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仲景之“少阳脉”

合集下载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

《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

《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

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以阴阳为辨脉总纲。

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

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

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

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

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

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

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

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

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

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在《伤寒论》中十分重要的一句话:“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

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阴阳盛衰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屡次出现,可见它在仲景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通过脉诊分阴阳?怎么用脉诊分阴阳才能够完美对应这个大法呢?通过多年临床探索实践,给出了准确快捷地诊断阴阳盛衰的方法——张仲景的脉法是以阴阳为辨脉总纲,仲景脉法里面的阴阳内涵很丰富,包括从脉象分阴阳、从诊脉部位分阴阳、从气血营卫分阴阳、从浮沉分阴阳等。

#慢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大赛#一从脉象分阴阳仲景书正文第一句就是讲以脉象分阴阳。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句:“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按照这样区分阴阳,阳盛的脉诊表现就是脉更加的大、浮、数、动、滑,还算顺畅。

阴盛的脉诊表现呢?就应该是沉、涩、弱、弦、微更加“盛”?这于理不通。

另外,阳虚用这样的脉象界定,也没有道理,因此,绝不是按照脉象分的阴阳,更无法据此判断阴阳的盛衰。

二从诊脉部位分阴阳这个方法初看起来是最简单直接的。

《伤寒论·辨脉法》中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这里明确提示是讲“阴脉”“阳脉”,这不就是脉分阴阳吗!此外还讲“阴脉不足”“阳脉不足”,岂不就是在讲阴阳盛衰的脉?加之原文明确提示,寸口脉微就是阳不足,尺脉弱就是阴不足,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就是以尺寸脉分阴阳,寸脉候阳,尺脉候阴。

这就是以寸口脉的尺寸分阴阳。

此外,《伤寒论》第12条,讲桂枝汤的脉是“阳浮而阴弱”,这里也是脉以尺寸分阴阳。

按照脉以尺寸分阴阳的方向,阳盛阴虚,就是寸脉实大而尺脉虚小,如此不能发汗,需用下法。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2011-11-04 19:52:11)转载▼标签:杂谈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

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

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

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

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

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

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

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

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

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中,虽然不直接讲述脉法,但脉学确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这是凭脉用药的具体运用。

中医特别是经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脉辨证,通过脉诊判断患者的病机,然后通过病机推导出患者的症候群,再根据症候群来选择处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临床疗效显著,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个人对脉诊的一点体会。

脉诊,又称切脉、按脉,属切诊范畴,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仲景十分重视脉诊的地位及作用,几乎在各篇目均冠以“脉证并治”字样,提出了脉证合参的诊断原则,而且也在《伤寒论》自序中即责怪了那些“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出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等忽视脉诊的医生。

现在有不少人对中医的脉诊“云里雾里”,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是脉诊部位的对应关系不清,二是复合脉诊的综合分析不明,一、脉诊部位《伤寒论》中的脉法与《中医诊断学》以及《脉经》是有差别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对应部位是不一样的,《中医诊断学》中寸关尺对应的是“右侧肺脾命,左侧心肝肾”,而《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焦、下焦、中焦,”并没有出现具体脏腑对应的关系。

根据《伤寒论》的精神,我体会到寸口这个脉往往对应胸隔以上部位的疾病,包括心、肺、气管以及五官官窍等。

凡感冒,热性的咳嗽,肺热喘促,多见右寸弦滑或浮大滑数;肺痈胸痛发烧,常见右脉滑数;阴虚阳亢高血压头痛,寸脉常盛于尺部,这表明了上盛下虚的症候。

如果肺癌的患者,寸口脉特别沉,沉主里、主水,所以肺癌患者往往有胸水,而导致憋闷、气短、心慌等胸水压迫症状;如果肺癌患者寸口脉特别洪大,洪大之脉多为热与气上冲于肺,所以患者往往没有胸水,而只有单纯的暴咳、干咳等症状。

【经典】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经典】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经典】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

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其间张氏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灵枢·百病始生》:“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

”六经各分手足,分之即为十二经。

一、太阳病首先是体表肌肤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太阳经所过的地方所现出来的证状,包括太阳伤风, 太阳伤寒, 以及太阳温病等。

太阳病感冒身体强壮的七天会自愈,如果一周不愈,病邪就向里传。

疾病传变里传有两种, 一是入阳明, 一是入少阳。

二、阳明病阳明病就是进入胃及大肠系统, 病人会产生燥热, 所以身体强壮的人阳明无寒症, 全部是热症, 而且会饥饿,能吃全身冒冷汗, 全身热,且便秘, 大便排不出来。

表症如果传入阳明的话, 病毒就不会再往里走, 到此为止。

分两种情况:一虽然发热出汗,面目通红但是大便不干结,这时就用白虎汤。

在胃的下方有东西堵着的时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现的症状是朝食暮吐,说明这个东西堵在胃里面,这时候用大黄甘草汤。

有的人表症进入少阳,少阳如果没有治好的话, 就进入阴经。

阳是指是外面,属于腑,阴是里面指脏, 阴经就是进入肝心脾肺肾,进入内脏了。

三、少阳病进入少阳,也就是胆经和三焦经西医就是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症状是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甚至目眩。

在太阳的时候, 病人只会觉得寒,怕冷怕风。

但进入少阳,病人会忽冷忽热, 两个太阳穴会间有疼痛,间有恶心呕吐,甚至身体转侧疼痛,有这些症状我们就知道病人得了少阳病。

有两种汤剂可以治疗,小柴胡汤及大柴胡汤。

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之少阳、太阴、少阴辨证!

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之少阳、太阴、少阴辨证!

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之少阳、太阴、少阴辨证!一、少阳病辨证1.少阳病本证。

病机是胆热内郁,枢机不利,三焦失畅,脾胃失和。

证候是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

方药是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2.少阳病兼变证。

病机是邪由少阳误治,化燥成实,兼入阳明。

证候是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

方药是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大黄、炙枳实、大枣)。

二、太阴经辨证太阴腹痛证的病机是误下伤脾,血脉不和,脾阳虚衰,寒湿内生。

证候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方药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倍用芍药)。

三、少阴经辨证1.少阴病本证。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后期,全身性阴阳衰惫所现证候的概括。

病位主要在心肾,临床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

少阴寒化证:指少阴阳气虚衰,病邪入内从阴化寒,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①四逆汤证:病机是病入少阴,阳虚不甚。

证候是无热恶寒,下利,肢冷,脉沉;或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方药是四逆汤(干姜、生附子、炙甘草)。

②真武汤证:病机是阳虚寒盛,水气不化。

证候是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小便不利,或咳嗽,或呕逆,或小便清长;或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振振欲擗地。

方药是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

少阴热化证: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①黄连阿胶汤证:病机是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证候是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等。

方药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②猪苓汤证:病机是少阴阴虚阳盛,邪从热化,热与水结;阳明经热误下伤阴,邪热和水结于下焦。

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

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

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伤寒学派源自中国古代医药学术体系,其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就是《伤寒论》。

这本经典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全书分为六篇,分别讨论不同类型的伤寒病。

其中,《伤寒论》第五篇名为“少阳病篇”。

《少阳病篇》是《伤寒论》中的重要篇章,探讨了少阳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治疗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少阳病篇》进行详细解读。

少阳病是一种外感疾病,主要是指阳气与阴气之间的失调所致。

根据《少阳病篇》的记载,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寒热往来、头痛、眩晕、口苦、呕吐、胁肋胀痛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苔脓、舌质暗红、脉象浮紧等体征。

经过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张仲景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治疗原则:一是“不可攻其表,当解其肌”,即不可直接攻击表面的症状,应优先调理肌肉;二是“不可多攻其脉,当调其营卫”,即不可过度调节脉搏,而应调节营卫之气。

根据不同的病情,张仲景提出了“阳病三阳”的理论。

所谓“阳病三阳”,指的是少阳、太阳、阳明三种病症的表现。

在《少阳病篇》中,张仲景详细阐述了少阳病与其他两种阳病的区别,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少阳病患者,张仲景推荐了一些草药和治疗方法。

在草药方面,他建议使用黄芩、柴胡、半夏等药物,以清热、降逆、解表的方式治疗病症。

此外,他还对于针灸疗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将其作为治疗少阳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少阳病篇》还对少阳病的并发症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张仲景明确指出,少阳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转化为更严重的太阳病或阳明病。

因此,对于少阳病的治疗需要早期干预,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总的来说,张仲景的《少阳病篇》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经典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医者对于少阳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当今医学实践提供参考。

虽然这本经典问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其价值依旧不减。

《少阳病篇》中所述的种种病症与治疗原则,对于今天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悟道张仲景之脉阴阳解

悟道张仲景之脉阴阳解

悟道张仲景之脉阴阳解四、脉阴阳解1、脉阴阳俱紧主病伤寒《辨脉法》:“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

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

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

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

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

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

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

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

下焦不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解读:紧主寒、主痛。

寸为阳、尺为阴,脉阴阳俱紧,即左右寸关尺三部俱紧。

脉紧为寒,寒为阴必伤阳。

《辨脉法》从上、中、下三焦受寒分析病机的不同。

寒邪有清、浊之分,人体有上下之别。

风寒为清,寒湿为浊,风寒上受,寒湿下流。

风伤卫气,寒伤荣血。

表为阳,里为阴,阳寸阴尺相对应,故脉法云:“脉阴阳俱紧,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

”风寒湿形态各异,伤邪为病轻重不同,故脉法分析:“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

阴中于邪,必内栗也。

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

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

”所以寒邪伤于表者,必病在太阳,寒邪居于内者,多病在少阴。

病在表,当发散,病在里,须温阳,治疗方法迥异,但以“紧去入安”。

此经文即“伤寒”概况的总结,从“脉阴阳俱紧”确定“伤寒”病邪之气的性质。

文意表明,导致“伤寒”的病邪有阴阳之分,伤于阳邪者首发在表,以上焦病候为主,伤于阴邪者首发在里,以下焦病候为主,但无论阴邪或阳邪,在传入中焦之后,病候即相同,中焦若不治,即传下焦,下焦属于“伤寒”病程的最后阶段,预后不良。

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

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

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摘要:一、张仲景简介二、伤寒金匮概述三、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1.太阳病脉象2.阳明病脉象3.少阳病脉象4.太阴病脉象5.少阴病脉象6.厥阴病脉象四、现代临床应用及启示五、总结正文:一、张仲景简介张仲景(150-219年),字仲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

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伤寒金匮概述《伤寒杂病论》共10卷,分为伤寒和金匮两部分。

伤寒部分主要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金匮部分主要论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的诊治方法。

三、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1.太阳病脉象:太阳病主脉为浮紧,浮数为表热证,浮缓为表虚证。

2.阳明病脉象:阳明病主脉为洪大,滑数为里热证,沉迟为里寒证。

3.少阳病脉象:少阳病主脉为弦细,弦数为热证,弦迟为寒证。

4.太阴病脉象:太阴病主脉为沉缓,沉细为寒证,沉数为热证。

5.少阴病脉象:少阴病主脉为沉微,沉细数为阴虚证,沉迟为阳虚证。

6.厥阴病脉象:厥阴病主脉为弦紧,弦数为热证,弦迟为寒证。

四、现代临床应用及启示张仲景所总结的脉象诊断方法在现代临床中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中医师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在不断证实,脉象与脏腑功能、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揭示了张仲景伤寒金匮脉象总结的科学性。

五、总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系统地总结了各种疾病的脉象特点,为后世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现代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于脉诊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运用。

他的脉法主要包括了切脉、察脉、诊脉三个方面。

下面将对张仲景的脉法运用进行浅谈。

首先,张仲景的脉法以切脉为主。

切脉是指通过脉搏的感触来推断疾病的性质、病位以及病情轻重。

张仲景提出了“九窍脉象”和“三部切脉”的概念。

九窍脉象是指通过切脉来判断九个窍脏的情况,如舌底、舌根、两颊、鼻、眼、耳、脉、口唇等。

通过九窍脉象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三部切脉是指切脉分别在寸口、关元和太渊三个部位,通过切脉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

其次,张仲景的脉法注重察脉。

察脉是通过观察脉搏的形态、强弱、速度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张仲景主张察脉应细致入微,不仅要观察脉搏的快慢、紧松,还要注意脉搏的粗细、有无寒热、有无弦缓等特点。

通过察脉可以了解病人体内的阴阳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向。

最后,张仲景的脉法还包括诊脉。

诊脉是通过切脉和察脉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脉搏的一些特点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张仲景提出了多种诊脉方法,如逆正脉、迟极脉、长短脉等,这些诊脉方法可以进一步细化判断疾病的特点。

张仲景的脉法在古代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脉法运用了中医对于脉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结合了他的临床经验。

他注重综合分析判断,重视病人的个体差异和脉象的变化,能够从细微之处观察到疾病的本质。

张仲景的脉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张仲景的脉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脉诊主要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感觉,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其次,脉诊只是医生获取病人信息的一种方法,不是万能的,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全面判断病情。

此外,脉诊也受到一些条件限制,比如脉搏感触不清等因素可能影响判断结果。

综上所述,张仲景的脉法在中医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运用切脉、察脉和诊脉等方法,系统地研究脉搏的特点,以此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每晚9点准时免费更新——以下是正文——摸脉和针灸,是人们心目中的中医学里最神奇的两门学问。

三根手指搭在手腕处,便知身患何病,小小银针扎一扎,便手到病除,你说神奇不神奇?《伤寒杂病论》里把脉象分为两大类:太过和不及。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伤寒大家胡希恕进一步解释说:“太过、不及皆是脉病,凡病脉不出此二类,出此则为平脉,故诊察之时,当细察太过、不及。

”胡希恕对脉象,有精致见解:平脉与病脉:在《伤寒杂病论》里,把无病健康人之脉称为平脉。

平,即平正无偏。

人若有病,脉失其平,即为病脉。

我们平常所说的浮、沉、迟、数、大、细等脉,皆为病病。

脉象分两大类: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

同理,脉象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而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

太过者,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本人注:太过与不及,总以平脉为标准作参考)。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动、脉体、血行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

一、脉象的两大类:太过和不及1、太过脉:浮、数、实、动、促、大、长、弦、紧、滑、急、洪;共12种。

2、不足脉:沉、迟、虚、结、代、短、细、弱、缓、涩、伏、微、芤、革;共14种。

二、脉象的三个方面:(一)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浮沉、迟数、虚实、结代、动促。

(二)来自脉体方面的脉象:长短、强弱、紧缓。

(三)来自血行方面的脉象:滑涩另外,还有复合脉(兼脉),如浮而数、沉而大、浮而大、沉而细等(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等,属于兼病),具体为:急脉(数之甚)、伏脉(沉之甚)、洪脉(大而实)、微脉(细而虚)、芤脉(浮大虚涩)、革脉(芤而弦)。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游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

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毛发。

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气候之变化而变化。

阳气主生长,故脉见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见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

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仲景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

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脉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见于此,所以独取气口,可察五脏六腑。

故《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属性不同,故脉象亦异。

浮取而得之者为腑脉,多见数象;沉取而得之者为脏脉,多见迟象。

所以然者,阳外而阴内也。

仲景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即是此意。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少阳经用药浅解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少阳经用药浅解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少阳经用药浅解少阳经在人体的两侧,从疾病的传变来说,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

从病位来讲,少阳属半表半里之间,表现的病机特点就是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身体素质好的,邪气重,正邪相争太多直接入阳明化热,形成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的白虎汤证,承气汤类证痞实燥满坚。

身体素质差的,要么病邪在少阳经流连,寒热往来,要么入厥阴经潜伏,形成伏邪,平时身体虚弱却总感觉上火,口苦咽干的属于这一类型。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的病机特点是正邪相争,少阳和厥阴又是调整身体气机的升降。

凡是气机逆乱的疾病表现都可以从少阳厥阴论治,口苦就是胃气不降,或胆气不降,胆汁反流等。

咽干,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喉痹从少阴少阳论治,咽部为表里的鉴别点,咽部以上的症状为表,咽部以下的症状为里。

目眩就是眼部疾患,可以从少阳论治。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病不可用吐法和下法,用完容易出现心悸和惊恐。

少阳病患者胸部满闷,心烦意乱,都是表现为情绪不好,耳部单侧病变也许有器质性病变,如中耳炎治疗的,双侧的听力下降多是功能性疾病,眼睛红血丝多也可以从少阳论治,多是少阳相火不藏。

少阳病的病机特点是正邪相争,病位是半表半里,不可吐下汗,从而引出了和法,和解少阳。

代表方剂就是小柴胡汤,四逆散,主药是柴胡和黄芩,柴胡和芍药。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有四个主要症状: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太阳病是发热恶寒,阳明病是但热不寒,少阳病是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是自觉症状,通过查体也可以看到胸胁部肌肉的紧张,情绪低落或者烦躁,同时伴有不愿意吃东西,或者总感觉恶心。

阳明病,肋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张仲景方征脉法

张仲景方征脉法

张仲景方征脉法“方证相应”是中医人非常熟悉的名词,可以说是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一大基础。

那么具体如何才能掌握经方背后内藏的核心,又如何在临床面对复杂情况时真正做到方证相应?陈建国老师为我们总结了4点要诀。

非常明确的是,如果我们临床处方能够与患者的病机吻合,也就是做到了方证对应,自然疗效就有把握。

因此,具体把握经方所代表的病机,是实现方证对应的前提。

我们学习经方,从原始著作的角度,对一张经方的认识,无非能够得到这样几个常见方信息:方药组成、症状、脉象。

除此之外,仲景书中还有一部分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等,这些信息对判断方证病机也很重要,但由于这方面的内容不多,后续内容涉及时再具体解读,我们这里以前三者为主体讲解如何获得方证。

根据领会经方原著内涵的需要,我总结为用四个方法相结合,由于经方原著每张经方涉及的内容不同,有时需要几种方法同用,因此,我们先讲解方法,后续用实例进行说明。

第一个方法总结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仲景书,还是其他经方的著作,把一张方的应用依据都归结为诸多的症状表现,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就是这张方能够治疗这些症状。

而这些症状表现,无论如何众多,无论如何纷繁复杂,它们之间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符合此方药的病机。

换一种说法,就是这些症状的内在联系,都是在这张方的病机之下出现的。

我们通过症状探寻病机,仍旧可以通过这个共通点来反推,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寻找这些症状的内在联系,就可以确定其病机。

如何掌握多个症状的内在联系呢?具体说,就是分析这些症状之间的共同点、共通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提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意思是正确的方法是探求它们的共同点,错误的方法是分析它们的不同点。

第二个方法关注与病机联系最密切的症状面对一张方证的诸多症状表现,许多情况下都会有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症状与这张方证的病机关系最为密切,这个症状就可以看作是此方证病机的直接反映,有的也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

后世一些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抓主症的思想,是很有道理并切实可行的。

中医脉诊讲座——仲景的脉法(PPT课件)

中医脉诊讲座——仲景的脉法(PPT课件)
者死。
四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 ,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可见,故四时有 微小的不同脉象变化,这是正常生理反
映,为有胃气之脉。
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 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 微沉。如果脉与四时不相应,太过不及
或见相克脉象则为病脉。
脉与四时相应
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病之轻重及预后转归之期。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 ,为太过,是肝脏之真气伤,故预后不好;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 正气不足,邪气反胜。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92条本为太阳病,但脉反沉,为里虚寒之证,虽有外感 之表,但里虚为重,故用四逆汤先救其里。
沉脉辨析
其他两条俱为少阴病,少阴病为心肾两虚之证,为里虚寒盛阳不 外达、故有四肢厥逆、宜四逆汤回阳救逆,而阳虚更甚者,加附 子二枚,以助回阳之力。
少阴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主之。此为少阴阳虚又有外感,属于少阴表证,故宜附子温中而 兼用麻黄解表,细辛交通心肾,以治少阴表证。
病在里;或脉来小,去则反而脉体大,为脉之太过,邪在表;或寸脉微 小,尺脉洪大为关格之脉。秋属肺为微毛之脉,如见缓迟之脾脉,土能
生金,其病当愈;
如见数脉为热盛乘袭于肺,火克金之脉,故其病剧。再如二月为春生之 木气当旺,应见微弦而濡弱之肝脉,如果出现毛浮之肺脉,为金克木, 故肝病至秋旺之时而死。
脉与四时相应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以“××病脉证并治" 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的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 者相结合。
仲景脉法的特点,是辨脉寓于辨证之中,脉、证结合 ,而非阔谈脉象理论。
脉、证、治并举
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张仲景脉法2

张仲景脉法2

张仲景脉法2〔2.12〕【原文】脉阴阳俱弦。

无寒热。

为病饮。

在浮部。

饮在皮肤。

在中部。

饮在经络。

在沉部。

饮在肌肉。

若寸口弦。

饮在上焦。

关上弦。

饮在中焦。

尺中弦。

饮在下焦。

【译释】脉来长而挺直,且张力较大,谓之弦脉。

脉阴阳俱弦,即脉寸口关上尺中三部俱弦。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上为阴阳之交界,文中虽言阴阳,实指寸口关上尺中三部。

而脉之浮沉也分阴阳,即脉浮为阳,脉沉为阴,脉阴阳俱弦,此阴阳何以指尺寸而言?从文中“若”字,可以判别,一个“若”字,打破了阴阳俱弦这一总局,分裂出寸口弦、关上弦、尺中弦三新小局,由此可以证明:脉阴阳俱弦,为寸口关上尺中三部俱弦。

无寒热,为病饮,说明脉阴阳俱弦,非独主痰饮水湿,亦主具有寒热症状的病证以及其它病证。

如肝胆病变、寒客脾胃、肝肾虚寒等,都可以见到弦脉。

弦脉主病不一,略演其例:咳嗽喘息、气短、浮肿,脉浮弦者为支饮;咳嗽、胸胁痛、胁下有蓄水,脉沉弦者为悬饮;热盛脉来弦数;寒盛脉来弦迟;虚证脉多弦大;拘急脉见弦小;又口吐涎沫清水,胁腹有积块,嗳酸、嘈杂、胁痛、饮食减退,脉多单弦为饮癖;腹痛泄泻,寒气上冲,手足逆冷,疝痛等,脉多双弦为寒痼。

示例以明其脉证相关,诚实不可偏断也。

故诊病饮,首先须排除弦脉所主其它病证,方可凭弦脉,再通过三部九候,辨其病饮所在部位以及浅深程度。

在浮部、在中部、在沉部,是在脉阴阳俱弦的前提下,论述病饮的浅深程度,即在皮肤、在经络、在肌肉;继而又分别以寸口弦、关上弦、尺中弦,论述病饮所在的部位,即在上焦、在中焦、在下焦。

治饮之法,当随证而立,或以发汗,或以温散,或以渗利,上以越之,中以导之,下以竭之,此为治饮之旨也。

由此揭晓:阴阳,不可以不辨;色脉,不可以不参,此为中医诊法之大要也。

【选注】《义疏》:此示平脉辨证法也。

曰:脉阴阳俱弦者(此言阴阳俱弦,即浮沉俱弦)此先平脉;曰无寒热者,此再辨证。

以弦为血凝其气,主病不一,如沉弦在肝,经属厥阴;浮弦在胆,经属少阳;虚弦为三焦之伤;双弦为中寒之候(两手弦,为双弦)。

医圣张仲景教你如何诊脉

医圣张仲景教你如何诊脉

医圣张仲景教你如何诊脉昨天我们讨论了“悬丝诊脉”,可能很多朋友会有不同的意见,这很正常。

我们只是想告诉大家,任何事情都有规律,也都有限度,真理再向前一步,便是谬误。

脉诊对中医很重要,但是将脉诊神秘化,赋予脉诊超越医生能力范围的特异功能,这是对大众的欺骗,对脉诊的伤害,对中医的伤害,最终就是对人类自己的伤害。

如果大家还是心存疑虑,我们看看医圣张仲景是怎么诊脉的,这应该更有说服力。

医圣都没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神才有的吧。

NO.1 阐明病机《伤寒论》第12条桂枝汤证的脉象是“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从脉象而言,这里的阴阳是就指医生切脉的指力。

浮取轻按为阳,沉取重按为阴。

阳浮而阴弱,即轻取脉浮,重取脉弱,也就是指脉象浮缓。

阳浮而阴弱的脉象,阐明了太阳中风的病机。

阳浮指寒邪袭表,卫阳向外抗邪,正邪相争,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为有余之象;阴弱指卫气抗邪于外,不能固护肌表,营阴外泄,人体出现汗出的症状,为不足之象。

这一病机与第95条所说的“营弱卫强”相同,现在也称为“卫强营弱”。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趺阳脉属足阳明胃经,诊之可候胃气的盛衰。

其脉浮为胃气强,主胃中有热;涩主阴津不足,胃热迫津,偏走膀胱,致津伤则趺阳脉涩。

胃热气盛,迫津偏渗膀胱,致肠燥便秘,故见“小便数,大便硬”。

其中,解释一下“其脉浮为胃气强,主胃中有热”这句话。

《伤寒论》中的浮脉除了主表,还主热,如第138条小陷胸汤证之“浮滑”;第154条大黄黄连泻心汤之“关上浮”;第176条白虎汤证之“浮滑”;第223条猪苓汤证之“浮”等等。

主表的浮脉与主热的浮脉,从脉象看,应有区别。

前者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后者是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

NO.2 推测变化《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静,静止,未变之意。

太阳、少阳、阳明都是什么意思?张仲景在这受到了启发

太阳、少阳、阳明都是什么意思?张仲景在这受到了启发

太阳、少阳、阳明都是什么意思?张仲景在这受到了启发黄帝内经之阴阳离合论中医确实不要轻易去学,因为当你学后会发现中医特别有意思!中医认为自然界和人的内部是相对应的!天之阴阳,人之阴阳有什么关系,那些高大上的阴阳术语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虽然很难通过此篇详细理解,但可略知一二,为我们学习《伤寒论》打一点基础。

理论看似枯燥,实则非常有趣!自然与人之阴阳黄帝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自然界中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人体有三阴三阳,这个跟自然界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歧伯解释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分法而已,阴阳可以无限的去分割,分成几十上万个阴阳都可以!(这里说明阴阳不是绝对的!)自然界阴阳原则:自然界,在地表下的都是属于阴,在地底下叫“阴中之阴”,长出来了叫“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人体阴阳原则横隔图,肝脏在图左,脾脏在图右,肾脏像两个种子在横隔下,水(肾)生木(肝),木(肝)生火(心),火生土(脾),以此循环。

横隔像地表一样是界限,上面为阳,下面为阴。

在自然界中,春天为万物生根发芽的时候,夏天为生长的时候,秋天为收成的时候,冬天为闭藏的时候。

在人体中跟自然界中一样,我们之前说过人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跟着自然走,更健康!三阴三阳,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太阳篇、少阳篇、阳明篇就是从黄帝内经的这章中来的!认知三阳:按照人体的方位:人的正面---广明人的背面----太冲肾脏的上面---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至阴穴太阳经上端终于----睛明穴横隔以下都为阴,阳明也是生于地下所以阳明是阴中之阳注:太阳是少阴之表人身上下分:上半身属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脾)太阴前面的经脉----阳明(胃)阳明经起于大趾侧次趾之端的厉兑穴,注:阳明是太阴之表,阴中之阳厥阴(肝经)少阳是厥阴之表,阴中之少阳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三条阳经的井穴都在脚上太阳主表---开,人体跟自然界开的门户少阳介入表里---枢(栓东西),门的枢纽,主要是运输,阴阳在人体中运动,因为少阳。

△△【六经辩证…之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之...

△△【六经辩证…之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之...

△△【六经辩证…之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之...【六经辩证…之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之二@快问中医@株洲齐国华【少阳病】,张仲景在临床看到得了伤寒病以后,一些病人既不像太阳病那样,又不是阳明病,而是表现出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痞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表现出来的呢往往是一些胆火。

口苦、咽干、目眩是不是胆火?心烦喜呕是不是胆火扰心?胆火犯胃是不是就喜呕?胆火属少阳,这类病被张仲景叫作少阳病。

少阳病与太阳病之间关系也很密切。

太阳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能传到少阳,但阳明病不会传。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这是少阳病,并不是说少阳病一定是少阳经的病,就像阳明病其实跟阳明经络相关不大。

你说太阳病跟太阳经络很密切,其实到三阴那跟经络基本无关了。

不要认为太阳病都是太阳经络的病。

你看太阳病包括了喘的症状,它包不包括肺的病变啊?非照道理是属于什么?手太阴肺,对不对?那严格来说的话,那肺的病变是不是应该为太阴病变,但偏偏在太阳病变中。

这是从临床实践中来的,是非常的灵活,往往最实际的东西、最现实的东西就不是完美的。

我们讲到太阳的时候叫三阳,阳明叫二阳,那少阳是一阳。

我们讲到太阳的时候太阳是卫气,阳明的时候是胃气,其实少阳是胆气、胆阳。

从脏腑来讲,但其在身体里起什么作用呢?《黄帝内经》里讲: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可见胆的重要性。

因为胆是主少阳、一阳,是阳气的初生。

从八卦来讲,是震卦,是阳气虽然非常弱,非常小,但有种向上的趋势,就像初生的太阳。

这少阳之气,能鼓动全身的阳气一起运动。

为什么十一脏取决于胆呢?就是十一脏都需要靠着胆气去推动、去调理,相当于班里的文娱委员,虽然大家学习很用功,还是需要文娱委员去活跃气氛。

如果缺乏这个角色,这个班级就会死气沉沉。

一个成功的班级需要班长这个君主之官厉害,也要靠文娱委员这个少阳之气。

这个胆气就是这样,虽然很小,但蒸蒸日上,对全身脏器都有调节作用。

所以它的作用部位在全身,在十一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中医药2019年6月第12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 2019,Vol.12,No.6909 参考文献[1] 陈勇,黄小燕.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28⁃4329.[2] 杨红艳,李文倩,冯建明,等.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5):677⁃679.[3] 曾文卫.探讨干燥综合征中医病机原因与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30⁃31.[4] TSIGALOUChristina,STAVROPOULOUElisavet,BEZIRTZOGLOU Eugenia.Current Insights in Microbiome Shifts in Sjogren 's Syndrome and Possibl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J].Front Immunol,2018,9:1106.[5] RAMOS Casals M,BRITO Zerón P,KOSTOV B,et al.Google⁃driven search for big data in autoimmune geoepidemiology:analysis of 394,827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J].Autoimmunity Reviews,2015,14(8):670⁃679.[6] TAPINOS N I ,POLIHRONIS M ,TZIOUFAS A G ,et al.Sjögren’s syndrome.Autoimmune epithelitis [J].Advances inExperimental Medicine \s&\sbiology,1999,455(8):127.[7] MAVRAGANI Clio P,MOUTSOPOULOS Haralampos M.Sjögren’s syndrome.[J].Annu Rev Pathol,2014,9:273⁃285.[8] 陈昱豪.中医药治疗燥痹的用药特色与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9] 周敏.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7.[10] 宣磊.董振华学术经验总结及滋阴祛湿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11] 王雪茜,闫军堂,刘敏,等.王庆国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治思路与用药特色[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4):40⁃42.[12] 杨佳,刘健,张金山,等.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6):534⁃536.[13] 董庆,刘小琴,郭海燕,等.干燥综合征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6,42(5):588⁃590.[14] ZHANG Peilin,MINARDI Lawrence M,KUENSTNER J Todd etal.Anti⁃microbial Antibodies,Host Immunity,and AutoimmuneDisease[J].Front Med (Lausanne),2018,5:153.[15] BIRT J A,TAN Y,MOZAFFARIAN N.Sjögren’s syndrome:managed care data from a larg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highlight real⁃world health care burden and lack of treatment options[J].Clinical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2017,35(1):98.(收稿日期:2018⁃07⁃05)(本文编辑:禹佳)㊃争鸣㊃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JYB⁃JS⁃147)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超(博士研究生)㊁刘旎(硕士研究生)],方剂教研室(张林),各家学说教研室(宋佳)作者简介:王超(1989-),201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经方治疗㊂E⁃mail:1072128371@通信作者:张林(1980-),女,博士,副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㊂研究方向:方剂学的临床诊疗及现代化研究㊂E⁃mail:doctorzhanglin@浅论张仲景之 少阳脉”王超 宋佳 刘旎 张林【摘要】 古人言 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㊂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 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㊂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 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 少阳脉”的诊断意义㊂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 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㊁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㊂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㊂【关键词】 脉诊; 张仲景; 少阳脉; 伤寒论; 辨诊法【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9.06.023910 环球中医药2019年6月第12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2019,Vol.12,No.6 自古以来,脉诊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㊂从‘史记㊃扁鹊仓公列传“[1]: 扁鹊虽言若是,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㊂”到‘黄帝内经“中治疗疾病的总体思路: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㊂”同时‘伤寒病论“中涉及脉象的条文约占三分之二,可见倡导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 医圣”张仲景更是对脉诊推崇备至㊂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的六部脉诊法为现代中医临床医生最为熟知且应用最为广泛的脉诊方法,然而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记录的各种脉诊法并非与之完全一致:从三部九候诊法到十二经脉原穴诊法,从十二经脉标本诊法到人迎气口脉法,可见当时更为广泛应用的是诊断全身经脉虚实的遍身诊法㊂由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距今较远,而各种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传承较差已经很少有人继续应用,所以对于遍身诊法的各处诊断部位争议较大㊂而在所有的脉诊部位里争议最大也就是 少阳脉”的位置,现笔者就‘黄帝内经“及仲景脉法中记载的 少阳脉”相关信息讨论于下,敬望同道指正㊂1 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2]自序中就明确指出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㊁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所谓窥管而已”㊂以此来批评当时某些医生不深入学习与实践,草率地略对人迎㊁趺阳等部位的诊断[3]㊂纵观整部‘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多次提到并使用人迎脉㊁趺阳脉㊁少阴脉㊁少阳脉等进行诊断疾病,尤其是涉及到病情较重或者复杂病情时,甚至经常使用两部脉或者多部脉相参的方法,如‘伤寒论“[2]第362条: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㊂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㊂”通过对比少阴脉与趺阳脉的大小来判断下利病情预后情况㊂同时现在中医大夫临床常用的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的六部脉诊法是在‘脉经“中提出并广泛应用的,而并非张仲景㊂仲景脉法具有其时代独特性:大部分脉均只言脉象而不涉及脉位,即使谈到脉位的条文中,多以 阴脉” 阳脉”或 尺寸”表明脉之在尺㊁在寸,而很少论及关脉,如‘金匮要略“论述痰饮病 寸脉迟,尺脉微”[4],此处的寸脉㊁尺脉是指上焦与下焦的标本因果关系,而并非论述人体的脏腑器官关系㊂可见此时的寸关尺部位并非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而只是指代人体的上中下三焦部位㊂‘金匮要略㊃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4]中更是明言这种寸口脉与人体三焦位置的对应关系: 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㊂”从仲景脉诊方法多以阴阳论尺寸㊁鲜提关部来看,乃知此是一种阴阳脉诊法,而且它没有说明寸关尺的长度,更没有将寸口脉分候脏腑,与‘脉经“差异悬殊,与现在医师多将寸口脉分为六脏脉诊法不同,二者完全是两套诊脉思路㊂综上可见,仲景脉法并非与今日所常用的 独取寸口”诊法完全相同,而是处于从‘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倡导寸口脉法的过渡阶段,其脉法以寸口脉诊为主,同时重视趺阳脉对胃气的候诊,并兼用少阳脉诊㊁少阴脉诊等对经络气血阴阳的诊察[5]㊂趺阳脉,即足阳明胃经冲阳穴所在的足背动脉搏动处,主侯脾胃病,还能预测胃气的存亡㊂少阴脉,即足少阴肾经太溪穴所在的位置,主侯肾气的虚实㊂而对于少阳脉的位置与功能,历代医家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论述㊂2 仲景 少阳脉”概念的提出与探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仅有两处论及 少阳脉”㊂第一处为‘伤寒论“[2]第271条: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㊂”此条条文,因受传统教条的伤寒传变顺序的束缚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所以多将 少阳脉小者”句式断为 少阳,脉小者”㊂既已知张仲景在判断疾病预后时多参考遍身诊法,便可知此处句式应该断为 少阳脉,小者”,对于其解释亦便更加明了:伤寒病已患三日,应传少阳,但诊少阳之脉,脉见小象,说明邪未传少阳,势已衰微,从而测知太阳伤寒病就要痊愈了[6]㊂纵观整部‘伤寒杂病论“我们就会发现张仲景在判断疾病预后状况时,经常会参考阳明脉㊁少阴脉等,所以在此处条文中提及 少阳脉”亦是情理之中㊂第二处是‘金匮要略“[4]第十四篇‘水气病脉证并治“ 师曰: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抟,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溏,胃气衰则身体肿㊂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㊂此段条文系统的列举了对于 寸口脉” 趺阳脉” 少阳脉” 少阴脉”不同部位的诊断结果㊁病机分析及症状表现,印证了仲景脉法中使用的遍身诊法㊂对于此处 少阳脉”的位置,历代医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唐宗海[7]认为是足外踝阳跷脉之前,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为少阳脉;黄竹斋[8]认为两额动脉为少阳脉;吴谦[9]说是右尺脉;尤在泾[10]说 少阳者,生气也”,均指肾中真阳;二版‘金匮要略“教材[11]指出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耳和髎部位之动脉㊂对于上述医家不同观点,笔者更加赞同黄氏之两额动脉之说,但黄氏之‘金匮要略方论集注“对此并没有详细解释㊂根据原文可知,对于 少阳脉”的诊断与 小便不利” 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关系密切㊂‘灵枢㊃根结“[12]曰: 少阳为枢,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阳㊂”少阳枢机不利,正常的水液输布功能就会发生障碍,因而便会产生 小便不利”等水气疾病㊂‘伤寒论“[2]第107条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第147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㊂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㊂”等条文对此已经详细论述㊂3 历代医家对于 少阳脉”位置的讨论少阳包含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两大经系,少阳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焦与胆㊂然而三焦专职疏通水道且与肾㊁膀胱关系密切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论述详备㊂‘素问㊃灵兰秘典论“[13]: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㊂”‘灵枢㊃本藏“[12]: 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㊂”胆居中焦,内藏精汁,与肝相连,相互为用,共主疏泄,其内又寓相环球中医药2019年6月第12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2019,Vol.12,No.6911火,调畅气机,助脾胃之运化;胆经上至布胸中,下走胁肋,胸胁之部,外连皮腠,内接脏腑,是阳气升降出入的枢纽,可知胆在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亦是必不可缺㊂然而其 少阳脉”确切应候何处?众所周知,‘伤寒论“之六经多言及足经而少言及手经,更有甚者认为凡是未明确言及手足经的皆是在说足经,如黄龙祥[14]㊂所以笔者认为此处的 少阳脉”与足少阳胆经密不可分,切不可因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就断定此处之 少阳脉”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耳和髎部位之动脉,诚如张建荣[15]㊁刘丹彤等[16]所言之㊂‘素问㊃三部九候论篇“: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㊂”[13]对于其解释,王冰[17]注云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所行”;张介宾[18]注云 额傍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杨上善[19]注云 两额足少阳脉之动”㊂由此可知,颔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可以候足少阳脉气㊂无独有偶,‘灵枢㊃邪气藏府病形“[12]: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㊂”由此可知,其足太阳与足少阳之间的大络可以候手少阳三焦经的脉气,而此处的大络也是指颔厌部位的两额动脉㊂因而便知仲景所言之 少阳脉”乃两额动脉㊂‘马王堆出土帛书“中的‘阴阳十一灸经“中记载: 少阳之脉系于外踝之前廉 出耳前㊂”[20]此处的少阳之脉多指现在我们所认同的 足少阳经”;同时此书中并没有关于手少阳经的记载,而是直言 耳脉”㊂同时‘灵枢㊃经脉“中关于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均有着共同的循行: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㊂”[12]可见耳部是少阳经(包括足少阳经与手少阳经)的重要循行部位,所以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可以候少阳脉气,证据充足㊂关于 卑”字,‘说文解字“曰: 贱也㊂执事者㊂”[21]徐锴[21]解释曰: 右重而左卑,故在甲下㊂”‘易㊃系辞“ 天尊地卑”[22];可见 卑”在古代都是低下的意思㊂‘伤寒论㊃平脉法“中早有论述: 荣气弱,名曰卑㊂卑者,心中常自羞愧㊂”[2]可见张仲景对于 卑”字的解释非常简单明确:气血虚弱㊂所以综上所述, 少阳脉卑”就是指颔厌部位的两额动脉虚弱的意思㊂在上述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伤寒论“第86条: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㊂”[2]中, 额上陷脉急紧”的断句问题便迎刃而解,其应断为 额上陷脉,急紧”㊂显然此处言及的 额上陷脉”也应该是 少阳脉”的诊断部位,即颔厌部位的两额动脉㊂从而这条条文就变得更加简单明了:本来就津液亏虚的衄家,不可以再盲目的发汗,如果汗出导致体内津液进一步亏虚就会出现,少阳脉陷下而脉象急紧,进而视物不清,魂扰而不得安眠㊂4摇现代临床上 少阳脉”的诊断意义研究发现,仲景的遍身诊法直到今天在临床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现代西医呼吸科经常利用中医传统的少阳脉(额动脉)以诊发热;临床医生亦有不少从肝胆论治腮腺炎,因为腮腺位于少阳胆经循行所过之处㊂综上研究可知,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也应予以重视,并加以发掘应用㊂但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书籍成书较早,年代久远,文辞古奥,脉象含义难辨,部分脉象概念交叉重复㊂因此,正确地理解原文,还原本意,是继承发扬应用各种古脉学的关键㊂脉学精深玄妙,历代医学家皆把脉诊作为诊断疾病的法宝,而我们更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让这种独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式为更多的人学习了解㊂参考文献[1] 西汉㊃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186.[2] 东汉㊃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45,48,59,81,98,[3] 王超.关于仲景脉学的几点问题商榷[J].环球中医药,2017,1(10):103⁃106.[4] 东汉㊃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平,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43,55.[5] 宋银枝.趺阳脉诊及其临床应用初探[J].光明中医,2010,25(11):1956⁃1958.[6] 张喜奎.伤寒论若干问题求正[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2):12⁃13.[7] 清㊃唐容川.唐容川医学全书[M].胡国臣,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67⁃468.[8] 黄竹斋.黄竹斋医书全集(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20.[9] 清㊃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71.[10] 清㊃尤在泾.尤在泾医学全书[M].孙中堂,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46.[11] 李克光.金匮要略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2.[12] 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96.[13] 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42.[14] 黄龙祥.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56.[15] 张建荣.‘金医要略“脉诊概要[J].仲景脉学求真(续3),2009,11(3):111⁃121.[16] 刘丹彤,张小勇.仲景非寸口脉诊源流初探[J].仲景脉学求真(续3),2009,11(3):121⁃125.[17] 王冰.王冰医学全书[M].王国辰,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6⁃117.[18] 明㊃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M].李志庸,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2.[19] 隋唐㊃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56.[20] 裘锡圭.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4:136.[21] 东汉㊃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96.[22] 佚名.周易[M].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87.(收稿日期:2018⁃04⁃18)(本文编辑:韩虹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