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摘要】本文就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展开讨论。

在立法目的方面,法律的出台旨在规范网络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公平公正原则要求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保障舆论监督公平性。

言论自由原则则强调个人在发表意见时的自由权利。

依法治理原则意味着网络舆论监督应该建立在法律框架之下。

保护个人隐私原则要求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不必要的侵犯。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立法目的、公平公正、言论自由、依法治理和保护个人隐私。

这些原则将引导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促进网络舆论环境的良好发展。

的确立将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基本原则、立法目的、公平公正、言论自由、依法治理、个人隐私、结论1. 引言1.1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网络舆论监督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网络舆论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影响社会舆论和公共意见。

网络舆论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

为了规范网络舆论,加强舆论监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是立法目的、公平公正原则、言论自由原则、依法治理原则和保护个人隐私原则。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框架,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制定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时,立法目的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立法目的应该明确,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规定的内容应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受到平等对待。

言论自由原则是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重要内容。

言论自由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但也不能滥用言论自由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舆论监督中,要注重言论自由与他人权利的平衡。

依法治理原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重要依据。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有效规范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
月 、 季 、 年 工作 内容分 别进行 量化 , 每 每
总 结 推 广 了警 务 室 “ 四 五 五 三 ” 作 方 四 工 法 , 正 让 社 区 ( 村 ) 警 从 根 本 上 强 真 驻 民 化 一 个 观 念 , 下 一 个 架 子 , 切 一 个 关 放 密
洽 。他 们 坚 持 用 诚 心 、 心 和 真 情 换 取 耐
舆 论 监督 的法律 政 策依 据
我国《 宪法》 3 条规定 : 中华人 民 第 5 “
共 和 国公 民有 言论 、 出版 、 社 、 行 、 结 游 示
党 和 国 家 一 直 高 度 重 视 充 分 发 挥 舆 论 监 督 的 作 用 。 江 泽 民同 志 在 党 的 十 五 大 报 告 中 提 出 : 要 发 挥 舆 论 监 督 的 作 “
用 。 李 鹏 同 志 曾说 : 随 着 改 革 的 深 入 , ” “
现在舆论监督与公民隐私权的侵权纠纷。
新 闻媒 体 报 道 的 新 闻往 往 是 公 众 所 关 心 的 事情 , 特别 是涉 及 公 众利 益 的事 情 与 问 题 , 很 多情 况 下 可 能 涉及 个 人 隐 私 在 保 护 问题 。 如 果 在 新 闻 白由 与个 人 隐 私 之 间 缺 乏原 则 界 分 与 制 度平 衡 , 可 能 导 则
也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舆 论 监 督 可 能 造 成 的 法 律 危


从 新 闻 自 由 的 法 律 属 性 看 , 属 于 它 表 达 自 由 的范 畴 。 表 达 自 南作 为 民 主 的
基 本 要 素 和 公 民 基 本 权 利 受 到 世 界 各 国
是 侵 犯 公 民 的 隐私 权 。作 为 宪 法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网络舆论监督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意见、批评、监督等形式对政府、企业及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鉴于网络舆论的广泛影响,以及因节目效应导致的网络现象和网络暴力出现频繁,对其进行合理监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保障实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同时也规定了言论自由的限制,即不得侵犯国家、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网络传播邪教、淫秽、暴力等非法信息,这也为网络舆论监督打下了宪法的基础。

二、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指在规范社会行为时,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尊重并依靠法律约束公民行为,避免单纯依靠权力的作用。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确保合法、公正和完整性。

三、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是指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对政府、企业及个人应当采取公平、公正、透明和客观的态度,在互联网上不以实际情况不同为由,对行为不当的政府、企业及个人进行监督和评价。

同时也应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不公平的评价、污蔑和诽谤。

公平公正的监督方法和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并且具备可操作性。

四、人权保障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必须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知情权和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而不对公民的言论自由进行非法限制。

同时,对于网民的个人隐私和自由,各方应当秉承相应的道德标准和伦理价值,并妥善维护其在线和线下的安全。

五、行政有效性网络舆论监督的实施,确保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针对网络舆论批评和反馈,政府和企业应该正确处理并积极回应,而不是采取限制言论的手段。

六、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保障采访、策划、发布、审核等环节公开,以彰显权威的基本原则,是舆论监督的一个关键环节。

政府和企业应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和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合法权益、保证舆论监督公正公平、强化行政效率。

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MEDIA MANAGEMENT 媒介经营与管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舆论监督主要被理解为媒体的批评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公开,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的舆论监督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1 网络舆论监督及其特点学界对于舆论监督主要有广义与侠义两种定义。

广义的舆论监督泛指公共舆论对社会上所有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的舆论监督指公众通过舆论对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的看法,也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对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看法和意见。

网络舆论监督则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公众,客体是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1]。

互联网使得公众意见得以公开表达,拓宽了公众舆论监督手段,与传统的利用报纸、广播进行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特点。

1)监督主体广泛。

传统的舆论监督一般是通过记者调查、采访、报道及民众来信等方式反映民意,公众所表达的建议和批评还要经过媒体编辑,且受到监督手段单一、反馈不及时等制约因素,公众的监督权无法得到充分行使。

在没有通畅的舆论监督渠道和平台时期,只能由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呈指数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手机网民达8.97亿。

诸如微博、微信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网络信息的开放流动和实时共享使得网民可以随时关注热点事件,自由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互动交流。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普通公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2)监督渠道多元。

网络技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最大的改变是信息的数字化,一切信息都可以展现在互联网平台,舆论监督也从传统媒体渠道转战网络。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是法治社会的两大支柱,它们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这两者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取得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之间的冲突进行权衡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协调平衡。

我们来看一下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之间的关系。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并进行合理表达意见的行为。

司法审判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不受行政、立法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干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被看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网络舆论监督通过大众的力量,可以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对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而司法审判独立则是通过法庭来解决冲突纠纷,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都是社会中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针对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之间的冲突,我们需要进行权衡研究。

我们需要合理界定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的边界。

网络舆论监督应该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行为,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审判独立则是在法律的指导下进行的独立判断,不能受到外部的干扰和施压。

我们需要建立起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之间的协调机制。

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为中,应该尊重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不能对正在审判的案件进行干预;而司法机关在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舆论的意见,并通过透明公正的审判来获得公众的信任。

我们需要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的时候,能够理性表达意见,不轻易传播不实信息,避免对司法审判的干扰;同时也需要加强司法公正的宣传教育,让公众能够深入了解司法审判的程序和原则,从而提高对司法审判的信任感和公正感。

在总体上,我们需要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合理的、理性的、制度化的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协调机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

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

社会监督 与造谣诽 谤
舆 论监 督 的威 力并 不是 来 自报 道 的本 身 ,而是 出 自于
的时间内属于保密的范畴 ,如干部人事任免事项在宣布任
免 前 , 经法定程序不得公开。 定级 别以上的公务员的个人 未 一 财 产状况依照 内部规定应 当向有关组织 申报 , 应的亲属任职 相
报道背后所 代表的民意。 现代民主政治对权力运作的约束,
式 的舆论 监督 ,也 包括 了新 兴 的 网民通 过 网络媒 体 的论坛
商业秘密的事项及信 、 皂,不得在网络上借实行舆论监督的 形式加以披露。根据保密法的规定 ,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 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 知悉的事项为国家秘密, 切国家机关 、 一 武装力量 、 政党 、 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政为民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政府的相关信息在政府及相
关网站予以公布 ,使广大群众通过正当渠道获知党的政策
和政府的规章制度以及办事要求,以便于群众办事和便于
2 6 第 期(第6期 囝 0年 4 总 4) 0
维普资讯
信 息 网 络 安 全
百 家 争 鸣
罪 ”法律 原 则。1 6 年英 国立 法正 式承 认 记者 报道 国会 消 8 8 息 和批评 政 府不犯 诽谤 罪 , 标志着 新 闻 自由体 制经 过 20 这 0 多 年的 反复 斗争 ,终于 在英 国确 立 。
姓高得多。公务员在职务活动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从事的行
受监督的权利容易产生腐败。疑论监督所表达意见之 目的 在于关心公共事务 , 在某些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 , 如果要让
批评 者 因此 而承担 责任 ,人 们必 然三缄 其 口。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其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有效规范网络舆论,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制。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障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国际人权法和各国的宪法法律,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言论的权利。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保障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允许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还包括保护个人权益和隐私。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往往会涉及到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未经允许的人身攻击、谣言传播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也要保障公民在网络上的隐私权,防止他人侵犯个人隐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还包括依法管理和严格执法。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监督舆论,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的工具。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需要依法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保障网络舆论的合法性和秩序。

要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对于违法的网络舆论言论进行严格的惩处,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还包括促进社会共识和和谐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不仅仅是为了监督政府和社会机构,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注重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促进正能量的传播,营造一个理性、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是多方面的,既要保障言论自由,又要保护个人权益和隐私,还要依法管理和严格执法,同时要促进社会共识和和谐发展。

只有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网络舆论监督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网络言论自由是指在互联网上,个人或集体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发表言论的权利。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言论传播的渠道更加广泛,而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并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相关问题。

一、网络言论的重要性及挑战网络言论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个人提供了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的平台,促进了公民的政治参与与社会监督。

其次,网络言论自由推动了信息传播的畅通,加速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最后,网络言论自由对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权力不能被滥用,同时也为个人权益的维护提供了有效途径。

然而,网络言论自由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言论自由容易被滥用,出现恶意攻击、谣言传播等不良现象。

其次,网络言论没有实体界限,虚拟性强,容易导致言论无法追责。

再次,网络言论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往往超出了传统媒体,容易引发社会恐慌与舆论风波。

最后,网络言论自由与其他基本权利、价值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如个人隐私权、商业秘密等。

二、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保障网络言论的自由与秩序,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

在国际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普遍声明》,明确规定了言论自由的范畴与限制。

根据该声明,言论自由的行使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民健康、道德与公德等。

在中国,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言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中国的网络言论自由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禁止恶意攻击他人、传播谣言等行为;二是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禁止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言论;三是对有害信息进行管理和审查,以保护未成年人和公众安全;四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管理,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舆论监督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舆论监督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维普资讯
舆论监督 中的几个法律 问题
李 丽(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02 ) 302 张真真 ( 汉大学新 闻研 究生 4 0 7 ) 武 302
时下 , 有媒体披 露 , 一些地 方 的记 者在舆论 监督 中或不 首先 , 闻报 道 , 新 要处理好新 闻事 实 、 客观事实 与法律 事 实的关系。在现实生活 中, 闻事实 ≠客观事实≠法律事实 。 新
以致把道德约束 、 法律规定抛到脑后,惹来一些 “ 新闻官
司”。要 消除 由于舆论 监督而 出现 的 日趋增多 的 “ 闻官 新
司”, 新闻媒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铁杆读 者”奖 和 8名 “ 杆读者 ”提 铁
情结 》、 袁方 :为了梦中 的橄榄树 》、 《
《 5 , 这 年 我们共 同走过 ・ 新闻幕后 》 为
云天; 有的护佑林木, 造福后代; 有的帮 峙 、 双河地陷 、 击非典 、 窑搜救 等 , 抗 塌 困助学 , 缘不了 ; 的弃政从商 , 情 有 弄潮 用 《 5 我们共同走过・ 这 年, 危机现场》
市场 ……易碎 的是新 闻 。辉煌 的是 瞬 进行了展示 , 其惊 心动魄令人震撼 。刊 登了一大批奇趣 图片 ,如奇异天坑群 、
福。 为此 , 荆门晚报 以 《 5 , 这 年 我们共 同走过・ 晚报同路人 》 为总揽, 3 用 个
版面进行 了集 中展示 。 中 。 汪震 : 其 《 晚
心、 敬业之情。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 他们 闻风 而动 ; 弱者呼号 , 面对 他们 出手 相
助; 面对社会 丑恶 , 他们拍案而起 ; 面对
自己当起了老板。然而 , 离去的是人 ,
带不走的是心 。在他们心 中 , 门晚报 荆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网络舆论监督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途径,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人物进行舆论监督和评论的一种行为。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监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

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存在着虚假信息、谣言传播和人身攻击等不良现象,因此需要法律规制来维护网络舆论的公正和健康发展。

在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

第一,言论自由的保障。

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必须要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允许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和评论。

只有在言论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保护。

法律规制不能对合法的言论进行限制,而应该对违法的言论进行惩处。

第二,平等和公正的原则。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的表达权利,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公共人物。

法律规制需要确保所有的言论和评论都能够得到公正对待,不应该因为言论的内容或者发言的身份而被歧视或者压制。

对于虚假信息、谣言和人身攻击等不良现象,也应该进行公正的处理,不应该出现双重标准。

依法治理的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必须依据法律和法治原则进行。

即使在网络空间,也不能够违反法律进行言论和评论,任何人都不得利用言论自由进行煽动、侮辱、歧视、谣言传播等违法行为。

法律规制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四,民主参与的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行为,更应该是广大公民的参与。

在法律规制中应该重视民主参与的原则,通过公众听证、互联网调查、舆论征集等方式,让广大公民参与到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来。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舆论监督的公众性和民主性,还能够使法律规制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需求和愿望。

第五,多元共生的原则。

网络空间是一个多元共生的空间,各种不同意见和声音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

舆论监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舆论监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舆论监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监督的方式越来越
受到关注。

然而,舆论监督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
几个方面探讨舆论监督应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真实性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同质性与真实性成为了值得关
注的问题。

舆论监督过程中,由于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处理手段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信息失真的可能。

因此,舆论监督者应该
在信息收集、核实、发布等方面注重真实性,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完
整的信息真实性审核机制。

二、舆论导向问题
舆论导向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审美趣味,它决定了人们对一些事
物的看法和评价。

在舆论监督时,舆论导向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一些舆论监督者可能会对某些政治、文化、社会问题持有极端的看法,这种看法会对舆论导向产生影响。

因此,舆论监督需要寻求一个客观
中立、全面公正的立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利益关系问题
舆论监督往往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成为舆论监督中的一个难点。

由于某些舆论监督者在掌握了关键信息之后,会往往有一些企图侵权或是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阻碍舆论监督的发展。

四、法律监管问题
舆论监督也是需要法律监管的。

将舆论监督作为表达自由的保障之一,需要舆论监督者在监督过程中也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不要涉及到违法行为。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舆论监督者应该尊重相关的各方的合法权益,遵守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环境的和平与谐。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摘要】网络舆论监督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法律规制方面,确立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关键,只有合法依据才能有效监督网络舆论。

明确监管范围和保障公正性也至关重要。

管理范围的明晰有助于规避不当干预,保障公正性则能减少舆论扭曲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规范监督的程序和方式能有效规范舆论监督的行为,确保其合法性和效果。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合法依据、管理范围明确、公正性保障、程序规范等方面。

这些原则的遵循和落实能够有效维护网络舆论秩序,保护公共利益。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基本原则、重要性、法律依据、管理范围、公正性、程序、方式。

1. 引言1.1 引言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是指国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制度,旨在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信息的健康传播和良性发展。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治理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也变得更加突出。

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虚假信息、恶意攻击、谣言传播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措施,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概述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重要性、确立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管理范围、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公正性、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全面探讨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基本原则,旨在为相关立法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概述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重要性网络舆论监督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对社会舆论进行监督和引导的活动。

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

网上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网上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集中管理性等特点。 作为存在于网络空间的网上舆论监督, 即 承继了传统舆论监督的特点,又具有 自身的特点:一是交互
性, 受众通过粘贴、 编辑 、 链接 ,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 及 时、 便利、 充分地表达 自 己的观点。 他们既能是信息的接受者, 又能是信息的发布者 , 使舆论呈现鲜明的个体意见性, 既有很 强的个性化特征又能引发群众评判; 二是匿名性, 网络空间的 虚拟性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的虚拟性, 用户在网络空间既可用
网络在带来舆论监督多渠道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舆论
无序 问题 , 存在着一些消极面 。主 要表现为 :信息纷繁芜杂 , 舆论关注点散乱; 舆论关注 力易被强 势舆 论垄 断 , 一般 网民的
普遍赞同、 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 , 从而推动
人 类社会 的进 步 。 ”
网络空间正成为相对独立于物理空间的人类另一生存活动
民的知情权 、 互联网的发展和正常交流 , 抑制信息的 自由发 布和流动 ,增大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法律管 制, 还应该尊重网络空间的特性和客观规律。 其中首先应注 重各网络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不能因维护一方的利益而
有关网上舆论监督引发的侵权纠纷时有所闻。
二、 匕 网 舆论监督的依法规范
舆论监督作为言论 自由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方式 ,其主 要法律 问题是确立舆论监督的法律界线,在保护舆论监督 和防范滥用舆论监督之间建立适度的平衡 ,其核注册的个人信息许多是不真
场所, 具有交互性、 虚拟性、 开放性、 公共性、 无国界性、 非
呼声容易被忽视和湮没; 信息可验证性差, 真假难辨; 语言不
规范 , 一些网友发表意见采取偏激的语言, 甚至采取谩骂等手 段; 一些人借舆论监督为名行造谣诬蔑之实, 侵犯他人权利; 以网上舆论监督为要挟 , 强迫实现个人私利; 舆论可归责性不 强, 在网上发表不负责的言论 , 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独立的冲突权衡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论监督也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成为当前法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的概念、现状、冲突及权衡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的概念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借助互联网媒体对社会、政府、机构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通过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式促使被监督对象改进工作、纠正错误、提高公信力。

司法审判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个人和团体的非法干涉,不受利益团体、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在现实中也经常发生冲突。

一些案件在网络上引起公众关注后,网民们通过舆论压力对案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论,一些甚至是针对涉案人员的人肉搜索、辱骂和恐吓。

这种情况往往给司法审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有的甚至需要法官和检察官接受公开的辱骂和丑化。

这对于司法的公正和独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何在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之间进行平衡,成为了当前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独立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舆论对案件的评价和批评可能影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一些重大案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网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对案件进行各种评价和批评,这些评价和批评很可能会影响到法官和检察官的独立判断,甚至干扰司法审判的正常进行。

2. 网络舆论可能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

在网络上进行的人肉搜索、辱骂和恐吓等行为,可能对案件当事人产生心理压力和道德困扰,进而影响到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网络上的不实言论也可能对案件当事人的名誉和形象造成损害,甚至导致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3. 司法审判的不公正和不独立也可能引发网络舆论的质疑和不满。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网络舆论监督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载体,对公共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监督和舆论引导的行为。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法律规制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第一,保障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权利,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首要原则就是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公民有权利对公共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监督和表达意见,而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保证公民在网络空间中享有基本的言论自由,不受非法干扰和限制。

第二,平等保护。

在网络舆论中,每个公民都应当受到平等的保护,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和政治倾向如何。

法律规制应当保证网络舆论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地行使言论自由,参与到网络舆论监督中来。

言论负责。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传播谣言和捏造事实。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规定公民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得散布谣言、诽谤他人,以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对于网络舆论中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应当追究相关责任,并依法进行惩处。

第四,保护隐私权。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不得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

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时,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不得恶意披露他人的私人信息,以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诚信原则。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倡导公民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时,要本着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恶意造谣,严禁恶意攻击、诽谤他人。

诚信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同样适用。

第六,法治精神。

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应当贯彻法治精神,明确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为标准和法律责任,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运营主体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公民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合法权益。

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民网络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表达意见和言论的途径日益多样化。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言论的乱象和法律纠纷也屡有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发展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包括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网络言论自由的不断扩大和深化。

同时也面临着网络谣言、诽谤、侵权等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制和保护。

研究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有助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平衡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个人权益的关系,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秩序、促进言论自由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实现网络空间中公民言论自由的平衡与保障。

具体包括分析当前公民在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的现状,探讨现行法律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措施,研究公民在网络言论自由行使中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立法者和法律实施部门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的法律框架,促进公民在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权利的充分行使,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和规范。

通过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也能够为公民在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权利的保障提供思路和借鉴,引导公民在网络空间中规范言论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良性发展。

【字数:204】1.3 研究意义公民网络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它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言论自由和表达权利,也涉及到社会舆论监督、民主政治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大。

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舆论有着广泛的表达、传播和影响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同时,网络舆论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可操作性也让其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煽动、制造混乱和散布谣言的有利条件。

因此,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正义和法律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不良、虚假、恶意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影响,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另外,通过研究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行政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舆论监督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发展轨迹。

3. 各国网络舆论监督法规和制度的比较研究。

4. 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的研究。

5. 网络舆论监督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的研究。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和实证研究法。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2. 揭示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探究网络舆论监督与其他类型监督的联系、融合和互动。

4. 尝试通过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提升我国信息化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创新点主要在于:1. 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和框架进行重新梳理和理论创新。

2. 对世界各国网络舆论监督体系和制度进行深入比较和案例研究,为我国的建设提供国际化视野和参考经验。

3. 借助新技术和手段,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监督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信息的全时、全面监测和引导。

4. 通过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揭示网络舆论监督的实践效果和问题,为未来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五、进度安排阶段活动安排第一阶段 1. 阅读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现状和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作者:郭锐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04期〔摘要〕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大量普及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沟通民情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善等。

因此,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网络舆论法”,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强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细化网络舆论监督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监管体系〔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4-0121-0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把“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作为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网络舆论的正效应。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消除了时间、空间对信息传播的限制,信息全媒介化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自主性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公共权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实践中网络舆论监督也暴露出了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影响了网络空间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亟需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督机制等手段对网络舆论监督予以规制。

一、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依法对网络舆论监督治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如在一些重大网络舆论监督当中,以前动辄出现的舆论暴力、网络谣言、谩骂攻击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一大批非法账号被依法关闭,一些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发表不当言论的网络“公众人物”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网络舆论监督对舆情的发展和次生舆情演变的影响正趋于向好。

舆论司法调研报告

舆论司法调研报告

舆论司法调研报告舆论司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舆论的力量日益增强。

舆论的传播迅速、影响力广泛,成为社会热点事件和公共事务的重要话题。

同时,舆论也对司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舆论对司法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舆论司法的现状和特点,为完善司法制度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普通民众和法律从业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和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查。

实地访谈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案件,通过对案件当事人、律师、法官和相关调解人员的访谈,了解舆论司法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和分析。

1. 舆论司法的特点舆论司法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力广泛的特点。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时代,舆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对当事人和相关方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同时,舆论司法也具有群众性和公众参与性的特点,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司法决策和判断中。

2. 舆论司法的影响舆论司法对司法公正、案件审理、法律适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舆论的压力和关注往往使司法机关更加谨慎和审慎地进行工作,以避免出现舆论压力下的决策失误。

另一方面,舆论司法也可能对案件的审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司法不公和不平等的问题。

3. 舆论司法的问题和挑战舆论司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虚假信息、谣言和恶意造谣成为了舆论司法的主要问题,可能导致不公正的舆论倾向和舆论炒作。

另一方面,舆论司法也需要更加规范和制度化,以保障司法的独立、公正和平稳进行。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舆论司法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问题,应该既充分利用其优势,又规范其发展。

司法机关应更加主动地与舆论互动,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法律和司法的正确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的深刻转型, 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突破既有 的思维模式, 人们更有创新精神, 更有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 解新鲜事物, 进行娱乐活动, 实现与世界的 “沟通” 。互联网的技 术不断发展, 功能不断丰富, 普及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基数十分庞 大。2016 ・ 8 (中)
间内便会传及世界各地, 让网民了解到最新的情况及进展。 消息 的及时性促使公民能够迅速行使监督权, 使有关组织、 有关机构 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三、 网络舆论监督与名誉权、 隐私权的关系 (一) 网络舆论监督和名誉利益的冲突与整合 名誉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 大家都不愿意自己的名誉受到 诋毁。名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 它是社会对特定人的认可。 对于个人来说, 名誉带给自己的社会效益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态 度和看法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中, 一些行为会损害 他人的名誉权, 如通过侮辱诽谤的方式来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给 他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当然, 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时, 难免 会使他人的名誉权受影响。如果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为方式及后 果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这两个权利哪个应先受到保护便成为一 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 面对有矛盾的两项权利, 要将它们进行整合, 以至平 衡。 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来说, 对于它所针对的主体应当是特定的 个别人, 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应当根据事情的真实情况进行监督, 而网络也应当传播真实的消息。 真实的情况很重要, 这与之前所 讲的侮辱诽谤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一个理性人客观公正的看 待一件事情, 并就该事情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监督中也是至关重 要的。 如果对于一件事情带有浓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对于他人的 评价过于偏激, 很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给他人带来不利的 社会效应。 (二) 网络舆论监督和隐私利益的冲突与整合 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 是每个人对自己空间范围内的事 物予以支配。 很大程度上, 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私人事物公之于 众, 不愿意有其他人的介入且对个人隐私进行评论。 隐私权的保 护范围限定在法律规定的内容里, 对于超出法律所允许的范围, 隐私权的保护受到限制。 当网络舆论监督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法律的保护会基于不同的事实进行选择, 有可能会倾向于保护隐 私权, 也有可能会倾向于保护监督权。因此, 可以看出这两个权 利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竞合的现象。 网络中一些事件的披露, 会 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因而两种权利也需要整合, 从而达到平衡。 笔者认为两种权利要达到平衡状态, 即应考虑到网络舆论监督的 目的, 也应考虑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根据不同的事件, 应当灵 活掌握其中的限度。 对于名誉权益、 隐私权益来说,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 于大多数网络舆论监督事件,都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到这两个权 益。 因此, 当行使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 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要化解冲突, 达到平衡的状态。 四、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 与传统监督方式相比, 网络舆论监督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 生活, 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到近期发生的事件
◆管理视野
2016 ・ 8 (中)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殷梦雯
摘 要 网络舆论监督的出现, 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有利于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而且有利 于实现公民权利。本次研究以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即主体的广泛性、 形式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及时性为主, 结合网络舆论监 督与名誉权、 隐私权的关系,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针对网络舆论监督存在某些领域立法的空白, 与其他权利存在竞合等不 足。基于这些负面影响, 提出需要加强网络舆论的立法工作, 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使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越来越好, 促 进法治建设。 关键词 网络 舆论 监督 名誉利益 隐私利益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87/ki.1009-0592.2016.08.252 法乱纪的事情发生。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公民的权利涉及的十分广泛, 公 民的监督权也同样在法条中可以找到具体规定, 通过宪法赋予公 民行使监督权,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今人们法律观念的不断增 强, 网络舆论监督更便捷的使公民发表言论并就相关言论进行监 督, 使公民更积极的投身于社会政治生活中以更加热情的态度行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交流方式多元化, 各行各业的联系也 因此变得十分紧密。 在这深刻的变化下, 公民对于公权力和社会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激烈的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形成的 舆论压力促使社会产生监督效果。 这种监督效果在某种程度上, 要比其他监督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更为广泛更为迅速。现如 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舆论监督更加便捷, 也使得更多的 公民参与进来, 实现自己的权利价值。 一、 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监督的方式有很多种, 不同的监督方式产生的效果和社会影 响不同。 舆论监督现已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公民普遍认为舆论监督所带给社会、组织机构的压力更有威慑 力。对于舆论监督来说, 公民通常是借助一些媒介来实现的, 否 则影响力也是小范围的, 无法实现其预期的效果。 网络舆论监督 作为当下重要的舆论监督的一部分, 关注的群体不断增多, 公民 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使得公民在网络上将自己的舆论监督权运 用的十分充分。 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防止公权力的滥用。随着反腐工作的 深入进行, 很多官员纷纷落马, 其中公民行使监督权发挥着很重 要的作用, 检举揭发一些官员的贪污受贿行为。 对于一些事情的 披露, 有关网络媒体进行转载, 人们通过这些媒体了解到具体情 况, 就有关情况在网络上引起激烈的讨论甚至产生更大范围的反 响, 使得相关机关不得不对具体事件进行严查并处理。 公权力如 若缺乏与之配套的监督体系, 会很容易使享有公权力的组织与个 人滋生滥用权力的念头, 从而给公民造成不利影响。因而, 公民 行使监督权就非常有必要, 可有利防止公权力 “被越轨” , 减少违 使权利。 二、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网络舆论监督使公民更青睐于这种方式来行使权利的原因 便在于自身独有的优势, 也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 使网络舆论监 督得以发展与改进。 (一)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上网人数的迅猛增加, 再加之智能手机 的功能不断增多, 使得网络交流、 网络交易更加便捷, 深受人们的 追捧。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只要拿起手机, 打开电脑便可以了解 到最新时事与报道。 网络的普及如此之高, 对于公众平日关心的 事件, 更能激起网民的热烈讨论, 并根据相关情况进行监督。因 此,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十分广泛。 (二) 网络舆论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现如今, 网络中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 极大的丰富了网民 在线监督的途径。如孙志刚事件的发生, “中青论坛”发文一篇 “天堂不需要暂住证” 引起热议, 再比如新浪微博中曝出的 “青岛 大虾” 、 “哈尔滨天价鱼” 等事件, 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而像这 样的事件, 民众热议的 “声音” , 通过一些渠道使得政府会对民众 的 “声音” 有所参考, 作出更有利于民众的决策。这样一来, 网络 舆论监督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有许多, 如 微博、 网络论坛、 聊天软件、 网络搜索引擎等。 (三) 网络舆论监督信息的及时性 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便是信息的传播及时 迅速, 打破了以往时间空间的限制, 这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来说十 分有利。 一则消息只要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传播, 在很短时 作者简介: 殷梦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