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

合集下载

《晋书 司马亮传》原文及译文

《晋书 司马亮传》原文及译文

《晋书司马亮传》原文及译文原文: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宣帝第四子也。

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

讨诸葛诞于寿春,失利,免官。

顷之,拜左将军,加散骑常侍、假节,出监豫州诸军事。

五等建,改封祁阳伯,转镇西将军。

武帝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

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骑督敬琰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

旂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旂死。

诏曰:“高平困急,计城中及旂足以相拔,就不能径至,尚当深进。

今奔突有投,而坐视覆败,故加旂大戮。

今若罪不在旂,当有所在。

”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

诏惟免官。

顷之,拜抚军将军。

是岁,吴将步阐来降,假亮节都督诸军事以纳之。

寻加侍中之服。

咸宁初,以扶风池阳四千一百户为太妃伏氏汤沐邑,置家令丞仆,后改食南郡枝江。

太妃尝有小疾,祓于洛水,亮兄弟三人侍从,并持节鼓吹,震耀洛滨。

武帝登陵云台望见,曰:“伏妃可谓富贵矣。

”其年进号卫将军,加侍中。

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本官如故,使训导观察,有不遵礼法,小者正以义方,大者随事闻奏。

三年,徙封汝南,出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军事,开府、假节,之国,给追锋车、皁轮犊车,钱五十万。

顷之,征亮为侍中、抚军大将军,领后军将军,统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营,给兵五百人,骑百匹。

迁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侍中如故。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加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封子羕为西阳公。

未发,帝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

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暠索诏视,遂不还。

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表求过葬。

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

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

及骏诛,诏曰:“大司马、汝南王亮体道冲粹,通识政理,宣翼之绩,显于本朝,《二南》之风,流于方夏,将凭远猷,以康王化。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司马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司马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司马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

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

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吕惠卿言:“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魏’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守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

光言非是,其意以风朝廷耳。

”帝问光,光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

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守则诛之,不自变也。

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

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

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

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不能对,则以他语诋光。

帝曰:“相与论是非耳,何至是。

”光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

”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

昔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

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

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材料二: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

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

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

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

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

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

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以变更祖宗旧法,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本文是关于《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感谢您的阅读!《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

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

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毗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

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

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

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

”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

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①可以继之。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文/《资治通鉴·魏纪》,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注释)①文伟:即费祎,字文伟。

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字公琰)、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遗:遗失)B.亮遣.使者至懿军(遣:派遣)C.所啖.食不至数升(啖:吃)D.亮病笃.(笃:重)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A.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B.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C.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D.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恼羞成怒,决定主动出战。

B.司马懿对诸葛亮夙兴夜寐、食少事烦的状态很是敬佩,担心他活不长了。

C.当诸葛亮猜出李福的来意后,李福心中很是感激,赶紧陈述了自己返回的原因。

D.诸葛亮鞠躬尽瘁,他自知来日无多,建议在他死后,可由蒋琬和费祎先后继任。

[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翠竹黄花图王彀祥原文: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

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其辞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来迎,稚子侯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觚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

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暮,将有事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2 司马朗传(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2 司马朗传(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42 司马朗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42 司马朗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42 司马朗传的全部内容。

42 司马朗传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司马朗是晋宣帝司马懿的长兄,东汉末年政治家。

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作者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司马朗少年时的初露才华,执政时的宽厚仁慈和征战时的体恤下属。

【文言原文】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宋史·司马光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光,宇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除奉礼郎,时池在杭,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

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服除,枢密副使庞籍荐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充媛董氏薨,辗朝成服,葬给卤簿..,光言:“董氏秩本微,病革方拜充媛。

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于妇人。

”初,西夏..遣使致祭,延州指使高宜押伴,做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诉于朝。

明年,夏人犯边,杀略吏士。

赵滋为雄州,表以猛得治边,光论其不可。

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难州李中药为不材、将代之,光谓:“国家当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来督,又从而姑息之,近者西祸生手高宜,北祸起于赵滋,时方贤此二人口故边臣管以生事为能,渐不可长。

宜救边火、疆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

”以端明殿学士知水兴军。

宣抚使下令分义勇成边,选诸军骁勇士,募市井恶少年为奇兵;调民造干相,悉修城池楼橹,关辅骚然。

光极言: “公私困敞,不可举事,而原兆一路皆内郡,继治非急。

宣抚之令,皆未收从,若乏军兴,臣当任其责。

”于是一路独得免。

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回非司马光不可。

又将以为东宫师傅。

《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数促使终篇。

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元祜元年,复得疾。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太皇太后闻之恸,与帝即临其丧,赠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

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

岭南封州父老,亦相率具祭,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建炎中,配飨..哲宗庙庭。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B.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C.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天曰/非司马光不可D.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凝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界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汉之后并非天子专用。

《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

《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

《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1 / 4《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文言文阅读汝南文成王亮(司马亮),字子翼。

少清警(机警敏锐)有才用(才干),仕(做官)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

武帝践阼(即位;登基),封扶风郡王,邑(食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统率)关中赴救,不进(未能进兵),坐是(因这件事获罪)贬为平西将军。

旂当斩,亮与军司曹冏(司马冏)上言,节度(调度指挥)之咎(错误)由亮而出(引起),乞丐(乞求;请求)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将”)死。

有司(有关官员)又奏免(上奏罢免)亮官,削爵土..(.爵位和封地).。

诏(皇帝下诏)惟(仅)免官。

及武帝寝疾..(.卧病).,为杨骏所排(排挤),乃(于是)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yuè)、大都督,督(监管)豫州诸军事,出镇(出京镇守)许昌。

未发,帝大.渐.(.病危).,诏留亮委(托付)以后事。

杨骏闻之,从(向)中书监华廙(yì)索诏视(索取诏书来看),遂不还(于是便不再归还)。

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托辞有病)不入,于(介词,在)大司马门外叙哀(致哀)而已,出(出京)营(动词,宿营)城外,表求(上表请求)过葬(参加完葬礼)而行。

骏欲讨(讨伐)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

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明公,对有名位者的敬称),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有人劝)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采纳),夜驰赴许昌,故得免(所以能够免祸)。

及骏诛,亮论赏(评定赏赐)诛杨骏之功过差(超过了等级),欲以苟(暂且)悦(使……高兴,欢心)众心,由是失望(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

楚王玮(司马玮)有勋(功勋)而好立威(声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

玮甚憾(愤恨),乃承(受)贾后旨,诬亮与瓘(guàn 卫瓘)有废立(废太子)之谋,矫诏(假。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突击精选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试卷(2)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突击精选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试卷(2)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突击精选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试卷(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

“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②⑤④③①D.⑤④③①②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侵略者的国旗昂首挺胸....,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互相拥挤。

《三国志·司马朗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司马朗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司马朗传》原文及翻译司马朗传出自《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作者是西晋史学家陈寿。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国志·司马朗传》原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原文:《三国志·司马朗传》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

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

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

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

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

《宋史·司马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司马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司马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司马旦字伯康。

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

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

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

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

又井元庆豪欺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

时旦年尚少,上下易之,自是惊服。

吏捕蝗,因缘搔民。

旦言:“蝗,民之仇,宜听自捕,输之官。

”后着为令。

丁内外艰,服除,监饶州永平铸钱监。

知祁县,天大旱,人乏食,群盗剽敓,富家巨室至以兵自备。

旦召富者开以祸福,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

举监在京百万仓,时祁隶太原,以太原留,不召。

通判乾州,未行,举监在京杂物库。

知宜兴县,其民嚣讼,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

市贯大溪,贾昌朝所作长桥,坏废岁久,旦劝民葺复,不劳而成。

旦澹薄无欲,奉养苟完,人不见其贵。

与弟光尤友爱终始,人无间言。

光居洛,旦居夏县,皆有园沼胜概。

光岁一往省旦,旦亦间至洛视光。

凡光平时所与论天下事,旦有助焉。

及光被门下侍郎召,固辞不拜。

旦引大义语之曰:“生平诵尧、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时可而违,非进退之正也。

”光幡然就位。

方是时,天下惧光之终不出,及闻此,皆欣然称旦曰:“长者之言也。

”英宗即位,例以亲属入贺得官,时旦在梁山,诸孙未仕者皆不遣,惟遣其从兄子禀。

旦与人交以信义,喜周其急。

尝有以罪免官贫不能存者,月分俸济之,其人无以报,愿以女为妾。

旦惊谢之,亟出妻奁中物使嫁之。

旦生于丙午,与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为同年会,赋诗绘像,世以为盛事,比唐九老。

(选自《宋史·司马旦传》,有删节)译文:司马旦字伯康。

清廉正直,精明强干,即使是做很小的事也一定仔细考虑,思忖不符合要求就不放下。

靠父亲恩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郑县主簿。

郑县有个公开抢夺人田的姓蔺的妇人,家中有很多金钱,召集党徒贿赂官吏,共同为奸,十年不能处理。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阅读答案及译文《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阅读答案及译文郭舒,字稚行。

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

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

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

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

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

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

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

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

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

”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

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

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

”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

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

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

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

”敦大怒曰:“王处仲①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

舒曰:“公听舒一言。

”敦曰:“平子②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

昔尧立诬陷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

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

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

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敦即使还地。

众咸壮之。

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注】①处仲:王敦的字。

②平子:王澄的字。

③疢(chèn):病。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重其忠亮重:敬重 B.事觉,来谢谢:感谢C.种菜自赡赡:供养 D.以强陵弱陵:欺侮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宗庾廞尝因酒忤澄因遣掐其鼻B.汝辈何敢妄动卿欲何言C . 乃留屯沌口乃逆折舒D.古之狂也直舜置敢谏之鼓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晋书石鉴列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石鉴列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石鉴列传文言文翻译晋书石鉴列传文言文翻译晋书·石鉴列传原文: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也。

出自寒素,雅志公亮。

仕魏,历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多所纠正,皇帝惮之。

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武帝受禅,封堂阳子。

入为司隶校尉,转尚书。

时秦、凉为虏所败,遣鉴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

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坐讨吴贼虚张首级。

诏曰:“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

鉴备大臣,吾所取信。

往事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

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与下同诈。

所谓大臣,义得尔乎!有司奏是也,顾未忍耳。

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

”久之,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稍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

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

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

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

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劭,骏甥也,便率所领催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遣人密觇视亮,已别道还许昌,于是骏止,论者称之。

山陵讫,封昌安县侯。

无康初,为太尉。

年八十余,克壮慷慨,自遇若少年,时人美之。

寻薨,谥曰元。

(选自《晋书石鉴列传》)译文:石鉴,字林伯,是乐陵厌次人。

出身于寒门,但志趣高雅,处事公正。

在魏做官的时候,曾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对时政人事多有纠正,皇帝都怕他,外调担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在武帝接受魏帝禅让,封石鉴为堂阳子。

召入任司隶校尉,改任尚书。

当时秦、凉被异族打败,派石鉴监督陇右各种军事事务,因虚报战功被免官。

后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因讨吴时虚报杀敌人数被治罪。

诏书说:“从前武牙将军田顺因为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法规,自古至今被人痛恨。

石鉴身为大臣,我很信任他。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节选)|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宋史・司马光传》原文及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

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

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司马礒司马冏传晋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司马礒司马冏传晋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司马礒司马冏传晋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司马礒司马冏传晋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齐武闵王冏①,字景治,献王攸之子也。

少称仁惠,好振施,有父风。

初,攸有疾,武帝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

及攸薨,帝往临丧,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诏即诛医。

由是见称,遂得为嗣。

元康中,拜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

赵王伦密与相结,废贾后,以功转游击将军。

冏以位不满意,有恨色。

孙秀微觉之,且惮其在内,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

伦篡,迁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欲以宠安之。

冏因众心怨望,潜与离狐王盛、颍川王处穆谋起兵诛伦。

伦遣腹心张乌觇之,乌反,曰:“齐无异志。

”冏既有成谋未发,恐或泄,乃与军司管袭杀处穆,送首于伦,以安其意。

谋定,乃收袭杀之。

冏屯军阳翟,伦遣其将闾和、张泓、孙辅出堮坂,与冏交战。

冏军失利,坚垒自守。

会成都军破伦众于黄桥,冏乃出军攻和等,大破之。

及王舆废伦,惠帝反正,冏诛讨贼党既毕,率众入洛,顿军通章署,甲士数十万,旌旗器械之盛,震于京都。

天子就拜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备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辅魏故事。

冏于是辅政,居攸故宫,置掾属四十人。

大筑第馆,北取五谷市,南开诸署,毁坏庐舍以百数,使大匠营制,与西宫等。

凿千秋门墙以通西阁,后房施钟悬,前庭舞八佾,沈于酒色,不入朝见。

坐拜百官,符敕三台②,选举不均,惟宠亲昵。

以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殿中御史桓豹奏事,不先经冏府,即考竟之。

于是朝廷侧目,海内失望矣。

南阳处士郑方露版极谏,主簿王豹屡有箴规,冏并不能用,遂奏豹杀之。

有白头公入大司马府大呼,言有兵起,不出甲子旬,即收杀之。

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

(选自于《晋书》,有删减)【注】①冏:司马礒。

②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三台的总称。

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称仁惠,好振施振:救济B.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诬:捏造罪状陷害人C.伦遣腹心张乌觇之觇:侦察D.主簿王豹屡有箴规箴:规劝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送首于伦,以安其意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会成都军破伦众于黄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凿千秋门墙以通西阁问征夫以前路D.不出甲子旬,即收杀之而莫之夭阏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晋书 高光传》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晋书 高光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高光传》原文及翻译晋书原文:高光,字宣茂,陈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

光性敦厚,敏于学,而讷于言,少习家业,明练刑理,时人以为器材。

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出为幽州刺史、颍州太守。

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狱,驯化囚者。

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

迁廷尉。

元康中,拜尚书,典三公曹。

时赵王伦篡逆,迫上为太上,群臣莫敢言,唯命是从。

光于其际,守道全贞,一时景仰,皆称其贤。

及伦赐死,齐王冏辅政,复以光为廷尉,迁尚书,加奉车都尉。

后从驾讨成都王颖有勋,帝悦之,封延陵县公,邑千八百户。

于时朝廷咸推光明于用法,故频典理官。

惠帝为张方所逼,幸长安,朝臣恐惧,莫有从者,光独不去,侍帝而西。

迁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

光兄诞为上官巳等所用,历徐、雍二州刺史。

诞性任放无伦次,而决烈过人,与光异操。

常谓光小节,恒轻侮之,光不以为意,事诞愈谨。

帝既还洛阳,时太弟新立,重选傅训,以光为少傅,加光禄大夫,常侍如故。

及怀帝即位,加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傅祗并见推崇。

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子韬字子远,放佚无检。

光为廷尉时,韬受货赇,有司奏案之,而光不知。

时人虽非光不能防闲其子,以其用心有素,不以为累。

初,光诣长安留台,以韬兼右卫将军。

韬与殿省小人交通,及光卒,仍于丧中往来不绝。

时东海王越辅政,不朝观。

韬知人心有望,密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谋讨越,事泄伏诛。

(节选自《晋书·高光传》)译文:高光子宣茂,陈留圉城人(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西南圉镇),是魏太尉高柔的儿子。

高光性情敦厚,学习聪敏,但不善言语,他少时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人才。

最初由太子舍人逐渐迁任尚书郎,出任幽川刺史、颍川太守。

当时武帝设置黄沙狱【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六月】,用法典诏谕监狱,来教育转变囚犯。

因为高光明晓历代法律,就任命他为黄沙御史。

傣禄与中丞相同。

迁任廷尉。

元康年间,官拜尚书,主管三公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书·司马亮传》详注译文及命题示例文言文阅读汝南文成王亮(司马亮),字子翼。

少清警(机警敏锐)有才用(才干),仕(做官)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

武帝践阼(即位;登基),封扶风郡王,邑(食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统率)关中赴救,不进(未能进兵),坐是(因这件事获罪)贬为平西将军。

旂当斩,亮与军司曹冏(司马冏)上言,节度(调度指挥)之咎(错误)由亮而出(引起),乞丐(乞求;请求)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将”)死。

有司(有关官员)又奏免(上奏罢免)亮官,削爵土..(.爵位和封地).。

诏(皇帝下诏)惟(仅)免官。

及武帝寝疾...、假..(.卧病).,为杨骏所排(排挤),乃(于是)以亮为侍中、大司马黄钺(yuè)、大都督,督(监管)豫州诸军事,出镇(出京镇守)许昌。

未发,帝大.渐.(.病危).,诏留亮委(托付)以后事。

杨骏闻之,从(向)中书监华廙(yì)索诏视(索取诏书来看),遂不还(于是便不再归还)。

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托辞有病)不入,于(介词,在)大司马门外叙哀(致哀)而已,出(出京)营(动词,宿营)城外,表求(上表请求)过葬(参加完葬礼)而行。

骏欲讨(讨伐)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

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明公,对有名位者的敬称),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有人劝)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采纳),夜驰赴许昌,故得免(所以能够免祸)。

及骏诛,亮论赏(评定赏赐)诛杨骏之功过差(超过了等级),欲以苟(暂且)悦(使……高兴,欢心)众心,由是失望(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

楚王玮(司马玮)有勋(功勋)而好立威(声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

玮甚憾(愤恨),乃承(受)贾后旨,诬亮与瓘(guàn卫瓘)有废立(废太子)之谋,矫诏(假传诏令)遣其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

帐下督李龙白(告诉)外有变请距(通“拒”抵御)之亮不听俄然(一会儿)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表示祈使。

当,可)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催促军队)攻之。

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俊杰之士)如林,犹可尽力距战。

”又弗听,遂为肇所执。

是时大热,兵人坐(让……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不停地扇风)。

将及日中,无敢害者。

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

”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墙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

及玮诛,追复..(.追赠恢复).亮爵位,丧葬之礼如(按照)安平献王孚(司马孚)故事(旧例),庙设(陈设)轩悬(古代诸侯陈列乐器三面悬挂)之乐。

(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参考译文:汝南文成王司马亮,字子翼。

年幼时机警敏锐有才干,在魏国任散骑侍郎、万岁亭侯,被任命为东中郎将,进封为广阳乡侯。

武帝司马炎继位,封他为扶风郡王,食邑一万户,设置骑司马,增加参军掾属,持节,统领关中雍州、凉州诸军事。

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

刘旂判罪斩首,司马亮与军司曹司马冏上表称,调度指挥的错误是由司马亮引起的,乞求赦免刘旂的死罪。

有关官员又上奏罢免司马亮的官职,削去他的爵位和封地。

皇帝下诏仅免去他的官职。

到武帝司马炎卧病时,被杨骏排挤,于是任命司马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都督豫州诸军事,出京镇守许昌。

还未出发,武帝病危,下诏留下司马亮托付后事。

杨骏听说后,向中书监华廙索取诏书来看,于是便不再归还。

武帝死后,司马亮怕杨骏怀疑自己,托辞有病不入朝,只在大司马门外致哀而已,出京在城外宿营,上表请求参加完葬礼再走。

杨骏想要讨伐司马亮,司马亮知道这种情况,向廷尉何勖询问计策。

何勖说:“现在朝廷人心都归向明公,明公为什么不讨伐他却惧怕被他讨伐呢?”有人劝司马亮率领他统领的人入宫废除杨骏,司马亮没有采纳,连夜奔赴许昌,所以能够免祸。

等到杨骏被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

楚王司马玮有功勋却好立声威,司马亮惧怕他,想夺他的兵权。

司马玮很愤恨,便受贾后之旨,诬告司马亮与卫瓘有废太子的图谋,假传诏令派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在夜间用军队把司马亮包围起来。

帐下督李龙告诉司马亮说外面有事变,请求抵御,司马亮不听从。

一会儿楚王司马玮的军队登墙呼叫,司马亮吃惊地说:“我对朝廷没有二心,为何到这个地步?如果有诏书,可以给我看一下吗?”公孙宏等不同意,催促军队攻打他。

长史刘准对司马亮说:“看这种情形定是奸人的计谋,府中的俊杰之士如林,仍然可以尽力抵抗。

”司马亮又不听从,于是被李肇捉住。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下,当时的人可怜他,替他不停地扇风。

将到中午,没有人敢杀他。

司马玮下命令说:“能够杀司马亮的人,赏他一千匹布。

”于是司马亮被乱兵杀害,尸体被扔在北门的墙壁下,头发耳朵鼻子都被毁坏了。

等到司马玮被戮以后,才追赠恢复了司马亮的爵位,丧葬之礼如同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庙内陈设轩悬之乐。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B.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C.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D.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爵土,即爵位和封地,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 寝疾,指卧病。

渐,指征兆,迹象;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

C. 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D. 追复,一是指恢复,二是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或爵位。

文中指的是后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亮虽有才干,但仕途不顺。

在曹魏时期以及武帝登基之后,他都担任多种官职;后来因刘旂的事情,最终被免掉官职。

B.司马亮处事畏缩,不听建议。

武帝死后,他惧怕杨骏怀疑自己,称病不入朝;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逃往许昌。

C. 司马亮构怨招祸,终遭非命。

他想要夺取司马玮兵权,反而被诬陷,最终被悬赏处死,尸体也被损坏。

D. 司马亮为君主推重,死后仍享哀荣。

司马玮被诛杀之后,司马亮的丧葬之礼颇为隆重,庙内还陈设了轩悬之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造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

(2)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答案】1. C 2. B 3. B4. (1)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

(2)等到杨骏被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句子翻译:帐下督李龙告诉司马亮说外面有事变,请求抵御,司马亮不听从。

一会儿楚王司马玮的军队登墙呼叫,司马亮吃惊地说:“我对朝廷没有二心,为何到这个地步?如果有诏书,可以给我看一下吗?”公孙宏等不同意。

“白”是“告诉、禀告”之意,“外有变”是其宾语,后面可断开,而“帐下督李龙白外”语意不通,故排除B、D两项;“楚兵登墙而呼”,并非“呼亮”,“亮”应是“惊曰”的主语,故排除A项。

故选C。

【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错误,“大渐”是病危之意。

B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B项,“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错误,由原文“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可知,有人劝司马亮率领他统领的人入宫废除杨骏,司马亮没有采纳,连夜奔赴许昌,所以能够免祸。

由此可知,“废骏”的主张并非廷尉何勖提出,“或”意思是“有的人”,所以应该是“有人”。

B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会,恰逢,正赶上。

为……所,被动句式。

造:派遣。

不进:未能进兵。

坐,因……获罪。

是:这件事。

(2)及:等到。

论,评定。

差,等级。

苟:暂且。

悦:博取。

由是,因此。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

“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

“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

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

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

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

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