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规范特训:2-6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
短缺 分布不均 能源短缺
滥垦、滥伐、滥 黄土高原的水
水土流失、土
牧,自然植被遭 土流失,西北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
地荒漠化
破坏
地区的荒漠化 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
生态
生物的生存环
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
破坏
大熊猫、华南
生物多样 境 遭 到 破坏 或
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
虎、藏羚羊等
性减少 过 度 捕 猎等 原
交通、工厂噪声
噪声污染
城市噪声 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
等
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
各类污染物排
海洋污染
渤海石油泄漏 国际合作
入海洋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1 人地关系特点及影响分析 (2018·广西重点高中模拟)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 1~3 题。
(1)主要表现 ①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②生态破坏:如_土__地__荒__漠__化__ (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 ③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__酸__雨__危__害___。
(2)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自___然__资___源__利___用___不__合和片_理__面___追__求___经__济___增。 长 (3)地区差异 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__环__境__污__染_____,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__生__态__破__坏___。 ②发达国家主要是__环__境__污__染__,发展中国家是_生__态__破__坏__,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_更__为__严__峻__。
【金版教程】2017地理一轮规范特训: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5·江西十二校联考]“APEC蓝”(是指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是2014年网络热词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举措与北京“APEC蓝”的形成无关的是()A.北京全市车辆单双号限行,公车停驶70%B.燃煤锅炉改造,污染企业退出C.北京部分市民志愿者上街,当好“禁烟”义务监督员D.冀、津、鲁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答案 C解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身体健康,与“APEC蓝”无关。
2.能将“APEC蓝”转变为“天天蓝”的合理措施有()①加强机动车限行与管控②建设绿色屋顶③企事业单位调休放假④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解析绿色屋顶主要是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企事业单位调休放假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近些年,随着昆明城市化快速推进,滇池逐渐陷入困境。
游客反映滇池“只可远观”,近看水质令人失望。
下图为近几年来滇池周围城镇建设图。
读图回答3~4题。
3.滇池环湖河流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A.水温高,藻类繁殖快B.城市化进程中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污水C.流量慢,水循环弱D.径流量小答案 B解析滇池环湖河流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受城市的影响,城市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城市化快速推进会导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选B。
4.关于治理滇池环湖河流水质的措施,正确的是()A.严格控制城市化进程B.加强对污水的处理C.限制城市水资源的利用D.禁止污染工业的发展答案 B解析减轻环境污染主要从减排和治理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较快的我国而言,加大治理力度比较符合国情。
选B。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出现的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月霾日数变化图。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掌握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 环境空间 ,从环 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 消费活动的 废弃物 要排放到环境中。
[特别提醒]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 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 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 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 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
(2019·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
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
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 3~4 题。
3.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 ( )
A.产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
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
4.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1.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
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 1 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强,降水量小,蒸 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易发生土壤侵 蚀,故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第 2 题,残 留在土壤中的破碎地膜会阻断土壤空隙,影响土壤的通气透 水性能,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危害农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水分的运移,①③正确。地膜有保温、保土作用, 所以②④错误。 答案:1.D 2.A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
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
5浓度的空间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分别位于( )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答案C解析图中甲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都最高,可能是城市主干道旁;乙三个季节都最低,环境最好,应该是风景区;则丙为住宅区。
2.图中冬季P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①降水少②风力弱③工业粉尘排放多④燃煤取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会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同时北方冬季降水少,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难以降到地面,使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注意题干中“较其他季节高”,应该回答冬季特有的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
【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之小船创作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成因表现后果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有害物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社会早期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处于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很肤浅农业革命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增大,出现各种环境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
(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联】人地关系示意图考点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如下图所示:(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及其衍生出的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1)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愈来愈频繁。
2022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高考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
4.D
【解析】
3.
根据所学知识,上海市自然水体靠近城市,生产生活污水量大,排放于自然河道中,易造成水体污染,导致鱼类减少,B对。气候变暖是宏观现象,其影响范围是广泛的,不会只造成上海地区鱼类减少,A错。材料中,不能反映出过度垂钓与河道减少相关的信息,C、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4.
根据材料信息,实施“精准垂钓”的原因是由于自然水体中鱼类不断减少,为保护自然水体中鱼类资源而施行的政策,故对环境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A错。鱼类品种与区域自然生态有关,不会因实施精准垂钓而增加,B错。精准垂钓虽限制垂钓只能是一人、一杆、一线、一钩,但并不会从根本上造成垂钓人数的减少,C错。但精准垂钓的“一人、一杆、一线、一钩”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单次垂钓人员的大范围集中,减轻流域的生态压力,D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
①开发清洁技术 ②缩小工业规模 ③参与植树造林 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
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C.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D.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为保护不断减少的自然水体中的鱼类资源,上海市出台了要求垂钓者只能是一人、一杆、一线、一钩的“精准垂钓”政策。完成下面小题。
2.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短期内尚无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碳排放较大,这是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A正确;我国对森林保护的法律较严格,且即便森林面积缩小,也不是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B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增强,C选项也不是主要障碍,C错;我国生产技术进步速度较快,所以才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D错。故选A。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高三一轮复习)
(2010年安徽联考)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 “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所示,回答12~13题。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 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反映了可 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2009年江苏地理)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
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 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表现为生态破坏和资源 短缺。
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能力,表现为环境污染。
表现
原因
典例或分布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
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 河上的悲剧、部分农业区的“
地区
环境问题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 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
乡村地区
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
减少
形成原因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 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 的集中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 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图2),回答2—3题。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题能力培养]
农药
达标 慢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 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 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 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 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 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 环保意识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主要原因:
矿物燃料
(3)影响:
冰川消融
农田盐渍化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应对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应 对
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绿色植被
措
施
开发新型能源
加强国际间合作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臭氧层的破坏 读“臭氧层对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图, 回答问题。 (1)臭氧层的作用:强烈吸收__太__阳__紫__外__线__, 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__南__极__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 (3)原因:__氟__氯__烃__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4)影响:①危害人类的健康;②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向精炼
角度1 环境污染
1.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 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 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回答(1)~(2) 题。
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发展。 生态持续 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__ 社会持续发展 (2)内涵:__________
人 教 版 地 理
是目的。
公平性 原则、持续性原则、________ 共同性 (3)基本原则:________ 原则。
土地沙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 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 滥 伐 、 滥 垦、滥牧,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暴雨、地形 起伏大、土 质疏松;人 为原因:滥 垦、滥牧、 植被破坏
水资源短缺 自然原因:水 资源的时空分 布不均;人为 原因:对水资 源的需求增 加,水资源的 污染和浪费
返回导航
地 理
返回导航
必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点拨:(1)环境问题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①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 降。 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
人 教 版
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 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人 教 版
地面紫外线 辐射增强, 危害 损害人体的 免疫力、危 及海洋生物
河、湖水酸化, 危害生物;土壤 酸化,危害森 林、农作物;危 害人体健康;腐 蚀建筑物
生态环境恶 化,耕地、 林地、草地 退化,面积 减少
使山区成为荒 漠,高原表面 影响工农业 沟壑纵横,淤 生产,威胁 积湖泊、水 人类的生存 库、河床,加 剧洪涝灾害
地 理
返回导航
必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课后通关:2-6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word版含解析
研析图表·素养强化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与应用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理、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
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答案对照] 1.(1)D(2)C 2.(1)D(2)B 3.(1)A(2)B读某地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大力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A.青藏高原B.松嫩平原C.海南岛D.太湖平原答案 C解析从图中可知该产业链中的原料为甘蔗,由此可知C选项正确。
2.该循环经济模式()A.没有任何废弃物产生B.生产受市场影响显著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答案 C解析该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充分利用,但仍有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缺乏优惠的政策 B.资源短缺C.缺乏高素质人才 D.资金严重短缺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4.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必修2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
材料三
知
识
·
网
络
·
构
高
建
考
·
题
型
·
热
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 究
· 命
(1)下列说法和我国实行“阶梯式电价”无关的是( )
题 ·
A.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
视 角
B.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C.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
D.不同电价政策可以照顾到低收入人群的用电要求
网 络
梯式电价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10年10月9日至10月21
· 日。
构 建
发改委表示,居民阶梯电价将结合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
高 考
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分为三档,电
· 题
价实行分档递增,其中第一档电价原则上维持较低价格水平,第二档电 型
热 点
价起步阶段在现行基础上提价10%左右,第三档电价起步阶段标准不低
络 ·
能减排”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符合持续性原则。
构 建
第(4)题,国际气候峰会的目的之一是应对气候变暖。漫画①反映了全
高 考
球变暖,海③体现的是滥砍乱伐,破坏植被;漫画④体现的是过度开采。全 型
·
热 球变暖的原因和温室气体排放与植被破坏有关。第(5)题,发展中国家
· 研
述,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团和锋面,天气特征的描述主要 究
· 命
有气温、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3)气
题 候可以从某区域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夯实基础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耕作灌溉土地水对抗性很大提高协调征服自然不协调科学和技术2.直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自净能力乡村城市【注意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3)原则:_______原则、_______原则、_______原则。
【答案】当代人后代人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人均资源不足;严重。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白皮书》。
【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环境污染人口、环境与发展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①手段:。
②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③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④目的: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⑤意义: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即从—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价。
(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答案】环境无害化技术清洁生产原料开采消费使用生态农业生态平衡发散思维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2.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4.下面两幅图反映出我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我国面对多方面的困境,其中与图中所遇到的国情相关的困境,在农业资源、粮食生产方面的表现是什么?5.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原因是什么?6. 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参考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
第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选修6)
要
要
题打的关注,又考查学生对漫画作为一类特殊图表的判读技巧。 通
牢
关
学
解
科
题
能
训
力
练
要
要
过
高
硬
效
目
地理(广东专版)
录
第一讲[典例人地] 关系(2思0想1的3·演变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我国规划 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基 础
A
高 频
知
考
识
点
要
要
打
通
牢
关
学
解
科
题
能
训
A力要.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要
要
过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高
硬
效
目
地理(广东专版)
录
第一讲提高人地读关图系析思想图的能演变力——地理漫画图的判读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
运基用变形、比拟、象征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寓抽象于形象之中,高构
成础知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警示的效果。近年来“地理频考漫
画识”类题目在各种地理考题中频频出现,既考查学生对生态环境点问
酸雨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 自然:地形、大气运动。
基 础
成因 杀虫剂等,使空中氟 人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
高 频
知 识
氯烃增多
出大量的SO2、NO等
考 点
要 打 牢
分布 南极、北极、青藏高 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
原上空
南方
要 通 关
学
危害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 损害人的免疫力、危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 物;土壤酸化——危害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15·江西十二校联考]“APEC蓝”(是指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是2014年网络热词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举措与北京“APEC蓝”的形成无关的是()
A.北京全市车辆单双号限行,公车停驶70%
B.燃煤锅炉改造,污染企业退出
C.北京部分市民志愿者上街,当好“禁烟”义务监督员
D.冀、津、鲁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
答案 C
解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身体健康,与“APEC蓝”无关。
2.能将“APEC蓝”转变为“天天蓝”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强机动车限行与管控②建设绿色屋顶③企事业单位调休放假④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绿色屋顶主要是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企事业单位调休放假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近些年,随着昆明城市化快速推进,滇池逐渐陷入困境。
游客反映滇池“只可远观”,近看水质令人失望。
下图为近几年来滇池周围城镇建设图。
读图回答3~4题。
3.滇池环湖河流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高,藻类繁殖快
B.城市化进程中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污水
C.流量慢,水循环弱
D.径流量小
答案 B
解析滇池环湖河流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受城市的影响,城市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城市化快速推进会导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选B。
4.关于治理滇池环湖河流水质的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城市化进程B.加强对污水的处理
C.限制城市水资源的利用D.禁止污染工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减轻环境污染主要从减排和治理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较快的我国而言,加大治理力度比较符合国情。
选B。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出现的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月霾日数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以下关于霾日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B.冬季多于夏季
C.三地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地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北京夏季霾日数多于冬季,但是天津、河北冬季霾日数多于夏季,A、B错;三地霾日数冬季差异较小,夏季差异较大,C对;北京霾日数有的月份低于天津,D错。
选C。
6.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答案 D
解析河北春季降水较少,A错;夏季若多大风,霾日数应该少,B错;河北秋季霾日数较多,C错;冬季北方燃煤取暖,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霾日数增多,D对。
选D。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当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
A.治理盐渍化B.退耕还湖
C.整治河流D.防治荒漠化
答案 D
解析结合经纬网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该地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因此,当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防治荒漠化。
8.据图判断当地主要的农产加工品是()
A.牛奶制品B.青稞美酒
C.水果罐头D.玉米食油
答案 A
解析结合区域特征可知,该区域地处内蒙古高原,畜牧业发达,当地主要的农产加工品是牛奶制品。
9.[2015·安徽安庆模拟]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鲜明的农业循环经济。
下图所示的陕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应是()
A.平原区发展模式
B.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模式
C.盆地发展模式
D.山区发展模式
答案 C
解析图示有大型鱼塘、草场、大型沼气池等,应该布局在地势平坦的区域。
结合陕西地形分为三部分,北方黄土高原区、中部渭河平原区(海拔较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原,而是断落下陷的盆地)、南方秦巴山区,可知C项合适。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用甘蔗和玉米等为原料制作乙醇,下图为生产乙醇的产业链示意图。
该模式被称为最清洁的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10~11题。
10.燃料乙醇的生产企业一般属于()
A.原料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
答案 A
解析生产乙醇是以甘蔗和玉米等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此种生产企业属于原料导向型。
选A。
11.图示产业链表明()
A.废弃物未得到充分利用
B.对环境影响较大
C.不利于原料作物的规模化种植
D.第一、二产业能有机结合
答案 D
解析该产业模式对环境影响较小,产生的废弃物多资源化;因为对原料的大量需求,利于原料作物的规模化种植;此模式是第一、二产业结合得很好的典范。
选D。
二、非选择题(共2题,56分)
12.(28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经政府大力扶持,重庆梁滩河流域(图甲)养殖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并成为该地重要的畜禽生产基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流域水质恶化,很快变成了一条散发着恶臭的“黑河”,其中养殖污染严重是导致梁滩河污染的主要原因。
从2009年开始该地启动了全面的治理工程,其中,针对养殖污染严重问题,有学者提出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乙)。
(1)说出梁滩河流域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4分)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述梁滩河流域成为畜禽生产基地的优势。
(8分)
(3)说出该地区发展沼气的优势,并分析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
(16分)
答案(1)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2)政府扶持;有嘉陵江流经,交通便利;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邻近重庆市,市场广阔。
(3)优势: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较高,沼气池利用效率高;生物量大,有机废弃物多,原料丰富。
优点:①物质循环利用,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好,有助于解决资源问题;②废弃物充分利用,环境效益好,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③增加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好,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④增加有机肥,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⑤利用沼气作能源,减少了大气污染。
解析(1)由图中山峰高度在500米以上以及河流较多等信息,可判断该流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图中河流注入北部的嘉陵江,则地势南高北低。
(2)畜禽生产离不开市场,故要有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基地一般有政府的支持。
(3)沼气发展要有原料,此外,气温条件是沼气高效发展的必要条件;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可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角度分析。
13.(28分)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
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
从2014年2月20日至2月26日持续7天的重度雾霾天气是北京市自2013年1月1日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京雾霾天气较多的自然原因。
(6分)
(2)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________增多造成的。
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8分)
(3)简述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危害。
(4分)
(4)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10分)
答案(1)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比较稳定,风力比较小)。
(2)固体颗粒物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机动车增大,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等。
(3)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交通运输等。
(4)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析(1)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原因可结合材料中雾霾天气的形成来回答。
(2)从材料中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可知,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增多,而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
(3)雾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交通有明显的影响。
(4)大气中固体颗粒物增多
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角度来回答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