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建设的主要思路

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建设的主要思路

资源 优 势 的 同时 , 与 学校 的 改革 与 发 展 , 参 通过 “ 学结 合 ” 职 业 学 校 真 正办 成 技 能 工 把 型人 才 的 培养 基 地 、 训 基 地 和 生 产 技 术 培 工艺 的推 广 基 地 。 推 进 “ 要 工学 结 合 ” 内 的
涵建 设 我 认 为 做 好 以 下 几 点 是 关 键 。
课程改革是 提高教学 质量的核 心 , 也 化 ” 处理 , 形成 学 习任 务 。 是 教学 改 革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业 院 校要 积 职 极 与 行 业 企 业 合 作 开 发 课 程 , 照 相 关 的 4推进以工学结合为核心 的内涵建设一 参 职 业 资 格标 准 , 改革 课 程 体 系和 教 学 内 容 。 加强 “ 双教 ”师 资队伍建设 建 立 突 出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课 程 标 准 , 范 规 “ 教 ” 指 既 能 教 动 脑叉 能 教 动 手 的 双 是 课 程 教学 的 基 本 要求 , 高 课程 教 学 质量 。 专 业 教 师 , 师 资队 伍 建 设 。 优 秀 “ 教 ” 提 在 造 双 改 革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 、 、 ” 一 专 业 教 学 团 队 。 方 面 要 不 断 加 强 教 育 教 融 教 学 做 为 一 体 , 化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 强 教 材 建 设 , 学 理 论 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研 究 , 高 学 术 强 加 提 与 行业 企 业 共 同开 发 紧 密 结 合生 产 实 际 的 水 平 。 方 面 可 以 可 以 通 过 教 师 每 年 都 要 一 实 训教 材 , 职 业 分 析 人 手设 计 课 程 , 从 实施 下 企 业 进 行 学 习 , 中 青 年 教 师 中开 展职 在 能 力本 位 的 课 程 方 案 。 照工 作 过 程 把 内 业 技 能 大 赛 , 派 教 师 进修 等 方 法 来 不 断 按 外 容 重新 整 合 到 各 学 习 领 域 中 , 使学 生 的 核 提 高 教 师 的 技 能 水 平 。 同时 要 大 量 聘 请 行 心 课 程 贴近 就 业 技 能 。 断 推 进 教 学 资源 业企 业 的 专 业 人 才和 能 工 巧 匠到学 校 担 任 不 时 注 重 职 业 技 能 培 训 , 他 们 练 就 一 身过 使 硬 的 就 业 本 领 和 一 套 实 用 的 “ 业 通 行 就 证 ” 在 校 期 间 加 强 专 业 技 能 课 的课 时 , 。 引 导 学 生 参 加 各 种 职 业 证 书 考 试 , 得 各 种 取 职 业 资 格证 书 , 进 行 一 些 形 体 、 言 、 还 语 书 法 、 交 、 关 等 方 面 的 培 训 , 高 学 生 的 社 公 提 审 美 素 质 , 强 学 生 的就 业 竞 争 力 。 须 培 增 必

构建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作者:刘长万郜芸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0期摘要:当今数字游戏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产业化大规模的格局。

面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迅猛增长带来的巨大游戏美术人才市场需求,高职教育有义务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端技能型游戏设计人才的任务。

那么,高职院校该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游戏美术设计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始游戏美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视角1 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1)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

近年来,学院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特别注重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主干专业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专业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职业认证,合理构建主干专业课,每一主干专业课对应于一个职业岗位或工种,按“瞄准岗位设课程”的原则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初步构建了“工作过程、任务驱动、岗位流程、项目过程、双证融通”等专业课程体系。

(2)构建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开发思路。

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实现工学结合,制定符合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了课程的序化、重构、整合或开发新课程;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依据有关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内容;注重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为开发思路。

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要将游戏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游戏企业制作流程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为课程编制思路;按照岗位的工作项目来设置集中实训环节,且都在学完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就立即安排,缩短了集中实训的时间间隔,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完成一个集中实训后就标志着能胜任未来岗位的一项工作,并能以此在社会上进行工作,这样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成就感,以成就感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以“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为例

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以“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为例

种 比较 典 型 的 工学 结 合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这 种 模 式 下 . 业 学 大 纲 意 指 原 课 程 标 准 中 的分 科 课 程 标 准 部 分 2 在 企 0世 纪 9 0年
和学 校 共 同 承 担 起 职 业 教 育 的培 养 任 务 .并 依 据 各 自资 源 优 势 进 行 分 工 和 合 作 。学 生有 两 种 身 份 和 两 个 学 习 场 所 , 即在 学 校 是 学 生 , 习课 堂 知 识 , 企 业 是 学 徒 , 行 生 产 实 践 , 者 交 替 进 学 在 进 两
代. 为顺 应课 程改革 的国际化 大趋势 , 又用课程标 准取代教学 大
纲。
20 0 6年 以来 . 国家 示 范性 高 等 职业 院 校 建 设 有 关 文 件 中提 出了 建 立 以专 业 标 准 、 程 标 准 为 主 体 的 教学 质 量 标 准 体 系 的要 课 求 。 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中国《 育大辞典》 但 教 将 课 程 标 准 定 义为 :确 定 一 定 学 段 的 课 程 水 平 及 课 程 结 构 的纲 “ 领 性 文 件 . 括 课 程 标 准 总 纲 和 各科 课程 标 准 两部 分 。参 照 基 础 包 ” 教 育 中的 课 程 标 准 概念 以及 现 代 各 国对 课 程 标 准 的 不 同 界 定 . 大 多 数 学 者 将课 程标 准定 义为 :课 程 标 准 是 根 据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具 体规定课程的性质 、 目标 、 容 框 架 、 施 建 议 及 评 价 建 议 , 现 内 实 体 该 课 程 期 望 学 生 达 到 的 知识 、 力 和 素 质 的 基 本要 求 。 它是 管理 能 和 评 价 课 程 的 基 础 , 教 材 编 写 、 学 实 施 、 学 评 价 的 基 本 依 是 教 教 据 高 等 教 育 中 。 程 标 准 总 纲通 常称 为教 学 计 划 , 定 培 养 目 在 课 规 标 、 程 设 置 、 学 进 程 等 ; 科 课 程 标 准 称 为 教 学 大 纲 , 定 了 课 教 各 规

基于职业化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业化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

把相 关的职 业 资格 标 准课 程化 , 以培养 学 生综 合职 业 能力 高质 量地从 事 岗位工作 。 为宗 旨 , 体 现工学 结合 的职 业化 要 求 2 . 4 高职 课程 标准 应便于 考核 评价 。制定 高职 课程 标 高职 教 育培 养 对 象 “ 以职业 能力 为本位 ” , 是 我 国 高职 准 的 目的之一 , 即让教 师 能够 整体地 、 一致地 思 考 “ 为什 么
业化 的课 程 标 准 体 系 , 对 课 程 建 设缺 乏 有效 指 导和 管 理 , 影 响 了职 业 这种 “ 职业能力” 本 质 上是 才 能 、 方法、 知识 、 观点 、 价值 观 教 育 改革 的深 化 。 为此, 制 定 基 于 职 业 化 的 课 程 标 准 是 高职 经 管 类专 业 课 程 体 系 改革 急 需解 决 的关 键 问题 。
关键词 : 高职
职 业化
课 程标准
实践 育
高 职课 程标 准 应 对学 生 将来 必 须 面 对 的“ 职 业 行 动领 域 ” 进 行具 体 描 述 , 同时 融入 职 业 资格 证 书 的要 求 , 强调 工 作
知 识 的掌握 。 通过 一 系列 可 以操作 、 学 习和传 授 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在《 职业教 育课程改革思考》 的报 过 程 能力 、 的具 体 工作 任务 , 学 生 能获得 与企 业 发展 需要 相 一致 的职 告 中指 出 : 课 程 开 发 要 素包 括 课 程 内容 选 择标 准 、 课 程 内 并 能拓 展 更加 宽广 的职 业 发展 空 间 , 为学 生 的终 容排序 标 准 。他 强调 “ 职 业性 原 则 ” , 即任 何职 业 劳 动和职 业 能力 , 身职 业 生涯发 展 奠定 基 础。 业 教 育都 是 以职业 的形 式进 行 的 , 教 育职 业 的开 发应 该 是 2 . 2 课 程 标准 的内容 必须 明确 、 具体 。 一 是课 程标 准 对各 种共 同的社 会职 业进 行 分析 而 生成 , 其 参照 是职 业 能 的语 言 要清 晰 、 明确 、 具体 , 无歧 义。 二是 关于 工作 过程 知 力。 识 的描 述应 是企 业技 术和 管理 通 用 的专 门术语 , 以便 学 生 1 课 程标 准的 内涵 并 能使 用 工具 与工作 人 员 ( 包 课 程 标 准 是 对学 生 “ 学 习结 果 ” 和“ 掌握 的特 定 知 识 、 理 解 掌握 专 业知 识 和 技 能 , 同事和 管理 人 员 ) 进行 有效 沟通 。 技 能和 态 度 ” 等 的描 述 , 是 执 行人 才培 养 方 案 , 实现人 才 培 括顾 客 、

以“工学融合”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设计问题初探

以“工学融合”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设计问题初探

以“工学融合”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设计问题初探摘要: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讨,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目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是把这一理念和研究成果切实地体现在教学中,彻底改造高职教育的课堂。

打破传统的教学大纲的束缚,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课程标准,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的独特性,内容要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和根本原则。

关键词:高职高专工学融合课程设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高度肯定了其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并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高职教育经历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备受关注。

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

因此,当前高职教育必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并且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体现在高职教育的课堂,这是高职教育走向优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课程建设的高职特色。

一、把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现独特性,建议把高职的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理论课程,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一类是实务性课程,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适宜,“以就业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作为选择的依据;一类是实践性课程,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应用技能,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等。

这类课程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知识的习得为主,同时链接证书课程。

证书课程是指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设置的、以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开发的课程,其内容大多直接关涉职业工作,能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程度,是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正确选择。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教育 上旬刊83“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思政,价值在于实现工作与学习相统一、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体现教书与育人的课程教学双重功能。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秉承“思政引领、德技并修、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关注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身正成人”“术精成才”。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思政总体设计1.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总目标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对标《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依据《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水质检测方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对接诚信、勤劳、健康、感恩、干净、担当等企业文化需求,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提炼体现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与内涵,确立专业价值导向和核心素养导向。

教师还应从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角度充分挖掘专业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从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职业精神与法治道德、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价值引领(如表1所示)。

专业价值导向:绿水青山、健康干净、守护美丽中国。

核心素养导向:生态环境保护。

践行规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绿色环保、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的社会责任等。

2.科学制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标准。

如表1所示,教师在教学时需在专业层面把握好思政的高度。

由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研组教师共同修订课程方案,整合和提炼专业一体化表1专业育人要求表专业思政维度思政元素1.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四个自信、爱国主义、社会认知(关切社会)、家国情怀、环保文化、国情教育、生态文明、理想信念2.健全人格(情感认同)自信独立、自律、敬业、乐群合作、自立自强、坚韧乐观3.职业精神与法治道德诚实守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积极主动、满怀热情、积极进取、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依法办事、勤勉尽责、克勤克俭、践行规范、质量意识、安全环保、节约资源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严谨求实、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崇尚科学、好奇求知、环保意识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标准。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孙国荣刘健(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24)摘要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位出发,指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并在建设中克服几种错误的做法。

阐述了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应重视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精品课程高职Ponder and practice of work-study Superior Courses invocational collegeJian liu(Binzhou vocational college,Shandong Binzhou 2566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work-study Superior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point out that building of Superior Courses must closely round the train objective and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And more important is to give prominence to work-study.Then several wrong proced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overcome.In addition,five question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 word work-study Superior Courses V ocational college《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研究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研究

始对该 门课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研究, 已初步取 目前
得 成效 , 作一 总 结 。 现
程教学实施, 因此建设工学结合型特色课程是 目前许多
高职 教 师 都在 积 极探 索 的一 个 主题 。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 工 学 结 合 是 近 年 来 才 提 出 来 的, 上 师 资 力 加
Ab ta t src :On uriulm o tu to fee tia o to n LC p lc to t hec m bn to fwo k wi e ri g a src :fo c rc u c nsr c in o lcrc lc n r la d P a p iain wih t o iai n o r t lan n b ta t r m h h e s e t sofd v lpig s i d n a t ltln s h t ep rp cie e eo n kle a d prcia ae t,te a ay i fc m m o o lm so urc u fee tia o to d PLC v l c n lsso o n pr be n c riulm o lcrc lc na la ' n a lc to sc n u td ds m es c e sul x e in e nt ec nsr c ino urc lm tnd r s b l ngof e c i a s i tg ain ppia ini o d c e a o u c s f p re c so o tu to fc riuu sa ad , ui n e h di ta hngt m , ne rto e o e c n e o c , e om ta higm e o da s s igs tm sa ei r d e pe. fta higr s ure r f r i e c n t dsa se sn yse r o uc di t pa r n h n nt n he Ke r s c mbiai no ywo d : o n to fwo kw i e r i ; u rc l o tu t n; e c ig; e e c r t la nng c riuu c nsr ci ta hn r sa h h m o r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

课程标 准与教学大纲是对某 门具体课 程进程安排 的教 学文件 的不 同阶段的不 同称号 。在 11 9 2年 , 民国政府称 课 程标准 。 即指确定一定 学段 的课程水 平及课 程 结构 的纲 领 性文件 。在 15 9 2年 , 国向苏联 学习 , 我 引进 了“ 教学计 划 ” 和“ 教学大纲 ” 的概念 , 教学大纲 意指原课 程标 准 中的分科 课 程标 准部 分 。2 0世纪 9 0年 代 , 顺应 课程 改革 的 国际 化 大趋势 , 又用课程 标准取代教学计划 。 现在高职院校基本上 还是 沿用 教学大纲这一 称号 。课 程标准 与教学大纲虽 然是指 向同一对象 , 不 同称为所 蕴 但 含 的含 义还 是有不 同的。其不 同点 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第一 , 课程观 的不 同。教 学大 纲侧重 于从 教 学 的角度 去理解课程 , 把教师放 在主体 和主导地位 , 而把学习 者放 在 被动 的位子 。而课程标准 则从课 程实 施 的进程 出发 , 分 充 重要教 的主体 和学 的主体在课 程 实施 中的地 位 。第 二 , 教

文献标识 码 : A 重 结 果 评 价 和 过 程 评 价 的统 一 , 视评 价 的 发 展 性 功 能 。 重

高职 课 程 标 准 及 其 存 在 的 问题
( ) 程开发 , 一 课 课程 计划与课 程标准 课 程开发 , 指课 程从无到有 的产生过程 , 课程 开发要 广 义和狭 义之分 。广 义的课程 开发是 指专业 课 程开 发 , 即课
基于工学结合 技术 学 院 , 浙江 台州 3 8 0 ) 100
摘 要: 课程标 准是规 定课 程教 与学活动的 目标 、 内容 、 求及进程等的教 学文件 , 要 它对课程 实施具有 重要 的指 导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探索与研究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探索与研究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探索与研究[摘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良好的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是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保证。

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的外延及内涵作为明确的概念和合理的制度固定下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制度[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026-02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

自实施《职业教育法》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应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以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职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深层次思考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瓶颈,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体系。

[1]一、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意义就是实现了高校、企业、行业的结合,是将在校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校内根据专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的训练。

工学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获得工作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它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为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教师的再学习、科研、社会服务提供更大空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以职业人的角色参与到所学专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是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和实践——以报关实务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例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和实践——以报关实务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例
东利益 。
3 8 ~ 46
尽 管 内 部控 制 评 估 在 实 际执 行 过程 中遭 到 了质疑 和 批
( 作者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南平管理分
南平 3 5 3 0 0 0 )
评 ,但 其对 规 范公 司行 为、帮 助企 业识别 经营 风 险等方面 的 公司 ;福建 积 极作 用仍 是被 广泛 接受 和认 可 的。质疑 声和 批评 声大都 来 ◎ 管理观察 ・2 o l 3 年1 O 月中 旬出版
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 由企业和学校共 同承担 的职 业 货 物顺 利通 关办 理所 有 的手续 。 势紧密 结合 。连云港 市是一个港 口城市 ,拥有报 关与 国际货运 要 求 ,确 定课程 内容 和 要求 , 明确 学 生应 获得 的知识 、技 能 企业 4 0 0 多家,对外贸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量,我校与本市企业 与 态度 。在 课程 内容 的选 择 上 ,要与职 业 资格标 准相 融合 , 通过校 企合作共 同培 养学生 ,不仅 能够为我市培 养所 需 的报关 注 重突 出职 业 能力 的培养 。要 以真实 的项 目为载 体来 搭建 课 人才做 出贡献 ,而 且可 以提高我校 的办学水平 ,同时也提 高我 程 结构 ,要 遵循 学 生职业 能 力培养 的基本 规律来 选择 项 目。 校学生的就业率 ,形成 了学校 、企业 、学 生三赢 的局面。 二 、基 于校 企 合作 的工 学结合 高职 课程 标 准的 制定 1 . 工 学结 合高 职课 程标 准制 定 的原则
依据 教育 规律 、课程所 代表 的学科 知识 体系 、社会 实际
贸高等 职业 学校 报关 与 国际货运 专业 的 工学 结合项 目 化 课程 需求 和学 生身 心特 点制定 出来 的课程 标准 ,既 包含对 学生 在 改革实 践 ,对工 学结 合课程 标准 的 制定进 行 了分析 研究 ,并 知识 与技 能 、过程 与方法 、情 感态度 和价 值观 等方 面 的基 本 提 出对 “ 报 关实务 ”课程 标准 制 定的思 考 。 要求 ,也包 含对 执行 情况 进行 检查 评价 。课程 标准 的制 定是 校 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是现阶段我 国职业教育 改革和发 在解 决 “ 教什 么 ”、 “ 怎 么教 ” 的基 础上 ,紧 紧 围绕 企业 社 学什 么 ”、 展的基本方 向,本文 通过对我校经 贸系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 ,通 会对 应用 型人 才 的要求 目标 ,重 点解决 让学 生 “ 过工学结合方 式,对 项 目化课程进行 改革的实践分析 ,尝试性 地探讨校企合作下高职课程标准制定一系列 内容和 问 题。 “ 怎么 学 ”问题 ,并在 教与 学 的过 程 中实现 “ 能力和 素质 ”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

“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要 切入点 , 带动专业调整 与建设 , 引导课 程设置 、 教学 内容和教学 方法改革。” 是高职教 育的宗 旨。“ 工学结合 ” 高职院校重要 的 是
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 深思 的问题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 堂上 的学 习和工作上 的学 习
结 合 起来 , 学 生 将理 论 学 习和 实 践 相 结 合 , 而 加 深 对 自己所 使 从 学专业的认识 ,使学生看到学校 中学 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 的联
系, 提高学习理论 的积极性 。 在工学结合实践中 , 与成年人接触 , 学生加深 了对社会人类的认识 ,清楚合作的重要性 ,开阔知识 面, 扩大眼界 , 还可以使学 生提 高 自我判断能力 , 的更加成熟 , 变 有助于学生就业选择。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操作 方法 主要是通 过学校 、 企业 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 , 注重质量 管理 、 过程管理 。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的重点是教学过 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 和 职业性。 专家建议各高 职院校在第六学期 , 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的实践探 索。同时强调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建 立 以重点专业为龙头 、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门及任 课教师 要与专业 对应 的社会 岗位 保持持久 的密切 的联 系, 随时掌握其动态 , 每学期都要把 岗位变化进行统计和汇总 , 及时调整课程 内容 , 使其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 , 适应于市场形势 的变化 , 使整体教育与市场需要联系更 为密切 。
3 改革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 , 教 、 、 ” 融“ 学 做 为一体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三段式”开发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三段式”开发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148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具体工作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教学过程通常为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它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得到提升。

因此一体化课程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必要性随着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的加快,汽修市场对汽修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汽修岗位要求汽修人才不仅要懂汽车的一般修理技能,还要懂汽车的诊断分析和检测维修。

而一些陈旧的课程体系与真实的工作过程缺乏紧密联系,所以对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理念与路径2.1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是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文件,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须遵循的基本思想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是学习载体;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逻辑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合一,校企合作。

由于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学习任务须在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完成,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下,让学习者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源。

经过课程教学试验、教学评价等闭环调整,最终正式运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3 汽修专业“三段式”一体化课程开发实践3.1 第一阶段:课程框架的确立(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以汽修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主管、汽修骨干员工、汽修专业毕业生等为调研对象,设计不同的调研内容,获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岗位所需要胜任工作任务、行业新技术、员工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

研究得出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某区域内各大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企业,企业具有国企或民营性质,从事机电维修、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等岗位(岗位群)工作,能胜任汽车快修、汽车常见故障维修(小修)、事故车大修、电气诊断、车辆编程等工作任务。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注重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模式研究,对我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模块开发,探索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规划设计、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基金项目: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垦区高职教育园林工程技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类别为省重点课题,学科分类为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

1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合理存在,关键是特色创新,它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

只有走特色之路,才有可能成功。

就当前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

我国的工学结合是学习了国外的教育模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

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目前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由于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

因此,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1]。

依托垦区高职教育改革政策支持,对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新课程结构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开发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该课程建设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着重体现工学结合中的“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

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工学结合开发模式2.1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确立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开展职业岗位(群)调研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开发课程标准——编写特色教材——进行项目教法设计——制定学习绩效评价标准。

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研究
问题探 讨
2 1. 021

基于工学 结合 的管理 实 务课程 标准开发研 究
陈 移 山
( 川财经职业 学院 四) 四 1 都 600 ) 1成 1 10
摘 要 : 程 标 准 开 发 已成 为 高 职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一 个 重 要 方面 。 本 文 依 据 工 学 结 合 的 理 念 及 要 求 , 理 论研 课 从 究 与 实 际 操作 的 角度 , 讨 管 理 实 务 课 程 标 准 开 发 思 路 和 关键 问题 的解 决 办 法 。 探 关键词 : 学结合 ; 工 管理 实务 课 程 ; 程 标 准 ; 发 课 开
课 程 定 位
所 谓 课 程 定位 . 是 明 确 课 程 在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中 的 作 用 和 就 地 位 课程 定 位 是 课程 标 准 开 发 的 基 础 . 了 明确 的课 程 定 位 . 有 就 可 以 为 学 习 日标 的 确 定 、 学 方 法 的 采 用 、 核 与 评 价 方 式 教 考
近 实 际 管 理 需 要 . 些 对 于学 生 职 业 生 涯 发 展 来 说 非 常 重 要 的 一 “ 性能力 ”“ 隐 、 经验 性 知 识” “ 业 素 质 ” 在 教 学 中没 有 得 到 明 、职
学 习 目标 和 学 习 内容 , 需 要 通 过 行 动 去 完 成 , 现 “ 中学 ” 都 实 做 、 “ 中做 ” “ 后 练 ” “ 后 用 ” 三是 以 任 务 为 归 属 点 , 程 以 学 、学 、学 。 课 管 理 的 业 务 活 动 、 源 、 象 为 载 体 , 计 相 应 的 教 学 情 境 及 子 资 对 设 情 境 。 一个 情境及 子情境 就是一 项学 习( 作 ) 务 , 设计 每 工 任 其 应 突 出 关 键 知 识 点 、 业 能 力 、 业 素 质 的 应 用 与 表 现 , 生 在 专 职 学 完 成 学 习 ( 作 ) 务 的 过 程 中 获 得 知 识 , 练 各 种 能 力 , 炼 工 任 训 修 职 业 素 质 : 过 学 习 ( 作 ) 务 的 完 成 。 现 知 识 向 能 力 的转 通 工 任 实 化 . 以及 学 习 成 果 的 迁 移 和 应 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集工 程原理 、 建筑 设 计 、 工 方 法 、 典 艺 术 审 美 施 古 修养 于一体 的交 叉课 程 , 同时 也是 城 市 园林 建 设 、 市政 工程建 设 、 地产 、 农 村 环 境建 设 中必不 可 房 新 少 的一 门实用 技 术 . 重 点 是 教 授 学 生 掌 握 中 国 其 古典 园林 建筑 的基础 与 台基 工 程 、 构 架工 程 、 木 墙
念、 基本 理论 的基础 上 , 过 对理 论 的 系统 学 习 与 通
2 基 于 工学 结 合 的《 园林 建 筑 施 工 技术》 课程标准构建理念
构建《 园林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标准应按 能力 本位要求 , 把提高学生 的职业能力放在突 出的地 位, 同时要加强实践性教学 , 使学生成为施工企业 线 迫切 需要 的高 素质技 能 型专 门人 才 .5 -
则. 通常是以国家或单位对学校课程总 的要 求的 形式而存在的 , 是一种行政手段. 课程标准代替教
学 大纲 是教 育界 对 “ 学大 纲” 带来 的各 种 教 育 教 所 现 象 的反思 .
体砌筑工程、 屋顶瓦作工程、 木装修 工程、 地面及
甬路 工程 、 漆 彩 画 工 程 、 券 桥 及 其 石 活 工 程 、 油 石 假 山掇石 工 艺 等施 工 技 术 , 养 学 生 在 园林 建 筑 培 工 程建设 中的 园林 建 筑 设 计 、 工 技 术 与 管理 的 施 基 本技 能 , 求 学 生 在 认 真 掌 握 园林 建 筑 基 本 概 要
程权利的编制集 中在领 导和教师手 中, 由他们决 定编制并统一执行 ; 二是课 程权利 的表 达和实现 通过 自上而下的单 一通 道来 完成 , 只对 权利 的上
级 负责 , 很难对 权利 的下 级 尤 其 是 学 生 负责 . 课 而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权威资料]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权威资料]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文章以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为例,探索研究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

从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及课程定位及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流程和课程考核方案等作了全面的阐释,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课程实施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4)38-0199-0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建设。

同时,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

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设计、实施流程、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及指导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以我院多媒体技术核心专业课程“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标准为例,探讨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设计和实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工学结合课程具有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两个显著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整体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通过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论证研究,确定课程内容,以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再次详细描述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任务设计、任务实施、教学条件和考核方案等各项具体详实的内容;第四,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情景中具体的描述来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来完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制定一体课程方案
上一环节: 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 师
课程标准制定
一体化课程方案要依
据一体化课程框架制定,该环节主 要描述专业基本信息、各等级培养 目标,规定每门一体化课程及参考 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及教学建议, 设置课程进度及学时分配,设计各 等级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案。
行业、企业专家,课程 开发专家,骨干教师
一 体 化 课 程
一 体 化 课 程 资 源
师资队伍建设 学材建设 学习环境建设 ……
(四)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程序
3个阶段,8个主要内容
确定课程框架
职 业 与 工 作 调 研 分 析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提 炼 课 程 框 架 确 立
制定课程方案
课 程 标 准 制 定 学 习 任 务 设 计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第一阶段
(同企业实践专家依据自己职业发展阶 段划分)
网络产品销售
…………
(3)一体化课程框架确定
一体化课程框架由相应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典型
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课程名称、专业技术学习内容、 基准学时、实训学时、学习任务名称等构成。该框架来源于典型 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为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上,将一个典型工任务进行对应一门课程。一个职业通常由 10至20个典型工任务组成。并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划分一体化课程等级, 并确定相应一体化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和顺序。
(2)人才培养目标确立
归纳各等级一体化课程的职业与技术要求。结合学习者职业发 展需要,形成对应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
(3)专业技术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一体化课程职业能力要求及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每 一门课程的主要专业技术学习内容。选择可转化为学习任 务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将其名称转化为学习任务名称。在 一体化课程总学时分配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学习内 容,确定每一门课程的基准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及课程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转化的必然趋势。

同时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工学结合
课题:本文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数控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052)成果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现已从规模化发展走向内涵式建设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而其课程标准的建设则是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目前的建设情况、生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适合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一、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一般步骤是:通过专业调研制订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实施予以检验、修订、补充和完善等。

即课程教学大纲是该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及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也都围绕此教学大纲进行。

制定教学大纲时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

大纲不仅要对教
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的规定(如许多内容点有量化的标准,多数内容点有深度和难度上的明确指标),还要对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作出安排。

由于教学大纲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关注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常常规定得十分具体,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真正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由于教学大纲存在着规定得过细、弹性不够、变化余地较小等问题,使教师在授课或编写教材时,特色和创新难以充分体现,有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无法顾及,往往使得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
1.课程标准的定义
课程标准就是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该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对这些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尤其是教学这一途径)做出一些规定和建议。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角度不同。

教学大纲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它从教师的角度规定了该门课程教些什么内容、教授到什么程度,教师根据它进行授课时也往往更加关心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点是否发生了
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教学要求与学时数是否发生了变化等,并根据它对学生进行考核。

而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的角度规定学
生学些什么内容,通过课程评价规定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等。

课程标准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这就有了过程性目标。

(2)作用方式不同。

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

因此,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

而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空间很大。

(3)关注重点不同。

教学大纲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关注不足;课程标准既考虑了课程的目标,又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且其较教学大纲有更加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点。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的区别,课程标准对改变课程功能、兼顾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构建
1.课程标准的基本组成
课程标准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及其他,具体组成部分见图1。

2.构建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相关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基本就业要求。

(2)学历教育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在满足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需求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继续学习及个性发展的要求。

(3)单一课程与课程体系兼顾的原则。

单一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制定应从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衔接,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4)注重学生整体能力与素质提高的原则。

这也是课程标准有别于教学大纲的地方,教学大纲规定的是本门课程的基本标准,要求学生均应达到此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

3.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
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求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建设要以此精神作为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

为此,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对于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目标,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总体目标虽然各有差异,但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即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课程分目标则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主要知识与技能点予以说明,同时注意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对应岗位的基本素质或方法与社会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工学结合、开发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为原则,建立以工作体系为框架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突出过程性的知识,以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重点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还应注意将职业标准纳入教学之中。

学习单元的设计则根据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成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结构,任务来源于实际,但要高于实际。

课程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工作任务的难度要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学设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通
过校企合作,将工作岗位的真实任务提炼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教学学时的安排。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学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

(4)其他配套内容的要求及说明。

其他配套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管理(课程发展与建设的方向、课程内容的调整及实施情况等任务的责任落实)、师资配备情况说明、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学软硬件设施要求、教学方法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

最后应对此课程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使用周期加以明确。

(5)实际案例分析。

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单元。

在切削部分中,共分为6个教学任务,从阶梯轴类零件、螺纹轴类零件到组合件的编程加工,每个教学任务中的项目均来源于生产实际。

本专业的另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从机床的安装调试、验收入手,并根据数控机床的结构、故障性质、功能等内容依次展开教学。

学生通过这些真实的项目,了解、掌握数控机床典型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各项知识点与技能点,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的思路。

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将考核评价工作融入到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即每个项目的主
要步骤均有评价,除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外,教师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产品的合格程度、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评价,并最终形成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2]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3]何兴国,周贵礼.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4]王建朴.论高职教育实践课课程标准的制定[j].职教论坛,2010(12).
[5]陈倩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下课程设计改革探讨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2).
[6]李幸平,陆志强,陈海涛.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作者单位:诸刚、郭辉、蒋晓,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欧阳志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