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集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点集训
卜算子
[清]吴兰修
绿翦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词人在描写景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略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2、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比喻。
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
3、芜城[注] 李端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注]芜城:荒芜的城市。
这首诗的前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繁华之地而今变成荒草蔓生的废墟的悲怆之情。
(2分)以“昔”与“今”对举,以昔人见到荒丘累累而生之悲,衬托作者今日见到更为凄凉的景象而生之悲,使其悲情更加深沉,然后悲叹春风只有几月,繁华能有几时,喷涌出一腔悲情愁绪。
(3分)
4、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
小长干接大长干。
歌板酒旗零
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更无人处一凭阑。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1)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
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
(2)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答:(1)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分)【若只答“物是人非”(1分)】
(2)分析:①昔盛——“歌板酒旗”繁华阜盛(1分)
②今衰——“衰柳”“空潮”“歌板酒旗零落尽”“秋草寒”“花雨空坛”“斜阳”;“无人”,剩有“鱼竿”“燕子”;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
(意象≥3个,得2分,否则得1分)
5、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
(6分)
答:(1)借景抒情(1分):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1分)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1分):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1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3)对比反衬(1分):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盛衰之感。
6、
途中见杏花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
(5分)答: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3分)
【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借代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7、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①惜春之情。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
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③故国之思。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8、梅花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梦寻梅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1)方岳:南宋诗人,字巨山,号秋崖,诗人一生坎坷,屡遭贬谪(2)金貂是汉代的官饰,玉华是唐代的宫殿名。
两首诗在刻画“梅”这一意象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⑴相同点:两诗都采用了烘托的手法。
〈1分)两者都通过周围环境的幽僻来烘托梅的精神(1分)不同点:《梅花》主要采用实写。
实写梅的生存环境、清高之格和疏野之性。
(1分)《梦寻梅》主要是虚写。
诗中梅的形象均为诗人梦中所见。
〈1分〉〈实写、虚写是两首诗的主要不同点,如果答到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
9、两首诗借“梅”的形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梅花》主要表达诗人对梅花不随俗浮沉,坚贞品性与頑强的生命力的赞扬。
〈2分)《梦寻梅》主要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决绝态度和对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
10、鹧古天东阳道中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捍午渐觉水沉销①。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
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①香午:薰笼。
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
香午渐觉水觉肖: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
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
②碧玉梢:指马菱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菱的华贵。
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分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4分)
答:三四句写了层层叠叠碧绿的青山、分外娇艳的鲜花,(2分)表达了作者在劳顿旅途中见到碧山、娇花的喜悦之情。
(2分)
11、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
(4分)
答:使用了叠词、借代的表现手法。
(2分)“历历”、“萧萧”运用叠词,生动描写出人马行进的状态,增加了语言韵味。
“旌旗”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
(2分)
12、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
浮云也自由。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时光流逝的感慨,国土沦丧的悲愤,壮志难酬的悲哀,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
(3分,画线处每处1分,答对3处得满分)
13、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都是写愁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5分)
答:都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妙处,辛词赋予“愁”以人的行为(拟人),写出“愁”之如影随形,无法逃避;李词赋予“愁”以物的重量(拟物),用“载不动”写出“愁”之深重。
(5分,画线部分各1分)
14、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
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
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
其女被金兵
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5分)
答:①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以及难以归乡的苦痛之情。
(2分)②运用比喻的手法抒情,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不断的流水声,用渐渐远去的车声表达了作者离故乡越来越远、再也无法返回的痛苦心情。
(比喻,2分;分析1分。
手法如果答“以实写虚”可得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5、本词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侧重点不同,请以“月照孤村三两家”和“万结愁肠无昼夜”为例作简要分析。
(6分)
答、前半部分侧重于借景抒情。
(1分)“月照孤村三两家”是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景象,不仅揭示了金兵烧杀掳掠造成的惨象,更衬托出作者被掳离乡、身陷异地那种无比悲苦的心境。
(2分)后半部分侧重于直抒胸臆,(1分)“万结愁肠无昼夜”直写作者到了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突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江城子[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
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
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17、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6分)
答:①借景抒情。
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
②运用典故。
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
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③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
④对比。
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
(每答出一种手法并分析,给3分;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
18、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
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
樊诉于州,州召责缄,缄曰:“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结。
再调阳武尉,剧盗李囊橐于民,贼曹莫能捕。
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
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
府尹贾昌朝惊曰:“儒者乃尔轻生邪!’’
交阯谋入寇,以缄为皇城使知邕州。
缄伺得实,致书于刘鼻,弈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
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
缄闻其至,阅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与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
民惊震四出,缄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
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
”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
缄子子元为桂州司户,因公事携妻子来省,欲还而寇至。
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
邕既受围,缄昼夜行劳士卒,发神臂弓射贼,所殪甚众。
缄初求救于刘弈,养遣将张守节救之,猝遇城,不及阵,举军皆覆。
蛮获北军,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为云梯,又为攻濠洞子,蒙以华布,缄悉焚之。
蛮计已穷,将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
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乃曰:“吾义不死贼手。
”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
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选自《宋史.苏缄列传》,有删节)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缄伺得实伺:探察
B. 敢越佚则孥戮汝孥:奴隶
C. 啖以利,使为云梯啖:引诱
D. 然讫无一叛者讫:最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缄“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儒者乃尔轻生邪②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
③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④缄犹领伤卒驰騎战愈厉
⑤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⑥人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A.①③⑥
B. ①④⑤⑤
C. ②③⑤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缄在负责核查商船货物期间,惩罚了轻慢无礼的商人,被州官召责却能义正词严,坚持官民应有之礼,大杀富商们的傲慢之气。
B. 苏缄在敌我兵力悬殊、情势危急之时,能够临危不乱,安抚百姓,召集所属官员和郡中有才能的人,教给他们守城和打仗的方略。
C. 苏缄之子带着妻儿前来探亲,准备返回时遇上交阯军攻城,苏缄只遣儿子回桂林而留下了其他探亲的人员,以避免城中百姓误解。
D. 敌人将装土的袋子堆积在城墙外来攀爬攻城,苏缄用神臂弓射杀许多敌兵,又烧毁敌人用来攻城的云梯等工具,使贼寇无计可施。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
(2) 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僖驯〕牵斯淌匾猿偻庠
4.【参考答案】(3分)B
【命题利益】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孥:使之成为奴婢。
5.【参考答案】(3分)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6.【参考答案】(3分)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
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7.【参考答案】(1)苏缄访求到他的住处,聚集众人大加搜索,放火烧他住所旁边的房
舍来逼迫他,李氏从里面逃出来。
(“萃”、“火”、“逸”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我们的兵力和器械已经准备好了,储备的物资也不缺乏,现在蛮人已经逼近州城,应该牢固地防守以等待外面救援。
(“既”、“蓄聚”、“薄”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王琼,字德华,太原人
王琼,字德华,太原人。
成化二十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进郎中。
出治漕河三年,胪①其事为志。
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由是以敏练称。
正德八年进尚书。
琼为人有心计才略,善钩校②。
为郎时悉录故牍条例,尽得其敛散盈缩状。
及为尚书,益明习国计。
边帅请刍糗,则屈指计某仓、某场储粮草几何;诸郡岁输、边卒岁采秋青几何,曰:“足矣。
重索妄也。
”人益以琼为才。
十年代陆完为兵部尚书。
时四方盗起,将士以首功进秩。
琼言:“此赢秦弊政。
行之边方犹可,未有内地而论首功者。
今江西、四川妄杀平民千万,纵贼贻祸,皆此议所致。
自今内地征讨,惟以荡平为功,不计首级。
”从之。
帝时远游塞外,经岁不还,近畿盗窃发。
琼请于河问设总兵一人,大名、武定各设兵备副使一人,责以平贼,而檄顺天、保定两巡抚,严要害为外防,集辽东、延绥士马于行在.以护军驾。
中外恃以无恐。
孝丰贼汤麻九反,有司请发兵剿。
琼请客敕勘粮都御史许廷光,出不意擒之,无一脱者。
四方捷奏上,多推功琼,数受荫赉,宠逼冠诸尚书。
十四年,宁王宸凌反。
琼请救南和伯方寿祥督操江兵防南都,
南赣巡抚王守仁、湖广巡抚秦金各率所部趋南昌。
奏上:帝意欲亲征,持三日不下。
大学士杨廷和趣之,竞下亲征诏,命琼与廷和等居守。
先是,琼用王守仁抚南赣,假便宜提督军务。
比宸濠反,书闻,举朝惴惴。
琼日:“诸君勿忧,吾周王守仁赣州,正为今日,践旦夕擒耳。
”未几,果如其言。
花马池有警,兵部尚书王宪请发兵。
琼言花马池备严,寇不能入,大军至,且先退,徒耗中国。
宪竞发六千人,比至彭德,寇果遁。
明年秋化官。
赠太师,谥恭襄。
(节选自《明史。
王琼传》)
[注]①胪:传语,陈述,记录。
②钩校:查对,查考。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人.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爽:差失
B.持三日不下持:保持
C.大学士杨廷和趣之趣:催促
D.大军至,且先退,徒耗中国耗:减损
23、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琼“有心计才略”的一组是D (3分)
①出治漕河三年,胪其事为志
②及为尚书,益明习国计
③日:“足矣。
重索妄也。
”
④时四方盗起,将士以首功进秩
⑤琼请密敕勘粮都御史许廷光,出不意擒之⑥琼用王守仁抚南赣,假便宜提督军务
A.①②⑤B.④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王琼迸士及第后进入仕途,为官勤勉,在做户部尚书之前,就把过去的文牍、规则抄了下来,全面掌握了户部钱财收支、盈亏的情况。
B.王琼认为官兵以头颅数论功会造成滥杀平民百姓、纵容盗贼的恶果,因此他奏请只以荡平论功,不再计首行赏,得到了皇上的赞许。
C.王琼任兵部尚书后,能谋善断,皇帝远游时京郊盗乱、汤麻九造反等棘手事件都被他机智地化解了,受到皇上赏赐。
D.王琼办事有远见,并能预作谋划,逸事冷静,处变不惊。
宁王朱宸濠造反和花马池外敌来袭等事件的平息,都反映了王琼办事的上述特点。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四方捷奏上,多推功琼,数受荫赉,宠遇冠诸尚书。
(6分)
各地把捷报上奏,大多归功于王琼的谋划。
王琼因此多次受到赏赐,他收到的宠爱待遇在尚书中无人能及。
(2)诸君勿忧,吾用王守仁赣州,正为今日,贼旦夕擒耳。
(4分)
大家不用担心,我任用王守仁镇守赣州,正是为了现在这件事。
反贼早晚会被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