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三种汉语译文对比赏析——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的分析

合集下载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这次期末论文我选择了简·奥斯汀的著名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作者简·奥斯汀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声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

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

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

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纠葛为红线,主要描绘了一副绝妙的世俗画。

夏洛特和柯林斯讲究实惠、急于寻找归宿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不存在真正的幸福。

家境并不富裕的夏洛特之所以选择虚伪、愚蠢的柯林斯完全是出于经济和面子的考虑,代表了当代主流的婚姻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

轻狂无知的莉迪亚和表里不一的威科姆私奔是受美貌和情欲的驱使,丝毫不顾及家人和社会道德准则,二者的结合也是达西为保全体面出钱促成的婚后不久就情淡爱驰了,生活上还要靠亲戚的接济度日。

《傲慢与偏见》翻译批评与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批评与赏析
孙致礼凭着深厚的中英文造诣在对原文解码的过程中达到了准确无误对词句和语篇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作者的叙事手法以及作品风格都理解深刻而在译文编码过程中做到了独具匠心表达顺畅灵活对等地再现了原文的技巧与神韵很好的把握了小说的特点
翻译评析
一、分析原文
二、分析王科一和孙致礼的译文
三、原文与译文的对比
四、评价译文的质量
例5: "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 王译:“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了,要不你干脆打 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 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 能挑中你呢。” 孙译:“我看没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 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 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中你 呢。”
五、评价译文的价值
简· 奥斯汀,生于 1775 年,卒于 1817年,英国著名 女作家,以描绘日 常平凡生活中的普 通人物名世。一生 著有六部小说, 《傲慢与偏见》是 她的代表作。
《傲慢与偏见》讲述的 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 因一方的傲慢与另一方的 偏见而导致,好事多磨。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 细腻观 察、描绘了有钱、 有闲阶级恬静舒适的田园 生活以及绅士淑女的爱情 与婚姻,以高超的艺术技 巧反映了18世纪英国乡镇 日常生活情景,给当时小 说创作吹进了朴素的现实 主义之风,在英国小说史 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随着英国文学的影响日益扩大,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在中国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翻译领域一个重要的案例,由于该小说语言简洁,情节紧凑且富有幽默感,不仅在英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而且在中国也有着众多爱好者和读者。

本文以目的论视角出发,对不同的《傲慢与偏见》翻译进行赏析。

一、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在翻译领域中,目的论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方法。

目的论翻译方法强调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过程,即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文所想表达的内容,并在目标语中保留原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目的论翻译方法不强调对原文的忠诚度,而是强调在翻译的同时,尽可能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思想,创造出一种自然流畅的阅读体验。

二、《傲慢与偏见》的不同译本比较1.《傲慢与偏见》(梁实秋译)梁实秋是早期将《傲慢与偏见》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之一。

他的翻译风格在当时具有创造性,尤其是译文中充满了朴实的语言,使得读者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原文中的复杂情节和深刻的思想。

虽然梁实秋的翻译相对于现代翻译而言,有时显得过于古板,不够流畅自然,但这种老派译本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原文的意义阐述与意味的确切表达,因此该版本翻译的中文词汇选择和句型结构较简单,方便中文读者的理解。

2.《傲慢与偏见》(陈诗怀译)陈诗怀的翻译版本强调了《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美感,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律动感和语言韵味。

她运用了一些古典汉语词汇,使得译文显得更加高雅,隐含有古代文学之美。

但是,这种偏向于美感的翻译方式忽略了原文的实际意义,并且在一些语句表述上,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使得读者在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

3. 《傲慢与偏见》(郑振亚译)郑振亚的翻译版本力求准确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注重准确传递原文语境下的语气和情感,让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原文的情感。

同时,在翻译中,他采用了许多比较贴切的中文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会出现理解障碍。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傲慢与偏见》两译本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傲慢与偏见》两译本
总 总婚 姻 图 , 实 则 是对 当 时社 会 女 性 主 义 意识 深 刻 而全 面 的概述 。作 品成 功地 刻 画 了伊 丽 莎 白的
挑 战父权 世 界 , 使 女性 从 隐形 中走 出来 , 进而 呼 吁 男 女平 等 。2 0世纪 8 O年 代 女 性 主义 发 展 到 了一 个 新 的阶段 , 当时 兴起 了 翻译 领 域 里 的一 个 全新 的性别 视角 , 翻 译 研 究 经 历 了一 种 “ 文 化 转 向” 。 在 这种 “ 文化 转 向” 期 间, 在 翻译 的研 究 上 采 用 了 种文 化 的方法 , 翻译 不再 被 当成 一 种 机 械 的语 言 转换 , 而是 将 翻译 置 于 历史 、 文化 、 政治 语 境 中
中, 笔 者 将 孙致 礼 的译 文 简称 孙 译 , 张玲 、 张 扬 的 合 译 本简称 张 译 。
( 一) 前 言和 脚 注 芙洛 图 ( L o u i s e v o n F l o t o w) 总结 了 女 性 主 义
翻译 实践 中三 种 最 主要 的 翻译策 略 , 即增 补 ( s u p — p l e m e n t i n g ) 、 加写前言与脚注 ( p r e f a c i n g a n d f o o t . n o t i n g ) 、 劫持 ( h i j a c k i n g ) J 。加 写 前 言 与 脚 注 在 芙洛 图看 来是 女 性 主 义 翻译 中 的 常规 操 作 , 这 其 中有 几层 意义 : 解 释原文 的写作 背景 、 包含 作者 的


女性 1 9世纪 的女 性运 动 , 目标 皆在
出现 唤醒 了女 性作 家对 女性 主 义 的呐喊 和对 父权 的反 抗 。女性 主义 强 调 平 等 、 权力、 自由 , 这 些 在 简 ・ 奥斯 汀 的作 品 中颠覆 了男 权 价 值 体 系 , 表 达 了其 追求 男女 平 等 的 女性 主义 价值 取 向 。《 傲 慢 与偏 见 》 是 简 ・奥 斯 汀 的 代 表 作 , 也 是 一 部 饱 含 了女性 主义 意识 的作 品 。作 品表 面上是 一部 林林

《傲慢与偏见》译文对比分析

《傲慢与偏见》译文对比分析

《傲慢与偏见》(节选一)Pride and Prejudiceby Jane Austen(An Except from Chapter One)译文对比分析节选文章背景:小乡绅贝内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贝内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宾利(Bingley)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贝内特太太追猎的目标。

1.It’s a truth u 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译文一: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

译文二: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2.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entering a neighbo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译文一: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是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译文二: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性情见识一无所知,却把他视为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3.”My dear Mr. benne”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 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译文一: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译文二:“亲爱的贝特先生”一天,贝纳特太太对先生说:“你有没有听说内瑟费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了:”4.Mr. 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译文一:纳特先生回答道,他没有听说过。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撰写的叙事小说,作品以极强的观察力表现了十八世纪英国上层社会流行的各种社会习俗和思潮。

简奥斯汀在她的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热情、关怀和友谊的家庭,然而她又注意到人们在思想的观念上的分歧,以及性别的偏见甚至导致的痛苦和悲剧。

《傲慢与偏见》小说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受到推崇,不少知名作家都将其视为参考作品,而译本也成了吸引读者的因素之一。

那么,我们来看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三个译本,它们都有什么特点?首先,我们来看看《傲慢与偏见》比较有名的译本迟子乔先生翻译的译本。

该译本精确把握了原著的精髓,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句法、语意和情感的平衡。

他的译本翻译精确而准确,虽然没有添加什么有创意的词汇,但有利于保持原著的简洁性,而且表达更加流畅,更容易理解。

随后,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本译本崔新元先生翻译的译本。

虽然崔先生的翻译技巧没有很多创新,但他给文字赋予了几分深情,使文字看起来更可读,而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他的译本不仅仅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原著的意思,还能够体现出文字中的情感和表达能力,使得文字看起来更加生动,更能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来看看最新出版的译本张舒植先生翻译的译本。

这本译本不仅翻译准确,语汇也提升到新的高度,比原著更加生动精彩,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特别是他在翻译中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元素,把文字中的情绪和压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文字更加抒情而富有深度。

不同的译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译本,都可以让读者从中体会到简奥斯汀笔下真实存在的社会礼教、倾斜、稳定和物化思维等元素,进而探究不同文化中不同思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总之,不管是迟子乔、崔新元还是张舒植先生翻译的译本,都完美地把握了《傲慢与偏见》小说中流露出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元素,为我们欣赏简奥斯汀作品提供了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读书体验。

期待有更多的译者能够把简奥斯汀的作品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出来,让更多的读者可以欣赏到她的作品中深刻的意境。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爱情小说之一。

这本书深受读者的喜爱,其经典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自1813年其首次出版以来,小说一直被翻译成世界各地的语言。

简奥斯汀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表达,被《牛津英语词典》纳入,对许多国家的文学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第一次将《傲慢与偏见》翻译成汉语是在一九九二年,叶兆言主编、朱成龙、汤丽丽和华容译本,其后的四年中,分别由袁鹏、张铁强、贺凤楼和赵素欢译出不同的汉语版本。

然而,尽管这些译者对原文进行了完整的解释和努力,但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使得他们译本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叶兆言主编的版本是一种现代化的翻译。

叶兆言和其他译者一样,注重保留原文的节奏和书面语言,但他也注重使译文的语言比较现代化,使其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另外,他们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朱成龙翻译的语言生动,而汤丽丽和华容则更偏重儒雅风格。

其次,袁鹏译本强调文学性,增加了小说的文学表达力度。

袁鹏认为,简奥斯汀的小说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需要译者认真研究原文,才能更好地译出简奥斯汀的深刻思想。

因此,他在译本中把小说中的微妙和文学气质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更加深刻的体验。

另外,张铁强译本以便于阅读为特点。

他把文字精简,减去复杂的表达方式,尽量保留原文的重点,使其通俗易懂,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此外,贺凤楼和赵素欢的译本都比较追求原文风格和细节的表达。

贺凤楼译本保留了原文的细节,尽可能地表达出简奥斯汀的文学表达,而赵素欢的译本则关注原文的语言和文体,适当地使用文学表达手法,以展现原文的美感。

综上所述,以上的翻译者都对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有着不同的理解。

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各有特色,使得他们的译本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也分别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更多读者以不同的视角来阅读这部传世佳作。

文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解读

 文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解读

文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解读文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解读《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以描绘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展现了社会上对女性的种种偏见和压迫。

本文将从文学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探讨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觉醒、家庭地位与婚姻选择、社会限制与性别平等等议题。

一、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觉醒在《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角色展现了较高的自我意识觉醒。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班纳特这一主要女性角色,展示了她对自我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

伊丽莎白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不满足于传统女性角色。

她拒绝了多次的婚姻提议,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对于傲慢的达西先生,她不向命运屈服,勇敢地捍卫自我。

这种自我意识觉醒为文学女性主义提供了有力的表达。

二、家庭地位与婚姻选择在《傲慢与偏见》中,家庭地位和婚姻选择是女性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者通过班纳特家庭的描写,突显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家庭地位的重视。

班纳特夫妇没有儿子,女儿们必须依靠婚姻来获得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

作者通过班纳特夫妇对女儿们婚姻的不同看法,反映了婚姻选择对女性未来的影响。

这使得女性被迫在经济和感情之间做出选择,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

三、社会限制与性别平等《傲慢与偏见》中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各种限制和对性别平等的不公。

女性在社会上缺乏独立和自主的地位,被迫依附于男性。

作者通过各个女性角色的展现,揭示出女性无法继承财产、无法参与政治等社会限制。

同时,通过班纳特先生的女儿们的打破旧规则的努力,呼吁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并表达了女性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综上所述,从文学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可以看出,小说通过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觉醒、家庭地位与婚姻选择、社会限制与性别平等等议题,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对女性地位与权益的深刻反思,激发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追求。

比较研究_傲慢与偏见_的三个汉译本_张静

比较研究_傲慢与偏见_的三个汉译本_张静
“我有足够的理由对你怀着恶感。你 对待那件事完全无情无义,不论你是出 于什么动机,都叫人无可原谅。说起他 们俩的分离,即使不是你一个人造成的, 也是你主使的,这你可不敢否认,也不 能否认。你使得男方被大家指责为朝三 暮四,使女方被大家嘲笑为奢望空想, 你叫他们俩受尽了苦痛。”(王译)
“我有充分的理由鄙视你。你在那 件事上扮演了很不正当、很不光彩的角 色,不管你动机如何,都是无可宽容的。 说起他们两人被拆散,即使不是你一手 造成的,你也是主谋,这你不敢抵赖, 也抵赖不了。看你把他们搞的,一个被 世人指责为朝兰暮四、另一个被世人讥 笑 为 痴 心 妄 想,害 得 他 们 痛 苦 至 极。” (孙译)
[关键词] 功能对等;尤金·奈达;傲慢与偏见
简. 奥 斯汀 (Jane Austen,1775-1 817) 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以现实主 义手法描绘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 南方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女作家,以其
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给
世人留下了六部不朽于世的作品。英国 著 名 文 学 家 和 评 论 家 基 布 尔 (T.T. Kebble) 说:“简. 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 术家。” 并认为她 “在纯粹喜剧艺术方
每一道菜都由他先来夸奖,然后由 威廉爵士加以吹嘘,原来威廉爵士现在 已经完全消除了惊恐,可以做他女婿的 应声虫了。(王译)
每一道菜他都第一个来夸奖,然后 是威廉爵士吹嘘一番,他现在已经恢复 到可以和女婿一唱一和了。(孙译)
每道菜上来,首先是柯林斯先生夸 奖一番,接着威廉爵士又应声夸奖一番; 他现在已经大大恢复,可以同女婿一唱 一和了。(张译)
孟浩然有孟襄阳之称,《吴礼部诗 话》 中 “孟浩然高抗有节,一时豪杰 翕然慕仰,非特其真诗也。张承吉云: 孟简持持节,襄阳属浩然,所以自处

《傲慢与偏见》三种汉语译文对比赏析——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的分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汉语译文对比赏析——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的分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汉语译文对比赏析——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的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赏析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指故意用与原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怎样谈对于《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译语赏析?论文摘要:《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借助反讽手法悉心雕凿的艺术精品。

反讽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作品妙趣横生,令读者百读不厌。

因此,能否成功再现原作中反讽的风格,使译文达到原文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是译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各尽所能、各有千秋,本文对这两种译本中反讽的翻译进行了对比赏析。

一、引言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佳作。

反讽在这一作品中的运用达到了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使作品生动幽默,富有艺术感染力。

令读者百读不厌。

在《傲慢与偏见》中,irony(反讽)是其艺术创作的精髓之所在。

奥斯汀的幽默和讽刺不动声色,微言大义,反话正说,令人常感余痛难消。

然而,反讽又是英语文学翻译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具慧眼识别,又要最大限度地传译,使读者能充分欣赏到原文的反讽特色。

本文拟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王科一译和孙致礼译)中对反讽的处理作一粗略比较,着重赏析两个译本在保留原小说艺术效果方面的不同处理。

以便求教于译界广大专家学者。

二、反讽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指故意用与原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以达到谐谑、嘲弄、讽刺、喜爱和亲昵的目的。

英语里irony的含义远比汉语里的广泛,它不仅指作为修辞格的verbal irony(反语),也指一种文学技巧(a literary device),主要包括:verbal irony dramaticirony(戏剧性反语)和situation irony(情况反常)即literary irony(嘲弄)。

此外,irony还被人们用来表示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心态:对世界加以描述、分析与推断,或对世界的矛盾和对抗表现出的一种冷静的、超然物外的态度等等。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该作品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英国乃至世界的一致好评,在几乎所有的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眼中,这部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核心精品。

几乎每个空闲的时刻,古典文学爱好者们都会翻阅《傲慢与偏见》的三种中文翻译版本:宋元清版、歌德中文版以及杨宪益翻译版。

宋元清版《傲慢与偏见》是由传世名家宋元清撰写而成,该翻译版本自1925年首次出版以来就受到英国文学爱好者们的一致肯定和追捧,在古典文学爱好者圈中一直深受欢迎。

宋元清版《傲慢与偏见》翻译准确,尤其是其中有许多语句与原著相似,能够精准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宋元清版的《傲慢与偏见》是把作品原有的古典风格保留下来的,读起来比较经典而厚重。

歌德中文版《傲慢与偏见》是由著名文学译作家歌德所翻译而成,该版本是翻译作品中个性化和独特性最为明显的一个,因而在一些文学评论家及爱好者眼中,歌德中文版《傲慢与偏见》则是一部最能体现中国化特色的翻译译本。

歌德中文版的《傲慢与偏见》的语言更为地道,通常都是把原著的语句进行改编、重组,并伴以意译,以确保文本的正确性。

杨宪益翻译版的《傲慢与偏见》则更加注重贴近原文的表达方式,层次分明章节鲜明。

作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简化了原文,但又保留了原著的文学风格和细节,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字内涵。

此外,该翻译版本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中国文化的风格,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更容易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比较三种不同的《傲慢与偏见》翻译本,可以发现三者皆有其独特的特色,宋元清版着重保留原文的古典风格,歌德版本更加灵活,杨宪益版本最为贴近原文,并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

因此,从阅读本身来说,各本翻译版本均有其独特之处,没有哪一本能够完全替代另一本,而是值得各种不同背景的读者择一读之。

总之,《傲慢与偏见》的三种译本均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其语言的准确性和贴近原文的表达方式,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宋元清版保持原文古典风格,歌德版本更加灵活,而杨宪益版本贴近原文,在中国化方面更胜一筹,这样各本译本都各有所长,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

傲慢与偏见.文学翻译批评

傲慢与偏见.文学翻译批评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对外汉语二班 潘新玉
翻译批评赏析
作者及作品简介
译者简介
译文对比鉴赏分析
翻译批评赏析

——“知己知彼,百译不怠”
作者简介

简· 奥斯汀(Jane Austen ): 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出生在 英国乡村的中产阶级家庭。她 终身未婚,一生中与之交往的 大多是乡绅、淑女、中小地主 等人物。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 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 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 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heard with real sorrow that they were to go so soon…【par.3】
译文一:宾利先生说这姐妹俩这么快就走,心里感到 非常遗憾…… 译文二:内瑟菲尔德的主人见他们这样快要走倒是真 的恋恋不舍…… 译文三:宾格来先生听说她们这么快就要走,心里真 的感到很难受……
分析: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这里应该意译,直接写出“这 栋房子的主人”是“宾利先生”。如果直译为“内瑟菲 尔德的主人”,就显得有些生硬,不易理解。
翻译批评赏析

——句式、语言风格一致性分析
The evening conversation, when they were all assembled ,had lost much of its animation, and almost all its sense, by the absence of Jane and Elizabeth.【para.6】

译文一: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如果简和伊丽莎 白不在场,那就没有劲,甚至毫无意思。 译文二:离了简和伊丽莎白,晚上一家人在一起谈着不起劲, 甚至几乎无话可说。 译文三:一家人晚上在一起时,如果没有珍妮和伊丽莎白在 场,谈话就变得毫无生气,也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对比赏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学文化也十分丰富。

在英国文学的发展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其中《傲慢与偏见》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佳作。

鉴于其历久弥新的主题思想,也深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傲慢与偏见》三种译本为研究对象,从相同的原著文本角度对比赏析其译本之间的异同点,探讨为什么这部小说仍能够长盛不衰,持续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傲慢与偏见》最早由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创作,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曾被奉为英国经典小说。

从当时发表后,这部小说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在1960年,著名译者姜文强等将《傲慢与偏见》译成中文,从此更加普及。

但是,到目前为止,《傲慢与偏见》还有三个译本,分别是由萧夏郡编译的《傲慢与偏见》、由李宝山编译的《傲慢与偏见》和由刘金铂编译的《傲慢与偏见》。

三个不同的译本,虽然都取材于同一个原著文本,但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却有许多差异。

首先,从词汇的选择上来看,这三种译本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即使全部采用现代汉语,不同的译者仍然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理念,按自己的思路选择不同的词汇,营造出截然不同的句式。

这些不同的句子句式,在表达上也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风格体验,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从篇章结构上来看,这三种译本也有差异。

比如,当《傲慢与偏见》中出现比较长的情节时,不同的译者采用的篇章结构也不尽相同。

李宝山版本将比较长的情节分隔成较短的部分,通过小段落的排排联璧,给读者带来轻松的阅读体验。

而萧夏郡的版本则采用比较长的段落,使得句子之间的串联更加流畅,更易于读者跟上文本的节奏,给他们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此外,从文体表现上来看,这三种译本也有不同之处。

萧夏郡版本以活泼的口语语调为主,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原文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而刘金铂的翻译采用的是比较写意的文风,更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能让读者更加准确地体会简奥斯汀的文化气息。

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文赏析

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文赏析

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文赏析【摘要】: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以其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曾被翻译成25 种文字。

孙致礼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深刻理解原文,他的译作在中国广受欢迎。

文章从孙先生所提”保持洋味”与”避免洋腔”的辩证角度来看孙的译文是如何妙笔生花译文中匠心独运地再现了原文的技巧与神韵。

【关键词】:翻译辩证法;洋味;洋腔引言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小说,它以理性的光芒为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奥斯丁充满韵味的语言是小说精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这部小说1956年首次被王科一先生译成中文,目前,我国汉语全译本多达六种之多。

译文的质量也决定了《傲慢与偏见》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文章选了孙致礼先生的译本,主要是因为孙先生将颇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在译文中完美呈现。

一、《傲慢与偏见》简介《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纠葛为红线,主要描写了四桩婚姻,并与其他次要人物及场景共同绘就了一幅绝妙的世俗画。

简·奥斯丁在这篇小说中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笔法借助小天地展现大世界,表达了对妇女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注,其创作艺术的精湛和表达风格的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孙致礼先生对此也反复提及并深深领悟。

曾言:”我作为文学爱好者最喜爱的书是《傲慢与偏见》,而作为翻译爱好者最大的愿望就是翻译这本名著。

”在译林出版社帮助下他如愿以偿,译本于1990 年面世,反响甚好。

二、孙致礼的翻译唯物辩证法与”洋腔”“洋味”孙致礼先生推崇翻译中的”唯物辩证法”,对于翻译中的矛盾双方,不能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而应统筹兼顾,统一权衡。

在《坚持辩证法, 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一文中他将文学翻译中的各种矛盾归结为”十大关系”:1.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2.保存”洋味”与避免”洋腔”的辩证统一;3.神似与形似的辩证统一;4.直译与意译的辩证统一;5.”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的辩证统一;6.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7.忠于作者与忠于读者的辩证统一;8.整体与细节的辩证统一;9.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10.得与失的辩证统一等等十大矛盾。

傲慢与偏见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资参考)

傲慢与偏见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资参考)
be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uses of the girls; though I must throw in a good word for my little Lizzy.'' “你实在过分细心啦。彬格莱先生一定很高兴看到你 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了我 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不过,我在信上得特别替小丽萃吹嘘几句。”
王科一,1955年。文艺联合出版社。
孙致礼,1991。译林出版社。
赵琪,1996。青海人民出版社。
王晋华,200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
义海,1994年,海峡文艺出版社
刘慧菊,2008年,内蒙古人们出版社
雷立美,2003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1、李博,2011年,
接力出版社。
5
课堂借鉴!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1 ( chapter 1)
避免生硬牵强的翻译痕迹, 又照 顾到读者的思维习 惯, 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精髓
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1 ( chapter 1)

多重维度下的《傲慢与偏见》——节选三种汉译文之比较赏析

多重维度下的《傲慢与偏见》——节选三种汉译文之比较赏析

Comparative appreciation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excerpt)作者: 谷峰 汤金霞 徐洁
作者机构: 巢湖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巢湖238000
出版物刊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91-19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傲慢与偏见》 修辞 语意 语境
摘要:从三个方面比较赏析了《傲慢与偏见》(节选)的三种汉译文——修辞、语意和语境。

在横向比较三种汉译文之后,发现李译略胜一筹。

在综合分析三种汉译文的基础上,最后
总结得出:在译介英文原著时不仅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且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笔调。

《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的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的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傲慢与偏见》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研究背景《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小说之一,也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于1813年首次出版,是一部以女性视角讲述情感生活的小说,被誉为“英国社会风尚的清醒剖析者”。

此外,该小说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受众和读者。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小说的翻译常常成为读者了解文化差异和评价小说的重要途径。

但是,不同的翻译版本会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和呈现原著。

特别是女性主义在翻译中的运用,从而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傲慢与偏见》两种中文译本,探究女性主义在翻译中的表现和影响。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2.两个翻译版本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差异是怎样的?3.女性主义翻译对读者对小说的理解和评价有何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包括:一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回顾和解读《傲慢与偏见》的主题和文化内涵,丰富了读者对小说的理解深度;二是探讨翻译中的女性主义表现,可以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女性主义在小说中的表现特征;其次,选择两个翻译版本(金盈慧和陈瑛)对比分析,重点关注翻译策略、词汇和语句的不同之处以及经典对话和场景的表述方式;最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读者对不同版本翻译的反应和评价。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发现:1.女性主义在翻译中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策略和手段?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性别如何影响?2.两个翻译版本中,女性主义表现的侧重点和表述方式有何不同?如何体现角色塑造和情感描写?3.女性主义翻译对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有何影响?如何体现文化差异和心理取向?参考文献1.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Penguin Books, 1996.2. 王平. 语用翻译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3. 王明珂. 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 11《傲慢与偏见》三种汉语译文对比赏析----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的分析杜丽芬【摘要】简•奥斯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充满了女性主义色彩,倡导男女可以平等获得知识,婚姻要 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孙致礼,张经浩和李思伊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小说 翻译不仅要表达原作的内容,还要传达小说的写作风格,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女性主义傲慢与偏见小说翻译9'前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28:Austen,1775 -1817)的作品。

除《傲慢与偏见》外,简.奥斯汀一生还创作了五部长篇小说,分别为《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 )、《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1814)、《爱玛》(Emma,1815)、《诺桑觉 寺》(Northanger Abbey,1797 )和《劝导》(Persuasion,1818)。

简•奥斯汀生长于英国乡村小镇,终身未婚,用自 己的一生践行着女性主义。

她并不随波逐流,向世俗的男 尊女卑低头,坚持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有智力、有理 性”。

在她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往往比男人更优秀,更具有 敏锐的观察力,更能洞悉周围的世界。

女人可以和男人一 样获得知识,不遵从传统束缚女性的“美德”,并在相互信 任的基础上建立婚姻。

《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着力塑造的 角色伊丽莎白成为十九世纪女性小说中备受欢迎的代表人 物。

按照传统的审美标准,伊丽莎白算不上是大家闺秀,唱歌跳舞乐器样样不精通,相貌也不是倾国倾城,但是她 却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爱读书,颇具洞察力和判断力,比较有主见。

简•奥斯汀之所以创作女性主义的角色与她 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当时的英国社会男女严重不平 衡,普遍歧视女性,认为女人在智力上低于男性,女性不 得不依赖男性。

比如,伊丽莎白的母亲迫切想把所有女儿 嫁出去,因为班纳特先生去世后他的所有女儿都没有继承 权,到时她们会身无分文窘迫不堪。

本文主要对伊丽莎白 和简迫切想离开尼日斐花园的三个汉译本以女性主义视角 进行的对比分析。

二、译作对比分析简•奥斯汀笔下的女性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与 她生活的时代和受的教育有关。

她生活在中产阶级的家庭 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受到当时父权文化的影响。

虽然她倡导摒弃限制女性的旧观念,但是她笔下的女性多 束缚于家务上,无一女性谋得一职。

当时的女性只能在家 呆着,做一些家务,学学跳舞唱歌等。

这些待字闺中的小 姐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优雅仪态,以便找一个门当户对 的归宿。

不管她们有无女性意识,她们始终都要从属于男 性。

但是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义觉醒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

《傲慢与偏见》有多个译本,本文选了三个译本进行对 比分析,分别为:孙致礼(1990),张经浩(2005)和李思 伊(2006)。

从不同的翻译标准看,译本会呈现不同的效 果。

下文挑选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分析那个译本更贴近女性 主义的视角。

简冒雨走访宾利兄妹,因而患重感冒病倒,只好留在尼日斐花园。

班纳特太太派伊丽莎白去照顾简。

按原计划姐妹俩在尼日斐花园带上一周,但是不到一周她 们就下定决心要回家。

班纳特太太本来想借此机会让女儿们多接触一下达西,希望达西能看上一个,所以就断然拒们。

Mrs.Bennet s ent them word they could not possibly havethe carriage before;and in her postscript it was added that,ifMr.Bingley and his sister pressed them to stay longer,she spare them very well.---Against staying longer,however,Elizabeth was positively resolved---nor did she much expect itwould be asked;and fearful,on the contrar?,as being considered as intruding themselves needlessly long,she urgedJane to borow Mr.Bingley’s carriage immediately*•班纳特太太的思想非常传统,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她不但拒绝派马车,而且还交代女儿要是宾利兄妹挽留的话就多住几天。

这一举动将其世俗的想法显露无遗。

但是伊丽莎白和简都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伊丽莎白。

她观察到宾利夫人对她的嫉妒和不友善,同时也觉察达西对自己的屏蔽,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待下去了,于是下定主意要离开,可是母亲拒绝了她的恳求。

虽然伊丽莎白非常失望,但是她并没有向母亲妥协,而是想办法让简找宾利先生借马车。

伊丽莎白身上体现的是女性意识的敏感和坚决。

我们一起看一下下面的三种译文是否体现了伊丽莎白的意识 。

孙致礼译文(以下简称“孙译”):怎奈伊丽莎白坚决不肯再待下去一也不大指望主人家挽留她们。

她只怕人家嫌她们赖在那里不走,便催促简马上去向宾利先生借。

张经浩译文(以下简称“张译”):然而伊丽莎白不愿再留,早已打定主意。

她也没预计过会受到挽留。

恰好相反,担心让人嫌住得太久,便催促简马上向宾利先生借。

李思伊译文(以下简称“李译”):然而伊丽莎白主意已定,不愿再呆下去。

而且,她也没太指望主人挽留她们。

相反,她还害怕别人嫌她俩住得太久而打乱了别人的生活,于是就催珍妮立马向彬格莱先生借马车。

从“忠实”的角度看,这三个译文都表达了原文的基本意思。

从“通顺”的角度看,三个译文都很流利,但是孙译比张译和李译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例如“赖在那里不走”比“住得太久”更能体现伊丽莎白的敏感心理,而李译的“住得太久而打乱了别人的生活”虽然把所有信息都表达出来了,但是显得有点琐碎。

还有一点,孙译和张译都把2n e和Bingley译为“简”和“宾利”,但是李译却把2n e和Bingley译为“珍妮”和“彬格莱”,从“约定俗成”和音译的角度看,李译的译文不可取,因为可能会引起读者疑惑。

三个译本第一句话的翻译都体现了伊丽莎白有主见,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简身上• 70 •语言研究的女性主义的体现。

,but Jane was firm where she felt herseE to be right.虽然简重感冒还没好,但是她还是要回去。

虽然众人 劝说,但是她决定了要回去就一定要回去,众人不得妥协 第二天一早将她俩姐妹送回去。

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很少 有主见,一般是遵从社会的要求,而简却不随波逐流。

孙译:可是简不管什么事,只要觉得对头,总是坚定 不移。

张译:但是简认准了该做的事就坚持要做。

李译:但珍妮对自己认准的事情总是坚定不移。

孙译“觉得对头”要比张译“认准了该做的事”更读 起来更像小说,更流畅。

李译比孙译字数少,符合简约。

三、结语从“忠实”的角度看,这三个译作都把原作的内容翻 译出来了。

但是不同译本展现了不同的小说风格。

翻译时,译者不仅要翻译好原作内容,还要把握好原作风格,为读 者呈现原汁原味的小说作品,这就涉及到小说艺术的翻译。

最大程度保留原作的风格,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更是 对的。

参考文献:[1]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学 报,2002,30(6):125 ~128.[2] 冯元元.还原真实的简.奥斯汀[J].博览群书,2013 (04):73 ~76.[3] 李英.《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评析[J].时代文学,2010 (09):143 ~144.[4] 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06): 35 ~39.[5] 张丽,陈颖聪,余礼娜.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看 当时英国女性的地位[J].中华文化论坛,2008 (01 ): 160 ~ 162.(作者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上接第69页)锦鲤又成了日本对外输出的国宝级鱼类;鲤鱼在日本文化 中象征着很多特殊意义,其中五月升鲤鱼旗成了日本传统 文化的象征。

鲤鱼在食用、观赏、信仰三方面无一不显示 出其在日本鱼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日本人又把这种鲤鱼文 化发挥到极致,以鱼文化带动水产业新的增长点,不断改 革创新,培育出了锦鲤这张闻名世界的日本名片,这也是 以鱼文化刺激常规水产业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手段;同时 又以鱼文化带动其他产业,比如以鱼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儿童节升鲤鱼旗的这个风俗已经成为日本的一个象征。

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养殖鲤鱼最早的国度,与中国的 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中国自古崇鲤文化盛行,寓意吉祥美 好。

在2016年由专业海产媒体“八仙过海”组织的中国国 鱼评比中鲤鱼又众望所归获得“中国国鱼”称号。

鲤鱼文 化深深植根在中国民间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历史悠 久性、分布广泛性、表象的差异性等特点。

(宁波2008)如 果充分利用鲤鱼这种独特的鱼文化对中国的水产业、文化 产业都有切实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 代背景下,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既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 文化,又要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的一张片。

参考文献:[1]宁波.论鱼文化与水产业的基本关系[J].中国水产,2005 (8):77 ~79.[2] 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 鲤鱼归来:中国国鱼评选结果揭晓,鲤鱼众望所归当选国 鱼[EB/0L].专业海产媒体-八鮮过海,2016 - 12 - 26.[4] 45— .力口 8 9日本文化鯉[J].日本語•曰本文化,2004(30):61 ~96.[5 ]末広恭雄,柳原敏雄.俎上〇魚[M].日本:講談社,1958.[6] 末広恭雄.魚〇風土 [M].日本:新潮社版,1970.[7] 田中秀男.魚偏:遊?[Z].曰本海遊博物.[8] 金田禎之.四季〇魚[M].东京:東京堂,2009.[9] 金田禎之.随談[M].日本成:山堂書店,2007.[10] 矢野憲一.魚>文化史[M].日本:講談社,1983.[11] 矢野憲一.魚>民俗[M].日本:雄山閣,1981.[12] 平川敬治.魚C人=文化史[M].曰本:弦書 房,2011.[13] 天野政之.趣味C突益 >鯉錦[M].第2版.東京:加島,1968.[14] 前川建夫.日本文化 >華錦鯉[M].日本:新日本教育因 書株式会社,2009.(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作者简介:余丹阳(1975-),女,上海海洋大学外国 语学院,讲师,2016年10月起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访学,研究方向:海洋文化、鱼文化、日语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