解者。
在生物群落中存在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鸭子在该生态系统中既能以红萍作为食物,又能以害虫作为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两个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2.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答案:D解析:考查了对曲线图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曲线上看这三种鱼的食物存在重叠,即它们之间存在食物竞争,在浮游生物区,丙在种群数量上占了优势,说明在这一区域,内的竞争力强于乙,甲在这一区域的竞争力最弱;在底栖生物区,乙在种群数量上远远大于甲和丙的种群数量,说明乙在此区域竞争力强;在最下方一区域,甲的种群数量最犬,从种群数量上来说这三种鱼类在空间上存在分层现象,分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食物有关。
3.根据下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答案:B解析:考查了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
高考生物 第三轮突破小专题二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
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某种生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越高
[解析] 在食物网中,有些动物可占有不同的营 养级;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营养级越来越高,但 动物个体并不都是越来越大;盲目引进物种 很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A
考点整合四: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归纳比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 坏)
防治 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 ①减少化石燃料 的燃烧;② 的燃烧;② 使用脱硫煤; 减少氮氧化物和 开发新能源; ③开发新能 氯氟烃的排 放 ③大力推广 源;④大力 植树造林 推广植树造 林
3.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生态危机的机理分 析 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 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这些被称为生物入侵者的物种或外来种不 仅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还会 对“入侵领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破 坏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1)每条食物链(网)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 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 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如图2中B既是第二营养级又是第三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
【互动探究2】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 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 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B、C、D、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物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 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项目
(2010_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专题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9•全国卷II•T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
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
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C、D均错误。
2.(2019•北京卷•T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答案】C【解析】三种浮游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2010届高三生物精品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以上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 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你还能举出其他实例来 说明吗? 说明吗?
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 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 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分泌腺细胞. 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分泌腺细胞.
�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 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 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 的.
实例4 艾滋病(AIDS) 实例4 艾滋病(AIDS)
病原微生物:艾滋病病毒 病原微生物:艾滋病病毒HIV 攻击对象: 攻击对象: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 死亡原因: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 死亡原因: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 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其他病原 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 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感染. 因此,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 因此,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 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 明了什么呢? 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 物则比较简单. 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 样性.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 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 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 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习题课件
2.[2017·山东德州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B.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关系 C.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D.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这对 牧草不利
解析 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A 正确;信 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关系,B 正确;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各种形式的信 息传递,C 正确;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 信息,这对食草动物和牧草均有利,D 错误。
A.①代表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全部能量 B.②代表被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 C.图中生物为该生态系统全部组成成分 D.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实现多级利用
解析 ①代表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A 错 误;②代表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 错误;生态系统全 部组成成分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生物包括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错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流向人 类、草食昆虫及其他草食动物、鱼类、分解者,因此在生态 系统中实现了多级利用,D 正确。
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 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传递效率,C 错误;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 错误。
5.[2017·陕西西安模拟]如图是某稻—萍—鱼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能量。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解析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 正确;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化的 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 正确;食物链越 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故水产养殖业应以食 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 错误;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 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 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D 正确。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课件
典型考点分布:
(2018)(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
径是 。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
是
。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
去向还有
。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
的传递效率
21
考点四-调查方法
1.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 况,可采用__五_点__取__样__法,分别 统计__各__种__害__虫_的种群密度。
2.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 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下图所示(图中阴 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
最合理的是 ①(填序号)。
22
3.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2.2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 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3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 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2.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 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 必要条件
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 空间
特征。
20
9.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①__②___⑤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①⑤
10.下列属于该区域某种草原犬鼠种群基本特征的有
(填标号)。
①空间分布 ②年龄 ③性别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11.人工栽培的乔木种群呈均匀分布,后来自外迁入的物种一般呈_集__群__或_随__机__分布。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 新人教版PPT文档共41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过关调研试题---生态系统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全部生物种群,C项缺少分解者。
在生物群落中存在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鸭子在该生态系统中既能以红萍作为食物,又能以害虫作为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两个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2.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答案:D解析:考查了对曲线图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曲线上看这三种鱼的食物存在重叠,即它们之间存在食物竞争,在浮游生物区,丙在种群数量上占了优势,说明在这一区域,内的竞争力强于乙,甲在这一区域的竞争力最弱;在底栖生物区,乙在种群数量上远远大于甲和丙的种群数量,说明乙在此区域竞争力强;在最下方一区域,甲的种群数量最犬,从种群数量上来说这三种鱼类在空间上存在分层现象,分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食物有关。
3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答案:B解析:考查了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
从题中所给的表格可以看出,甲国中老年比例较少,而青少年的比例大于中老年的比例,种群的未来变化趋势是种群密度逐渐增大,属于增长型;乙国中老年和青少年各年龄阶段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均衡的,由此可以推断该国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不变的,属于稳定型。
4.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答案:A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是全球气温上升,这会导致冰川或者冻土融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N、P等无机盐引起的,酸雨是SO2等酸性气体引起的,臭氧层被破坏是氟氯烃过度排放导致的。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②属于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知识。
6.下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
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B.牧草的根增加C.分解者数量增加D.牧草枯死量增加答案:B解析:考查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
草原土壤中硝酸盐是牧草生长所需要的矿质元素,从图中曲线分析可知,随牧草数量的增加,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说明了牧草数量的增加,加大了对土壤中硝酸盐的需求,从土壤中吸收量增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7.(8分)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在稻—萍—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各举一例)(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答案:(1)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或其他草食动物);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
(任答对两种关系得1分,共2分)(2)化学(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4)见下图(写对图中所有的箭头给3分,正确写出具体生物给1分,共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图表精确表达有关生态学现象的能力,正确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生态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在题目所提到的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有捕食关系,例如害虫与水稻、鱼与虫的关系等,还有竞争关系,例如水稻和杂苹,还有寄生关系,例如病菌和水稻,还有互利共生关系,例如红萍和蓝藻共生在一起等。
水稻在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种化学物质,通过化学信息来吸引天敌,防治害虫;转Bt基因抗虫水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虫害问题,但是由于Bt基因有可能发生突变,害虫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会发生进化,因此这种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抗虫效果也不是长久的。
8.(9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
(1)下图表示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
请据图中所列关系回答。
1)湖泊中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属于关系。
2)夏天湖水深处光量减少,而湖表层浮游植物因光增强而增加,属于关系。
3)湖水矿质营养不足,引起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属于关系。
4)夏天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而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属于关系。
(2)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原因是。
2)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 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kg。
答案:(1)1)生物间的相互 2)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 3)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4)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2)1)蝗虫因鹿和蝗虫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是食物的竞争者 2)175解析:应用具体的事例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关系。
不同物种之间由于食物、空间、资源等需求基本相同,会发生竞争关系。
在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最高为20%,则美洲狮增加3 kg,由草提供的能量至少是2×25+1×125=175 kg。
9.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答案:B解析:考查种间关系及识图能力。
由图可知,三种生物种群有共同的食物源(中等颗粒大小的食物),而且种群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多少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应是竞争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能量流动问题。
另外,它们种群的峰值数量所对应的食物颗粒大小不同,因此它们的食性又不完全一样。
10.(9分)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
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
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3)从上表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②。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群落) 阶段。
答案:(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2)相对稳定性不同的耐污能力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3)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距离污染源越远(近),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高),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大)(4)次生森林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态学主干知识和重要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考查读表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生态学知识和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并引导考生关注环境污染等社会现实问题。
题中所提到的标志重捕法是根据第一次作好标记的个体数占第二次捕捉后的个体数的比例算出被测动物的数量,这种方法的要求是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并且作上标记的动物能够和其他动物混合均匀。
而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较小,且标记个体很难和未标记个体混匀,因此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土壤动物。
遭受污染的土壤由于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因此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
表中反映的主要是距污染河流的距离与土壤动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表中看出距离污染河流越远,动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呈现的特点越多。
在污染停止后,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属于次生演替。
11.(11分)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
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肋。
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实验材料:1.实验装置如下图。
2.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1.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和。
2.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3.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4.。
5.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的环境下,在第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如下表:2.在下面空白处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