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9)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9.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前两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和王维。
第三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
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说课稿9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清贫》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清贫》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家里贫穷,但是母亲依然坚持供他上学,并且在艰难的生活中教育他要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
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亲的坚强、聪明和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情感和价值观的内涵,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理解母亲的坚强和无私,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坚强和无私,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的坚强和无私,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贫困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贫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母亲的坚强和无私,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说课稿从军行》是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___边塞诗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守边将士们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敌人的英雄气概。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凄凉艰苦的战争环境,而后两句则表达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
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的大意,并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而难点则在于让学生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荒凉,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反复诵读关键词语来让学生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
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在情境导入环节,我将播放唐军对抗突厥军的视频,并与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以此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研究这首诗的兴趣。
最后,我们将解诗题,了解诗人___和他的边塞诗。
《从军行》是一首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乐府诗,是___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其中共有七首小诗,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在研究古诗《从军行》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___。
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中过进士,擅长写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了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因此被世称为___,有“______”之称。
他的作品有《王昌龄集》,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
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多年,与战士们情同手足,因此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在诵读古诗之前,我们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
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资料-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说课稿(003)
9.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前两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和王维。
第三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
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歌。
这三首诗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可能对一些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和讨论,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对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欣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古诗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附教案)
《9.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前两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和王维。
第三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
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内容和作者背景;2.能够默写这三首古诗的部分内容;3.能够理解这三首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理解和欣赏;2.古诗的背诵和表达。
难点1.理解古诗背后的意境和情感;2.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静夜思》的主题与背景。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老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含义。
3.听读:听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4.分析: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了解诗人的心境。
5.默写:学生尝试默写诗歌的部分内容,老师指导并讲解生字词。
第二课时:《将进酒》1.导入:通过音乐欣赏或视频展示,引入《将进酒》的氛围。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
3.听读: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诗中的豪迈和豪情。
4.分析:讨论诗中的酒文化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5.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诗歌,展示诗意和歌颂之美。
第三课时:《大枣》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小故事,引入《大枣》的主题。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中意象和情感。
3.分析:讲解诗中情感的转折和意境的描写。
4.诗赏: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大枣》诗歌,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
5.合作创作: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对古诗的理解,互相展示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默写和作图: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掌握程度。
3.课后习作:布置学生完成对古诗的感悟和创作,评价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文学诗歌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审美情感。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一、说教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及沦陷区百姓疾苦的诗歌,短短28个字道出了作者的悲愤与感慨。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从军行》,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边塞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板块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1.简介作者。
2.了解背景。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2)教师范读两首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陆游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背景资料: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
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9课,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古诗。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优秀篇目。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读。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还需要提高,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领悟诗文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古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秋夜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感知诗文的节奏和韵律。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诗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和交流。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文的深层含义,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的内容,本节课选入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王昌龄的《采莲曲》,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感受古诗的魅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象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学生对于古诗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意象,理解诗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朗读、讨论、写作等,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读音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讲解:对每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说教材这首短诗只有12行。
分为两小结。
以诗歌特有的节奏感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思维空间,耐人寻味。
本诗以‘跌倒’为题。
采用比喻意引发我们思考。
跌倒并不可怕,但一定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这才是__要表达的中心。
说目标有感情读课文,体会诗的感情色彩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探究跌倒后你应怎样做。
学习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跌倒后要勇敢的站起来,战胜困难走出困境,使人生变得更精彩。
说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读带讲,在读中自悟,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跌倒了并不可怕,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说过程1、激情导入:读名对,板题、解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跌倒。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多种形式读文b、了解什么事物跌倒了,又带来了什么?3、创设情境体会诗意a、学习第一节诗,自由读,带着问题读(生知道诗共七句、用了排比句式、象征的写法)b、我会写:培养学生的说和写能力c、学习第二节诗,让学生明白跌倒了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d、生活中你有过跌倒吗?怎样面对?结合实际讲一讲e、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写一写怎样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后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2一、说教材《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民间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民间特色。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海力布的善良和勇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方面,仍需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猎人海力布这一人物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猎人海力布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力布的善良和勇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猎人海力布的形象。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生动展示猎人海力布的形象,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猎人海力布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海力布的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能获得宝石、为什么能舍己为人、为什么最后变成了一块石头。
4.教师引导:总结学生讨论成果,深入剖析猎人海力布的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价值观。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舍己为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猎人海力布的善良和勇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民间故事特点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节课选取了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行学习。
这三首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能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诗的韵味,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古诗中的典故、意象、情感等内涵较为丰富,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和感悟。
此外,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学习风格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2.教学难点:品味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人的情感,了解古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理解诗人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古诗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提问解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 古诗三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经典的古诗:《静夜思》、《春晓》和《登鹳雀楼》。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哲理的思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化和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把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所表现的美丽自然风光和古代诗人的生活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教学难点: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5.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基础,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诗歌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主要包括诗歌标题、作者、诗句以及关键词等。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长相思》。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作品,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表达作者情感的。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的学习,对古诗的基本形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感悟诗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诗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景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4.讲解分析: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5.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文中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说课稿【第1课时】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王昌龄的《从军行》。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节课我们将对这三首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三首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诗;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2.教学难点: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3.分析诗歌:通过对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交流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5.欣赏和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欣赏和感悟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共计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共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长相思》。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作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魅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山水风光的描绘,也有诗人情感的抒发,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他们对于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简单的诗句和意象。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深刻的意境,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一些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体验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深刻意象的感悟,诗歌的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诗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解析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意义,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的某个方面,如意象、情感等,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人物描写一组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物描写一组》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一个片段,选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
片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兼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堪称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一个片段,选自作家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本文中的“他”就是祥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六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题目为后人所加。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三个片断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断,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摔跤》主要侧重于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侧重于肖像描写,《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对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和几次摇头这些细节描写,将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个片断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12个生字,会写“搂、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挺脱、诸亲六眷、监生、一声不倒一声、已后、登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2.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
物形象。
3.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鉴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陌生这一现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资料,通过阅读资料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故事、人物等有初步的了解。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以读代教、适当点拨、引读促悟。
2.说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在自读自悟、探究交流中获取知识。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片段的出处,简单介绍作者,尽量触发学生与课文或原小说的联系点,缩短本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和高昂的兴趣中展开教学。
2.阅读课文,感知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
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了解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感受祥子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了解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研读课文,了解写法。
阅读《摔跤》一文,抓住文中对小嘎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想象感悟,感受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阅读《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人物装束、体态、身段,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的精彩描写,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阅读中,要通过描写感受他的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阅读《两茎灯草》,了解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通过对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和几次摇头这些细节描写,感受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4.读写结合,指导练笔。
在《摔跤》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写一次比赛或游戏的一个片段。
如,扳手腕、打篮球等。
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设置情景鼓励学生写一写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比赛片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其他描写方式,展开想象,描写第二次比赛小嘎子会想到使什么巧招儿呢?结果怎样?在读写结合中实践了“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走出文本”的教学理念。
5.拓展交流,延伸阅读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摔跤》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
使学生了解到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
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激发学生阅读《小兵张嘎》和观看有关的影视作品的兴趣。
结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著名作家老舍善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的写作风格。
了解语言大师老舍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写作特点。
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感受老舍语言的兴趣。
交流了解吴敬梓语言准确、精炼、形象的特点,推荐学生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体现文章脉落的载体,板书设计力求简明完整直观形象,梗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表现的中心一目了然,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而且有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写法。
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摔跤语言心理动作
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装束、体态、身段、体力、性格——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老舍:人物素描——细腻逼真
两茎灯草
临
死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动作
前把头摇了两三摇。
——动作)
的把两眼睁得滴流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神态、动作吝啬严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神态、动作
监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动作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