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押题专练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练习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
汉武帝此举()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解析:选A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意在削弱贵族政治,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不可能化解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故D项错误。
2.(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
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制B.稳定政治局势C.削弱中央集权D.解决王国问题解析:选B汉初封国制度是地方政治制度,不能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故B项正确;汉初封国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不利于解决王国问题,故C、D两项错误。
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
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
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君权至上的结果D.中央集权所致解析:选C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判断解误+分点突破+新题对练)第2讲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史料五
(清代)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
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
(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提示】 史料表明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君主专
制达到顶峰。
4.影响我国最为深远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 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积极性占主导地位, 明朝之后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5.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 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2.(2013届济南月考)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 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 之特权阶级。”与此“制度”相吻合的表述为(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
【答案】 A
☆☆突 破 提 示☆☆
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全面掌握五种选官制度的内容、
影响,尤其应深刻认识科举制的影响,然后归纳出古代选 官制度演变的规律。
1.中国古代的五种选官制度
时间
选官 制度
原始社 夏朝到 会后期 春秋 禅让制
汉朝
魏晋南 隋唐宋 北朝 元明清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 背 景 : 明 太 祖 认 为 丞 相 权 势 过 重 , 妨 碍 皇 权 的
高度集中 __________。 中书省和丞相 (2)措施:裁撤_______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
皇帝 务,直接对_______负责。 宰相制度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__宣告废除,君 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北京海淀一模)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
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
”这说明汉武帝时( ) 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 [题干信息反映了汉武帝倚重近臣,削弱相权,与威胁皇权和黄老无关,材料更多地涉及对近臣的倚重,C项符合题意。
]2.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
”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B [冗官是指官员人数超出实际需要,机构职能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数过多和机构重叠的信息,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信息“机事往往留滞”,意指三省分权并相互牵制,有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扯皮,进而耽误国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决策失误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没有表达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
]3.(2017·滨州一模)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
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C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跟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及其演变。
北京城在明清时被称为京师;元朝时被称为大都;西周时期是分封制下的燕国;唐朝时设幽州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故正确排序是③④②①,故C项正确。
,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下图所示)。
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C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图示是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它是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王国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封国中王国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中王国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
这表明当时(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根据材料可知,地方“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武将拥兵自重现象已经被改变,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的“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可知,中央扼制了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北边患的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冗官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
:南北朝时,梁朝的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侍……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在仓促变乱中坐以待毙。
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 )A.叛乱寥寥无几B.气候反常恶劣C.人民体质羸弱D.选官存在弊端D 【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课时训练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解析:A、D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刺史只监督地方官。
C项是错误的表述。
B项符合史实,也符合“转折”的含义。
答案:B2.黑龙江模拟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
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
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
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用人权D.实现选贤任能解析:题干汉代官秩分类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下的官僚政治,官吏没有封地,只有俸禄,其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君主控制了用人权,C正确;题干并没有涉及选官制度,由此可排除A、B、D。
答案:C3.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
这说明 (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高权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初年,丞相权力较大,文帝求情后丞相才赦免邓通一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故选B。
答案:B4.《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 )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0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 含解析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1.(2019·湖南怀化一中期末)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
据此可知西汉()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刺史权力内容不断增加,表明当时的社会问题较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故C项正确;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已得到解决,故A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刺史的职能是在增加,没有丧失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汉代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刺史权力内容的增加不符,故D项错误。
2.(2019·河南郑州一中期中)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答案】D【解析】汉代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名目极多,广泛搜罗人才,有利于选官制度渐成规模,D项正确。
察举制的选举方式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推荐,并没有“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故A项排除;汉代天子下诏是察举制的体现而不是推动了这种制度的产生,故B项排除;士人可自由报考为科举制的特征,排除C项。
3.(2019·湖南郴州一中期中)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
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
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答案】D【解析】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题目中的文化现象,故D 项正确。
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讲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第2讲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6课标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 B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灭亡后,萧何重视整理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并为汉所用,即“汉承秦制”,其意在说明汉初统治全国,靠的是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故应选B项。
汉初崇尚黄老之学,排除A 项;汉初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意在表达汉初对秦朝典章制度的继承,而非官员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项。
2.(2019河北沧州联考)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
这一演变表明( )A.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行政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C.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D.中朝逐渐成为了权力中心答案 D 题干材料“百官之本,国家枢机”信息,说明中朝逐渐成为了权力中心,故选D项。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尚书权力增大,与其行政管理水平无关,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尚书权力增大,与官员评价制度无关,C项错误。
3.(2015课标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 A 汉宣帝强调皇帝与优秀的郡太守共同治理天下,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这说明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对地方吏治的重视,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提到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一种治国理念,C、D两项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2讲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板块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 C解析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
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
2.[2015·北京高考]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
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3.[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 C解析材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
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
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项错误。
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1单元第2讲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必修模块第一单元第2讲基础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西汉时,刺史对郡国二千石官员的弹劾,要先向三公禀告,再由三公转呈皇帝,但东汉时期可以直接上呈给皇帝。
这一做法()A.增强了民众的监督意识B.使刺史的权力不断得到提高C.有利于监察效力的提升D.杜绝了地方官员权力滥用【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东汉刺史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再经由三公转呈,这有利于监察体制效力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方的监察制度,与社会民众的监督无关,排除A项;刺史地位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古代监察制度体现皇帝意志,有很大局限性,不可能杜绝地方官员权力的滥用误用,排除D项。
2.魏晋创设九品中正制之初,设“郡中正”,由各郡地方长官推选,受制于郡;后设“州中正”,州中正多由司徒府选授,不被郡地方所操控。
这一变化() A.剥夺了地方的推举权B.维护了士族特权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下,品评官“中正”由“受制于郡中”到“不被郡地方所操控”,而由中央政府机构“司徒府”选授,这一变化体现了权力向中央集中,故D项正确;A项中“剥夺”表述错误,排除;这一变化打击了士族特权,排除B 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是科举制的作用,与九品中正制不符,排除C项。
3.南朝刘裕建宋之后,封诸皇子为王,并且兼任州郡最高长官,带兵出镇战略要地;后又从寒人之中选拔若干亲信,出任中书通事舍人,虽仅位居八品,但其出宣诏命,参与决策,因而成为重要职务。
刘裕的这些做法旨在()A.确保皇族与士族共治天下B.强化专制皇权C.抑制统治阶层内争权夺利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刘裕任用身份低微的人参与要务,是为了削弱大臣的权力,加强皇权,故选B项。
4.唐太宗修《氏族志》,“欲崇重今朝冠冕”,唐高宗、武则天修《姓氏录》,“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即以当时官爵高低作为排列等级,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仕流。
这些措施()A.加速了传统门阀贵族的衰落B.使唐朝门第观念完全瓦解C.维护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地位D.减弱了唐朝社会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唐朝时,“欲崇重今朝冠冕”是以当时官爵高低作为排列等级,“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仕流”是指庶族通过军功也能“入仕流”,这些扩大士族范围的行为,都起到了削弱旧门阀士族势力的作用,故A项正确;扩大士族范围,冲击的是传统门阀贵族势力,但士族制度仍存在,唐代的门第观念仍盛行,排除B项;随着科举制度和均田制的推行,世家大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在隋唐时期逐步丧失,排除C项;军功入仕,恰恰体现了唐朝社会的流动性增强,排除D项。
专题1.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押题专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1.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
”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D.分封制2.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B.分封诸侯王C.颁布推恩令D.设置尚书令3.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4.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B.参知政事C.枢密院D.军机处5.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
……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B.皇帝权力的加强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宰相权力的加强6.《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这充分说明了()。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7.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A.谏诤权B.弹劾权C.司法权D.审计权8.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D.宰相权力的大小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特训人民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特训人民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5·山东济南模拟]《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下图所示)。
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图示是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它是在吸收秦朝郡县制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封国中王国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中王国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玉溪一中期中]中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演变说明了( )A.封建社会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主要问题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其趋势为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B项所述是专制主义加强,而非地方制度,应排除;分封制盛行于西周,并不是封建社会,A项错;C项错在“瓦解”。
3.[2016·湖南月考]“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B.中外朝制度A.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等,可以判断这是唐代三省六部制。
4.[2015·宜宾调研]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另备试题 新人教版
202X高考立体设计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另备试题1.隋朝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等六部,到唐太宗李世民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唐朝六部名称变化反映了A.丞相权力的削弱B.避讳制度的沿袭C.中央集权的加强D.民本思想的强化2.《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答案】C【解析】刺史制度于西汉设置,A项与题意不符;B项根据“通判”判断应是宋代;“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反映的是唐的三省六部制,与题意不符;行省制是元代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3.《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A.重视科举制度B文人社会地位较低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D工商业经济发展4 下图是《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湖广布政使司的管辖范围。
当时“湖广”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广东B湖南、湖北C湖南、江西D广东、广西【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历史常识及识图能力。
明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仍习惯称为行省,“湖广”作为地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两地。
从地图上的阴影部分也可以判断主要是湖北、湖南两省。
5.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B 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的演变备选习题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第一单元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的演变备选习题新人教版1.(2011·上海文综)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2.(2011·海南)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
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3.(2010·上海)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A、B两项错误;伊犁将军设置于清朝,C项错误;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0·浙江文综)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
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项发生在唐代,B项发生在秦朝,C项发生在元朝,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5.(2008·广东文科基础)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模拟质检1.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
下面是一组关于汉代以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
根据你的理解,存在明显错误的是()A.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C.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D.宋代废除丞相,为减轻帝王工作压力,设参知政事2.下列两幅图反映了我国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实行的政治制度,两者的共同点是()①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对当今地方行政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①② B.③④C.① D.①④【解析】两幅图分别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两者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①正确;②③④符合行省制,但不符合郡国并行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练习题
第2讲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真题对应练1.(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议制度2.(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3.(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4.(2015·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5.(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6.(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押题专练1.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
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答案】A【解析】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意在削弱贵族政治,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故A项正确。
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
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
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
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答案】D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
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
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答案】C【解析】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4.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答案】C5.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
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
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
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 项错误。
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
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答案】C【解析】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知,统治基础并未扩大,故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故D项错误。
7.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
这一做法(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答案】C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
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A.分散行使 B.法制化C.独立运作 D.世袭化【答案】C10.“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兼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
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
”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A.权力过于分散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D.君权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出现“事难画一,缓急不辨”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这在材料中却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1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对地方机构的改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体现在中央机构变化上,故A项错误;明朝是封建王朝,其机构设置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出民主化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设置的布政使司等官员不是宰相权力下放后的机构,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行职权,权力分化,又各设左右布政使防止专权,可知该举措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12.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
这反映出(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伦理教化和思想控制更多地体现在“三纲五常”和对百姓的控制上,而题目中强调的是“忠”,强调的是对君主的“忠”,故A、C两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史官的思想,故D项错误。
1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答案】D14.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宗法制度一直都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并未消亡,故A项错误;“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看到本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可知,官府收藏的是名门望族的族谱,是用作选官的一项依据,并且根据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理解,说明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享有特权,故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是隋朝,故D项错误。
15.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答案】A16.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
这反映出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不属于官员队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中进士或举人……考中秀才……”可知,科举制下,根据自身才能不同,各有不同的归宿,有利于人才相对合理流动,故B 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会等级,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才的流动,而非科考的内容,故D项错误。
17.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
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答案】C18.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答案】B【解析】中外朝的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整相权被一分为三,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下,相权结构得到调整,目的是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丞相不享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19.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由此可知当时( )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D.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北宋时,边境战乱不断,因此,“边境战乱日趋减少”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理学影响日益深远”是在南宋,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科举取士日渐盛行”与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无关,故C项错误;从表格可知,宋仁宗之后,掌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都是文职出身,这说明当时政府逐步确立用文官取代武官来管理军事的方针,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