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
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
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疟原虫镜检是诊断疟疾、确定虫种及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为了统一方法、规范程序、提高血检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一、血片制作(一)所需器材载玻片玻片3张(1张作载玻片,1张作推片,1张作采血后滴于玻片备血用)采血针采用一次性采血针。
玻片盒存放50或100片玻片的木质或塑料盒。
皮肤消毒液、棉签或酒精棉球75%的酒精、安尔碘、碘伏等皮肤表面消毒剂。
记号笔用于玻片上书写血检病人基本信息。
(二)操作步骤1、载玻片基本信息登记取1张载玻片,首先用目测法将载玻片从右(磨砂处为右)到左等分成6格,接着用记号笔在第1、2格即(磨砂处)写下血检病人基本信息:编号、姓名、制片日期结果(镜检结束后补写)。
载玻片上信息应与血检登记表中的项目对应。
如图12、采血采血部位为手指末端或耳垂,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
用消毒剂消毒取血部位皮肤后,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 深,约挤出1-2滴血,滴于玻片上(以备涂制厚薄血膜用)。
3、涂制血膜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玻片上的血液4~5μl,涂于载玻片的第三格(靠近磨砂侧),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4圈,涂成直径为0.8~1.2cm的圆形厚血膜;再用该角沾取血液1~1.5μl血置于载玻片的中心点即(第四格前缘中点);接着用干棉球或卫生纸擦净推片角上的血渍;最后用推片的下缘置载玻片的中心点(1~1.5μl血液处),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角,从右向左迅速推成舌状薄血膜,即(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
如(图1)、(图2)疟原虫镜检涂制血膜方法示意图2薄血膜厚度应以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直观透过玻片能清晰看到报纸上的字);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
二、固定(一)所需器材1、甲醇2、器具玻璃棒、吸管(二)操作步骤薄血膜固定薄血膜晾干后,用玻璃棒沾取或用吸管吸取少量甲醇平铺于薄血膜上,起固定薄血膜作用,(注意不能固定厚血膜)。
疟原虫镜检技术手册
疟原虫镜检技术手册目录第一章疟原虫生活史 (3)第一节在人体内发育 (4)一、红细胞外期 (4)二、红细胞内期 (4)第二节在蚊体内发育 (5)一、配子生殖期 (5)二、孢子增殖期 (5)第二章人体疟原虫形态 (7)第一节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 (7)一、间日疟原虫 (7)二、恶性疟原虫 (8)三、三日疟原虫 (8)四、卵形疟原虫 (9)第二节厚血膜中疟原虫形态 (11)一、环状体 (11)二、大滋养体 (11)三、裂殖体 (11)四、配子体 (12)第三章疟原虫镜检技术 (13)第一节血片的制作 (13)一、所需设备 (13)二、血膜的种类 (13)三、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 (13)四、涂制血膜 (14)五、血膜染色前的处理 (14)六、血片制作的注意事项 (14)第二节血片的染色 (16)一、吉氏染色的原理 (16)二、染色的方法 (16)第三节影响血片染色效果的因素 (18)一、染料和溶剂的质量 (18)二、染液的新旧 (18)三、染液稀释后的使用时间 (19)四、染液的稀释浓度 (19)五、染色时间 (19)六、染色用水 (19)七、着色后染液的处理 (19)第四节疟原虫的镜检 (19)一、镜检疟原虫应注意事项 (19)二、疟原虫与其它物体的鉴别 (21)三、形态鉴别的几个实际问题 (21)第五节疟原虫计数 (23)一、半定量计数 (23)二、厚血膜的疟原虫计数 (23)三、薄血膜的疟原虫计数 (24)第六节血检质量控制 (24)一、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判定标准 (24)二、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规范 (25)第七节血检工作管理 (25)第四章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27)第一节使用方法 (27)第二节保养 (27)附件1:疟原虫镜检血片制作与显微镜使用参考标准 (29)附件2-1:疟原虫图谱—恶性疟原虫 (30)附件2-2:疟原虫图谱—间日疟原虫 (31)附件2-3:疟原虫图谱—卵形疟原虫 (32)附件2-4:疟原虫图谱—三日疟原虫 (33)第一章疟原虫生活史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少数寄生于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目前已知有130余种。
疟原虫检验技术(5)
疟原虫检验技术梁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曦血涂片检查疟原虫是诊断和鉴定疟原虫种别的主要方法,也是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部分,血涂片制作和染色的好坏足心影响检查的结果,必须把握好“三关”,即制片、染色和镜检。
一、玻片清洁玻片清洁。
清洁的玻片无油脂,无划痕,无灰尘,玻片上有油迹,使厚血膜容易脱落,薄血膜涂布不均匀。
在用手指持玻片时,只能夹持玻片的两侧边缘,不要接触玻片的表面,以避免手指上的油污染污玻片。
1.新的载玻片先用热肥皂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然后用软而洁净的毛巾擦干待用。
2.使用过的载玻片的清洁方法有两种:①5%的肥皂水煮沸法:将洗衣肥皂削成小片,加水配成约5%的肥皂水,煮沸后将玻片一张一张地平放进肥皂水内,微火煮约一刻钟,然后灭火待肥皂水稍冷后,用清洁干毛巾擦净后待用。
②清洁液浸泡法:清洁液配制如下:重铬酸钾 80g浓硫酸 100ml水(清净水)1000ml配制时须先将重铬酸钾研细放入水中,慢慢加温到全部溶解为止,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倒入有盖的大口玻璃缸内。
清洁玻片时,将待洗的玻片逐张放入清洁中浸泡一两天后,取出清水冲洗至完全没有黄色为止。
浸泡前最好用二甲笨除去镜油,清洁液颜色变为墨绿色后即失去清洁作用,不能再用。
二、制片1.薄血膜涂制:(1)先用75%酒精棉球将耳垂消毒,待酒精干后用采血针迅速刺入耳垂近下端边缘处。
(2)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以及右手的中指向相对的方向将耳垂轻轻挤压出血。
(3)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将它的左1/3的表面接触耳垂上的血滴(不要将玻片接触耳垂上的皮肤),使一小滴血在玻片上。
血量1-1.5mm3 .1/4.火柴头大小。
(4)将推片臵于血溶之前与血液相接触,待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后,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角度,用力均匀迅速将推片由右向左推出而制成薄血膜。
涂制得较好的薄血膜只有一层血球,血球的分布排列比较均匀,血膜的末端突出如舌状。
若取的血滴太大,则涂制的血膜太宽太厚;若推时用力不均匀,则易成梯田状,若用力太大,则血膜两端过厚,若涂片上有油污,则血膜成多孔状。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
熟练工作者的推片姿势
厚血膜的制作
• 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 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 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 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0.8~1cm大小圆形 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10个自细胞为宜),③厚血膜的位置,位于 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 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 。④厚血膜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落,过薄 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油镜视野5-10个WBC 为宜。
我们主要用吉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 果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 时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稳定,主要在门诊 量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要求染液 的pH值7.0-7.2较好。
染液偏酸时,所带的正电荷增加,易于伊红结合,使 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核染成鲜红色,而淋巴细胞和原虫的胞 浆着色较差;反之,当染液偏碱时,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 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蓝色,不易观察。
★ 快速诊断试纸条可与镜检 疟原虫相互补充。
疟原虫抗原检测
• (一)原理
• 快速检测试剂是通过在硝酸纤维素膜(NC)试纸条上产 生可见的条带来检测抗原的一种“免疫-层析”试剂。染 色标记抗体与疟原虫抗原结合,复合物由试剂条检测线上 的抗体捕获后,形成一条可见的条带(检测线)。 • 检测的第一步是将溶血剂与血液混合,破坏血红细胞释放 疟原虫蛋白,便于与标记抗体靶蛋白结合;然后将血液与 标记抗体的混合液置于硝酸纤维试纸条上,并通过毛细管 作用和缓冲液/清洗剂推力,使混合液在试纸条上移动并 通过检测线与对照线。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 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 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 垂,指头;一人一针,常规消毒、采血。
疟原虫检测 血涂片镜检法
ICS11.020C62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69—2017疟原虫检测血涂片镜检法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blood films for malaria parasites2017-08-01发布2018-02-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善青、高琪、汤林华、杨恒林、郑彬、胡锡敏、王光泽、李雨春、刘莹、欧阳范献。
疟原虫检测血涂片镜检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血涂片镜检法检测疟原虫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疟原虫的显微镜检测。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疟原虫Plasmodium spp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动物,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等。
2.2血涂片 blood films将血液涂制于载玻片上制成的涂片。
供显微镜疟原虫检查用的血涂片包括厚血膜涂片和薄血膜涂片两种。
3 仪器和器材3.1 生物显微镜(100×油浸物镜、5×或10×目镜)。
3.2 计数器。
3.3 载玻片(无划痕无油污的洁净载玻片)。
3.4 推片。
3.5 血片染色架。
3.6 血片干燥架。
3.7 玻片盒。
3.8 染色盘和染色缸。
4 试剂和材料4.1 吉氏染色原液。
4.2 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
4.3 甲醇(分析纯)。
4.4 香柏油或专用浸油(折射率≥1.5)。
疟原虫检测血涂片镜检法
疟原⾍检测⾎涂⽚镜检法ICS11.020C62WS 中华⼈民共和国卫⽣⾏业标准WS/T 569—2017疟原⾍检测⾎涂⽚镜检法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blood films for malaria parasites2017-08-01发布2018-02-01实施前⾔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江苏省寄⽣⾍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寄⽣⾍病预防控制所、云南省寄⽣⾍病防治所、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王善青、⾼琪、汤林华、杨恒林、郑彬、胡锡敏、王光泽、李⾬春、刘莹、欧阳范献。
疟原⾍检测⾎涂⽚镜检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镜检法检测疟原⾍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疟原⾍的显微镜检测。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件。
2.1疟原⾍Plasmodium spp疟原⾍是⼀类单细胞、寄⽣性的真核动物,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
寄⽣于⼈体的疟原⾍主要有恶性疟原⾍(Plasmodium falciparum)、间⽇疟原⾍(Plasmodium vivax)、三⽇疟原⾍(Plasmodium malariae)和卵形疟原⾍(Plasmodium ovale)等。
2.2⾎涂⽚ blood films将⾎液涂制于载玻⽚上制成的涂⽚。
供显微镜疟原⾍检查⽤的⾎涂⽚包括厚⾎膜涂⽚和薄⾎膜涂⽚两种。
3 仪器和器材3.1 ⽣物显微镜(100×油浸物镜、5×或10×⽬镜)。
3.2 计数器。
3.3 载玻⽚(⽆划痕⽆油污的洁净载玻⽚)。
3.4 推⽚。
3.5 ⾎⽚染⾊架。
3.6 ⾎⽚⼲燥架。
3.7 玻⽚盒。
3.8 染⾊盘和染⾊缸。
4 试剂和材料4.1 吉⽒染⾊原液。
4.2 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
4.3 甲醇(分析纯)。
4.4 ⾹柏油或专⽤浸油(折射率≥1.5)。
疟原虫镜检技术-制片与染色_PPT课件
最佳。中性的蒸馏水也可。
缓冲液配制
pH
1/15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1/15mol/L 磷酸1
7.0
6.3
3.7
7.2
7.3
2.7
7.4
8.1
1.9
蒸馏水 (ml)
90
90
90
90
染色方法
• 少量血片染色:取吉氏染液1份,加入缓冲液或蒸馏水15 至20份,混合均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20~30分 钟,然后用缓冲液或蒸馏水将血片上的染液冲走,晾干待 检。
血膜的染色
• 染色液的制备:推荐使用吉氏染液。吉氏染剂不仅适用于 厚血膜和批量血膜的染色,而且效果稳定,染色时间和染 液浓度对染色结果影响较小,染色后的血膜保存时间较长, 同时吉氏染剂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
• 吉氏染液配制:吉氏粉 5g,甲醇250ml,甘油250ml。将 吉氏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边加边磨, 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 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内,再次加甲醇,洗 后再倒入瓶中,至甲醇洗净研钵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 匀,室温内放置,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分钟,3天后即可使 用。
注意事项
• 染色效果的好坏与稀释用水的氢离子浓度 (pH)、染液的浓度、染色时温度的高低、 染色的时间长短、染液配制的时间长短等 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每批血片染色前 要进行试染,以取得更好的染色效果。
染色前血膜的保存
• 血膜制成后,立即将受检者号码写在玻片上,血膜朝下水平插入 标本盒内,让血膜自然干燥后才能染色。
• 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48小时,冬天不宜超过72小时,否 则厚血膜会自然固定而不能溶血,影响镜检。
疟原虫镜检技术
疟原虫镜检技术血片制作与染色一、血片制作(一)所需器材1、载玻片:玻片使用前应清洗。
新玻片应先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然后用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
用于特殊的目的时,最后可将玻片浸泡在95%酒精中5~10分钟,再将玻片擦干擦亮。
已用过的玻片应先浸泡于洗涤剂溶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中1~2小时,再移到新配置的洗涤剂溶液中1~2小时,逐个擦去玻片上旧的血膜痕迹,用清水漂洗干净,再将玻片擦干擦亮。
洗净的玻片每10~20张用白纸包好放入塑料袋内,保存于干燥环境中备用。
2、采血针:使用一次性釆血针。
3、玻片盒:为防止污染和苍蝇吸食血膜,新制作的血膜应放在玻片盒中,厚血膜放置时要保持水平,直到充分干燥。
4、75%酒精棉球: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
5、记号笔或铅笔:用于玻片上书写号码。
(二)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采血部位以耳垂较为合适,也可在手指末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后,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深,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
(三)涂制血膜取玻片2张,1张作载片,1张作推片(具有光滑边缘)。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μl,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1.5μl。
将左下角的血滴涂于载片的中央偏右处,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为0.8~1cm的圆形厚血膜(厚度以1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
用干棉球抹净玻片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
每张载玻片上分别做1个薄血膜,1个厚血膜。
取干净玻片及推片各一张,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μl(约火柴头大小),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1.5μl。
疟原虫镜检技术
细胞计数(国际标准) 。
白细胞疟原虫计数法
●例如 计数200 WBC中有35个疟原虫,在不知患
者白细胞数的情况下,以每微升血8 000个白细 胞计数, 由此计算出每微升血液疟原虫密度为: 35(计数的疟原虫数)÷200(计数的白细胞)x 8000(每微升血白细胞数) =1400 / μl 答:该患者的疟原虫密度为1400 / μl。
2. 原虫细胞浆呈条带状或方形
3. 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 4. 裂殖子数通常为6-12个 5. 齐氏点(西门氏点)较少见
卵形疟原虫形态特征
1. 被寄生红细胞正常大小或略涨大,边 缘呈彗星状也称齿轮状 2. 疟原虫通常呈椭圆形 3. 薛氏点与间日疟相似
4. 裂殖子数通常为6-12
● 四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双核和多重感染现象
red cell
A typical Plasmodium malariae presentation
Female patient, arrived from Brazil two weeks previously. Flu like symptoms since arrival.
● 间日疟原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中部 地区病例较多 ● 病程良性, 有复发
三日疟 P.malariae
●遍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西非洲,呈片状、 块状分布 ●三日疟在我国非常少见,只在南方有散在报告
卵形疟 (蛋形疟) P.ovale
● 主要分布非洲。缅甸、东南亚有散在报告 ● 在我国卵形疟消灭
P. ovale
(P.m.)
(P.o.)
恶性疟 P.falciparum
● 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是非洲的重要疾病 ● 我国流行区域为云南省和海南省 ● 四种疟原虫中致病力最强,无免疫力者 感染 后出现急性症状,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脑 型疟)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制片染色
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要求染 液的pH值7.0-7.2较好。 染液偏酸时,所带的正电荷增加,易于伊红结合, 使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核染成鲜红色,而淋巴细胞 和原虫的胞浆着色较差;反之,当染液偏碱时, 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蓝色, 不易观察。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血片干燥后,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瑞氏不需固定), 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红蛋白(新制作的也可直接染色),然后 再进行染色。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 3%姬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姬氏原液加缓冲液或蒸馏水97毫升, 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40min(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 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2-3滴,加缓冲液 或蒸馏水1ml,混合均匀,染色15-2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轻 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勿直接倾倒掉玻片上的染 液,防止渣滓附着在玻片上冲不掉影响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虫的胞质呈 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染液的种类
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瑞氏 (Wright stain)和姬氏染液(Giemsa stain)。 这些染液中的主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 蓝氧化所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我们主要用姬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稳 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间 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姬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大 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染液的染色原理
是染料与被染物的阴阳离子互相吸附而结合的一 种化学反应。 红、白细胞和疟原虫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酸碱染料伊红、美蓝有色集团所带 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便被染上不同的颜色。 疟原虫和白细胞的胞浆被染成蓝色,红细胞、疟 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疟原虫检验技术
疟原虫检验技术1)薄血膜(thin blood film)制作方法(1)采血:临床上取病人耳垂或指尖血(2)操作方法:取病人末梢血1滴,置载玻片的中部,使推片和玻片保持30~40度夹角,将血滴在推片边缘展开后,匀速向前推动,即形成舌状血膜。
2)厚血膜(thick blood film)制作方法(1)采血同薄血膜法(2)操作方法:厚血膜可置于薄血膜的另一端。
取病人末梢血2-3滴,自里向外顺着一个方向徐成直径约1cm大小,厚薄均匀的血膜。
厚、薄血膜间用蜡笔画线分开。
充分晾干后,滴加蒸馏水于厚血膜上溶血,将水倾去,晾干后与薄血膜一起染色。
3)固定、染色(1)瑞氏染色:先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划上线,以防染液外溢。
瑞氏染液为甲醇溶液,血膜不需预固定、此染色法快速,适于临床检验,但较易褪色,保存时间不长。
滴加瑞氏染液数滴,使之覆盖血膜,约1~2min后血膜被染液中的甲醇固定,再加与染液等量的缓冲液或蒸馏水,轻摇载玻片,使染液与稀释液混匀,3~5min后用缓冲液或自来水从玻片一端冲洗,晾干后镜检。
4)注意事项(1)玻片要洁净,无油脂。
血量适中,推速均匀,以防血膜过厚、过薄或出现条状横纹。
血片在干燥过程中,避免灰尘或苍蝇脱吸。
(2)厚薄皿膜制备在一张载玻片时,应注意在厚血膜溶血前必须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以避免接触水而使薄血膜上的红细胞溶解。
厚血膜溶血时间不可太长,不要振荡,以防血膜脱落。
(3)染液是甲醇溶液,切忌混入水滴,否则发生沉淀,妨碍染色,故染液发现有沉淀时不可再用。
(4)滴加染料切忌太多,否则染料残渣粘在血膜上无法洗净,影响检查。
加水后必须与染料充分混合,否则发生染色不均。
冲洗血膜时应流水直接将染液冲去,避免染料粘着血膜。
疟原虫镜检规章制度
疟原虫镜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疟原虫镜检工作,提高疟疾诊断准确率,保障患者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疟原虫镜检工作。
第三条疟原虫镜检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四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疟原虫镜检管理制度,保证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检测技术。
第五条疟原虫镜检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检验检测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第六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疟原虫镜检工作。
第七条疟原虫镜检工作应当遵循“安全、准确、迅速”的原则,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疟原虫镜检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第二章疟原虫镜检设备和耗材第九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购置标准符合要求的疟原虫镜检设备,并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
第十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疟原虫镜检耗材,保证检测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疟原虫镜检设备和耗材应当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章疟原虫镜检人员第十二条从事疟原虫镜检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熟练掌握检测技术。
第十三条疟原虫镜检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疟原虫镜检人员应当接受规范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第十五条疟原虫镜检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疟原虫镜检流程第十六条疟原虫镜检工作应当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过程准确无误。
第十七条疟原虫镜检工作应当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步骤,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十八条疟原虫镜检的检测和分析过程应当记录详细,以备查证。
第十九条疟原虫镜检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资料,保证检测结果能够有效利用。
第五章疟原虫镜检质量控制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疟原虫镜检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
正确使用显微镜步骤
01
02
03
04
05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固定。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 野亮度适宜。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载玻片。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 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 的物像更加清晰。
结果判断失误
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06
镜检技术在疟疾防控中应用前景
提高镜检技术准确性和效率
01
02
03
改进显微镜设备
采用高分辨率、高对比度 的显微镜,提高疟原虫检 测的准确性。
优化镜检流程
建立标准化的镜检操作流 程,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 的影响,提高检测效率。
05
常见误区及问题解决方法
涂片制作中常见问题
涂片过厚或过薄
染色时间不足或过长
应掌握适当的涂片厚度,过厚会影响 观察,过薄则可能漏检。
应严格控制染色时间,确保疟原虫着 色清晰。
血液未充分干燥
涂片后应等待血液完全干燥,否则在 染色过程中可能导致颜色不均匀。
观察过程中常见问题
02
Hale Waihona Puke 0103显微镜使用不当
100%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人群进行疟原虫检测,可 以了解疟疾的分布情况、流行趋 势和传播途径等信息,为制定防 治策略提供依据。
80%
药物疗效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疟原虫检测, 可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恢 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镜检技术原理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
疟原虫镜检是诊断疟疾、确定虫种及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为了统一方法、规范程序、提高血检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一、血片制作
(一)所需器材
载玻片玻片3张(1张作载玻片,1张作推片,1张作采血后滴于玻片备血用)
采血针采用一次性采血针。
玻片盒存放50或100片玻片的木质或塑料盒。
皮肤消毒液棉签或酒精棉球75%的酒精、安尔碘、碘伏等皮肤表面消毒剂。
记号笔用于玻片上书写血检病人基本信息。
(二)操作步骤
1、载玻片基本信息登记取1张载玻片,首先用目测法将载玻片从右(磨砂处为右)到左等分成6格,接着用记号笔在第1、2格即(磨砂处)写下血检病人基本信息:编号、姓名、制片日期结果(镜检结束后补写)。
载玻片上信息应与血检登记表中的项目对应。
如图1
2、采血采血部位为手指末端或耳垂,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
用消毒剂消毒取血部位皮肤后,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深,约挤出1-2滴血,滴于玻片上(以备涂制厚薄血膜用)。
3、涂制血膜
厚血膜:用推片的一角,取血一小滴(约4微升),置于平置的载玻片上,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约4圈,涂成直径0.8~1厘米大小圆形厚血膜。
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
薄血膜:以推片一端的中部取血一小滴(约1微升),使血滴与载玻片接触,血液沿推片边缘向两侧展开,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25-30度,均匀而迅速适当地用力向前推成舌形薄血膜。
薄血膜厚度应以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直观透过玻片能清晰看到报纸上的字)。
二、固定
(一)所需器材1、甲醇2、器具玻璃棒、吸管
(二)操作步骤薄血膜固定薄血膜晾干后,用玻璃棒沾取或用吸管吸取少量甲醇平铺于薄血膜上,起固定薄血膜作用,(注意不能固定厚血膜)。
三、染色
〈一〉吉氏染染色法
(一)所需器材
1、吉氏染液(原液)
2、器具染色用的盘子、染色缸、烧杯、吸管若干。
染色及冲洗用水蒸馏水、冷开水、自来水、pH7.2缓冲液。
(二)操作步骤
1、单片染色单张血膜染色可取蒸馏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或pH7.2的缓冲液1ml加入吉氏染液原液1-2滴,混合均匀后浓度约为2~5%的吉氏稀释液,均匀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20~30分钟。
注意:
(1)浓度约为2~5%的吉氏稀释液现配现用;
(2)新鲜厚血膜充分干燥后才能染色;
(3)厚、薄血膜一起染色。
2、多片染色用吉氏染液成批血膜染色时,将血膜朝一个方向插入染色缸中,或每对玻片血膜朝外,背靠背插入染色缸中,倒入新配的2~5%吉氏染液(2ml吉氏原液与98ml蒸馏水缓冲液混匀),浸没厚薄血膜,染色30分钟后,向染色缸中注入pH7.2缓冲液或自来水,直到溢出,除掉染液表面上的浮渣,将染色缸中残余的染液倾出,加入新水,反复冲洗2~3次,然后取出玻片,将血膜朝下插在晾片板上干燥。
4、冲洗染色后不要将玻片上残余染液直接迅速倒掉,应将玻片连同玻片上的染液一起放在水中轻轻漂洗,或沿玻片及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层溢出并轻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
沾污血膜。
〈二〉珠海贝索瑞氏—姬姆萨快速染色方法(本实验室使用)
1,瑞氏—姬姆萨A溶液:瑞氏染料,姬姆萨染料
2,瑞氏—姬姆萨B 溶液:磷酸盐缓冲液
3,方法:厚血膜先滴加蒸馏水溶血数分钟,倾去水滴,再加A溶液1-2滴,均匀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1分钟,然后加
B 溶液1-2滴,染色3—10分钟后冲洗,冲洗方法同上。
5、镜检
(一)器材
1、显微镜单、双目显微镜均可,目镜一般以5X为宜(有的用10X),物镜必须用油镜(100X)。
2、镜油
3、擦镜纸
4、二甲苯或酒精乙醚。
(二)操作步骤
1、血膜上滴加镜油滴一滴镜油在血膜上,再将血片置载物台上。
2、镜检用目镜5×和物镜10~40×低倍镜检下找到血膜,再将物镜转换成油镜(100×),查找疟原虫,吉氏染色较好的血膜,红细胞呈淡红色,嗜酸性细胞的颗粒呈鲜红色,淋巴细胞及疟原虫胞浆呈蓝色或淡蓝色,白细胞的核呈紫蓝色,疟原虫的核呈红色。
3、观察血膜的方法镜检时从血膜的一端开始,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逐个视野顺序查看。
发热病人血片至少要查完200个视野以上,普查带虫血片则需看完全片,方可报告结果。
镜检疟原虫一般只查厚血膜,薄血膜作为疟原虫的分类定种。
4、结果报告结果报告分阳性和阴性,阳性者至少要查见一个典型疟原虫(并需鉴别虫种和期别)方可确定;以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者判为阴性。
四、注意事项
1、染色前血膜的保存新制作的血膜应防止污染和苍蝇吸食血膜,新鲜厚血膜放置时要保持水平,直到充分干燥后可不溶血直接染色。
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48小时,冬天不宜超过72小时,否则厚血膜会自然固定而不能溶血,影响镜检。
不能即时染色的血膜,可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将厚血膜溶血,晾干后包好,放入干燥器中,置于冰箱内保存。
临用时,将干燥器放置室温中1~2小时后取出血片。
2、患者资料应登记详细,确保能追踪随访,个案调查、登记、统计等资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3、镜检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操作戴手套、穿工作服。
4、镜检室应保持环境及器具的整洁,试剂和染色用具要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操作台上。
5、显微镜用毕,取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擦拭油镜头清除镜油,并清洁载物台及目镜。
显微镜保存做到防尘、防潮、防霉。
6、医疗垃圾按医院废物管理相关规范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