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妇产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2015)[001]
最新: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90%以上,是早孕期孕产妇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对输卵管妊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均不统一,亦缺乏早期、快速诊断的方法。为了使国内各级妇产科医师规范诊治输卵管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9年5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外相关共识及指南,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编写“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对输卵管妊娠的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指导。
1 流行病学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在早期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2%~3%。尽管诊断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是输卵管妊娠破裂仍旧是妊娠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2011—2013年在美国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人数的2.7%。
2 高危因素
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输卵管损伤或手术史、盆腔炎性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等。既往有异位妊娠病
史的女性复发风险增加,有过1次异位妊娠病史者,其重复异位妊娠概率约为10%;有过2次以上异位妊娠病史者,则再发的风险增加至25%以上。
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35岁。
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患异位妊娠的风险低于未使用宫内节育器者,然而一旦带环妊娠,则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达53%。其余如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失败、前次选择性终止妊娠、流产、剖宫产均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33%~50%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没有明确的高危因素。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研究新型镇痛药物和方法,提高患者术后舒 适度。
植入物移位或脱出处理
改进植入物固定方法,降低移位或脱出风险 。
排尿功能障碍处理
探索有效康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排尿功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患者认知
加强患者对盆底重建手术和并 发症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
。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心理疏导和支持。
预防策略制定和执行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降低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
提高手术技能
加强医生手术培训,提高手术操作熟练度和准确 性。
选择合适植入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植入物类型和规 格。
严格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降低感染风 险。
处理方法研究和进展
感染处理
研究新型抗菌药物和生物材料,提高感染治 疗效果。
制定共识
根据证据和专家意见,制定共 识内容,明确并发症登记的范 围、方法和要求。
审议与修改
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和修改,形 成共识终稿。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开展女性盆底重建手 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适用对象
包括手术医生、护士、患者及其 家属等。通过共识的推广和实施 ,提高医务人员对并发症的认识 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盆腔膜解剖推荐名词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3 盆腔膜解剖结构特点与功 能
盆腔膜的结构组成
腹膜
覆盖在盆腔内器官表面的薄膜,分为前腹膜和 后腹膜。
盆膈
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封闭骨盆下口的结构 。
尿生殖膈
由会阴深横肌及其筋膜组成,位于尿生殖三角内的结构。
盆腔膜的功能作用
支持作用
盆腔膜通过其坚韧的纤维组织,对盆腔内器 官起到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指导临床医生规范使用盆 腔膜解剖术语
推广和应用本共识,提高临床医生对盆腔膜 解剖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术语使用,减 少沟通障碍。
辅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 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盆腔膜解剖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 疗
加强妇科、泌尿科、消化科等相关学科的协 作,共同研究和解决盆腔膜相关疾病的治疗 问题。
06 对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 展望
未来研Fra Baidu bibliotek方向和重点
01
深入研究盆腔膜生 理功能
进一步揭示盆腔膜在女性生殖系 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与相关 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02
拓展盆腔膜疾病诊 疗手段
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 盆腔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 效果。
03
关注盆腔膜与其他 系统的联系
研究盆腔膜与泌尿系统、消化系 统等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相 关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布时间:2015-12)
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布时间:2015-12)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妇科常见、对生育功能严重危害并且治疗效果较差的宫腔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继1894年首次发表IUA的文献报道之后,1948年,Asherman详细描述了29例流产或产后刮宫所致IUA病例,并将其定义为“损伤性闭经(traumatical amenorrhe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目前,IUA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宫腔手术的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文献报道,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所致的IUA发生率高达25%~30%[1],已经成为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重度IUA尚无有效恢复生育功能和月经生理的治疗方法;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再粘连率高达62.5%[2],妊娠成功率仅22.5%~33.3%[3-4]。
由于国内对IUA研究的资料有限,缺乏大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本共识参考2010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sts,AAGL)发布的关于IUA的临床指南[5],结合我国的具体临床实践,参照加拿大预防保健服务专责小组(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6]及美国预防保健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15)
狭窄。 (4)阴道纵隔:阴道纵隔不影响性生活及分娩
者 无 需 手 术(如 完 全 性 阴 道 纵 隔 合 并 双 子 宫 颈 者)。有不孕或反复流产史的完全性或部分性阴道 纵隔影响Biblioteka Baidu生活或分娩时阻碍胎先露下降者,应行 阴道纵隔切除术。
· 732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年 10 月第 50 卷第 10 期 Chin J Obstet Gynecol,October 2015, Vol. 50, No. 10
出部切开。 (2)外生殖器男性化:外生殖器男性化主要表
现为阴蒂增大。手术关键是术前一定要明确诊 断。按女性生活意愿或要求进行手术。建议青春 期手术。手术应选择保留血管神经的阴蒂整形术, 同时手术矫治外阴其他畸形等。同时注意性腺的 处理和内分泌治疗。
表 2 外生殖器、阴道、子宫颈畸形的分类
畸形总称 子宫颈畸形
阴道畸形
外生殖器 畸形
分类 子宫颈未发育 子宫颈完全闭锁 子宫颈管狭窄 子宫颈角度异常 先天性子宫颈延长症
伴子宫颈管狭窄 双子宫颈等子宫颈
发育异常 副中肾管发育不良
(MRKH 综合征) 泌尿生殖窦发育不良 副中肾管垂直融合异常
副中肾管侧面融合异常
一、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的诊断 (一)临床症状 1. 闭经:约 50%原发性闭经的患者为性腺发育 异常,20%为生殖器官畸形(如 MRKH 综合征、处女 膜闭锁等)。 2. 生殖器官梗阻症状:生殖器官完全梗阻最常 见的表现为痛经和周期性下腹痛,还可有盆腔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症状。生殖器官不完全梗阻时, 可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当梗阻合并感染时,表现为 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相关症状。 3. 不良妊娠结局: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可能与 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儿生长受限、产程进展异 常、产后出血相关。残角子宫妊娠可导致子宫破 裂,甚至危及生命。 4. 性交困难:因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或性交 困难而首诊。多为外阴阴道畸形。 5. 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症状:30%~50%的生殖 器官畸形患者存在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大部分患 者无泌尿系统症状;部分可出现月经期血尿和泌尿 系统感染症状;少部分尿道开口异常者,可有阴道 结石。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 肌瘤) 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 肌瘤) 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正文
子宫(肌瘤)分碎术是指在腹腔镜下借助高速旋转的电动分碎器旋切子宫或肌瘤后将其从腹腔内取出,完成“子宫良性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医疗器械的使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一些相关的并发症。该手术方式可使良性肿瘤患者获得微创手术效果,但是无论是良性的子宫肌瘤还是误诊为“良性”的子宫肉瘤,经无保护措施的子宫(肌瘤)分碎术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与组织碎片的播散种植。多数患者可能因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而被迫再次手术。对于子宫肉瘤患者来说,误用分碎术势必将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医源性负面影响。鉴于此,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的组织下,由全国35位妇科肿瘤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了我国首部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专家共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详细介绍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并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指导应用。本文就该《共识》进行解读。分碎器从获批临床使用到禁用,再到起死回生———国内首个《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
近30年,腹腔镜手术蓬勃发展,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解决将较大肿物从腹部微小切口取出耗时且复杂的这一难题,提高腹腔镜手术的优势,腹腔镜电动分碎器于1991年应运而生。1993年
Steiner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电动分碎器的使用,并指出该设备是安全有效的。1995年腹腔镜电动分碎器获得FDA批准应用于临床。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难以准确统计,估计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可达25%,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子宫肌瘤的诊治共识或指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高危因素为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黑色人种及子宫肌瘤家族史等,这些因素均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
1. 遗传易感性学说:
该学说是基于以下研究结果:(1)子宫肌瘤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高;(2)单卵双胎女性都发生子宫肌瘤的概率远高于双卵双胎女性;(3)子宫肌瘤的进展和临床严重程度与种族密切相关;(4)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某些遗传性疾病相关,40%~50%的子宫肌瘤患者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另外,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酶的异常、细胞凋亡、高迁移率族蛋白家族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相关。
2. 性激素学说:
该学说认为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主要基于以下证据:(1)子宫肌瘤好发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期妇女,青春期前
少见,而绝经后发展停止或肌瘤缩小;(2)妊娠期雌、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肌瘤有增大的倾向;(3)外源性性激素摄入如激素补充治疗会引起肌瘤增大;(4)抑制性激素分泌的药物治疗能使肌瘤缩小。然而,雌、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是否为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目前仍存在争议。
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设置及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
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设置及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
日间宫腔镜手术是指患者一日内且不过夜入、出院完成的宫腔镜手术,设置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全国有资质的各级医疗机构以不同形式和规模在开展日间宫腔镜手术,但尚缺乏统一的制度流程和规范。本共识以国际日间手术学会和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发布的相关文献为参考,结合中国开展日间手术成熟的医疗机构的制度流程,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的设置、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到质量控制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及转运给予了共识性建议,同时,对医疗、护理和麻醉三个维度的评估和相关问题处理制定了规范化流程。
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于2015年10月发布,日间手术指患者在一日(工作日且不过夜)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和操作。
开展日间宫腔镜手术、设置开展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是解决三甲综合或专科医院妇科疾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提质增效,高效运营,将大量宫腔镜手术作为日间手术进行管理,住院病房可收治更多复杂、疑难病症患者,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符合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1⁃2]。日间手术所带来的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以及对医疗安全保障的要求,从根本上推动医生进行自我技术水平的创新和临床能力的提升。日间手术理念是促使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科室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基础。
一、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的设置
日间宫腔镜手术应该在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完成。根据各医院运行模式的不同,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可以是单独的中心,也可以是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一部分。规范的模式是医院设置独立的综合日间手术中心,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是其组成部分。见图1。
最新: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的专家共识
最新: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的专家共识
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是指手术组织/部位损伤后,在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和结局,粘连所致的疾病包括女性不孕/不育肠粘连/梗阻、慢性腹痛/盆腔痛等多种并发症,并增加盆腹腔再次手术的操作难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本共识,通过分析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粘连形成机制和相关的临床结局,总结盆腹腔粘连风险的评估系统。本共识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关治疗或干预方案给出循证评价[1])(表1),以期综合评估有关降低妇科手术术后粘连形成的各种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我国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的临床规范。
01术后粘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生机制
术后粘连是困扰妇科医生的术后并发症[2],60%-90%的妇科患者盆腹腔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3]。苏格兰手术与临床粘连研究学组(Surgical and Clinical Adhesions Research,SCAR) 综合分析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并发症[4,5],观察到约1/3经历开放性腹部或盆腔
手术的患者,术后10天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明确的或可能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李晓燕等[6]的回顾性临床资料表明,有腹部手术史再次因妇科疾病指征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壁切口下粘连发生率为40.6%,其中切口下大网膜粘连占59.4%,肠管粘连占40.6%。Ellis等[4]对2979例开腹手术进行10年的随访研究,有35%的患者在术后10年内因粘连再次入院治疗,其中22%的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年内发生粘连,随着手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粘连相关的并发症仍会持续存在。大部分患者主诉为轻度腹部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继发肠梗阻、不孕、慢性盆腔痛[7,8],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副损伤增加等诸多临床问题,因此,妇科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尽量评估粘连发生的风险,并在术中采取适当的防粘连措施,以降低粘连并发症的发生。
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及诊断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是指手术组织/部位损伤后,在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和结局,粘连所致的疾病包括女性不孕/不育、肠粘连/梗阻、慢性腹痛/盆腔痛等多种并发症,并增加盆腹腔再次手术的操作难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本共识,通过分析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粘连形成机制和相关的临床结局,总结盆腹腔粘连风险的评估系统。
本共识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关治疗或干预方案给出循证评价[1]( 表1) ,以期综合评估有关降低妇科手术术后粘连形成的各种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我国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预防的临床规范。
1-术后粘连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生机制
术后粘连是困扰妇科医生的术后并发症[2],60% ~90% 的妇科患者盆腹腔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3]。苏格兰手术与临床粘连研究学组( Surgical and Clinical Adhesions Research,SCA R) 综合分析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并发症[4,5],观察到约1 /3 经历开放性腹部或盆腔手术的患者,术后10 天内发生2 次或2 次以上明确的或可能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李晓燕等[6]的回顾性临床资料表明,有腹部手术史再次因妇科疾病指征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壁切口下粘连发生率为40. 6%,其中切口下大网膜粘连占59.4% ,肠管粘连占40.6% 。
Ellis 等[4]对2979 例开腹手术进行10 年的随访研究,有35% 的患者在术后10 年内因粘连再次入院治疗,其中22% 的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 年内发生粘连,随着手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粘连相关的并发症仍会持续存在。
预防剖宫产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
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背景
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2 5 % ~ 3 5 %,是女性不孕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引起不孕的输卵管病变包括输卵管近端梗阻、远端梗阻、全程阻塞、输卵管周围炎、输卵管功能异常和先天性输卵管畸形。输卵管性不孕的高危因素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史、盆腹部手术史、阑尾炎、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近2 0多年来,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正在被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替代,由于治疗结局与诊断的准确性、病变的特征、医疗手段的供给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都密切相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大势所趋,而各级医生对该领域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当前仅有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就此问题提出过专家共识。根据目前的中国国情,参考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循证证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提岀了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方法
本专家共识采用共识会议法,由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专家以公开讨论
方式针对输卵管性不孕诊治的硏究证据进行评估,最终专家小组成员得出—致性程度较高的推荐意见。
(1)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 y , H S G)是诊断输卵管通畅性
的首选。(2 )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h ysterosal-pingo-cont rastsonogra phy,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有一定价值,该技术的推广尚待进一步验证。(3)宫腔镜下插管通液可作为排除假性近端梗阻的一种检查方式(G P P )。( 4 )腹腔镜下亚甲蓝通液是目前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最准确的方法,但因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等原因不作为首选。(5 )输卵管镜可作为评估输卵管功能的补充手段,但作为常规诊断手段证据不足。
最新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
随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增加,以及阴道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较好的解剖学改善率及较低的复发率,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然而,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部分并发症表现严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携手相关专家,发布《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本文对该共识的要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一、植入物盆底重建手术的登记标准
1、人口学信息
至少包含以下要素: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体重指数(BMI)、绝经状态、绝经激素治疗(MHT)史、体力劳动情况、既往子宫切除术史、既往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史、既往尿失禁手术史、慢性盆腔疼痛,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内科合并症,吸烟史、过敏史、手术前性生活状态。
对于姓名、身份信息、医保状态、职业、籍贯、婚姻、出生日期、民族、人均收入、生理心理状态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应
注意隐私保护和加密处理。
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与评估信息
诊断与评估信息强调应包含与POP s尿失禁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评估的检查手段。POP的诊断:应按照腔室分别进行诊断,包括子宫脱垂或子宫颈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阴道顶端(穹隆)脱垂。
临床分度:应依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对盆腔三腔室分别进行描述和记录。POP,尿失禁相关功能障碍的诊断:
排尿功能障碍:病史采集、功能问卷、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测定、中段尿常规。必要时完成尿动力学检查。注意有无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必要时完善中段尿培养。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教育患者了解手术目 的、过程和预期效果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提高治疗信心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多学科协作在并发症管理中的作用
妇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多 学科共同参与手术方案制定和实
施
定期召开多学科讨论会,分享经 验,共同提高手术技巧和并发症
背景
随着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普及, 植入物并发症问题日益突出,需 要引起重视。
共识制定过程
01
02
03
组建专家团队
由妇产科、泌尿外科、整 形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
收集证据
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病例 等方式,获取女性盆底重 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相关 证据。
制定共识
根据证据,结合专家经验 ,制定《女性盆底重建手 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 专家共识》。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策略
感染预防
共识提倡围术期使用抗生素预 防感染,并加强手术室和病房
的消毒管理。
出血处理
共识指出应根据出血原因和程 度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压包扎 、止血药、输血等。
神经损伤预防
共识强调了避免过度牵拉和误 伤神经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神 经监测设备。
网片暴露和侵蚀处理
共识提供了针对不同程度和类 型的网片暴露和侵蚀的处理建 议,如局部修剪、清创、移除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 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盆底重建手术网片或吊带暴露并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盆底重建手术网片或吊带暴露并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盆底重建手术中使用网片或吊带(网片/吊带)的术式包括抗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带术(mid‐urethral sling,MUS)、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transvaginal mesh,TVM)和骶骨固定术(abdominal sacrocolpopexy,ASC)三大类。网片/吊带暴露是常见的并发症,一些暴露并发症的处理非常棘手。为了方便并发症的归类和记录,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IUGA)与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共同制定了目前专业内较为公认的并发症报告系统,即:类别‐部位‐时间(category,time and site,CTS)编码分类系统[1]。
有关网片/吊带暴露并发症的处理多为病例报告或者小样本量的病例系列报告,缺少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给临床决策带来困扰。2020年,美国妇科泌尿协会(American Urogynecologic Society,AUGS)和IUGA共同发表了有关网片相关暴露和疼痛诊治流程的联合立场声明[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2018年《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人工合成移植物相关并发症处理的中国专家共识》[3]的基础上,单纯针对网片/吊带暴露这一并发症进一步延展深化,集体讨论制定了该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和预防的共识,供同道们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6月第50卷第6期ChinJObstetGynecol,
2015)中华医学会妇June2015,Vol.50,No.6·401·临床指南··预防妇产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
产科学分会术后粘连是指手术创伤所造成的组织、器官之症反应是粘连形成的另1个诱因。腹腔内异物(如间的异常纤维连接,已成为妇产科手术最常见的并滑石粉、缝线或粪便)刺激或污染
及细菌感染等都[11-13]发症。根据部位和涉及组织的不同,粘连可保持会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粘连。或引起病理性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静止”术后粘连的分类表1肠梗阻而危及
生命。类型描述一、粘连的不良影响1型新粘连形成,即以前无粘连的部位形成粘连盆腹腔手术后有90%~93%的患者会发生粘A非手术操作部位发生粘连[1]B连,妇产科手术后粘连
的发生率也达到56%~粘连松解手术以外的其他手术部位所发生的粘连100%2型[2]。术后粘连除会引起肠梗阻外,多数患者会再粘连形成,即手术松解粘连部位再度形成粘连A粘连仅发生
于原粘连松解手术部位出现持续的盆腹腔疼痛、性交痛、不孕或消化道不B粘连不仅发生于原粘连松解处,也发生在其他部位[3]适,以及造成再次手术困难或手术损伤。在需要处理的术
后并发症(如肠梗阻、慢性盆腔痛、不孕改良的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粘连分级标准表2[4]等)中有56%涉及粘连。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有a术中所见粘连的性质和范围评分(分)
粘连分级20%~40%是粘连造成的[5-6]。0无粘连无1超过1/3的接受妇科大手术的患者10年内会膜状,<25%轻度2[3]因粘连相关并发症再次入院。此外,处理粘连及膜状,25%~50%
轻度3膜状,≥51%中度其相关并发症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英国,4致密,<25%中度术后2年和5年内因粘连相关并发症而再次入院的5致密,25%~50%重度[7]总费用分别为2420
万和9520万英镑。预防术后6致密,≥51%重度粘连不仅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可为患者a注:术中所见粘连的性质和范围是指手术医师对15个解剖部解除病痛,改善生命质量,增加妊娠机会,减少医疗位粘连程度的评价,这些部位包括子宫前壁、子宫后壁、腹腔前壁、费用。[9]直肠子宫陷凹前壁等二、粘连的分类及分级粘连发生于正常腹膜组织损伤后。损伤可
由Diamond和Nezhat[8]将术后粘连分为1型和2型手术、创伤、炎症、感染或腹腔内异物引起。当腹膜2种类型。见表1。受到损伤时,表面的间皮细胞坏死脱落,暴露出结为评价粘连形
成情况,国际上先后出现过多种[11]缔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和血液凝集释放的趋粘连的分级标准,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改良的美国生化性细胞因子,吸引损伤组织周围的正常间皮细殖医学学
会(AmericanSocietyforReproductive胞、以及由间皮母细胞分化来的新生间皮细胞到受Medicine,ASRM)粘连分级标准[9]。见表2。损伤部位,形成多个间皮细胞岛,并在纤溶作用的三、粘
连的病因和病理生理促进下进一步分裂、增殖、覆盖受损伤的腹膜表面,缺血是诱发粘连最重要的病因。因此,术后粘形成新的腹膜。同时,在前炎症因子如组胺的作用[10]连常发生在组织被挤压、缝合或结扎的部位。炎下,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形成炎性渗出,并在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基质,进而在相邻的组织之间形成纤维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5.06.001蛋白束。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束可被纤溶系统溶通信作者:朱兰,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解并清除。但在组织缺血等条件下,纤溶系统活性科,Email:zhu_julie@ ·402·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6月第50卷第6期ChinJObstetGynecol,June2015,Vol.50,No.6[10]受到抑制,纤维蛋白束则无法被清除。一旦纤维术后粘连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仅在安全完成手母细胞潜入纤维蛋白束并引起胶原沉积,临床即可术的前提下必要时才进行组织填塞、挤压和操作(证据质量级别Ⅲ,推荐分类B)。[14-15]见粘连形成。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蛋白酶的参与,如整合素、肿瘤预防粘连的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1)减少腹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广泛膜损伤;(2)充分止血;(3)防治感染。1.改进手术技术:严格遵循手术原则、良好的参与粘连形成的不同阶段。四、粘连的预防手术技术是减少粘连的基础。具体预防措施如下:预防粘连是减少与术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发(1)减少损伤:轻柔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应用能量器生的关键。根据粘连形成的诱因及发病机制,采取械时注意减少和避免热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减少粘连的发生。目前,预防组织暴露时间和机械性刺激。(2)仔细止血:如果混粘连的措施包括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使用预防粘连有血液,防粘连制剂会增加纤维蛋白沉积从而增加(证据质量级别Ⅱ-2)。(3)防治感[15]的材料和药物。粘连形成的风险为评价各种预防粘连措施的效果,加拿大预防染:防止细菌感染或粪便污染,保持组织湿润,避免保健工作组(CanadianTaskForceonPreventive异物留置,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HealthCare)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用循证[3]等。术中尽量减少缝合并选择组织反应低的缝[16]线,放置植入物应腹膜化,开腹手术使用无滑石粉医学证据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类进行了分级。[17]和非乳胶的手套均可以减少异物反应。证据质量级别:Ⅰ:证据来源于至少1个实施良好的随机对照2.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术后粘连的发生率比开[18-21]腹手术明显降低。每次手术都不可避免地会造研究。Ⅱ-1: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化对照[18]成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22]粘连形成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如果可能,子宫切研究。Ⅱ-2: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前瞻[23]除手术更应选择经阴道或腹腔镜等微创路径。妇科医师应在结合考虑患者个体特征、可能的病理性或回顾性)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来自1个以结果以及自身技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创伤更小的上中心或研究组。Ⅱ-3:证据在无干预情况下通过不同时间和医手术方法。但也需要注意腹腔镜手术中应降低气疗中心获取。非对照研究的引人注目的结果(如腹压力、缩短气腹持续时间及减少电灼次数以减少年代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结果)也属于20世纪40[17]粘连。3.存在术后粘连特定风险时应考虑采用辅助此类。Ⅲ:权威人士的意见,基于临床的经验、描述性的防粘连措施:粘连形成的高危疾病包括子宫内膜[24]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症性疾病。另外,接受过卵[16]巢和输卵管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粘连松解术的推荐分类:A:有良好的证据推荐采取临床预防措施。[17]患者更易出现粘连。故患者存在这些特定风险B:有合理的证据推荐采取临床预防措施。[17,24]时应考虑采用辅助的防粘连措施,如防粘连制剂。C:现有证据是矛盾的,无法明确推荐或反对(二)预防粘连的材料和药物 1.凝胶或液体材料:采取临床预防措施;但其他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循证医学推荐:临床医师可考虑在手术后应用D:有合理的证据推荐不采取临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