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共13张PPT) (1)
(2) 第二次柏林危机 ①原因 a.柏林是美、苏较量的焦点。 b.1958年,在柏林问题上,苏联与美、英、法发生矛盾。 ②状况: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 潮。 ③结果:以柏林墙的修建而暂告结束
两军坦克互瞄,随时准备开火
柏林墙
(3)核军备竞赛 ①原因: 美、苏两国把军事、军备竞赛作为争霸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武器成为美苏 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 ②表现: a.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b.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c.20世纪50年代,美、苏围绕核武器的研制和运载工具进行竞争。 d.20世纪60年代,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国取得核均势。 e.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3.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 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 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5)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
①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把人类推向战争边缘。
②美苏核力量均势,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 平演变”战略,表明( )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4.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出现某种程度 的缓和,主要是由于( ) A.苏联需要美国的技术 B.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 C.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D.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讲义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下图反映的是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铁丝网围成的柏林 墙即将封闭的一瞬间,一个参与围墙行动的东德士兵突然 跳越铁丝网,投奔西德一方。由此可见当时柏林墙的修建 目的是什么?修建柏林墙是什么事件的结果?
答案 柏林墙修建的目的之一是防止东德人员逃入西德。 修建柏林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果。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戴维营会谈是苏联为主动缓和东西方关系而采 取的外交行动,根本目的在于争取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 界的目标,说明苏联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3.第二次柏林危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于攻势,争夺 重点是欧洲,柏林更是美苏较量的焦点。1958年,第二次 _柏__林__危__机__爆发。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美 苏双方剑拔弩张。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1.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 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 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 来。” ——赫鲁晓夫 请回答: (1)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战略意图? (2)赫鲁晓夫这一战略意图的依据是什么?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3 在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和苏联分别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哪 些方面? 答案 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 而苏联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洲际导弹等。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4 下图为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 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美国的这个发现导致了什 么事件的发生?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的一面,又有紧张的一面。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共45张PPT)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美
苏争霸期间,主要是军事力量的对比,但是经济水平上,苏
联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 下;但美国却是大相径庭,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所以两国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6分,第10题10分,共 26分) 9. (2010·常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 第 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例1】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
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前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
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答案:(1)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 均势。美、苏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军备竞
赛,而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成为美、苏军备竞赛
中的重中之重。 (2)苏联。苏联自知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加上核战争的巨
大破坏性,苏联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 一直生活在核火药桶上,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美、苏形成核 均势态势,加上核战争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美、苏竭 力避免直接碰撞,维持了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 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 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 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6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 (1)终究走到双方当初愿望的反面,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 能力。 (2)促使美、苏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知识补充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以核武器为手段进行的一 次军事对抗,把冷战对峙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同时,也是美、苏双 方从对抗走向缓和的转折点。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 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 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 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 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 正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1.美、苏两国的核力量 美、苏两国分别拥有大量核武器,相互进行核威胁。 2.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美国企图推翻古巴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和 军事援助。 (2)导火线: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并向古巴运送导 弹。 (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作出不进攻古巴等保证。 自主思考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12345
3.观察右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 “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 )
高中历史 4.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教学课件 岳麓版选修3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课程标准
认识“冷战”局面的特点。
内容解读
1. 理解美苏由“冷战”转向争霸的主要史实,分析这种争霸 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两方面影响。 2.了解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基本史实,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带 来的危害,体会国际竞争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开
拓展2
下图反映的是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铁丝网围成的柏林墙即将封闭的一瞬间, 一个参与围墙行动的东德士兵突然跳越铁丝网,投奔西德一方。由此可见当时柏林墙 的修建目的是什么?修建柏林墙是什么事件的结果?
答案
柏林墙修建的目的之一是防止东德人员逃入西德。
修建柏林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果。
拓展3
在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和苏联分别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哪些方面?
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1. 主要原因: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
重中之重。
2.
主要表现
美国 (1)1945年, _____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49年,
_____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意味着美、 苏联
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
(2)起初美国在核武器的数量方面遥遥领先,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 始,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
道路,显示出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1.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 来。”
——赫鲁晓夫
请回答: (1)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战略意图? (2)赫鲁晓夫这一战略意图的依据是什么?
课程标准
认识“冷战”局面的特点。
内容解读
1. 理解美苏由“冷战”转向争霸的主要史实,分析这种争霸 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两方面影响。 2.了解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基本史实,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带 来的危害,体会国际竞争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开
拓展2
下图反映的是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铁丝网围成的柏林墙即将封闭的一瞬间, 一个参与围墙行动的东德士兵突然跳越铁丝网,投奔西德一方。由此可见当时柏林墙 的修建目的是什么?修建柏林墙是什么事件的结果?
答案
柏林墙修建的目的之一是防止东德人员逃入西德。
修建柏林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果。
拓展3
在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和苏联分别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哪些方面?
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1. 主要原因: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
重中之重。
2.
主要表现
美国 (1)1945年, _____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49年,
_____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意味着美、 苏联
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
(2)起初美国在核武器的数量方面遥遥领先,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 始,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
道路,显示出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1.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 来。”
——赫鲁晓夫
请回答: (1)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战略意图? (2)赫鲁晓夫这一战略意图的依据是什么?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4单元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
攻。战争一触即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 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国隔离线 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去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赫 鲁晓夫同意撤出在古巴的导弹,以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 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3.“核均势下的‘恐怖平衡’”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 下两个要点:(1)古巴导弹危机;(2)核军备竞赛的后果。关于古巴导弹危机,教 师讲述时依据事件的结果说明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核军备竞赛的后果 ——达成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程 标准
认识“冷战”局面的特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全面认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美苏争霸 1.原因 (1)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均想称霸世界,直接原因是扩大本集团的势 力范围。 (2)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 面也是重要的因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重点 (1)政治上,谁控制了欧洲就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控制世界的能力。 (2)经济上,两个最大经济利益体都在欧洲,分别是西欧和东欧。 (3)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大陆的门户和向东欧推进的桥头堡,东欧 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美苏争霸的主要对象是两极之间的“中间地带”。 3.特点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国。 4.本质 美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冲突。
材料解读 会在其境外部署导弹。(3)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被美国发现,美 国与苏联矛盾迅速激化,战争一触即发。(4)为避免冲突升级为战
高中历史 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
美苏争霸的原因: 美苏争霸的原因: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重要原因: 重要原因:
苏联实力的增强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
沙皇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美国继续推行战后的霸权政策 直接原因 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
1,美苏关系出现的缓和迹象 , “戴维营会谈”
1959年 1959年9月,赫鲁晓夫 应邀访美。 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 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 谈,会谈虽未取得实质性 成果, 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 战后的首次会晤产生了 戴维营精神” “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 缓和。 缓和。 美国实际上承认了美 苏同为超级大国的事实。 苏同为超级大国的事实。
(1) 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核国家 )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核国家
年苏联核试验成功, (2) 1949年苏联核试验成功,打破美国核垄断 ) 年苏联核试验成功
年和1953年美苏相继研制成功氢弹 (3) 1952年和 ) 年和 年美苏相继研制成功氢弹
(4)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美国本土处于射程范围之内 ) 年 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
2,核均势使世界保持相对和平 ,
辩一辩: 辩一辩:
你认为呢? 你认为呢? 有人认为美苏核军备竞赛, 有人认为美苏核军备竞赛,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 方的能力,从而进入“恐怖和平”时期, 方的能力,从而进入“恐怖和平”时期,从某种意义上 说这种“恐怖和平”甚至更稳固, 说这种“恐怖和平”甚至更稳固,事实证明并未发生核 战争,所以说它对于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战争,所以说它对于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持 积极评价的态度! 积极出现的紧张迹象 ,
----20世纪 世纪50-60年代 世纪 年代 争夺重点在欧洲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16【教学课件】《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3)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大陆的门户和向东欧推进的桥头堡, 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美苏争霸的主要对象是两极之间的 “中间地带”。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3.特点: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国。 4.本质:美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冲突。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美苏争霸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提示:(1)根本原因是双方都想称霸世界。 (2)直接原因是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 (3) 此外,还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 竞赛、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 盾因素。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课堂检测
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
B
)
B 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美苏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C 德意志的民族分裂 D 东西德国的正式分离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出现某种缓和,主要原因是( A 苏联需要美国技术 B 美国需要苏联市场
D
)
C 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 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谢谢观看!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2.原因:苏联新领导人赫鲁晓夫调 整对外政策,谋求苏、美共同主宰世 界;艾森豪威尔提出对苏的两手政策。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3.表现 (1)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谈 (2)军事上对抗——柏林危机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第四单元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 16 课时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
主题二 古巴导弹危机 探究讨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 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 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导弹。 苏联的部署很快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 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 核弹头 162 枚,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 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 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
1.原因:美苏把⑦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 2.表现 (1)1945 年,⑧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2)1949 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3)20 世纪 50 年代,美苏围绕⑨核武器的研制和运载工具进行竞争,到 70 年 代初两国大体形成均势。
课程标准
目标解读
学习要点
1.美苏争霸。
认识“冷战” 2.古巴导弹危机。
局面的特点 探究问题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2.美苏争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新知识·预习探索 新知预习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背景 (1)苏联新领导人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政策,谋求美苏①共同主宰世 界。 (2)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对苏的②两手政策,美苏出现“和 解”迹象。
2.在美苏争霸过程中,表明 20 世纪 60 年代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 面的事件是“柏林墙”的修筑。( × )
提示:在美苏争霸过程中,表明 20 世纪 60 年代战略优势仍在美 国方面的事件应是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表明当时美苏 争霸的优势在美国。
3.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的激烈争夺导致两国之间发生战争。 ( ×)
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1(岳麓选修3)
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 (5)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
(2009· 安 徽 高 考 )
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
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
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
者意图的标题是( )
• A.“怎么会这样?”
• B.“糟糕的战争!”
•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 解析: 这是一道漫画类试题,这类试题的关 键在于看透漫画的表意和寓意。从漫画展示的 直接信息来看坠毁的战斗机和坠亡的战士预示 了战争的结果,而这幅漫画又出现在特定的时 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定的地点(越南),联 系教材可知是美国陷入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泥潭, 寓指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 (4)20世纪60年代,美、苏围均势绕核武器数量展 开竞争。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
• 3.古巴导弹危机
• (1)背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处心 积虑推翻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了经济和 军事援助。
• (2)过程
古巴
• ①1962年,苏联在
修建导弹发射场。
• ②美国立刻采取强硬态度,要求苏联从古巴撤 出所有中程导弹,同时,集结部队准备进攻古 巴。
• (3)美苏争霸,造成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 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 (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 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会谈”
• ①会谈:1959年,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与艾森豪 威尔举行了会谈。
• ②结果:会谈本身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表明 苏联已经和美国平起平坐。
• (2)军事上对抗——柏林危机
• ①原因
• (5)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
(2009· 安 徽 高 考 )
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
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
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
者意图的标题是( )
• A.“怎么会这样?”
• B.“糟糕的战争!”
•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 解析: 这是一道漫画类试题,这类试题的关 键在于看透漫画的表意和寓意。从漫画展示的 直接信息来看坠毁的战斗机和坠亡的战士预示 了战争的结果,而这幅漫画又出现在特定的时 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定的地点(越南),联 系教材可知是美国陷入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泥潭, 寓指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 (4)20世纪60年代,美、苏围均势绕核武器数量展 开竞争。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
• 3.古巴导弹危机
• (1)背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处心 积虑推翻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了经济和 军事援助。
• (2)过程
古巴
• ①1962年,苏联在
修建导弹发射场。
• ②美国立刻采取强硬态度,要求苏联从古巴撤 出所有中程导弹,同时,集结部队准备进攻古 巴。
• (3)美苏争霸,造成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 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 (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 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会谈”
• ①会谈:1959年,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与艾森豪 威尔举行了会谈。
• ②结果:会谈本身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表明 苏联已经和美国平起平坐。
• (2)军事上对抗——柏林危机
• ①原因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4单元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耗了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力不足
(1)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
使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 对苏联
影响大大增强;(2)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社会主义遭受极大挫折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2)两大军事政 对世界 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
2.美苏争霸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 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 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的途径。
(2)影响
总体上看
美苏两国各有得失
(1)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势力
对美国 范围,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2)在争霸中大大消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 大变化”又指什么?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解析:本题主要依据材料归纳要点。第(1)问要结合二战后 不同时期美国的全球争霸态势分析。第(2)问形式上不同,本质 上相同。
答案:(1)转折点: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确立,从战时的美苏同盟关系转变为美苏对峙。巨大变化:日 本、欧共体崛起,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世界霸主地 位受到挑战;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
(2)重点:欧洲。在政治上,谁控制了欧洲就在一定意义上 具备了控制世界格局的能力;在经济上,两国最大经济利益都 在欧洲,分别是西欧和东欧;在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 大陆的门户和向东欧推进的桥头堡,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 全带。美苏争霸的主要对象是两极之间的“中间地带”。
(3)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4)本质:美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冲突。
3.影响 ()使人类处于核威胁之下,把人类推向战争的边缘。 (2)两国尽管争夺激烈,危机不断,但核力量的均势使两国 之间并未发生战争。
2020版新指导历史岳麓选修3 教师课件: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课堂篇深入探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出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 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 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美]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提示:(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 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 (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 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 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 答案:C
课堂篇深入探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1.特点
(1)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
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
(2)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
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
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
课堂篇深入探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材料导入
材料一 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夫人!女士们和先生们:我们在你
们(美国)科学中心——农业研究所参观得很有意思。这是你们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A.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对抗导致苏联解体也削弱了美国 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
(
)
解析:在对抗中既削弱了美国也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
解体。 答案:B
高频考点 [示例] 材料一
考查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
阅读下列材料: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国家
美国 苏联
陆基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战略核弹头 战略轰炸机
1 054 1 300 656 240 4 000 1 700 550 150
材料二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
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 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
望。
4.分析雅尔塔体系时,应注意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系 和比较。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知
识
点
知
识
要
素
记忆 理解 运用 √ √
美苏争霸
戴维营会议和第二 次柏林危机 美苏核军备竞赛, 古巴导弹危机
核战争的阴影
√
√
√
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历史背景 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美国提出对苏
C.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D.独霸世界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经济恢
复
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的突破。他认为美 苏 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改变了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 同
二、美苏争霸有什么影响?
总体 上看 实质 上看 美苏两国各有得失
对美 国
对苏 联 对世 界
美苏争霸实质上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 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 政治,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美国势力 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 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 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 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又遭受极大挫折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 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 界大战的爆发
①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存在。
②历史渊源——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③主观原因——苏联领导人指导思想的错误。 ④现实条件——苏联实力的增强。 (3)影响:使美苏争霸的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愈 演愈烈。
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对 外战略,提出的一套战略是 A.巩)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第 四 单 元 第 16 课 高频考点·巧解密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后习题解答
[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直
至瓦解的过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散去,美苏之 间的战时合作逐渐被“冷战”对抗所取代;随着雅尔塔体 系逐渐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敌视对抗,双方“冷战”时而紧张, 时而缓和势均力敌,这也导致世界形势一方面始终处于战 争威胁之下,一方面又保持了相对和平。随着1991年苏联
一、苏联对外战略政策的调整表现、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1)调整表现:“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斯大林采取防御型的外交政策,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 和平的环境,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
世界的战略目标。
(2)原因:
2.概况
(1)核军备竞赛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2)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3)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打破了美国 的核垄断。 (4)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 均势 。
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1.美、苏两国的核力量 美、苏两国分别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数次。 2.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美国企图推翻古巴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 经济 和军事援助。 (2)导火线: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 导弹 发射场,并 向古巴运送导弹。 (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作出不进攻古巴等 保证。
联的两手政策。
2.戴维营会谈 (1)时间:1959年,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 艾森豪威尔 举 行戴维营会谈。 (2)结果:戴维营会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3.争霸
(1)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处于攻势。
(2)争夺的重点是欧洲, 柏林 是双方较量的焦点。 (3)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建 柏林墙 而暂告 结束。 (4)特点:既剑拔弩张又缓和,优势在美国。
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 (1)终究走到双方当初愿望的反面,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 灭对方的能力。 (2)促使美、苏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
发生战争。
[知识点拨]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 既有紧张的对抗,又有对话缓和,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 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同时, 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
核武器? (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 眨了眼睛? (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
[特别关注]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 力变化决定的。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 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
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1.原因 美、苏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 核武器 成为军备竞赛 的重中之重。
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学法指导] 1.学习本单元需要把握的基本线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两极“冷战”格局的出现、演变及结束。
2.学习时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原因 和实质;二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过程、斗争阶段、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以下认识:冷战是大国集团之 间实力抗衡、利益博弈的结果,不符合时代的趋势和人民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