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之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
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
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法向量是指与一些曲面上的每一点的切平面垂直的向量。
在三维空间中,法向量可以方便地描述曲面的几何特征和方向。
一、法向量的求法:1.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可以通过两个不平行的向量叉积得到。
设平面上两个向量为a和b,法向量n=a×b。
2.曲面的法向量:曲面的法向量可以通过曲面的方程求得。
常见的曲面方程包括参数方程、隐函数方程和显函数方程。
对于参数方程和隐函数方程,可以通过求偏导数来得到曲面的切向量,然后再将切向量进行标准化得到法向量。
例如,对于参数方程x=x(u,v),y=y(u,v),z=z(u,v),法向量可以通过求∂(x,y,z)/∂(u,v)的叉积来得到。
而对于隐函数方程F(x,y,z)=0,可以通过对F(x,y,z)进行偏导数得到一个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组来得到法向量。
二、法向量的应用方法:1.曲面法向量的判定:通过计算曲面的法向量可以判断曲面的朝向和几何特征。
例如,在渲染图形时,可以通过曲面的法向量来决定光线对曲面的照射效果,以实现更真实的光影效果。
2.曲面法向量的插值和平滑:在计算机图形学中,通常需要对曲面进行插值和平滑处理。
曲面的法向量可以帮助我们在曲面上进行平滑采样。
例如,在曲面细分中,通过计算曲面的法向量来过滤掉尖锐的细分结果,使得细分结果更加平滑自然。
3.曲面的切平面和法向量的切线:对于空间曲线上的点,可以通过曲线的参数方程求得曲线的切线向量。
而对于空间曲面上的点,可以通过曲面的法向量和曲面上其中一点的切平面求得曲线的切向量。
切平面上的切向量和曲面的法向量垂直,并且与曲线相切。
4.计算曲面的面积和体积:曲面的法向量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面积和体积。
对于平面,面积等于法向量的模长;对于曲面,可以通过对曲面分割成小区域然后计算每个小区域的法向量,并对法向量进行积分得到曲面的面积或体积。
5.平面和曲面的方程:法向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平面和曲面的方程。
对于平面,通过平面上一点和法向量,可以得到平面的方程;对于曲面,通过曲面上一点和法向量,可以得到曲面的方程。
用空间向量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典例及解析
用空间向量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典例及解析以多面体为载体,以空间向量为工具,来论证和求解空间角、距离、线线关系以及线面关系相关问题,是近年来高考数学的重点和热点,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求解立几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程序化思想。
更易于学生们所接受,故而执教者应高度重视空间向量的工具性。
首先,梳理一下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知识和基本求解方法 一: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向量求法:设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为a,b ,其夹角为θ,则有cos ___________.θ=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
范围:直线和平面所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向量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的法向量为n ,直线与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os |___________.θ=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ϕ,则有sin ___________.ϕ=或在平面内任取一个向量m ,则|cos |___________.θ=.(3)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二面角的向量求法:方法一:在两个半平面内任取两个与棱垂直的向量,则这两个向量所成的 即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大小;方法二:设1n ,2n 分别是两个面的 ,则向量1n 与2n 的夹角(或其补角)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
二: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1)点面距离的向量公式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P 是平面α外一点,点M 为平面α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d 就是 ,即d =||||MP ⋅n n . (2)线面、面面距离的向量公式平面α∥直线l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M ∈α、P ∈l ,平面α与直线l 间的距离d 就是MP 在向量n 方向射影的绝对值,即d = .平面α∥β,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M ∈α、P ∈β,平面α与平面β的距离d 就是MP 在向量n 方向射影的绝对值,即d =||||MP ⋅n n . (3)异面直线的距离的向量公式设向量n 与两异面直线a 、b 都垂直,M ∈a 、P ∈b ,则两异面直线a 、b 间的距离d 就是MP 在向量n 方向射影的绝对值,即d =||||MP ⋅n n .三:利用空间向量解证平行、垂直关系1:①所谓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 的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 个。
空间向量及应用课件-202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2
构成基底,排除D;C:若c,a+b,a-b共面,则c=λ(a+b)+μ(a-b)=(λ+μ)a
+(λ-μ)b,则a,b,c共面,与{a,b,c}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相矛盾,故c,a
+b,a-b可以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C正确.故选C.
3.(教材改编)已知a=(2,-1,2),b=(-4,2,x),且a∥b,则x
=________.
-4
解析:∵a∥b,
−4
2
x
∴ = = ,
2
−1 2
∴x=-4.
4.(易错)已知a=(2,1,-3),b=(-1,2,3),c=(7,6,λ),若
a,b,c三向量共面,则λ=(
)
A.9
B.-9
C.-3
D.3
答案:B
解析:∵a,b,c三向量共面,
∴存在实数m,n,使得c=ma+nb,
u1∥u2⇔∃λ∈R,使得
(a1________________
,b1,c1)=λ(a2,b2,c2)
u1⊥u2⇔u1·u2=
a1a2+b1b2+c1c2=0
0⇔________________
u⊥n⇔u·n=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 l∥α(l⊄α)
a1a2+b1b2+c1c2=0
0⇔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平面,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称向量a为
平面α的法向量.
(3)方向向量和法向量均不为零向量且不唯一.
6.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
l1∥l2
直 线 l1 , l2 的 方 向 向 量
分别为u1=(a1,b1,c1),
u2=(a2,b2,c2)
空间立体几何坐标法向量法求线面交点坐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空间立体几何坐标法向量法求线面交点坐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空间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几何结构和性质。
在空间立体几何中,线和面是两个基本的几何元素,线面交点坐标的求解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来求解线面交点的坐标:坐标法和向量法。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解线面交点的坐标,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空间立体几何中线面交点坐标的求解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空间几何提供了基础。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线面交点坐标的应用和展望,展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背景。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首先是关于空间立体几何概念的介绍,接着是详细讨论如何利用坐标法求解线面交点坐标的方法,最后则是向量法求解线面交点坐标的具体过程。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探讨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并进行最终的结语。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利用空间立体几何中的坐标法和向量法来求解线面交点坐标的方法。
通过深入讨论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间几何中的相关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掌握线面交点坐标求解的技巧,读者能够提升空间几何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让大家在空间几何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收获。
2.正文2.1 空间立体几何概念空间立体几何是几何学中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与几何体的一门学科,是平面几何的延伸和拓展。
在空间立体几何中,我们不再局限于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而是考虑到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和结构。
在空间立体几何中,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点、线、面和体。
点是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用于确定空间中的一个具体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连成的直线段;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平面图形;而体则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一个三维实体。
法向量1
A
B
x
F E
Dy
C
小结:
想想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1、怎么求法向量? 2、利用法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问题
作业:练习册:47-48页
目标:
会求法向 量并用法 向量解题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课前小测答案:
1、 a b x1x2 y1 y2 z1z2
2、a b 0
3、 E(1, 1 ,2) F 1 ,1,1
2、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面的直线,垂直面内所有直线
目标:
会求法向 量并用法 向量解题
3、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不在面内直线平行面内一条直线, 则线面平行
4、面面平行判定定理: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同一个 平面,则两个平面平行
新知教学
1、已知平面 ,如果向量 n 的基线与
即xy
y z
赋值:x 1 n (1,1,1)
步骤1-2-1
目标:
会求法向
(1)设 n x, y, z
量并用法 向量解题
(2)找出平面内不共
线向量 v1,v2
n
v1
0
n v2 0
(3)解方程组,赋值
应用1 :ABCD是直角梯形,ABC SA 平面ABCD SA AB BC 1 AD
x2 y2 z2 1 法向量是否
n (1,1,1)
唯一?
思考:求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坐标
求法向量方法
设法向量 n x, y, z
AB (1,1,0) BC 0,1,1
n AB 0 n BC 0
x y 0 y z 0
课件 1.4空间向量的应用-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1
证明:
z
以B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A(0,
0,
a),则易得
B(0,
0,
0),C
23a,
23a,0,D(0,
3a, 0),
E
43a,
43a,2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23a,2a),
故―AB→=(0, 0,
-a),―BC→=
23a,
23a,0.
y x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n1=(x1,y1,z1),
证明:
如图以 D 为坐标原点,DA、DC、DD1 所在的直线分别 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棱长为 2,
―BG→=(-2, 0, 1),―BD→=(-2, -2, 0),
y
设平面GB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x
则― ―BBGD→ →··nn= =00, , ∴- -22xx+ -2z=y=0,0,
z O1
由已知得 A -12,0,0,B 21,0,0,C 0, 23,0,
O
N 0, 23,14,B1 21,0,1,
x
y
∵M为BC中点,
∴M41, 43,0.
∴―M→N·―A→B 1=-14+0+14=0.
应用探究
【例】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AC与BD的交点,
G为CC1的中点. 求证:A1O⊥平面GBD. z
∴u=12,∴n=1,-12,12.
综上,平面 SCD 的法向量为 n=(1,-12,12), 平面 SBA 的法向量为―AD→=(12,0,0).
y x
知识海洋
用向量法判断垂直关系
法向量的妙用
法向量的妙用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第二册(下B )第九章提到了法向量的定义:如果向量⊥平面α,那么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但是对于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却没有详细介绍,其实灵活运用法向量去求解某些常见的立几问题如“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二面角的大小”、“证明两平面平行或垂直”等是比较简便的,现介绍如下:一、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设A 是平面α外一点,AB 是α的一条斜线,交平面α于点B ,而是平面α的法向量,那么向量在方向上的正射影长就是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h , 所以|||cos<,||n ※例1: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 1C 1和C 1D 1的中点,求点A 1到平面DBEF 的距离。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1,0) ,=(0,21,1), 1DA =(1,0,1)设平面DB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有:⎪⎩⎪⎨⎧=⋅=⋅0即 ⎪⎩⎪⎨⎧=+=+021z y y x 令x =1, y=-1, z=21, 取=(1,-1,21),则A 1到平面DBEF 的距离||1n =1 注:此题A 1在平面DBEF 的射影难以确定,给求解增加难度,若利用(※)式求解,关键是求出平面DBEF 的法向量。
这里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设=(x ,y ,z ),通过建立方程组求出一组特解。
二、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假设异面直线a 、b ,平移直线a 至a*且交b 于点A ,那么直线a*和b 确定平面α,且直线a ∥α,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那么n ⊥a ,n ⊥b 。
所以异面直线a 和b 的距离可以转化为求直线a 上任一点到平面α的距离,方法同例1。
例2: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求直线DA 1和AC 间的距离。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C =(-1,1,0),1DA =(1,0,1) 连接A 1C 1,则A 1C 1∥AC,设平面A 1C 1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001DA n AC n 可解得n =(1,1,-1),又1AA =(0,0,1) 所以点A 到平面A 1C 1D 的距离为||1n =33,即直线DA 1和AC 间的距离为33。
法向量的算法与举例
法向量的算法与举例摘要高中数学中的向量作为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大大简化了几何问题的运算量。
然而在高中数学体系中,几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几何问题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往往比较繁杂,而运用向量能使过程得到大大的简化。
[1]用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有着思路清晰、过程简洁的优点。
[2]在立体几何中常用法向量来解决距离问题,夹角问题,于是求法向量又是一个新问题。
如果能够掌握平面法向量的快速求法,那么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一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法向量;矩阵;行列式;速算一、法向量的定义如果向量平面,那么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由定义可知,法向量并不是唯一的,以致只要是与平面互相垂直的向量都可以作为平面的法向量。
二、法向量的算法1、待定系数法求法向量与举例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 [或,或 ],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由,得且,由此得到关于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①联立方程②消元求解③得出结论举例:如果,那么与的法向量为?解:设,因为,,则,,得,①-②得,,取,,(注意:给其中一个字母取一个不为零的值)。
例1 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 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S A =AB=2,∠BAD=60°,E是PA的中点.(1)求证:直线S C∥平面BDE;证明设AC∩BD=O.因为∠BAD=60°,AB=2,底面ABCD为菱形,s所以BO=1,AO=CO=,AC⊥BD.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以OB,O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 轴,过点O且平行于S A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S(0,-,2),A(0,-,0),B(1,0,0),C(0,,0),D(-1,0,0),E(0,-,1).(1)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n1=(x1,y1,z1),因为BE=(-1,-,1),BD=(-2,0,0),由得令z1=,得y1=1,所以n1=(0,1,).又=(0,2,-2),所以·n1=0+2-2=0,即⊥n1,又,所以S C∥平面BDE.例 2 如图,在直三棱柱ADE—BCF中,面ABFE和面ABCD都是正方形且互相垂直,M为AB的中点,O为DF的中点.运用向量方法证明:(1)OM∥平面BCF;(2)平面MDF⊥平面EFCD.解:(1)略( 2)建系如右图,设平面MDF与平面EFCD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n1=(x1,y1,z1),n2=(x2,y2,z2).∵DF=(1,-1,1),DM=,DC=(1,0,0),由n1·DF=n1·DM=0,得解得令x1=1,则n1=.同理可得n2=(0,1,1).∵n1·n2=0,∴平面MDF⊥平面EFCD.1.行列式法求法向量与举例向量=(x,y,z ),=(x,y,z )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则向量=(y z-y z,-(x z-x z ),x y-x y )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如果用二阶行列式表示,则=(,-, ) ,这更便于记忆和计算.(注:1、行列式:;2、纵坐标前边要加一个负号).具体步骤:①竖着列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②算出法向量的三个坐标(要算横坐标,就把已知两个向量的横坐标那一列遮起来用纵坐标和竖坐标求,其它坐标相同的求法)③得到平面的法向量。
高二数学选修2-1 空间向量的运算及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精品)知识精讲
高二数学选修2-1 空间向量的运算及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北师大版(理)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选修2-1 空间向量的运算及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共面向量等基本概念。
2. 熟练地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数乘运算、空间向量坐标运算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及性质。
3. 熟练地掌握共线向量定理、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讨论证明空间的线面关系。
4. 体会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程的数学思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三、知识要点分析:(一)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的相同点:1. 向量夹角:过空间一点O 作AOB ,OB b ,OA a ∠==则是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
X 围:[0,]π2. 加减运算:加减运算法则: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运算律:结合律:)()(c b a c b a ++=++,交换律:a b b a +=+3. 数乘运算法则:向量a 与实数λ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λ,满足(i )||||λλ=a ||a ,(ii )当0>λ时,a λ与a 方向相同,反之,相反。
0a 0=λ=λ时,。
运算律:(i )).(,R a a ∈=λλλ(ii ))R ,(,a a a )(,b a )b a (∈μλμ+λ=μ+λλ+λ=+λ.(iii )),(),()(R a a ∈=μλμλλμ4.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θ⋅=⋅cos |b ||a |b a 。
θ>=<b a ,。
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分配律:c a b a )c b (a ⋅+⋅=+⋅,(λ)b a ⋅=b )a (⋅λ)b (a λ⋅=性质:(1)a a |a |⋅,(2)0b a b a =⋅⇔⊥,(3)|b ||a ||b a |⋅≤⋅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不满足乘法的结合律。
高中 空间向量的应用 知识点+例题 分类全面
[例1] 若直线1l 与2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4,4,2(-=a 与)6,9,6(-=b ,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垂直[巩固1] 已知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2,1,1(--=a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4,2,2(--=b ,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垂直[巩固2]两个不重合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1,0,1(1-=v 与)2,0,2(2-=v ,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平行[巩固3]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e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1n 与2n ,若a =βα ,且1n e ⊥,2n e ⊥,则l 与a 的关系是_______.平行或重合[例2] 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2,3,m ),(4,λ,0),若α∥β,则λ+m 的值_________.-6[巩固1] 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是(2,3,-1),平面β的法向量是(4,λ,-2),若α//β,则λ的值为_______.6[巩固2] 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1,2,4),(x ,-1,-2)并且α⊥β,则x 的值为_________.-10[例3] 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分别是BB 1,DD 1的中点,求证: (1)FC 1∥平面ADE ; (2)平面ADE ∥平面B 1C 1F .精典例题透析[巩固]在边长是2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AB ,A 1C 的中点.应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1)求EF 的长(2)证明:EF ∥平面AA 1D 1D ; (3)证明:EF ⊥平面A 1CD.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设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 1,m 2,则l 1与l 2所成的角θ满足cos θ=><21,cos m m .(]2,0(πθ∈)[例]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ACB =90°,CA =CB =CC 1,D 为B 1C 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D 和A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如图所示,以C 为原点,直线CA 、CB 、CC 1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CA =CB =CC 1=2,则A 1(2,0,2),C (0,0,0),B (0,2,0),D (0,1,2), ∴BD →=(0,-1,2),A 1C →=(-2,0,-2),知识模块3空间向量的应用∴cos 〈BD →,A 1C →〉=BD →·A 1C →|BD →||A 1C →|=-105.∴异面直线BD 与A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5.[巩固]如图所示,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异面直线BA 1和AC 所成的角.解 ∵BA 1→=BA →+BB 1→,AC →=AB →+BC →,∴BA 1→·AC →=(BA →+BB 1→)·(AB →+BC →) =BA →·AB →+BA →·BC →+BB 1→·AB →+BB 1→·BC →. ∵AB ⊥BC ,BB 1⊥AB ,BB 1⊥BC , ∴BA →·BC →=0,BB 1→·AB →=0, BB 1→·BC →=0,BA →·AB →=-a 2, ∴BA 1→·AC →=-a 2. 又BA 1→·AC →=|BA 1→|·|AC →|·cos 〈BA 1→,AC →〉,∴cos 〈BA 1→,AC →〉=-a 22a ×2a=-12.∴〈BA 1→,AC →〉=120°.∴异面直线BA 1与AC 所成的角为60°.2.求线面所成角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为m ,n ,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θ满足sin θ=><n m ,cos .(]2,0[πθ∈)[例]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 和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AB ,DF 的中点.若平面ABCD ⊥平面DCEF ,求直线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设正方形ABCD ,DCEF 的边长为2,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射线DC ,DF ,DA 为x ,y ,z 轴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M (1,0,2),N (0,1,0),可得MN →=(-1,1,-2). 又DA →=(0,0,2)为平面DCEF 的法向量,可得cos 〈MN →,DA →〉=MN →·DA →|MN →||DA →|=-63.所以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MN →,DA →〉|=63.[巩固]如图所示,在几何体ABCDE 中,△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90°,BE 和CD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nmαlnmαlBE =AB =2,CD =1,点F 是AE 的中点.求AB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以点B 为原点,BA 、BC 、BE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0,0),A (2,0,0),C (0,2,0),D (0,2,1),E (0,0,2),F (1,0,1). ∴BD →=(0,2,1),DF →=(1,-2,0). 设平面BD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2,a ,b ),∵n ⊥DF →,n ⊥BD →,∴⎩⎪⎨⎪⎧n ·DF →=0,n ·BD →=0.即⎩⎪⎨⎪⎧(2,a ,b )·(1,-2,0)=0,(2,a ,b )·(0,2,1)=0. 解得a =1,b =-2.∴n =(2,1,-2). 设AB 与平面BDF 所成的角为θ,则法向量n 与BA →的夹角为π2-θ,∴cos ⎝⎛⎭⎫π2-θ=BA →·n |BA →||n |=(2,0,0)·(2,1,-2)2×3=23,即sin θ=23,故AB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3.求二面角(],0[πθ∈)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CD AB ,.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21,cos n n 或><-21,cos n n .[例]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BAD =90°,SA ⊥平面ABCD ,SA =BC =BA =1,AD =12,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角的余弦值大小.建系如图,则A (0,0,0), D ⎝⎛⎭⎫12,0,0,C (1,1,0), B (0,1,0),S (0,0,1), ∴AS →=(0,0,1),SC →=(1,1,-1),SD →=⎝⎛⎭⎫12,0,-1,AB →=(0,1,0),AD →=⎝⎛⎭⎫12,0,0. ∴AD →·AS →=0,AD →·AB →=0. ∴AD →是面SAB 的法向量,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有n ·SC →=0且n ·SD →=0.即⎩⎪⎨⎪⎧x +y -z =0,12x -z =0.令z =1,则x =2,y =-1.∴n =(2,-1,1).∴cos 〈n ,AD →〉=n ·AD →|n ||AD →|=2×126×12=63.故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63.[巩固]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侧面SAB 与侧面SAC 均为等边三角形,∠BAC =90°,O 为BC 中点.(1)证明:SO ⊥平面ABC ;(2)求二面角A —SC —B 的余弦值.(1)证明 由题设AB =AC =SB =SC =SA .连接OA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A =OB =OC =22SA ,且AO ⊥BC .又△SBC 为等腰三角形,故SO ⊥BC ,且SO =22SA .从而OA 2+SO 2=SA 2,所以△SOA 为直角三角形,SO ⊥AO . 又AO ∩BC =O ,所以SO ⊥平面ABC .(2)解 以O 为坐标原点,射线OB 、OA 、OS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如右图. 设B (1,0,0),则C (-1,0,0), A (0,1,0),S (0,0,1).SC 的中点M ⎝⎛⎭⎫-12,0,12, MO →=⎝⎛⎭⎫12,0,-12,MA →=⎝⎛⎭⎫12,1,-12, SC →=(-1,0,-1), ∴MO →·SC →=0,MA →·SC →=0.故MO ⊥SC ,MA ⊥SC ,〈MO →,MA →〉等于二面角A —SC —B 的平面角.cos 〈MO →,MA →〉=MO →·MA →|MO →||MA →|=33,所以二面角A —SC —B 的余弦值为33.4.异面直线间距离的求法与两条异面直线均垂直、相交的直线叫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设l 1,l 2是两条异面直线,n 是l 1,l 2的公垂线段AB 的方向向量,又C 、D 分别是l 1,l 2上的任意两点,则nn DC AB ⋅=[例]正四面体ABCD ,棱长均为a 求异面直线AD 、BC 的距离。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之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之--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及其应用一、 平面的法向量1、定义:如果α⊥→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平面α的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
2、平面法向量的求法)z ,或(1,n =,得0n a ⋅=且0n b ⋅=,由此得到关于,x y 的一次次方程的图形是平面;反之,任何一个平面的方程是z 的一次)C ;若平面与31=,称此为空间中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其外积θsin |,(θ两者交角,且皆垂直的向量。
通常我们采取「右手定则」,也就是右手四指由的方向转为的方向时,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规定为→→⨯-a b 。
设a =→例1、 已知,)1,2,1(),0,1,2(-==→→b a , 试求(1):;→→⨯b a (2):.→→⨯a bKey:(1))5,2,1(-=⨯→→b a ;)5,2,1()2(-=⨯→→a b 1111A B C D 中,例2、如图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求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n 。
:=⨯=→→→AE AF n key 法向量2二、1、 (1)AB 图图(2)=<θ=<θ→n 的方向对平面β而言向内。
我们只要用两个向量的向量积(简称“外积”,满足“右手定则”)使得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则这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即为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
2、 求空间距离(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4,①作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a 、→b ,求a 、b 的法向量→n ,即此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②在直线a 、b 上各取一点A 、B ,作向量→AB ;③求向量→AB 在→n 上的射影d ,则异面直线a 、b 间的距离为=d (2(3AB n d ⋅=,其中(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d 。
n 是平面α3、(1(2线(34面β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0=∙→→n m )(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2-11中,→m 向是平面α的法向量,→n 是平面β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n m λ)。
第二十一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原卷版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
第二十一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考点梳理】1.法向量的求解①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②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互相平行;③向量 n 是平面的法向量,向量 m 是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有0⋅= m n .第一步:写出平面内两个不平行的向()()111222,,,,,== a x y z b x y z ;第二步:那么平面法向量(),,= n x y z ,满足1112220000⎧++=⋅=⎧⎪⇒⎨⎨++=⋅=⎩⎪⎩ xx yy zz n a xx yy zz n b .第三步:化解方程组令z y x ,,其中一个为1,求其它两个值.2.判定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①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不重合的两条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 b .若 a ∥ b ,即= a b λ,则∥a b ;若⊥ a b ,即0⋅= a b ,则⊥a b .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 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 n ,且⊥l α.若 a ∥ n ,即= a n λ,则⊥l α;若⊥ a n ,即0⋅= a n ,则∥ a α.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α的法向量为1 n ,平面β的法向量为2 n .若1 n ∥2 n ,即12= n n λ,则∥αβ;若1 n ⊥2 n ,即120⋅= n n ,则α⊥β.4.空间角公式.(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 a ,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 n n θ或12,- 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 n n n n θ.5.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AB n d n 【典型题型讲解】考点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例例题】例1.(2022·广东茂名·一模)如图,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为CD 的中点,12AE CD =.(1)证明:PC AD ⊥;(2)若三角形AED 为等边三角形,PA =AD =6,F 为PB 上一点,且13PF PB =,求直线EF 与平面PAE 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变式训练】1.(2022·广东惠州·一模)如图1所示,梯形ABCD 中,AB=BC=CD=2,AD=4,E 为AD 的中点,连结BE ,AC 交于F ,将△ABE 沿BE 折叠,使得平面ABE ⊥平面BCDE (如图2).(1)求证:AF ⊥CD ;(2)求平面AFC 与平面ADE 的夹角的余弦值.2.(2022·广东广州·一模)如图,在五面体ABCDE 中,AD ⊥平面ABC ,//AD BE ,2AD BE =,AB BC =.(1)求证:平面CDE ⊥平面ACD ;(2)若AB =2AC =,五面体ABCDE ,求直线CE 与平面A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3.(2022·广东汕头·一模)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 AD =,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且6DO =,P 是线段DO 上一点.(1)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 ⊥平面PBC ,若存在,求出PO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PO 为何值时,直线EP 与面P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最大.考点二:二面角【典例例题】例1.(2021·广东佛山·一模)某商品的包装纸如图1,其中菱形ABCD 的边长为3,且60ABC ∠=︒,AE AF ==BE DF ==,将包装纸各三角形沿菱形的边进行翻折后,点E ,F ,M ,N 汇聚为一点P ,恰好形成如图2的四棱锥形的包裹.(1)证明PA ⊥底面ABCD ;(2)设点T 为BC 上的点,且二面角B PA T --的正弦值为14,试求PC 与平面PAT 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设12, n 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二面角内侧,另一个指向二面角的外侧,则二面角--l αβ的余弦值为1212n n |n ||n |⋅⋅ .【变式训练】1.(2022·广东·一模)如图,ABCD 为圆柱OO '的轴截面,EF 是圆柱上异于AD ,BC 的母线.(1)证明:BE ⊥平面DEF ;(2)若2AB BC ==,当三棱锥B DEF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 DF E --的余弦值.2.(2022·广东湛江·一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ABC ⊥平面11ACC A ,90ABC ∠= ,AB BC =,四边形11ACC A 是菱形,160A AC ∠=,O 是AC 的中点.(1)证明:BC ⊥平面11B OA ;(2)求二面角11A OB C --的余弦值.3.(2022·广东深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AB CD ,12AD CD BC AB ===,E 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不包括端点),平面ABE ⊥平面ABCD ,M ,N 分别为DE ,B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ABE ;(2)当四棱锥E -ABCD 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N -AE -B 的余弦值.4.(2022·广东广东·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DC ,2BC CD AD ===,4AB =,M ,N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1)证明:平面PMN ⊥平面PAD ;(2)若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为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5.(2022·广东韶关·一模)如图,在四棱锥M 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90C D A D C ∠= ,MBC 是以B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B 中点,222AB AD D C M E ====.(1)求证:BC ME ⊥;(2)点P 为棱AM 上一点,若12AP AM =,求二面角P BD A --的余弦值.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PA ⊥底面ABCD ,2,4,60AB PA BC ABC ===∠=︒,点E 是线段BC (包括端点)上的动点.(1)探究点E 位于何处时,平面PAE ⊥平面PED ;(2)设二面角P ED A --的平面角的大小为α,直线AD 与平面PED 所成角为β,求证:π2αβ+=考点三:点到平面距离【典例例题】例1.(2022·广东中山·高三期末)已知圆锥AO 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点C 为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一点,O 为圆心,D 是AB 的中点,且2BOC π∠=.(1)求三棱锥D OCB -的表面积;(2)求A 到平面OCD 的距离.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1A D 的中点,过1AB E 的平面截此正方体,得如图所示的多面体,F 为棱1CC 上的动点.(1)点H 在棱BC 上,当14CH CB =时,//FH 平面1AEB ,试确定动点F 在棱1CC 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若2AB =,求点D 到平面AEF 的最大距离.【方法技巧与总结】如图所示,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Q 是平面α内一点,点P 是平面α外的任意一点,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d ,就等于向量 PQ 在法向量n 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cos ,|==<> d PQ PQ n 或||=||||⋅⋅ PQ n d PQ n 【变式训练】1.(2022·广东梅州·二模)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AD ⊥,AB DC ∥,2AB =,4AD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将四边形ABFE 沿EF 折起,如图②,连结AD ,BC ,AC .(1)求证:EF AD ⊥;(2)当翻折至AC =时,设Q 是EF 的中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2.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11BCC B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D 为AB 中点,且1A D =.(1)求证:CD ⊥平面11ABB A ;(2)若点P 在线段1BC 上,且直线AP 与平面1ACD ,求点P 到平面1ACD 的距离.3.如图,矩形ABCD 和梯形ABEF ,,//AF AB EF AB ⊥,平面ABEF ⊥平面ABCD ,且2,1AB AF AD EF ====,过DC 的平面交平面ABEF 于MN .(1)求证:DN 与CM 相交;(2)当M 为BE 中点时,求点E 到平面DCMN 的距离:4.某市在滨海文化中心有滨海科技馆,其建筑有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抽象出长方体和圆台组合,如图所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2AB AD AA ===,圆台下底圆心O 为AB 的中点,直径为2,圆与直线AB 交于,E F ,圆台上底的圆心1O 在11A B 上,直径为1.(1)求1A 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2)圆台上底圆周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1FP AC ⊥,若存在,求点P 到直线11A B 的距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BC CD ⊥,且AB BC CD ==,M 为A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M 与CD 夹角的余弦值为()A .3B .3C .2D .22.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E 是棱1DD 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①若E 为1DD 的中点,则直线1//B E 平面1A BD②三棱锥11C B CE -的体积为定值313a③E 为1DD 的中点时,直线1B E 与平面11CDD C④过点1B ,C ,E 的截面的面积的范围是22⎤⎥⎣⎦A .1B .2C .3D .4二、多选题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点(1,1,1)P ,(1,0,1)A ,(0,1,0)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P 关于yOz 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1)-B .若平面α的法向量(2,2,2)n =- ,则直线//AB 平面αC .若PA ,PB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平面α⊥平面βD .点P 到直线AB 3.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1AB AC AA ===,点D 是线段1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A .//AC 平面1A BDB .CD 与1AC 不垂直C .ADC ∠的取值范围为,42ππ⎛⎤ ⎥⎝⎦D .AD DC +三、填空题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为棱CD 的中点,点F 为底面ABCD 内一点,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1A F BE ⊥;②13=A F ;③2ADF ABF S S =△△.以其中的一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_.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棱11A B ,BC 的中点,则EF 与平面1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四、解答题6.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22A C AA AB AC BC ====,160BAA ∠=︒.(1)证明:平面ABC ⊥平面11AA B B .(2)设P 是棱1CC 的中点,求AC 与平面11PA B 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已知2AE EF ==,且////ME NF AD 并与对角线DB 交于G ,H ,现以ME ,NF 为折痕将正方形折起,且BC ,AD 重合,记D ,C 重合后为P ,记A ,B 重合后为Q .(1)求证:平面PGQ ⊥平面HGQ ;(2)求平面GPN 与平面GQH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8.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2AB CD =,60BAD ∠=︒,四边形11CDD C 是正方形.(1)指出棱1CC 与平面1ADB 的交点E 的位置(无需证明),并在图中将平面1ADB 截该四棱柱所得的截面补充完整;(2)求二面角11B AD A --的余弦值.9.如图,圆锥PO ,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BC .BC =60ABC ∠=︒.(1)证明:PA PC ⊥;(2)设点Q 满足OQ OP λ= ,其中()0,1λ∈,且二面角O QB C --的大小为60︒,求λ的值.10.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111A B C ,1A C 的中点为O ',四面体111O A B C '-的体积为13,四边形11BCC B 的面积为(1)求O '到平面11BCC B 的距离;(2)设1AB 与1A B 交于点O ,ABC 是以ACB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111AA A B =.求直线1'B O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数学.doc
3.2.3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1.空间角及向量求法(1)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相等.( )(2)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直线l上的点到平面α的距离.( )(3)若平面α∥β,则两平面α,β的距离可转化为平面α内某条直线到平面β的距离,也可转化为平面α内某点到平面β的距离.( )答案 (1)× (2)√ (3)√2.做一做(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 =(0,1,0),n =(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2)(教材改编P 111A 组T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C 1C 的中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点,P 是A 1B 1上的任意点,则直线BM 与OP 所成的角为________.(3)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点A (-1,3,0)在平面α内,则点P (-2,1,4)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 (1)45°或135° (2)π2 (3)103解析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2 ,则O (1,1,0),P (2,x,2),B (2,2,0),M (0,2,1),则OP→=(1,x -1,2),BM →=(-2,0,1).所以OP →·BM →=0,所以直线BM 与OP 所成角为π2. 探究1 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例1 如图1,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 -ABCD 与Q -ABCD 的高分别为1和2,AB =4.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由题设知,ABCD 是正方形,连接AC ,BD ,交于点O ,则AC ⊥BD .连接PQ ,则PQ 过点O .由正四棱锥的性质知PQ ⊥平面ABCD ,故以O 为坐标原点,以直线CA,DB,QP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2),则P(0,0,1),A(22,0,0),Q(0,0,-2),B(0,22,0),∴AQ→=(-22,0,-2),PB→=(0,22,-1).于是cos〈AQ→,PB→〉=AQ→·PB→|AQ→||PB→|=39,∴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 9 .拓展提升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1)平移法:即通过平移其中一条(也可两条同时平移),使它们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然后通过解三角形获解.(2)取定基底法:在一些不适合建立坐标系的题型中,我们经常采用取定基底的方法,这是小技巧.在由公式cos〈a,b〉=a·b|a||b|求向量a、b的夹角时,关键是求出a·b及|a|与|b|,一般是把a、b用一组基底表示出来,再求有关的量.(3)用坐标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的方法①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②找到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形式;③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④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跟踪训练1】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顶点C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顶点A,B,V分别在x,y,z轴上,D是线段AB 的中点,且AC =BC =2,∠VDC =θ.当θ=π3时,求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由于AC =BC =2,D 是AB 的中点,所以C (0,0,0),A (2,0,0),B (0,2,0),D (1,1,0).当θ=π3时,在Rt △VCD 中,CD =2,故有V (0,0,6).所以AC →=(-2,0,0),VD →=(1,1,-6).所以cos 〈AC →,VD →〉=AC →·VD→|AC →||VD →|=-22×22=-24.所以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探究2 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例2 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求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解] 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0),A 1(0,0, 2a ),C 1⎝⎛⎭⎪⎪⎫-32a ,a2, 2a , 取A 1B 1的中点M ,则M ⎝⎛⎭⎪⎫0,a2,2a ,连接AM ,MC 1,有MC 1→=⎝ ⎛⎭⎪⎪⎫-32a ,0,0, AB →=(0,a,0),AA1→=(0,0,2a ).∴MC 1→·AB →=0,MC 1→·AA 1→=0, ∴MC 1→⊥AB →,MC1→⊥AA 1→, 即MC 1⊥AB ,MC 1⊥AA 1,又AB ∩AA 1=A , ∴MC 1⊥平面ABB 1A 1 .∴∠C 1AM 是AC 1与侧面A 1ABB 1所成的角.由于AC 1→=⎝ ⎛⎭⎪⎪⎫-32a ,a 2,2a ,AM →=⎝ ⎛⎭⎪⎫0,a 2,2a ,∴AC 1→·AM →=0+a 24+2a 2=9a 24,|AC 1→|=3a 24+a 24+2a 2=3a , |AM →|=a 24+2a 2=32a , ∴cos 〈AC1→,AM →〉=9a 243a ×3a 2=32. ∴〈AC 1→,AM →〉=30°,即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30°. [解法探究] 此题有没有其他解法?解 与原解建立相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B →=(0,a,0),AA1→=(0,0,2a ),AC 1→=⎝ ⎛⎭⎪⎪⎫-32a ,a 2,2a . 设侧面ABB 1A 1的法向量n =(λ,x ,y ),∴n ·AB →=0且n ·AA1→=0.∴ax =0且2ay =0.∴x =y =0.故n =(λ,0,0).∵AC 1→=⎝ ⎛⎭⎪⎪⎫-32a ,a 2,2a , ∴cos 〈AC 1→,n 〉=n ·AC1→|n ||AC 1→|=-λ2|λ|.∴|cos 〈AC 1→,n 〉|=12. ∴AC 1与侧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30°.[条件探究] 此题中增加条件“E ,F ,G 为AB ,AA 1,A 1C 1的中点”,求B 1F 与平面GEF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a ,2a ),E ⎝ ⎛⎭⎪⎫0,a 2,0,F ⎝ ⎛⎭⎪⎪⎫0,0,22a ,G ⎝⎛⎭⎪⎪⎫-34a ,a 4,2a , 于是B 1F →=⎝ ⎛⎭⎪⎪⎫0,-a ,-22a ,EF →=⎝ ⎛⎭⎪⎪⎫0,-a 2,22a , EG →=⎝ ⎛⎭⎪⎪⎫-34a ,-a 4,2a . 设平面GE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n ·EF →=0,n ·EG →=0,即⎩⎪⎨⎪⎧-a 2y +22az =0,-34ax -a 4y +2az =0,所以⎩⎪⎨⎪⎧y =2z ,x =6z ,令z =1,得x =6,y =2,所以平面G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6,2,1), 所以|cos 〈B 1F →,n 〉|=|n ·B 1F →||n ||B 1F →|=⎪⎪⎪⎪⎪⎪⎪⎪-2a -22a 9×a 2+a 22=33. 所以B 1F 与平面G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拓展提升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方法与步骤思路一:找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充分利用面与面垂直的性质及解三角形知识可求得夹角(或夹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思路二: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可利用向量夹角公式或法向量.利用法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基本步骤:(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直线的方向向量AB →; (3)求平面的法向量n ;(4)计算:设线面角为θ,则sin θ=|n ·AB→||n ||AB→|.【跟踪训练2】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BC ,AB =AD =AC =3,PA =BC =4,M 为线段AD 上一点,AM =2MD ,N 为P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PAB ;(2)求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1)证明:由已知得AM =23AD =2.取BP 的中点T ,连接AT ,TN .由N 为PC 的中点知TN ∥BC ,TN =12BC =2.又AD ∥BC ,故TN 綊AM ,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 ∥AT .因为AT ⊂平面PAB ,MN ⊄平面PAB ,所以MN ∥平面PAB .(2)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由AB =AC 得AE ⊥BC ,从而AE ⊥AD ,且AE =AB 2-BE 2=AB2-⎝ ⎛⎭⎪⎫BC 22= 5.以A 为坐标原点,AE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由题意知,P (0,0,4),M (0,2,0),C (5,2,0),N ⎝⎛⎭⎪⎪⎫52,1,2, PM →=(0,2,-4),PN →=⎝ ⎛⎭⎪⎪⎫52,1,-2,AN →=⎝ ⎛⎭⎪⎪⎫52,1,2. 设n =(x ,y ,z )为平面PMN 的法向量,则⎩⎨⎧n ·PM →=0,n ·PN →=0,即⎩⎪⎨⎪⎧2y -4z =0,52x +y -2z =0,可取n =(0,2,1).于是|cos 〈n ,AN →〉|=|n ·AN →||n ||AN →|=8525,则直线AN 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525.探究3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例3 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 =2FD ,∠AFD =90°,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1)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2)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解] (1)证明:由已知可得AF⊥DF,AF⊥FE,所以AF⊥平面EFDC.又AF⊂平面ABEF,故平面ABEF⊥平面EFDC.(2)过D作DG⊥EF,垂足为G,由(1)知DG⊥平面ABEF.以G为坐标原点,GF→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GF→|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xyz.由(1)知∠DFE为二面角D-AF-E的平面角,故∠DFE=60°,则DF=2,DG=3,可得A(1,4,0),B(-3,4,0),E(-3,0,0),D(0,0,3).由已知,AB∥EF,AB⊄平面EFDC,EF⊂平面EFDC,所以AB∥平面EFDC.又平面ABCD∩平面EFDC=CD,故AB∥CD,CD∥EF.由BE∥AF,可得BE⊥平面EFDC,所以∠CEF为二面角C-BE -F的平面角,∠CEF=60°.从而可得C(-2,0,3).连接AC,则EC→=(1,0,3),EB→=(0,4,0),AC→=(-3,-4,3),AB→=(-4,0,0).设n=(x,y,z)是平面BCE的法向量,则⎩⎨⎧n ·EC →=0,n ·EB →=0,即⎩⎪⎨⎪⎧x +3z =0,4y =0,所以可取n =(3,0,-3).设m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m ·AC →=0,m ·AB →=0,同理可取m =(0,3,4).则cos 〈n ,m 〉=n ·m |n ||m |=-21919.故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为-21919.拓展提升二面角的向量求法(1)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 →与CD →的夹角(如图①).(2)利用坐标法求二面角的步骤设n 1,n 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两个平面夹角的大小,如图②.用坐标法的解题步骤如下:①建系:依据几何条件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②求法向量:在建立的坐标系下求两个面的法向量n 1,n 2.③计算:求n1与n2所成锐角θ,cosθ=|n1·n2| |n1||n2|.④定值:若二面角为锐角,则为θ;若二面角为钝角,则为π-θ.【跟踪训练3】若PA⊥平面ABC,AC⊥BC,PA=AC=1,BC =2,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解 解法一:如下图所示,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PC =BC =2,∴CD ⊥PB .∴作AE ⊥PB 于E ,那么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就等于异面直线DC 与EA 所成的角θ的大小.∵PD =1,PE =PA 2PB =12,∴DE =PD -PE =12,又∵AE =AP ·AB PB =32,CD =1,AC =1,AC →=AE →+ED →+DC →,且AE →⊥ED →,ED →⊥DC→,∴|AC →|2=|AE →|2+|ED →|2+|DC →|2+2|AE →|·|DC →|·cos(π-θ), 即1=34+14+1-2×32×1×cos θ,解得cos θ=33.故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33.解法二:由解法一可知,向量DC →与EA →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A (1,0,0),B (0,2,0),C (0,0,0),P (1,0,1),D 为PB的中点,D ⎝⎛⎭⎪⎪⎫12,22,12. ∵PE EB =AP 2AB 2=13,即E 分PB →的比为13,∴E ⎝⎛⎭⎪⎪⎫34,24,34,EA →=⎝ ⎛⎭⎪⎪⎫14,-24,-34, DC →=⎝ ⎛⎭⎪⎪⎫-12,-22,-12,|EA →|=32,|DC →|=1,EA →·DC →=14×⎝ ⎛⎭⎪⎫-12+⎝ ⎛⎭⎪⎪⎫-24×⎝ ⎛⎭⎪⎪⎫-22+⎝ ⎛⎭⎪⎫-34×⎝ ⎛⎭⎪⎫-12=12.∴cos 〈EA →,DC →〉=EA →·DC →|EA →||DC →|=33. 故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33.解法三:如右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2,1,0),C (0,1,0),P (0,0,1),AP →=(0,0,1),AB →=(2,1,0),CB →=(2,0,0),CP →=(0,-1,1),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AP →=0,m ·AB →=0⇒⎩⎪⎨⎪⎧x ,y ,z ·0,0,1=0,x ,y ,z ·2,1,0=0⇒⎩⎪⎨⎪⎧y =-2x ,z =0,令x =1,则m =(1,-2,0),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B →=0,n ·CP →=0⇒⎩⎪⎨⎪⎧x ′,y ′,z ′·2,0,0=0,x ′,y ′,z ′·0,-1,1=0⇒⎩⎪⎨⎪⎧x ′=0,y ′=z ′.令y ′=-1,则n =(0,-1,-1),∴cos 〈m ,n 〉=m ·n |m ||n |=33.∴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33.探究4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例4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PD ⊥平面ABCD ,且PD =1,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1)求点D 到平面PEF 的距离; (2)求直线AC 到平面PEF 的距离.[解] 解法一:(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P (0,0,1),A (1,0,0),C (0,1,0),E ⎝ ⎛⎭⎪⎫1,12,0,F ⎝ ⎛⎭⎪⎫12,1,0.设DH ⊥平面PEF ,垂足为H ,则DH →=xDE →+yDF →+zDP →=⎝ ⎛⎭⎪⎫x +12y ,12x +y ,z ·(x +y +z =1),PE →=⎝ ⎛⎭⎪⎫1,12,-1,PF →=⎝ ⎛⎭⎪⎫12,1,-1.∴DH →·PE →=x +12y +12⎝ ⎛⎭⎪⎫12x +y -z =54x +y -z =0.同理,DH →·PF →=x +54y -z =0,又x +y +z =1,∴可解得x =y =417,z =917.∴DH →=317(2,2,3).∴|DH →|=31717.因此,点D 到平面PEF 的距离为31717.(2)设AH ′⊥平面PEF ,垂足为H ′,则AH ′→∥DH →,设AH ′→=λ(2,2,3)=(2λ,2λ,3λ)(λ≠0),则EH ′→=EA →+AH ′→=⎝ ⎛⎭⎪⎫0,-12,0+(2λ,2λ,3λ)=⎝ ⎛⎭⎪⎫2λ,2λ-12,3λ.∴AH ′→·EH ′→=4λ2+4λ2-λ+9λ2=0,即λ=117.∴AH ′→=117(2,2,3),|AH ′→|=1717, 又AC ∥平面PEF ,∴AC 到平面PEF 的距离为1717.解法二:(1)由解法一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知EF →=⎝ ⎛⎭⎪⎫-12,12,0,PE →=⎝ ⎛⎭⎪⎫1,12,-1,DE →=⎝ ⎛⎭⎪⎫1,12,0,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2x +12y =0,x +12y -z =0,解得⎩⎪⎨⎪⎧y =x ,z =32x ,令x =2,则n =(2,2,3), ∴点D 到平面PEF 的距离d =|DE →·n ||n |=|2+1|4+4+9=31717.(2)∵AC ∥EF ,∴直线AC 到平面PEF 的距离也即是点A 到平面PEF 的距离.又AE →=⎝ ⎛⎭⎪⎫0,12,0,∴点A 到平面PEF 的距离为 d =|AE →·n ||n |=117=1717.拓展提升1.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两种思路(1)将求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求向量模的问题,即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垂足的坐标,然后求出向量的模,这是求各种距离的通法.(2)直接套用点线距公式求解,其步骤为直线的方向向量a →所求点到直线上一点的向量PP ′→及其在直线的方向向量a 上的投影→代入公式.注意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转化. 2.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的求解方法线面距、面面距实质上都是求点面距,求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离的前提是线面、面面平行.点面距的求解步骤:(1)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找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 (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对应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跟踪训练4】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G 分别是C 1C ,D 1A 1,AB 的中点,求点A 到平面EFG 的距离.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E (0,2,1),F (1,0,2),G (2,1,0),∴EF →=(1,-2,1),EG →=(2,-1,-1),GA →=(0,-1,0). 设n =(x ,y ,z )是平面EFG 的法向量,则⎩⎨⎧n ·EF →=0,n ·EG →=0,∴⎩⎪⎨⎪⎧x -2y +z =0,2x -y -z =0,∴x =y =z ,可取n =(1,1,1), ∴d =|GA →·n ||n |=13=33,即点A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33.探究5 与空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5 如图,矩形ABCD 和梯形BEFC 所成的平面互相垂直,BE ∥CF ,∠BCF =∠CEF =90°,AD =3,EF =2.(1)求证:AE ∥平面DCF ;(2)当AB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解] 如图,以点C 为坐标原点,以CB ,CF 和CD 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设AB =a ,BE =b ,CF =c ,则C (0,0,0),A (3,0,a ),B (3,0,0),E (3,b,0),F (0,c,0).(1)证明:AE →=(0,b ,-a ),CB →=(3,0,0),BE →=(0,b,0),∴CB →·AE →=0,CB →·BE →=0, 从而CB ⊥AE ,CB ⊥BE . 又AE ∩BE =E , ∴CB ⊥平面ABE . ∵CB ⊥平面DCF ,∴平面ABE ∥平面DCF .又AE ⊂平面ABE , 故AE ∥平面DCF .(2)∵EF →=(-3,c -b,0),CE →=(3,b,0), 且EF →·CE →=0,|EF→|=2, ∴⎩⎪⎨⎪⎧-3+b c -b =0,3+c -b2=2,解得b =3,c =4.∴E (3,3,0),F (0,4,0).设n =(1,y ,z )与平面AEF 垂直, 则n ·AE →=0,n ·EF →=0,即⎩⎪⎨⎪⎧1,y ,z ·0,3,-a =0,1,y ,z ·-3,1,0=0,解得n =⎝⎛⎭⎪⎪⎫1,3,33a.又∵BA ⊥平面BEFC ,BA →=(0,0,a ),∴|cos 〈n ,BA →〉|=|n ·BA →||n ||BA →|=334a 2+27=12, 解得a =92或a =-92(舍去).∴当AB =92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拓展提升利用向量解决存在性问题的方法策略求解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策略是:首先,假定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其次,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再次,利用空间向量法把存在性问题转化为求参数是否有解问题;最后,解方程,下结论.利用上述思维策略,可使此类存在性难题变为常规问题.【跟踪训练5】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AA 1=12AB ,点E 是棱AB 上一点,且AEEB=λ. (1)证明:D 1E ⊥A 1D ;(2)是否存在λ,使得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4?并说明理由.解 (1)证明: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不妨设AD =AA 1=1,AB =2,则D (0,0,0),A (1,0,0),B (1,2,0),C (0,2,0),A 1(1,0,1),B 1(1,2,1),C 1(0,2,1),D 1(0,0,1).因为AEEB =λ,所以E ⎝⎛⎭⎪⎫1,2λ1+λ,0, 于是D 1E →=⎝ ⎛⎭⎪⎫1,2λ1+λ,-1,A 1D →=(-1,0,-1),所以D 1E →·A 1D →=⎝ ⎛⎭⎪⎫1,2λ1+λ,-1·(-1,0,-1)=-1+0+1=0,故D 1E ⊥A 1D .(2)因为DD 1⊥平面ABCD ,所以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0,1),设平面D 1EC 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又CE →=⎝ ⎛⎭⎪⎫1,2λ1+λ-2,0,CD 1→=(0,-2,1), 则⎩⎨⎧n 1·CE →=0,n 1·CD 1→=0,即⎩⎪⎨⎪⎧n 1·⎝ ⎛⎭⎪⎫1,2λ1+λ-2,0=0,n 1·0,-2,1=0,整理得⎩⎪⎨⎪⎧x -y ·21+λ=0,-2y +z =0,取y =1,则n 1=⎝ ⎛⎭⎪⎫21+λ,1,2. 因为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4,所以22=|n ·n 1||n ||n 1|,即22=21+4+⎝⎛⎭⎪⎫21+λ2,解得λ=233-1. 故存在λ=233-1,使得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4.1.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应的距离和夹角等问题.(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2.利用法向量求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的步骤 (1)求平面α的法向量n .(2)利用公式sin θ=|cos 〈AB →,n 〉|=|AB →·n ||AB →||n |,注意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3.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步骤 (1)求两平面的法向量.(2)求两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3)由图判断所求的二面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从而下结论.在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应注意:平面的法向量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取的方向不同求出来的角度当然就不同,所以最后还应该根据这个二面角的实际形态确定其大小.4.点面距的求解步骤(1)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找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 (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对应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1.若两异面直线l 1与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0,4,-3),b =(1,2,0),则直线l 1与l 2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A.32B.8525C.4315D.33答案 B解析 设l 1,l 2的夹角为θ,则cos θ=|cos 〈a ,b 〉|=0×1+4×2+-3×05×5=8525.2.直角△ABC 的两条直角边BC =3,AC =4,PC ⊥平面ABC ,PC =95,则点P 到斜边AB 的距离是( )A .5B .3C .3 2 D.125答案 B解析 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C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4,0,0),B (0,3,0),P ⎝ ⎛⎭⎪⎫0,0,95,所以AB →=(-4,3,0),AP →=⎝⎛⎭⎪⎫-4,0,95, 所以AP →在AB →上的投影长为|AP →·AB →||AB →|=165,所以点P 到AB 的距离为d =|AP →|2-⎝ ⎛⎭⎪⎫1652=16+8125-25625=3.故选B.3.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成直二面角,点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O 是正方形中心,则折起后,∠EOF 的大小为( )A .(0°,90°)B .90°C .120°D .(60°,120°)答案 C解析 OE →=12(OA →+OD →),OF →=12(OB →+OC →),∴OE →·OF →=14(OA →·OB →+OA →·OC →+OD →·OB →+OD →·OC →)=-14|OA →|2.又|OE →|=|OF →|=22|OA →|,∴cos 〈OE →,OF →〉=-14|OA →|212|OA →|2=-12.∴∠EOF =120°.故选C. 4.平面α的法向量n 1=(1,0,-1),平面β的法向量n 2=(0,-1,1),则平面α与β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π3或2π3解析 设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cos 〈n 1,n 2〉=1×0+0×-1+-1×12·2=-12,所以cos θ=12或-12,∴θ=π3或2π3.5.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AB =BC =2,AA 1=2,点E ,F 分别是平面A 1B 1C 1D 1、平面BCC 1B 1的中心.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试用向量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求异面直线AF 和BE 所成的角;(2)求直线AF 和平面BE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1)由题意得A (2,0,0),F ⎝ ⎛⎭⎪⎪⎫1,2,22,B (2,2,0),E (1,1,2),C (0,2,0).∴AF →=⎝⎛⎭⎪⎪⎫-1,2,22,BE →=(-1,-1,2), ∴AF →·BE →=1-2+1=0.∴直线AF 和BE 所成的角为90°.(2)设平面BE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又BC→=(-2,0,0),BE →=(-1,-1,2),则n ·BC →=-2x =0,n ·BE →=-x -y +2z =0,∴x =0,取z =1,则y =2,∴平面B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2,1).∴cos 〈AF →,n 〉=AF →·n|AF →||n |=522222×3=53333.设直线AF 和平面BE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53333,即直线AF 和平面BE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3333.。
新高二暑假讲义 第4讲 空间向量的应用(解析版)
第4讲空间向量的应用新课标要求①能用向量语言指述直线和平面,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以及垂直与平行关系。
③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
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和简单夹角问题,并能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1.空间中任意一条直线l的位置可以由l上一个定点以及一个向量确定,这个向量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2.若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a⊥α,则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3.(1)线线垂直: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则l⊥m⇔a⊥b⇔a·b=0.(2)线面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a∥u⇔a=k u,k∈R.(3)面面垂直:若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平面β的法向量为ν,则α⊥β⇔u⊥ν⇔u·ν=0..4.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则cosθ=|a·b||a||b|5.设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sinθ=|cos〈a,n〉.|=|a·n||a||n|6.设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为θ,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cosθ|=|n1·n2|.|n1||n2|名师导学【例1-1】(焦作期末)若点,在直线l上,则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方向向量,向量的共线定理,属于基础题.先由题意求出2,,再由选项判断与共线的向量即可.【解答】解:因为2,,而2,,所以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故选A.【例1-2】(广州期末)(武侯区校级期末)设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A. B. C.或 D.或【分析】本题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法向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利用空间线面位置关系、法向量的性质即可判断出结论.【解答】解:,,或,故选D.【变式训练1-1】(沙坪坝区校级模拟)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能使的是A. B.C. D.【分析】本题考查了运用空间向量判断线面平行,属于基础题.根据时,,分别判断A、B、C、D是否满足条件即可.【解答】解:若,则,而A中,不满足条件;B中,不满足条件;C中,不满足条件;D中,满足条件.故选D.【变式训练1-2】(东阳市模拟)已知,,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三个平面中互相垂直的有A.3对B.2对C.1对D.0对【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研究平面垂直问题,属基础题.依题意,分别求出,,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所以与不垂直,,所以与不垂直,,所以与不垂直,故选D.【例2-1】(浙江模拟)已知在正四棱柱中,,,点E为的中点,点F为的中点.求证:.【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法判定线性垂直及平行,属于基础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得,EF与AC不共线,故.【解答】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1,.,由于,显然,故.又EF与AC不共线,故.【例2-2】(柯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中,,平面ABCD,且,点E是PD的中点.求证:平面AEC.【解答】证明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C,AB,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则有0,,b,,0,,0,,0,,b,,由已知得,,,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且,可得1,,,,又平面AEC,平面AEC.【例2-3】(金华期末)如图,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中,M,N,E,F分别是棱,,,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EFBD.【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利用向量证明面面平行,难度中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可证得:平面EFBD,平面EFBD,进而得到平面平面EFBD.【解答】证明:由题意,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2,,4,,2,,4,.取MN的中点K,EF的中点G,BD的中点O,则2,,1,,3,.2,,2,,1,,1,,,,,,平面EFBD,平面EFBD,平面平面EFBD.【变式训练2-1】(宿迁期末)如图,在长方体中,,,,点P在棱上,且,点S在棱上,且,点Q、R分别是棱、AE的中点.求证:.【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平行的判断,是容易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向量的共线关系进行证明.【解答】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4,,0,,0,,4,.,,Q,R分别是棱,AE的中点,,2,,2,,.于是..,.【变式训练2-2】(朝阳区期末)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E ,F 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平面ADE ;平面平面F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性、线面平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和平面ADE 的法向量,由,又平面ADE ,推证结果;进一步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由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推证结果.【解答】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2,,2,,2,,0,,所以,,.设,分别是平面ADE 、平面的法向量,则,,取,则.同理可求.,,又平面ADE,平面ADE.,平面平面F.【例3-1】(扬州期末)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底面ABCD,且,M为PC的中点.求证:【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用空间向量证明直线垂直,属于中档题.由可得【解答】证明:结合图形,知,,则,所以,即.【例3-2】(上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DC的中点,求证:平面F.【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平面F.【解答】证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即,,又,平面F.(点军区校级月考)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平面ABCD,,,【例3-3】M为EC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CDE.【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证明面面垂直.首先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垂直,即可得面面垂直.【解答】证明: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A为坐标原点,设,依题意得0,,1,,2,,1,,0,,.则,,,,,又,,又,平面AMD.而平面CDE,平面平面AMD.【变式训练3-1】(三明模拟)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求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垂直,是基础题.将用、表示;用、表示;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出;最后根据数量积为0判断出垂直.【解答】证明:,,,,.,从而.【变式训练3-2】(镇海区校级模拟)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矩形且,,底面ABCD,E是AD的中点,F在PC上.F在何处时,平面PBC?【分析】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线线垂直的判定,属基础题目.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用向量判断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解答】解: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射线AD,AB,AP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设y,,则.平面PBC,,,即,,在PC上,可令,则,将,代入可得,,则,此时F为PC的中点.【变式训练3-3】(未央区校级月考)在四面体ABCD中,平面BCD,,,,E,F分别是AC,AD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A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证明垂直的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得出相关点坐标,进而得出向量的坐标,计算,,可得平面ABC,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结论.【解析】证明:建系如图,取0,,则易得0,,,,,,则有,,,,,,.又,平面ABC.又平面BEF,平面平面ABC.【例4-1】(海淀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平面ABCD,且,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点D到平面PEF的距离;求直线AC到平面PEF的距离.【分析】本题目主要考查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空间直角坐标系,属于一般题.(1)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EF的法向量,再得点D到平面PEF的距离.(2)通过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平面PEF,所以平面PEF,再得直线AC 到平面PEF的距离.【解答】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1,,,.,,0,.设平面PEF的法向量为y,,则即解得,令,得2,,因此,点D到平面PEF的距离为.由知0,,因为E,F分别为AB,AC的中点,所以,又平面PEF,所以平面PEF,所以AC到平面PEF的距离为.(房山区期末)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ABCD,,【变式训练4-1】,,.求点D到平面PBC的距离;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距离的求法,属基础题.依题意,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PBC的法向量,根据D到平面PBC的距离,计算即可.根据中的数值,利用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计算即可.【解答】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2,,2,,0,.0,,2,,0,.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y ,,则令,则,,.点D 到平面PBC 的距离.由知,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则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知识点5用空间向量研究空间中的夹角问题【例5-1】(宝山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 为矩形,AB =2,AD =4,PA ⊥面ABCD ,PA =3,求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解】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P (0,0,3),B (2,0,0),C (2,4,0),则PB →=(2,0,-3),AC →=(2,4,0).设PB 与AC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PB →·AC →||PB →||AC →|=422+(-3)2×22+42=413×25=26565.【例5-2】(常州期末)已知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求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公式求解.【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其中坐标原点E 为A 1C 1的中点,设棱长为1,则0,B ,32,AB 1→-12,32,-显然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0,1,0),设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B →,n 〉|=|AB 1→·n ||AB 1→||n |=322=64.∴AB 1与面ACC 1A 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64.【例5-3】(漳州三模)已知,PA ⊥平面ABC ,AC ⊥BC ,PA =AC =1,BC = 2.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分析】解答本题可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解;也可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分别作棱的垂线,利用两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求解.【解】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1,0),C (0,1,0),P (0,0,1),∴AP →=(0,0,1),AB →=(2,1,0).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1·AP →=0,1·AB →=0,0,1+y 1=0.令x 1=1,则n 1=(1,-2,0).又CP →=(0,-1,1),CB →=(2,0,0).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2·CP →=0,2·CB →=0,2+z 2=0,2=0.令z 2=1,则n 2=(0,1,1).∴cos 〈n 1,n 2〉=n 1·n 2|n 1||n 2|=-23×2=-33.∵所求二面角为锐角,∴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33.解法二:如图所示,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PA ⊥平面ABC ,∴PA ⊥AC .∴PC =PA 2+AC 2= 2.∵PC =BC =2,∴CD ⊥PB .作AE ⊥PB 于E ,那么二面角A -PB -C 平面角的大小就等于DC →与EA →的夹角θ.∵PA ⊥平面ABC ,BC ⊥AC ,∴PC ⊥BC .∴PB =PC 2+BC 2=2.∴PD =1,PE =PA 2PB =12.∴DE =PD -PE =12.又∵AE =AP ·AB PB =32,CD =1,AC =1,AC →=AE →+ED →+DC →,且AE →⊥ED →,ED →⊥DC →,∴|AC →|2=|AE →|2+|ED →|2+|DC →|2+2|AE →|·|DC →|·cos(π-θ),即1=34+14+1-2×32×1×cos θ,解得cos θ=33,故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3 3 .【变式训练5-1】(沭阳县期中)如图,在正四棱柱中,,,点M是B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与DM所成角的余弦值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求平面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是中档题.在正四棱柱中,以点D为原点,DA、DC、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以及即可求得;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夹角公式求解即可;先求出平面ABCD的法向量以及平面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在用求解即可.【解答】解:在正四棱柱中,以点D为原点,DA、DC、分别为x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所以,则.由题意得,则,异面直线与DM所成角的余弦值为;由题意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解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在正四棱柱中,,平面ABCD的法向量为,,平面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平面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名师导练A组-[应知应会]1.(杨浦区校级期中)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0,,平面的法向量为0,,则A. B. C. D.l与斜交【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判断线面的位置关系属基础题.由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判断结论即可.【解答】解:,,,.故选B.2.(安徽模拟)已知,,,则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属于基础题.根据空间向量夹角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向量与的夹角为.故选C.3.(闵行区校级模拟)已知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平面ABCD,,则S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所成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归纳+题型突破)1.能够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背景和作用;2.能够依托空间向量建立空间图形及图形关系的想象力;3.能够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体会其作用,并能简单应用;4.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向量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一、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1、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空间向量的大小叫做空间向量的长度或模;如空间中的位移速度、力等.2、几类特殊的空间向量名称定义及表示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单位向量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相反向量与向量a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相反向量,记为a- 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二、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a b b ≠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b λ=.(1)共线向量定理推论:如果l 为经过点A 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的直线,那么对于空间任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OP OA ta =+ ①,若在l 上取AB a = ,则①可以化作:OP OA t AB=+(2)拓展(高频考点):对于直线外任意点O ,空间中三点,,P 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P OA AB λμ=+,其中1λμ+=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使p xa yb=+ (1)空间共面向量的表示如图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AP xAB yAC =+.或者等价于:对空间任意一点O ,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ABC 内(,,,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OP OA xAB y AC =++,该式称为空间平面ABC 的向量表示式,由此可知,空间中任意平面由空间一点及两个不共线向量唯一确定.(2)拓展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四点,,,P C A B 共面(其中,,C A B 不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P xOC yOA zOB =++(其中1x y z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向量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意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a yb zc =++三、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 OA a = ,OB b =,则么AOB ∠叫做向量,a b的夹角,记,a b <>.(2)范围:[],0,a b π<>∈r r.特别地,(1)如果,2a b π<>= ,那么向量,a 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2)由概念知两个非零向量才有夹角,当两非零向量同向时,夹角为0;反向时,夹角为π,故a,b 0<>=(或a,b π<>= )//a b ⇔ (,a b为非零向量).(3)零向量与其他向量之间不定义夹角,并约定0 与任何向量a都是共线的,即0a .两非零向量的夹角是唯一确定的.(3)拓展(异面直线所成角与向量夹角联系与区别)若两个向量,a b所在直线为异面直线,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θ,(1)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a b ><π,异面直线的夹角θ的范围是0<θ<2π,(2)当两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时,,a b θ=<>;当两向量的夹角为2π时,两异面直线垂直;当两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a b θπ=-<>.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cos ,a b a b <> 叫做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cos ,a b a b a b ⋅=<>.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都为0.3、向量a的投影3.1.如图(1),在空间,向量a 向向量b投影,由于它们是自由向量,因此可以先将它们平移到同一个平面α内,进而利用平面上向量的投影,得到与向量b 共线的向量c ,||cos ,||bc a a b b =<>向量c 称为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向量.类似地,可以将向量a向直线l 投影(如图(2)).3.2.如图(3),向量a 向平面β投影,就是分别由向量a的起点A 和终点B 作平面β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得到A B '' ,向量A B '' 称为向量a 在平面β上的投影向量.这时,向量a ,A B ''的夹角就是向量a 所在直线与平面β所成的角.4、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向量a ,b 的数量积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方向上的投影||cos ,b a b <> 的乘积或等于b的长度||b 与a 在b方向上的投影||cos ,a a b <> 的乘积.5、数量积的运算:(1)()()a b a b λλ⋅=⋅,R λ∈.(2)a b b a ⋅=⋅(交换律).(3)()a b c a b a c ⋅+=⋅+⋅(分配律).四、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设123(,,)a a a a = ,123(,,)b b b b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如下表所示:数量积a b a b a b a b ⋅=112233++共线(平行)(0)a b b ≠ ()112233a b a b a b R a bλλλλλ=⎧⎪⇔=⇔=∈⎨⎪=⎩ 垂直a b ⊥⇔11223300a b a b a b a b ⋅=⇔++= (,a b 均为非零向量)模22222||||a a a a a a ===++123,即222||a a a a =++123 夹角cos ,a b <>=112233222222123123a b |a ||b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五、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图①,a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在直线l 上取AB a =,设P 是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P ta = ,即AP t AB=2、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如图,若直线l 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我们称a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点A 且以a为法向量的平面完全确定,可以表示为集合{|0}P a AP ⋅=.3、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求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一般步骤如下:设向量: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x y z =选向量:选取两不共线向量,AB AC列方程组:由00n AB n AC ⎧⋅=⎪⎨⋅=⎪⎩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解方程组0n AB n AC ⎧⋅=⎪⎨⋅=⎪⎩赋非零值:取其中一个为非零值(常取±1)得结论:得到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七、向量法求空间角1、异面直线所成角设异面直线1l 和2l 所成角为θ,其方向向量分别为u ,v;则异面直线所成角向量求法:①cos ,||||u vu v u v ⋅<>=;②cos |cos ,|u v θ=<> 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①cos ,||||a na n a n ⋅<>=;②sin |cos ,|a n θ=<> .3、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AB CD θ=<>.(2)如图②③,1n ,2n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①121212cos ,||||n n n n n n ⋅<>=;②12cos cos ,n n θ=±<>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取正),则12cos |cos ,|n n θ=<>;若二面角为顿二面角(取负),则12cos |cos ,|n n θ=-<>;(特别说明,有些题目会提醒求锐二面角;有些题目没有明显提示,需考生自己看图判定为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八、向量法求距离(2)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求两条平行直线l ,m 之间的距离,直线m 的距离.(3)求点面距,(4)线面距、面面距均可转化为点面距离,用求点面距的方法进行求解直线a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两平行平面,αβ之间的距离:d题型一空间关系的证明BM平面ADEF;(1)求证://(2)求证:BC⊥平面BDE.【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通过中位线得到线线平行,利用判定定理可证或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线面垂直,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可证或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可证.【详解】(1)解法一:证明:取DE 中点N ,连结AN ,MN ,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得//MN CD 且12MN CD =,又因为//AB CD 且12AB CD =,所以//MN AB 且MN AB =,所以ABM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M AN ,又AN ⊂平面ADEF ,BM ⊄平面ADEF ,所以//BM 平面ADEF .解法二:证明:因为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DE AD ⊥,所以DE ⊥平面ABCD ,又DC ⊂平面ABCD ,所以DE DC ⊥.如图,以D 为原点,以DA,DC ,DE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2,00,4,00,0,00,0,20,2,1B C D E M ,,,,.因为(2,0,1)BM =-,易知(0,1,0)n =' 为平面ADEF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0BM n '⋅=,所以BM n '⊥ .又BM ⊄平面ADEF ,所以//BM 平面ADEF .(2)解法一:证明:因为BD =,BC =4CD =,所以222BD BC CD +=,所以BD BC ⊥.因为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DE AD ⊥,所以DE ⊥平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所以DE BC ⊥.又BD DE D ⋂=,,BD DE ⊂平面BDE ,所以BC ⊥平面BDE .解法二:由(1)可得(2,2,0)DB = ,(0,0,2)DE = ,(2,2,0)BC =-.设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 ,则22020n DB x y n DE z ⎧⋅=+=⎪⎨⋅==⎪⎩,取1x =,得10y z =-=,,所以(1,1,0)=-n 是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2BC n =-,所以BC ⊥平面BDE .反思总结证明平行、垂直关系的方法可以运用传统方法也可以运用空间向量。
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
法向量求法及应用方法法向量是指与平面或曲面相切且垂直于切平面或切曲面的向量。
在数学和物理领域中,法向量的求法和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法向量的求法以及在几何学、物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法向量的求法1.平面的法向量:给定平面方程Ax+By+Cz+D=0,其中A、B、C是平面的法向量的分量,可以直接读取得到。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求法。
2.曲面的法向量:对于一般的曲面方程F(x,y,z)=0,其中F是曲面方程的函数,可以使用梯度算子求解法向量:-计算曲面方程在其中一点(x0,y0,z0)处的梯度矢量:∇F(x0,y0,z0)=(∂F/∂x,∂F/∂y,∂F/∂z),其中∂F/∂x、∂F/∂y、∂F/∂z是偏导数。
-梯度矢量就是曲面在该点处的法向量。
3.曲线的法向量:对于曲线方程F(t)=(x(t),y(t),z(t)),其中t是曲线的参数,可以使用导数求解法向量:-对曲线方程求导得到F'(t)=(x'(t),y'(t),z'(t)),其中x'(t)、y'(t)、z'(t)是曲线的导数。
-导数矢量就是曲线在该点处法向量的方向。
二、法向量的应用方法1.几何学中的应用:法向量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平面或曲面的关系,如判断两个平面是否相交、平行或垂直。
在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和投影中,法向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法向量还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面积和曲线的弯曲性等几何属性。
2.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法向量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力学中,力的方向可以通过物体表面的法向量来表示。
在光学中,光线的传播也可以通过曲面上的法向量来描述。
在电磁学中,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法向量来表示。
法向量还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斜率、曲率和高斯曲率等物理量。
3.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法向量通常用于表达物体表面的方向,以便进行光照和着色计算。
高三第一轮复习空间向量初步与法向量的求法
空间向量初步与法向量的求法主干知识归纳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定理(1)空间向量: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其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2)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3)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记作a∥b.(4)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5)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存在λ∈R,使a=λb.(6)共面向量定理:若两个向量a、b不共线,则向量p与向量a,b共面⇔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p=x a+y b.(7)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得p=x a+y b+z c.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1)非零向量a,b的数量积a·b=|a||b|cos〈a,b〉.(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结合律:(λa)·b=λ(a·b);②交换律:a·b=b·a;③分配律:a·(b+c)=a·b+a·c.4.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方法规律总结1.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要选择不共面的三个向量作为基底,也可能通过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进行向量运算;2、利用用向量判断位置关系命题真假的方法 (1)条件中的线面关系翻译成向量关系 (2)确定由条件能否得到结论(3)将结论翻译成线面关系,即可判断命题的真假 3.空间法向量的求法:(先设再求)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x y z =,若平面上所选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11222,,,,,a x y z b x y z ==,则可列出方程组:1112220x y z x y x y z x y z z ++=⎧⎨++=⎩ 解出,,x y z 的比值即可【指点迷津】【类型一】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已知a =(2,-1,3),b =(-1,4,-2),c =(7,5,λ),若a ,b ,c 三个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A.627B.637C.647D.657【解析】存在实数x ,y 使得c =xa +yb ,即(7,5,λ)=x(2,-1,3)+y(-1,4,-2),由此得方程组⎩⎪⎨⎪⎧7=2x -y ,5=-x +4y ,λ=3x -2y ,解得⎩⎪⎨⎪⎧x =337,y =177,λ=657.答案:D【例2】:对于空间内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有OP →=xOA →+yOB →+zOC →(x ,y ,z ∈R ),则x =2,y =-3,z =2是P ,A ,B ,C 四点共面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当x =2,y =-3,z =2时,有OP →=2OA →-3OB →+2OC →,则AP →-AO →=2OA →-3(AB →-AO →)+2(AC →-AO →),即AP →=-3AB →+2AC →,根据共面向量定理,知P ,A ,B ,C 四点共面;反之,当P ,A ,B ,C 四点共面时,根据共面向量定理,有AP →=mAB →+nAC →,即OP →-OA →=m(OB →-OA →)+n(OC →-OA →),即OP →=(1-m -n)OA →+mOB →+nOC →,即x =1-m -n ,y =m ,z =n ,这组数显然不只2,-3,2. 答案:B.【例3】: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 (1)AP →;(2)A 1N →;(3)MP →+NC 1→.【解析】 (1)∵P 是C 1D 1的中点, ∴AP →=AA 1→+A 1D 1→+D 1P →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c +12b.(2)∵N 是BC 的中点,∴A 1N →=A 1A →+AB →+BN →=-a +b +12BC →=-a +b +12AD →=-a +b +12c.(3)∵M 是AA 1的中点, ∴MP →=MA →+AP →=12A 1A →+AP →=-12a +(a +c +12b)=12a +12b +c ,又NC 1→=NC →+CC 1→=12BC →+AA 1→=12AD →+AA 1→=12c +a , ∴MP →+NC 1→=(12a +12b +c)+(a +12c)=32a +12b +32c.【类型二】空间向量的简单应用【例1】:如图7-6-8所示,在45°的二面角α-l -β的棱上有两点A 、B ,点C 、D 分别在α、β内,且AC ⊥AB ,∠ABD =45°,AC =BD =AB =1,则CD 的长度为________. 【解析】 由CD →=CA →+AB →+BD →,cos 〈AC →,BD →〉=cos 45°cos 45°=12,∴〈AC →,BD →〉=60°,∴|CD →|2=CA →2+AB →2+BD →2+2(CA →·AB →+AB →·BD →+CA →·BD →)=3+2×(0+1×1×cos 135°+1×1×cos 120°) =2-2, ∴|CD →|=2- 2. 答案:2- 2【例2】: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A 1=2,∠A 1AB =∠A 1AD =120°. (1)求线段AC 1的长;(2)求异面直线AC 1与A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证:AA 1⊥BD.【解析】 (1)设AB →=a ,AD →=b ,AA 1→=c ,则|a|=|b|=1,|c|=2,a·b=0,c·a=c·b=2×1×cos 120°=-1.∵AC 1→=AC →+CC 1→=AB →+AD →+AA 1→=a +b +c , ∴|AC 1→|=|a +b +c|=a +b +c2=|a|2+|b|2+|c|2+2a·b+b·c+c·a=12+12+22+20-1-1= 2.∴线段AC 1的长为 2.(2)设异面直线AC 1与A 1D 所成的角为θ. 则cos θ=|cos 〈AC 1→,A 1D →〉|=|AC 1→·A 1D→|AC 1→||A 1D →||.∵AC 1→=a +b +c ,A 1D →=b -c ,∴AC 1→·A 1D →=(a +b +c)·(b-c)=a·b-a·c+b 2-c 2=0+1+12-22=-2, |A 1D →|=b -c 2=|b|2-2b·c+|c|2=12-2×-1+22=7.∴cos θ=|AC 1→·A 1D →|AC 1→||A 1D →||=|-22×7|=147.故异面直线AC 1与A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7. (3)证明 ∵AA 1→=c ,BD →=b -a ,∴AA 1→·BD →=c·(b-a)=c·b-c·a=(-1)-(-1)=0. ∴AA 1→⊥BD →.∴AA 1⊥BD.【例3】: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3,点E 在AA 1上,点F 在CC 1上,且AE =FC 1=1.(1)求证:E ,B ,F ,D 1四点共面;(2)若点G 在BC 上,BG =23,点M 在BB 1上,GM ⊥BF ,垂足为H ,求证:EM ⊥平面BCC 1B 1.【解析】 (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0,0),E(3,0,1),F(0,3,2),D 1(3,3,3),则BE →=(3,0,1),BF →=(0,3,2),BD 1→=(3,3,3). 所以BD 1→=BE →+BF →. 故BD 1→,BE →,BF →共面.又它们有公共点B ,所以E ,B ,F ,D 1四点共面. (2)设M(0,0,z 0),G ⎝⎛⎭⎫0,23,0,则GM →=⎝⎛⎭⎫0,-23,z 0,而BF →=(0,3,2), 由题设得GM →·BF →=-23×3+z 0·2=0,得z 0=1.故M(0,0,1),有ME →=(3,0,0). 又BB 1→=(0,0,3),BC →=(0,3,0), 所以ME →·BB 1→=0,ME →·BC →=0, 从而ME ⊥BB 1,ME ⊥BC. 又BB 1∩BC=B , 故ME ⊥平面BCC 1B 1.【类型三】法向量的求法【例1】:在三角形ABC 中,A (1,﹣2,﹣1),B (0,﹣3,1),C (2,﹣2,1),若向量与平面ABC 垂直,且||=,则的坐标为 .答案:(2,﹣4,﹣1)或(﹣2,4,1)【例2】: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D ,AB=AA 1=.平面OCB 1的法向量=(x ,y ,z )为( ) A .(0,1,1)B .(1,﹣1,1)C .(0,1,﹣1)D .(﹣1,﹣1,1) 【解析】:∵ABCD 是正方形,且AB=,∴AO=OC=1, ∴=(1,0,0),∵A (﹣1,0,0),B (0,1,0), ∴=(1,1,0),∴=(1,1,0),∵OA=1,AA1=,∴OA1==1,故=(0,0,1),故=+=(1,1,1),∵向量=(x,y,z)是平面OCB1的法向量,∴•=x=0,•=x+y+z=0,故x=0,y=﹣z,结合选项可知,当y=1时,z=﹣1,答案:C.【例3】: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均为1,D是BC上一点,AD⊥C1D,以A为坐标原点,平面ABC 内AC的垂线,AC,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D的坐标为,平面ADC1的一个法向量为.【解析】:在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中,A(0,0,0),C(0,1,0),A1(0,0,1),C1(0,1,1);由AD⊥C1D,得出AD⊥侧面BCC1B1,∴AD⊥BC,D为BC的中点,∴点D的坐标为(cos60°,sin60°,0),即(,,0);设平面ADC1的一个法向量为=(x,y,z),则=(0,1,1),=(,,0),∴,即,令y=﹣1,得z=1,x=,∴法向量=(,﹣1,1).答案:(,,0),(,﹣1,1).【同步训练】【一级目标】基础巩固组一、选择题1.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a ,OB →=b ,OC →=c ,点M 在OA 上,且OM =2MA ,N 为BC 中点,则MN →=( ) A.12a -23b +12c B .-23a +12b +12c C.12a +12b -12c D.23a +23b -12c 【解析】 如图所示, MN →=MA →+AB →+BN → =13OA →+(OB →-OA →)+12BC → =OB →-23OA →+12(OC →-OB →)=12OB →-23OA →+12OC → =-23a +12b +12c.答案: B2.已知a =(-2,1,3),b =(-1,2,1),若a ⊥(a -λb ),则实数λ的值为( ) A .-2B .-143C.145D .2【解析】 由题意知a·(a-λb)=0,即a 2-λa·b=0, ∴14-7λ=0,∴λ=2. 答案:D 3.有四个命题:①若p =x a +y b ,则p 与a 、b 共面; ②若p 与a 、b 共面,则p =x a +y b ; ③若MP →=xMA →+yMB →,则P 、M 、A 、B 共面; ④若P 、M 、A 、B 共面,则MP →=xMA →+yM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解析】 ①正确,②中若a 、b 共线,p 与a 不共线,则p =xa +yb 就不成立;③正确,④中若M 、A 、B 共线,点P 不在此直线上,则MP →=xMA →+yMB →不正确,故选B. 答案: B4.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a ,点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则AE →·AF →的值为( )A .a 2B.12a 2C.14a 2D.34a 2【解析】 设AB →=a ,AC →=b ,AD →=c ,则|a|=|b|=|c|=a ,且a ,b ,c 三向量两两夹角为60°. AE →=12(a +b),AF →=12c ,∴AE →·AF →=12(a +b)·12c=14(a·c+b·c)=14(a 2cos 60°+a 2cos 60°)=14a 2. 答案: C5.已知点A (0,0,0),B (1,0,1),C (0,1,1),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是( ) A .(1,1,1) B .(1,1,﹣1) C .(﹣1,1,1)D .(1,﹣1,1)【解析】:=(1,0,1),=(0,1,1).设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x ,y ,z ).则,.∴,令z=1,解得x=﹣1,y=﹣1.∴=(﹣1.﹣1,1).∴﹣=(1,1,﹣1). 答案:B . 二、填空题6.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向量AB →、AD →、AA 1→两两的夹角均为60°,且|AB →|=1,|AD →|=2,|AA 1→|=3,则|AC 1→|等于______【解析】:设AB →=a ,AD →=b ,AA 1→=c ,则AC 1→=a +b +c ,AC 1→2=a 2+b 2+c 2+2a·b+2b·c+2c·a=25,因此|AC 1→|=5。
高中数学各考点解题技巧带你走进法向量(法向量的理解与运用)
带你走进法向量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一、法向量概念理解如果表示非零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那么称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此时,我们把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特别提醒:(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唯一的;(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3)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向量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4)因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已知平面内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个平面是唯一确定的.二、法向量求解步骤若要求出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一般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的方程组;(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通常取其中一个未知数为或).三、用法向量可以解决的问题1.直线与平面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是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锐角)的余角,故有.注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锐角)并不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应取其余角.2.平面与平面成角设,分别是二面角的面的法向量,则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且有.注意: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时,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方向相反时,则二面角的大小等于,若两个面的法向量、方向相同时,则二面角大小为.3.求点面距离点面距离的具体求解步骤是:(1)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求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得要求的点面距离.其中设是直线上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线段在上的投影是,则有,是求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问题重要公式.四、法向量的具体应用例1如图,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又,,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为.(1)求证: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余弦值的大小.解:(1)∵∴,又∵∴平面平面.(2)在平面内,过作,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有,设,则,由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解为,得,即,解得∴,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取,得(正方向),平面的法向量取为(正方向),设与所成的角为,则,∴二面角的大小为的补角,故二面角的余弦值的大小为.评注:设,分别是二面角的面的法向量,则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何时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何时又是其补角?资料上(包括高考试题的答案上)如是说:由图形不难(显然)得出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说的含糊其辞,毫无判断依据,让同学们辨别不清,对结果的处理困惑不解,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走入了解题的一个个误区.为了让同学们思维走入清淅化,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在此介绍“穿入法”确定法向量的方向求解二面角.所谓“穿入法”就是穿入二面角内部的平面的法向量(如右图所示)方向为正方向,穿出二面角的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为负方向.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只要取二面角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中的一个正方向,一个负方向,则两法向量所夹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公式便可轻松求出.如果两个法向量都取正方向(或负方向),则即为所求二面角的补角.例2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以为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已知,,,,.(1)设点是的中点,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大小;解:(1)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因为是的中点,所以,.易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则,得:取,(负方向).显然,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正方向).所以大小即为二面角的大小,而,所以二面角的大小是.评注:用“穿入法”确定法向量方向求解二面角,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淡化了传统立体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也避免了处理结果中对所求角为二面角还是其补角的判断,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易于接受,是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独到之处.。
2 空间向量的应用总结
空间向量的应用1.方法与技巧(一)位置关系:1.两条异面直线相互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90º;○2证明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相互垂直。
2.直线和平面相互平行证明方法:○1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2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3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3.直线和平面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2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垂直;○3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平行。
4.平面和平面相互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º;○2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3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二)求距离: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d=(其中A、B分别为两条异面直线上的一点,为这两求法:利用公式||n条异面直线的法向量)2.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1“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
○2等体积法。
○3向量法,利d=(其中A为已知点,B为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n这个平面的法向用公式量)(三)求角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1先通过其中一条直线或者两条直线的平移,找出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去求得;○2通过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所成的角来求得,但是注意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得范围是]2,0(π,向量所成的角范围是],0[π,如果求出的是钝角,要注意转化成相应的锐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求法:○1“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
○2向量法,先求直线的方向量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α,那么所要求的角为απ-2或2πα-。
3.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求法:○1“一找二证三求”,找出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来证明我们找出来的这个角是我们要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后就通过解三角形来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之--平面法向量得求法及其应用
一、平面得法向量
1、定义:如果,那么向量叫做平面得法向量。
平面得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
2、平面法向量得求法
方法一(内积法):在给定得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得法向量[或,或],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得向量。
由,
得且,由此得到关于得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
方法二:任何一个得一次次方程得图形就是平面;反之,任何一个平面得方程就是得一次方程。
,称为平面得一般
方程。
其法向量;若平面与3个坐标轴得交点为,如图所示,则平面方程为:,称此方程为平面得截距式方程,把它化
为一般式即可求出它得法向量。
方法三(外积法): 设 , 为空间中两个不平行得非零向量,其外积为一长度等于,(θ为,两者交角,且),而与,
皆垂直得向量。
通常我们采取「右手定则」,也就就是右手四指由得方向转为得方向时,大拇指所指得方向规
定为得方向,。
(注:1、二阶行列式: ;2、适合右手定则、)
例1、Array试求
Key: (
例2、
求平面A
二、
1、
(1)
A
图2-1
图2—1
(2)
(图
(图2
两个平
得平面
平面而言向内;在图2—3中,得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得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
我们只要用两个向量得向量积(简称“外积”,满足“右手定则")使得两个半平面得法向量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则这两个半平面得法向量得夹角即为二面角得平面角。
2、 求空间距离
(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4,①作直线a 、b 得方向向量、, 求a 、b 得法向量,即此异面直线a 、b 得公垂线得方向向量; ②在直线a 、b 上各取一点A 、B,作向量;
③求向量在上得射影d,则异面直线a 、b 间得距离为 ,其中
(2)、点到平面得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5,若点B 为平面α外一点,点A 为平面α内任一点,平面得法向量为,则点P 到 平面α得距离公式为 (3)、直线与平面间得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6,直线与平面之间得距离: ,其中。
就是平面得法向量 (4)、平面与平面间得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7,两平行平面之间得距离: ,其中。
就是平面、得法向量。
3、 证明
(1)、证明线面垂直:在图2-8中,向就是平面得法向量,
a 得方向向量,证明平面得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共线()。
(2)、证明线面平行:在图2—9中,向就是平面得法向量,线a得方向向量
,证明平面得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垂直()。
(3)、证明面面垂直:在图2—10中,就是平面得法向量,面得法向量,证明两平面得法向量垂直()
(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2—11中, 向就是平面得法向量,量,证明两平面得法向量共线()。
三、高考真题新解
1、(2005全国I,18)(本大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3-1,四棱锥P —ABCD 得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底面A BCD,
且PA=AD=DC=AB=1,M 就是PB 得中点
(Ⅰ)证明:面PAD ⊥面PC D; (Ⅱ)求AC 与PB 所成得角;
(Ⅲ)求面AMC 与面BMC 所成二面角得大小
解:以A 点为原点,以分别以AD,A B,AP 为x 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如图所示. ,,设平面P AD 得法向量为 ,,设平面PCD 得法向量为 ,,即平面P AD平面PCD 、 ,,
,,设平在AMC 得法向量为。
又,设平面PCD 得法向量为、 、
面AMC 与面BMC 所成二面角得大小为。
2、(2006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19题)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3—2,在长方体AB CD —A 1B 1C 1D 1中, 已知AB =A A1=a,B C =a ,M 就是A D得中点。
(Ⅰ)求证:AD ∥平面A 1BC ;
(Ⅱ)求证:平面A1MC ⊥平面A1B D1; (Ⅲ)求点A到平面A 1MC 得距离、
解:以D点为原点,分别以DA,DC,DD 1为x 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
,,设平面A1BC 得法向量为 又,,,即AD//平面A 1B C. ,,设平面A 1MC 得法向量为: , 又,,设平面A 1B D1得法向量为: , ,,即平面A 1MC 平面A1BD 1、 设点A 到平面A 1MC 得距离为d, 就是平面A 1MC 得法向量, 又,A 点到平面A 1MC 得距离为:、
四、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得“三步曲”
图
图3-1 C
D
M
A
P
B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现有三条两两垂直得直线,注意已有得正、直条件,相关几何知识得综合运用,建立右手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得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得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与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得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得几何意义。
(回到图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