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教师版)考点专题七 函数(1)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个数集和另一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包含了很多基本概念和性质。
下面是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的汇总。
1.函数的定义与表示函数定义为:设有两个非空数集A,B,如果按照其中一种确定的方法,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a,都能找到B中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b和它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为函数,记作y=f(x)。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函数的形状和特点。
横坐标表示自变量x,纵坐标表示因变量y,函数的图像是由平面上的一些点构成的。
3.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值域是指因变量取值的范围。
4.一次函数(线性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为:f(x)=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越大,直线越陡峭;斜率为0时,直线平行于x轴,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
5.二次函数(抛物线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为:f(x)=ax²+bx+c,其中,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
6.幂函数幂函数的定义为:f(x)=x^a,其中,a为常数。
幂函数的图像取决于幂指数a的值:当a>1时,图像上升得很快;当0<a<1时,图像上升得很慢;当a<0时,图像在y轴下方,但是a为负偶数时,图像在y轴上方。
7.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为:f(x)=a/x,其中,a为常数,且a不等于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通过原点的开口向右上或右下的双曲线。
8.复合函数复合函数是指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
9.奇偶函数奇函数的定义为:f(-x)=-f(x),即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的定义为:f(-x)=f(x),即函数关于y轴对称。
10.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一些区间上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增函数和减函数。
高考数学:专题七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配套限时规范训练
A.{a|1<a≤2}B.{a|a≥2}
C.{a|2≤a≤3}D.{2,3}
3.(2012·浙江)设a>0,b>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2a+2a=2b+3b,则a>b
所以x1x2+y1y2=0,而y1y2=x1x2-(x1+x2)+1,
所以2x1x2-(x1+x2)+1=0.
由即(a2+b2)x2-2a2x+a2(1-b2)=0.
又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所以Δ=(-2a2)2-4(a2+b2)·a2(1-b2)>0,整理得a2b2(a2+b2-1)>0,即a2+b2>1.
12.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3×n+n(其中n∈N*),且该数列中最大的项为am,则m=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直线y=-x+1与椭圆+=1(a>b>0)相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若椭圆的离心率e∈,求a的最大值.
14.(2012·山东)已知函数f(x)=(k为常数,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A.B.2C.4D.8
6.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0,+∞)上递增,f=0,则满足f(logx)>0的x的取值范围是()
A.(0,+∞)B.(0,)∪(2,+∞)
C.(0,)∪(,2)D.
7.设函数f(x)=x3+sinx,若0≤θ≤时,f(mcos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0,1)B.(-∞,0)
C.(-∞,1)D.
高考综合复习 专题7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专题练习
高考综合复习专题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的是()A.f(x)=sinxB.f(x)=-C.f(x)=D.f(x)=2.函数,若f(1)+f(a)=2,则a的所有可能值为()A.1B.-C.1, -D.1,3.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f(2)=0,则使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A.(-∞,2)B.(2,+∞)C.(-∞,2)∪(2,+∞)D.(-2,2)4.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x>0时f(x)= ,则当x<-2时,f(x)=()A.-B.C.-D.-5.已知y=f(x)是R上的减函数,且y=f(x)的图象经过点A(0,1)和点B(3,-1),则不等式<1的解集为()A.(-1,2)B.(0,3)C.(-∞,-2)D.(-∞,3)6.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实数≠,≠-1, =,.若,则()A.<0B.=0C.0<<1D.≥17.若函数f(x)=(a>0,a≠1)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A.[-,1)B.[,1)C.(,+∞)D.(1, )8.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满足f(x)+f(x-1)=1,当x∈[0,1]时,f(x)=现有4个命题:①f(x)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2;②当x∈[1,2]时,f(x)=2x-;③f(x)为偶函数;④f(-2005.5)=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1.若函数f(x)= (a≠0)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a=.2.已知函数y=f(x)的反函数为y=g(x),若f(3)=-1,则函数y=g(x-1)的图象必经过点.3.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一切实数x都有f[f(x)]=x,则函数f(x)图象的自身关于对称.4.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x+3)=1-f(x),又当x∈(0,1]时,f(x)=2x,则f(17.5)=.三.解答题.1.设函数f(x)=,求使f(x)≥2的x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f(x)= (a,b为常数),且方程f(x)-x+12=0有两个实根为=3,=4.(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设k>1,解关于x的不等式f(x)< .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若不等式f(1-ax-)<f(2-a)对任意x∈[0,1]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4.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任意实数,满足关系f(+)=f()+f()+2.(1)证明:f(x)的图象关于点(0,-2)对称.(2)若x>0,则有f(x)>-2,求证:f(x)在R上为增函数.(3)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n∈N﹡有=f(n),试求数列的前n项和.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选D.分析:这里f(x)为奇函数,由此否定B.C;又f(x)在[-1,1]上单调递减,由此否定A.故应选D.2.选C.分析:注意到这里a的可能取值至多有3个,故运用代值验证的方法.当a=1时,由f(1)+f(a)=2得f(1)=1;由f(x)的表达式得f(1)==1,故a=1是所求的一个解,由此否定B.当a=-时,由f(x)的表达式得f(-)=sin=1,又f(1)=1,故f(1)+f(-)=2,a=-是所求的一个解,由此否定A.D.本题应选C.3.选D.分析:由f(x)在(-∞,0)上是减函数,且f(x)为偶函数得f(x)在(0,+∞)上是增函数,∴f(x)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又∵f(2)=0, ∴f(-2)=0∴f(x)在(-∞,-2]上总有f(x)≥f(-2)=0,①f(x)在[2,+∞)上总有f(x)≥f(2)=0②∴由①②知使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2,2),应选D.4.选C.分析:由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得f(x)=f(-2-x)①∴当x<-2时, -2-x>0∴再由已知得f(-2-x)= ②于是由①②得当x<-2时f(x)= ,即f(x)= -.应选C.5.选A.分析:由已知条件得f(0)=1,f(3)=-1,∴(※)又f(x)在R上为减函数.∴由(※)得0<x+1<3-1<x<2故应选A.6.选A.分析:注意到直接推理的困难,考虑运用特取——筛选法.在选项中寻觅特殊值.当=0时, =,=,则,由此否定B,当=1时,= ,f()=f(),则,由此否定D;当0<<1时, 是数轴上以分划定点,所成线段的定比分点(内分点),是数轴上以>1分划上述线段的定比分点(内分点),∴此时又f(x)在R上递减,∴由此否定C.因而应选A.7.选B.分析:令u=g(x)= ,y=f(x)则y=由题意知当x∈(-,0)时,u>0注意到g(0),故u=g(x)在(-,0)上为减函数.①又y=f(x)在(-,0)上为增函数,∴y=在u的相应区间上为减函数.∴0<a<1再由①得u'=g'(x)= 在(-,0)上满足u'≤0②而u'=在(-,0)上为减函数,且是R上的连续函数.③∴由②③得u'(-)≤0∴-a≤0,即a≥④于是由①,④得≤a<1应选B.点评:从复合函数的“分解”切入.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与所“分解”出的内层函数与外层函数的单调性之间的联系(同增异减)初步确定a的取值范围0<a<1.但是,由于u=为x的三次函数, u'为x的二次函数.故还要从u'在(-,0)上的符号入手进一步确认a的正确的范围.”粗” 、“细”结合,双方确定所求参数的范围,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略.8.选B.分析:从认知f(x)的性质入手,由f(x)+f(x-1)=1得f(x-1)=1-f(x)(※)∴f(x-2)=1-f(x-1)(※※)∴由(※),(※※)得f(x)=f(x-2)∴f(x)为周期函数,且2是f(x)的一个周期.(1)由上述推理可知①正确.(2)当x∈[1,2]时,有x-1∈[0,1].∴由题设得f(x)=1-f(x-1)=1-(x-1)=2x-x,由此可知②正确(3)由已知条件以及结果①、②得,又f()=,∴f()≠f(-)∴f(x)不是偶函数即③不正确;(4)由已知条件与f(x)的周期性得f(-2005.5)=f(-2005.5+2×1003)= f()=故④不正确.于是由(1)(2)(3)(4)知,本题应选B.二.填空题.1.答案: .分析:由题设知f(0)=f(4)(a≠0),∴(a≠0)0<=1(a≠0)4a-1=1或4a-1=-1(a≠0)a=即所求a=.2.答案: (0,3)分析:f(3)=-1y=f(x)的图象经过点(3,-1)y=g(x)的图象经过点(-1,3)g(-1)=3g(0-1)=3y=g(x)的图象经过点(0,3).3.答案:直线y=x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设x为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值,则f(x)为其相应的函数值,即为y,即y= f(x),则有x=( y)①又由已知得f[f(x)]=f(y)= x②∴由①②知f(x)与其反函数(x)为同一函数,∴函数f(x)的图象自身关于直线y=x对称.4.答案:1分析: 从认知f(x)的性质切入已知f(x+3)=1-f(x)①以-x代替①中的x得f(-x+3)=1-f(-x)②又f(x)为偶函数∴f(-x)=f(x)③∴由②③得f(-x+3)=1-f(x)④∴由①④得f(3+x)=f(3-x)f(x)图象关于直线x=3对称f(-x)=f(6+x)∴由③得f(x)=f(6+x)即f(x)是周期函数,且6是f(x)的一个周期.⑤于是由③⑤及另一已知条件得f(17.5)=f(17.5-3×6)=f(-0.5)=f(0.5)=2×0.5=1三.解答题.1.分析:注意到f(x)为复合的指数函数,故考虑令u=,而后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将所给不等式转化为关于u的不等式解.解:令u=, y=f(x),则y=2为u的指数函数.∴f(x)≥2≥2≥u≥①∴f(x) ≥≥②(1)当x≥1时,不等式②(x+1)-(x-1) ≥2≥成立.(2)当-1≤x<1时,由②得,(x+1)-(1-x) ≥x≥即≤x<1;(3)当x<-1时,由②得-(x+1)-(1-x) ≥即-2≥不成立.于是综合(1)(2)(3)得所求的x的取值范围为[,1]∪[1,+∞),也就是[,+∞)点评:对于复合函数y=f[p(x)],令u=p(x),将其分解为y=f(u),u=p(x).于是所给问题转化为内层函数u=p(x)的问题或转化为外层函数y=f(u)的问题.这种分解----转化的手法,是解决复合指数函数或复合对数函数的基本策略.2.分析:注意到f(x)为分式函数,故相关方程为分式方程,相关不等式为分式不等式,因此,求解此类问题要坚定地立足于求解分式问题的基本程序:移项,通分,分解因式;化“分”为“整”以及验根等等.解:(1)将=3, =4分别代入方程得由此解得∴f(x)= (x≠2).(2)原不等式<-<0<0<0(x-2)(x-1)(x-k)>0注意到这里k>1,(ⅰ)当1<k<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k)∪(2,+∞);(ⅱ)当k=2时,原不等式(x-2)2(x-1)>0x>1且x≠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2,+∞);(ⅲ)当k>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k,+∞);于是综合(ⅰ) (ⅱ) (ⅲ)得当1<k≤2时,原不等式解集为(1,k)∪(2,+∞);当k>2时,原不等式解集为(1,2) ∪(k,+∞);点评:在这里,运用根轴法求解不等式(x-2)(x-1)(x-k)>0快捷准确.此外,在分式不等式转化为高次不等式后,分类讨论时不可忽略对特殊情形:k=2的讨论;综合结论时需要注意相关情况的合并,以最少情形的结论给出最佳答案.3.分析:所给不等式含有抽象的函数符号f,故首先需要“反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脱去“f”,转化为普通的含参不等式的问题.进而,再根据个人的熟重和爱好选择不同解法.解:∵f(x)是R上的增函数.∴不等式f(1-ax-)<f(2-a) 对任意x∈[0,1]都成立.不等式1-ax-<2-a对任意x∈[0,1]都成立+ax-a+1>0对任意x∈[0,1]都成立①解法一: (向最值问题转化,以对称轴的位置为主线展开讨论.)令g(x)= +ax-a+1,则①式g(x)>0对任意x∈[0,1]都成立.g(x)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大于0.②注意到g(x)图象的对称轴为x=-(1)当-≤0即a≥0时,由②得g(0)>0-a+1>0a<1,即0≤a<1;(2)当0<-≤1时,即-2≤a<0时,由②得g(-)>01-a->0+4a-4<0<8当-2≤a<0时,这一不等式也能成立.(3)当->1即a<-2时.由②得g(1)>02>0即当a<-2时,不等式成立.于是综合(1)(2)(3)得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1)∪[-2,0]∪(-∞,-2), 即(-∞,1).解法二: (以△的取值为主线展开讨论)对于二次三项式g(x)= +ax-a+1,其判别式△=+4(a-1)=+4a-4△<0<8--2<a<-2(1)当△<0时,g(x)>0对任意x∈[0,1]都成立,此时--2<a<-2;(2)当△≥0时,由g(x)>0对任意x∈[0,1]都成立得-2≤a<1或a≤--2.于是由(1)(2)得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2,-2)∪[-2,1)∪(-∞, --2]即(-∞,1).点评:解法一归统为最值问题,以g(x)图象的对称轴的位置为主线展开讨论;解法二直面g(x)>0在x∈[0,1]上成立,以g(x)的判别式△的取值为主线展开讨论,两种解法各有千秋,都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策略.以××为主线展开讨论,这是讨论有理有序,不杂不漏的保障.4.分析:为了认知和利用已知条件,从”特取”切入:在已知恒等式中令==0得f(0)=-2.为利用f(0)=-2,寻觅f(x)的关系式,又在已知恒等式中令=x, =-x得f(0)=f(x)+f(-x)+2故得f(x)+f(-x)=-4证明(1),由此式展开.对于(2)面对抽象的函数f(x),则只能运用定义;对于(3),这里a n=f(n),a n+1=f(n+1),因此,从已知恒等式入手寻觅{a n}的递推式或通项公式,便称为问题突破的关键.解:(1)证明:在已知恒等式中令==0得f(0)=-2①又已知恒等式中令=x, =-x得f(0)=f(x)+f(-x)+2∴f(x)+f(-x)=-4②设M(x,f(x))为y=f(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则由②得③∴由③知点M(x,f(x))与N(-x,f(-x))所成线段MN的中点坐标为(0,-2),∴点M与点N关于定点(0,-2)对称.④注意到点M在y=f(x)图象上的任意性,又点N亦在y=f(x)的图象上,故由④知y=f(x)的图象关于点(0,-2)对称.(2)证明:设,为任意实数,且<,则->0∴由已知得f(-)>-2⑤注意到=(-)+由本题大前提中的恒等式得f()=f[(-)+] =f(-)+ f()+2∴f()-f()=f (-)+2⑥又由⑤知f (-)+2>0,∴由⑥得f()-f()>0,即f()>f().于是由函数的单调性定义知,f(x)在R上为增函数.(3)解:∵a n=f(n),∴a1=f(1)=-,a n+1=f(n+1)又由已知恒等式中令=n, =1得f(n+1)=f(n)+f(1)+2∴a n+1= a n+∴a n+1-a n=(n∈N﹡)由此可知,数列{ a n }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n+×即=(n2-11n).点评:充分认识与利用已知条件中的恒等式,是本题解题的关键环节. 对于(1)由此导出f(x)+f(-x)=-4;对于(2)由此导出f()=f()+f(-)+2;对于(3)由此导出f(n+1)=f(n)+f(1)+2即a n+1-a n=.。
中考函数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考函数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对于每一个自变量(输入),都有且只有一个因变量(输出)与之对应。
2. 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函数中,自变量是函数的输入,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是函数的输出,通常用y表示。
3.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4. 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在坐标系中的展示,通常是一条曲线或者一组点。
二、函数的表示与表达1.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等式、表格、图象和文字描述等方式表达。
2. 函数的公式:函数常常用公式来表示,常见的函数公式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3. 函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函数的公式来计算函数在特定自变量取值下的因变量的取值。
三、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 函数的奇偶性:通过函数的图象或者公式可以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常见的有奇函数和偶函数。
2.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的是在定义域内,函数的增减性质。
3. 函数的对称性:函数的对称性通常指的是基于对称中心对称、对称轴对称或者周期对称等性质。
4. 函数的运算: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也可以进行复合运算。
四、函数的应用1. 函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数学、物理、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函数的应用。
2. 函数的实际问题: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速度、加速度、成本、收入等各种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来描述。
本文总结了中考函数的必备知识点,包括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表示与表达、函数的性质与运算、函数的应用等方面。
学生在备考中考数学时,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通过练习和应用来提高自己的函数应用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
它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下面是对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函数的定义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将自变量的取值域映射到因变量的取值域的规则。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函数的表示方法:用解析式、图象、数据表等形式表示函数。
4.函数的记号:函数记作y=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f为函数的名称。
5.函数的分类:函数可以分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
二、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相等:对于任意x₁,x₂∈定义域,若f(x₁)=f(x₂),则称函数f(x)在x₁和x₂处相等。
3.奇偶性:若对于任意x∈定义域,有f(-x)=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对于任意x∈定义域,有f(-x)=-f(x),则函数为奇函数。
4.单调性:若对于任意x₁<x₂,有f(x₁)<f(x₂),则函数为增函数;若对于任意x₁<x₂,有f(x₁)>f(x₂),则函数为减函数。
5.周期性:若存在正数T,使得对于任意x∈定义域,有f(x+T)=f(x),则函数为周期函数。
6.图象:函数的图象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表示,可以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三、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和b为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2.斜率的含义:斜率表示函数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倾斜程度。
3.截距的含义:截距表示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
4.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形状和位置与斜率和截距有关。
四、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达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以分为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导学稿(教师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搞(教师版)一、课题: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二、、课型分析:复习课三、教学目标: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四、考向瞭望1.英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2.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对中国近代政体的影响。
3.由法国的艰难共和之路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深刻性。
4.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与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联系。
五、课时安排:3课时(姊妹课)六、学习内容及程序:(一)知识回顾:民主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要追溯民主政治文明的源头,我们就要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
雅典给后世留下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的民主政治。
它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其开创的民主运行制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三)知识梳理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光荣革命1).背景(1)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壮大。
(3)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
2、过程:1)、确立:《权利法案》【探究活动】结合材料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司法权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专题七:函数与导数问题进阶(教师版)自己总结
函数与导数问题进阶(教师版)常见题型及解法1. 常见题型一、 小题: 1. 函数的图象2.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3. 分段函数求函数值;4.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5. 函数的零点;6. 抽象函数;7. 定积分运算(求面积)二、大题:1. 求曲线()y f x =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方程;2. 求函数的解析式3.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求单调区间;4. 求函数的极值点和极值;5. 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6.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7. 证明不等式; 8. 函数应用问题2. 在解题中常用的有关结论(需要熟记):(1)曲线()y f x =在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0()f x ',且切线方程为000()()()y f x x x f x '=-+。
(2)若可导函数()y f x =在 0x x = 处取得极值,则0()0f x '=。
反之,不成立。
(3)对于可导函数()f x ,不等式()f x '0>0<()的解集决定函数()f x 的递增(减)区间。
(4)函数()f x 在区间I 上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x I ∀∈()f x '0≥(0)≤恒成立(()f x '不恒为0).(5)函数()f x (非常量函数)在区间I 上不单调等价于()f x 在区间I 上有极值,则可等价转化为方程()0f x '=在区间I 上有实根且为非二重根。
(若()f x '为二次函数且I=R ,则有0∆>)。
(6) ()f x 在区间I 上无极值等价于()f x 在区间在上是单调函数,进而得到()f x '0≥或()f x '0≤在I 上恒成立(7)若x I "?,()f x 0>恒成立,则min ()f x 0>; 若x I ∀∈,()f x 0<恒成立,则max ()f x 0< (8)若0x I ∃∈,使得0()f x 0>,则max ()f x 0>;若0x I ∃∈,使得0()f x 0<,则min ()f x 0<.(9)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的交集为D ,若x ∀∈D ()()f x g x >恒成立,则有[]min ()()0f x g x ->.(10)若对11x I ∀∈、22x I ∈ ,12()()f x g x >恒成立,则min max ()()f x g x >.若对11x I ∀∈,22x I ∃∈,使得12()()f x g x >,则min min ()()f x g x >. 若对11x I ∀∈,22x I ∃∈,使得12()()f x g x <,则max max ()()f x g x <. (11)已知()f x 在区间1I 上的值域为A,,()g x 在区间2I 上值域为B ,若对11x I ∀∈,22x I ∃∈,使得1()f x =2()g x 成立,则A B ⊆。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数学中的函数是指一种将一个或多个输入值映射到唯一的输出值的关系。
在中考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函数定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的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对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1.函数的定义: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构成。
定义域是指函数能够接受输入的值的范围,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组成的集合。
函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图表、显式公式或者隐式方程表示。
2.函数的概念:函数主要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等。
每种函数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图像。
3.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可能取的值的范围。
(2)奇偶性:当函数满足$f(-x)=-f(x)$时,函数是奇函数;当函数满足$f(-x)=f(x)$时,函数是偶函数。
(3)单调性: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取值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而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4)增减性:函数的一阶导数表示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取值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4.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表示函数对应关系的图形。
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可以观察函数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5.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函数的代数运算:求解函数的和、差、积和商等;(2)函数的零点和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3)函数的最值: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函数的综合应用:利用函数表示实际问题,如距离、速度、面积和体积等。
以上是对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函数相关的问题。
当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函数,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
专题七 函数的概念与图象
专题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要点整合】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3、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4、函数的图象: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第二步:(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9、正比例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 (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当k>0时,直线y=kx 经过 象限,从左向右 ,即随x 的增大y 而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 象限,从左向右 ,即随x 增大y 反而 .(1)必过点:(0,0)、(1, )(2)走向:k>0时,图象经过 象限,从左向右 ;k<0时,图象经过 象限,从左向右 ;(3)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 ;k<0,y 随x 增大而 (4)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 轴;|k|越小,越接近 轴y=kx(k ≠0)k >0K <0图象增减性【自主探究】1、在横线上填出各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①y=-5x ②122+-=x x y ③xy -=32④y=2x - ⑤y=12x - ⑥x x y --=41⑦y=(x -2)0+3x2、下列图象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面每个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选项是()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B.y:某班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4、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 (kg)间有下面的关系:x 0 1 2 3 4 5y 10 10.5 11 11.5 12 1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C.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D.所挂物体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为13.5cm5、一个蓄水池储水100m3,用每分钟抽水0.5m3的水泵抽水,则蓄水池的余水量y(m3)与抽水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6、汽车由南京驶往相距300km的上海,它的平均速度为100km/h,则汽车距上海的路程s(km)关于行驶的时间t(h)的函数关系式为.7、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如下标准收费;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2立方米,按每立方米a 元收费;若超过12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2a元收费,某户居民五月份交水费y(元)与用水量x(立方米)(x>12)之间的关系式为,若该月交水费20a 元,则这个月的实际用水立方米.8、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9、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 A.(1,2) B .(-1,-2) C .(2,-1) D .(1,-2) 10、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 (1)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这个图象还经过点A (a ,8),求点A 的坐标.【例题精析】 例1 函数y=13-+=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 ≥0且x ≠1 D .x ≥-3且x ≠1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根据题意得,x+3≥0且x-1≠0, 解得x ≥-3且x ≠1. 故选D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2 如图7.1,在矩形ABCD 中,AB=6cm ,BC=4cm .动点E 从点B 出发,沿着线路BC →CD →DA 运动,在BC 段的平均速度是1cm/s ,在CD 段的平均速度是2cm/s ,在DA 段的平均速度是4cm/s ,到点A 停止.设△ABE 的面积为y (cm 2),则y 与点E 的运动时间t (s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家长签字:年 月 日A BC 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求△ABE的面积y时,可把AB 看作底边,E到AB的垂线段看作高.分三种情况:①动点E从点B出发,在BC上运动;②动点E在CD上运动;③动点E在DA上运动.分别求出每一种情况下,△ABE的面积y(cm2)点E的运动时间t(s)的函数解析式,再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解: 分三种情况:①动点E从点B出发,在BC上运动.∵BC=4cm,动点E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1cm/s,∴E在BC段的运动时间为:(s).∵y=21•AB•=21×6×= ,∴y=3t(0≤t≤4),∴当0≤t≤4时,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排除A、B;②动点E在CD上运动.∵CD=AB=6cm,动点E在CD段的平均速度是2cm/s,∴E在CD段的运动时间为:(s).∵y=21•AB•=21×6×= ,∴y=12(4<t≤7),∴当4<t≤7时,y=12;③动点E在DA上运动.∵DA=BC=4cm,动点E在DA段的平均速度是4cm/s,∴E在DA段的运动时间为:(s).∵y=21•AB•AE=21×6×[4-4(t-7)]=96-12t,∴y=96-12t(7<t≤8),∴当7<t≤8时,y随t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D.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故选C.7-1例3、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填序号) 考点:函数的图象 解:例4、正比例函数y =(3m −1)x m 2−2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m 的值为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例5、如图7-3,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①y=ax ,②y=bx ,③y=cx ,将a ,b ,c 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为 . 考点: 解:例6、正比例函数y=(k-3)x 的函数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解:7-27-3例7、已知y+2与x-1成正比例,且x=3时y=4.(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y=1时,求x的值考点:解:【拓展探究】例8、已知动点P以每秒2cm的速度沿如图7-4所示的边框按从B⇒C ⇒D⇒E⇒F⇒A的路径移动,相应的△ABP的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若AB=6cm,试回答下列问题:7-4(1)如图甲,BC的长是多少?图形面积是多少?(2)如图乙,图中的a是多少?b是多少?解:7-5【当堂测练】1、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2、市出租车计价方式如下:行驶距离在2.5km 以内(含2.5km )付起步价6元,超过2.5km 后,每多行驶1km 加收1.4元,试写出乘车费用y (元)与乘车距离x (km )(x >2.5)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3、世界杯期间,为了让广大球迷尽情享受足球的乐趣又不影响家人的正常休息,我市某大型酒店提供了“世界杯专用包房”服务.该酒店共有包房100间,每晚每间包房收包房费100元时,所有包房便都可租出;若每间包房的收费每提高50元,所租出的包房就会减少10间,依此类推.设每间包房收费提高x (元),每晚包房费的总收入为y (元),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 .4、 函数y=xx11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5、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 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y (km )和行驶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km ;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h ; 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80km/h ;④汽车自出发后3h ~4.5h 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小.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填序号).6、已知点P 1(x 1,y 1)和点P 2(x 2,y 2)是正比例函数y=(k+3)x 图象上的两点,且当x 1<x 2时,y 1<y 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7、对于函数y=-k 2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条直线B .过点(k1,-k ) C .经过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 D .y 随着x 增大而减小8、已知y+2与x-3成正比例,当x=4时,y=3. ①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②求当x=3时y 的值家长寄语:年 月 日。
初中函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1 函数的引入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已知椭圆的长轴、短轴的长度,我们可以求椭圆的面积;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我们可以求它的体积,这些问题都是函数的具体例子。
函数研究的对象是一对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1.2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如果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唯一的因变量y和它对应,那么这个变量x和它所对应的y就构成函数。
通常记作y=f(x)。
1.3 自变量、因变量和函数符号在函数f(x)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而f(x)则是函数的符号表示。
1.4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自变量x取不同的值时,因变量y也会随之变化。
这种变化规律可以用图象或公式来表示。
1.5 函数的图象对于函数y=f(x),其图象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个点(x,y)都满足方程y=f(x)。
1.6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对于函数f(x)=x^2,其定义域是实数集R,值域是非负实数集[0,+∞)。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2.1 列表法通过若干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对照,列出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就是列表法表示函数。
2.2 公式法用一个能够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等式来表示函数。
2.3 函数关系图象法可以通过函数的图象来表达函数。
三、函数的性质3.1 函数的奇偶性当自变量为-x时,若f(x)=-f(-x),则函数f(x)为奇函数;当自变量为-x时,若f(x)=f(-x),则函数f(x)为偶函数。
3.2 增减性与极值若在自变量的某一邻域内,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则称此函数在此邻域内是增函数;反之,则是减函数。
当函数在某一点上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称这个函数在这一点有极值。
3.3 奇偶性与周期性若f(x+T)=f(x)对于一切x都成立,则称T为函数f(x)的周期。
函数知识点归纳
函数知识点归纳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函数类型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函数知识。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将一个或多个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因变量上。
函数通常表示为f(x)或y=f(x),其中x是自变量,f(x)或y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因变量的集合。
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如数学表达式、图形、表格或文字描述。
函数的图形通常用坐标系上的点表示,自变量在横轴上,因变量在纵轴上。
二、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确定了自变量可能取值的范围,值域确定了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趋势,可以是递增、递减或不变。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描述了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质,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纵轴对称。
4. 周期性:周期函数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函数的图像在一定的区间内重复出现。
5. 极值点:函数的极值点是函数图像上的局部极大值或极小值点,可以通过导数求解。
三、常见的函数类型1. 多项式函数:多项式函数是由常数、变量和指数幂运算组成的函数,可表示为f(x) = anxn + an-1xn-1 + ... + a1x + a0,其中an为系数,n为次数。
2.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函数表达式为f(x) = ax,其中a为常数,x为自变量。
3.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以某个正数为底的幂运算的逆运算,常见的对数函数有自然对数函数ln(x)和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函数log(x)。
4.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的点坐标表示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和正切函数tan(x)等。
5. 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的逆运算,常见的反三角函数有反正弦函数arcsin(x)、反余弦函数arccos(x)和反正切函数arctan(x)等。
七年级有关函数的知识点
七年级有关函数的知识点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很多高中、大学数学学科的基础。
而在初中数学的课程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函数概念及应用。
下面介绍几个七年级有关函数的知识点。
一、函数与自变量函数是指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个特殊关系。
一般来说,这两个集合分别称为定义域与值域。
其中定义域中的元素称为自变量,对应的值域中的元素称为函数值。
例如,假设有一个规律如下的表格:自变量函数值1 22 43 6在这个表格中,自变量的集合为{1,2,3},而函数值的集合为{2,4,6}。
而这张表格之所以能代表一个函数关系,是因为它表示了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当自变量为1时,函数值是2;当自变量为2时,函数值是4,以此类推。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常见的有显式函数、隐式函数、参数方程。
显式函数一般指形如y=f(x)的函数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例如,y=x^2就是一个显式函数。
隐式函数一般是指不容易表示成y=f(x)的函数表示法。
例如,圆的方程(x-a)^2+(y-b)^2=r^2就是一个隐式函数。
参数方程则是指由参数t所确定x,y的运动方程。
例如,x=cos(t),y=sin(t)就是一个参数方程。
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以及进行相应的问题求解。
例如,当我们画出函数y=x^2的图像时,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向上开口的抛物线。
同时,这个图像上的点(x,y)坐标表示了x为自变量时,y为函数值的位置。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求出y=x^2在x为2时的函数值,只需要在图像上找到x=2的位置,然后在y轴上读出对应的函数值即可。
四、函数的性质函数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例如奇偶性、单调性、反函数等等。
这些性质在计算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奇偶性是指函数关系是否满足f(-x)=f(x)这一关系式。
例如,奇函数在x=0处必须取到0值,同时还有类似f(-x)=-f(x)的关系式,例如y=x^3。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以及常见的函数类型等。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映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因变量)。
记作:y = f(x),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f表示函数名称。
2. 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单调性:函数可以是递增的(单调递增),也可以是递减的(单调递减)。
(3) 奇偶性:函数可以是奇函数或偶函数。
当满足f(-x) = -f(x)时,函数为奇函数;当满足f(-x) = f(x)时,函数为偶函数。
3. 常见的函数类型:(1) 线性函数:y = kx + b,其中k和b是常数,k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线性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
(2) 幂函数:y = x^a,其中a是常数。
当a>0时,函数图像是递增的;当0<a<1时,函数图像是递减的。
(3)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是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的图像呈现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的趋势。
(4) 对数函数:y = logₐx,其中a是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其图像与指数函数的图像关于y = x对称。
(5)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其中a、b和c是常数且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
(6) 反比例函数:y = k/x,其中k是常数且不等于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4.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函数图像的平移: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平移原点或沿x轴、y轴的方向来实现。
(2) 函数图像的伸缩: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改变函数的系数来实现横向或纵向的伸缩。
(3) 函数图像的对称:函数的图像可能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
七年级函数有什么知识点
七年级函数有什么知识点
在学习七年级函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值映射到唯一一个因变量值。
函数可以用表格、图像、公式等形式表示,其常见的记法为 f(x)。
二、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图像是指将函数值对应自变量值所得到的一组点按顺序依次连成的曲线。
对于一元函数 f(x),其图像通常可以分析出其单调性、最值和零点等性质。
三、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等。
其中奇偶性与周期性是常见的对称性质,单调性和最值则是在函数图像上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性质。
四、函数的表示和运算
函数的表示方式有多种,如用表格、式子或图像等。
函数之间
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复合等。
其中复合函数是较为重要
的一种运算方式,它指的是将一个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得到一个新的函数。
五、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应用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数学、物理、生物、经济、金融等领域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我
们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应用,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和性质。
以上是七年级函数的主要知识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
注重培养对函数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点梳理
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点梳理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关系。
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无处不在。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函数的基本概念。
在数学中,函数通常用字母表示,比如常见的函数记号有f(x)、g(x)等。
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三部分组成。
定义域是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因变量取值范围,对应关系则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
函数的定义可以采用显性定义、隐性定义或图象定义等形式,具体根据不同的函数形式和定义问题而定。
函数可以用图象、显性公式、函数表等形式表示,并有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映射关系,这些表示形式都可以提供给同学们更多的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函数类型。
1. 线性函数: 线性函数是最简单的一类函数,可以用形如y=ax+b的显性公式表示,其中a和b是常数。
线性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方向和程度。
2. 平方函数: 平方函数是一类以x²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它的图象是一个抛物线,开口的方向取决于系数a的正负。
平方函数的图象通常经过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是直线x=0。
3. 开方函数: 开方函数是一类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
它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或半个圆。
开方函数的定义域取决于被开方数的范围,值域为非负实数。
4. 绝对值函数: 绝对值函数是一类以| x |为自变量的函数。
它的图象是一条拐点为(0,0)的V字形曲线。
绝对值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非负实数。
除了上述的具体函数类型外,初中数学中还讨论了函数的性质和运算。
首先,我们来看看函数的奇偶性。
奇函数是指函数满足f(-x)=-f(x)的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高考复习课件专题七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再见
例 1 函数 y=1-x-1 1的图象是(
)
A
B
C
D
解析 将 y=-1x的图象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 即可得到函数 y=1-x-1 1的图象.选 B.
例 2 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lgx|;
(2)y=2x+2;
(3)y=x2-2|x|-1.
例 3(14,新课标Ⅰ)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 x 的始边为射 线 OA,终边为射线 OP,过点 P 作直线 OA 的垂 线,垂足为 M.将点 M 到直线 OP 的距离表示成 x 的函数 f(x),则 y=f(x)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
例 5 函 数 f(x) 的 定 义 域 D = {x|x≠0} , 且 满 足 对 于 任 意 x1 、
x2∈D.有f(x1·x2)=f(x1)+f(x2).
(1)求f(1)的值;(2)判断f(x)的奇偶性并证明;
(3)如果f(4)=1,f(3x+1)+f(2x-6)≤3,且f(x)在(0,+∞)上
A
B
C
D
解:由题意|OM|=|cosx|,f(x)=|OM||sinx|=|sinxcosx|=12|sin2x|,选 C.
例 4 已知函数 f(x)=|x2-4x+3|. (1)求函数 f(x)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其单调性; (2)若关于 x 的方程 f(x)-a=x 至少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 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f(x)=-x-x2-22-21+,1x,∈x∈-∞1,,31,]∪[3,+∞, 递增区间为[1,2),[3,+∞), 递减区间为(-∞,1),[2,3).
是增函数,求x的取值范围.
函数知识点归纳
函数知识点归纳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科学、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给定一个非空的数集 A,对 A 中的任意数 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在另一个非空数集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与之对应,就称对应关系 f 是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y = f(x),x∈A。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函数中的每个输入值x 都对应唯一的输出值y。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y = 2x + 1。
2、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三、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确定定义域时,需要考虑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对数的真数大于零等限制条件。
2、值域函数值的集合。
值域的确定方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等。
3、对应法则函数的核心,它决定了如何将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到值域中的元素。
四、常见函数类型1、一次函数形如 y = kx + b(k、b 为常数,k≠0)的函数,其图象是一条直线。
2、二次函数一般式为 y = ax²+ bx + c(a≠0),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3、反比例函数形如 y = k/x(k 为常数,k≠0),图象是双曲线。
4、指数函数形如 y = a^x(a>0 且a≠1),当 a>1 时,函数单调递增;当 0<a <1 时,函数单调递减。
5、对数函数形如 y =logₐx(a>0 且a≠1),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五、函数的单调性1、增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₁、x₂,当 x₁<x₂时,都有 f(x₁)<f(x₂),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
2、减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₁、x₂,当 x₁<x₂时,都有 f(x₁)>f(x₂),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减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专题七 函数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与反函数【考情分析】从近四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理科对于函数的知识每年考查5到6题,所占的分值比例为17%左右,难度以中等题、较难题为主;文科对于函数的知识每年考查5到6题,所占的分值比例为18%左右,难度以中等题、较难题为主.本专题的知识是整个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是高考数学每年必考的内容,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可单独考查,也可作为载体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 本专题的知识以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形式均有考查,理科主要考查反函数,分段函数,函数模型,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等知识;文科主要考查反函数,分段函数,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等知识.本专题知识常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结合考查,涉及到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和数形结合.【重难点知识梳理】一、反函数难点:1.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在解决有关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的相关问题时,要注意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题.2.原函数的定义域为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为反函数的定义域.当已知点),(b a 在反函数的图像上,求原函数的解析式时,可利用这一性质将点),(a b 代人原函数的解析式求解,这样可简化运算.易错点:求反函数的解析式时容易忽略函数的定义域而造成错误. 二、分段函数难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用同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需要通过分段来表示,分段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即要保证各段上的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为函数的定义域,交集为空集,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分段上的函数解析式均是正确的. 易错点:1.写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时,分段不正确. 2.没有将函数的解析式写成分段的形式. 三、函数模型 难点:正确判断函数模型,如分段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等常见的函数模型. 易错点:利用函数解应用题时易忽略实际问题的限制条件.【基础练习】定义域、值域、反函数、零点、函数值1.函数142--=x 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答案】[)(]2,11,2 -2.函数)0(1)(2≥-=x x x f 的反函数为)(1x f -,则)2(1-f 的值是_____.【答案】33.函数)1(log )(2≥=x x x f 的反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2≥=x y x4.函数312-+=x x y 的值域为___________.【答案】()()+∞∞-,22, 5.已知函数⎩⎨⎧>-<=-.0),1(,0,2)(1x x f x x f x 则)5.3(f 的值为__________.6.函数121()()2xf x x =-的零点个数为( )(2012北京文)A . 0B . 1C . 2D . 3【解析】函数121()()2x f x x =-的零点,即令()0f x =,根据此题可得121()2x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可得交点只有一个,所以零点只有一个,故选答案B.【考点定位】本小题表面上考查的是零点问题,实质上考查的是函数图像问题,该题涉及到图像幂函数和指数函数.7. 已知函数311()1x x f x x x a⎧+<⎪=⎨≥⎪⎩,若()()02f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1(2013年10月南洋中学)8.已知函数22()log 2log ()f x x x c =-+,其中0c >.若对于任意的(0,)x ∈+∞,都有()1f x ≤,则c 的取值范围是( D )(2013年10月松江) A .1(0,]4 B .1[,)4+∞ C .1(0,]8D .1[,)8+∞【例题精讲】例1.设集合函数2ln(28)y x x =--+的定义域为A ,集合B 为函数11y x x =++(1x >-)的值域,集合C 为不等式(1)(4)0ax x ++≤()0a >的解集. (1)求B A ;(2)若R C C A ⊆,求a 的取值范围.解:(1)()4,2A =-,[1,)B =+∞,[1,2)A B = . (2)(][),42,R C A =-∞-⋃+∞ ,当14a >时, 14,C a ⎡⎤=--⎢⎥⎣⎦,不满足R C C A ⊆,当104a <≤时, 1,4C a ⎡⎤=--⎢⎥⎣⎦,满足 R C C A ⊆,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104a <≤ .例 2.对定义在区间D 上的函数()f x ,若存在闭区间[,]a b D ⊆和常数C ,使得对任意的[,]x a b ∈都有()f x C =,且对任意的[,]x a b ∉都有()f x C >恒成立,则称函数()f x 为区间D 上的“U 型”函数。
(1)求证:函数()|1||3|f x x x =-+-是R 上的“U 型”函数;(2)设()f x 是(1)中的“U 型”函数,若不等式|1||2|()t t f x -+-≤对一切的x R ∈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解:(1)当[1,3]x ∈时,()132f x x x =-+-=;当(3,)x ∈+∞时,()13242f x x x x =-+-=->; 当(,1)x ∈-∞时,()13422f x x x x =-+-=->。
故存在闭区间[,][1,3]a b R =⊆和常数2C =符合条件。
所以函数()|1||3|f x x x =-+-是R 上的“U 型”函数。
(2)因为不等式|1||2|()t t f x -+-≤对一切的x R ∈恒成立,所以min |1||2|()t t f x -+-≤。
由(1)可知,min min ()(|1||3|)2f x x x =-+-=,所以|1||2|2t t -+-≤。
①2522322t t t ≥⎧⇒≤≤⎨-≤⎩; ②1113222t t t ≤⎧⇒≤≤⎨-≤⎩; ③12t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综上所述,可知t 的取值范围是15[,]22.例3. 已知()(2)(3)f x m x m x m =-++,()22xg x =-.若对任意的R x ∈,0)(<x f 或()0g x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12北京文)解:首先看()22x g x =-没有参数,从()22x g x =-入手,显然1x <时,()0g x <,1x ≥时,()0g x ≥,而对,()0x R f x ∀∈<或()0g x <成立即可,故只要1x ∀≥时,()0f x <(*)恒成立即可。
当0m =时,()0f x =,不符合(*),所以舍去;当0m >时,由()(2)(3)0f x m x m x m =-++<得32m x m --<<,并不对1x ∀≥成立,舍去;当0m <时,由()(2)(3)0f x m x m x m =-++<,注意20,1m x ->≥,故20x m ->,所以30x m ++>,即(3)m x >-+,又1x ≥,故(3)(,4]x -+∈-∞-,所以4m >-,又0m <,故(4,0)m ∈-,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4,0)-.【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学生函数的综合能力,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开口,根的大小,涉及到指数函数,还涉及到简易逻辑中的“或”,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对m 进行讨论。
例4.方程x 2+2x -1=0的解可视为函数y =x +2的图像与函数y =1x 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若x 4+ax -4=0的各个实根x 1,x 2,…,x k (k ≤4)所对应的点(x i ,4x i)(i =1,2,…,k )均在直线y =x 的同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008上理)【解析】由题目中的提示知,方程044=-+ax x 的解可视为函数a x y +=3的图像与函数x y 4=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由题意作出xy 4=与x y =的图象得两个交点A (2,2)、B (-2,-2). 因x 4+ax -4=0的各个实根x 1,x 2,…,x k (k ≤4)所对应的点(x i ,4x i )(i =1,2,…,k )均在直线y =x 的同侧,所以只需将函数a x y +=3的图像向下平移过A (2,2)点,或向上平移过B (-2,-2)点,由此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6)∪(6,+∞)【能力强化】1.函数()()1ln 1f x x =+ )(2012山东文)A [)(]2,00,2-B ()(]1,00,2-C []2,2-D (]1,2- 答案:B考点:求函数的定义域,对指对幂函数性质的考查. 解析:函数式若有意义需满足条件:210,1,l n (1)0,0,22,40,x x x x x x ⎧+>>-⎧⎪⎪+≠⇒≠⎨⎨⎪⎪-≤≤-≥⎩⎩取交集可得:()(]1,00,2x ∈- .2.已知2()121xf x =-+,1()f x -是()f x 的反函数,则13()5f -=2-。
上海市进才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二高三数学试卷3.已知函数12)(-=x x f ,则_____)1(=-x f .【答案】32-x4.函数[]5,3,2126)(2∈-+-=x x x x x f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5.设⎪⎩⎪⎨⎧<-=>=0,10,00,1)(x x x x f ,⎩⎨⎧=为无理数为有理数x x x g ,0,1)(,则))((πg f 值为( )A .1B .0C .1-D .π=x 解答:令0)0())((==f g f π.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x f 2)(=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2011江苏)解法1: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y=kx (k>0),解方程组2y kx y x =⎧⎪⎨=⎪⎩得交点为:,4PQ ∴==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 解法2:由函数x x f 2)(=图像的对称性,可设交点为2(,)x x ,2(,)x x--,则4PQ =,当且仅当x =;点评:该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直线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
解答过程主要有三步:1.求直线与函数xx f 2)(=的图象的交点,2.求两个交点间的距离;3.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