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和千米。

表1:《测量》单元前后知识联系(二)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认识和感受分米、毫米、千米实际长度,会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发展测量和估测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2:《测量》单元学习内容表(一)学科性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1分米和毫米、1千米各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下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的事物和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创新性目标1.在测量、想象等活动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的体验。

2.结合估测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教育性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会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的实际长度,在测量估测活动中,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三课规划(一)原教材教学规划表3:《测量》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四、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1.自主阅读教材,初步领略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测量),建立结构性知识。

2.知道每一课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每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能找到学习工具,找到学习方法等,初步能读、会读数学教材。

3.具有初步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拓展练习题常见问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拓展练习题常见问题及答案

拓展练习 11.看图填一填。

2.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 ) 一块橡皮长约4( )答案:1.(1)箭头长 4 厘米。

(2)箭头长 25 毫米。

2.树高约10( 米 ) 一块橡皮长约4( 厘米 )拓展练习 21.看图填一填。

2.在○里填上﹥、﹤或=。

6 厘米○60 毫米50 千米○400 厘米8 厘米○1 分米 2 米○19 分米700 毫米○7 米15 千米○1500 米答案:1. 米;千米;分米;毫米。

2.6 厘米 = 60 毫米50 千米〉400 厘米8厘米〈 1 分米 2 米〉 19 分米700 毫米〈 7 米15 千米〉 1500 米拓展练习 31.看图填空。

我们可以说这条线的长度是()厘米,也可以说这条线的长度是()毫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答案:1. 我们可以说这条线的长度是( 5 )厘米,也可以说这条线的长度是(50 )毫米。

2.分米;米;毫米;毫米;厘米;厘米;毫米;米。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常见问题 11.问题内容:解答内容:四个长度单位混在一起进行单位换算,学生会感觉比较乱,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分不清单位的大小,进而出错。

因此在学生独立完成后,一定要让大家交流想法。

通过听别人说和自己表达,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问题内容:解答内容:长度单位在生活中常见,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比较陌生,因为平时很少关注某样东西到底有多长。

要想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就要教给他们一些技巧。

比如,要记住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在选择单位的时候就可以参照单位长度去填写了。

《1 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常见问题 21.问题内容:解答内容:单位换算的题目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学生易错。

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从名称上记忆,其他的也都是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学生时常会混淆。

因此在练习之前一定要显然他们说一说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在练习后,还要针对重点易错的题多说说想法,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测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测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测量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身边事物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

2.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3. 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比较、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教学PPT、测量活动指导书。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测量技巧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2. 板书内容:- 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米- 测量方法与技巧- 数据记录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记录在作业本上,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测量过程。

2. 小组作业: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测量活动,并将结果整理成报告,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尺子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测 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测 量-北师大版

第4单元测量第1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内容及第35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和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铅笔、米尺、2分硬币。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谜语激趣导课“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二、创设问题情境1.估一估。

铅笔有多长?(赶快把文具盒里的铅笔找出来)估一估。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发现什么问题了?不是整厘米数怎么办?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三、学习新知活动一: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

板书: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指给你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谁愿意说一说你找的是从刻度几到几的长度是1分米?(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度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分米和米的关系。

出示米尺:你能在这把米尺上找出从哪到哪的长度是1分米吗?这把尺子上一共有多少个1分米?生:这把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测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测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掌握长度、重量、容积等量的概念与单位。

2.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巩固学生对于测量实物时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锻炼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长度、重量、容积等量的概念与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相应的工具(尺子、天平、容器等)进行测量。

难点1.区分长度、重量、容积等概念与单位,和它们之间的互相换算关系。

2.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本节课将进行测量活动,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测量器具与物品,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器具(如尺子、天平、容器等)。

2. 新知讲解(10分钟)通过示范,介绍长度、重量、容积等概念与单位,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让学生听懂,学会正确运用。

3. 学生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测量方式进行练习,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相应的测量物品和工具,让他们用测量工具进行正确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4. 学生讲解(15分钟)让每组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交流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再次强化学生对于测量概念、单位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产生了优良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依靠测量活动来实现知识点的教育,老师应当密切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注意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检查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规正确,提醒他们注意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优化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有序开展相应的评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测量_第01讲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测量_第01讲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例题 2、你的拇指宽大约 100 毫米。( ) 【答案】× 【解析】×
例题 3、填一填。 (1)量比较( )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 )时,可以用( )作单位。 (2)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是( )厘米,把这一段长度平均分成 10 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 米。毫米用字母( )表示。 (3)一粒大米长大约是 4( );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 )。 【答案】(1)短 精确 毫米
例题 3、帮助小丽完成她们的活动报告单. 实验课题: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有珠穆朗玛峰高吗? 实验成员:组长为小丽,组员为小红、小白、小云、小平. 实验准备:10 本数学书、________. 实验步骤: (1)测量________本数学书的高度. 将 10 本数学书摞在一起,压平,用________量出高度是 65________. (2)由局部推算到整体. 100000000 里面有________个 10,所以: 100000000 本数学书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毫米)=________(米) =________(万米). (3)实验结论:1 亿本数学书摞起来约比________座珠穆朗玛峰摞起来还高. 【答案】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解析】学生尺 (1)10 学生尺 毫米 (2)10000000 65 10000000 650000000 650000 65 (3)70
随练
随练 1、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答案】× 【解析】×
随练 2、我能行。 4 分米=( )厘米 30 厘米=( )分米 5 米=( )厘米 600 毫米=( )分米 【答案】40 3 500 6 【解析】40 3 500 6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张图片,图片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体和空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些物体、空间有关,那就是——测量。”
2.学生分享自己对测量的了解和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测量的重要性。
师:“测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长短、大小、高低等。那么,你们知道测量有哪些基本方法和单位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4.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学会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发现规律和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掌握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将测量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测量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61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巩固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计算。
2.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或空间,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测量过程及结果。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在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时,容易产生误差。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测量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运用测量方法解决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测量问题,如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复杂物体的体积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适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 测量单元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 测量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四单元:测量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的: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

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教学目的: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教学重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二、指导练习1. 第1题,先圈一圈,再在算式填空、计算。

2. 第2题,填表格,体会被除数与商的变化。

3. 第3题,竖式计算,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4. 第4题,鼓励直接写出得数,再连线。

5.第5、6题解决实际问题。

先提问: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6. 第7题,启发学生寻找规律,5颗珠子为一组。

三.拓展练习:1、填一填。

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

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

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

2、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18÷□=□……□ 18÷□=□……□18÷□=□……□ 18÷□=□……□四、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练习课20÷6 34÷4 30÷7 27÷3五、作业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东南西北教学内容:P15-16 “东南西北”教学目的: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看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难点:能说出各个方向。

教学准备:1.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量》教学PPT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量》教学PPT

对应练习
填一填。
数末尾加上( 3 )个0
千米

数末尾去掉( 3 )个0
1千米=(1000)米 (3000)米=3千米
练一练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2.填一填。 4千米=(4000)米 2000米=( 2 )千米 9分米=( 90 )厘米 500厘米=( 5 )米 30毫米=( 3 )厘米 7厘米=( 70 )毫米
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优翼 100米有多长?想一想,做一做。 100 米 大 约 要 走 多 少 步 ?
请先确定100米的长度,再走一走。 100米大约需要走200步。
优翼 1000米有多长?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
先到操场看看100 米的跑道有多长。
10个100米是1000米。
知识小结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 mm表示。
2.在米、分米、厘米、毫米中,相邻单 位间的进率都是10。
练一练
1. 估 一 估 , 量 一 量 。
2. 填 一 填 。
70
30
9
6
50
7
3.
今天早晨,我从 22长分米的床上爬起来,拿起 长1的分毫米
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米脸,用707厘0长米的毛巾把脸擦干米,吃过早饭
优翼 量一量,分别有多长?认一认。
正 好 是 1分10米厘=1米0厘就米是1分米, 分米是10一厘个米比。厘米分大,米但可比以米用小的dm长表度示单。位。
这支铅笔长1分米。
优翼 量一量,分别有多长?认一认。
1厘1米厘=米10中毫有米10个小格, 比3个6毫小厘格米米。是多比每 毫厘米小米可格更以的小用长的m度m长表是度示1毫单。米位,。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四测量复习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四测量复习课件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 5 分) 1.4 千米和 4000 米一样长。( √ ) 2.飞机每小时飞行 800 米。( × ) 3.一张床长约 22 分米。( √ ) 4.丽丽的身高 130 厘米,红红的身高 13 分米,两人一样高。( √ ) 5.蜜蜂身长约 2 毫米。( × )
4.
纸条长( 3 )厘米( 4 )毫米。
5.2 厘米=( 20 )毫米 8 千米=( 8000)米 40 厘米=( 4 )分米
6 分米=( 60 )厘米 300 厘米=( 3 )米 24 毫米=( 2 )厘米( 4 )毫米
6.小明家离学校 500 米,他往返一次共走( 1 )千米。 7.一把奇怪的尺子,上面只有 0、1、4、6 这几个刻度(单位:厘米)。用这 把尺子一次能量出( 6 )种不同的长度。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5 分)
1.小强一分钟能跑 2500( ② )。
①厘米
②分米
③米
2.明明是二年级学生,他身高为 150( ③ )。
①米
②分米
③厘米
3.下面( ③ )的长度接近 2 分米。
①一根火柴
②一支粉笔
③一支毛笔
4.下列长度中,最长的是( ② )。
①2 米
②42 分米
③50 厘米
6厘米 1分米 4米 50毫米 30厘米 2千米
2 千米>4 米>30 厘米>1 分米>6 厘米>50 毫米
七、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共 14 分) 1.量一量。(4 分)
2.画一画。(6 分) (1)画一条长 2 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 1 分米短 5 厘米的线段。 1 分米-5 厘米=5 厘米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教案的下册第四单元学习达标测试含答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教案的下册第四单元学习达标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一、填空我能行。

1.测量大连到北京的距离,用()作单位比拟适宜,可用字母()表示。

2.小阳的身高是8 分米,再长()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 1 米。

3.在直尺上, 1 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

4.把24 分米的彩带平均剪成 6 段,每段长40()。

5.一本书厚 3 厘米, 10 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有3()。

6.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约 11( )小刀长约 5( )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自行车每分行驶约280(1())花瓶高约 30( )火车每时行驶约120(一根跳绳长约 3( )一栋楼房高约 45( ))7.在○里填上“>〞“<〞或“ =〞。

80 分米○ 20 米60厘米○ 60 毫米4000米○4 千米500 cm ○5 m7 dm○ 1 m300 mm○ 3 m二、公正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千米或米作单位。

( )2. 1 千米 =10 米, 1 米=10 分米。

( )3.明明的身高是150 厘米,红红身高15 分米,两人一样高。

() 4.飞机每时飞行800 米。

()5.1 枚厚约2厘米。

( )6.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300 米。

( )三、开心选一选。

1.电冰箱高约 15( )。

A.千米B.米C.分米D.厘米2.一本书厚度约 ( )毫米。

A.6B.1000C.1500D.5003.测量教室的长度要用 ( )作单位。

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4.有三根木棒,它们分别长 50 厘米、6 分米和 490 毫米,最长的一根长 ( )。

A.50 厘米B.6 分米C.490 毫米D.无法比拟5.一把指甲刀大约长 ( )。

A. 50 cmB. 50 dmC. 50 mD. 50 mm四、量一量,画一画。

1.这块橡皮长 ( )毫米。

五、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二年级数学下册四测量复习课件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四测量复习课件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测量 复习课件
知识点 认识分米 和毫米
认识千米
知识解析
易错警示
表示物体的长度时,除了用米和厘 1m=10dm
米作单位外,还可以用分米和毫米 1dm=10cm
作单位。
1cm=10mm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用字母 1km=1000m
km 表示。
例题分析: 一把尺子,除 0 刻度外,只有 1 分米、3 分米和 7 分米这 3 个刻度(如下图), 用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出哪些长度?
3.算一算。(4 分) 14 米+9 米=( 23 )米 1 米-3 分米=( 7 )分米
65 千米-32 千米=( 33 )千米 6 分米+40 厘米=( 1 )米
八、解决问题。(共 24 分)
1.爸爸带小丽去外地旅游,汽车上了公路一段时间后,看到了一个指示牌, 问这条公路有多长?(4 分) 80+90=170(千米)
思路分析:尺子上给出 4 个刻度,根据测量长度的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出 0 刻度到任意一个刻度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其他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如图 所示:
解答:用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出 1 分米、2 分米、3 分米、4 分米、6 分米和 7 分米的长度。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6 分) 1.测量时,不足整厘米,可以用( 毫米)作单位来量。 2.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 千米)。 3.在尺子上,从 0 到 4 是( 4 )厘米,从 3 到 8 是( 5 )厘米,从 2 到 3 是 ( 1 )厘米。
附加题。(10 分) 贝贝想知道一棵树的树干的周长。她拿来一根长 5 米的测绳,在树干上绕了 8 周,测绳还余 2 分米,请你帮她算一算这棵树的树干一周长多少? 5 米=50 分米 50-2=48(分米) 48÷8=6(分米) 答:这棵树的树干一周长 6 分米。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分一分与除法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括思考对于认识除法意义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

主要内容有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利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在回顾乘法意义及2~5的乘法口诀时,引出这个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这个单元的大体内容。

学生好动,注重用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进而探究新知。

单元目标: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难点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

单元课时计划:4课时教学课题分桃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利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教学(具)准备挂图,圆片,小棒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体验感悟实际应用小结认真倾听思考怎么分分小棒第一堆分4个,第二堆分4个第一堆分3个,第二堆分5个第一堆分1个,第二堆分7个。

汇总:两堆分的同样多用小棒分一分同桌交流分法上台展示分法,怎么想的动手画思考怎么分的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出示挂图讲述故事,深林里住着小猴吉吉一家,猴爸爸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全部分给两只猴宝宝,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成2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借助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础上,认识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由于千米比较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或亲身感受它的实际长短,所以千米的空间概念一般需要借助学生对10米、100米等长度的认识通过推想来建立。

围绕千米的学习,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通过操作活动体会10米、100米的实际长度,为推想1千米有多长做好铺垫;第三个问题在认识100米的基础上,借助实际情境想象、认识1千米。

·10米有多长?照样子做一做。

教科书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感受1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米的活动,主要强调观察与体验。

·100米有多长?想一想,做一做。

体验100米有多长。

教科书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吗?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够呢”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两个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00米有多长,主要强调先想象再体验。

教科书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感受10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同样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0米有多长的活动。

·1000米有多长?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5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班级学情分析:本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困生情况:班级中有四位学困生,其中侯良泉、蔡诗画、黄恩慧同学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反应缓慢,在课余要多花点时间。

何健胜同学做题非常慢,上学期就因为没有完成试卷而不及格,有待更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提高做题速度。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方向和位置、测量、认识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第一单元“除法”、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五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时、分、秒”。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了加减、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测量《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测量《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课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本节课先通过课前习,让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在课堂中,通过摸、比、画、量、绘本故事、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1分米、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修改日记、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将分米、毫米应用到生活中,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在课堂结束后,通过绘本阅读、知识科普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34-35页,认识分米、毫米,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分米、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现状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有较好的运用。

对于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感知比较准确,但是缺少一定的估测标准。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 通过课前找一找、课中比、画、量、阅读绘本等活动,充分体验1分米、1毫米有多长。

2. 认识分米、毫米,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估一估,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1.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借助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策略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比、画、量,充分体验1分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

难点:建立1分米的观念,并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方式方法教学方法:通过摸、比、画、量、阅读绘本、找一找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1分米、1毫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建立。

学习方法:课前初步感知-课中不断活动、体验、感知-课后拓展、应用媒体技术PPT、iPad、投影、板贴、软尺、学生找的各类大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教学流程结构课前检测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1.寻找生活中你认为长度大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注意:不用直尺测量),各找3样,拍成视频介绍给大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主要学习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主要包括分米和毫米的定义、换算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长度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分米和毫米的模型。

2. 不同长度的铅笔。

3. 尺子。

4.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窗户等,然后问他们:“这些物体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们尝试用他们已知的知识来回答。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通过模型和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

我会解释分米是长度单位,1分米等于10厘米;毫米也是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1/1000米。

3. 讲解与演示:我会用尺子测量不同的铅笔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来表示。

同时,我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 练习与巩固: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本,上面有一些有关分米和毫米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我会逐一讲解答案,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米与毫米分米:1分米 = 10厘米毫米:1毫米 = 1/1000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妈妈买了一根5分米长的绳子,请问这根绳子有多少毫米?作业答案:1. 桌子的长度是1米5分米,窗户的长度是1米2分米,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5毫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2. 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 位置: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换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指南针、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定义、换算和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2. 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填空、选择、判断,巩固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基本概念。

2. 提高题:计算、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测量
课时1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的: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
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
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
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
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
2、教师引疑自答:像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

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
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
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
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
课时2 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
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米尺、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玩中学。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作好记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再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书中37页第2题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

完成37页的第1题、第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