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词四首》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渔家傲·秋思》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渔家傲·秋思》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萧瑟景象和渔家的孤独生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情感。
例题八:《渔家傲·秋思》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情感的?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思念情感。
例题九:《渔家傲·秋思》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感的?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之《渔家傲·秋思》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第三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渔家傲·秋思》,提升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文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渔家傲·秋思》的历史背景。
-《秋天的散文诗选》:收录了一些关于秋天的散文诗,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

第12课 《词四首》之《满江红》(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词四首》之《满江红》(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材解读】《满江红》(小住京华)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下,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以及豪壮的英雄情怀。

本课这首词,简短而精美,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欣赏词的方法,理解本课中的作品。

可结合作者的际遇及写作背景查找一些资料,掌握这首词的精髓。

【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和主旨。

2.反复阅读,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背诵词作,培养对词作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作品,理解词的内容;反复阅读,把握作者的感情,品味语音,熟读成诵,揣摩词人融入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追求。

难点:理解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高远的人生目标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法与学法】教法:1.朗读指导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在读中体会词的内涵和词人的情感。

2.多媒体辅助法。

运用多媒体呈现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相关画面,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学法:1.批注法。

在阅读中圈点勾画,简要批注自己探究的成果,对语言、人物、情感、思想和主旨进行分析与探究,加深理解。

2.合作法。

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赏析语言,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图片资料、问题资料、CAI课件等。

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积累词作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知词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二、走近作者【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80张)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80张)语文九年级下册

3.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1)、运用借代,对偶,形象生 动地描写了出猎时的盛况
(2)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既写 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 又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豪迈 气概和抖擞精神。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用典,诗人自比东吴孙权,含 蓄地写出诗人出猎时的少年狂态、 英勇形象,表现出作者壮志未已 的英雄气概。
作者简介
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 在朝廷为良相; 文能写红一座楼——《岳阳楼记》; 武能镇住一个国——抵御西夏; 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渔家傲·秋思
即“雁去衡阳”,为符合
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南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 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
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的回雁峰而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4.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ຫໍສະໝຸດ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 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长烟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将士秋思
(抒情)
燕然未勒 羌管悠-霜满地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拓展积累
边塞诗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九下语文第12课《词四首》精品PPT课件

九下语文第12课《词四首》精品PPT课件

疏通文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 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 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 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合作探究
归纳: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萧瑟、荒 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通过对边疆环境 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 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合作探究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多年戍守边疆, 离家千万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燕然 未勒”运用窦宪的典故,语言精当典雅, 写出了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的现状,所以 产生“归无计”的慨叹。这两句抒发了外 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 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主旨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 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 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写作特色
(1)写景气势宏大 抒情苍凉雄壮; (2)意境开阔浑成。
课堂小结
这首词寥寥几十字,上阕写景,下阕抒 情。主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表现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和将士思乡却又渴望 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抒发了词 人的报国之情。风格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合作探究
上阕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狂”的?
(1)“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 等雄壮——千骑卷平冈。 (3)“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 等感人——为报倾城随太守。 (4)“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亲 射虎,看孙郎。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
人 不 寐,
将 军 \白 发 征\ 夫 泪。
——上阕
1、上阕写了何时何地的景色? 2、可 以用词中哪个字来概括这景色的 特点? 3、边地风光之异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统领景色的特点
塞 下 秋 来 风 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衡阳雁去无留意 荒凉
艰苦
1、雁为何“无留意”? 2、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太悲壮
柳永
太缠绵
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
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
的豁达胸怀! 2021/5/27
----- 周国平
32
耳熟能详的 他,同学们一定了 解不少,请简单介 绍你所了解的苏轼。
2021/5/27
33
苏轼,即苏东坡,为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 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 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 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 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 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 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 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情, 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 画却名垂后世。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 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 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
2、021/壮5/27 美的作品。
58
陈亮
辛弃疾
力主抗金。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词作热情洋溢,慷慨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悲壮,笔力雄厚。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导学案(含答案)12《词四首》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导学案(含答案)12《词四首》学生版

《词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渔家傲·秋思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1.反复诵读。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

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3.赏析下列词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说课稿

《满江红》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满江红》是2018年部编版教材新增加的古诗文6篇之一,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词四首中的最后一篇。

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学习《满江红》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陶冶性情。

2.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接触过宋词,对词的格式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际上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另一方面他们又担负着艰苦的应考任务。

因此本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文解读,也要着眼全局,使学生通过本文学习,学会一些诗词鉴赏的方法。

班上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对本文的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朗诵、讨论。

3.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教学大纲中九年级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通过“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

(2)充分朗读词作,积累优美词句,体会优美语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朗诵与注释资料的佐证,体悟秋瑾女儿身,男儿志的一腔报国之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个性。

4.教学重难点:对古诗词情境的把握,并感受词人的爱国胸襟和英雄气概。

二、说教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诗词教学中,我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课将会采取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法坚持要符合学生实际,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会指导学生采用“知人论世”、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思考探究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思考探究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思考探究答案一、课文导读《词四首》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12课。

本课通过四首诗歌,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儿女情长的思考与探究。

通过阅读诗歌,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了解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二、课文内容概述本节课的课文以四首诗歌为主要内容,分别是《卧看层冷庙,浅忆妾容儿》、《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杜甫》。

这四首诗歌都描述了作者对爱情的思索和表达。

三、思考探究题目及答案1.第一首诗《卧看层冷庙,浅忆妾容儿》中的“卧看层冷庙”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里的“卧看”指的是作者躺在床上,眺望着层层叠叠的寒冷墓地。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2.第二首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新词酒一杯”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里的“新词”指的是作者所作的新歌,象征着新的思念和希望。

而“酒一杯”则是指用酒来洗涤过往的伤痛,以期望新的一年会有不同的结局。

3.第三首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猿声啼不住”有何寓意?答案:这一句意味着作者即将与恋人分别。

猿声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描写别离的象征,它代表着离别的痛苦和难以忘怀。

因此,“猿声啼不住”暗示了作者情深意切,无法割舍离别的痛苦。

4.最后一首诗《杜甫》中的“杜甫”指的是谁?答案:这里的“杜甫”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到杜甫的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四、思考拓展题目1.这四首诗歌都以描写爱情为主题,请你写一篇文章,分析这四首诗中的爱情表达有何异同。

答案:这四首诗中的爱情表达都带有深情和思念之情。

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例如,《卧看层冷庙,浅忆妾容儿》中的爱情是一种对逝去爱人的痛苦和思念,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感慨和不舍。

而《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则是对过往爱情的憧憬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对离别的痛苦和无法割舍的挣扎,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深情厚意。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2.词四首(学生版+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2.词四首(学生版+解析版)

《作业推荐》——词四首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塞.外(sài)千嶂.(zhàng)麾.下炙(huī)B.羌.管(qiāng)的.卢(dí)燕.然未勒(yān)C.不寐.(mèi)弦.惊(xuán)锦帽貂裘.(qiú)D.了.却(liǎo)擎.苍(qíng)俗子胸襟.(jīn)2.下面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俗子/胸襟谁/识我?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3.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破阵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

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全词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B.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作者骑着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的战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

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不顺利。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经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4.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与“八年风味徒思浙”一起表现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命运。

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原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原文》是一本中国语文教材,我很高兴为您提供原文的简体中文版。

以下是原文的翻译:第一首:《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

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而著称。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浩渺的河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事物的深层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进步和超越的愿望。

第二首:《白日鱼儿水上飞》白日鱼儿水上飞,红莲花下美人归。

欲上青楼听笛曲,惜风小雨夜无声。

这首词是晚明文人刘希夷写的。

他是明代杂剧《牡丹亭》的作者,以他优美的辞章和动人的感情而闻名。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借风雨之夜回家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向往。

第三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

李白以其浪漫的风格和豪迈的情感而闻名。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它描绘了一个静谧夜晚的场景,让人沉浸在思乡之情中。

第四首:《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

他以独特的诗意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亮从天山之巅升起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长途旅行和边疆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以上就是四首诗词的简体中文原文。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希望这些原文的翻译能够为您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帮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课件
表明边塞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首词描写了塞下奇异的景象,表现了守边者的辛苦和思念家乡的感情, 以及爱国、卫国的精神,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 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上阕是如何紧扣塞下风景之“异”着笔的?表达了词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上阕:写边塞秋景;下阕:抒发爱国与思乡之情。 2.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请用以下句式总结: 我看见了一幅_______________图。
词牌名
渔家傲·秋思
题目,点明季节。“ 思”,忧思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界要塞之地,这 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点明了地点。
点明了时间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 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精读细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字突出了边塞秋 景与中原风光的不同,实际 上是写边塞天气寒冷,与词 人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知识备查
了解词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 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 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 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 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 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 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练习:
1.词中的“_锦__帽__貂__裘____,_千__骑__卷__平__冈____”两句,写出了词人与随从出猎
时装束的威武和气势之盛。 2.词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词句是:
_为__报__倾__城__随__太__守_____,_亲__射__虎_______,__看__孙__郎________。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许,用,_持__节__云__中________,___ __何__日__遣__冯__唐___ ”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任务一:朗读诗歌 把握诗意
朗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结合注释 把握大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行为、装束狂 打猎场面狂 自比孙权的语气狂
2.本词一个“狂”字统领全篇,下阕中作者的狂放情怀主要体 现在哪些诗句上?
鬓微霜,又何妨!
不在意自己的衰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渴望被朝廷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3.“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狂” 的?
我虽沉醉但胸襟还很开阔,胆气还很豪壮。鬓角稍白,这又有什么关 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持符节来云中?我终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 朝西北眺望,奋勇射杀敌人。
任务二:赏析诗歌 把握内涵
1.本词一个“狂”字统领全篇,上阕中作者的狂放姿态主要体 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亲射虎,看孙郎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6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67张PPT)

感悟内容和主旨
结合你对词句的理解,就写景和抒情 而言,词的上下两阕各侧重写了什么? 分别起什么作用?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衬托人物情感。为 下阕抒情做铺垫。
借景 抒情
下阕抒情

长烟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念家 乡、渴望建 功立业,但 壮志难酬的 复杂情感。
孙郎射虎: 以孙郎自比,显示过人的胆略和
勇气。
冯唐持节: 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重用
自己。
射天狼: 指抵御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
达自己抵御入侵,为国立功的决心 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
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抵御外族入侵,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 精神。
名句赏析
3.赏析“鬓微霜,又何妨”。
以“老”衬“狂”,表现词人不在意自己的衰 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建功立业。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 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 呢?作者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以魏尚自 许,委婉含蓄地表达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和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全词小结
这首词上片写塞外秋景,下片抒情。全 词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建功立业, 但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 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 愤懑不平。词的意境悲凉、壮阔,语言质朴、 凝练。
赏析名句
请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自选诗句和角度,进行赏析。

1.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 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2021河南中考)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任务活动三:拓展延伸
再次朗读这四首词,试归纳豪放词的特点。
(1)内容题材
题材广泛,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 方方面面都可入词。
(2)情感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 情感表达多慷慨激昂。
(3)风格特征
情辞慷慨,意气昂扬。
任务活动三:拓展延伸
学习古诗词,我们不仅要学习其精炼的语言、出色的表现手法,更要学 习词人博大的胸怀。在写作中如果能够化用古诗词,更能为你的文章增 色。下面请化用本课的词句进行仿写:
送词 四 首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小住京华)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鉴赏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提起诗歌,大家都会想到唐诗宋词,可见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我国文 学发展史上有着与诗同等重要的地位。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 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但是你知道吗?词在最初只是流 行于民间里巷,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音乐。
麾(huī) 拭(shì)
炙(zhì) 侬(nóng)
霹雳( pī lì) 莽( mǎng )
任务活动一:激情朗读
词一般分为上片和下片,每首词的词牌标明了词的曲调,词调非常 多,有八百多个。
诗相对简单,有五七言绝律四种,讲究平仄及押韵。 词最初是民间作品,文人仿作由中唐开始。词到晚唐、五代进入全 盛,出了温庭筠、韦㽵、冯延巳、李煜等不少大家。这时期的词都是短 的小令,题材大多是宴乐闺情,语句浅明婉丽。到宋朝,词有了大发展 和大变化。《诗余图谱》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简而言之,蕴藉:藏在 其内,隐藏而不外露;恢宏:博大、宽宏。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射天狼: 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
苏轼自己对此词很得意,曾致书信于鲜于子骏表 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 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 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 壮观也。”
思考: 1、有人说:“善狂者心狂而行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还有人说: “苏轼既有报国之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 官者,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 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注:西夏称“知州”为老子,前有范雍,后有范仲淹,后者即为“小范老子”
拓展阅读作业 请从内容、情感方面比较诗词
苏幕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sì),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词四首
渔 范家 仲傲 淹·
秋 思
朗读上阕,想想围绕哪一个字来描绘景物?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 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041 年正月,韩琦派大将任福率军进攻西夏,在好水川遇伏被 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
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
塞下天气极寒 风吼、马嘶,起伏的号角
千千嶂嶂里里,,长长烟烟落落日日孤孤城城闭闭 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词四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四首著名的词作品。

这些词作品既有古风的韵味,又富有深刻的意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在教材中,这四首词作品被安排在了一起,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把握不同词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词鉴赏能力,他们对于古典诗词不陌生。

然而,对于这首词作品,他们可能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欣赏词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此外,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以及词人的情感表达也需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四首词作品,掌握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学习,学生能够分析不同词人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首词作品的背诵和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难点: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以及词人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与提问:教师对四首词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词人的情感表达。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对比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词人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手法。

4.背诵与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四首词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词四首测试卷(学生版)

词四首测试卷(学生版)

词四首测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渔家傲·秋思》中总写塞下荒凉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描写边塞风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书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雄壮的出猎场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但雄心仍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词四首》学生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渔家傲·秋思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

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3.赏析下列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3.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小住京华)
一.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中国女权和女学
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二.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3. 概括内容。

上片:
下片:
4. 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

5.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