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研训一体化体系 逐步促进城乡教师水平均衡发展

合集下载

县域内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验基地为例

县域内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实验基地为例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

教育部2017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

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

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

范围内推进。”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6月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

计划(2015—2020年)》也指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

管校聘”的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

制度保障。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

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

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就甘肃省定西市安

定区而言,区域内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

完全中学4所,独立初中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小学68

所,职业中学(专)2所,幼儿园2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教

学点103个。目前,城乡学校分布不均衡,学校和教学点管理不精

细,因农村小学学生逐年减少,大多数村级小学出现了班额不足10人的现象,教学辅助用房不足,数字资源设备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仍有很多问题。虽然全区教师队伍总量能够基本满足

当前教育发展需求,但是部分学科优秀专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

盾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学音美艺术等的专任教师、幼儿教师和

职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城区幼儿园、小

学、初中“大班额”问题明显,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全面

二孩”政策的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区“二孩”子女逐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以百色平果市城乡幼儿园为例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以百色平果市城乡幼儿园为例

前沿视角

虽然鼓励教师研究、探索,但是忌讳“外人”参与园本教研活动,也极少派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致使教师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局,出现群体性教研倦怠现象。

(三)教研活动成果转化困难且成效差

1.忽视教研成果的提炼。调研发现,部分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缺乏计划性,教研形式单一、教研流程固定,重视教研过程而忽视教研成果提炼。忽视教研成果提炼主要是指教研成果提炼的意识不强,致使教研成果生成困难。实际上,幼儿园教研活动形式的单一和流程固化,使教师忽视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教研成果进行提炼,从而停留在活动小结和会议记录上;幼儿园教研主题的泛化和重教学轻研修的做法,也不利于教研成果的生成。

2.忽视教研成果的运用。将教研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对教学的提质增效作用。幼儿园教师提炼教研成果,并将教研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城乡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往往不做总结、不做反思,忽视教研活动成果提炼及实践运用,从而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成效。除此之外,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从会议和讲座中学到的教学策略,仅仅停留在笔记本上,且听过即忘、听过即丢,极少将其运用于教学当中。

二、基于名师工作室构建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引领城乡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重点是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1个名园长、1个教学协同研究员、N个幼儿园园长,以及若干(X)教育局幼教人员、幼儿园骨干教师、城乡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平果市的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以平果市第一幼儿园为实践园,联合平果市多所城乡幼儿园,立足幼儿发展规划,以专题研讨、集体备课、教学诊断、示范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目的是促进城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城乡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城乡幼儿教师教研共同体,引领城乡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教研活动。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公平是教育的基本信念。如果学校之间师资水平差异过大,就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精神。中级及其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各省农村初中、小学中级及其以上教师的比例普遍低于城镇。城乡差距过大,有27个省超过lO个百分点。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普遍低于城镇教师,个人发展的机会也远远少于城镇教师,这些都促使农村优质师资向城镇流动,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骨干教师匮乏,质量缺少保证。教师流动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集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教师队伍的失衡加速了生源的流动,加剧了择校热的升温,加大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

最重要因素。教师资源配置欠合理既是教育发展失衡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引起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想尽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有效遏制优质教师资源大量向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流动的势头,切实解决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资源短缺、

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目前,城乡之间、强校弱校之间师资队伍素质相差较大。而且骨干教师仍然在进一步向强校、向城市流动。这种现状的形成。既有城乡分割制度、教师分配制度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重点学校建设、教师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政策、经济原因。因此。要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就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24T08:20:49.978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12月总第200期作者:曾国健季茂旺

[导读] 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

——浙江省龙泉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实践侧记

浙江省龙泉市教育局323700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龙泉市教育局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表述,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

一、查找制约龙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2020年户籍人口约29万。全市现有中小学39所,中小学生30616人。近年来,龙泉市先后通过了“两基”“两高普九”“教育强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验收,还被确定为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龙泉市城区人口急剧增长,农村人口锐减。城乡发展格局发生剧变,由此带来了教育发展格局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生源比例结构失衡、城乡教育资源失衡。

近年来,随着龙泉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生源比例结构失衡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12年秋季,全市共有初中学生8976人,其中农村初中生1613人,仅占17.97%;全市小学生共17961人,其中农村小学生7435人,占41.39%;农村小学100人以下的有12所,其中50人以下的仅8所,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比严重倒挂,城区小学连续10年学位供给紧张。

教研训一体化成果运用的实践报告

教研训一体化成果运用的实践报告

教研训一体化成果运用的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教研训一体化区域性实践

教研训一体化区域性实践

职后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一般资助课题 人工智能区域性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

号:X J K 22B J C 058

);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X J K 23A J C 004).

作者简介:1.曾召文,男,湖南龙山人,土家族,硕士,长沙教育学院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信息科技教育研究㊁中小

学教师培训㊁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融合研究;2.许惠芝,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㊁副局长,主要从事教师管理研究;3.谢刚,男,重庆黔江人,土家族,长沙教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融合研究;4.易雪冰,女,湖南长沙人,长沙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科技教育研究㊁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融

合研究.

教研训一体化区域性实践:

缘起㊁路径与策略

曾召文1

,许惠芝2,谢刚3,易雪冰4

(1&3&4.长沙教育学院,长沙410006;2.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长沙410007)

摘 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当前的热门议题㊂本研究将研修支持共同体支持下教研训一体化推进作为区域教师发展的一种解决方案㊂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梳理了教师学习的特点;基于系统理论阐述了教学㊁教研和培训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教研训一体化的必要性;构建了教研训一体化实施模型,并在研修支持共同体支持下,开展了行动研究㊂从实践中提炼了几条基本策略,即:基于系统思维与共情意识,构建经验交互的活动序列;基于理念方法和技术引领,搭建学员学习的支架系统;基于团队实践与研训支持,促进反思性实践持续发生;基于环境建设与数据赋能,促进学员经验的不断扩充;基于自我反思与专家引领,促进学员实践智慧的形成㊂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教师培养路径方法的创新,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复制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㊂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落实“三课三评”实现“教·研·训”一体化。在介绍了“三课三评”的背景和问题意义。在分别阐述了三课三评的

内容与要求,教、研、训的内涵及重要性,落实“三课三评”对教研

训一体化的意义,实施“教·研·训”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总结了全文内容并展望未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

三课三评,教研训,一体化,背景介绍,问题意义,内容与要求,内涵及重要性,具体措施,案例分析,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三课三评”制度,旨在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三课”指的是备课、上课、评课,“三评”指的是教学

质量评价、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通过“三课三评”,可以全面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

在实践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教、研、训的分离导致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限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将“三课三评”与“教·研·训”有效结合,实现一体化,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只有实现“教·研·训”一体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1.2 问题意义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成长,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而“三课三评”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问题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研联合体连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教研联合体连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教研联合体连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

以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化成长,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为目的,以学科教研员为专业引领,以优秀教研组为核心,以主题式教学实践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努力打造有专家引领的团队合作教研模式,提高四所学校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整体优化”为目标,以连片教研为平台,以名师、优师、骨干教师为主导,以教室为研究室,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面对面进行互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组织领导组长:马秀艳

副组长:尹绍辉乔金明罗二雷

成员:任世华温中兴杨春雨兰晓宇三、教研目的

连片教研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共同发展。通过连片教研活动,有效整合片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取各校有益的经验,取长补短,达到相互学习、相

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质

量意识,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内容工作思路:

1、邀请名师、骨干教师,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邀请片区内理念新颖、方法灵活、经验丰富、成果突出的名师、骨干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教学、专题讲座、疑难问题探讨、解题技巧方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性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挥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途径。针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中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切入点,从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城乡教师整体教育素质和促进城乡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三方面,简单谈谈如何有效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标签:城乡一体化;优化资源;教师素质;学生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在教育领域,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笔者就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行了几点探究。

一、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城乡之间经济差异影响的结果。然而,笔者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异却并没有缩小。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有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首先,必须保证教育资源的平等投入。对于城市学校,应该做好长远的教育规划,针对学生逐年增加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方式,保障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应该以基础设备建设为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一些薄弱的学校,可以通过改变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环境资源等方式,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固有差距,从而促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必须建立城乡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现实教育中,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有效利用城市学校硬件、课程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实现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如可以通过捐赠教育设备,加强学科教学探讨和管理经验的交流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村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丰富和教学空间广阔的优势,吸引城市学校学生到农村中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城市学校实践教育水平的提高。

幼儿园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估

幼儿园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估

幼儿园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估

在当今我国,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以及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估,从而全面了解该方案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1. 实施路径

1.1 教育资源整合

针对城乡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幼儿园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应该注重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这包括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幼儿园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支持。

1.2 教育课程统一

在幼儿园阶段,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需要统一教育课程,保证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质量基本一致。这有助于消除城乡幼儿教育差距,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1.3 教师培训与支持

为了保障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这包括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课程、教学资源支持以及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成效评估

2.1 教育资源均衡性

通过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评估城乡幼儿园教育

资源的均衡程度。这包括教育设施建设、师资配置、教育资金投入等

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来评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发展情况。

2.2 教育质量提升

另外,城乡一体化教育方案的实施也需要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行

评估。这包括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成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通过

定量和定性手段来评估城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18

;双●p'厥

DUCATIoNRESEARCH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曹少华

教师发展是建设新课程的基础,而教师教育则

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专

业化发展工作日显重要,教师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

的挑战.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工作新机

制,已成为时代的一个紧迫课程.

,教师教育现状的基本分析

教师教育可大致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大

阶段.相对而言,教师的职前教育比较单一和规范.

教师的职后教育比较复杂而漫长,它包括入职培训,

学历进修,在职的各类培训等继续教育形式.从总体

上看,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投入保障,教师的职后

教育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目前,绝大多数市(县,区)级的教师教育与发展

工作是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部门,电大等

多个机构分担,"研"和"训"是相互分离的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承担小学教师的学历进

修和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工作.但是,"当前,义

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中小学教

师培训工作已逐渐转入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

的继续教育的新阶段"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进修学

校或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职能面临着转轨——将逐步实现教师培训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以学历进修为主向以非学历进修提高为主等方面的转变. 从而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现有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显得难以适应.表现在: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

领衔人或骨干教师;②教学设施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难以支持具有现代特征的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活动;③教员远离教学一线.对新课程的实施现状了解,研究不多,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④培训

《教研训一体化的县域实践创新》小学教学研究教学论文

《教研训一体化的县域实践创新》小学教学研究教学论文

教研训一体化的县域实践创新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教育科学研究要做到教研、科研和培训“三位一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教育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机构设置来看,**教学研究室负责区域教研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室负责区域教育科研工作,**教师进修学校主要负责区域培训工作,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相互之间很少联系;从教研、科研、培训的功能来看,教学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设计作业、如何进行考试评价等内容,教育科研主要关注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主要关注如何培训教师。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三者相互割裂,造成了重复劳动,增加了一线教师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教师专业成长。

进入新时代,深化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教育科研统领下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三者的有机融合。

一、教研训一体化的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和着力点

(一)教研训一体化的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今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为新时代区域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所谓教研训一体化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

教研为载体,科研课题和教师培训为抓手,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以培训促研究,从而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主张“教研即科研,教学即研究,研究即培训”,引导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开展研究,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研品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总结美篇

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总结美篇

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总结美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逐渐减小,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各地纷纷开展了城乡联合教研活动。本文将对我所参与的一次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此次教研活动是由省教育局组织,旨在促进城乡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活动中,我们幼儿园的教师与来自农村地区的教师一同参与了各种教学设计、课堂观摩和研讨交流等环节。

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分享。我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农村地区的教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和交流,我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接着,我们进行了课堂观摩。在课堂观摩环节中,我们先观摩了农村地区教师的一堂课,他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生动有趣地引导幼儿学习。我们也向农村教师展示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注重情景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我们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如何培养幼儿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等问题。通过研讨交流,我们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次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农村地区教师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资源的差异,并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总结美篇中,我觉得幼儿园城乡联合教研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能够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全国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它也给了农村地区的教师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到城市幼儿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 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品质的提升

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 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品质的提升

基础教育参考

·2018/10“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由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其与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推进学校整体变革、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结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助推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根据职能定位,试图在“全面建设、系统推进、整体提升”的思想指导下,以主题教研、层级培训、浸润科研的方式,努力探索包括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在内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内涵品质。

一、主题式教研促进研训效能的提高

教研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题式教研能够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集体的智慧和潜能,发挥基层学校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因此,从区域层面,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主题开展实践研讨,能使教研活动聚焦教育教学,使广大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现场研究、

反思、实践和行为跟进,进而探索规律、总结提升,提高研训效能。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从区域层面根据学前教育

和基础教育两个不同学段的特点,从课堂到课程,大力推进主题教研,及时反思总结,使教研制度真正成为教育变革强有力的支持,成为推动课改的主要力量。

1.以“创新内涵发展”构建“两新”课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围绕

“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大目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性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中小学“新素养、新课堂”的“两新”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全面的成才观、优效的过程观和综合的评价观,形成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品牌效应。在建设“两新”课堂过程中,新吴区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思路,全面促进现有课堂的优化升级。

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计划

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计划

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计划

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计划1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1、将学时培训、校本培训与教师素养提升行动相结合,走“教研训”一体化道路,结合各学科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结合教师实际发展需求,精心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实行年度考核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与教师素养提升行动,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

4、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5、针对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期的具体活动,开展论文撰写、课题申报与研究等专题培训,并以各级课题研究为基础,将过程的管理和培训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主要内容

1、师德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风尚,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教育政策和法规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树立科学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自觉践行“九个一律”,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与技能。围绕教学基本环节、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师实际,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拓宽和更新专业知识,以生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为突破口,训练教育教学技能,研讨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每年开展如下活动:学校学期至少组织3次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

“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探索与实践

“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探索与实践

“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林宏赵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2期

【摘要】实施“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能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在减负中增值。用科研引领教学、教研、培训,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提升,推动学校发展。

【关键词】“教科研训”; 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09-02

一、“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背景

学校当前科研、教研、培训工作等各项中还存在形式化、标签化、空泛化等诸多误区,有“四足鼎立”的现象。从“教科研训”的发展来看,这一现象的存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障碍,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甚至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一)科研与教学、教研、培训脱离

立项的课题没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自己的教育教学不吻合,存在“两张皮”现象。所谓“两张皮”,是课题研究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脱节,课题研究结果无法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由此,课题研究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同时,在教师专业培训过程中,课题研究的结果与教师的实践经验之间存在矛盾,培训工作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教师产生了疑惑,这也是现阶段“教科研训”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科研目的不纯,能力欠缺

立项课题不是为了专业成长,在做课题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没有付诸于行动做真正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在课题立项指出对研究目标并未进行明确,在一线教学岗位中的调研不足,或者是自身能力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要求,最终导致课题无法落地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教研训一体化体系逐步促进城乡教师水平均衡发展

2004年以来,玉林市玉州区引进有效教育(MS-EEPO)教育科研项目实验,不断探索教师培训方法,创建了把教学、研究、培训结合起来的教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步促进城乡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一、加强教研室建设,发挥教研室主导作用

1.整合工作职能。玉州区教研室承担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调研、教研、科研、指导和培训的职能,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育科研为平台,以师资培训为主线,建立教后研、研后训、训后教的教研训一体化方式,进行一条龙跟踪服务,促进教师在理论培训、经验积累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同步成长,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室根据培训的目的、内容来确定培训活动的重点和形式,把教学、研究、培训融为一体,克服了重复培训、分割培训的弊端,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指导教师进行新课型、新评价、新备课、新学习方式的探索研究,举办比赛课、研讨课、展示课等各种形式的观摩活动。如2009年12月,玉州区举办参加全国初中新型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系列展示与讲评海选活动,有300多人自愿报名参加说课、评课、上课,教研室把课例、培训、比赛、研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2.加强学习交流。玉州区教研室设置了德育、中学、小学、成幼教、

政工等5个教学研究室,负责全区教学管理、研究工作。定期召开各研究室负责人的学习培训会议,进行常规学习和工作交流,各室、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教研员参加玉林市“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学习班、中英西南项目广西项目县培训者培训班、新教材培训等,教研员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玉州区教研室还选聘了中小学(含幼儿园)各学科兼职教研员43名,充实了教研员队伍。经过多年实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研训一体化T 作经验,形成了比较雄厚的教育科研力量:

3.深入听课指导:玉州区教研室组织教研员深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听课、调研、座谈和指导,了解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找出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贯彻课改理念、提高教研训工作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对薄弱学校加强指导,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教研员每年人均听课逾200节。如教研室以在玉州区举行的全国初中新型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系列展示与讲评活动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领导对玉州区教育考察活动为契机,深入仁东、南江、名山等农村学校和城乡结合部学校听课。在“毓秀班”组建时,运用有效教育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充分考虑城乡不同学校的差异和层次,对全区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着力提高城乡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乡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二、运用“三式”管理法,加强教研训一体化管理

玉州区在实施教研训一体化过程中,运用“网络互动式”管理、“集群

共进式”推进、“螺旋向上式”发展的“三式”管理法,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1.“网络互动式”管理。玉州区构建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全区成立总课题领导小组、实验组;校际团队以子课题参与研究,各成员学校以二级子课题参与研究;各校教师以三级子课题参与研究。区教研室负责统领总课题研究,每位教研员分别承担不同校际团队的联络员角色,指导子课题组开展教研活动。各个校际团队、各成员校、各校教师参与相应级别课题的研究活动,从而组成上下互通、各方互动的教研网络。各级研究团队总结科研经验,每年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实现资源共享?

2.“集群共进式”推进。在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工作中,构建“上下互动,内外结合;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工作格局,主要通过“以校为本、校际联动、专业引领、全面推进”四个环节推进教研训活动。各位教研员深入相应的校际团队,不断总结教研训活动情况,举办经验交流会,提高全区教研训工作水平。玉州区坚持以强弱结合、城乡结合为主要原则,全区共组建了11个小学校际团队和6个中学校际团队,其中有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等多种形式。玉州区许多教研训一体化活动均由校际团队组织举办,每个团队的成员学校轮流承担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各个校际团队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研训活动的重点和方向,发挥各校优势,开展相应的教研训一体化活动,互相听课调研,取长补短,互相帮扶,共同提高科研水平。

3.“螺旋向上式”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自学反思”、“群体互动”、“实践验证”三个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自我反思主要根据自己在教研训一体化活动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和思考,撰写教后记、教学日记、随笔、教育叙事、反思案例或论文等。群体互动主要是教师们形成不同级别的主题研究报告,在学校单元组、校际团队或玉州级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通过同伴互助或专家引领等形式,提高教研训工作水平。实践验证主要是通过教师互听互评、集体研讨等形式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解剖教学中的问题,并重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排序,再次实践验证培训效果。

三、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一是培养“四会教师”。2004年以来,玉州区对700名骨干教师分别进行了4期区级有效教育( MS-EEPO)培训活动,把这批教师培养成“会上课”、“会评课”、“会辅导”、“会写作”的“四会教师”,再发挥这批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学校单元组、学校团队、校际团队等组织开展二次培训活动,对全区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二是建设“一个毓秀班”。2009年,玉州区成立了培育优秀骨干教师的“毓秀班”,共有65人,人员来自城乡不同的学校,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全部由教研员担任,实现了教研员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他们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任意素材为载体,通过限时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形式,强化对有效教育操作技能的理解和认识,使这批教师成为“四会教师”的骨干力量,以“毓秀班”成员为滚轴,带动

玉州区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使教师队伍得到均衡发展。

2.精选内容,有的放矢,玉州区把专题内容培训和综合内容培训结合起来,把有效教育( EEPO)培训与课改培训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在每次专项培训前,先培植课例,共同探讨培训的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如在推进课型方式时,教研员先到各校听课,选择有代表性的课型,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改进完善后,再在玉州区教师培训活动上展示。每学期举办多次专项研讨交流活动,有的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讨,有的针对专门问题进行研讨。玉州区在选择培训内容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对教师进行有效教育培训时,首先让教师掌握学习方式的操作方法,其次将学习方式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再次将学习方式与课型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最后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3.创新形式,增强效果、玉州区采用专题讲座、头脑风暴、课例分析、个案研究、沙龙研究、体验模拟等形式进行培训,方式多样,精彩纷呈。课例分析是基本形式,以课例为载体,教研员与教师进行听课研讨,研训结合,共同提高。体验模拟培训是创新方式,如培训新型学习方式操作方法时,先对校长、教师进行模拟培训,让他们充当学生的角色,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熟悉和掌握训练学生的操作方法。沙龙研究主要根据自己在教育研究中发现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辩论、对话、总结等,使教师们的教育思想进行碰撞,提升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使研讨活动成为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