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热药

合集下载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是一类常见的中药,对于清热解毒、降火等作用有着明显
的功效。

根据其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清热药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内热烦渴、口干舌燥、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龙胆泻肝丸、大黄附片、三黄片等。

第二类: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疮
症等。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翘散、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口服液等。

第三类: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消炎止血,适用于热毒
血症、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紫草、龙血竭、黄连等。

第四类:清热祛湿药
清热祛湿药主要用于祛湿解热,适用于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
的清热祛湿药有茵陈蒿合剂、薏苡仁汤等。

以上是清热药的基本分类,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清热药时,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
确的用药。

同时,这些清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不宜在
孕妇和儿童中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等,应当引起重视。


好用药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预习题-清热药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预习题-清热药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预习题:清热药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预习题:清热药清热泻火药中药成效主治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热病壮热烦渴〔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2023 A 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治疗实热虚热均可选用的是 A.芦根 B.栀子 C.知母D.石膏 E.竹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知母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

2023 A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的药是A.蒲黄 B.栀子 C.芦根 D.知母 E.小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栀子入气分能泻火而除烦,入血分能凉血解毒而止血疗疮,入三焦能清利湿热而利尿退黄。

中药成效主治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2〕胃热呕哕〔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中药成效主治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1〕肝热或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热结肠燥便秘中药成效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A.熊胆B.秦皮C.夏枯草D.谷精草E.青葙子2023B.某男,25岁。

1周前患风热头痛,近日又患目赤肿痛羞明。

治当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宜选用的药是2023B.某女,45岁。

患赤白带下半年,近日又患目赤肿痛。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清热药型题(单项选择题)(一)A1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 发汗B 抗菌C 抗炎D 抗毒素E 解热2、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C )A 中和细菌内毒素B 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C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D 抑制细菌内毒素的释放E 以上均非3、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 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B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C 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D 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 小檗碱B 苦参碱C 绿原酸D 原儿茶酸E 癸酰乙醛5、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E )A 解热B 抗病原微生物C 抗毒素D 抗炎E 抗惊厥6、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A )A 发汗B 解热C 抗炎D 抗毒素E 抗肿瘤7、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B )A 石膏B 苦参C 知母D 板蓝根E 青蒿8、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E )A 金银花B 穿心莲C 板蓝根D 鱼腥草E 以上均非9、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A )A 黄芩B 黄连C 金银花D 板蓝根E 以上均非10、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C )A 痢疾杆菌B 白色念珠菌C 肿瘤细胞D 流感病毒E 阿米巴原虫11、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B )A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B 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C 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D 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E 以上均非12、黄芩降压作用的机理可能是(D )A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B 阻断交感神经C 阻断心脏в受体D 阻滞血管壁钙通道,扩张血管E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13、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 生物碱B 黄酮C 有机酸D 挥发油E 氨基酸14、黄芩现代应用不包括(C )A 小儿呼吸道感染B 急性菌痢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病毒性肝炎E 蜂窝组织炎15、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 小檗碱B 黄连碱C 药根碱D 木兰花碱E 甲基黄连碱16、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B )A 破坏细菌结构B 抑制细菌DNA合成C 抑制细菌糖代谢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7、小檗碱抗菌作用特点(D )A 仅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B 属窄谱抗菌药C 痢疾杆菌对小檗碱不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8、小檗碱抗菌作用不包括下述哪项特点(E )A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B 属广谱抗菌药C 痢疾杆菌对小檗碱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9、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 抗炎B 解热C 中枢兴奋D 抗细菌毒素E 抗溃疡20、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A )A 正性肌力作用B 加快心率C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D 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E 以上均非21、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C )A 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B 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C 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D 促进胰岛素的释放E 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22、黄连常用于治疗(A )A 细菌性痢疾B 病毒性肝炎C 滴虫性阴道炎D 心力衰竭E 高热惊厥23、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A 黄芩B 黄连C 苦参D 金银花E 牡丹皮24、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C )A 小檗碱B 黄连碱C 四氢黄连碱D 药根碱E 甲基黄连碱25、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B )A 阻断血管运动中枢B 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受体C 直接扩张外周血管D 竞争性阻断心肌в受体E 抑制心肌收缩力26、小檗碱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不包括(D )A 房性早搏B 室性早搏C 高血压D 高脂血症E 心绞痛27、苦参的药理作用不包括(D )A 抗病原体B 抗炎C 抗过敏D 抗溃疡E 抗肿瘤28、苦参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E )A 抑制炎性介质生成B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C 抑制白细胞游走D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E 稳定细胞膜29、苦参抗肿瘤作用环节不包括(D )A 诱导癌细胞凋亡B 促进癌细胞分化C 抑制癌细胞DNA合成D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E 直接细胞毒作用30、下列哪项不是苦参的临床应用(C )A 急慢性肠炎B 滴虫性阴道炎C 高血压D 心律失常E 慢性乙型肝炎31、苦参对下列哪种病原体有效(B )A 疟原虫B 阴道滴虫C 血吸虫D 肠道阿米巴原虫E 鞭虫32、苦参抗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的成分(A )A 苦参碱B 槐定碱C 槐胺碱D 槐果碱E 氧化苦参碱33、丹皮酚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的依据(B )A 对去肾上腺大鼠无抗炎作用B 不影响大鼠肾上腺纤维素C的含量C 增加大鼠肾上腺重量D 摘除垂体无抗炎作用E 用麻醉药后抗炎作用消失34、以下能说明丹皮总苷对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的是(B )A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B 促进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 降低脾细胞溶血素抗体水平D 抑制NK细胞活性E 以上均非35、牡丹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包括(C )A 镇静催眠B 抗惊厥C 抗震颤麻痹D 镇痛E 解热36、牡丹皮主要有效成分是(A )A 丹皮酚B 丹皮酚新苷C 牡丹酚苷D 芍药苷E 羟基芍药苷37、复方丹皮片可用于治疗(C )A 室性早搏B 房室传导阻滞C 原发性高血压D 心力衰竭E 心肌梗塞38、金银花的抗菌主要有效成分是(A )A 绿原酸B 木犀草素C 忍冬苷D 挥发油E 皂苷39、金银花常用于治疗(B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急性呼吸道感染C 滴虫性阴道炎D 慢性湿疹E 病毒性肝炎40、青蒿素抗疟作用发生在(A )A 红细胞内期B 红细胞前期C 红细胞外期D 疟原虫配子体E 以上均非41、青蒿抗疟有效成分是(A )A 青蒿素B 青蒿酸甲素C 青蒿乙素D 青蒿酸E 青蒿酸甲酯42、具有良好抗疟作用的青蒿素衍生物是(D )A 青蒿酸甲酯B 青蒿醇C 青蒿甲素D 青蒿甲醚E 青蒿乙素43、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缺点是(E )A 对间日疟无效B 对恶性疟无效C 疗效不如氯喹D 对抗氯喹疟疾无效E 复发率高44、板蓝根对哪种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显著(A )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钩端螺旋体E 衣原体45、板蓝根药理作用不包括(D )A 抗病毒B 抗菌C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D 抗心律失常E 保肝46、板蓝根常用于治疗(C)A 溃疡病B 急性肠炎C 急性传染性肝炎D 急性胰腺炎E 糖尿病47、下列哪项是鱼腥草的抗菌有效成分(D )A 小檗碱B 黄芩素C 绿原酸D 癸酰乙醛E 色胺酮48、鱼腥草常用于治疗(A )A 急性呼吸道感染B 急性肠道感染C 急性传染性肝炎D 急性胰腺炎E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49、知母解热作用的机理是(B )A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B 抑制Na+,K+-ATP酶活性C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D 稳定溶酶体膜E 以上均非50、知母与天花粉、麦冬等配伍,治疗(B )A 甲状腺功能亢进B 糖尿病C 胰腺炎D 胆囊炎E 溃疡病51、与知母生津润燥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A )A 降血糖B 降血脂C 降血压D 抗惊厥E 抗癌52、栀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E )A 抗病原体B 抗炎C 镇静、镇痛D 解热E 抗肿瘤53、栀子的现代应用是(C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 急性细菌性痢疾C 急性黄疸性肝炎D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E 以上均非54、下列哪项不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E )A 抑制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肿胀的实验B 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C 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实验D 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实验E 抑制氧自由基损伤的实验55、下列哪项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A )A 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B 抑制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C 对抗组胺引起豚鼠离体气管痉挛性收缩的实验D 降低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作用的实验E 以上均非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综合第六章如何快速记忆

中药综合第六章如何快速记忆

中药综合第六章如何快速记忆一、引言在中药学习中,第六章涵盖了中药的功效、配伍、炮制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内容繁多,如何快速记忆成为了许多学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快速记忆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二、快速记忆的原则1.理解记忆法:在学习中药知识时,首先要对概念、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理解记忆法强调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稳定的记忆痕迹。

2.联想记忆法:通过将相似或相关的中药相互关联,形成有趣的记忆图像。

例如,将同一功效的中药进行归纳,或将中药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相联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首字连词法:将每味中药的第一个字组成一个词语,用以概括中药的功效或特点。

例如,将“人参、黄精、桂枝、甘草”组成“人黄桂草”,代表这些中药均具有补益作用。

4.归纳总结法:将中药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规律性的内容进行记忆。

如将中药按照功效分为清热解毒、补益、祛风湿等类别,便于整体把握和记忆。

三、具体记忆技巧1.针对中药功效的记忆:可以将中药按照功效进行归纳,如将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等分类,再分别列出各类药物的具体名称和特点,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针对中药配伍的记忆:了解中药配伍的原则,如相须、相使、相反、相杀等,可以将配伍关系进行整理,提高记忆效果。

3.针对中药炮制的记忆: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如炒、炙、煮、蒸等,以及各种炮制方法对中药性能的影响,有助于记忆中药的炮制工艺。

四、实践与应用1.创造有利于记忆的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巩固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总结,运用多种记忆方法相互印证,不断提高记忆效果。

五、总结掌握快速记忆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中药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记忆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清热药中药学

清热药中药学

黄芩
入肺、脾、胆 、小肠 清热凉血、清热安胎
治:肺热咳嗽、血热
妄行、热扰胎动
黄连 入心、脾、胃、肝、胆
治:高热烦躁、口舌
生疮泻痢、呕吐
入肾、膀胱
黄柏 滋阴泻火
治:阴虚盗汗、遗精
黄芩、黄连、黄柏异同
性能方面:都为苦寒之品,都可归胃、大肠、肝、胆经,但黄
芩又归肺经,黄连又归心经,黄柏善入膀胱经。
功效方面:都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三种功效,但
清热燥湿药
湿温、暑湿 湿热困阻中焦——脘腹胀满、恶 心呕吐 湿热下迫大肠——泄泻不爽、痢疾腹痛 湿热郁阻肝胆——胁肋胀痛,黄疸尿赤 湿热下注膀胱、带脉——淋证、带下、阴痒 湿热浸淫肌肤——湿疹、湿疮
黄芩 苦、寒。归心、肝、肺、胃经。
1.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痞满、黄疸等 2.清热泻火 少阳证、肺热咳嗽 3.清热解毒 疮痈、咽喉肿痛 4.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1.实证: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又出现躁扰不安,斑疹 透露,血色鲜红或深红带紫,吐衄,便血,尿血,舌质 深绛,脉细数。亦有前证又兼有全身壮热,口渴引饮, 多汗等气分见证者,为气血两燔。(若肝热动风则见: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绛,脉弦数。)
2.虚证: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五心烦 热,口咽干燥,神倦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火热毒症:目赤肿痛、湿热痢疾、黄疸、 湿疹、热毒疮痈、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以 及热入血分而致的吐、衄、便血、崩漏( 功能性)子宫出血。
分 类:根据外感病邪不同和发热程度的轻重,部位 深浅,热在卫、气、营、血、表、里或表里俱热或上、中 、下三焦俱热等阶段的以及药物的性能特点可分六大类。( 如前述六大功能)
大青叶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与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中药学清热药总结

中药学清热药总结

中药学清热药总结
清热药是中药学中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降火降温,用于治疗热病、感染性疾病等症状。

以下是对中药学清热药的总结:
1. 特点:清热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降火降温的特点,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降低体温,缓解炎症反应,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 分类:根据功效和药性,清热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等几类。

- 清热解毒药:如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痈疽等热毒病症。

- 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泻火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热、口腔溃疡、痈疽等症状。

- 清热凉血药:如生地、芦荟、玄参等,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血症、口腔溃疡等症状。

3. 性味与功效:清热药物的性味多为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等功效。

它们可以清除体内的热邪、毒素,降低体温,改善炎症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

4. 应用范围:清热药物广泛应用于热病、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治疗中。

在中医药中,清热药常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清热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遵医嘱服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

同时,清热药物也有一定的禁忌与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
射干鸢尾科植物
射干的干燥
根茎苦,寒。


肺经
清热解毒,
消痰利咽
①.热毒痰火郁
结,咽喉肿痛
②.痰盛咳喘
煎服,3-10g苦寒,
脾虚便
溏者不
宜使
用,孕
妇慎用
白头翁茛科植物白
头翁的干燥
根苦,寒。


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①.热毒血痢
②.阴痒带下
煎服,9-15g虚寒泻
痢忌服
马齿苋酸,寒。


肝,大肠经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
①.热毒血痢
②.痈肿疔疮,
丹毒,蛇虫咬
伤,湿疹
③.崩漏,便血,
痔血
④.湿热淋证、
带下
脾胃虚
寒、肠
滑作泄
者忌服
贯众鳞毛蕨科植
物粗茎鳞毛
蕨的带叶柄
基部的干燥
根茎苦,微寒,
有小毒。


肝、胃经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①.时疫感冒,
风热头痛,温毒
发斑
②.衄血、吐血、
便血、崩漏
③.多种虫疾
④.痄腮,疮疡
肿毒
⑤.烧烫伤,妇
人带下
煎服,5-10g。

杀虫
及清热解毒宜生用;
止血宜炒炭用。

外用
适量
有小毒
用量不
宜过
大。


用时忌
油腻。

脾胃虚
寒及孕
妇慎
用。

尤善治
崩漏下
血。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一、清热药的定义清热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热邪以及炎热之气,以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清热药根据其药性特点和功能主治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二、清热药的分类清热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寒凉清热药这类药物具有寒凉的药性,可用于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功效。

常见的寒凉清热药有:•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适用于热病、湿热病等。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

•银花:能够清热解毒,解热退烧,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2. 温热清热药这类药物具有温热的药性,能够温通经络,清热解毒。

常见的温热清热药有:•莱菔子:能够温通经络,清热解毒,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等。

•穿山甲片:具有温通经络,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浮肿、淋巴结核等。

3. 苦寒泻火药这类药物具有苦寒的药性,可用于泻火解毒,清热解毒等功效。

常见的苦寒泻火药有:•黄柏:具有苦寒泻火,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等。

•黄连素:能够泻心火,清热解毒,适用于热郁症候、热淋球菌感染等。

三、清热药的功能主治清热药物根据其药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这是清热药的主要功能之一,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热毒病等。

2.清热泻火:清热药物还可以用于清除体内的热邪和火热之气,具有降火退热的功效。

3.利水消肿:部分清热药物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症状。

4.温通经络:温热清热药物能够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骨疼痛。

5.苦寒泄火:苦寒泻火药物可以泄心火,降低体内热量,适用于心火上炎、口疮、痈肿等。

6.肺胃清热:一些清热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肺胃热毒,如肺热咳嗽、口腔溃疡等。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清热药物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清热药物属于中药,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

2.药量控制:根据自身情况、疾病程度合理控制药量,不宜随意增减。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2、抗毒素
• 作用特点: • ⑴抗细菌内毒素,提高机体耐受力。 • ⑵破坏内毒素结构。
3、抗炎
作用特点:抗急性炎症反应作用显著; • 小鼠耳肿胀实验, • 大鼠足肿胀实验, • 佐剂性关节炎。
★炎症是里热症的重要病理表现。
炎症
• 炎症早期:血管反应(渗出与水肿); • 炎症中期:炎性细胞和炎症物质; • 炎症后期:组织增生和形成屏障。 • ★里热症主要病理是早中期炎症。
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①降低心肌自律性; ②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③消除折返冲动; (阻钠内流作用); (钙通道阻滞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
(2)降压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降压作用明显,伴有心率下 降,而左心室收缩力增强。血压降低以 舒张压最显著。 作用机理:↓
小檗碱的降压
第六章 清热药
•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 熟悉知母、青蒿、苦参和金银花的药理 作用 • 了解大清叶与板蓝根、牡丹皮、鱼腥草 和牛黄的药理作用
自学思考题
• 1、牡丹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有 哪些? • 2、牡丹皮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有 哪些? • 3、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 4 、大清叶与板蓝根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黄连药理作用]
(3)抗炎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抑制炎症过程的多个环节: 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抗自由基作用; 降低PGE2、PLA2含量与活性。
• 解热作用: • 解热作用明显; • 抑制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或释放。
[黄连药理作用]
(4)降低血糖 有效成分:黄连及小檗碱等。 作用特点: • 降低正常小鼠血糖; • 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 • 改善糖耐量; • 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并发症)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1、既善凉血退蒸,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A、黄芩 B、桑叶 C、地骨皮 D、石膏 E、白薇2、既能退虚热,又可解毒疗疮,治阴虚外感证的药物是A、胡黄连 B、地骨皮 C、青蒿 D、连翘 E、白薇3、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的是A、大黄 B、芒硝 C、番泻叶 D、火麻仁 E、郁李仁4、治疗积滞便秘常与大黄配伍的药物是A、番泻叶 B、甘遂 C、芒硝 D、火麻仁 E、生地黄5、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A、饮食积滞 B、虚寒泻痢 C、血热妄行 D、冷积便秘 E、大肠燥热答案分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白薇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白薇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连功效—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青蒿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连翘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大黄用于治疗积滞便秘,有较强泻下作用,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芒硝主治积滞便秘。

本品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与大黄相须为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

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因此本题选B。

细目六清虚热药1、青蒿【性能】苦、辛,寒。

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清热药-PPT课件

清热药-PPT课件

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 (1)抗透明质酸酶。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透明质酸是结缔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能被透明质酸酶破
坏--导致结缔组织疏松--细菌毒素在结缔组织扩散蔓 延。 多数致病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酶,在血浆和组织中形成血 浆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并使炎症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 就纤维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使其不易被呑噬,或在呑 噬细胞中不易被破坏。
2) 内毒素
内毒素血症、中毒性休克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病死率甚高
解热
(1)扩张血管,促进皮肤散热; (2)减少致热源; (3)抑制发热介质的合成、分泌: (4)改变Na+/Ca2+比值:,体温;,体 温。 与解表药不同之处: 清热药退热一般不伴明显发汗。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体外研究发现
用有效抗生素处理培养基时,在细菌计 数降低的同时,伴有内毒素水平的增高, 有的可达100多倍。
抗过氧化损伤 异病同治
外源性毒素—内毒素 内源性毒素—氧自由基
清热解毒治法在多种疾病过程中的 “解毒”—抗自由基作用,可能是其 异病同治的机制之一。
扶正与祛邪并举
“扶正以祛邪”,“正足邪自去”
细菌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
外类素--革兰氏阳性菌
许多清热药虽然抗菌力不强,但却能有十分理想的 临床疗效,期中一个原因是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与细菌致病力强弱有关的因素
侵袭力 1)粘附和侵入力 2) 繁殖与扩散能力 (1) 透明质酸酶 (2) 链激酶 毒素 1) 外毒素
毒性作用强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五味消毒饮---热毒清注射液(简称热毒
清,原名抗炎6号注射液)。
急性胆系感染、急性阑尾炎、胰腺炎等200

清热药的定义及分类

清热药的定义及分类

三、分类及适用证
3、清热凉血药: 善入血分,以清热凉血为主
要作用,善治疗血分实热证。
三、分类及适用证
4、清热解毒药: 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善治疗
热毒、火毒证。如疮疡肿毒,咽喉肿 痛,热毒痢疾,大头瘟毒等。
三、分类及适用证
5、清虚热药: 多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
蒸为主要作用。善治疗热邪伤阴及 阴虚潮热。
里热证 火热 湿热 血热 热毒 虚热
二、清热药的功效:
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 热解毒,清热燥湿,清虚热。
三、分类及适用证
1、清热泻火药:
寒凉性突出,善入气分,既可 清解里热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热以治 标,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善治疗气 分实热证。
三、分类及适用证
2、清热燥湿药:
药性偏于苦燥清泄,以清热燥 湿为主要作用,善应用于湿热内蕴 或湿邪化热的病症。如湿温,泻痢, 黄疸等。
5、掌握清热凉血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 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6、掌握清虚热药的特点及青蒿、地骨皮 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 使用注意。
7、掌握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 二花与连翘,生地与玄参,牡丹皮与赤 芍的功用异同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热者寒 之”
一、清热药的含义:
凡以药性寒凉,清解里 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称为清热药。
第六章清热药
清热药
学习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
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2、掌握清热泻火药的特点及石膏、知母、
栀子、夏枯草的功效、应用、性能特 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3、掌握清热燥湿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用、 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清热药习题

清热药习题

各论第六章《清热药》一、最佳选择题1、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是A、石膏B、生地黄C、知母D、玄参E、栀子2、黄芩A、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B、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C、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D、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疡E、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3、金银花A、治疗湿热淋痛,小便不利B、治疗外感热病,风热表证C、治疗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D、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E、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淋痛、疮疡4、黄柏配苍术A、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生津,还能滋润滑肠B、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C、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D、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湿热证有效E、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5、青蒿配白薇A、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疗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B、既养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D、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E、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6、金银花的适应证是A、风湿痹痛B、呕吐吞酸C、阴虚发热D、胎动不安E、热毒泻痢7、石膏功效A、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B、清热泻火,滋阴润燥C、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D、清热生津,清肺润燥E、清热泻火,消肿排脓8、银柴胡的功效是A、和解退热B、退虚热、清疳热C、养阴清热D、清热凉血E、升阳举陷9、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A、黄芩B、栀子C、黄柏D、龙胆草E、黄连10、既治肝热目赤,又治热结便秘的药物是A、钩藤B、郁李仁C、秦皮D、决明子E、蔓荆子11、下列哪项不是紫草的功效A、透疹B、生津C、凉血D、解毒E、活血12、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A、急性中毒B、缓泻C、便秘D、先兆流产E、血压降低13、白鲜皮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祛风化痰止咳B、祛风燥湿止痒C、祛风定惊止痉D、祛风活血止痛E、祛风解毒止痢14、下列哪项不是生地黄的主治病证A、阴虚发热B、内热消渴C、血热妄行D、热结便秘E、温病热入营血15、治湿热泻痢,痔疮肿痛,宜选用A、青蒿B、胡黄连C、白薇D、银柴胡E、地骨皮16、治乳痈肿痛首选的药物是A、败酱草B、紫花地丁C、鱼腥草D、芦根E、蒲公英17、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A、连翘B、玄参C、穿心莲D、夏枯草E、射干18、治心经有热,烦躁不眠、口舌生疮,宜首选A、黄芩B、苦参C、黄柏D、龙胆草E、黄连19、玄参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疽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C、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D、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E、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20、龙胆草A、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B、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清热药

清热药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 根皮。
药 材 白 鲜 皮
小 结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肺火;凉血 止血;除热安胎 泻火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泻痢要药; 解毒 善泻心、胃火,兼清肝火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除热退蒸 龙胆-清肝胆及下焦湿热,泻肝胆火 苦参-杀虫,利尿 白鲜皮-祛风解毒,局部外用治疗皮肤 病
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 清热凉血药:功能清解营、血分热邪,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证
清热解毒药:功能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疡等热毒病证
清虚热药: 功能清虚热、退骨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 等虚热证
二、药性 (properties) 1.性味:味多为苦,次为甘, 寒或凉 2.归经:涉及到各个脏腑经络,没有 明显的规律性。 3.作用趋向:多属沉降。 4.毒性:贯众、山慈菇、蚤休、鸦胆 子、肿节风有小毒 。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 含水硫酸钙(CaSO4· 2H2O)。生用或煅用。
性味归经: 1.甘寒,入肺胃经 2.功用: 清热泻火
石膏
气分实热证,常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肺胃实热咳喘、热病烦渴、消渴(玉 除烦止渴 女煎)等
3.煅用收敛生肌:用治疮疡久溃不收口, 湿疹热痢疾、湿热带下证,如龙胆泻肝汤。
2.长于清泻肝胆实火,用治:
肝胆有热之目赤耳聋
肝经热盛,热极生风之高热、手足抽搐
肝火之头痛眩晕
苦参★★
1. 广泛用于多种湿热证,湿热痢疾(香参 散)、湿热黄疸、湿热带下等。 2. 长于祛风杀虫止痒,擅治疥癣、湿疮、 脓疱疮、妇女阴痒。 3. 且能利尿,用治小便不利。
[植物形态]
[植物形态]
三角叶黄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抗炎
• 清热药抗炎的作用机制: • ①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 ②抑制各种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
5、影响免疫功能
• 清热药对免疫功能影响复杂,既可提高 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 功能,也能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 清热药抑制变态反应与免疫抑制剂、糖 皮质激素不同,清热药只对免疫过程的 某个环节有效,而后者对多个环节均有 影响。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 ⑴降解内毒素 • 绝大部分抗生素对内毒素无效,清热药 能够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或破坏其正 常结构。 • 如最早的内毒素提取于鼠伤寒杆菌中。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 ⑵拮抗外毒素 • 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 毒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 • ②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形成能 中和外毒素毒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了解:琼脂稀释法
• 将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分别加于融化 并冷至45℃的定量琼脂培养基中,混匀, 倾注成无菌平板,即为含有药物浓度递 减的培养基,抑制细菌者为最小抑菌浓度。
琼脂稀释法
1、抗病原微生物
⑶抗病毒的特点: • ①常见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单纯疱 疹病毒、肠道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孤 儿病毒; • ②干扰素(IFN)的抗病毒作用▬ ► • ③免疫电泳法(CIEP)抗病毒实验。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 • • • 作用特点: ⑴中和、降解内毒素; ⑵抗外毒素; ⑶降低细菌的侵袭力;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 ⑴降解内毒素 • ①100多年前研究霍乱弧菌的发病机理时 发现了内毒素; • ②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及其它微生 物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 • ③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炎物质,能使机体 发热、循环障碍直至休克死亡。
内热原
• 外热原可刺激人单核细胞释放炎性因子 (IL-1β,IL-6,TNF—α,IFN-λ)即内 热原,内热原使人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 引起体温升高; • 其中PGE致热作用最强;其他致热物质 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PG样物质含量增 高数倍。
3、解热作用
• 清热药的退热作用与解表药及化学合成 药阿司匹林有所不同,退热时一般不伴 有明显发汗,可能有不同的解热机制。
第六章 清热药
• 1.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2.掌握黄芩、黄连、苦参、知母、青蒿 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效成分和现代应用。 • 3.熟悉鱼腥草的主要药理作用。 • 4.熟悉金银花、大青叶与板蓝根的主要 药理作用。
概述
• 清热药的定义:
清泻里热为主,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热证与里热证
• 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 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虽 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 的表现,都属于热证的范畴。 热证:如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 便于结、小便短赤、五心烦热、舌红苔 黄、脉数等。
里热证
• 了解里热证: • 里热证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实热和 虚热两类,实热又可进一步分为气分热、 血分热、湿热和热毒疮疡等各种类型。 •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肝炎、真菌和霉菌 感染、病毒感染等;以及急性传染病后 期。
概述
• 清热药的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
概述
• 里热证的不同类型与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解毒药, 清虚热药,
了解
• 黄芩苷生物制剂的抗过敏反应的研究 • 通过研究,在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前提 下,解决注射生物制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问 题,为生物制品与天然药物相结合开辟了 一条新路。
[黄芩药理作用]
3、解热作用 有效成分:黄芩总黄酮。 作用特点:作用显著,对正常动物无降 温作用(如双黄连注射液)。
[黄芩药理作用]
4、抗炎
• 急性炎症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理
过程,许多清热药对实验性炎症的各个 环节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例如连翘能抑制炎性渗出,黄连能加速 炎症消退,黄芩能对抗伴有变态反应的 炎症等。
4、抗炎
• ★里热症主要病理是早中期炎症,许多 清热药对实验性炎症的各个环节均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 • 炎症早期:血管反应(渗出与水肿); • 炎症中期:炎性细胞和炎症物质; • 炎症后期:组织增生和屏障形成。
了解
•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是一类存在于 自然界的、具有 2–苯基色原酮 (flavone) 结构的化合物;大多与糖结合成苷。 •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定量分析生药中总黄 酮的含量。
了解
• 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在牙周病防治 中的应用:黄芩苷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 的干燥根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 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
•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体外抑菌活性较低, 在体内难以达到有效抑菌浓度;其抗菌 机理复杂。 • 目前对黄芩苷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药理 作用方面,鲜见作用机制研究 。
[黄芩药理作用]
2、抗炎 有效成分:黄芩素等。 作用特点: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二甲苯、甲醛),佐剂性关节炎等, 而对肉芽肿模型作用不明显。
4、保肝、利胆 有效成分:黄芩及其提取物 作用特点:保护实验性肝损伤。 作用机理: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②过氧化脂质(LPO)
③NADPH-ADP(肝药酶-还原型辅酶)
自由基
• 生物体内进行氧化时可以产生化学性质 较为活泼的基团,它能引起细胞生物膜 的脂质发生过氧化作用,使生物膜被破 坏,导致细胞病变,甚至死亡。
6、抗肿瘤
• 清热药的抗肿瘤作用—对多种实验性癌 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概述完
第一节 常用药物
黄芩
[黄芩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药理作用:
黄芩的有效成分
• 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包括黄芩苷、 黄芩素(黄芩苷元)等。 • 近年国际上对黄芩研究有持续升温的趋 势,发表论文近百篇,达到这种热度的 中药不多,以抗HIV和清除自由基为热 点,在开发应用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 加大 。
• ⑵拮抗外毒素 • ③如白喉、破伤风等细菌引起疾病的患 者,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破伤风 杆菌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使用特异 性免疫球蛋白就能治疗。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 ⑵拮抗外毒素 • 例如小檗碱能使霍乱弧菌毒素所致腹泻 潜伏期延长以及腹泻程度减轻,显示其 有抗外毒素的作用。
2、抗细菌毒素和降低毒力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机理: 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如组胺、花 生四烯酸代谢产物(PGE、LT)等而产生 抗炎作用。
了解:花生四烯酸与抗炎
• 花生四烯酸代谢与炎症反应: • 花生四烯酸(AA)从细胞膜磷脂释放; AA在环氧酶的作用下生成PG,进一步 生成TXA2;另外还在脂氧酶的作用下 LTx类,产生炎症。
1、抗病原微生物
• ⑵抗菌强度(活性): • 就体外抗菌强度而言,大多数中草药作 用不强,但对很多感染性疾病却有很好 的疗效;所以仅以体外抗菌作用强度为 指标来衡量清热药的作用是很不够的。
了解:常用抗菌实验
• 倍比稀释法: • 常用药敏稀释法可分试管稀释法、琼脂 稀释法两种; • 药敏试验可确定被检菌对某抗菌药物的 MIC和杀菌浓度(MBC)。倍比稀释法可作 为评价标准,特别是“琼脂稀释法”被 誉为金标准。
• • • • ①黄连配黄芩,黄连作用未有下降; ②黄连配甘草,抑菌作用下降; ③黄连配黄芩和甘草,作用不变; ④黄连配伍甲氧苄啶作用显著增强。
了解抗菌环节
①抑制细菌糖代谢; ②破坏细菌结构; ③抑制细菌DNA复制; ④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黄连药理作用]
2、抗细菌毒素、解热
刘完素:“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
清热药概述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抗菌谱、抗菌活性) 2、抗细菌毒素、降低细菌的侵袭力 3、解热 4、抗炎 5、调节免疫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⑴抗菌谱: • 球菌、杆菌 • 钩端螺旋体 • 真菌 • 流感病毒 • 原虫(疟原虫)
1芩连 2连柏 3苦参 4板蓝根 5青蒿
体 外 抗 菌 实 验
了解:IFN
• 干扰素(IFN)是1957年被发现的。它是 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 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是五种抗乙肝病 毒药物之一。
1、抗病原微生物
• ⑷与抗生素作用的差异性 • 本类药物常与抗菌作用等同起来,然而 从目前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却没有发现 一个象抗生素那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 菌作用的中草药。相反,有的中草药虽 抗菌作用不强,但对很多感染性疾病却 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药理作用]
黄连的功效: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的药理作用►
[黄连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 有效成分:黄连及小檗碱 • 作用特点:黄连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 和阴性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类均有抑 制或杀灭作用;活性为低浓度抑菌,高 浓度杀菌。
抗菌谱
• • • • • ①球菌和杆菌 (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同磺胺类) (对人型结核杆菌显著抑制)新城鸡瘟病毒是 制造人类疫苗非 ②真菌(三黄注射液) 常好的载体。这 ③阿米巴原虫(体内体外)
了解
• 黄芩有效成分SBM(常温超高压法黄芪甲 醇提取物)对炎症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及免疫功能(ConA及LPS诱导)的影响。
[黄芩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 有效成分: 作用特点: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①球菌杆菌,(生黄芩优于炮制品) ②皮肤真菌,(白色念珠菌) ③流感病毒,(近年发现可抗HBV )
[现代应用]
• 1、小儿呼吸道感染 • 2、流行性腮腺炎 • 3、病毒性肝炎
[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较少。
清热药
黄连
黄连的有效成分
• 多种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素)、黄连 碱,以及巴马亭、药根碱等。 • 其中以小檗碱(黄连素)含量最高,是 重要的有效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