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墨家思想

合集下载

6墨子及墨家思想

6墨子及墨家思想

三 墨家思想
• 十大核心理论:
• 兼爱,非攻 • 尚贤,尚同 • 节用,节葬,非乐 • 天志,明鬼,非命
儒家的对立面
• 墨子曾经学习儒,但最后走向反对儒。
• 《淮南子》 • 墨子学儒者之业,…… • 其礼烦扰而不说,…… • 厚葬靡财而贫民,……
• 故被周道而行夏政。
• 小手工业者的立场,从而站在了儒家的对立面。
四 拓展
• 你认为,墨家思想是否在我国文化中消亡?
• 如果墨家思想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加重 要的作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思想史的奇妙现象:
• 孔子思想被看作是贵族性与保守性的, 然而倾向于理性与文明;
• 墨子思想被认定是平民性与革新性的, 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与服从。
三 墨家思想
•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成。
• 《墨子》分两大部分: • 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
的思想;
• 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 《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 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 后期墨家的思想。
• 2. “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
• “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避逃之者矣。”
• 3.“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赏赐和惩罚。
天志/明鬼/非命
• 墨子的“天意” •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贯。反天
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兼爱
•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非攻 • “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迎,亲疏,贤者举
• 墨子三十岁前创文,理,军,工等综合性贫民学 校,“弟子弥丰,充盈天下”,墨学成为“言盈 天下”的显学。

墨子的《墨子》及其社会治理思想

墨子的《墨子》及其社会治理思想

墨子的《墨子》及其社会治理思想《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做过宋国大夫,曾到过楚、卫、齐等国。

相传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弃儒学而开创与儒学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派性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推行墨子的主张。

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

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

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今本《墨子》为汉代刘向所校定,著于《别录》。

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均据此。

晋惠帝时,鲁胜曾作《墨辩注》,早已失传,仅存其《叙》。

清以前以明嘉靖唐尧臣刻本为善本。

清亁、嘉年间,《墨子》研究兴起,陆续涌现出许多注释或阐发墨学的著作,有清毕沅的《墨子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近人吴毓江的《墨子校注》、梁启超的《墨子学案》、陈柱的《墨学十论》、方授楚的《墨学源流》等。

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

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

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准则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达到目的。

哲学思想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墨家政治思想

墨家政治思想

(二)尚同的国家观 1.认为国家之乱在于异义 异义造成交相非。 认为国家之乱在于异义, 1.认为国家之乱在于异义,异义造成交相非。 天下之乱所以生,生于无正长” 尚同, “天下之乱所以生,生于无正长”、“尚同,为 政之本而治国之要也” 政之本而治国之要也” 2.政权的组织形式 分封制。 选天下之贤可者, 政权的组织形式: 2.政权的组织形式:分封制。 “选天下之贤可者, 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 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 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 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 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 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 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 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 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2.兼相爱、 2.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 兼相爱 本办法。 本办法。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 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3.墨家“兼爱”与儒家“仁者爱人” 3.墨家“兼爱”与儒家“仁者爱人”的异 墨家 同 同:都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 广到整个社会, 广到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解决 全部社会问题。 全部社会问题。
(四)非攻 1.墨子把战争分为 一为攻,二为诛, 墨子把战争分为: 1.墨子把战争分为:一为攻,二为诛,不利 反义者为攻,有利合义者为诛。 反义者为攻,有利合义者为诛。 2.墨子主张 非攻” 而不是“非战” 墨子主张“ 2.墨子主张“非攻”,而不是“非战”,他 反对的是侵略主义,而认为自卫是必要的。 反对的是侵略主义,而认为自卫是必要的。

诸子百家墨家墨子十大主张

诸子百家墨家墨子十大主张

名言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 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 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 王的意志相同一。
墨家纪律
由“巨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巨子”腹住在秦国,他的 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 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 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 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还踵”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 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 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巨子"孟胜 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 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巨子"于田襄子,自己 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 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 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 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 危难等等。
答公孟子 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 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 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践不同,但作为却一样。我认为有作为不在于 服饰。”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 一分为二 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丧亡天下。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墨子说 此为告闻绝非诋毁。数日后,墨子又与程子辩论,称赞孔子。程子问:“您一向攻击 儒家,为什么又称赞孔子?”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而不可改变的地方,应予区 别对待”。墨子一生坚持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废人”。 言行之论 鲁国的南部有一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制陶,夏天耕作,自比尧舜。墨子听说后就去 见他。吴虑对墨子说:“义,贵在切实可行,何必到处宣传!”墨子说:“你亲自陶 稼,分之于民,获利太小,我宣传义,可以救天下,获利巨大,怎能不去宣传呢?” 聚徒讲学 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为己任,到处奔走,宣传行义。经过几年的实 践,他深感靠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必须组织更多的人为义献身。约在三十岁之前,他 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培养了大批人 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其学说成为“言盈天下”的显学。

3墨家思想

3墨家思想

墨子的姓名
说法一:墨子并非姓墨,而是姓翟。
(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说法二:墨子并非姓墨,只是学派的称呼
(见清·江瑔《读子卮言》)
说法三:墨子因受过墨刑,故称之为墨。
(见民国学者钱穆《墨子》)
说法四:墨子之姓,与绳墨有关。 说法五:墨子之姓,与面黑有关。 说法六:墨子之姓,与衣黑有关。
Page 4
• 墨——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 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墨子驳巫马子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
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
而非我哉?”
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
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
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
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
酒醴粢盛, 以祭上帝鬼神, 岂曰 ‘贱人之所
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
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墨子·贵
义》
Page 8
2、墨子其书
墨子书影
《墨子闲诂》
Page 10
《墨子》书影
Page 11
兼爱就能实现天下大治
•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 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 ·兼爱中》
•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 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 子·兼爱上》
交相利
• 在强调兼爱的过程中,墨子非常重视互利 (交相利),互利也使得兼爱有可能实现。
1、兼爱非攻

墨子墨家思想解析

墨子墨家思想解析

墨子墨家思想解析墨子,又称墨子学派,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之一,其哲学思想被称为墨家思想。

墨子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强调仁爱和和平,提倡克己奉公、谦虚宽容的道德行为。

本文将对墨子墨家思想进行解析,从墨子的生平与思想出发,阐述其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人文思想的影响。

墨子,名翟,字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

据《史记》记载,他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墨阳县,后来以墨子之称广为流传。

墨子学派的创立,与社会动荡和战乱密切相关。

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战争频繁,人民生活艰难。

墨子饱受战争之苦,深感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因此他深入思考如何实现社会和平与安定。

墨子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主张"以兼人之爱故免人之爱",即通过广泛的关爱和互助来达到社会和谐与安定。

他认为兼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并强调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整体的利益。

墨子坚持认为,没有人民的福祉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墨子主张以公正和仁爱为原则,推动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墨子学派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墨子著作《墨子》中。

《墨子》是墨子学派集体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分为七十二篇,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伦理、宗教等方面。

其中,墨子对"非攻"提出了专门的论述。

"非攻"主张不攻打外国、不侵略他国、不扩张领土,以和平共处为原则。

墨子认为,强权争斗只会导致血腥的战争,而应该以智慧与友爱来化解冲突,推动和平的发展。

墨子的"非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被后人广泛传承和应用。

他的思想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

墨子的思想对后代儒家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总之,墨子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强调仁爱、和平和公正的重要性。

他的"非攻"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注入了和平共处和互谅互让的理念。

墨家和墨子的思想和实践

墨家和墨子的思想和实践

墨家和墨子的思想和实践在中国古代的列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墨子,他和他的门徒们,创立了一种哲学思想,就是墨家学派。

墨子以兼爱为主,反对以武力取胜的唯我独尊的主义,提出了“非攻”的思想,而且他还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思考和实践,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

墨子主张“兼爱”,这是与儒家的“仁爱”和道家的“无为而治”不同的一个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是普遍的,人人都可以做到,不分贵贱,不分亲疏,不分彼此,即“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是只关心自己,而是能够同情其他人的需要和处境。

墨子认为,“非不爱也,所爱一也”,这是对于“严父慈母”,侧重于爱“众人”,而不是仅仅爱自己,而是要与其他人一起共同进步,一起创造美好的社会。

墨子还反对了富贵和华丽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骄奢淫逸是浪费,要建立简朴的生活方式,宣传节约,反对浪费。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应该用于人民的疾苦上,而不是浪费在奢侈品。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这个社会上不少人一味地追求奢侈品和高贵的生活方式,而忽视其他人的需求和周围的社会问题。

墨子的“非攻”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他认为,“非攻”就是避免妨碍他人,“不防不御,不争不抗”,要避免战争和竞争。

这一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战争不仅带来伤害和破坏,而且还经济上的浪费。

墨子的“非攻”思想,提倡和平,鼓励民众进行生产和发展经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墨子认为,爱是同情和宽容的实现,拒绝恶行的人就应该拒绝大众的赞扬,只能得到其他宽容人的赞扬和支持。

墨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抵制现代社会中逐利和功利的风气,呼吁人们关注他人,以爱宽容为主想,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墨子还提倡法治,诚实守信。

他认为当国家处在和平中时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为治理国家提供基础。

他提出了法律精神,要求官员不得贪污、奸淫或者犯罪等等。

这种思想非常地重要,包括了如今我们所维护和目标追求的法治精神。

综上所述,墨子及墨家思想卓然独立。

其在哲学、伦理两方面的主张,乃至于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探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墨子生平及思想

墨子生平及思想

墨子,姓墨名翟。

战国时期鲁国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墨家与儒家齐名,并称“显学”。

墨子作为墨家的“巨子”,以其广泛的涉猎、先进的思想、真实的实践经验,成为集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贤人。

”一、墨子的生平墨家学说曾经与孔子学说并称“显学”,但墨子逝世后,墨家学派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衰微。

到汉初对墨子及其弟子事迹的记录已经不多。

《史记》当中,司马迁也没有为墨子列传,只有《孟子荀卿列传》中用二十四个字做了交待:“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儒家始终被统治者作为正统思想,猛烈抨击儒家的墨家也就一直没有得到关注。

直到清朝才有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

在近现代学者的努力下,墨子的生平被仔细地考证,学界得出了一定的共识:墨子在鲁国出生,也在鲁国成长并接受教育,学成后创立墨家学派,也曾到宋国和楚国活动。

1.墨子的出生由于《史记》中“宋之大夫”一说语焉不详,后人一度以为其应是宋人。

但经过诸多国学大师考证,墨子实为鲁人。

其最有力的一点证据来源于墨子的姓氏。

墨子的姓氏应是来源于宋国公子目夷,他的后代为“目夷氏”也作“墨夷氏”,“墨夷”又省为“墨”。

史料记载,后来目夷后裔在离彭城不远的狐骀定居,这地方原属宋,墨子时已是鲁国附庸。

所以墨子虽为宋公子之后,但实是鲁国人。

而他的出生年代,则比孔子稍晚。

2.墨子的成长经历目夷后裔既然逃离了宋国到别处定居,就自动失去了贵族身份。

墨子也就出生在一个极其没落的家庭,后来他自称“贱人”。

鲁国是周礼保存最好的一片区域,墨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过儒家的教育。

《淮南子》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从《墨子》中不论是墨子的理论还是墨子的语录,都可以看出他对儒家的典籍和思想内涵极其熟悉。

在学习之余,出身贱人的墨子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做工。

他的出生地正是手工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地方,这里的科学技术也同时熏陶着墨子,使他也成为了一位能工巧匠。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以及其衍生的墨学传统,是在先秦时期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

墨家思想以反对战争、倡导兼爱、崇尚节俭等为核心主张,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墨家思想的起源、主要观点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墨家思想的起源墨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创始人为墨子。

墨子,又称墨翟,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出生于齐国的墨邱。

墨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精通工程学、音乐、政治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他的综合学问被称为墨学。

二、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1. 反对战争与兼爱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苦难,因此要推崇和平共处。

墨子强调兼爱的观念,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关爱、互相帮助,摒弃仇恨和敌意。

2. 崇尚节俭与勤劳墨子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并认为过度奢华浪费是不可取的。

他主张勤劳致富,强调通过勤劳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3. 追求知识与实用主义墨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智慧。

墨子的实用主义思想在墨家学派中得到了体现,他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实用的技能,服务于社会。

三、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墨子的反战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非攻”理念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平共处为核心的思想传统。

其次,墨子的兼爱观念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子提出的兼爱理念与儒家的仁爱理念有所契合,在儒墨之争中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此外,墨子对于技术、工程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视,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墨子倡导的实用主义思想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墨家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式微,但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流派,其主张力求和平与兼爱、崇尚节俭与勤劳、追求知识与实用主义等。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道墨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道墨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道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其中最为著名且影响深远的三个流派是儒家、道家和墨家。

这三大流派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并对中国的政治、伦理、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三种思想流派进行详细介绍。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注重社会和个体的道德修养,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君主有道、统治有方,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儒家思想强调学问和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礼仪和道德之道的培养。

孔子的学说继续对中国影响深远,成为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宇宙的本然之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追求权力和物质财富。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不可名状、无法言喻。

他们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主张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和谐与平静。

道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创作和个人修养。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个特殊流派,起源于战国时期。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强调天下为公,提出了无差别的爱和利益平均主义。

墨子反对战争、封建礼教和贵族统治,主张以爱和和平来统治社会。

墨家鼓励劳动和科技创新,提倡节俭和平等。

尽管墨家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但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

综上所述,儒家、道家和墨家是中国历史上三大重要的思想流派。

儒家强调人伦道德,提倡教育和和谐社会;道家注重追求自然和宇宙真理,追求内心和谐与平静;墨家强调爱和平等,主张科技创新和社会公正。

这三种思想流派共同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思想ppt课件

墨子思想ppt课件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 《墨子》
施明译注
27
20
四、“天志”, “明鬼”的宗教伦理观
(一)墨子的“天志”观 墨子认为有“上帝”的存在;“上帝”有明确的意 志,即所谓“天志”。“天志”的内容就是 “兼 爱”,“欲义而恶天下”(《天志上》)
墨子把 “天志”视为度量一切行为的“法仪”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
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员,曰:‘中者是也, 不中者非也。’” (《天志上》)
(《尚贤上》)
主张给贤士:“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 予之令。” (《尚贤上》)
15
墨家和儒家关于“尚贤”的区别: 墨子尚贤:
“上举义不避贫贱”、 “上举义不避亲疏”、 “上举义不避远近”,“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则举之。”,“无能者下之” ,“官无常贵,民 无终贱”。“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 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尚贤中》)
一类:有道罚无道的战争,名为“诛”
墨子认为“禹征有苗,商汤罚桀,武王伐纣”等都是罚有 罪之君是“诛”
他认为,当时所有的战争都属于前一类,都 是不义之战,都应当反对
14
(三)、“兼爱”与 “尚贤”
墨子关于“尚贤”、“尚同”的主张,也是从 “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出发。因为一方面, “尚贤事能”是以“兼爱相利”为标准;另一方面, “尚贤”、 “尚同”又是实现“兼爱相利”理想的 政治保证。 因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7
思考: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 异同?
相同:都强调“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异:
①中庸》
儒家“亲亲” 即更爱自己亲近的人。爱其父母多于爱 同族别的人爱同族人多于爱同族以外的人,即所谓 “轻重厚薄”。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墨家学说是适应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从
社会的阶层来说,墨子是一位“士”(知识分子)。成 为
一位学派首领以后,他又是一位对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 有深思熟虑的理性自觉的士。正如墨子自己所言: “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 (《贵义》)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据《吕氏春秋· 当染》篇记载,周王朝礼官史角的后代居 住在鲁国,墨子曾向其学习。又据《淮南子· 要略》记
君 子 所 以 为 养 也 。
故 民 无 仰 则 君 无 养 ,
民 无 食 则 不 可 事 。
故 食 不 可 不 务 也 ,
地 不 可 不 力 也 ,
用 不 可 不 节 也 。
《七患》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墨子节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节葬。其原话是:“天下 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贫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 治之… …若务三者,此仁者之为天下度也,既若此 也”,“计厚葬久丧,奚当此三利者哉?”(《节 葬· 下》) 即如果实行厚葬久丧不能达到“富贫众寡,安危治乱”的 目 的,就说明它是不仁不义,应该予以阻止之。
必 亦 是 之 ;
上 之 所 是 ,
,
强调自下而上的同一,下级要学习上级的善行,以上级的言行 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
·
,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其次 ,同一政策法令也是其尚同的基本涵义 ,墨子认 为:‚天下从事者 ,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 者,无有也‛(《法仪》)。为了同一政策法令,《墨 经》在对赏誉,罚罪作出界定的同时,又明确指出: ‚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则是不与乡吾 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国家的管理系统)之时’同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二.囊括百科:墨学的主要内容

墨子的政治思想

墨子的政治思想

墨子的政治思想一、墨子、墨家学派和《墨子》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

生卒年不可确考,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

(一说生活于公元前490年至前403年之间。

还有一说生活于公元前475年至前390年之间)墨子出身于下层,会制造木器,技艺很高。

他的工艺水平与能工巧匠公输般齐名。

木匠这类活是当时下层人干的,所以墨子有时被称为“贱人”(《墨子·贵义》)。

其实,他本人并不贱,曾做过宋国的大夫,又经常到各国游学,很有名气。

楚国曾打算封给他书社五百。

越王邀他仕越,许以五百里封地。

因政见不合,墨子都拒绝了。

墨子起初从学于儒,“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

后来走到儒家的对立面,对儒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他创立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派。

墨子及其弟子形成了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体,称为“墨者”。

墨子在世时,墨子为首领。

墨子死后通过选贤推出新首领,称为“钜子”。

墨者有一套严格的纪律,称之为墨者之法。

其中有一项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者出仕,要由钜子派出。

墨子曾“游耕柱子于楚”(《墨子·耕柱》),“游公尚过于越”,“出仕曹公子于宋”(《墨子·鲁问》)。

墨者不仅学文,也还习武。

墨子曾派他的弟子禽滑鳌率墨者之众为宋守城。

墨者集团文武结合。

墨者出仕所得的俸禄必须交出一部分供墨者集团使用,墨者集团又带有经济合作的性质。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

现存《墨子》书中有些篇,同一篇有大同小异三种版本,可能是因三派所传不同而形成的。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作总汇,全书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篇至第七篇,对墨子思想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从《尚贤》至《非儒》,共二十四篇,是墨子的讲学录。

第三部分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主要讨论认识论和逻辑问题。

第四部分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

第五组《备城门》至《杂守》共十一篇,讲城防问题,为军事著作。

《墨子》读后感墨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

《墨子》读后感墨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

《墨子》读后感墨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
读完《墨子》一书,让我对于墨家这一思想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墨子的思想博大而精深,其反战、兼爱等理念更是具有现代价值。

首先,墨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伦理、政治、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伦理方面,墨子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强调“爱人者,人
恒爱之”,并认为“兼爱非私爱也”。

在政治方面,墨子关注的是国家的
稳定与和平,反对战争,支持以“非攻、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争端。

此外,墨子还是科学家,提出了关于光学、音乐等方面的理论,成为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其次,墨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不可忽视。

《墨子》中所强调的“兼爱
非私爱也”与我们现代社会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

在这个“地球村”共同体中,各个国家、民族、种族间需要更多的兼容与理解。

而墨子反战的思想也十分符合现代时代的需要,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要条件。

总的来说,读完《墨子》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
墨家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博大精深、现代价值十足。

在现代社会,我
们可以从墨子的兼爱、反战等理念中找到很多对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方
法与思路。

墨子与墨家略说

墨子与墨家略说
• 《论语》有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兼爱同样是用仁爱建造和 平, 平息争斗。墨家对此目的其实也是支持的, 兼的内容重点在劝 爱且禁恶。
• 2.非攻 • 反对侵略战争, 战争对于败者是伤人命、损其才, 是没有意义的破
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 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 但总的 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 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墨子提 出正义的战争与不正义的战争, 认为正义的战争是“诛暴乱、禁不 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墨家简述
• 7.非命 • 否定命运的存在, 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赖其力者得其生, 不赖其力
者不得其生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不存在命运这种安排人的富贵、生死 的意志与偶然, 一切都是人自作的, 必然且合理。 • 8.非乐 •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 废除烦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古代 音乐费时耗事, 花费甚大, 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 乃无用之事。 废除大型音乐,符合有利于平民娱乐的标准。 • 9.节用 • 认为贵族浪费, 过度享受, 导致老百姓群起为盗。观察到万物节则 阴阳和, 以此劝说贵族, 节约开销。
• 战国以后, 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 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 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 则及高尚思想, 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但是根据考古资料, 发 现最后一代墨家在晚清出现, 因抗夷而全部灭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墨家简述
• 《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 华,缺乏文学性, 但逻辑性强, 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 使说 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 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民法的相关概念
• 我国的民事立法上,确立了以下几项民法的基本原则: • 1.平等原则 • 2.自愿原则 • 3.公平原则 • 4.诚实信用原则 • 5.守法原则 • 6.公序良俗原则

墨子的著作与思想

墨子的著作与思想

墨子的著作与思想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孔、老、墨三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为《墨子》、《墨子集》、《墨子衡》等,从中我们可以洞见墨子的思想和贡献所在。

一、墨子的起源与背景墨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他的生卒年份不详,据记载,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了一名逐渐有名的哲学家和天才技术专家。

公元前468年左右,墨子生于中国东海沿岸的墨邑(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墨山),那时正值战国时代,国内战乱不断,人民疲于奔命,因而墨子在思考如何使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同时,也考虑如何为民造福,因此他创作了许多著作,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开创了墨家学派。

二、墨子的天下大同思想墨子的最着名的思想就是“兼爱”,这个词后来也被称作“天下大同”。

墨子认为,爱是无限的,可以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贵贱,兼容并蓄。

他主张“天下大同”,主张将爱推广至天下所有之人,所有人应该平等相待,而不应该因为种族、国籍等原因造成差异。

同时,墨子认为,各国应当和平共处,战争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不值得也不应该发动战争。

同时,在治理国家、社会的时候,也需要全面、公正、灵活的措施。

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墨子就会支持,反之则否。

如今,“天下大同”被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墨子对这一思想的提出,至今还在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他的巨大贡献之一。

三、墨子对工程技术的贡献墨子不仅是中国的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军事家,他主张要推进科技创造和社会进步,在传统农耕社会脱胎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墨子给出了诸多建议和建设理念。

他主张推进矿业、水利等现代民生工程,提高农产品种植、储存等技术,以助力社会进步和发展。

此外,墨子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提出军事不是以武器的数量和装备的高低为标准,更重要的是军队的训练、士气和战斗技能等。

民间自发的义勇军也是一种应该得到发扬的战斗力,墨子呼吁人们不要只看重装备的高低而忽略军队的素质和士气,这一观点,对当时的中国军队生产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墨子与墨家思想一

墨子与墨家思想一

止鲁攻郑
•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 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 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 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 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 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 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 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 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 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 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 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 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 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 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兼爱上》 • 儒家 仁爱 (爱有差等)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 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 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 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 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 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 明者,众人知之。” • .大国攻小国实有偷窃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
• 以“兼爱”为基点出发,提出非攻,反对 战争,但又丌是反对一切战争。 • 非:批评,责难。 • 义:兼爱以利天下,“交相利”之义 • 攻:以丌义伐无辜之人、伐无辜之国 • 诛:以义代丌义,以有道代无道,顺天而 为
止楚攻宊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 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 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 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 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 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 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 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 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 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 “诺。”
• 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 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 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 不敢怠倦。今也妇人之所以夙兴夜寐,强乎 纺绩织纴,多治麻統葛绪,捆布■,而不敢 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 贫;强必暖,不强必寒。 • 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 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 倅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 子曰:“多试之人头,倅然断之,可谓利乎?” 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 受其丌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丌 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敖百姓,孰将 受其丌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丌 祥。”
王。”然则桀、纣、幽、厉,得其罚何以也。子墨子 言曰:“其事上诟天,中诟鬼,下贼人,故天意曰: ‘此之我所爱,别而恶之;我所利,交而贼之。恶人 者,此为之博也;贱人者,此为之厚也。’故使不得 终其寿,不殁其世,至今毁之,谓之暴王。” ——《天志》 ●夫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 未止也。故当若夫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 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 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之人之不尚同于天者也。” ——《尚同》
• 非 命 • 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 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 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 治。岂可谓有命哉! • 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 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 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 故不敢怠倦。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 力,殚其思虑之知,内治官府,外敛关市、 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而不敢怠倦者, 何也?曰: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 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 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 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 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兼爱上》 • 儒家 仁爱 (爱有差等)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 明鬼
周宣王杀杜伯 燕简公杀庄子仪
节葬、节用、非乐、非命
• 节葬 “厚葬”、"久丧" ,国家必贫,人民必寡, 刑政必乱
• 节用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 非乐 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丌利人乎即止...... 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 其乐也,然上考之,丌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丌 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尚贤
•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 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天志、明鬼 • 天志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 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而得 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昔三 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也;昔 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 也。”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何以也?子 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 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 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传称其 善,方施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
止齐伐鲁
• 齐将伐鲁,子墨子谓项子牛曰:“伐鲁,齐之大 过也。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 葆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侯报 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 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不中行氏,兼三晋 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 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用是也。故大国之攻小 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墨子·鲁问》
• 食其子而赏其父 杀其父而赏其子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 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 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丌恶俗哉?”子墨子 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 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丌用仁义,何以 非夷人食其子也?” ——《墨子·鲁问》
尚同
• 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闻见丌善者,亦必以 告其上。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 非之。己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谏之。尚同 义其上,而毋有下比之心。 • “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丌敢下比。天子之 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 丌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丌善行,学天子之 善行” • 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 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丌善者,其 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 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 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 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 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 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 明者,众人知之。” • .大国攻小国实有偷窃病
三、墨家思想简介
•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显学篇》 墨子之道,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杨子道, 利天下拔一毛而不为也。 ——《王安石全集下集》

兼 爱
• 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爱无差等) •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之”
•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以兼爱 天下
《墨子》与墨家思想
一、墨子其人
• 战国前期 名翟,鲁国人, 出身于手工 工匠,在当时以善于制造守城器械闻 名,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 “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 “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 “日夜丌休,以自苦为极”
二、《墨子》
• 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现存53篇,一般认 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 而成。 •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 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 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 《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 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 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还包含许多自然 科学的内容。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 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 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 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 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 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 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 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 为云梯,必取宋。”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止鲁攻郑
•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 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 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 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 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 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 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丌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 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 诛焉,使三年丌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 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丌全,天诛足矣。今又 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 其子强梁丌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丌悖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