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二讲 国家起源与夏商法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夏朝法制
1.法制思想——奉天罚罪
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 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 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尚书· 甘誓》
2.主要法律形式
(1)由部落习俗演变而成的习惯法,即“礼”。 作用:规范本部落或本族成员间的言行及调解、裁断他们之 间的纠纷。 (2)刑:主要内容是有关夏代刑罚种类的规定。
第一篇 神权法思想· 礼刑时代
第二讲 国家起源与夏商法制
国家的起源 法律的起源 夏朝法制 商朝法制
一、国家的起源
1.行政区划打破血缘关系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 襄公四年》
2.公共权力的设立:氏族民主选举制或禅让 制变为世袭制
“夏后氏官百”——《礼记· 明堂位》
二、法律的起源
2.最高院《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 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
法院工作人员不得私下接触本人审理案件的案件当事人及其亲 属、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其他关系人;因不明情况或者其 他原因接触上述人员并可能引起社会公众及案件当事人合 理怀疑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在职责范围之外收到案件当事人 及其亲属、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其他关系人递交、邮寄的 涉案材料,应当送交本院立案信访部门处理,不得直接转 交案件承办法院、案件承办部门及相关审判组织或者审判 人员,也不得在涉案材料上签批任何意见。 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上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因履行职责需要对 正在办理的案件提出指导性意见时,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 ,或者由案件承办人记录在案;案件承办人应当将人民法 院领导干部和上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提出指导性意见的批 示、函文、记录等文字资料存入案件副卷备查,并在审判 组织评议案件和讨论案件时作出说明。
见面作揖与打拱
叩拜与婚礼
玉琮
黄帝战蚩尤图
注意点
先秦法制思想的两条基本线索:
1.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兴盛于商,动摇于 西周。 2.礼治思想萌芽于夏商,完善于西周,瓦解 于春秋战国。礼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是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神权法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神权法思想和神权政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在全国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凌驾于世俗之上的教会和教权。中 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是从属于和服务于奴隶制王权或封建皇权 的。——张国华
(1)刑名 五刑 炮烙 罚丝 流放:适用于本族成员 (2)罪名 参见教材23、24页。
炮烙
4.民事法律制度 (1)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多妾制 (2)继承制度 兄终弟及 父死子继 5.司法制度 御廌 监狱:夏台· 羑里 圉· 囚
周文王
3.刑罚等制度 (1)昏、墨、贼,杀 “刑侯与雍子争田案” (2)赎刑 (3)象刑 (4)裁判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5)保护环境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 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逸周书· 大聚解》
四、商朝法制
1.法制思想 (1)崇敬天帝 (2)笃信天命 (3)天罚有罪
1.礼 2. 刑
礼的发展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 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 <舂心>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 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 耻。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 利而 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1.礼治的基础是宗法制 2.什么是宗法制?
以血缘为纽带确定尊卑贫贱的等级 嫡长子为核心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3.礼是什么? 4.礼制与礼治
礼治因西周宗法制的完善而发达。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 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 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祈祷祭祀,供 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 曲礼》
时事评论
1.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是否违法?是否合理? 《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 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12月份 单月,全国财政收入6340亿元,比上年同 月增加1215亿元,增长23.7%。 201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GDP同比增长 是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刑名从商”——《荀子· 王制》 “(商)刑始于亲,远者寒心。”——《逸周书》
2.主要法律形式和主要法令
刑书、习惯法、王命等 《汤刑》、《官刑》
比干挖心
3.刑事法律制度 以刑统罪,议事以制。
《禹刑》、《汤刑》等应只有确定的刑名,怎样的言行 为“罪”、为“何罪”,应以什么刑处罚,都须议而后定。
1.什么是神权法? (形成):事鬼神而远之。 商(极盛):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西周(修补): (1)为什么小邦周会兴盛并取代大邦殷?(神权法的继承) (2)商自称天之子,对鬼神不敢有丝毫怠慢,上天为什么会抛 弃如此孝敬的子孙?(以德配天)
礼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