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
效与评价
一、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原理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精确注射药物的神经阻滞技术。
该技术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等肌肉层及其中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丛和血管,准确注射镇痛药物,达到镇痛的效果。
1、疼痛评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
研究表明,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患者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镇痛方法,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3、术后恢复时间: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康复快速。
1、优势
(1)定位精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清晰显示出腹部神经、血管等结构,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和血管,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
(2)镇痛效果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副作用少: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后,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相对较少。
2、局限
(1)技术要求高: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定位技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2)操作时间长:相比传统的镇痛方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增加了手术的时间成本。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微创手术方式。
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寻求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对于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方法。
它是通过在腹壁内注射麻醉药物,作用于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
一、超声引导下TAPB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超声引导下TAPB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后镇痛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腹肌切开阻滞具有很多优势。
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准确定位,将麻醉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位置,从而提高了镇痛的效果。
TAPB不会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TAPB可以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TAPB对于术后的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的意外情况,改善术后病情的发展。
超声引导下TAPB已经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手术前,医生会利用超声技术确定注射的位置,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然后通过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TAPB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在术后持续一定的镇痛效果,因此已经成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式之一。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TAPB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操作技术的熟练度和医生的经验也会影响到疗效的大小。
在使用超声引导下TAPB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确保术后镇痛的效果。
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作用研究
81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腔镜手术占比日益增大。
但是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视,患者极易在常规镇痛的作用下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康复进程延长[1]。
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是一种局部阻滞技术,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2]。
本文统计分析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麻醉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了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的镇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麻醉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组、常规静脉自控镇痛组。
常规静脉自控镇痛组50例患者年龄32~69岁,平均(53.5±10.4)岁,女性24例,男性26例。
在手术类型方面,全子宫切除术13例,结肠癌根治术12例,前列腺癌切除术9例,直肠癌根治术7例,卵巢癌根治术5例,全膀胱切除术4例。
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组50例患者年龄33~70岁,平均(54.2±10.5)岁,女性23例,男性27例。
在手术类型方面,全子宫切除术14例,结肠癌根治术13例,前列腺癌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6例,卵巢癌根治术6例,全膀胱切除术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 >0.05)。
本研究获得柳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NO.伦审2021(KY-E-02-01)号],本研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BMI 18~25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 )Ⅰ~Ⅱ级。
排除标准:(1)穿刺皮肤感染或受损;(2)凝血功能异常;(3)有慢性疼痛病史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物;(4)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5)局麻药过敏史的患者;(6)24 h 内再次手术的患者。
1.3 方法1.3.1常规静脉自控镇痛组对患者应用100 μg 舒芬太尼+60 mg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匀速持续泵注48 h。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用于小儿腹部手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C50)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儿下腹部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
R组静脉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0.5 mL/kg,C组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术后连接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
用序贯法测定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C50)。
结果R组舒芬太尼EC50为0.0263 μg/(kg·h),其95%CI为(0.0246~0.0281);C组舒芬太尼EC50为0.0385 μg/(kg·h),其95%CI为(0.0354~0.0418),R组舒芬太尼EC50 较C组下降31.7%。
结论0.2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减少小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
标签: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舒芬太尼;剂量效应关系;药物舒芬太尼作为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的静脉用药,也常用于小儿术后镇痛,但随着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也较多[1,2]。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能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3-5],但多数患儿家属还是急切地为患儿寻求更佳的术后镇痛方案,为此我们采用TAP阻滞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取得较满意效果。
本研究拟探讨0.25%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行小儿下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EC50)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连续纳入我院2016年5~7月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42例,ASAⅠ~Ⅱ级,年龄5~11岁,体重17~38 kg,身高105~145 cm,BMI≤30 kg/m2。
所有患儿术前均无恶病质,无呼吸道感染症状,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免疫性疾病,无血液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无严重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分类数值均在正常范围。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TAP阻滞)与对照组(常规静脉通路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结果观察组T2、T3、T4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导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超声引导;TAP阻滞;腹腔镜;镇痛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及妇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轻、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受到医患的青睐。
然而在临床中发现,除无法避免的切口疼痛外,全麻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70%,同时可累及肋间、膈肌等部位,因此多数患者存在镇痛需求[1]。
静脉镇痛及硬膜外镇痛是临床常用的方式,二者镇痛的效果较好,但存在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的风险,不利于患者恢复。
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是近年来被临床用于神经阻滞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针对性强的优点[2]。
因此本文将超声引导下TAP用于腹腔镜手术镇痛,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年龄25~60(37.89±11.64)岁,男性22例,女性28例,体质量指数(22.76±3.45)kg/m2,ASA分级:I级29例、II级21例。
对照组年龄23~60(38.19±12.09)岁,男性23例,女性27例,体质量指数(22.83±3.37)kg/m2,ASA分级:I级30例、II级20例。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医生和患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于产后妇女来说,快速有效的疼痛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的舒适度,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其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意义。
一、技术原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向腹横肌平面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来精确定位和确保药物的准确输送到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对腹部的神经阻滞。
在剖宫产手术中,通过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阻断腹壁周围的神经传导,减轻手术区域的疼痛感受,提供持续的术后镇痛效果。
二、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
相比传统的方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具有定位准确、药物输送到位、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好等优点。
在临床操作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清晰观察到腹部组织结构,准确定位并精确注射药物,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存在的误注、伤神经等风险。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和提高镇痛效果,因此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研究表明,相比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评分,延长镇痛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通常需要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等方式,而这些麻醉方式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
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局部阻滞神经传导,避免了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降低了麻醉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剖宫产术后,患者需要快速康复,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有效的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患者早日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后 镇痛的临床观察 (2)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目的:B超引导下腹横机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腹直肌组和全静脉组,每组各25例。
全部病人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全凭静脉自控镇痛。
腹直肌组病人术后在PACU中B超引导下行腹横机平面阻滞,给予0.2%罗哌卡因30ml,并用针刺法确定麻醉阻滞平面。
采用V AS镇痛评分标准,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后6、12、24小时V AS评分。
结果:术后6hV 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2、24hV 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疼痛病人数量明显减少。
结论:腹横机平面阻滞用于缓解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后急性疼痛即有效又安全。
标签:区域阻滞、术后镇痛、神经阻滞背景B超引导下腹直肌平面阻滞是相对较新的临床麻醉技术,可用来缓解腹部手术的疼痛[1]。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临床上很少给予术后镇痛,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特别一些高龄危重病人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后果。
本研究旨在B超引导下腹横机平面阻滞技术对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后疼痛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选择腹腔镜开窗手术病人50例,ASA 1-2级,年龄45±11岁,BMI(体重指数) 20±5 kg/m2。
其中伴有严重脏器疾病,BIM>30排除在外。
所有病人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咪达唑仑2mg iv,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芬太尼2ug/kg,罗库溴铵0.6mg/kg,术中吸入七氟醚2%-3%维持麻醉,术后拔出气管导管,送至PACU(麻醉术后恢复室),均给予全凭静脉镇痛(自控泵:1.0mg芬太尼、10mg 赛格恩、生理盐水至100ml,泵速为2ml/h)。
随机选取25例病人行B超引导下腹直肌平面阻滞,给予0.2%罗哌卡因30ml,确定麻醉阻滞平面在T5-L1。
采用V AS镇痛评分标准(一个10cm的尺子其中0代表无痛,1-3为轻微疼痛,4-7为中等疼痛,8-10代表剧烈疼痛),记录两组病人术后6、12、24h的疼痛评分。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4]付雪萍,周鑫,唐嗣泉,等.111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9):579-580.[15]刘显兰,吕国荣,苏毅明,等.儿童与成人甲状舌管囊肿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10):869-871.[16] KARAL A,CAPRARO J,METTERNICH F,et al. Suspectedrare manifestation of a thyroglossal and lateral cervical cyst-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J].HNO,2021,69(1):58-61.[17]汪松,潘登,齐炜炜,等.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10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2):194-196.[18]祝海颖,李萍,刘艾蓓 ,等.甲状舌管囊肿及其癌变的超声图像与病理对照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2):132-134.[19] TACHIBANA T,KARIYA S,ORITA Y,et al.The efficacy ofOK-432 sclerotherapy on thyroglossal duct cyst and the influence on a subsequent surgical procedure[J].Acta Otolaryngol,2019,139(9):788-792.[20]孙红村,胡建道,曹澄,等.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的疗效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27(1):62-64,20.[21]潘东山,郑志刚.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因素的探讨及再次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7):370.(收稿日期:2023-04-21) (本文编辑:何玉勤)*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普通科技计划项目(202211604)①南昌市第一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8通信作者:张晓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张晓明① 徐鑫华① 涂群芳① 罗和国① 伍青青① 陈博超① 朱岳林①【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r术后镇痛的效果
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r术后镇痛的效果郑翠【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全麻下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64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研究组患者则在B超引导下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皮肤瘙痒、反胃恶心、尿潴留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8(024)007【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B超引导;术后镇痛;临床效果【作者】郑翠【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上饶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疼痛不仅容易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时还容易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并延缓患者身体的复原[1]。
据相关资料表明,因心理、生理及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女性患者疼痛的敏感度相对高于男性,且术后第1天其疼痛评级多在中度以上,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术后镇痛的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2]。
在临床上,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常用阿片类镇痛药物[3],该类药物在缓解术后创伤引起的疼痛中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极容易引起呕吐反胃、呼吸抑制及成瘾等不良反应[4],进而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区域神经阻滞技术[5],即将镇痛药物注入处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筋膜平面,阻断具有伤害性的神经传入及腹壁前侧的神经支配,从而减轻术后创伤引起的疼痛感。
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TAPBlock)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1 3 ̄ / i m n或 >3 5 ̄ / i mn者 , 予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吸 , 定 给 并
5 %者 , 0 应在入 院后 3h内做气 管切 开 。气 管切开 后给予 生
理 盐 水 +适 量 抗 生 素 + 量 地 塞 米 松 雾 化 吸入 , 次 / , 适 1 2h 沐
时检查血气 指标 。本 组 3 4例 患 者应用 呼 吸机 ; 有效 液 体 ③
复 苏 : 组 患 者 补 液 量 均 在 常 规 补 液 基 础 上 增 加 胶 、 体 液 本 晶
舒坦静 脉注射及 雾化 吸人 。应用 支气 管纤 维镜 做早 期气 道 的检查 , 判断损 伤程度 并 吸除气 道 内 的异物 和分 泌物 , 要 必
已 完 成 了大 手 术 和 度 过 了 水 肿 回 吸 收 期 , 情 趋 于 平 稳 , 病 停 用 全 部 抗 生 素 。此 后 除 围 手 术 期 外 , 般 不 用 抗 生 素 , 时 一 适 使用抗真菌药物 , 治二重感 染。 防 本 组 1 7例 存 活 , 疗 3 0 治 5~15d后 出 院 。治 疗 过 程 中 8 出现呼吸功能不全 3 4例 , 部 感 染 5 肺 5例 。并 发 多 器 官 功 能
面 , 减少残疾发 生。 以
参 考 文 献
[ ] 黎鳌 . 鳌 烧 伤 学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0 1 13 18 1 黎 上 20 :5 —7 .
异体皮术 , 一般在伤后 2~5d内进行 ; ⑤感染 的防治 : 抗生 素 采用“ 早用早停 ” 的用 药原则 , 特重度患者 于伤后 即使用泰 对 能加万古霉素 的联 合 用药 , 续 到伤后 2周 左 右 , 时患者 持 此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Ana l g e s i c Ef f i c a c y o f Ul t r a s o un d‘ g u i d e d Tr a ns v e r s u s Ab do mi ni s Pl a ne Bl o c k f o r Po s t o pe r a t i v e Ana l g e s i a i n
Fu z h o u 3 5 0 0 0 4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L i n Q i n ,E m a i l : f j s l y y s @g ma i l . c o n) r
An e s t h e s i o f ‘ ) g y,Pe o pl e s Ho s p i t a l Af fi l i a t e d t o Fu j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i c i n e,
结 果 研 究 组 术 后 有 效 镇 痛 持 续 时 间 为 1 8 . 5 h E 9 5 C I ( 1 6 . 4 ~2 0 . 5 ) ] ; 对 照 组 术 后 有 效 镇 痛 持 续 时 间 为 8 . 7 h E 9 5 CI ( 6 . 3 ~1 1 . 1 ) ] 。 与对 照 组 比较 , 研究组 术后有效 镇痛持续 时间 明显延 长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0 1 ) 。 两组 根 据麻 醉 效 果 需 要 追 加 镇 痛 药 的病 例 数 分 别 为 l 7例 ( 4 2 . 5 ) 和3 2例 ( 8 0 . 0 %) , 差 异亦 有统计学 意义( P<0 . 0 5 ) 。对 照 组 有 5 例( 1 2 . 5 ) 患儿 发 生 下 肢 运 动 阻 滞 。两 组 患 儿 恶 心 、 呕 吐 等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比例 ,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超 声 引 导 下 TA P阻滞 , 在 减 少 局 部 麻 醉 药 用 量 同 时, 可 以延 长 腹 股 沟 斜 疝 手 术 患 儿 术 后 镇 痛 时 间 , 减 少 不 良反 应 。 【 关键词】 超声引导 ; 手 术 后 护 理 ; 镇 痛 ; 儿 童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效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效果关应军;陈勇;苏圣贤【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麻醉和镇痛效果。
方法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年龄3~8岁,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
记录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苏醒时(T3)各时点患儿的HR、MAP变化,记录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患儿躁动及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疼痛行为评估表(FLACC)对患儿苏醒术后2 h、术后5 h和术后8 h行疼痛行为评分。
结果①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1相比较,A组HR、MAP在T2、T3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组HR、MAP在T2、T3变化较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A组比较,B组苏醒时间较短、氯胺酮用量、丙泊酚用量较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躁动率低(P<0.05),两组患儿的术中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组在术后2 h、5 h、8 h FLACC评分低于A 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能提供良好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不良反应少,患儿恢复快。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esthetic and analgesic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transversus abo-dominis plane (TAP) block in pediatric inguinal surgery. Methods Fif ty ASAⅠorⅡpatients, aged 3~8 years old, un-dergoing inguin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group A) and ultrasound-guided trans-versus abodominis plane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group B).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of the children wererecorded before the surgery (T1), during the skin dicision (T2), and after palinesthesia (T3)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amount of propofol and ketamine, the total operative time, the postoperative awake time, the rest-lessness and the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recorded. Fl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FLACC) scor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ain score at postoperative 2 h, 5 h, 8 h, respectively. Results ①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gen-der, and weight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②HR and MAP at T2 and T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t T1 in group A (P<0.01);Compared with group A, HR and MAP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at T2, T3 (P<0.01).③The total dosages of katamine and propofol and recovery time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group B (P<0.01);the postoperative restlessness cases in group B were far fe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P<0.05). Th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④The FLACC pain scores at 2 h, 5 h, 8 h after surgery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0.01).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TAP block can provide good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It can reduce adverse effects and need small-er dose of intravenous anesthasia drug, with quicker recovery.【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357-359)【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传导阻滞;全麻;疼痛;儿童【作者】关应军;陈勇;苏圣贤【作者单位】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 528437;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 528403;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 528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为常见的外科手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小儿年龄小,合作欠佳,而单独肌注氯胺酮全麻效果欠佳,副作用较多,维持时间短[1],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寻求一种麻醉效果好且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的麻醉方式是小儿麻醉医师一直努力的方向。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3-26T14:58:01.2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李武兰[导读] 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在后期的观察中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 643000)【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9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
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
观察结合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1%(32/4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4;P<0.05)。
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χ2=5.5411;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在后期的观察中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腹部手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88-02 腹部手术是临床手术中十分常见的术式,?腹部的外科手术有很多,腹壁的手术入路也非常重要,采取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腹部手术的成功率,还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让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情况更加理想[1-2]。
关于腹部手术的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9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
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王国湘;王凯元【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腹部手术【作者】王国湘;王凯元【作者单位】蓟县人民医院,天津30190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术后疼痛治疗是腹部手术术后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镇痛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腹部手术的疼痛主要来自腹壁切口,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或硬膜外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
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是一种区域阻滞方法,即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筋膜平面以阻断腹壁前侧的神经支配[1],从而减轻皮区腹部切口疼痛,其优点是作用确切,对呼吸、循环及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小,安全性高[2]。
随着超声技术的引进以及肋缘下穿刺技术的发展,TAP阻滞已经成为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或前腹壁慢性疼痛综合征的一种诊断工具及治疗手段。
现对TAP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1 TAP阻滞方法1.1 穿刺方法1.1.1 Petit三角盲穿法患者仰卧位,麻醉科医师位于阻滞侧对面,触诊Petit三角,即背阔肌前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共同组成的三角区。
该区域内针尖朝向髂嵴进针,由浅入深穿刺有两次突破感。
第一次突破说明当针尖到达腹外斜肌筋膜及腹内斜肌筋膜之间,第二个突破感说明穿刺针进入TAP平面。
仔细回抽无血后,给予适量局麻药,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1.1.2 超声引导穿刺法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需了解不同层面结构回声特点,即脂肪为低回声,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为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而目标区域TAP为高回声带。
根据髂嵴与第12肋之间腋前线水平区域患者腹壁进行扫描,获得TAP图像。
探头的纵轴中位线进针,进针过程中保持针身与超声探头纵轴中位线在同一平面,进针回抽无血无气注射局部麻醉药。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摘要】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技术,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定义和原理,详细解释了其在手术中的技术操作过程。
接着分析了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优势如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和提供更好的术中舒适度,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
最后强调了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手术前的评估和术中的监测。
结论部分探讨了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普及的重要性,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妇科腔镜手术、应用、定义和原理、技术操作、优势和局限性、并发症风险、注意事项、应用前景、推广和普及。
1. 引言1.1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可以更好地优化手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不断的推广和普及,可以让更多的手术患者受益,为妇科腔镜手术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探索,腹横肌平面阻滞必将成为妇科腔镜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定义和原理腹横肌平面阻滞(TAP block)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旨在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于腹横肌与腹内外斜肌之间的间隙,达到减轻腹部手术疼痛的目的。
这一技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传导,减少手术创面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镇痛药物的需求量。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局部麻醉药物在注射部位的作用,直接影响传入的神经末梢,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少对手术区域的疼痛感知。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摘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患者手术情况、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资料,并对比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明显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背景和目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常见的手术方法,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术后的疼痛控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多为静脉输注镇痛药物,但由于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近年来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一种新方法,其通过在超声引导下将镇痛药物注入腹横肌平面,能够减轻术后腹部神经的传导,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和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材料与方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术后镇痛效果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静脉输注镇痛药物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手术镇痛的影响
2020年6月第27卷第11期超声引导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手术镇痛的影响王远彬 蔡雪峰 刘盼盼 叶润娣 徐 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常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不确切,且全身用药量易偏大,易发生过度镇静、恶心等不良反应。
复合外周区域神经阻滞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用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可满足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镇痛需要,单纯腹横肌平面阻滞范围在T10以下,不能满足上腹部腹腔镜手术剑突下穿刺孔的手术平面要求(T6~T8);双侧腹直肌后鞘阻滞可阻滞腹壁正中区域感觉传入,对腹中线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1]。
笔者观察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后鞘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行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90例,术前未使用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无区域麻醉禁忌证。
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5.0±15.0)岁,体重(66.0±15.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级58例(64.4%),Ⅱ级32例(35.6%)。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各30例。
B、C组为对照。
三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麻醉方法 三组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包括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后行气管插管,完成气管插管后,由同一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完成阻滞操作。
A组于术前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后鞘+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于术前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不进行阻滞。
术中以1.5%~3.0%七氟醚吸入及瑞芬太尼0.2~0.4μg/(kg·min)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5~60之间麻醉深度,术中根据心率、血压的反应调整麻醉深度并予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稳定。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后的镇痛一直是临床医生和产妇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效的术后镇痛除
了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还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恢复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在目前的临床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中。
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针对腰椎神经前支和副神经前支的区域性阻滞技术,随着超声
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已经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
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使阻滞药物准确定位于腹横肌平面,降低了周围组织受损的风险,同
时能够监测阻滞药物的注射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患者镇痛需求和疼痛程度,降低了
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常规使用的阻滞药物有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
在给予患者镇痛的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血压升高和兴奋状态,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同
时还能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安全指数。
但是在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时,也需要考虑到术者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首先,术者必须熟悉超声诊断技术和解剖结构,确保阻滞药物准确注入腹横肌平面内,而不
是误注到其他受损组织中。
同时,应该注意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避免过度快速注射造成
患者不适和过敏反应。
在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临床中证
实了显著的镇痛效果。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临床上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对于患者和医
护人员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 良好 的镇 痛 。
【 关键词 】麻醉 ;超声引导 ;腹横 肌平 面阻滞;腹腔镜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 7 2 6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0 2 . 3 0 0 . 0 2
Em c a c y O f u l t r a s o u nd— g u i de d t r a ns v e r s us a bdo mi n i s pl a ne b l o c k d u r i n g t h e s u r g i c a l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i n c h i l d r e n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r e mi f e n t a n i l u s e d d u r i n g o p e r a t i o n,s t a t i s t i c s a wa k e n i n g t i me f r o m s t o p d r u g i n i e c t i o n . Re c o r d
T: T AP b l o c k c o mb i n e d wi t h l a r y n g e a l ma s k ne a s t h e s i a ; g r o u p L: s i mp l e l a r y n g e a l ma s k a n e s t h e s i a . Re c o r d s o f t h e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r e p a i r w e r e r nd a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g r o u p T a n d g r o u p L e a c h g r o u p h a s 3 0 c a s e s ) . G r o u p
翁 洪 亮 , 范成 云 ,王 明 敬 ,任 永颖
( 沂水 中心医院 ,山东 临沂 【 摘要 】 目的
2 7 6 4 0 0 )
观 察超 声引导下腹横肌平 面 ( T AP )阻滞应 用于 小儿腹腔镜 下疝囊 高位 结扎 手术术后 的
镇痛效果 。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 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 ) L 6 0 例 ,随机 分为T 组和L组,T 组给予超声引导下 T A P 阻滞联合喉罩通 气全麻 、L 组单纯喉罩 全麻 。记录术 中瑞芬太尼 的用量 ;记录停止 注射 药物后 患者的苏 醒 时 间 ;记 录 术后 2 h 、4 h 、8 h 和2 4 h 的疼 痛视 觉模 拟 评 分 ( V AS )评 分 。 记 录 术后 4 8 h 的 经静 脉 自 控 镇 痛 ( P C I A) 的 有 效按 压 次 数 。结 果 T 组 惠 儿术 后2 h 、4 h 的V AS 评 分低 于 L 组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与L 组比较,T 组 患儿瑞芬太尼用量 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术后4 8 h P C I A有效按压次数 明显减 少 ( 尸<0 . 0 5 )。结论 在 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 术中应 用超 声引导 下T AP 阻滞,可以为术后早期提
WE NG H o n g - l i a n g , N Ch e n g — y u n , wA NG Mi n g - j i n g R e n Y o n g - y i n g r D e p a r t me n t o f A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L i n y i Y i s h u i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1 L i n y i 2 7 6 4 0 0 . C h i n a )
【 A b s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n a l g e s i a e f e c t t r a n s v e r s e a b d o mi n a l p l a n e ( T A P ) b l o c k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3 0 0
Jo u r n 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i c a l Li t e r a t ur e
2 0 1 5年 1月 B 第 2卷 第 2期
J a n. B 201 5Vb1 . 2N o. 2
超 声 引导 腹 横 肌 平 面 阻 滞在 d , J L 腹 腔 镜 手 术 术 后镇 痛 中的应 用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2. 4. 8 a n d 2 4 h p a i n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V AS ) s c o r e ; R e c o r d e f f e c t i v e p r e s s i n g P C I A 4 8 h a t f e r o p e r a t i o n . Re s u i t s G r o u p T V AS s c o r e l e s s t h a n G r o u p L i n 2 、4 p o s t o p e r a t i o n f P <O . 0 5 ) . Gr o u p T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