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版】八上:第22课《宋诗四首》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宋诗五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精选了宋代时期五首优秀的古诗,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这五首古诗的原文及翻译,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美妙与智慧。

一、《登鹳雀楼》 - ___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白天在山的尽头,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山万水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一层的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超越自我、攀登人生巅峰的愿景。

二、《游园不值》 - ___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应该同情履齿留下的脚印,小心地敲门却久久不开。

春天的美景充满了整个园子,关门关不住,___从墙头伸出来了。

这首诗以游园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碎的感叹和对自然美好的赞美。

三、《静夜思》 - ___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像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沉思故乡。

这首简洁而深情的诗,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江雪》 - ___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___。

翻译:千山万水中鸟儿已飞散,万里小径上人的踪迹消失。

孤独的渔人穿着蓑衣戴着笠,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景色中的渔人独钓___,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坚韧的讴歌。

五、《望岳》 - ______如何?___未了。

造化___,阴阳割昏晓。

翻译:___如何啊?___依旧。

天地间的造化奇妙,阴阳交替昏暗与明亮。

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以对山的景色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伟大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以上是《宋诗五首》中五首经典古诗的原文和翻译。

这些诗句并不仅仅是文字之美,更蕴含了文化的厚重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欣赏与研读这些古诗,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丰富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四首】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 荷hè锄候骑jì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年级语文《宋词四首》学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宋词四首》学习要点

《宋词四首》学习要点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宋词是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宋词按其风格流派可分为婉约、豪放两种。

清王士禎道:“仆谓婉约以易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称首”。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亦工文章,李清照自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

十八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是一位金石专家,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一方面又从事学术研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曾合著《金石录》。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南下,辗转江南。

后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华一带飘泊,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1127)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她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格调优美,热情明快,而又委婉含蓄。

如《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写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宛转,凄苦深沉,如《声声慢》就是她晚年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

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雨疏风骤(zhòu)海棠(táng)东篱(lí)消魂(hún)麾下(huī)的卢(dí)霹雳(pī)(lì)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形似字4.诗句积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年级必修《古诗四首》导学案

八年级必修《古诗四首》导学案

八年级必修《古诗四首》导学案八年级必修《古诗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学习重点、难点:尝试诗歌鉴赏,提高品赏能力。

在语文活动中拓宽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课前准备:1.从《唐诗鉴赏词典》《宋诗鉴赏词典》等工具书,或网上查找有关四首诗的鉴赏文章,自行组织阅读。

2.以组为单位,收集其他爱国诗歌,加以背诵。

导学过程::一.检复导入1.抽查四首诗的背诵情况。

2.概括四首诗的共同主题: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品诗中深情: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涵的是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思考:诗中何处最能体现这一深情?(提示:可以从重点的字词、有名的诗句入手)1.自由朗读,边读边思,结合课前相关资料的阅读,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

“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见战祸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只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

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

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王维(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人,出 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 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 生活。唐代著名的山水 田园诗人。 他的诗写得好,看 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 的画,就像读诗。苏轼 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 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701-762),字太 白,自号青莲居士。是继 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 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 人誉为“诗仙”。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 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 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 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 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 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 年漫游生活。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 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 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 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 “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 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 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 “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 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 “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 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 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 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 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 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八年级人教版古诗四首

八年级人教版古诗四首

八年级人教版古诗四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写作特色练习题,人教版同步课程教学,还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写作特色课后辅导,教学分析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人教版古诗四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八年级人教版古诗四首篇1《归田园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志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这一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

轮,车轮。

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

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荆扉”是柴门。

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

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

“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

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

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

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

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

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

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

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曲中”一作“里人”。

似以“里人”为是。

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宋词四首》 (2)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宋词四首》 (2)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 塞外落日孤城图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 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 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 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 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 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
背景: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 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 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 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感苦情受寒,,:将突雁士出尚又边且何塞无以的留忍异恋受常之?
பைடு நூலகம்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长嶂烟里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 昏的苍凉景 色:“边声 连角起”表 明战事紧,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
雁去

上阕写景
边声 孤城


长烟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范 仲

落日
景 抒
家万里- 归无计
下情阕抒情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八年级语文第21课《宋词四首》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语文第21课《宋词四首》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

《宋词四首》同步练习一、注音:飞鸿()枯藤()天涯()思量()宫阙()峰峦()波涛()潼关()踟蹰()经行()二、填空:1、《如梦令》中哪一句既写眼前景,又暗写内心之情?2、《醉花阴》中依次写了情、景、人的三句:,,《醉花阴》流传至今的名句是:《醉花阴》是怀念人的名篇。

“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了什么诗句?你还能写出两句咏菊的名句吗?3、《破阵子》哪一句点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的心情:4、《四块玉》用典的两句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是:5、《山坡羊》写景的句子是:,,三、默写: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是___________。

2.“壮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

3.“醉里挑灯看剑”的是( )A.作者本人B.陈同甫C.一位将军D.作者想象中的英雄4.上阕描写的军营生活具有的特点。

5.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可怜白发生”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了作者为国为民族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励志故事】该低头时就低头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

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话外语: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试题答案】一、飞鸿(hóng)枯藤(kū)天涯(yá)思量(liang)宫阙(què)峰峦(luán)波涛(bō)潼关(tóng)踟蹰(chí chú)经行(xíng)二、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举例略3、可怜白发生4、“南亩耕,东山卧”“闲将往事思量过”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三、略。

宋诗最著名的20首

宋诗最著名的20首

宋诗最著名的20首
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著名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宋诗:
1. 苏轼的《赤壁赋》。

2. 苏轼的《水调歌头》。

3. 苏轼的《江城子》。

4. 苏轼的《定风波》。

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6. 苏轼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 苏轼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9. 苏轼的《东坡引赠刘景文》。

10. 苏轼的《赠汪伦》。

11.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12. 苏轼的《浣溪沙》。

13. 苏轼的《念奴娇·过洞庭》。

14.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5. 苏轼的《临江仙》。

16. 苏轼的《前赤壁赋》。

17. 苏轼的《石鱼湖上》。

18. 苏轼的《狂夫》。

19. 苏轼的《千秋节》。

20.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些诗歌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高峰,展现了当时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

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传颂和赞美。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镇初级中学初二语文上册30《诗四首》渡荆门送别课件新人教版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镇初级中学初二语文上册30《诗四首》渡荆门送别课件新人教版

写作背景
李白一生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 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句佳篇。这首诗是诗人 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 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 ,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 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 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 ,是在舟中吟送的。
A.诗的一、二两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 境。 yì ,是湿润的意思。
B.“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 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
C.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 切。
D.《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渭城曲》都是送别 诗,但前者襟怀开阔,后者感情较忧郁。
课外拓展 请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与杜甫出蜀途中所作《旅夜书怀》 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作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诗句解释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 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游。 山随平野尽
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 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 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 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 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 思念故乡的感情。
尾联中诗人不说自己对故乡的思 念,而说故乡的水对自己依依不舍, 在我们所学的诗歌中还有哪些这样写 法的诗句?
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合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合集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 晏殊作者简介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2)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3)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4)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5)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6)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7)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唐诗五首》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唐诗五首》说课稿

《唐诗五首》说课稿《野望》赏析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内风尘。

忧国伤时,想起诸弟们流离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来就更见艰危,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情。

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

注释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白话译文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创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赏析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宋诗七律50首

宋诗七律50首

宋诗七律50首1. 《书愤五首·其一》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4.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 《病起书怀》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7.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8. 《寄黄几复》宋·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9. 《登快阁》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0. 《寓意》宋·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诗四首》之《过零丁洋》同步训练

宋诗四首》之《过零丁洋》同步训练

《宋诗四首》之《过零丁洋》同步训练⊙收获平台一、默写《过零丁洋》全诗,回答问题。

1.默写。

2.这首七律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上下句有何联系?答:3.谈谈颈联的“惶恐”“零丁”的双层含义。

答:4.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二、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同学中开个故事会。

答:⊙发展空间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蛩(qióng):蟋蟀。

(2022年春季·上海高考卷)1.词中说的“心事”指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

”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轻松一刻汕头收藏一幅文天祥诗墨□林俊聪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句的南宋民族英雄、杰出诗人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有一幅手书自作诗的条幅,现被汕头市区一位业余收藏家珍存着。

该条幅宣纸非常陈旧,个别地方受损,但所幸诗书墨迹完好。

其诗为:“月淡梧桐雨后天,潇潇络纬夜灯前。

谁怜古寺空斋客,独写家书犹未眠。

”诗末署名文山,末加二印。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的文天祥,手迹条幅为何流落在汕?据收藏者称,这是在民国时期,他在汕头街上,见一摆摊有该条幅,遂洽商钱价后而购之,虽穷困潦倒仍珍藏不售。

他还收藏大量各国钱币等。

笔者见此条幅,恰与由潮安县凤凰镇文天祥正气堂理事会创刊号《正气》中一照片一模一样,深感奇怪,请教理事会负责人而无法解释,便写信向民族英雄故乡江西吉安县文天祥纪念堂求助,他们委托伍映山先生,于10月13日来信回复,事情原委是这样的——这首诗,是文天祥《幕府杂诗》四首之一。

据清《庐陵县志·艺文志·金石》载,《幕府杂诗》4首七绝:1.催花一曲胜伊凉,羯鼓声高乐未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宋诗四首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遮.住(zhē) 鸡鸣.(mín g) 浑.浊(hún)
B.箫.鼓(xiāo) 简朴.(pǔ) 拄.杖(zhǔ)
C.徘徊.(huí) 源.头(yuán) 鉴.赏(qiān)
D.朱熹.(xī) 滩.头(tān) 浮萍.(píng)
2.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自愿身在最高层( )
B.莫笑农家蜡酒浑( )
C.为有源头河水来( )
D.干戈廖落四周星(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飞来峰上千寻塔寻:古制八尺为一寻。

B.丰年留客足鸡豚留客:招待客人。

C.问渠那得清如许渠: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D.身世浮沉雨打萍雨打萍:雨击打浮萍。

比喻“身世浮沉”,写自身。

语言表达训练
4.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

5.诗歌朗读需要把握好节奏,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

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7.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

“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

请按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句子。

(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
正确对待生死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对待挫折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登高,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

请写出古人以登高来表达志趣或情怀的两句诗。

(课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某茶楼大门上的一副对联的上联。

请你为该店写出下联。

上联:巧煮三江好茶
下联:____________
(一)阅读《登飞来峰》,完成11~13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解释加点的字。

(1)闻.说鸡鸣见日升(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12.解释“浮云”的本意,在诗中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四句明写登山的感受,实际上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观书有感》,完成14~15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这是一首_______的名诗。

全诗以_______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15.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请你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石灰吟》,完成16~18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写下豪言壮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像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除此之外,你还能再写出两句来吗?(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金陵驿》,完成19~20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押往元都燕京,途经金陵驿时所作,
19.从表达方式上看,本诗前六句属于_______,后两句属_______。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徊”应读“huái”,“鉴”应读“jiàn”。

2答案:A项“愿”应为“缘”,B项“蜡”应为“腊”,C项“河”应为“活”,D项“廖”应为“寥”。

3答案:C 解析:渠:它,指方塘。

4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问渠那得清如许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答案:(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答案:(1)夸张 (2)对偶 (3)比喻对偶 (4)比喻
7答案:D 解析:最后一联,点出“示”字,是对侄孙“收骨瘴江”的后事嘱托,全诗言辞凄婉,感情沉郁,悲歌当哭,动人肺腑。

8答案:对待生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待挫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答案:喜迎四海嘉宾(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1.(1)听 (2)害怕
12.飘浮的云彩,比喻小人。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细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答案:14.借景喻理方塘
15.这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

答案:16.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17.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洁身自好,清白自守
18.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为中华之堀起而读书”(周恩来)
答案:19.写景抒情
2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心头的沉痛悼惋之情,表明了自己决心与国家共存亡的坚强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