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论证严密,论述层层深入的写作特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2. 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 把握对方错误的论点和论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正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
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这时,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这一切,写下了一篇战斗的檄文,来批驳这一错误论调。
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为此写下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聆听先生的呐喊,感受时代的最强音。
2.了解作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等。
3.师板书课题并提问:这一课题和我们平常读到的课题有何不同之处?解题:将谈论的对象“中国人”,谈论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以问句的形式直接放在标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积累知识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搽.(chá)玄.虚(xuán)渺.茫(miǎo)诓.骗(kuānɡ)脊.梁(jǐ)诬.蔑(wū)脂.粉(zhī)抹.杀(mǒ)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阐述层次。
2、学习品尝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升鉴赏能力。
2、经过品尝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研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义目标感觉作者运用锋利、嘲讽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感情和严明立场。
教课假想1、经过频频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诵,品尝作品锋利、辛辣、拥有激烈嘲讽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和相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讲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联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忱。
3、拟采纳多媒体的方式协助教课。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构造谨慎,层次清楚,论证周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益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所以我确定本课教课重点为:掌握课文的层次构造和思想内容。
2、作者:“ 在是多么切迫的候,作者的任是于有害的事物马上予反响或抗争⋯⋯”就告我迅写作文完整部是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迅的角度,我将教课点确定:品尝文言,会作者思想感情,研究作品思想意。
教课流程一、情境入新【】1934 年,正是“九一八”事三周年之,日本帝国主加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后,公民党政府多次向国申,要求遏止日本帝国主的侵略,但国采纳了袒日本的立,竟然承日本在中国北的特别利益,日本的侵略不采纳任何制裁的举措。
请求国无效后,一些公民党官僚和“社会绅士”以祷告“挽救国” 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 金法会”等,“一味拜鬼求神,古今”。
所以,在当有些人便分布抗日前程的悲,指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
而作有良心、不自欺的中国知分子代表——迅先生上述状况,有感想,笔写下了篇文章,今日我有时机走近它。
板: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多媒体示】二、朗感知整体掌握要求:自由朗文,着领会作者在文章中表出的思想感情,出作者的感情、度。
【学生活】1、自由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感情。
2、请两名学生试试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评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导入新课: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特定时期鲁迅先生如何批驳那些不自信的言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板书课题)二、复习提问:1、通常写驳论文批驳对方有哪几种方式?2、解释:怀古伤今:渺茫:三、展示目标:1、了解驳论文及其写法(驳论证),品味文章语言特色;2、学生会写简单的驳论文;3、培养学生自信品质,使其正视困难与挫折四、自学设计:1、学生读课文自学;2、讨论回答问题:(出示自学问题)(1)、作者要批驳的一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2)、作者分几步去批驳对方的言论的?有论据吗?(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玩味句中加点的词,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3、自学指导及情况反馈:教者提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再叫学生补充。
五、点播、精讲: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略)2、分两步:先直接反驳,再间接反驳。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3、作者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比喻。
4、“总.”写出了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姿态;“只.”写出了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写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嘴脸。
六、小结:本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论,明确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七、课堂训练:1、注音:玄虚()前仆后继()诓骗()诬蔑()2、填空:鲁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家________家,____ 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学习议论文的阅读和分析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辩论、情感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自信的思考,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鲁迅在文章中对中国人自信力的探讨和批判。
学生对民族自信力重要性的认识和个人自信的培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引导学生将民族自信力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
教学准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PPT课件,包含鲁迅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历史背景。
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民族自豪感的体现等。
学生作业本、笔、辩论赛准备卡、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自信力”写作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民族自信力的背景。
2. 通过视觉资料,激发学生对民族自信力的思考。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鲁迅对中国人自信力的探讨。
深入探讨(15分钟)1. 批判精神:分析鲁迅的批判精神,如何通过文章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2. 自信力重要性:讨论民族自信力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力的培养。
互动活动(20分钟)1. 辩论赛:学生分组,围绕“现代中国是否需要增强民族自信力”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多媒体显示】二、朗读感知整体把握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的感情、态度。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3.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义。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以下画面:杭州G20会议、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中国女排奥运夺冠……然而,若干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读课文,作分析1.提问:文章怎样提出“敌论”的?第1、2段,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找出“敌论”的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说说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求神拜佛。
讽刺意味的文字:“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国难当头,国民党政府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
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3.提问: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提问:文章是如何驳论证的?(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九年级上册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领会鲁迅先生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观点,学习鲁迅先生的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讽刺手法和挖苦语言。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自信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讨论其作品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2)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3)作者如何论证这个观点?三、课堂讨论(1)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论证观点?(2)这些例子是否具有说服力?为什么?(3)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二、课堂讨论(1)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这些论证方法的效果如何?(3)你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论证技巧?三、课堂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论证任务。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你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论证技巧?二、课堂讨论(1)如何正确看待民族自信问题?(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自信心?(3)你如何看待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三、课堂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话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写作任务。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观点。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民族自信的短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反思
第五单元理想信念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品味关键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快速浏览,通过圈点勾画,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方法;2.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3.通过自读、跳读、品读等多种方式,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争做“中国的脊梁”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1.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梳理论证结构,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理解“中国的脊梁”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力。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课文。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信力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信力的奥秘。
再次,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自信力的概念和应用。
最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我可以播放一些与自信力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演讲、访谈等,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自信力的力量和影响。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过程,例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信力的定义,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相关阅读材料:
-《自信的力量》:一篇关于自信力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作用的篇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信力的重要性。
-《名人的自信故事》:介绍一些名人的自信故事,如乔布斯、奥巴马等,让学生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到自信的力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中国人自信力的认识。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深入理解自信力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自信力培养指南》: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力。
(2)视频资源:
-《自信的力量》TED演讲:一个关于自信力的TED演讲视频,让学生通过演讲者的分享更深入地理解自信力的重要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2.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教学重点: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品读课文,理解其写法和思想内涵。
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驳论文的思维流程,理解课文的深层含意,体会这篇驳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网络笑话买汽车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
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假如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生1: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可证明,21 世纪是中国的舞台。
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
中国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万丈。
这难道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生2:这是一种蓄意的诋毁,通过恶意损害党的形象,伤害民众的感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阅读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课教案_17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理思路辨立驳【学习内容】教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丛书:《谈骨气》【课型】主题阅读课【教学目标】1.明确观点,理清论证思路,区分立论和驳论。
2.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明确观点,理清论证思路,区分立论和驳论。
【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导语: 1934年, 9.18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这边加大对中国侵略的步伐,国内一部分人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在国难当头之际,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鲁迅先生,用如椽巨笔奋力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力反驳了这些悲观论调,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们的自信心。
今天我们有幸接触到这篇杂文,本节课我们也将从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中,感受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二、出示目标1.明确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区分立论和驳论。
三、新授(一)走进文本活动一:初读课文明观点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在文中找出:(1)作者批驳的观点的句子。
(2)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活动二; 再读课文理思路(1)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2)依据上表用下列句式理清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3)学生怀着自豪的心情,有感情地齐读第7、8自然段。
活动三:对比阅读促理解学习丛书五 P2《谈骨气》,(1)交代《谈骨气》写作背景。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问题: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②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③本文的论证方式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什么不同?(二)微课助学微课播放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三)学以致用(1)请同学们为“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才成长”为论题,自选观点,为其提供相应的论据。
(2)作业: 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
(论证方式可立论、驳论或驳立结合)四、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或热门话题,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部编(统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品】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一场有关民族精神的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背景链接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鲁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生难字词(1)字音搽.(chá) 玄.虚(uán) 省.悟(ǐng)渺.茫(miǎo) 脊.梁(jǐ) 诓.骗(uāng)(2)词义【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注意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驳斥:(反动统治者)失掉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第9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精制教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巩固和加深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2.熟读课文,掌握内容;初步了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3.理解作者分析批驳的思路和内容;体会作者尖锐、犀利的杂文语言风格。
过程和方法利用文本,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驳论文,掌握写驳论文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作者批驳敌论的突破口和思路。
教学难点: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法学法:讨论法 ,听读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将这些引以为豪。
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文章进行批驳,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感受民族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知识链接驳论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
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
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1)失掉的是“他信力”;(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优选)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人教版
4.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促进课堂互动,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惑。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中心思想和观点,解释复杂论点和论证方法。
5.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信力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表达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和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表达能力。
7.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8.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等,结合自信力的概念进行思考和分析。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来分析自信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自信力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自信力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自信力。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信力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改进措施:
1.课堂管理:我将在小组讨论前明确规则,鼓励每个学生发表意见,同时保持对课堂秩序的控制。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同时避免噪音和混乱。
2.教学方法:我将尝试使用更多的视觉辅助工具,如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复杂的论据和论证过程。此外,我也会提供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新人教版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过程一、落实字词——夯实基础1.注音。
慨.叹( ) 省.悟( ) 诓.骗( )诬.蔑( ) 脂.粉( ) 脊.梁( )抹.杀( ) 抹.布( ) 拐弯抹.角( )前仆.后继( ) 搽.粉( )2.解释下列词语。
(1)玄虚:(2)渺茫:(3)怀古伤今:(4)为民请命:(5)自欺欺人:(6)舍身求法: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
鲁迅先生针对当时部分人的观点“”,进行批驳,首先直接反驳,敌方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求神拜佛,发展着“”。
接着间接反驳,指出“”,歌颂中华民族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筋骨和脊梁”,鼓舞人民的自信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4.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5.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6.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7.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8.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三、合作交流——小组探究9.第1段“公开”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0.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11.第3段中“他信力”的表达效果如何?“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是什么?12.如何理解“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四、品读讨论——感悟主旨1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1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15.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16.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参考答案1.kǎi xǐng kuāngwūzhījǐmǒmāmòpūchá2.(1)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
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交流点拨】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交流点拨】直接反驳(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交流点拨】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交流点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深层探究速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交流点拨】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麻醉着自己”,这说明什么?【交流点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请你谈谈近几年来中国之盛事,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交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漫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交会对接等。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应该树立自己的论点。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深层探究1.学生齐读第1—5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交流点拨】“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交流点拨】“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
”(《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交流点拨】①“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
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
如:玄奘、鉴真……(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交流点拨】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二)语言品析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交流点拨】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交流点拨】“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交流点拨】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写作特色1.总体思路: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1)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
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
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
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三、板书设计四、拓展延伸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2.失败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