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蕴市级论文
全省第五届教育考试招生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评比结果
关于“申请-考核”制与博士招生考试制度的思考
魏宁海
南京医科大学
50
江苏省高校音乐专业招考模式改革探析
韩中健
南京师范大学
51
浅谈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
徐蕴霓
盐城市亭湖区招生考试办公室
52
县级教育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丁运超
丰县教育局
53
江苏省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思考
张成华
江苏大学
省教育考试院
27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研究
王燕蓉
东南大学
28
创立和完善社会考试发展保障机制探索与研究
许 晓
南通市教育考试院
29
继续教育“互联网+”视野下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模式探究
王 丹、贡福海
扬州大学
30
自学考试慕课助学发展策略的思考
许 晓
南通市教育考试院
三等奖
编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单位
31
58
生源危机背景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发展浅析
占 侃、王之国
淮阴师范学院
59
试论支持核心素养培育的考试变革: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大规模考试
成 飚、于亚斌
无锡市教育考试院、无锡惠山区招考办
60
高职单招发展历程及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奚 敏、姚 远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唐 静
省教育考试院
20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管理的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 明、马 彪
省教育考试院
21
关于推进基层招生考试宣传工作发展的思考
张 鼐
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比较
第37卷第4期2023年8月水土保持学报J o u r n a l 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37N o .4A u g.,2023收稿日期:2022-11-12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070510) 第一作者:周宽(199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㊂E -m a i l :2297768162@q q .c o m 通信作者:龙新宪(1975-),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效应与修复研究㊂E -m a i l :l o n gx x @s c a u .e d u .c n 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比较周宽1,2,刘熙杨1,钟艺天1,黄金辉1,龙新宪1,2(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2.广东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摘要:生物炭的性质与老化作用是影响生物炭钝化修复C d 污染土壤效果的重要因素㊂比较研究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污泥类㊁秸秆类㊁动禽粪便类和木本类)对C d 2+吸附作用和C d 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的差异㊂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土壤孔隙水p H (棕榈丝生物炭除外),降低孔隙水D O C 和C d 浓度,从而减少水稻根系对孔隙水中C d 的吸收㊂同时,4种生物炭提高土壤p H ,降低土壤有效态C d ㊁水稻根系和籽粒C d 含量㊂老化作用减弱稻秆生物炭的钝化效果,显著增强棕榈丝生物炭对土壤C d 的钝化作用,然而,老化作用对富含灰分的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的影响较小㊂因此,选择生物炭钝化修复C d 污染稻田土壤时,必须考虑生物炭的原料及其老化作用㊂关键词:生物炭;C d 污染土壤;钝化作用;水稻中图分类号:X 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23)04-0351-12D O I :10.13870/j.c n k i .s t b c x b .2023.04.043C o m p a r i s o no f t h e I m m o b i l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 a n dS t a b i l i t y of F o u rD i f f e r e n t R a w M a t e r i a l sB i o c h a r o nC a d m i u m -C o n t a m i n a t e dS o i lZ HO U K u a n 1,2,L I U X i y a n g 1,Z HO N G Y i t i a n 1,HU A N GJ i n h u i 1,L O N G X i n x i a n 1,2(1.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 u t h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z h o u 510642;2.G u a n g d o 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n dR u r a lP o l l u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a f e t y ,G u a n gz h o u 510642)A b s t r a c t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a n da g i n g o fb i o c h a ra r e 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sa f f e c t i n g t h e r e m e d i a t i o ne f f e c to fb i o c h a r i n i m m o b i l i z i n g C d -c o n t a m i n a t e ds o i l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C d 2+a d s o r pt i o na n d C d -c o n t a m i n a t e ds o i l i m m o b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f o u r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b i o c h a rm a t e r i a l s (s l u d g e -b a s e d ,s t r a w -b a s e d ,a n i m a l a n d p o u l t r y m a n u r e -b a s e d a n d w o o d -b a s e d )w e r e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i o c h a r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i n c r e a s e d t h e p Ho f s o i l p o r e -w a t e r (e x c e pt p a l mf i b e r sb i o c h a r ),a n dd e c r e a s e d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D O C a n dC d i n p o r e -w a t e r ,a n dt h u s r e d u c e dt h eC du p t a k eo f r i c er o o t s i n p o r e -w a t e r .A t t h es a m e t i m e ,t h e a p pl i c a t i o no f f o u rk i n d so fb i o c h a r i n c r e a s e ds o i l p H v a l u e ,b u td e c r e a s e ds o i l a v a i l a b l eC d ,r i c er o o ta n d g r a i nC d c o n t e n t .H o w e v e r ,a g i n g w e a k e n e d t h e i mm o b i l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 o f r i c e s t r a wb i o c h a r 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e n h a n c e d t h e i mm o b i l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 o f p a l mf i b e r s b i o c h a r o n s o i l C d ,w h i l e a g i n g ha d l i t t l e e f f e c t o n a s h r i c h p i g m a n u r eb i oc h a r a n ds l ud g eb i o c h a r .T he r ef o r e ,t h er a w m a t e r i a l sa n dag i n g ef f e c t so fb i o c h a rm u s tb e c o n s i d e r e dw h e n c h o o s i ng b i o ch a ri mm o b i l i z a t i o n t o r e m e d i a t eC d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p a d d y s o i l .K e y w o r d s :b i o c h a r ;C d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s o i l s ;i mm o b i l i z a t i o n ;p a d d y 我国耕地土壤污染严重,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尤以镉(C d )为首要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达7.0%[1]㊂与其他作物相比,水稻具有更强的根系吸收土壤C d ㊁并向籽粒转运的能力,导致食用 C d 米 是人体C d 风险的最主要暴露途径[2-3]㊂因此,以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定向调控土壤C d 的生物有效性㊁阻隔C d 向地上部转移的阻控技术,是C d 污染耕地治理与安全利用的新思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4]㊂C d 从土壤颗粒表面向水稻根表的迁移过程,是决定籽粒中C d 积累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过程与土壤中C d 的赋存形态密切相关,且受土壤p H ㊁C E C ㊁有机质含量等影响[5-6]㊂已有研究[7]表明,含磷类物料㊁黏土矿物㊁生物炭㊁含钙碱性材料㊁含硅类㊁金属氧化物㊁有机物料等钝化剂能够与土壤中C d 发生吸附㊁络合㊁沉淀㊁离子交换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土壤中C d的赋存形态,降低其生物有效性㊂生物炭是生物质在限氧或缺氧条件下热解形成的芳香化程度高㊁孔隙结构发达㊁比表面积大㊁表面富含羧基㊁羟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的碱性富碳物质[8-9]㊂已有研究[10-12]表明,生物炭是一种C d污染土壤的绿色钝化剂,可以有效降低土壤C d生物有效性和稻米C d含量㊂生物炭对土壤C d的钝化机制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生物炭通过静电吸引㊁离子交换㊁络合作用和共沉淀作用等吸附土壤溶液的C d,间接作用是指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p H㊁C E C㊁有机质含量等而增强土壤组分对C d的固持作用[13-15]㊂通常采用土壤孔隙水中的C d含量㊁p H和D O C浓度,土壤p H㊁C d有效态含量与赋存形态,植物组织(籽粒㊁根系㊁地上部等)C d含量等指标来评价生物炭对C 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16]㊂生物炭原材料来源广泛,但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炭性质及其钝化修复C d污染土壤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16-17]㊂同时,土壤理化性质(p H㊁C E C㊁C d浓度与赋存形态等)[18]和生物炭的物理㊁化学及生物老化[19-20]都影响生物炭对C 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㊂因此,根据C d污染土壤性质,选择合适原料生物炭是决定钝化修复效果的关键㊂此外,生物炭施入土壤中后,受到土壤环境㊁植物和微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比表面积㊁官能团㊁元素组成等发生明显变化,对其钝化效果产生影响,即 老化作用 ㊂生物炭的在土壤中老化主要受植物根际效应㊁土壤微生物㊁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o x i d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和p H等因素的影响㊂本研究以2种C d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连续开展3茬水稻盆栽试验,比较4种原料生物炭(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对第1茬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孔隙水性质(p H㊁D O C㊁C d2+含量)㊁收获每茬水稻后的土壤p H和C d有效性㊁水稻根系和稻米C d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我国C d污染水稻土壤的钝化修复选择合适的原料生物炭提供指导㊂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生物炭本研究选用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分别代表农业废弃物㊁城市固体废物㊁粪肥和园林木质原料生物炭㊂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委托河南洛阳众信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制取,限氧条件下500ħ热解3h㊂棕榈丝生物炭由北京永邦科技有限公司赠送,500ħ热解2h㊂4种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F T-I R图谱见图1㊂表14种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指标污泥生物炭稻秆生物炭猪粪生物炭棕榈丝生物炭比表面积/(m2㊃k g-1)60.9210.24112.410.07孔隙体积/(c m3㊃g-1)0.050.030.050.02平均孔径/n m4.6211.153.167.94C/(g㊃k g-1)8.4649.9650.6454.22H/(g㊃k g-1)0.511.941.761.83O/(g㊃k g-1)1.5016.3424.440.92N/(g㊃k g-1)0.762.941.132.48H/C0.720.470.420.41O/C0.130.250.360.01p H8.6110.019.708.27灰分含量/%88.7728.8422.0340.55图14种生物炭的F T-I R图谱253水土保持学报第37卷1.1.2 供试土壤 本研究以2种C d 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㊂第1种C d 污染土壤采自广东省韶关市水文村(113ʎ33'34.440ᵡE ,24ʎ41'45.014ᵡN )的水稻土(S 1),该地块长期受到大宝山矿山废水污染㊂第2种C d 污染土壤是采自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113ʎ45'19.636ᵡE ,25ʎ05'54.160ᵡN )的农田土壤(S 2),该地块长期采用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灌溉㊂土壤自然风干后,去除砂砾和植物残体,过5m m 的筛,用于盆栽试验㊂2种土壤的基本性质见表2㊂表2 2种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供试土壤全氮/(g ㊃k g -1)全磷/(g ㊃k g -1)全钾/(g ㊃k g -1)碱解氮/(m g ㊃k g -1)有效磷/(m g ㊃k g -1)速效钾/(m g ㊃k g -1)阳离子交换量/(c m o l ㊃k g -1)p H 有机质/(g ㊃k g -1)C d 全量/(m g ㊃k g -1)S 11.810.7016.76214.2516.02109.4112.865.8152.693.59S 22.080.778.58192.8924.4372.8513.085.9029.173.791.1.3 供试水稻 本研究以水稻为供试植物,品种为 华航31号,种子购自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先科联种子公司㊂水稻种子首先用30%H 2O 2浸泡15m i n ,然后用灭菌的去离子水洗干净,置于湿润干净纱布上,盖上湿纱布,待到种子发芽之后,将种子转入基质育苗钵中,适当浇水,当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选择长势均匀一致的幼苗进行移栽㊂1.2 试验方法1.2.1 4种生物炭对C d 的吸附作用 用去离子水配制1000m g /L 的C d 2+标准溶液(C d C l 2),将C d 2+标准溶液分别稀释为10,25,50,75,100,125,150,175,200m g /L ㊂分别称取50m g 供试生物炭若干份,装入100m L 三角瓶中,加入50m L 不同浓度的C d 2+溶液(初始p H 为5.5),每个浓度梯度重复3次㊂25ħ恒温振荡箱中以180r /m i n 的振荡8h 后,定量滤纸过滤,将滤液与吸附前C d 2+原液各滴加1滴优级纯浓硝酸保存,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Z -2300)测定滤液中的C d 2+浓度[21]㊂采用质量平衡公式(1)计算生物炭对溶液中C d2+的吸附量:qe =(C 0-C e )V /m (1)式中:qe 为平衡时C d 2+吸附量(m g /g );C 0为C d 2+初始浓度(m g /L );C e 为平衡时C d 2+浓度(m g /L );V 为溶液体积(L );m 为生物炭质量(g )㊂采用L a n g m u i r 吸附等温模型(2)和F r e u n d l i c h 吸附等温模型(3)对吸附结果进行拟合,分析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㊂L a n g m u i r 吸附模型:q e =(q mk L C e )/(1+k L C e )(2)F r e u n d l i c h 吸附模型:qe =k F C e 1n(3)式中:C e 为平衡时C d 2+浓度(m g /L );qe 为平衡时C d 2+吸附量(m g /g );q m 为Cd 2+饱和吸附量(m g /g );k L 为L a n g m u i r 模型吸附平衡常数;k F 为F r e u n -d l i c h 模型吸附平衡常数;n 为F r e u n d l i c h 常数㊂2.2.2 4种生物炭对C d 污染水稻土壤的钝化作用(1)试验设计㊂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因素为土壤类型,共设个水平(即土壤㊁);因素2为生物炭的种类,共设5个水平(即不加生物炭㊁水稻秸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㊂根据已有研究[9],生物炭的施加量常为1%~5%或相当于(1.5~40.0t /h m2);在实际土壤修复时,只有生物炭的用量低于5%时,才可以避免对土壤性质产生负面影响,费用可被接受㊂因此,本研究设置生物炭的添加水平为3%,使用的生物炭未经过任何的前处理,直接与土壤混合后开展盆栽试验㊂根据试验设计,在30L 棕色塑料桶(桶口直径32c m ,高24c m ,桶底直径23c m ),分别加入4k g 风干土壤和120g 过20目的生物炭,将生物炭和土壤混合均匀㊂每个处理重复4次,一共60盆㊂然后,每盆加入溶于自来水的基肥(尿素0.107g /k g,磷酸二氢钾0.191g /k g ,氯化钾0.022g /k g),加自来水至土壤表面1~2c m ,平衡1周㊂在每个盆栽中心安装1个R h i z o n S M S 采样器(N e t h e r l a n d s),用于收集土壤孔隙水㊂(2)水稻种植与管理㊂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内10号网室种植水稻㊂2020年9月3日移栽第1茬水稻,每盆移栽3株水稻;7天后施返青肥(尿素0.060g /k g ),14天后追施保蘖肥(尿素0.060g /k g),30天后施穗肥(尿素0.080g /k g ,氯化钾0.123g /k g );水稻生长期间,定期补加自来水,使土壤一直保持淹水(水面高出土壤2c m ),直到收获前14天;2020年12月11日收获第1茬水稻(99天)㊂第2茬水稻的种植时间从2021年3月31日至7月3日(94天),第3茬水稻的种植时间从2021年8月6日至11月10日(100天),施肥和水分管理均同第1茬水稻㊂(3)土壤孔隙水的采集与分析㊂在第1茬水稻的分蘖期㊁孕穗期㊁抽穗期㊁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土壤孔隙水,每次采集30m L ,立刻用0.45μm 滤头过滤㊂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孔隙水的p H ,T O C 分析仪(V a r i oT O C )测定D O C 含量,I C P -M S (710-E S )测定C d2+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 P E C O R D 250p l u s )在200~600n m的光谱范围内测定D O C 的比吸光度[22],采用公式(4)和公式(5)计算S U V A 254[L /(m g ㊃m )]:S U N V A 254=a 254(4)353第4期 周宽等: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比较a254=U V254ˑ2.303ˑ100(5)式中:a254为波长254处的吸收系数,表示D O C的芳香性;U V254为254n m波长处的U V-v i s吸收值㊂此外,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仪(s p e c t r o m e t e r)测定灌浆期孔隙水样品的荧光E E M光谱(激发波长范围300~500n m,递增量为5n m,发射波长范围为200~400n m,递增量为0.5n m,双蒸水用作空白)㊂(4)水稻样品的预处理与C d含量分析㊂水稻成熟后,将整株水稻拔出,分为根㊁根头㊁稻秆和稻谷,先后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将植株冲洗干净,75ħ下烘干至恒重,记录各部位的生物量㊂稻谷烘干后,用砻谷机将籽粒脱壳㊂不锈钢粉碎机(D F Y-1000D)将样品粉碎㊁过100目筛,自封袋密封保存㊂根系和稻谷C d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微波消煮-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3],消煮每批样品时,做1个空白样品和标准样品(G S B-27)进行质控,标准样品的准确率为90%~103%㊂(5)土壤样品的预处理与分析㊂收获每一茬水稻后,采用抖根法收集根际土壤样品(用自封袋套住带有土壤的水稻根系,不停抖动,使附着在根上的土壤落入自封袋)㊂土壤自然风干后,研磨,过20目筛㊂土壤p H 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土ʒ液比为1ʒ2.5㊂土壤有效态C d含量采用0.01m o l/LC a C l2溶液提取,土液比为1ʒ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3]测定C d浓度㊂1.3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使用S P S S18.0软件㊁O r i g i n202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㊂采用A N O V A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方法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O r i g i n2022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㊂2结果与分析2.14种生物炭对C d的吸附作用当溶液C d2+浓度较低时(0~40m g/L),4种生物炭对C d的吸附量均随着溶液C d2+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溶液C d2+浓度从40m g/L增加到180 m g/L时,4种生物炭对C d2+的吸附量缓慢增加,这可能使生物炭表面的吸附位点逐渐达到饱和(图2)㊂虽然4种生物炭对C d2+的吸附量随着溶液C d2+浓度增加而升高,但是吸附C d2+的拐点浓度有差异,分别为30m g/L(稻秆生物炭)㊁90m g/L(棕榈丝生物炭)㊁90m g/L(猪粪生物炭)㊁120m g/L(污泥生物炭)㊂在拐点浓度之后,吸附量逐渐趋于稳定,即吸附反应达到平衡㊂由L a n g m u i r模型拟合预测得到的污泥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对C 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87,51.78,10.68,13.02m g/g㊂因此,4种生物炭中,稻秆生物炭对C d2+的吸附能力最强,棕榈丝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次之,污泥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最差㊂吸附平衡常数(k L㊁k F)可以表征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强弱,数值越高其能力越强㊂稻秆生物炭对C d2+的吸附平衡常数也显著高于棕榈丝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图2)㊂注:q m为朗格缪尔曲线拟合的最大吸附量(m g/g);k L为朗格缪尔吸附常数;n为弗伦德利希拟合曲线表示吸附强度的常数;k F为弗伦德利希吸附常数㊂图24种生物炭对C d2+等温吸附作用453水土保持学报第37卷2.2 4种生物炭对第1茬水稻土壤孔隙水的性质影响2.2.1 孔隙水的p H 由图3可知,在第1茬水稻的生长期间,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与对照组的土壤孔隙水p H 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即从分蘖期到孕穗期,孔隙水p H 快速上升;从孕穗期到成熟期,孔隙水pH 逐渐趋于稳定㊂到孕穗期,猪粪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㊁对照组的土壤S 1的孔隙水p H 分别比分蘖期增加1.07,0.90,0.77,0.64个单位,土壤S 2的孔隙水p H 分别增加0.93,1.17,1.04,1.32个单位㊂在土壤S 1中,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p H 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分蘖期除外);而对于土壤S 2,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孔隙水的p H 略高于对照处理,且处理之间的差异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减少㊂这说明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能够持续增加土壤S 1孔隙水p H ,但其对土壤S 2孔隙水p H 的影响短暂,随着水稻的生长,其对土孔隙水p H 的影响逐渐减弱㊂然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2种土壤的孔隙水p H 变化规律与其他3种生物炭具有明显差异㊂在土壤S 1中,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孔隙水的p H 随着水稻的生长持续增加,分蘖期㊁孕穗期和抽穗期孔隙水的p H 均低于对照处理,直到灌浆期后才上升到对照组水平;S 2土壤中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p H 随着水稻的生长也有增加趋势,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比对照组低0.71,0.69个单位㊂注:图中数据为平均值ʃ标准差(n =4),误差线为标准偏差㊂下同㊂图3 第1茬水稻土壤孔隙水的p H 变化2.2.2 孔隙水的C d 浓度 由图4可知,在土壤S 1中,5个处理组的孔隙水C d 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水稻灌浆期;在分蘖期,4种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C d 含量与对照处理间没有差异;在孕穗期,除棕榈丝生物炭处理使孔隙水C d 含量比对照组高147.83%,其他3种生物炭均显著降低孔隙水C d 含量㊂对于土壤S 2,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和对照组的孔隙水C d 含量从水稻分蘖期到灌浆期持续增加,灌浆期达到峰值,但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孔隙水C d 含量显著降低;猪粪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C d 含量随着水稻生长缓慢上升,成熟期达到峰值;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组的孔隙水C d 含量在水稻生育期内基本上没有显著变化㊂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C d 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组的孔隙水C d 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6.67%和81.16%㊂综上所述,在土壤S 1中,孔隙水C d 含量从抽穗期到成熟期,猪粪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均降低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85%~44.83%,19.70%~44.94%,20.69%~40.47%,17.73%~42.59%;在土壤S 2中分别降低9.09%~77.17%,27.27%~65.91%,29.80%~59.09%,20.70%~76.22%㊂图4 第1茬土壤孔隙水的C d 含量变化2.2.3 土壤孔隙水D O C 含量与光谱性质 由图5可知,4种生物炭显著降低2种土壤的孔隙水D O C 含量㊂与对照相比较,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㊁棕榈丝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组的土壤地孔隙水D O C 含量分别降低6.03%~24.58%,5.44%~21.88%,32.72%~57.96%,12.41%~27.00%;土壤S 2地孔隙水D O C 含量分别降低5.98%~47.02%,11.77%~,,()㊂553第4期 周宽等: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比较因此,4种生物炭比较来看,棕榈丝生物炭对孔隙水D O C 含量的影响最大㊂进一步分析发现,生物炭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孔隙水D O C 的影响存在差异,且2种土壤之间也存在差异㊂在土壤S 1中,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对孔隙水D O C 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孕穗期,而污泥生物炭在灌浆期的影响最大,但在S 2中,4种生物炭对孔隙水D O C 含量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抽穗期㊁分蘖期㊁灌浆期和抽穗期(图5)㊂图5 第1茬土壤孔隙水的D O C 含量变化土壤孔隙水D O C 地荧光E E M 光谱显示2个主要的峰,峰1的激发/发射波长(E x /E m )为309~318n m /410~423n m ,属于类腐植酸物质;峰2的E x /E m 为255n m /425~445n m 属于类黄腐酸物质㊂生物炭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孔隙水D O C 地E E M光谱发射波长都在410n m 以上,且峰2强度高于峰1(表3),说明D O C 中的腐殖质以疏水部分比较多,具有高度的芳香性[22]㊂S U V A 254值是一种表征DO C 芳香性指标,该值越大,代表芳香性越高㊂除棕榈丝生物炭,其他3种生物炭处理的孔隙水D O C 地S U V A 254值都低于对照组(表3),说明只有棕榈丝生物炭增加土壤孔隙水D O C 的芳香性,这可能是由于棕榈丝生物炭在制作过程中热解时间较短,有机质没有完全碳化㊂表3 孔隙水D O C 地E E M 光谱峰值及S U V A 254值(孕穗期)供试土壤生物炭处理峰1E x /E m强度峰2E x /E m强度峰1/峰2S U V A 254对照318/42049527255/432770520.642.98污泥生物炭317/42043939255/435678230.652.63S 1稻秆生物炭315/42348450255/438732090.662.43猪粪生物炭320/42516530255/445260040.642.25棕榈丝生物炭310/42161363255/440872950.703.37对照314/42449734255/440765450.652.18污泥生物炭310/41740029255/440608610.661.75S 2稻秆生物炭310/42251418255/435790060.651.96猪粪生物炭313/41827385255/440379570.722.07棕榈丝生物炭310/41557489255/435847030.682.872.3 生物炭对土壤p H 和有效C d 含量的影响2.3.1 土壤p H 4种生物炭对土壤S 1的p H 影响存在差异(表4)㊂收获第1茬水稻后,稻秆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分别比对照增加0.29,0.27个单位,污泥生物炭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比对照土壤低0.50个单位;收获第2茬水稻后,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 比对照土壤低0.19个单位,其他3种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与对照土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收获第3茬水稻后,污泥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分别比对照土壤高0.16,0.37,0.47,0.31个单位㊂同样,4种生物炭影响土壤S 2的p H ,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表)㊂茬后,除施加棕榈丝生物炭的试验组外(降低0.82个单位),其他3种生物炭没有对土壤p H 产生显著影响;第2茬后,除施加污泥生物炭外(增加0.44个单位),其余3种生物炭对土壤p H 没有显著影响;收获第3茬水稻后,4种生物炭均显著提升土壤的p H ,其中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㊁棕榈丝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分别比对照土壤增加0.32,0.43,0.26,0.12个单位(表4)㊂随着时间的延长,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2种土壤(S 1和S 2)的p H 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稻秆生物炭处理的2种土壤的p H 均表现为明显的降低趋势,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 H 略有降低(表4)㊂因此,稻秆生物炭在短期内提升土壤p H 的效果显著,但老化作用显著降低其对土壤的 石灰性效653水土保持学报 第37卷应 ;相反,棕榈丝生物炭在短期内增加土壤p H ,但老化作用增强其对土壤的 石灰性效应 ;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对土壤p H 的影响比较小,且老化作用的影响也小㊂表4 生物炭对土壤p H 的影响处理土壤S 1第1茬第2茬第3茬土壤S 2第1茬第2茬第3茬对照组6.64ʃ0.21B a 6.70ʃ0.08A a 6.38ʃ0.12D b 7.09ʃ0.12A B a 6.67ʃ0.04B b 6.41ʃ0.08A B c 污泥生物炭6.63ʃ0.09B a 6.63ʃ0.03A B a6.54ʃ0.04C a 6.99ʃ0.06B b 6.64ʃ0.04A a6.53ʃ0.04B C c 稻秆生物炭6.93ʃ0.10A b 6.69ʃ0.03A a 6.75ʃ0.14A B a7.25ʃ0.20A a 6.80ʃ0.19B b 6.73ʃ0.14A B C b猪粪生物炭6.91ʃ0.06A a 6.74ʃ0.17A a 6.85ʃ0.07A a 7.08ʃ0.10A B a6.73ʃ0.01B b 6.84ʃ0.05A b 棕榈丝生物炭6.14ʃ0.10C c6.51ʃ0.03B b6.67ʃ0.08B C a6.27ʃ0.08C b6.72ʃ0.05B a6.77ʃ0.09C a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ʃ标准偏差(n =4);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处理的不同时间差异显著(p <0.05)㊂下同㊂2.3.2 土壤有效态C d 的变化 由表5可知,在土壤S 1和S 2中施加4种生物炭后,土壤有效态C d 含量均降低㊂与对照相比较,稻秆生物炭㊁猪粪生物炭㊁棕榈丝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土壤S 1的有效态C d 含量分别降低55.87%~73.34%(平均64.51%),29.85%~52.79%(平均41.97%),7.31%~37.55%(平均18.93%),37.98%~55.19%(平均48.94%);土壤S 2分别降低42.17%~84.50%(平均59.00%),42.83%~59.82%(平均53.42%),11.29%~21.20%(平均17.50%),52.95%~75.78%(平均35.33%)㊂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泥生物炭处理的土壤S 2的有效态C d 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稻秆生物炭处理的土壤S 2的有效态C d 含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他2种生物炭处理土壤的有效态C d 含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㊂因此,在短期内(收获第1茬水稻),稻秆生物炭对2种土壤有效C d 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㊂从长期来看(收获第3茬水稻),除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土壤S 2外,4种生物炭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 d 含量,且4种生物炭之间没有显著差异㊂表5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C d 的影响单位:m g /k g处理土壤S 1第1茬第2茬第3茬土壤S 2第1茬第2茬第3茬对照组0.73ʃ0.16A a 0.25ʃ0.08A b 0.13ʃ0.03A c 0.80ʃ0.38A B a 0.56ʃ0.09A a0.60ʃ0.06A a 污泥生物炭0.33ʃ0.05B a 0.12ʃ0.03B b 0.08ʃ0.01A b0.27ʃ0.03C a 0.26ʃ0.03B C a 0.28ʃ0.05B a 稻秆生物炭0.19ʃ0.01B a 0.09ʃ0.02B b0.06ʃ0.01A c 0.17ʃ0.03C b0.32ʃ0.07A B C a 0.30ʃ0.02B a 猪粪生物炭0.34ʃ0.10B a 0.18ʃ0.03A B b 0.07ʃ0.01A c0.47ʃ0.16B C a 0.23ʃ0.18C b0.34ʃ0.09B a棕榈丝生物炭0.68ʃ0.18A a0.16ʃ0.08A B b0.11ʃ0.10A b0.90ʃ0.16A a0.50ʃ0.24A B b0.47ʃ0.04A b2.4 4种生物炭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由表6可知,在土壤S 1中,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组的第1茬稻谷产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3.89%,其余3种生物炭没有显著影响;稻秆生物炭处理组的第2茬稻谷产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45.56%,其余3种生物炭没有显著影响;4种生物炭对第3茬稻谷产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㊂在土壤S 2上,污泥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对第1茬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稻秆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第1茬稻谷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1.29%和34.34%;从第2茬和第3茬水稻的结果来看,只有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组的稻谷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43.87%和39.22%,其余3种生物炭对稻谷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㊂表6 稻谷的生物量单位:g /盆处理土壤S 1第1茬第2茬第3茬土壤S 2第1茬第2茬第3茬对照组30.72ʃ1.19a18.22ʃ2.17a 17.80ʃ2.39a 30.20ʃ9.37a b 32.47ʃ6.91a 28.56ʃ5.21a 污泥生物炭26.23ʃ9.11a b 15.83ʃ3.18a b 24.83ʃ8.85a 33.14ʃ5.92a b 24.94ʃ5.82a b 28.48ʃ3.65a 稻秆生物炭27.73ʃ2.07a b 10.83ʃ3.10b 17.37ʃ5.21a 20.75ʃ3.51b c 32.67ʃ6.64a 22.11ʃ3.42a b 猪粪生物炭23.40ʃ4.60a b 15.90ʃ6.22a b 17.15ʃ3.64a 24.99ʃ7.11a b c26.32ʃ1.55a b 27.62ʃ5.80a 棕榈丝生物炭20.31ʃ2.97b15.29ʃ2.00a b21.14ʃ9.01a19.83ʃ3.31c18.22ʃ2.17b17.36ʃ4.80b2.5 4种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稻米C d 含量的影响2.5.1 根系C d 含量 由表7可知,总体来看,4种生物炭均抑制水稻根系对的C d 吸收㊂在土壤S 1上,污泥生物炭对水稻根系C d 含量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其他3种生物炭(p <0.05),该处理的根系C d 含量比对照降低36.36%~66.25%(平均为55.66%)㊂对于土壤S 2,污泥753第4期 周宽等:4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与稳定性比较生物炭和猪粪生物炭降低根系C d 含量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种生物炭,3茬水稻根系C d 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23.71%~49.55%(平均24.42%)和11.01%~42.66%(平均27.67%),稻秆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使根系C d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80%~27.60%(平均14.20%)和5.18%~22.64%(平均13.91%)㊂随着时间的延长,4种生物炭仍然有抑制根系吸收C d 的作用,但不同生物炭处理组的根系C d 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㊂在土壤S 1上,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根系C d 含量以第1茬>第2茬>第3茬,且与同一茬水稻的对照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这2种生物炭抑制根系吸收C d 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相反,污泥生物炭和稻秆生物炭处理的水稻根系C d 含量以第1茬<第2茬<第3茬,尤其是稻秆生物炭处理的第2茬根系C d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老化作用减弱稻秆生物炭对根系吸收C d 的抑制效果㊂土壤S 2中所有生物炭处理的根系C d 含量均以第2茬水稻最低;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第3茬水稻根系C d 含量显著低于第1茬水稻,但稻秆生物炭㊁棕榈丝生物炭和对照组的第1茬水稻和第3茬水稻根系C d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㊂因此,随着生物炭在土壤中老化,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对抑制水稻根系吸收C d 的效果不断增强,而稻秆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的抑制效果逐渐减弱㊂2.5.2 稻米C d 含量 在未加生物炭(对照)的土壤S 1上,第1茬㊁第2茬水稻的稻米C d 平均含量分别为0.45,0.22m g /k g,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23-24]的标准限值(0.2m g /k g );施加4种生物炭后,稻米C d 含量显著降低,且均低于0.2m g /k g ,其中猪粪生物炭㊁污泥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分别使第1㊁第2茬稻米C d 含量比对照处理降低60.37%~81.70%(平均71.04%),31.25%~71.72%(平均51.49%),14.49%~63.44%(平均38.97%)和21.12%~43.35%(平均32.24%)(表7)㊂所有处理组的第3茬稻米C d 含量均低于食品卫生限值㊂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污泥生物炭和稻秆生物炭对第3茬稻米C d 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猪粪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组的稻米C d 平均含量比对照组高75%和87.5%(表7)㊂表7 水稻根系和稻米C d 含量单位:m g /k g测定部位处理土壤S 1第1茬第2茬第3茬土壤S 2第1茬第2茬第3茬对照组5.55ʃ0.46A a 5.31ʃ0.53A a 4.32ʃ0.70A a 6.28ʃ0.88A a 4.01ʃ0.26A b 4.40ʃ0.37A b 污泥生物炭1.87ʃ0.27C b 1.89ʃ0.23D b2.75ʃ0.24B C a3.17ʃ1.02C a 3.06ʃ0.58B a 3.52ʃ0.49B a 根系稻秆生物炭3.58ʃ0.35B b4.11ʃ0.17B a 4.13ʃ0.19A a 4.55ʃ1.44B C a 3.21ʃ0.79B a 4.37ʃ0.44A a 猪粪生物炭4.70ʃ0.58A a 3.93ʃ0.46B a 2.98ʃ0.60B b 3.60ʃ0.15B C a 2.83ʃ0.44B b 2.51ʃ0.21C b 棕榈丝生物炭4.98ʃ0.74A a 3.38ʃ0.28C b 2.16ʃ0.29C c 4.78ʃ1.32B a 3.11ʃ0.39B c4.17ʃ0.32A b 对照组0.45ʃ0.03A a 0.22ʃ0A b0.08ʃ0.02B c 0.10ʃ0.03B a 0.13ʃ0.01A a 0.08ʃ0.05A B b 污泥生物炭0.13ʃ0.01C a 0.15ʃ0.02B a0.06ʃ0B b0.09ʃ0.02B a 0.06ʃ0.01C b 0.04ʃ0.02B c稻米稻秆生物炭0.16ʃ0.04C a 0.19ʃ0.02A a 0.08ʃ0.05B b0.09ʃ0.01B a 0.09ʃ0.03B C a 0.07ʃ0.02A B a 猪粪生物炭0.08ʃ0.01D b0.09ʃ0.03C b 0.14ʃ0.05A a0.11ʃ0.01A a0.10ʃ0.02B a 0.09ʃ0.02A a 棕榈丝生物炭0.25ʃ0.04B a0.18ʃ0.01B a0.15ʃ0.42A b0.09ʃ0.01B a 0.08ʃ0.01B C a0.06ʃ0.02A B b在土壤S 2上(表7),所有处理的3茬稻米C d 含量均低于食品卫生限值㊂与对照处理相比较,4种生物炭对第1茬稻米C d 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第2茬稻米C d 含量,其中污泥生物炭和棕榈丝生物炭处理的第2茬稻米C d 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53.81%和42.50%,效果优于稻秆生物炭(降幅为34.17%)和猪粪生物炭(降幅为21.65%);污泥生物炭㊁稻秆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处理的第3茬稻米C d 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51.49%,17.70%,22.88%,但猪粪生物炭没有显著影响㊂3 讨论3.1 4种生物炭对C d 污染土壤的钝化作用生物炭通过直接吸附C d 或者改善土壤性质(尤其是增加酸性土壤p H 和有机质)的途径降低土壤的生物有效性,减少农作物对的吸收和积累,从而达到钝化修复C d 污染土壤的目标[20]㊂土壤-植物系统中C d 的生物有效性包括:(1)土壤-土壤溶液界面C d 的可供给性;(2)土壤溶液-植物根系表面的C d 的可利用性;(3)C d 在植物体内的迁移㊁积累与分布[5,25]㊂有效态C d 是指能对植物产生毒性效应和被生物吸收的C d [26-27]㊂本研究发现,4种生物炭均有效地降低2种土壤的有效态C d 含量(表5)㊂众所周知,pH 是控制土壤中C d 的植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28-29]㊂当土壤p H升高时,C d 2+与土壤中O H -结合而降低C d 的移动性;同时,土壤p H 增加可减少H +与C d2+的竞争置换作用,增加土壤胶体表面的负电荷,从而促进土壤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对C d2+的吸附和络合作用[30]㊂本研究发现,4种生物炭均不同程度地提升土壤的p H (表4),相关性分析结果(图)也表明,土壤有效含量与853水土保持学报 第37卷。
用好策略性知识写好优质记叙文——以南通市2015年二模作文题为例
用好策略性知识写好优质记叙文——以南通市2015年二模作文题为例-中学语文论文用好策略性知识写好优质记叙文——以南通市2015年二模作文题为例仲彩燕2015年南通市二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印象:这是哲理类的新材料作文。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
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
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可重复的瞬间构成,永无穷尽。
时间的长与短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主观认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多与少、快与慢。
解读材料有层次:对材料的解读,有不同的层次,知识性解读(纵向、横向)、能力性解读(比较的能力、逻辑的推断能力)和思想性解读(现象层面、原因层面)。
材料作文的材料,要多从思想方面解读,这样的解读才有深度,才可以与众不同,而又在材料所指范围之内。
时间的“长”“短”,我们固然可以找出长短的物理原因(即知识性解读),也可以分析哪些类型有长短,哪些方面有长短,我们更可以写出有长短的表现,更可以分析有长有短的原因,而且要写出其启迪意义和影响。
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一话题来确定立意。
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时间”这一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可就第一句话写:面对时间的短暂,我们无需感伤,而应珍惜;也可就第二句来写:面对时间的漫长,我们不应放纵,不能虚度。
但也可就两方面来写:联系生命历程与生命价值,强调在短暂的历程中创造(追求、向往、思考……)永恒(伟大、有意义、有品位……)的价值。
也可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时间长短的变迁或永恒或消逝的慨叹。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探讨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探讨【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确立,预示着传统城乡规划的工作方法即将发生重大的技术变革,因此,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升级。
本文以城市设计相关项目经验为例,结合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逻辑的理解,探讨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优化路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讨论: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的意思;②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逻辑的解读;③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转变;④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工作方法;0.引言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经历摸索、探索、发展等多个阶段。
不同的时期的城乡建设及发展均离不开城乡规划学科的贡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贡献尤为突出。
由于,受这些年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影响,以及时代变迁及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使得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与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所以城乡规划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是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未来的发展也将面临思维的转变及方法的迭代。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2015年4月,经过多年国土资源的摸底排查及“多规合一”等规划方法的试点及探索,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继党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策以来最为重要的城乡建设宏观指导方针。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在随后的几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相关指导意见,如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09)》”、“组建自然资源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03)》”、“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路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05)》等,随着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2019.05)的相关文件发布,我国的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正式更改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下简称国空体系)。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8期V ol.4, No.28, 2019170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顾忠芳(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通 226000)【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工作汇总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本院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患者80例资料开展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生相关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紫杉醇化疗;妇科恶性肿瘤;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8.170.02现在医院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一般采取紫杉醇化疗的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化疗的副作用使得患者容易患上并发症,让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不高,且对患者安全也有一定的威胁[1]。
因此,急需一种方法来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我院通过对收录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紫杉醇化疗时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报道见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本院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患者80例资料开展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年龄在33岁至69岁,平均年龄为(43.43±3.63)岁;观察组年龄33~67岁,平均(45.28±3.41)岁。
我国汽车工业内部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V o.2 1 9。N o .5 Ma y,201 0
我 国汽 车 工 业 内部 技术 溢 出效 应 实证 研 究
范叙 春 , 贾德 铮
( 海 交通 大 学 安泰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海 2 0 5 ) 上 上 0 0 2
经‰
1 研 背 景 .究 济 ㈨
经过 近几年 的快 速 发 展 , 止 20 截 0 9年 , 国 汽 我
∞
的研究 都集 中在 外 资企 业 对 东 道 国 的技 术 外 溢上 。
技 术 溢 出 在 产 业 之 间 与 在 国 与 国 之 问 的 情 况 很 相
似, 存在 很多 共性 。以往关 于技术 溢 出的研究 中, 很 多 已经包 含 了产业之 间技 术溢 出 的理论 , 2 如 0世纪
具 有 公 共 品 和 私 人 品 特 性 , 们 分 析 了 通 过 贸 易 和 他 F I 来 的 两 种 外 部 技 术 , 术 特 性 的 不 同 对 我 国 D 带 技 技 术 进 步 率 的 影 响 也 明 显 不 同 。 程 宏 L 提 出 了 在 引 4
有实 力与包 括 丰 田、 诺 、 雷 大众 等在 内的 国外汽 车 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车工业 在汽 车生产 和消 费两个 方 面 已经跃 居 为世界 第 一 。但 是 , 汽 车工业 内部 的实 际发展 情况 来看 , 从 目前我 国汽 车 工 业 拥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的 专 利 还 很 少 , 其是 符合 时 代 发展 潮 流 的新 型专 利 更 少 。众 尤 所周 知 , 动 专 利 创 新 的 重 要 力 量 就 是 研 发 投 入 。 推 全球 最大 的管理 咨询公 司之一 的奥纬 咨询 的管理 合 伙 人 D n e br a n n eg博 士表 示 , 目前 世 界 成 熟 汽 车 企 业 在每 辆新 车研 发上 的投 入 约 为 6 0欧 元 , 中国 0 而
2011年绍兴市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目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1年绍兴市普通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公示2011年绍兴市普通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已于日前结束。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现将初评的获奖名单进行公示(见附件)。
一、争议期限:2011年7月13日—7月19日二、争议内容:获奖篇目的内容、资格及权属受理单位: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地址:绍兴市萧山街斜桥弄9号,邮编:312000,电话:88905959、88905975)篇目、作者单位、姓名若有错误,请直接与孟迎春联系,电话:88979778。
附件:2011年绍兴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结果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二O一一年七月十三日·1·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语文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织网——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探索诸暨市滨江小学倪亚萍“放大镜”与“哈哈镜”——让我的习作讲评课充满智趣和情趣上虞市谢塘镇小王飞虹儿子架起了我写作教学的桥梁新昌县儒岙报国中心完小朱月霞绘画日记:低段习作教学的幸福密码嵊州市鹿山小学应桂灵让儿童作文“随便写”诸暨市实验小学袁惠丽倚图说文,呵护美丽的起点上虞市百官小学车丽燕闲谈限时作文诸暨市实验小学石铁丽激发流动儿童写作兴趣的三味“偏方”越城区群贤小学钱燕群和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赵琴让三年级习作在单元综合联动中轻松起步越城区塔山小学叶燕芬二等奖(15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错位与回归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钱文礼巧用“教材”之云霞,织就“写话”之锦绣嵊州市城南小学赵敏——挖掘低年级起步教学的写话空间给儿童本真习作撑起一方晴空上虞市城东小学何斐自从有了你习作更美丽新昌县城东小学叶松英天织云锦妙裁剪——四年级教材内习作教学现状透析和优化策略探索上虞市谢塘镇小徐华良巧用课文插图,打开写话大门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金颖华浅探小学作文教学的本位回归诸暨市大侣小学杨凯利如何让随文练笔更有效诸暨市安平小学斯霞直面生活,抵达至真至情的理想彼岸上虞市文澜小学谭海明失之东隅收之东隅上虞市梁湖镇小符建萍——基于“问题解决模式”下的“菜单式”作文教学初探彩“蝶”飞处是佳境越城区东湖镇中心校潘珊英中段习作树,范例来“补位”绍兴县实验小学蒋立勤——浅谈范例在中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放手”也是一种温柔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翁元军——改变小学传统习作点评“高耗低效”的几点做法咬定“习作”不放松立根原在“教材”中上虞市百官小学陈丽萍让“真”植入孩子的心田新昌县青年路小学舒义平·2·三等奖(25篇)作文路上,与生同行新昌县巧英雪头中心完小俞健用小练笔,做大文章新昌县实验小学王东明“阅读作文”,一种双剑合壁的作文样态绍兴县齐贤镇迎丰小学朱雅文班报:孩子写话诗意的栖息地上虞市鹤琴小学张炜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越城区鹤池苑小学陈凤习作讲评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越城区马山镇小冯朱敏“小练笔”也有“大文章”诸暨市浣江小学黄拥玫让文字随思想自由漫步新昌县城西小学周玲霞轻轻意守心灵的琴弦——学生作业中小练笔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微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李萍润物细无声,花开终有期——有效开展低年级写话训练之“四要”绍兴县福全镇中心小学王菊芳文章不厌百回改新昌县实验小学杨慧灵习作选材,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式——以《童年趣事》为例嵊州市逸夫小学周叶萍降低要求,多角度欣赏学生习作诸暨市浣东小学侯科顶“随”风潜入夜——我的习作教学心得录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王芳寻找“孵出里根总统”的孩子——小语低段个性化习作启蒙策略初探上虞市实验小学周雅芳作文之路从“说”起步越城区镜湖小学胡岚岚把“写”挤进课堂上虞市崧厦镇小周君梅笔尖过处,一片云霞灿烂新昌县南明小学李黎阳作文——乘着歌声的翅膀越城区培新小学郭芳芳让每一片花瓣都有花开的声音——“后进生”作文补救摭谈绍兴县柯岩街道州山小学张瑛情趣作文,为学生的习作“畏难”情绪减负嵊州市剡山小学马玉飞基于小学流动人口学困生的习作评价策略探究诸暨市城南小学黄海飞巧借写景类古诗词,渐进式指导细节描写诸暨市实验小学赵珈瑜丛花深处香自溢——试谈对有效的习作评价方式的追求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章丽萍促进写话,习作有效性的策略浅谈诸暨市暨阳小学张萍·3·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数学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错例研究,打开有效教学的另一扇窗绍兴县齐贤镇校王月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小学中段计算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上虞市城东小学甘霖简约而不简单——例谈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的教学机制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林文追“错因”之本溯“粗心”之源嵊州市剡山小学竺柏明简算教学不“简单”——一次数学调研引发对小学简便计算教学的思考越城区东湖镇中心小学高卫芳寻找开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诸暨市同山镇中心学校边巨星直面错误诊断错因对症下药新昌县城东小学贾春波透视“错误”背后的教学空间上虞市丰惠镇三溪小学陈钱勇简单?不简单!——基于一年级上册一位数“数概念”教学的思考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小学魏琼对比研读,读懂教材的有效方法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干利伟二等奖(15篇)拨开迷雾,解读“错误”背后的故事——对简易方程典型错例的思考与实践越城区马山镇中心小学陈关雄探寻“病根”,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绍兴县马鞍镇中心小学杨锋小学数学习题讲评的缺失与策略上虞市盖北镇小徐金春预习后教,让六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更有效越城区亭山小学汪国祥变“废”为“宝”——浅谈合理有效地利用错题记录分析本的策略嵊州市长乐镇锦水小学商津津从“错误”到“感悟”,探寻传统教学的突破口嵊州市三界镇白沙小学孙丹阳探寻习题深加工的“五度空间”上虞市汤浦镇小蔡莲让“活动”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小学数学“量的教学”策略探询绍兴县实验小学钟芳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新昌县城西小学吴红霞“错误”也美丽嵊州市鹿山小学商纯洁践行教学建议优化例题教学——小学低段数学例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上虞市盖北镇小杨琪琪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典型错例成因分析与教学思考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赵国明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呈现方式的教学调查与践行新昌县实验小学王永锋关于“平行与垂直”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新昌县城东小学王瑛我和“错误”有个美丽的约会越城区鲁迅小学唐彩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性错误的干预策略·4·三等奖(25篇)走在“错误”之前——关注《乘法分配律》的新知建构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石柳“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思考嵊州市三界镇长桥小学高铭计算错误≠粗心——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嵊州市育英小学吴美英有效“读”题是减少小学数学典型错误的关键越城区秀水小学王慧娣巧用错误资源培养解题习惯上虞市谢塘镇小徐绵——一年级“解决问题”常见错题分析及对策咬文嚼字读教材——谈对教材中“每隔几天,每隔几分”的理解嵊州市城南小学钱亚男“错号”我拿什么替换你?上虞市永和镇小董焕军——“践行学科建议,优化批改方式”的思考聚焦“生成”: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袁宝玲行走在寻找“中间问题”的路上越城区灵芝镇中心校马金伟试卷讲评课之初体验越城区塔山中心校王越娟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绍兴县柯岩街道中心小学徐立峰“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新课程下估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上虞市百官小学陈卓英构建简约课堂追求有效教学嵊州市剡山小学刘红英基于“你知道吗”的学生文化价值生成探讨诸暨市王家井镇小楼飞鸣有效设问:让数学课堂亮出精彩嵊州市崇仁镇升高小学张松超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典型错例成因与对策分析越城区鲁迅小学胡宏深度解读,方能有效施教上虞市长塘镇小朱冉冉——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学生算错,谁之过?绍兴县马鞍镇山海小学宁灿英关注“动态生成”构建“活力课堂”嵊州市逸夫小学钱满小学数学错例研究之实践感悟新昌县城西小学王小荷低年级“数学式”解题方法初探绍兴县实验小学陆醴骅践行《教学建议》优化“课堂作业”上虞市阳光学校傅佳俊从分数概念的本质谈“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价值绍兴县湖塘中心小学倪狄兴突出一个“联”字-基于变式教学下的试卷讲评模式绍兴县华舍小学马建平“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新昌县沙溪镇董村中心完小葛云英·5·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获奖总数:30(篇)一等奖(5篇)有史有情香满课堂——谈小学品社历史题材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上虞市百官小学马晓颖课堂赢在0.8 上虞市实验小学倪志芬归乡土,舞个性,旋动课堂绍兴县马鞍镇中心小学胡月琴活而有序动之有效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莫岚“教”就是为了“不教”——小议品德课中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小学俞昂杰二等奖(10篇)如何拨动学生装的“情”弦上虞市小越镇小罗维君厚重的历史灵动的教学——关于如何上好五年级历史题材类品德课的研究上虞市实验小学徐玲云“认知冲突”,品德提升的拔节点新昌县城西小学石晓霞探问,引一渠活水来——品德课堂探问设计例谈诸暨市大唐镇小侯可伟谱一曲嘹亮的教学前奏上虞市谢塘镇小谢林燕“无墙课堂”话资源诸暨市荣怀小学梁小剑评价渐欲迷人眼,精心作业见实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嵊州市城南小学董淑雯例谈拼图在小学品德(地理型)教学中的功用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许培国风景,这边独好——关于小学品德本土实例发掘和利用的一点思考新昌县实验小学袁媛四点一线:品德地理内容的教学策略探微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胡小萍三等奖(15篇)生成,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意外促成了品德课堂的精彩诸暨市赵家镇中心小学王国永陈卓琦点拨“意外”的精彩上虞市崧厦镇小王钧目标先行,把准教学——浅谈有效制定教学目标的若干策略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俞佳让“历史”亲近你我——课例浅析“如何向学生真实解读历史”诸暨市牌头镇新乐完小杨月“巧妇备炊”:三弃三扬绍兴县柯桥小学徐燕敏“故事”在品德课堂中的艺术性运用绍兴县实验小学金丽芳简约大气成就精彩品德课堂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杨琴让品德的“灵动作业”丰富学生家庭生活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安平小学卞一飞对有效使用小学品德课本的几种看法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诸娟芳画龙点睛: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嵊州市城北小学斯海霞与儿童生活共舞——品德课堂生活化浅谈绍兴县钱清镇阳光小学陈月军寻求一种淡化的色彩——关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无痕教育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陈芳激活发展性评价,提升品德课实效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俞丹英落花有情马蒂含香---有教无痕的品德课堂的追求嵊州市博济中心小学钱凌霄生本位思考,让品德教育更灵透嵊州市剡山小学求英·6·一等奖(6篇)让科学长作业散发悠长的趣味绍兴县鉴湖小学孟王芳如何实现“材料”价值的多元化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倪华东懂“舍”,方有“得”上虞东关街道中心小学宋素芬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科学化处理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徐雪熔“瞻前”“顾后”话“实验”嵊州市鹿山小学魏莎莎小学科学实验数据问题剖析及对策上虞市长塘镇中心小学许水勇二等奖(9篇)让小问题敲开孩子科学的大门新昌县城西小学胡秋珍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例谈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徐富娟对探究活动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新昌县实验小学孙常龙一泓不容轻视的科学研习活水源越城区袍江小学陈关雄创新实验——促进学生思维跳级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蒋利红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成就有效的科学课堂越城区袍江小学章建红构建农村小学科学生命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新昌县东茗乡中心小学王旭锋科学课中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尝试绍兴县孙端镇中心小学徐伯权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深化小学科学教学嵊州市崇仁镇民胜小学裘卫江三等奖(15篇)多管齐下促“高效”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周秀琴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提问的思考绍兴县华舍街道蜀阜小学沈建祥从“公平”上设计在“对比”中合作新昌县南明小学石晶华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课堂对话”浅析越城区皋埠镇攒宫小学章美琴有效“长时”给力探究上虞市丰惠镇谢桥小学任涓娣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诸暨市浣纱小学楼嘉以点带面在科学课中推广科普嵊州市剡山小学马飞菲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再探究”新昌沙溪蔡峰中心完小张益樑适时开展课前活动有助提高科学素养嵊州市剡山小学王芳基于教材核心扩张探究空间上虞市梁湖镇中心小学吕文焕设计动手研讨—奏响分组实验教学“三步曲”越城区稽山小学陈艳妍让课外长作业走出境尴尬地绍兴县兰亭镇中心小学林娟三维创新—小学低年级科学的实践研究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池笠锋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丁建国如何提高农村完小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点想法嵊州市崇仁镇升高小学裘炎江·7·一等奖(6篇)有效情境四要素,打造给力新课堂嵊州市东圃小学楼银君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和进入语言情景绍兴县杨汛桥实验学校陆燕巧用图式板书,激活语言输出嵊州市城南小学冯淑炜基于韵文的有效语音教学探究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马姝英畅游经典英文绘本打造高效英语课堂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徐丹——浅谈如何借助英文绘本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情境”真正成为语言输出的有效载体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张宁——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情境创设”的策略二等奖(9篇)教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情景创设嵊州市鹿山小学李小敏插图不仅仅是点缀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裘一芳依托校园网络资源,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张韦华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许瑾小曲写来亦精彩---以歌曲文本为范,提升高段写话能力上虞市实验小学应天栋小学六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模式探索绍兴县实验小学孟英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的培养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张艳抑扬顿挫敲响英语欢乐节奏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黄维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童话化的探讨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王凯颖三等奖(15篇)让小学英语作业“活”起来——谈创新小学英语作业布臵的有效尝试绍兴县鉴湖小学赵幼红有效实施语篇教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赵小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指导“四步曲”例谈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吕旦小学三年级英语字母书写教学之我见新昌县南岩小学楼桂芳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及记忆方法比较研究新昌县回山镇小杨鹏辉时时“关注”时时“有效”——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陈旦丹热身导入真“巧”以旧带新见“效”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张慧兰——小学英语以旧带新导入方式课堂观察例谈小学生英文书写问题点击与对策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杨玲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预习习惯的实践研究上虞市文澜小学童燕燕善用教材—一剂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活力的“良药”诸暨市浣江小学王光君以评促教,彰显课堂评价魅力上虞市沥海镇小宋薇让精彩,从这里开始流泻……——高效课堂,应从导入开始抓起上虞市驿亭镇小陈芳周而复始“滚动”之中见“实效”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胡毓香——谈“滚动复现”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编高效活动导独特课堂上虞市沥东小学郑颖颖浅谈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上虞市鹤琴小学谢莉莉·8·奖项:教学论文学科:中小学写字获奖总数:10(篇)一等奖(2篇)以点探路,轻松入门诸暨市浣江小学张芳烹制高段写字教学随堂化“营养套餐”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孟琴二等奖(3篇)“多元渗透,点面扩展”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的运用新昌县南明小学刘国芳推行星级考核写好规范汉字越城区东湖镇中小学部丁国苗书中求法——小学硬笔字书法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方法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唐如龙三等奖(5篇)写字不及格,谁给学生补绍兴县鲁迅外国语学校唐如祥细节彰显魅力——浅述写字教学中的细节关注上虞市驿亭镇小杨君桥小学新生写字教学“四重奏”上虞市永和镇小倪亚君彰显汉字书写魅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上虞市滨江小学尹晶萍用低年级写字教学须“三有”嵊州市育英小学陈鑫鑫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初中语文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点“词”成金:编织一路风情绍兴县湖塘镇中石月琴星级目标学文言巧手拈得妙笔花绍兴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宋春仙切入点,文本解读的奇妙支点新昌县实验中学陈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探析诸暨市赵家镇中赵利君立足教材归本寻源——浅谈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的效用越城区鉴湖镇中骆伟成将品味语言进行到底——谈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嵊州市嵊州中学魏奇芳·9·预设的高度决定着课堂的深度绍兴县实验中学孟雯娟一扇门,一条路,一个世界——一堂《读书报告会》的启示绍兴市建功中学宋丽娜语文,将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到底上虞市盖北镇中彭治萍——从2010年中考名著阅读典型试题看名著阅读教学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陆晓波二等奖(15篇)问出一片新天地——以“主问题”引领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初探越城区马山镇中朱玲玲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从男权化角度对《木兰诗》的解读新昌县城关中学戴雪媛壮思飞览明月——初中生快乐随笔的有效指导和管理绍兴市长城中学陈春兰拿什么,拨动学生的心弦——课堂“诵读”方法初探绍兴县王坛镇中朱鹏敏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对初中生课外阅读引领的摸索绍兴县实验中学茅娟美采撷散落的“红杏”寻觅灵动的“春意”绍兴县钱清镇中黄宁昕——浅论语文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文本“眼睛”,构建高效课堂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钟敏立足“三本”把握“三度”——谈对文本的适度解读新昌县实验中学吕晓江从“缘溪行”说开去——对《桃花源记》几个问题的看法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吕铭激发兴趣注重美感鼓励质疑嵊州市嵊州中学孙松庆我思,故我在——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深度解读上虞市竺可桢中学罗英抓住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绍兴市第一初中教育集团郑琳七年级学生作文问题剖析及对策浅探绍兴市长城中学张王芳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渗透与培养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江初中陈玉萍扬一叶爱的风帆——谈如何将孝敬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嵊州市金庭镇中俞良芳三等奖(25篇)远离平庸,走进经典——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之现状与对策嵊州市浦口中学张维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生态课堂的实施策略嵊州市三界镇中郑彩凤让“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尽情绽放——浅谈初中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绍兴县平水镇中胡秀贴着文本飞翔——摭探教材写作资源的有效性利用绍兴县安昌镇中王丽研读“美国读本”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叶佩佩案头之石可攻玉——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点滴实践与思考新昌县实验中学刘平漫谈“先学”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越城区皋埠镇中阮海洋·10·——以《孔乙己》教学内容的选择为例针对成因入手快速改变学生书写现状新昌城关中学朱柏军借助批注式阅读,有效落实教学内容越城区袍江中学金张泉与题相伴注定一路芬芳——巧巧从文题入手,优化教学内容上虞市丰惠镇中陈佳红践行生本理念实行自主命题上虞市小越镇中罗晓燕——初中语文复习有效性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古调虽好空自爱今人还需多抚弹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董光泽——浅探古诗词教学中吟诵的实践运用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绍兴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夏雪琴——关于“让学”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追问,激起阅读教学千层浪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蒋利洪以简驭繁高效学习游记类散文新昌县实验中学何赛春以读为犁,为文言教学垦荒诸暨市陈宅镇中方梦迪品读尝写激情飞扬——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上虞市实验中学许群英论教学文本解读的“径”与“界”上虞市章镇镇中吴友平把握语感教学中的强化与细化——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诸暨市草塔镇中寿旺达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初探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把握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诸芝娟让独特与真切的表达在写作中一路张扬绍兴市树人中学何伟红让学生的文风回归本真——浅谈改变浮华文风的策略诸暨市应店街镇中翁晔浅析诗歌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诸暨市璜山镇中陈佳初中写作教学该“教什么”?诸暨市山下湖镇中赵军炜把根留住——阅读教学设计之我见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东初中马洁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初中数学获奖总数:50(篇)一等奖(10篇)浅谈“几何基本图形”的重现与中考几何压轴题的突破新昌县七星中学王育超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2011年数学绍兴中考试卷阅卷有感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江中学吴菊梅思“源”构“型”优化教学增效益上虞市竺可桢中学甘路平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内容理解和把握的基点——以“公式法”教学为例绍兴市元培中学王一杰努力实践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绍兴县安昌镇中学王慧萍·11·。
情境支架:建构路径与教学价值
情境支架:建构路径与教学价值作者:袁海锋来源:《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0年第04期情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瞬间关系的整合呈现,是文学运作的基础性力量,介入在整个文学肌体之内。
情境又是文学发生的触发开关,点燃作者情感爆点,激发内在创作冲动。
人时刻处身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中,“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情缘境发”阐发的都是具体而微的处身情境对文学创作的触发作用。
文学“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但并不是在文字里赤裸地铺展性情,而是要将其包裹在作者创设的种种文学化情境中。
文学阅读,本质便是读者进入一种文学情境,感受其中蕴藉的丰富情绪可能。
教学围绕教材选文展开,教材选文又多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文本来源,这是语文教育最为独特的学科属性。
作为文学运作的基础性力量,情境影响着文学的发生与理解,自然对语文教学的深入与拓进也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架之用。
情境建构路径的清晰、教学价值的明确,是情境真正落成阅读教学支架的必由之路。
一、知人论世:作者情境的还原与语文教学开启文学的“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1],“诗词是人写的,要由人谈起”[2]。
作为“人”的文学写作者,对文学的触发、文本的写作必然有着绝对制约,而制约的具体维度又定然与作者彼时身处的写作情境息息相关。
其实,两千多年前孟子在其“知人论世”的表述中,已呈现出前人对作者情境的充分重视。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清晰“作者”存身的宏观时代背景与微观生活经历、创作的历史分期与文本风格、具体作品的内在动力与外部意图等。
文学的表达与作者身处的生活情境关联,但又不完全直白机械地对应。
再者,文学的文本情境在文字层面是相对短暂的“线段”,而作者情境则是变动延展的“直线”,其中存在不可忽略的“小大之辩”。
作者情境之于文本理解是必须的,而且能够依托作者史料,实现“知人论世”式的还原。
还原的作者情境为文本提供一种初始的创作意图、风格、情绪的支撑,可算作文本理解的开门之钥。
一个人的理解力与他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相关。
211163265_浅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10期(总第522期)▲中学教学浅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储 浩【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品析鉴赏、创作运用等能力,让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以古诗词教学为切入口,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真善美,涵养文化自信,培育德行修养,实现古诗词的育人价值。
教师可以用深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思路、总结赏析方法、借助教学工具等策略推动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古诗文教学育德实践研究”(编号:GH202124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储浩(1991—),男,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在初中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基本是以记背古诗词和教师讲授的重点知识为主要学习目标,忽视了古诗词中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的浸润、涵养作用。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实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教师需要多元化、多层次地研究。
文章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进行探析。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一)教师教学方面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而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更是极具文化内涵。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很好地借助古诗词这一窗口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审美鉴赏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如应试压力大,考试过于频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得不经常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即使有偶尔的、非常态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用来应付公开课任务或示范课任务的[1]。
具体到古诗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忽视或有意忽视阅读方法和诗歌文化的教学,而侧重要求学生把握考试重点,直接把古诗词中的重要考点提炼出来讲给学生听,并且要求学生记背相关考题的答题模板。
知道·感动·感悟
知道感动感悟
顾玉乔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写记叙文,要么在文体上不伦不类,要么在内容上空洞无味。
记叙文应是一种易读、易写的文章样式,为什么鲜有佳作呢?笔者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认为记叙文写作需要迈过三级"阶梯"。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顾玉乔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寻找生活中的感动——基于感悟生活作文选材的实践与思考 [J], 赵国忠;
2.寻找生活中的感动\r——基于感悟生活作文选材的实践与思考 [J], 赵国忠
3.如画若诗似歌感受感动感悟--关于《紫藤萝瀑布》生命意识的解读 [J], 刘立华
4.如画若诗似歌感受感动感悟——对《紫藤萝瀑布》生命意识的解读 [J], 刘立华
5.理论宣讲过程中的感悟和感动 [J], 曹庆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放应在适当处
开放应在适当处
诸菁如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 我认为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认识乘法>教学案例,教师在引人乘法的阶段进行开放性教学并不合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知道几个相同数的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诸菁如
【作者单位】无锡市五爱小学,214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货币政策应在稳健基调下适当放松
2.恰是未曾着墨处适当补白意万千
3.恰是未曾着墨处适当补白意万千——结合教学实例谈补白艺术
4.适当补白,达成目标——浅谈低段文本空白处的合理利用
5.恰是未曾着墨处适当补白意万千——结合教学实例谈补白艺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识别问题变化 探求内在规律
识别问题变化探求内在规律
陆渭滨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年(卷),期】2001(000)005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陆渭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探索内在规律提高管理水平用辩证务实观点剖析队伍管理内在规律 [J], 刘忠永
2.在运动中探求变化规律 [J], 杭毅
3.识别问题变化探求内在规律 [J], 陆渭滨
4.低温自发气调保鲜条件下秀珍菇外观与内在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J], 曹怡;徐燕;马铭霞;徐黎炯;殷奇佳;沈颖越;杨义
5.低温自发气调保鲜条件下秀珍菇外观与内在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J], 曹怡;徐燕;马铭霞;徐黎炯;殷奇佳;沈颖越;杨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古典概型的解法
浅谈古典概型的解法
祝云
【期刊名称】《数学之友》
【年(卷),期】2008()8
【摘要】1判断古典概型的依据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在于该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1)有限性,即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总页数】1页(P49-49)
【关键词】古典概型;解法;基本事件;试验;有限性
【作者】祝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2151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11
【相关文献】
1.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解法扫描 [J], 张涛;
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解法扫描 [J], 张姝媛
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解法扫描 [J], 张涛
4.例说几何概型问题的古典概型解法 [J], 朱传美
5.例说几何概型问题的古典概型解法 [J], 朱传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习题的收集、整理与优化
习题的收集、整理与优化
高郊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1996(0)1
【摘要】习题的收集、整理与优化江苏泰州师范学校(225300)高郊习题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高讲题、练题、评题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习题。
只有在大量习题相互比较过程中,教师才能把握各类习题的特点、层次及价值,才谈得上习题教学的计划性...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知识点;生物模型;习题教学;习题质量;习题价值;过程模型;实体模型;语言表达;相互关系;已知条件
【作者】高郊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
【相关文献】
1.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概念透析[J], 钱建芬;
2.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透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J], 潘建明;朱正芳;
3.如何做好机构改革期间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以大庆市机构改革期间档案收集与整理为例 [J], 王璐
4.如何做好污染源普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明水县营商环境局污染源普查期间档案收集和整理为例 [J], 付文伟
5.医院荣誉实物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优化策略 [J], 黄増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典诗歌意象图式阅读的建构
古典诗歌意象图式阅读的建构
韩丽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4()3
【摘要】古典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语文思维、获得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依据图式原理,建构古典诗歌意象图式阅读活动,能提高古典诗歌阅读效率。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韩丽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国语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2.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例谈
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意象理论关照下的审美化阅读
4.古典解释学视角下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以“酒”类意象在诗歌教学为例
5.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性课题: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
研究性课题: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
张惠良;顾文献
【期刊名称】《数学教学》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一、介绍欧拉,引入课题著名数学家欧拉(Euler,1707-1783),瑞士人.在数学家贝努利(Bernoulli)的赏识下开始学习数学,16岁就获硕士学位,后来毕生从事数学研究,是数学历史上最“高产”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张惠良;顾文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15400;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3
【相关文献】
1.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J], 《新高考》编辑部
2.在分层中递进在类比中探究--"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的教学实录与体会 [J], 偶伟国
3.《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Web Quest教学设计 [J], 骆魁敏
4.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球 [J], 姚敬东;冯建中;等
5.《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WebQuest教学设计 [J], 骆魁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生命萃取成熟
用生命萃取成熟
顾善丽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2005(0)20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萃取;成熟;生命;余秋雨;经过时间;河南;人格;孤独;中学;境界
【作者】顾善丽
【作者单位】江苏盱眙马坝中学高三(23)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4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鲈鱼风干成熟工艺过程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变化 [J], 刘昌华;王艳;章建浩;张迎阳
2.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鲁北冬枣香气组分 [J], 王淑贞;赵峰;孙家正;张雪丹;祝恩元;阴启忠
3.微波-溶剂法萃取马铃薯成熟期茎叶挥发成分 [J], 李伟;陆占国;张怀涛
4.不同成熟阶段辣椒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固相微萃取分析 [J],
M.M.Mazida;M.M.Salleh;H.Osman;戴雄泽
5.葡萄成熟度对种子单宁萃取的影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高三生命科学教学中试卷分析课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三生命科学教学中试卷分析课的有效策略
汤蕴玮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本文在对高三试卷分析课的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心理学,从提高试卷分析课的有效性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一些有效策略.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汤蕴玮
【作者单位】上海市进才中学上海 2001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高三化学如何上好试卷分析课
2.浅谈如何将直观想象核心素养融入高中数学几何教学中r——以延吉市Y中学2018年高三模拟试卷三视图问题为例
3.浅谈高三英浯复习课练习讲评的有效策略
4.浅谈基于CPFS理论下数学试卷讲评的有效策略——以高三数学总复习课中的数列为例
5.浅谈高三生物基础性复习的有效策略调整——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复习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方城县小史店镇水牛王小学
顾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理念下新型课堂教学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我们如何站在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评价一堂课的教学呢?
一、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
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
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
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
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是否得到了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到底了训练,学生是否亲手操作亲自实践,感情是否得到了陶冶,心志是否得到了启迪,是否主动寻求探索,自主的学习发现,还是被老师牵着求知发现的。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多元化的评价课堂。
课堂上我们应更多的关注“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怎样评价课堂气氛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
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
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学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
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是学生发展,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程要求学生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
质性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其一是“背景”,即人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其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其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
质性评价除了采用传统的个案研究、参与性观察、书面材料分析方法外,还常用历史学方法、语言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
总之,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而新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今家庭、社会评价方式的滞后,给课程改革制造了一个“瓶颈”。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教育评价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
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加强学习的力度,早日打破课程改革的这一个“瓶颈”,努力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