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小学生游泳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增强体魄,同时提高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和热情。
下面将对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指将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园外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在小学生游泳课程中,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意味着不仅要在游泳课上教授学生游泳技术,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游泳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1. 突破课堂局限。
传统的课内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室和游泳池内,学生的视野受到了限制。
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能够将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游泳的乐趣和技能。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实践活动,在游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同时在户外进行水上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水上比赛、水上拓展等活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水上安全意识。
3.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游泳课程中,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通过组队游泳比赛、互相帮助练习游泳技巧等方式,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帮助,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4.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游泳技术,并且在实践中感受到游泳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游泳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在游泳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游泳馆进行游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游泳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开展户外水上活动。
在适当的季节,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水域进行水上活动,比如水上运动会、水上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游泳的乐趣。
3. 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高校游泳课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析。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校园内外的教学资源、社会资源、学生自身资源等整合在一起,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外多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内容的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提倡跨学科融合和跨专业学习。
二、高校游泳课的现状在过去,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游泳池为主要教学场所,实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
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和学生兴趣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1.开展户外探究活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游泳课可以将游泳池作为实践环节,配合户外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水域环境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水域环境中了解水的特性和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跨学科教学高校游泳课可以与体育教育、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游泳课程的兴趣。
3.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游泳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高校游泳课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游泳馆、游泳比赛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游泳运动,提高学生对游泳的认识和理解。
4.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游泳课可以开设创新实践课程。
通过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提高教学效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概念,然后对高校游泳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接着详细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成效,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校游泳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为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应用探索,困难与挑战,改进建议,成效评估,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高校游泳课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之间的割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学校开始探索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其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高校游泳课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游泳教学中,存在着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等问题。
研究如何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在参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游泳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更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高校游泳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高校游泳课中的优势,并总结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通过对某高校在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案例分析,期望能够为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对于游泳课程的兴趣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游泳课程可能被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学生可能会觉得时间太过偏僻,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
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和提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2.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的整合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实践、讨论、研究等)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 学生主体性的强调: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游泳课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泳知识,提高游泳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游泳技能。
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王猛【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游泳课程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游泳不但能够强身健体,同时游泳课能够拓展参与者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因此,在高校中游泳课程开展的较为普遍,尤其在南方高校中,游泳课程甚至成为了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受积极性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上不能够像其它课程一样全时间段开展,所以,单凭借课上的时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亦不能更好的强身健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开发学生的课外时间,打造一体化的课内外课堂,以保证更理想的将教学效果。
%Swimming course, loved by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Swimming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body health, but also exp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icipants, therefore, swimming course is commonly set in colleges, especially in southern colleges, and it even becomes a required course, However, due to the feature that it is affected by positive factors, the curric-ulum and schedule can not be the full-time setting mode like other courses, so that class time can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and get goals of physical fitness, which requires us to develop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time and make the integration of in-out of class, to en-sure more ideal teaching effects.【总页数】3页(P1166-1168)【作者】王猛【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州 35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相关文献】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以中山大学游泳课为例 [J], 胡琪琦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游泳课为例 [J], 胡琪琦;3.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J], 陈伟霖;黄鸿生;蔡武成4.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J], 王猛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J], 李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指将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在小学生游泳课中,如何运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课堂上学会游泳技能,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游泳课上,老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游泳课上不仅学会了游泳技能,而且还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游泳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分组比赛、创新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游泳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游泳课上不仅学会了游泳技能,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自我挑战的勇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实施这种教学方式。
一、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在小学生游泳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泳技能演示、游泳技能分解讲解、游泳技能操作实践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二、注重课内外衔接在小学生游泳课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课内外的衔接,把学校课程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小学生游泳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技能。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以高校游泳课为例,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游泳课上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特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跳出传统的课程边界,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外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减少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割裂,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 整合资源: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 强化实践: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培养综合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游泳课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带来哪些益处,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重点。
1. 整合资源在高校游泳课程中,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如游泳馆、体育培训机构、游泳俱乐部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与游泳馆、游泳俱乐部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游泳场地和教学设施,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游泳技能。
2. 多元化教学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丰富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游泳运动员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泳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强化实践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游泳课程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高校游泳课中。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该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一、理论基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切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实践有关的理论知识,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化、多维化”。
在高校游泳课中,采用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游泳场地、更丰富的游泳项目、更多样化的游泳技能中进行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泳规律和技能特点,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和技巧,更好地提高游泳水平。
二、实践效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在高校游泳课中,采用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水平,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水域环境。
同时,该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前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游泳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采用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高校游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育素质,为创造人才、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前景。
然而,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教学实施的细节问题,比如如何组织实践活动、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只有从这些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使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成功和有效。
基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游泳课中的应用研究
低刖H EBEINONGJI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游泳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游泳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场地限制等;其次对高职院校游泳课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从确立课程教学思路、构建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综合研究。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高职;游泳课程;教学改革引言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开设游泳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游泳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叫对于游泳课程安排,学生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难以体会到参与游泳运动的乐趣。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并及时更改游泳课程的教学目标,号召将游泳课程课堂内外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构建新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因此,在高职院校游泳课程中积极引入该模式,是贯彻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制度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
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游泳课程教学现状1.1教学时间较短综合各大高职院校游泳课程安排可知,我国高职院校大多会在一周的时间内安排两节游泳课,同时在每一节的游泳课上教师会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规划传授新课程,留给学生进行游泳实践的时间较短,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部分没有接触过游泳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单位时间内掌握的游泳技巧太少。
1.2教学方法陈旧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业的游泳教练,多数情况高职院校的游泳课程由综合型体育教师担任耳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示范、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动作纠正的方法进行传统教学,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吸引学生深入学习,教学逐渐流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梁园表面,成为应付体育勰的应aa育。
1.3教学场地有限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受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在教学气候较为事宜时开展游泳课程,部分中西部、北方高职院校通常不具备室内教学的条件。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分隔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在高校游泳课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为高校游泳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模式的界限,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各种学习任务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知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与实践结合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各种综合素质,如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高校游泳课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游泳课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游泳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
传统的游泳课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操作的训练。
普通高校游泳课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及实施途径探微
很 多 问题 。本 文 作 者 搜集 了某 市 1 2 所 普 通 高 校进 行 游 泳 课 教学 工 作 的有 关 资 料 , 笔者 在 对 照有 关 文 献对 其 研 究 后 ,通 过 采 用 文献 资 料 法 、访 谈 交 流法 和 问卷 调查 法 ,
对所 收 到的 问卷进 行整 理 分析 ,最 终得 出 以下结 论 :
证的。 据上 述 分 析 ,我 国游 泳 课 的管 理难 度 大 于 普通 体 育
基金项 目:吉林大学珠海学 院百人工程青年教师培 养计 划资助项 目教师 ( 项 目编号 : 4 1 4 9 0 0 8 2 2 2) 作者简介 :苏利群 ( 1 9 7 9 -),男,吉林 大学珠 海学院 讲师
关键词:普通 高校 ;游泳课 ;课 内外一体化
经 过一 段 时 间 专业 的理 论研 究 ,最 终 形成 了 “ 课内
这 样 的安 排 仅 能让 学 生 掌握 最 基本 的游 泳 技巧 ,学 会 蛙
外 一 体 化 ”这 一 教 学模 式 ,它 与传 统 的教 学模 式 相 反 , 是 以学 生作 为 学 习的 主动 者 ,而 教师 则 成 为 了被 选 择 的 对 象 。采用 这 一 模 式进 行 教 学 的 教师 ,都 会 组织 学 生 自 己挑 选 教 师 、 选 择 运 动 的 时 间和 项 目。 学 习 过 程 注 重
的 自主 性 。这 一 模 式 的实 施 ,可 有效 的补 充 体 育教 学 中
“ 偏 重 竞 技技 术 技 能 ”这 一 体 质观 的不 足 之 处 。本 文 对
于在 游 泳 课上 实 施 “ 课 内外 一 体 化 ”这 一 模 式 的教 学 方
师 比较 轻 松 地完 成 授 课 , 并安 排 学 生做 好 练 习 ,取3 6 — 4 5 人 。这样 的安排 一 点都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更是愈发严格。
而在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游泳课更是备受重视。
传统的游泳课教学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到游泳池进行实践操作,缺乏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小学生的游泳课教学。
那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到底是什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又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呢?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含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指将学校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动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游泳课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游泳运动的基本要领和技巧,再通过游泳池的实践操作去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游泳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对游泳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1.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传统的游泳课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是先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学习游泳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到游泳池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方式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在游泳池进行实践时,往往会忘记或者不能准确地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而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游泳池的实践操作当中,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游泳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游泳课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游泳课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的阶段,缺乏实际的操作,容易产生学习困惑和疲倦。
而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游泳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游泳池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第2 4卷
第 8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 1 . 2 4 No . 8 Au g .2 0 1 4
2 0 1 4年 8月
J OU RNAL OF C HAN GCHUN UN I VE RS I T Y
普通高校游泳课 “ 课 内外一体化 ” 教学模 式探析
王 猛
( 福建师 范大学 摘 体育科学学院 ,福州 3 5 0 0 1 6 )
第 8期
王猛 : 通高校游泳课 “ 课 内外一体化 ” 教学模式探析
1 1 6 7
技能 、 身体 健康 、 心 理健 康 、 社 会适 应 等多元 化 目标 , 因此 说 , 将 课 内体 育 教学 与 课 外体 育 练 习有 效 地 结 合起
来 是 十分 必要 的 。
4 游泳课实施课 内外一体化 的优 势
安排上不能够像其 它课程一样全 时间段开展 , 所以 , 单凭借课 上的 时 间, 远 不 能达到预期 的教 学效果 , 亦不 能更好 的强 身健体的 目标 , 这就需要 我们开发学生的课外 时间, 打造 一体 化的课 内外课 堂 , 以保证更理 想的将教 学效果。 关键词 : 课 内外一体化 ; 游泳课 ;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 号 : G 6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3 9 0 7 ( 2 0 1 4 ) 0 8—1 1 6 6— 0 3
大健康背景下高校游泳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大健康背景下高校游泳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在高校中游泳课程开展的较为普遍,在各大高校中,游泳课程有的甚至成为了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受积极性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上不能够像其它课程一样全时间段开展,所以,单凭借课上的时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亦不能更好的强身健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开发学生的课外时间,打造一体化的课内外课堂,以保证更理想的将教学效果。
标签:课内外一体化;游泳课;教学模式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体育课的内外效果形同虚设,学生严重缺乏锻炼,从而导致了当今大学生的体能以及心里健康水平都在下降,因此,教育部提出了:为了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当把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以及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现高效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2 我国高校游泳课现今教学现状(1)教学时间短。
(2)教学场地设施的限制。
游泳课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除具备室内场馆的高校,场地也就成为了阻碍游泳教学的又一因素。
(3)教学方法落后。
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一直以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师在进行纠错这一模式进行体育的教学,游泳课也不例外,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学习。
3 高校游泳课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当代高校体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依据学生年龄、生理与心理等特点,要能够分展现体育学科的多元化教育功能,实现课内外体育教学的和谐统一,将课上体育与课外体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与延伸,在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游泳课亦是如此,相对于其较短的教学时间以及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能借助课外时间来拓展和延伸游泳课堂,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引领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意识。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2019年(第9卷)第33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9.33.04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①李清(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摘 要:游泳不仅是学生强健体魄的手段,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一大途径,在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过,游泳课具有较为鲜明的课程特点,而学生对于游泳课的投入度以及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游泳课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时间的设定上与其他课程明显不同,单就游泳课程的教学而言,仅凭课堂教学时间是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的。
针对于这一问题,通过在高校游泳课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游泳的学习之中,从而促进游泳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 高校 游泳课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041-02①作者简介:李清(1994,4—),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游泳。
就现状而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在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仍有着较为明显的应试模式的影子,因此也难以实现培养学生体能素质的目标。
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学生大多是处于被动参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自然难尽如人意。
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学生囿于学业的压力,几乎无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不如从前的主要原因。
针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鼓励高校体育教学采取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高校游泳课之中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与教育部的课改理念基本相符。
1 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探讨1.1 教学时间在当前高校游泳课的教学之中,普遍存在着课时安排不足的问题,绝大多数高校均是实施1周2课时的安排。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然后再通过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课程,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去。
在游泳课的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课内游泳课程游泳课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内游泳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疏通,让他们逐渐掌握游泳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技术水平和身体条件的游泳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图像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泳技术,掌握游泳技能。
二、校园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深入地了解游泳和水上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比如,在校园中可以设计一些游泳比赛、游泳教学、游泳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全面地了解游泳项目。
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游泳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泳具、如何检查泳具、如何为自己的泳具保养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非常有利。
三、社会实践和实践比赛除了校园实践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实践比赛活动。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游泳和水上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他们爱好体育、热爱健康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在实践比赛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游泳水平,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游泳爱好者,与他们交流游泳心得和体会。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在比赛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战术支持,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课内游泳课程、校园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践比赛等多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水上运动技巧和水性,增强其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近年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该模式强调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游泳活动,提高游泳技能和身体素质。
本文将探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
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传统的游泳课通常只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游泳技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而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游泳技术的还可以参加游泳俱乐部或者学校组织的游泳培训班,通过更多的实践和训练提高游泳技能。
这使得学生在游泳技术上得到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锻炼,学会了更多的游泳技巧,提高了游泳水平。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参加游泳比赛和团队训练,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和竞争。
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竞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游泳训练中更加积极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参加游泳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的各个方面,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而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游泳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健康水平。
学生在参加游泳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
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游泳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游泳技能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游泳比赛和团队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游泳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精神,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
作者:陈斯洪旺刘彬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9期
摘要:新时期里,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应协调好授课课时与技能练习两者的关系及矛盾,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提升游泳授课成效。
“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一种多元化教育理念,在解决教学资源、课时以及练习等方面上发挥积极意义。
为此,本文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方向,就其在高校游泳课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前言
游泳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1],强化游泳教学可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促进身心发展、强健其体魄。
然而,传统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参与积极性及能动性较低,多是“被迫”参与到学习中,教学成效也不高。
因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成为新的切入点。
教育部就此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课内外结合,以建构起“课内”“课外”有机联系的教学模式[2]。
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极大改善传统教学的现状。
高校游泳课程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迎合课改的贯彻体现,是推动在授课质量稳步上升的实践途径。
一、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1.实现游泳教学的多元化功能
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解决教学课时有限、资源缺乏与课程本身特殊性双向间的矛盾,实现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功能。
通过扩展课外训练,一方面可延伸课堂学习,便于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游泳训练中;另一方面则可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对培养其个性化发展、提升游泳技能有积极意义。
综合而言,高校游泳体育教学要抓好课堂教学,更要积极向课外延伸,将“课内教学”“课外延伸”两手抓,实现教学的多元性功能。
2.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
除了课堂上的创新教学,强化课外训练可巩固学生游泳知识、提升游泳技能。
其中,课外延伸拓展,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接触并参与到游泳训练中,让学生亲自体验游泳锻炼的乐趣,以刺激其积极性,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后期的训练及学习中,以逐步提升个人游泳技能。
二、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引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1.优化课内外游泳教学课程设置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及意识倾向。
因而,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应首先明确课内外课程设置,课内目标具体如下:①确定游泳训练的技能目标:帮助学生系统性、全面性掌握游泳课程的相关理论及练习技能,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制定课内授课的锻炼目标:合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考量学校游泳教材与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学情,有针对性明确符合学生成长及发展要求的游泳运动目标。
③明确健康目标:树立健康理念,以游泳教学为契机,调动学生成长及发展能动性,培养游泳锻炼的兴趣,并在参与游泳锻炼过程中发展公平竞争、敢于拼搏、互助团结良好品格。
课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拓展,目标如下:①技能及运动目标:强化学生课外参与运动意识,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外游泳运动中,以深化巩固其技能,发展运动技术,提升游泳的生存、救助能力。
②健康目标:通过游泳运动建立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其独立自主、互帮互助、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社会能力。
2.强化课内外游泳课程中的理论教学
游泳课程教学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一样,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体[3]。
高校游泳体育教学中能够,教师应注重强化并创新理论知识的授课,保证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安全运动、隐患预防等应急知识,以提升其对安全运动的认知。
从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融入游泳损伤、规避危险以及提升技术知识,以直观且动态方式刺激学生大脑神经,以便更为直观且形象地进行理解,并将自我头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逐步内化成个人运动理念,养成正确运动习惯。
3.系统安排课内外游泳课程的程序
受游泳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学生人数等方面的限制,传统高校游泳教学很难科学开展教学。
为此,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创新课内教学,并逐步扩展延伸课外教学资源,以全面推进课内外教学。
而从实践教学角度进行思考,游泳教学中应强化课内技能指导,保障学生可有效掌握并内化游泳知识及技能。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或通过组织活动、比赛等方式,为学生课外参与运动搭建良好桥梁。
具体可视学校游泳设施及硬件情况,组织校内或社会性游泳俱乐部,让学生之间或学生与社会更多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游泳运动技能与技术,增强情感共鸣,以更好地刺激学生参与到游泳实践中。
4.科学制定课内外游泳考核标准
由前文可知,传统高校游泳教学中以应试考试为主导,其考核标准自然也比较机械化、应试化。
为此,高校游泳教学中介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重新制定并界定考核标准至关重要[4]。
如此提升授课有效性,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身体素质、游泳运动兴致及意志、发展需求等情况,科学界定考核标准,积极完善课内外考核机制,在考核学生游泳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入学生学习表型、课外参与游泳等多方面情况。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做好考核反馈[5],阶
段性向学生传达课内外学习成效,并就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教学与考核的重点与方向,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结语
总之,高校游泳教学中介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顺应新课改发展的选择,教师教学要抓好课堂教学,更要积极向课外延伸,将“课内教学”“课外延伸”两手抓,发展学生独立自主、互帮互助、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社会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娟.“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02):105.
[2]胡琪琦.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游泳课为例[J].体育教育,2016(152):33.
[3]苏利群.普通高校游泳课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及实施途径探微[J].体育世界,2014(10):95.
[4]杨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6(05):99.
[5]马文超.高校游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39.
署名:防灾科技学院第八批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