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7张PPT)
1937年比1928年 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 值 重工业产 值
8.1% 210% 550%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 候,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还 没有达到沙皇时代 的水平。
消极作用1: 农业、 轻工业、重工业发展 不平衡,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
材料三: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 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 则作价93卢布。 消极作用2: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材料四: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 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3、关于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哪几个主要途径建立的?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 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 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 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 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 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 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 制形式。
目的: 最初,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支持红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 政权。 后来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1919-1920年,苏俄粉碎了三次 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 利。
积极作用: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并存 高度集中计 社会主义市 划经济体制 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 优先发展 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农轻重协 调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2、“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 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8张PPT)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现实所迫
• “国内战争致使俄国的 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粮 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 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 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 面包……” (注: 1/8磅=1.133两) ——苏州大学《世界现代 史》
材料一:课本94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观所愿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 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 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 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 (布)八大党纲(1919年)
“退”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发 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影响 1、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道路。
• 列宁得出这样一个公式:“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 组织等等等等=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
2、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
——列宁选集:第4卷
在 生产力高度发达 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共产党宣言》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 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 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和平时期以退为进措施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 其主要的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流通体制:取消商品 生产和货币 分配:按劳分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三)内容 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集制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大 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品经济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 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3)理论上: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 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丰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特点
1.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允许多 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2.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 会主义经济,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二)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 收归国有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 5、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三)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 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 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 的主要的门径’。‛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 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 什么?
面对出现的问题,列 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 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 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 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 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 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 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 ‚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 ‚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 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选自岳麓版教材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 新经济政策:1921—1925; 斯大林模式:1925--1985
俄国革命素有两种倾向之间的碰撞:一种倾向是 由经济合理性决定,另一种是由政治思路决定。
郑异凡《新经济政策的俄国》斯大林提Biblioteka 了“贡款”理论:农民高价购买工业品,
低价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这种剪刀差是一种类似“贡款”
的东西。
节选自《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粮食成为最无利 可图的东西了。”
《布哈林文选》
驱 逐 富 农
非党工人加里宁的信
后斯大林时代的探索依然在继续…… 什么是社会主义?
健康、活力、可持续、人民企盼的……
三、学习检测
CBCCC 小结:小结本课,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四、学后延伸
课程标准: 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 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 中的经验教训。
一、自主学习: 订正基础知识
二、合作探究:活动㈠:
1、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依据是什么? 2、农民对这一“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持何种态度? 为什么?
活动要求:⑴请各小组就上述4个探究题进行小 组讨论 (3分钟),并把讨论结果写在其中一位组员 的学案上。
⑵小组之间进行交叉点评(3分钟):1、2小组;3、 4小组;5、6小组;7、8、9小组; ⑶展示方式:点评组员用被点评组学案卷点评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选自岳麓版教材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 新经济政策:1921—1925; 斯大林模式:1925--1985
俄国革命素有两种倾向之间的碰撞:一种倾向是 由经济合理性决定,另一种是由政治思路决定。
郑异凡《新经济政策的俄国》斯大林提Biblioteka 了“贡款”理论:农民高价购买工业品,
低价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这种剪刀差是一种类似“贡款”
的东西。
节选自《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粮食成为最无利 可图的东西了。”
《布哈林文选》
驱 逐 富 农
非党工人加里宁的信
后斯大林时代的探索依然在继续…… 什么是社会主义?
健康、活力、可持续、人民企盼的……
三、学习检测
CBCCC 小结:小结本课,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四、学后延伸
课程标准: 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 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 中的经验教训。
一、自主学习: 订正基础知识
二、合作探究:活动㈠:
1、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依据是什么? 2、农民对这一“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持何种态度? 为什么?
活动要求:⑴请各小组就上述4个探究题进行小 组讨论 (3分钟),并把讨论结果写在其中一位组员 的学案上。
⑵小组之间进行交叉点评(3分钟):1、2小组;3、 4小组;5、6小组;7、8、9小组; ⑶展示方式:点评组员用被点评组学案卷点评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19张PPT)
——《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
会主义有如下特征:
①建立生产资料的共同占 有形式②实行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
列宁 斯大林
【2019江苏学测说明】 ✓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理解新经济政策;
✓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 主要表现;
【小结】
国内战争,经济困难
“战时共产主义”
(行政命令,直接过渡)
战胜敌人 政治经济危机
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斯大林模式”
材料六 “要么我们跑完这段距离,赶上技术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用最短的时间,也建立起自己强大的 工业…要么我们就被踩死,因为没有钢、铁、煤,不 要说建成社会主义,就是保住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国家,也是办不到的。”党通过领袖之口这样告诉 全国人民,于是全国出现了为钢铁而战的空前热潮。
✓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 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1918年11月29日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 席卷着乌克兰,愈来愈多的人拿起了武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十月革命 后为何战火再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有无把握取胜?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1.背景:①国内战争 ②经济困难(粮食缺乏) 2.目的:①集中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材料三 一九二○年十二月…保 尔乘火车回到了他熟悉的故乡… 党要实行 的消息传到了共青 团省委…他在铸造车间遇到杜达 尔科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的要让资本家东山再起?听说 还要开商店,大做买卖。这倒好, 打呀打呀,打到最后,一切照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 后,苏俄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
会主义有如下特征:
①建立生产资料的共同占 有形式②实行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
列宁 斯大林
【2019江苏学测说明】 ✓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理解新经济政策;
✓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 主要表现;
【小结】
国内战争,经济困难
“战时共产主义”
(行政命令,直接过渡)
战胜敌人 政治经济危机
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斯大林模式”
材料六 “要么我们跑完这段距离,赶上技术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用最短的时间,也建立起自己强大的 工业…要么我们就被踩死,因为没有钢、铁、煤,不 要说建成社会主义,就是保住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国家,也是办不到的。”党通过领袖之口这样告诉 全国人民,于是全国出现了为钢铁而战的空前热潮。
✓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 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1918年11月29日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 席卷着乌克兰,愈来愈多的人拿起了武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十月革命 后为何战火再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有无把握取胜?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1.背景:①国内战争 ②经济困难(粮食缺乏) 2.目的:①集中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材料三 一九二○年十二月…保 尔乘火车回到了他熟悉的故乡… 党要实行 的消息传到了共青 团省委…他在铸造车间遇到杜达 尔科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的要让资本家东山再起?听说 还要开商店,大做买卖。这倒好, 打呀打呀,打到最后,一切照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 后,苏俄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二)主要内容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 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 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 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 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 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 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 制形式。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 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工业:大中小企 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 易和商品买卖
部分恢复 私有制
肯定市场 和商 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品货币关 系 实物配给制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 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按劳分配;
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 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四)评价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
欣慰,他说:“在战 争结束的时候,俄国
依据以上材料 思考:新经济 政策的影响
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
死的人……而现在,
谢天谢地,他居然能
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粮食作物产量 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亿普特) 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 治形势。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 1921 路。1923 1925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1918年,国内被推翻 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 “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 国家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 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 摇篮中。1918年下半年,苏 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基地, 近一半的工厂停产,红军战 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 度的食品,四分之三的领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实施新经济政策。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 政府终于管我们的死活了,说是让我们交粮食税,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了。老大的厂子恢复营业了,老二的 店重新开张了,国家还把一些大项目交给外国人开发, 美国来了个叫什么哈默的年轻人来开棉厂,听说工人有 更多的生产积极性.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 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 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 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 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 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 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
片断三:好不容易挨到1921年,我们的红军部队终
于摆平了国内外敌人。大旱灾可饿死了不少人。听说邻 村都起来反了,水兵也闹起来了。
片断四:政府终于管我们的死活了,说是让我们交粮
食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了。老大的厂子恢复营业了, 老二的店重新开张了,国家还把一些大项目交给外国人 开发,美国来了个叫什么哈默的年轻人来开棉厂,听说 工人有更多的生产积极性. 导致“农民反,水兵闹”的原因是什么?苏维埃政府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到
⑴熟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式”的内容。
⑵会结合史料及课本内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自主归纳、知识整合
内容 农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工业
流通
分配
自主归纳、知识整合
内容 农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部分中小企业私有化 部分矿产实行租让制 恢复货币流通 和商品交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43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背景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看书找到)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 材料3: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核心多数人对新 经济政策心存疑虑,特别是列宁逝世后他
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用行政手段
来限制新经济政策。
• 材料4:布尔什维克政治制度的目标是过渡 到共产主义---没有私有制的社会,而新经
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政治
和经济之间的对抗加强了。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
续发展。 •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业:
1.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 2.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经济建设产生 了什么影响? 3.苏联工业化道路和西方有何不同?
取消自 恢复自由贸易, 有利于市场经济 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的发展
实行配 实行按劳分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
给制
配制
积极性
• 经济: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 • 政治: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工农联盟; • 道路探索:找到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
的途径和方法。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1991)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背景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看书找到)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 材料3: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核心多数人对新 经济政策心存疑虑,特别是列宁逝世后他
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用行政手段
来限制新经济政策。
• 材料4:布尔什维克政治制度的目标是过渡 到共产主义---没有私有制的社会,而新经
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政治
和经济之间的对抗加强了。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
续发展。 •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业:
1.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 2.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经济建设产生 了什么影响? 3.苏联工业化道路和西方有何不同?
取消自 恢复自由贸易, 有利于市场经济 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的发展
实行配 实行按劳分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
给制
配制
积极性
• 经济: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 • 政治: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工农联盟; • 道路探索:找到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
的途径和方法。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199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37张PPT)
1921年通过《关于以实物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回归书本:
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
处?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有前化提下,允区许别多对种待所大有中制形小式企存业在
贸易 取消利自用由商贸品易货币关系进恢行复社自会由主贸义易建设
分配 实物分配制
评价2: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 模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
自苏联主时探期究,曾:应流怎传样这认样识一则“笑斯话大:林一模个式美”国的代得表与失
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 官一讶两苏员个:个联得 家“五经意庭你年济们的都计各说可要划部:以飞期门拥机“间有干到一什下农架么一19业私呢个3产7人?五年值飞年”比机计苏19!划联28时官”年,员美8的.苏说国1增%联:人长率每惊 “当发然展有的用状啊况……譬如轻我工在业莫产斯值科听说2列10宁%格勒 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重以工马业上产开值着飞机5赶50去%排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 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点?
政策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 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 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 “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材队赶。去料” “四请排:问队19:”3造买6年成面苏当包联时的苏主政联要府家原从庭因一要是个“地开区着收飞机购”稞 麦A.长,期每战千争克破付坏给社农会民经济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 面B.战粉时厂共时产,主则义作政价策9导3致卢食布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评D.价赞3扬:了农苏联轻人重特比别例有失幽调默,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回归书本:
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
处?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有前化提下,允区许别多对种待所大有中制形小式企存业在
贸易 取消利自用由商贸品易货币关系进恢行复社自会由主贸义易建设
分配 实物分配制
评价2: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 模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
自苏联主时探期究,曾:应流怎传样这认样识一则“笑斯话大:林一模个式美”国的代得表与失
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 官一讶两苏员个:个联得 家“五经意庭你年济们的都计各说可要划部:以飞期门拥机“间有干到一什下农架么一19业私呢个3产7人?五年值飞年”比机计苏19!划联28时官”年,员美8的.苏说国1增%联:人长率每惊 “当发然展有的用状啊况……譬如轻我工在业莫产斯值科听说2列10宁%格勒 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重以工马业上产开值着飞机5赶50去%排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 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点?
政策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 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 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 “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材队赶。去料” “四请排:问队19:”3造买6年成面苏当包联时的苏主政联要府家原从庭因一要是个“地开区着收飞机购”稞 麦A.长,期每战千争克破付坏给社农会民经济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 面B.战粉时厂共时产,主则义作政价策9导3致卢食布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评D.价赞3扬:了农苏联轻人重特比别例有失幽调默,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工业化 道路
农业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农、轻、重 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人代制、多党 合和政协制
共同点
背景:当时 都面临经济 困难、社会 动荡 ①都进行农 村经济体制 改革 ②都利用市 场和货币关 系发展经济 作用:都使 经济得到恢 复,社会得 到稳定。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了巩 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积极
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 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 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 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三年战争结束后, 十年“文革”使经济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 濒临崩溃,社会一片 政策造成了政治危 混乱。 机和经济危机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收集制 任制 放开商品市场,允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许资本家经营企业,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还允许外国资本家 同时,向国外大力招 到俄国经营。 商。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渐恢复发展起来, 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苏维埃政权得到进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一步巩换
粮食和主要消费品实行严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 分配制度 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劳 劳分配制 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管理建设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 弊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解析】选 B。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后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样的背 景下,1918 年 11 月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A 项发生在1918 年3 月;C 项发生在1921 年;D 项是在 1925 年,三项可从时间上排除。
2.下面是 1919 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对话。他们谁的说法 不符合史实?( )
【解析】选 B。从“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等关键
词可知为新经济政策,选择 B 项。
二、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1.概念:“斯大林模式”也叫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它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1936 年宪法的颁布是其确立的标志。“斯大林模式”
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一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在经济上则表现为
【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斯大林在苏联 具有绝对的权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体现。
5.下表是 1913~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 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 年数字是按 1939 年 9 月 17 日以
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1913 年 世界 工业总产值 机器制造业 电力 煤 钢 5 4 15 6 5 1928 年 世界 5 4 10 6 5
(3)贸易: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
________。 商品交换
实物分配制 (4)分配:废除________________。 3.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2)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 年底,________正式成立。 苏联 斯大林 (2)____________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方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实用)(共34张ppt)
2、目的: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 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度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追随理想的实验
1911、9年背1景月:11略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产粮省份征集余 粮2和、饲目料的交:国略家支配的法令》,规定余粮收集的办法是:由政 府确定征收任务总额,自上而下地摊派至各个农户,按国家固 定3价、格措收施购和。特征:
结合表格和课文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年新份经项目济政19策13的年实施1,92使1年苏联19经2济3年得到1了92恢5年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
粮束的食作时物候,俄94国4就6 像是66一2个0 被打7得86半0 死的8730
耕人作…面…积而现(在万,公顷谢)天(谢万地公顷,)他(居万然公能顷)够(拄万着公拐顷)
取消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义务劳动制、配给制
(3)能否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试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理论加以解释。
材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 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引自《苏联兴亡史》
5、既然不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列宁接下来采取了什么措施?
——瞿秋白《饿乡纪程》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
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
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度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追随理想的实验
1911、9年背1景月:11略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产粮省份征集余 粮2和、饲目料的交:国略家支配的法令》,规定余粮收集的办法是:由政 府确定征收任务总额,自上而下地摊派至各个农户,按国家固 定3价、格措收施购和。特征:
结合表格和课文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年新份经项目济政19策13的年实施1,92使1年苏联19经2济3年得到1了92恢5年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
粮束的食作时物候,俄94国4就6 像是66一2个0 被打7得86半0 死的8730
耕人作…面…积而现(在万,公顷谢)天(谢万地公顷,)他(居万然公能顷)够(拄万着公拐顷)
取消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义务劳动制、配给制
(3)能否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试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理论加以解释。
材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 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引自《苏联兴亡史》
5、既然不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列宁接下来采取了什么措施?
——瞿秋白《饿乡纪程》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
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
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4)就两者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地位来看,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
的正确探索。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1《西方文明简史》中这样描述苏俄(联)某时期的社会状
况:“农民现在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而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
①积极作用:它是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 系,它使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评 奠定了物质基础 价 ②消极影响: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 续发展;该模式的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2.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析根据题目中“共产主义原则”,得出考查的是1918~1922年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A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 配原则,故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的是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与题目 中的共产主义无关,故C项错误;D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题意 无关,故错误。 答案B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训练
“斯大林模式” 史料实证 1928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迅速实现工业化和 农业集体化。“计划”,或者说政府机关掌握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中 央计划,成为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 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过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 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 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
新经济政策
历史叙述
1.原因
(1)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
经济和 政治危机 。
(2)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了《_关__于__以__实__物__税__
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决议。
3.内容
(1)农业:以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说明了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措施是农业集体化。
5. 下 图 反 映 的 是 20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苏 联 工 业 增 长 状 况 。 其 中 1932 ~ 1937年工业增长尤为迅速,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实行了( D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 D.斯大林体制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32~1937年苏联工业增长尤为迅速,这是 由于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D项正确, C项错误;A、B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易混易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 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调动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重点精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大特征,分别是如何 体现的? (1)“余粮收集制”“普遍义务劳动制”具有“战时”特征,如果在和 平年代执行这样的政策是不可想象的。 (2)“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具有共产主义特征,因为这些措 施全面否定了私有制、市场和价值规律。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 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 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 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梳理及2010-2020年全国卷、海南卷真题演练(含教育考试中心答案解析)〖知识梳理〗
[微点提醒]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微点提醒]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图解历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名家论史]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
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
……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
——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5张PPT)
4、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问题探究六:依据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 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 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 拐杖走动了!” 5、影响:(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的正确探索 。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 3、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不断进行改革。
知识抢答
1、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 B C D 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小组合作探究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 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目的又是什么?阅读以下材料分 析讨论 。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 飘扬,全国3/5的人中在反革命势力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 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 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勤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 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列宁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 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情景再现二
老农尼卡夫大叔说:前线部队缺粮食,经常发生红军饿倒 的事。“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政府马上会派征粮 队来村子里,我已经准备好了,留点吃的和种子粮,其余的 全给国家收购。还有老大的厂也要归国家管了,小儿子的店 也要停业了。也好,两个儿子回来帮我忙地里活,农闲时干 干义务劳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 式存在。)
据材料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年份 项目 粮食作物 耕作面积 粮食作物 产量 1913年 9446 (万公顷) 39.79 (亿普特)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8730 (万公顷) 44.24 (亿普特)
6620 7860 (万公顷) (万公顷) 22.13 34.55 (亿普特) (亿普特)
领袖带领我们奔向共产主义
集体农庄宣传画
3.评价 材料一 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
名 称 一五计划 二五计划 时 间 1928-1932 1933-1937 主 要 成 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1.实施背景 政治上:反革命势力猖獗; 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国际上: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武装干涉。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 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 系列非常措施。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思考:
★ ‚非常时期‛指的是:苏俄进入艰苦的 背景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 目的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 军,战胜敌人。 ★ 措施: 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有什么特点?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 和实物配给制
列 宁 指 挥 冬 宫
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 列 宁
1917.11.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结构 新 经 济 政 策 斯 大 林 模 式 赫 鲁 晓 夫
改 革
解体
斯 大 林
勃 列 日 涅 夫
戈 尔 巴 乔 夫
1991.12.21
第20课
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实施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 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2.内容(特点) (1)。 ( 2) ( 3)
材料二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 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 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 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 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 代省思》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实施背景(阅读教材标题下方框内的材料及教材第一自然段概括)
材料一 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 在反革命势力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 猖獗,8月恐怖分子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
材料三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发展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重工业产值 8.1% 210% 550%
固了政权。
材料 3:‚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 (3)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错误的。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 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 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 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 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 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材料二
3、内容
新经济政策
分 配
实行普遍义务 劳动制
新经济‚新‛在哪里?
判断题: 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苏俄创办了一个米粮店,出售村里剩余的 产品 2、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 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他被处以罚款
问:新经济‚新‛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代之而起的是一位 ‚钢铁般的人‛。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 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 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 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 义建设。 。
三、‚斯大林模式‛
‚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材料1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 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 ( 1)集中了全国力量战胜了敌人,巩 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材料2: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 国家征购价 6 卢布 (2)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农 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 国家零售价 30 卢布 民生产积极性。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黑市价格 200 卢布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1.实施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1)主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 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 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实行余粮收集制 业 工 大中小企业全部 业 国有化 商 取消自由贸易 业
据材料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年份 项目 粮食作物 耕作面积 粮食作物 产量 1913年 9446 (万公顷) 39.79 (亿普特)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8730 (万公顷) 44.24 (亿普特)
6620 7860 (万公顷) (万公顷) 22.13 34.55 (亿普特) (亿普特)
领袖带领我们奔向共产主义
集体农庄宣传画
3.评价 材料一 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
名 称 一五计划 二五计划 时 间 1928-1932 1933-1937 主 要 成 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1.实施背景 政治上:反革命势力猖獗; 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国际上: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武装干涉。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 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 系列非常措施。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思考:
★ ‚非常时期‛指的是:苏俄进入艰苦的 背景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 目的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 军,战胜敌人。 ★ 措施: 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有什么特点?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 和实物配给制
列 宁 指 挥 冬 宫
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 列 宁
1917.11.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结构 新 经 济 政 策 斯 大 林 模 式 赫 鲁 晓 夫
改 革
解体
斯 大 林
勃 列 日 涅 夫
戈 尔 巴 乔 夫
1991.12.21
第20课
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实施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 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2.内容(特点) (1)。 ( 2) ( 3)
材料二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 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 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 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 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 代省思》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实施背景(阅读教材标题下方框内的材料及教材第一自然段概括)
材料一 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 在反革命势力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 猖獗,8月恐怖分子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
材料三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发展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重工业产值 8.1% 210% 550%
固了政权。
材料 3:‚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 (3)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错误的。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 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 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 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 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 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材料二
3、内容
新经济政策
分 配
实行普遍义务 劳动制
新经济‚新‛在哪里?
判断题: 1、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苏俄创办了一个米粮店,出售村里剩余的 产品 2、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 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他被处以罚款
问:新经济‚新‛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代之而起的是一位 ‚钢铁般的人‛。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 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 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 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 义建设。 。
三、‚斯大林模式‛
‚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材料1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 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 ( 1)集中了全国力量战胜了敌人,巩 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材料2: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 国家征购价 6 卢布 (2)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农 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 国家零售价 30 卢布 民生产积极性。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黑市价格 200 卢布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1.实施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1)主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 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 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实行余粮收集制 业 工 大中小企业全部 业 国有化 商 取消自由贸易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