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磷蛋白组学和基因网络分析
双向电泳
双向电泳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等优点。
本文重点介绍了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同时对当前双向电泳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向电泳,应用,前景1.1双向电泳技术概述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是蛋白分离的黄金标准,由此可以分析生物样品的显著差别,产生的结果用于诊断疾病、发现新的药物靶标和分析潜在的环境和药物的毒性。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利用复杂蛋白混合物中单个组分的电泳迁移,第一向通过电荷的不同分离,另一向通过质量的不同分离。
双向电泳协同质谱技术是正在出现的蛋白组学领域的中心技术。
双向电泳是一种分析从细胞、组织或其他生物样本中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的有力手段,是目前唯一能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与展示的分离技术,其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和兼具微量制备的性能是其他分离方法所无与伦比的。
双向电泳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质谱技术被称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撑技术。
可见双向电泳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就像Fey和Larsen在他们的综述中提到:“尽管人们都想有新技术取代它,可是如果希望对细胞活动有全面的认识,其他技术无法在分辨率和灵敏度上与双向电泳相媲美”。
1.2双向电泳基本原理1975年,意大利生化学家O’Farrell发明了双向电泳技术[1],双向电泳是指利用蛋白质的带电性和分子量大小的差异,通过两次凝胶电泳达到分离蛋白质群的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依据两个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离蛋白质。
第一向电泳依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通过等电聚焦将带不同净电荷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向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它依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将之分离。
双向电泳所得结果的斑点序列都对应着样品中的单一蛋白。
因此,上千种蛋白质均能被分离开来,并且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和含量的信息都能得到。
SLE自身免疫风险基因分析解读与目标治疗方法研究
SLE自身免疫风险基因分析解读与目标治疗方法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复杂的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
在近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SLE风险和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
通过分析这些SLE自身免疫风险基因,并解读其功能,研究者们希望能为SLE的目标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攻击身体健康组织和细胞而导致的疾病。
SLE作为其中的一种,主要影响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组织和器官。
尽管SL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其病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中,科学家们鉴定出多个与SLE风险相关的基因。
其中最为重要的基因包括HLA基因、STAT4基因、IRF5基因和TNFAIP3基因。
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HLA基因是SLE自身免疫风险最显著的基因之一。
研究表明,特定的HLA亚型与SLE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这些亚型中最为突出的是HLA-DR2和HLA-DR3亚型,它们与SLE的发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了解HLA基因在SLE中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针对HLA基因的目标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STAT4基因的变异也与SLE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STAT4是一个转录因子,参与了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
研究指出,STAT4基因的特定变异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进而引发SLE的发生。
因此,针对STAT4基因的靶向治疗方法被视为SLE治疗的一种潜在策略。
IRF5基因是调控免疫系统反应的重要因子之一。
IRF5基因的变异与SLE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并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中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
通过对IRF5基因变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SLE的发病机制,并探索针对IRF5基因的治疗方法。
此外,TNFAIP3基因的变异也与SLE的风险相关。
TNFAIP3基因编码一种重要的抗炎蛋白质,可以调节炎症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种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种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作者:尹志华等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同时检测IFN-γ、IL-6、IL-8、IL-10、IP-10和TNF-α 6种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血清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9例设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
取其外周血分离血清,按MILLIPLEX MAP人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在Luminex液相芯片平台上机检测6种细胞因子。
结果:狼疮患者和TNF-α 6种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比正常对照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IFN-γ;IL-6;IL-8;IL-10;IP-10;TNF-α;液相芯片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以及Th细胞辅助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多克隆激活,导致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
目前,对于SLE 自身免疫异常的机制尚不明确。
以往的研究证实:SLE 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谱的偏移,无论是作为Th2 细胞因子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还是作为Th1 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参与了SLE发病的病理机制。
本研究利用液相芯片技术一次同时检测6种细胞因子[IFN-γ、IL-6、IL-8、IL-10、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和TNF-α]在SLE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并分析了其与SLE的临床特征如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C3、C4、蛋白尿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诊断为SLE的患者79例设为SLE组,其中女76例,男3例;平均年龄(34.41±9.41)岁;平均病程(6.91±6.19)年。
第三章 病例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章病例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累及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
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有关。
临床表现多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
1.全身表现如发热、乏力等。
2.皮肤与粘膜蝶形红斑、光敏感、脱发、盘状红斑、结节性红斑、网状青斑、雷诺现象等。
3.关节和肌肉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
4.肾脏损害又称狼疮性肾炎(LN),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甚至肾衰竭。
免疫荧光检查表现为“满堂亮”。
5.神经系统损害轻者仅有偏头痛、记忆力减退;重者可表现为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持续状态等。
6.血液系统表现常出现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7.肺部表现常出现胸膜炎,亦可出现肺实质浸润,肺脏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肺梗死,肺萎缩综合征等。
8.心脏表现常出现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还可有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疣状心内膜炎为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之一。
9.消化系统表现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其中以腹泻较常见。
10.其他SLE可合并眼部受累,包括结膜炎、葡萄膜炎、眼底改变、视神经病变等。
SLE 常伴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一系或多系减少。
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临床肾损害的指标)ESR:活动期增高。
补体C3、C4:活动期下降。
高γ球蛋白血症2.抗核抗体谱(ANAs)和其他自身抗体ANAs:ds-DNA,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很高,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有关;抗Sm抗体的特异性非常高,但敏感性低,与活动性无明显关系;抗单链DNA、抗组蛋白、抗RNP、抗SSA、抗SSB等抗体也可出现,但特异性低。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
抗红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神经元抗体类风湿因子可阳性诊断标准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和有自身免疫的证据,应警惕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2〜39/10万,北欧大约为40/10万,黑人中患病率约为100/10万。
我国患病率为30.13〜70. 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
在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SLE发病率位居第二。
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
病因一、遗传1. 流行病学及家系调查有资料表明SLE患者第1代亲属中患SLE者8倍于无SLE患者家庭,单卵双胞胎患SLE 者5〜10倍于异卵双胞胎。
然而,大部分病例不显示有遗传性。
2. 易感基因多年研究已证明SLE是多基因相关疾病。
有HLA-III类的C2或C4的缺损,HLA-II类的DR2、DR3频率异常。
推测多个基因在某种条件(环境)下相互作用改变了正常免疫耐受性而致病。
二、环境因素1. 阳光紫外线使皮肤上皮细胞出现凋亡,新抗原暴露而成为自身抗原。
2. 药物、化学试剂、微生物病原体等也可诱发疾病。
三、雌激素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在更年期前阶段为9∶1,儿童及老人为3∶1。
发病机制及免疫异常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药物等)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
易感者因免疫耐受性减弱,B 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剌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损伤。
一、致病性自身抗体这类自身抗体的特性为:1.以IgG型为主,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如DNA抗体可与肾组织直接结合导致损伤。
2.抗血小板抗体及抗红细胞抗体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破坏,临床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3.抗SSA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心脏引起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4.抗磷脂抗体引起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抗核糖体抗体又与NP-SLE相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X3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
20 09年 1 月
江 苏 大 学 学 报( 学 版) 医
Ju a o i gu U i rt( dc eE io ) o r l fJ n s nv sy Meii d i n a ei n tn
Vo1 9 No. .1 1
Jn 0 9 a .2 0
系 统性 红斑 狼 疮 患 者 外 周 血 单 一 核 细胞 C 3 R XC1 趋 化 因子 受 体 mR A的表 达 N
李遇梅 姚 煦 敏 李安生 , ,陈 , ,高建 明 , 杨桂 兰 ,陈志强
(. 1 江苏大学附属 医院皮肤科 , 江苏 镇江 2 20 ; .中国医学科学 院、 10 1 2 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 04 3 10 2; .北京市海
[ 关键词 ] 趋化 因子受体 , X C 1红斑狼疮 , C3 R ; 系统性 - 夕 周血单一 核细胞 [ 中图分类号 ] R 9 .4 5 32 1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7 3 2o )1— 0 0— 4 6 1 7 8 (0 9 0 0 1 0
=
0 4 5 t 4 5 3 P< .0 ) .4 ,= .2 , 0 0 1 。③不具有血管炎 、 肌炎 、 肾损及血小 板减 少的患者 与具有上述相应临 床特征的高 , C 3 Rm 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X C 1 N C 3 R mR A表达水平 在活动期 S E比非活动期增 L 高, 与疾病 的活 动性 ( L D I呈正相关。C 3 R1 SE A) X C 可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 、 参与特异器官受累的发生。
A ae yo e i l cecs Pkn no dcl o ee aj gJ n s 10 2 3 eat n f ema l y a inHopt , cd m fM dc i e & eigU inMe i l g ,N ni i gu20 4 , .D p r t r t o ,H i a si aS n aC l n a me o D og d l a B in 0 0 0 4 ea m n f ema lg ,PJ G n r sil azo layC mm n , a zo as 3 0,hn ) e ig10 8 ; .D pr et r t oy 『 eea Hopt ,LnhuMit o a d L nhuG nu7  ̄5 C ia j t oD o A l a ir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4例临床观察
血管神经 性头 痛是 临床 常见病 、 发病 , 见于 青壮 年 , 多 多 多由 长期 焦虑 、 张或 疲 劳等 因素 致头 部 、 项 部的 肌 肉持 久 性收 缩 紧 颈 和相 应的血 管舒缩 功能 障碍 而引起 , 有 间歇性 、 复性 、 发性 具 反 阵 加剧 、 跳痛或胀 痛 、 痛有 定处 、 程长 、 绵难愈 等 特点 。近年 来 , 病 缠 我们 采用针 灸配 合 中药治疗 血 管神 经性 头痛 8 例 ,取 得较 满意 4
21 0 0年 1 2月
4 9
利用生物信息学解码小 鼠抗凋亡基因 H x 1及其蛋 白的结构与特性 a一
吴 璇 ’邹 海蛟 李 硕 ’周 江 李子博 ‘通讯 作者 : 玉 飞 ’ 李
取穴 百会 、 上星 、 海 、 血 气海 、 元 、 关 足三里 、 阴交 、 溪。 三 太 方义 督脉有 调节 全身 阳经 经气 的作 用 , 任脉有 调节全 身 阴经 经 气 的作 用 , 肾为 先 天之 本 , 胃为后 天 之本 , 脾 故取 上述 诸 经经 穴。 百会 、 星为 督脉经 穴 , 、 元为 任脉经 穴 , 上 气海 关 取此 四穴 以补 益 阴 阳两 经气血 、 和络 止痛 ; 三里 为 胃经之 合穴 , 足 有强 壮补益 作 的效 果 , 现报 告如 下。 用, 配合脾 经穴 血海加 强疗 效 ; 阴交 为太 阴 、 阴和厥 阴经之 交 三 少 1 资料 与方法 会穴, 取此 穴 以补气 养 血 ; 太溪 为 肾 之原 穴 , 肾主 骨生髓 , 为 髓 脑 1 一 般 资料 : 组 8 . 1 本 4例 , 2 例 , 5 例 ;8 4 男 8 女 6 1~0岁 5 4例 ,1 海 , 4~ 取太溪 补 肾生髓 。 5 岁 3 例; 5 O 病程 6 1 个月 者 1 例 ,1 ~2 8 > 年者 6 例 。 6 针灸 治疗 血 管 神经 性头 痛 根据 头 痛 的原 因不 同选择 治疗 的 1 . 2治疗 方法 方 法也 不相 同 , 但是很 多 的患 者对 于血 管神 经性头 痛 的性 质很 难 1 . 针灸 治疗血 管神经 性头 痛 .1 2 分 辨 清楚 , 以要 及 时的 就 医 , 所 医生 根据 患者 的具 体 情况选 择 合 1 .1 阳上亢 导致 的血管 神经 性头 痛 : 患者 平素 心情 急躁 适 的治疗 方法 。 .1 肝 2. 病机 或抑郁 、 上亢 或气郁 化火 , 阳上 亢 。 属木 , 肝火 致肝 肝 喜条达 , 肝失 1 . .2自拟方 的治 疗 : 2 药物 组 成 包括 白菊 花 1~0 、 0 3g 白芍 1~0 、 03g 条达 , 气火上 扰清 空致头 疼 。 主症头 疼 、 胀或 抽痛 , 头 以头 疼为主 , 白芷 1~0 、 0 3g 白芥 子 6 1g 白附子 3 lg 白僵 蚕 3 1g 白蒺 藜 - 8、 一 O、 —0、 多偏于一侧 , 剧烈 、 头痛 心烦 易怒 、 面红 目赤 、 口苦 、 红 、 弦。 舌 脉 部 6 1g 白术 1~ 4 、 白 l5 、 根 1—0 、 乳 、 -8 、 0 2g葱 ~茎 葛 0 3g制 没各 3 1g -5 、 分病人常 因精神 因素而 发病 。 灸治 疗平 肝潜 阳 。 足少 阳胆经 、 甘草 6 1g 针 取 ~2。功 能主治 为清 热疏 风 , 痰活血 止痛 , 用各类 头痛 化 适 目 足厥 阴肝 经穴 , 宜泻法 Ⅲ 针 。取穴悬 颅 、 厌 、 间 、 颌 行 风池 、 冲 。 太 使用 方法是 水煎 分服 , 日 1 。 小剂 量治疗 风湿头痛 , 每 剂 其 大剂 方义 足厥 阴 肝经 行于 前 额 , 于 巅 顶 , 足少 阳胆经 行 于额 量治疗 顽 固性 头痛 及偏 头 痛。加 减注 意包 括风 寒型重 用 白芷 、 会 取 葱 角部 , 胆互 为 表里 , 悬颅 、 厌为 近部 取 穴 , 感直 达病所 , 肝 取 颌 针 用 白; 风热 重 用 白 菊花 、 根 , 黄芩 ; 阳上 亢 减 白附 子 , 葛 加 肝 重用 白 泻法有平 肝 、 热 、 痛之 效 。《 清 镇 百症 赋 》 : 、 日 悬颅 颌厌 之 中 , 偏头 芍 、 白僵蚕 、 白蒺藜 , 酌加 夏枯 草 、 生龙 牡 ; 血 重用 白芷 、 瘀 白僵 蚕 、 痛止 。 冲为肝经 之原穴 , 太 即脏 腑元 气经 过和 留止 的部位 , 肝经有 制乳 ; 虚重用 白术 , 黄芪 、 参 、 乌 ; 虚 重用 自芍 , 首乌 、 气 加 党 首 血 加 疾 , 之原 穴可 泻肝 火 、 泻 平肝 阳 , 间为 肝 之荥 穴 , 太 冲穴 相配 枣 仁 、 地 、 杞 ; 行 和 熟 枸 肾虚 加 补 。 ; 痛 、 痛者 重 用 白 附子加 川 肾药 冷 剧 以加强平 肝之力 , 风池 为胆 经之穴 , 和诸 穴协 同加 强疗效 。 乌 ; 湿型重用 白芥 子 、 痰 白附子 。其小 剂量 为基 本方量 、 大量 为重 1 .2气血 不足 导致 的血 管 神经 性 头痛 : .1 2. 病机 久 病不 愈 、 气伤 用量 。头痛缓 解后 , 耗 宜予杞 菊 四物 汤巩 固疗效 。 血 , 血之后 虚而不 复 , 脾 胃虚 弱 、 化 乏力 , 虑过 度 、 或失 或 运 或思 气 2 结 果 血暗耗 , 均可致 气血双 亏 、 阳不 展 、 清 脑失 所 养 、 海失 充 、 脉空 髓 络 痊愈 4 例 , 8 显效 1 例 , 5 有效 1 例 , 2 无效 8 , 例 总有效率 9. 0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7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章 编 号 : 6 2 9 5 ( 0 2 1 1 30 0 :0 3 6 /.s . 6 29 5 . 0 2 1 . 3 s A 1 7-4 5 2 1 )72 7—2
海 试 剂 公 司 ; A s a| r 式 细胞 仪 为美 国 B F C c lu 流 b D公 司产 品 。 14 实验步骤 . () E T K 抗 凝 血 10 别 加 入试 管 1取 D A— 0 1分 中 ;2 分别 加 人 2 I荧 光 素标 记 的 鼠抗 人 单 克 隆抗 体 鼠抗 人 () 0
采 用 S S . 统 计 软 件 , P S8 0 所有 资料 均采 用
修 订 的 s 诊 断 标 准 】 I E 。采 用 1 9 欧 洲 S E活 动 性 评 分 9 2年 L
标 准 , 断 s 判 I E的病 情 活动 性 , 中 活动 期 3 其 O例 ( 动 期 患 者 活 未用糖皮质 激素 )非活 动期 3 , 5例 。 健 康 对 照 组 为 本 院 同 期 3 例健康体检者 , 1 2 男 2例 , 2 女 O例 , 均 年 龄 3 平 5岁 。 12 标本 留取 . 晨 起 空 腹 采 集 静 脉 血 2mI, 集 于 含 有 乙二 收 胺 四 乙酸 二钾 ( DT 抗 凝 剂 的 真空 采 血管 中 , 轻 混 匀 。 E AK) 轻
研 究 系统性 红斑 狼 疮 ( L ) 者 外 周 血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的 变 化 。方 法 SE 患 应用流 式细胞仪检测 了
【 要 】 目的 摘
IkK-α/β、IkB—α 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 临床 资料收集及疾 病活动程 度判断 .1 2
积 分 法 【1 2。 _ 3
水平 的相 关性
临床资料 。 疾病活动程度判断采用 S E疾病 活动指数 (L D I L SE A)
1 . 实 时定 量 P R方 法 .2 2 C 将 收集 的外 周 血单 个核 细 胞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 1 年 3 00 9卷第 3期 JCi D r tlM rh2 1 , o 3, o3 l ema , ac 0 0 V 1 9 N . n o .
19 4
控 作用 …。在静止 细胞 胞液 中 , F K N — B与 IB K K ( B的抑 制 剂 ) 合 , 于 失 活状 态 。外 部 刺 激 因子 通 过 激 活 结 处 IB激 酶 (K , K IK)引起 核 转 录 因子 的抑 制蛋 白 IB磷 酸 K 化 、 素化 和 降解 , 而 使 N — B活 化 , 入 细 胞 核 泛 从 FK 进
IK B IB m N K — 、 一 R A的表达 , K 观察其与 S E病情活动 L
的关 系
1 材料 和 方法
11 材 料 .
111 标本来源 ..
10 S E患者( 1例 L 患。 中男 7例 , 1 3 , 其 女 0 例 平均年龄 3 5岁 (5 5 岁 ) 所有 1~5 。
( 国 Ivt gnLf T c n l i 公 司 )T k r 转 录酶 试 剂 美 nioe i eh i o e r e o gs ,a aa反 盒 ( 国 Po ea公 司 )S B re C 试 剂 盒 ( 国 Iv r 美 rm g ,Y R genP R 美 n io t—
表 达 水 平 (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 s at 0bet e T vs gt vr t n r e xrsi f e p ea bodm n ncer el P M Abt c】 r jci oi et a ai i s npo i epes no r h r lo o oula cl v n i e ao i t n o pi l s( B C)i n
crm t rp yC i Masset m ( P C C i— S M ho ao ah —hp s pcr g u H L —hpM / S)ad dt aesacigw spr r do ei e e n aa s erh a ef me nt n r t b n o h t n .Reut sl s
pu r he a o us Z O D , A e,XAR — a ,t 1 s e yt m t s H U i H O F i I us n e a. h Ti hr dMit yMei l nvri , h n qn 0 0 8 C ia l r dc i sy C og ig4 0 3 , hn ) i a aU e t ( eat n fDemaooy o tw s Hoptl Dp r me t o r tl ,S uh et si , g a
Pr t o i na y i f p rph r lbl o o n l a el r m a i n s wih s s e i u- o e m c a l sso e i e a o d m no uc e r c l f o p te t t y t m c l s
cnr s h rti eesp rt yi m ble H gain tod ninl( - ot l o .T epo n w r eaa db m oizdp rd tw —i s a 2D)gl lc oh rs .T e2D e cr es e i e me o e e t p oei h - l t — er s e o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交 叉 反 应 性 是 人 疾 病 相 关 性 自 身抗 体 的特 征 , h al T ebut
等 l H 0细胞 提 取 物 作 2D 并 用 一 种 狼 疮 鼠f Z B S 1 5 l L6 对 一 E, N Wx X B F 1源 性 单 抗 m b B A 4 7作 免 疫 印 迹 . 检 测 到 3个 交 叉 反 应 性 蛋 白 点 .分 别 做 质 谱 分 析 鉴 定 为 核 仁 磷 蛋 白 B 3 h R P 2和 2 、n N A
交 叉反 应 的 一 种 敏 感 而 有 力 的 工 具 时也 可 进 一 步 用 于 分析 同 在 S E 中 B 细 胞 耐 受 打 破 之 后 涉及 的 免 疫 抗 原 组分 。 L
22 应 用 蛋 白 质 芯 片 技 术 检 测 蛋 白 质 芯 片 技 术 也 同 样 为 我 .
维普资讯
实用 医学杂 志 20 0 7年 第 2 3卷 第 2 3期
36 45
蛋 白质 组 学 在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研 究 中 的应 用 进 展
胡成 效 戴 勇
蛋 白 质 组 fr e me是 指 细 胞 或 组 织 在 某 一 特 殊 环 境 、 po o 1 t 阶 段 或 状 态 下表 达 的 全 套 蛋 白质 谱 , 一 研 究 领 域 称 为 蛋 白质 组 这
抗 人 核 糖 核 蛋 白 L. 后 出现 的 是 抗 n ct p om n 蛋 白 组 学 最 u lo h s i 。  ̄
的 自身免 疫性 疾 病 。其 发 病 可 能 与 自身 抗 原 修 饰 、 原 决 定 基 抗 扩 展 、 体 交 叉反 应 、 h 抗 1和 h r r2细 胞 功 能 失 衡 、 细胞 凋 亡 异 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形态学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形态学分析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形态表现。
方法观察25例SLE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
结果96%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96%患者粒系增生活跃,88%患者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0%患者淋巴细胞相对减少,80%患者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但血小板减少,36%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72%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
结论SLE患者骨髓形态复杂多样,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患者应常规做有关免疫学检查。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象;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常累及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但是,对于SLE患者骨髓象研究还是比较少,现就本院收治的25例SLE患者的骨髓象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3年以来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25例中男性2例(8%),女性23例(92%),平均年龄32.5岁。
贫血18例(72%),白细胞减少9例(36%),淋巴细胞低于1.5×109/L者13例(52%),血小板减少10例(40%)。
1.2 方法25例患者在骨髓穿刺时尚未明确诊断SLE。
以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为穿刺点,骨髓片及血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低倍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油镜下(×1000)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形态。
2 结果2.1 增生程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7例(28%),增生活跃17例(68%),增生低下1例(4%)。
2.2 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2例(8%),增生活跃20例(80%),增生低下3例(12%)。
形态正常者7例(28%),红细胞大小不等12例(48%),晚红体积小、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小、中心淡染区扩大4例(16%),巨幼红细胞2例(8%)。
2.3 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24例(96%),增生低下1例(4%),核左移10例(40%),中晚幼粒细胞及成熟粒细胞胞浆中见中毒颗粒、空泡变性8例(32%),比值、形态正常6例(24%),分叶过多1例(4%),分叶减少1例(4%)。
利用生物信息学解码小鼠抗凋亡基因Hax-1及其蛋白的结构与特性
本 文 对 H x 1 因及其 编码 的 蛋 白的结 构 和 功能 进行 全 面 a一 基 的生 物信 息 学 预测 分 析 , 括 基 因的 编码 区的完 整 性分 析 , 包 编码 的蛋 白质 的理化 性 质 、 级结 构 中的定 位序 列 、 一 翻译后 的修 饰 、 特 定 的结 构和 功 能域 、 扑 结 构 、 原决 定 簇 , 拓 抗 二级 结构 等 , 分析 来 H x 1 白结 构 、 a一 蛋 特性 及 其 应 用 潜力 ; 通过 同源基 因的 比对 排 并 列 , 析保 守的 氨基 酸残 基位 点 及其 在 维持 蛋 白的结 构和 功能方 分 面 的重 要作 用 ; 碱 基序列 的差 异来 分 析生 命演 化过 程 中基 因的 从 变异及 进化 的规 律 , 分 子进 化 树 , 绘制 与种 系演 化 的过程相 比, 确 定该 基 因在分 子分类 学 上应 用潜 力 。 研 究 也证 实 H X 1 一 个 含有 20个 氨基 酸 的蛋 白质 , A一是 8 广 泛表 达于 多种组 织 、 细胞 及 多种 细 胞株 中, 主要 于线 粒体 内表达 , 少量 表达 于 内质 网和核 膜[1生物信 息 学 的发现将 为后续 的克 隆 3。 . 4 表达 、 因定 位 、 因功 能研 究 等打 下坚 实基 础 , 基 基 而且 提示 H x 1 a一 可能是 筛 选药 物 的靶 标 分子 , 有 进一 步研 究 的价值 。这些 必将 具 推进 H x 1 S E中的研 究 。 a一 在 L
1 . 1材料 : 编码 H x 1 m 一 的基 因在 G n a k中为 N _ 1 8 6 eB n M 0 2 。 1 1 . 2方法 1. . 1通过 N B 网站 的 B A T 程序 进行 比对 。 2 CI L Sx 1 . 过 蛋 白分 析 专 家 系 统 E p s 的 蛋 白组 学 和 序 列 分 析 工 . 2通 2 x ay 具 : r P r 预 测蛋 白质 的理化 性 质 。Mo f a : P o a m: t a tS n 预测 一 级结 构 ic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IL-21水平及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l2细胞和IF-21水平及临床意义杜娜①冯林①王黎醒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虽然SLE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T细胞和B细胞稳态的紊乱似乎有助于SLE的炎症的发展[17]o Thl细胞是自身免疫综合征中炎症的主要介质,特别是在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多发性硬化症中,Thl7细胞是这些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
IF-21是常见丫链受体家族的成员,其主要由CD;T细胞,Th2-和T-滤泡辅助细胞产生[7]。
转录因子类视黄醇相关孤儿受体(ROR)-Y在T细胞中的高表达被认为特异性地定义Thl7细胞谱系。
IF-21受体((F-71R a)可以在各种细胞类型上表达,包括T细胞和B细胞,NK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
IF-21与其受体IF-71Ra的连接促进B细胞依赖性PG产生,增强CD7+细胞的扩增及其细胞毒性能力,并增强幼稚CD3T细胞向效应T细胞的分化[7]。
研究发现[47],I F-21在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中起关键作用。
其通过与ROR-Y受体结合驱动炎性Thl7细胞应答7F-2被认为是SLE中发生的炎性过程的关键细胞因子[]。
目前关于SLE 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和IF-71水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和IF-71水平及临床意义,为SLE的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418年7月一242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及风湿科确诊的SLE患者186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溶血性贫血,但Coombs试验阳性;ANA滴度高于参考标准;抗dsDNA、抗Sm滴度高于参考标准;补体减低:C3/P4/PH54;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高于正常7倍或抗02GPI中滴度以上升高)及常规检查确诊,符合29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2]。
记录186例SLE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性指数-2004(systemic Opus em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y-2002, SLEDAI-2002)评分(基本无活动:<5分;轻度活动:=5分,<2分;中度活动:=2分,<2分;重度活动:=2分),分为非活动期SLE组(SLEDAI<5分)96例,活动期SLE组(= 5分)94例。
外周血NLR、PLR、SII、dNLR、NMLR衍生指标对SLE患者疾病的活动度评估价值
The value of NLR、PLR、SII、dNLR、NML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valuating disease activity of SLE patients
2 结果
2.1 外周血衍生新指标在两组间表达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2 例 SLE 患 者 (观 察 组) NLR、 PLR、 SII、
dNLR、 NMLR 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同期健康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外周血衍生新指标在两组间表达比较 (±s)
指标 观察组(n=42) 对照组(n=40) F P
·19·
前, 临床上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 评分标准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共有 21 项[1], 评估过程繁琐、 耗时 较长, 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容易造成患者病情误 判。 因此, 寻找更多可反映 SLE 疾病活动度的评价 指标, 协助评估 SLE 疾病的病情发展, 对临床 SLE 疾病的诊疗工作十分必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 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血小板与 淋巴细胞比率 (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 系 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 ,SII) 、 衍 生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比 率 (derived 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 dNLR) 、 中 性 粒 细 胞 和 单 核 细 胞 乘 积 与 淋 巴 细 胞 比 率 (neutrophil monocyte lymphocyte ratio, NMLR) 等外周血衍生指标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指标,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上 述衍生指标在荨麻疹、 银屑病、 肿瘤、 皮肌炎等疾病 的诊疗工作中具有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作用 , [2-5] 但上述衍生指标在 SLE 疾病活动度评分中研究较少。 为此, 笔者统计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2020 年 6 月 SLE 患者外周血相关衍生指标, 了解其在 SLE 患者 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 为 SLE 患者病情评估和 调整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磷脂酶C-γ的致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磷脂酶C-γ的致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孟凡华;葛彦明;王素霞;刘长瑞【摘要】磷脂酶C(PLC)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在活化的PLC作用下水解为二酯酰甘油(DAG)和肌醇三磷酸(IP3),这两种第二信使传递细胞外信息给下游效应分子,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PLC-γ是PLC的一种亚型,主要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激活,包括PLC-γ1与PLC-γ2两个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对核抗原耐受性缺陷为特征,这与T、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异常有关.SLE中PLC-γ1、γ2表达均增强.酪氨酸激酶在免疫细胞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现就PLC-γ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方式及其在红斑狼疮中的免疫机制以及SLE靶向治疗研究做一综述.【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3页(P269-271)【关键词】磷脂酶PLC-γ;生物学功能;活化;系统性红斑狼疮;酪氨酸激酶抑制药;靶向治疗【作者】孟凡华;葛彦明;王素霞;刘长瑞【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正常状态下PLC-γ存在于细胞质,激活后可以结合到细胞膜上,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PLC-γ有一个独特的XY复合体,包括2个SH2区域,1个SH3区域,1个PH区域,该结构域通过多个酪氨酸激酶产生PLC-γ的特异性活化。
PLC-γ1与PLC-γ2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在共表达区域独立行使功能。
PLC-γ1无处不在,在多种组织中调节细胞功能,在TCR介导的TCR信号转导及T细胞选择中发挥作用;PLC-γ2主要表达在造血系统以及T细胞中,也表达在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中,并能够通过与Fc-ε受体或Fcγ受体结合而活化,在BCR介导的信号转导及B细胞的分化成熟中发挥作用[1]。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
SLE分类标准的修订版
2009年SLICC对1997分类标准的修订
临床标准: ⑴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表现; ⑵慢性皮肤狼疮表现; ⑶口腔或鼻咽部溃疡; ⑷非瘢痕性秃发; ⑸炎性滑膜炎 ,并可观察到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肿胀或压痛,伴晨僵; ⑹浆膜炎; ⑺ 肾脏病变: 用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算,至少500mg
疹
系统性红斑狼疮:手指坏疽
系统性红斑狼疮:手背和甲周红色皮疹
鳞亚 屑急 丘性 疹皮 样肤 皮型 疹红
斑 狼 疮 :
亚 急 环性 形皮 皮肤 疹型 红 斑 狼 疮 :
日 晒 后 大 疱 样 皮 疹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
口腔/鼻溃疡 多为无痛性,合并感 染,或累及咽部、口唇等 可出现疼痛,通常与病情 活动有关。 好发部位: 颊、硬腭、唇
中枢系统 外周神经
弥漫性
局灶性
混合性
可能相关的抗体:ACL 抗 r-RNP 抗体;抗体神 经元抗体
1999年ACR NPSLE的分类---CNS
无菌性脑膜炎
脑血管病
脱髓鞘综合征
头痛(偏头痛、良性颅压高)
运动障碍(舞蹈病) 肌病
急性意识障碍
癫痫
抑郁症
认知功能障碍
情感障碍
精神异常
NPSLE诊断相关
在确诊条件中强调了肾脏病理的重要性,如肾脏病理 证实为狼疮性肾炎,只要有ANA或抗dsDNA 阳性即可 确诊;
另外,在临床及免疫指标中有4条以上符合可诊断SLE 的基础上,强调了至少包含1项临床指标和1项免疫学 指标
狼疮活动度评估
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
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感染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作为协助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现就CR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C反应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1、CRP概述1.1 CRP的分子结构CRP 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 Oligomeric 钙结合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约 120 000 ,其一级结构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构成,每个亚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RP配体结合位点及Clq及 FcTR结合位点[1]。
CRP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 基因组长215 kb, 有2个外显子,中间由一个内含子隔开, 编码206 个氨基酸残基。
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耐热及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1.2 CRP的合成与分布CRP 是由 Tillet 和 Francis 于 1930 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 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它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炎性反应局部巨噬细胞也可少量产生。
正常合成率 1~10 mg/ d, 急性炎性反应时每天合成大于1 g。
CRP不能通过胎盘,在体内分布广, 除血液外, 胸腔积液、腹水、心包液、关节液中均可测出。
1.3 CRP的生理功能作为有免疫防御特性的钙结合蛋白, CRP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它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 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 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
2、CR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研究发现,CRP能与核抗原结合,这些核抗原包括核染色质、核蛋白小体等。
CRP能促进巨噬细胞对核抗原的吞噬作用,影响抗原的提呈,掩蔽自身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 性 红斑 狼疮 患 者 外 周 血 单 个 核 细 胞 的 磷 蛋 白组 学 和基 因 网络 分 析
程 娟。 马华 林 , 戴 勇 ( 深圳 市人 民 医院 , 广 东深 圳 5 1 8 0 2 0 )
摘要 : 目的
一
通 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 S L E ) 患 者外周血 单个 核细胞 ( P B MC s ) 的磷 蛋 白组 学分析 , 为 S L E进 使用二 氧化钛富集 S L E患者 1 5例 和 1 5名健康 受试者 P B MC s 的磷酸化 肽
P h o s p h o p r o t e o me a n d g e n e n e t wo r k a n a l y s i s i n PBMC o f SL E p a t i e n t s C HENG J u a n,MA Hu a 一 如 ,D AI y 0
c l e a r c e l l s( P B MC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y s t e m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 a t o s u s( S L E) . Me t h o d s P h o s p h o p e p t i d e s w e r e e n r i c h e d U - s i n g T i O 2 f r o m P B MC s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1 5 S L E p a t i e n t s a n d 1 5 h e a l t h y s u b j e c t s , t h e n a n a l y z e d b y a u t o m a t e d L C — MS / MS a n a l —
f r o m S L E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n o r m a l s u b j e c t s , 6 1 8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g e n e s w e r e s c r e e n e d o u t i n a n n o t a t i o n p r o t e i n s .G e n e n e t w o r k
( S h e n z h e n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2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b e r r a n t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p h o s p h o p r o t e o me a n a l y s i s o f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m o n o n u —
p e p t i d e s we r e s c r e e n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b i o i n f o r m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R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1 0 3 5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s i t e s 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r o u s s a r c o m a o n c o g e n e( S r c ) , v — r e l r e t i c u l o e n d o t h e l i o s i s v i r a l o n c o g e n e h o m o l o g A( R E L A) , h i s t o n e d e a c e t y l a s e( HD A C 1 ) , d e l t a( P R K C D )p l a y e d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n e t w o r k .C o n c l u s i o n s D i f f e r e n t l y
y s i s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s i t e s w e r e i d e i t a t e d b y M A S C O T a n d Ma x Q u a n t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x p r e s s e d p r o t e i n s a n d
步机制研究及治疗奠定基础 。方 法
段, 进行质谱分 析 ; 然后进行磷 酸化肽段和磷酸化位点鉴定 , 并进行生物 信息学分析 。结果
度高 , 为h u b基 因 , 在维持 网络 的稳定性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结 论
靶点 。
S L E患者与正 常人存
在有差异 的 1 0 3 5个磷酸化位点 , 与标注蛋 白对应 的基 因有 6 1 8个 。基 因网络分析 发现 , S r c 、 R E L A、 HD A C 1等连接 S L E患者 P B MC s 具 有差异 性 的磷 酸化蛋 白质 及肽段 , 异 常蛋 白磷 酸化有助于 S L E发病机 制的研究 ; 与h u b基 因可作为机制研究参考 和补充 , 并 可作为治疗研 究 关键词 : 系统性 红斑狼疮 ; 磷 蛋 白组学 ; 基 因网络 ; S r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4 . 0 4 . 0 0 5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9 3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4 ) 0 4 - 0 0 1 3 -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