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免疫调节(优质课)
教学设计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利用合理的问题设置主动地探究其科学原理,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解决方法](1)让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分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讲解第三道防线。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解决方法](1)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抗体,故从体液免疫开始讨论,设置相关问题,结合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归纳。
(2)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细胞免疫的教学。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收集的相关资料、图片。
六、学生活动1、交流和讨论各自收集的资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呈现教材P37细胞免疫示意图讲解,然后归纳:教师归纳一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2.4 免疫调节 公开课 优质
造血干细胞在 骨髓中发育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区别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 靶细胞 作用方式
抗体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促使靶细胞裂解
自动免疫 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 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 如白喉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 如丙种球蛋白
器,以重建其 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 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 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T淋巴细胞)
2015年下学期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2015年下学期
2015年下学期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2015年下学期
三 免疫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 防线 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 道粘膜上的纤毛等
2015年下学期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三 免疫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 防线 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 道粘膜上的纤毛等
迅速增殖 分化 二次应答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淋巴因子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特异性结合
二次免疫
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
陈健
2015年下学期
★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增殖 分化
二
次
免 疫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生物:2.4《免疫调节》公开课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第一 道 皮肤和黏膜 功能 类型
阻挡和杀灭病原 非特异性免疫 体,清扫异物 特点:
先天的,不具 特异性
体液中的杀菌 第二 物质(如溶菌酶) 溶解、吞噬 和消灭病菌 道 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抵抗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 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扁桃体和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 ,当我们发炎时,需要大量的免疫细胞 去与病原体斗争,而免疫器官是免疫细 胞生成的场所。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4节 免疫调节
授课者:马禹群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 功能。免疫反应的功能,包括:免疫防护,自身 稳定,免疫监视。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 “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 稳定!
机体是怎样实现免疫的呢?
艾滋病是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典型病例。
1.含义:艾滋病是英语AIDS的译音,是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 2.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 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毒品注射、输血、输 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 4.病症: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 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 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 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 麻痹,最终死亡。
抗体 + 抗原 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2.4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为本课的。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2、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
3、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2:2.4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能力目标:
给出一个图表,尝试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
引入新课题
讲述事实:身体无时无刻不出在病原体的
包围中。
提出问题:
病原体入侵身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吗?
人能靠反射活动对病原体做出反应吗?
能靠激素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根据已学知识,认识到病
原体入侵会破坏内环境稳态,
但神经、体液调节无法消灭病
原体。
从而认识到免疫调节的
重要性。
免疫系学生阅读35页免疫系统的相关内容,回答: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
五、板书设计
第4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2.抗原:特异性、异物性、大分子性。
教学设计7:2.4 免疫调节(Ⅱ)
免疫调节(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4)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要点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
三、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流程化成效应T细胞,少数T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第三阶段: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暴露抗原;同时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应。
2.在学生理解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共同构建细胞免疫图解模型。
3.让学生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及联系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②淋巴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比较、分析、回答。
通过模型建构,进一步理解细胞免疫过程。
通过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理解二者共同配合,行使特异性免疫功能。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质疑: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2.图文介绍免疫失调引起的三类疾病,引导学生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知识,分析三类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人教生物必修3《2第4节免疫调节》[赵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1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器官移植等免疫学相关信息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对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有较细致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责任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分析,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比较、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思维能力。
(2)学会构建概念图(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五、教法和学法:学案导学法、PPT、话剧表演、合作讨论六、教学过程:程序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以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引入,展示我们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引入课题:第4节免疫调节过渡: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实现,故先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是免疫调节用手机细菌实验引入,用实例说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免疫系统的组成出示图片: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图PPT图片: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分布。
指出图片中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等。
PPT图片: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2.4节免疫调节-PPT课件
2)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 相关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相关结构呢?除了以上细胞器还有细胞膜
体液免疫
1.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分别 发挥了什么作用?
2. 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能特异 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3. 抗体如何清除抗原? 4.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体液免疫 如何进行?有何特点?
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
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 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 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 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 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 也就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 胞内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 菌消灭;
抗原
B细胞 增殖分化 (识别)
记忆B细胞
发
二次免疫
挥
浆细胞
分泌 +抗原 抗体
免 疫 效
应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1.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体液免 疫如何进行?有何特点?
数抗 量体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 “记住”入侵的抗原。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疫
系 免疫细胞
统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2.4免疫调节(优质课)
呼吸道过敏 消化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食物过敏性 支气管哮喘) 胃肠炎)
全身过敏 (过敏性休 克)
• 预防措施: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
概念: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 自身物质 外来异物 分”,将 ________ 当作 __________ 进行攻击。
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类型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 疫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 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 第三道 免疫细胞
比较项目
概念 特性 分布
抗原
抗体
由浆细胞产生的能够特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 异性抗击某种病原体的 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蛋白质。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体液及靶细胞中 专一性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过弱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 力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疾病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 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 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
3、抗体的种类:
1)抗毒素: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 2)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
( )
一 、 体 液 免 疫 的 过 程 (
合主 少 起要 作靠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数 直 用浆 呈递抗原 接 细 T细胞 刺 淋巴因子 胞 激 产 淋巴 B细胞 因子 生 的 增殖分化 抗 记忆细胞 内 浆细胞 体 (寿命长) 环 产生 二次免疫 与 境 抗体 抗 中 原 )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结
2.4免疫调节优秀课件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使疾病痊愈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B.初次感染病毒后,机体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疾病 痊愈
C.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记忆性淋巴细胞被激活, 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配 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艾滋病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病 原体?HIV病毒为何会导致人体免 疫缺陷?
【例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
C 是( )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 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 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 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 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例3】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的专门抵抗病 毒感染的一种物质。下图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时, 感染和免疫发生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下列对免疫产
1、抗原 蛋白质 2、抗体 体液免疫 靶细胞 细胞免疫 3、摄取和处理 T细胞 淋巴因子
直接 淋巴因子 增殖 分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病原体 4、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增殖分化 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5、不能 细胞 6、效应T 密切接触 裂解
完成“小组合作一”:
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 简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
同完成的,这属于__体__液___免疫的过程。与③ 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更__快__更__强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蛋__白___质___,参
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
内质网、高等。尔基体、线粒体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2.4免疫调节优秀教案
(三)淋巴细胞: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片认识淋巴细胞
(四)抗原与抗体
通过分析资料理解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展示两则资料和如下图片
1.找出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2.哪位同学能尝试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3.什么细胞能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展示体液免疫示意图
组织学生活动
1. 学生构建体液免疫概念模型
2. 出示某位同学构建的概念图,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改正
设置情景,引出二次免疫
1.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教学课题:免疫调节高考考点:考点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II)考点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教学内容:1、免疫和免疫系统2、特异性免疫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点目录:1、免疫和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①物质基础(内容)②功能2、特异性免疫(1)物质基础:免疫系统(2)类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过程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反应的两重性: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2)免疫学应用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免疫和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出“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免疫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免疫的物质基础)(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①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可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可发育成B细胞。
:能产生胸腺素(是一种多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转变为T细胞,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甚微;能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②免疫细胞:-抗体结合体,但其认识作用不具有特异性;能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具有非特异性识别功能)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能识别、传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核记忆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并分泌淋巴因子;能参与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也起一定的作用)。
2-4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公开课)
。 淋巴因子
(填图中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⑸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写出三种) 核糖体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⑹预防接种后,当同种病原体侵入时,免疫 的主要途径是 ⑥⑧⑨ 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免疫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C、上皮细胞
B、腺细胞 D、淋巴细胞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体液 免疫过程。 ⑴图中所示的是 ⑵图中c是___ B ___细胞 记忆 d是___ ___细胞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⑶ 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⑷图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e 字母)。
免疫 抗 体 浆细胞产生 活性 淋巴因子 T细胞产生 物质 溶菌酶 多种细胞产生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的清扫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比如唾液、消化液中有溶菌酶)
5.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 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 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D C.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6.打疫苗的原理是什么?
疫苗是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减毒或者灭活 等方法制成的免疫制剂。它仍然能够刺激 动物免疫系统,但它不具有杀伤力。 当动物体首次接触到这种不具杀伤力的 病原体之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抗体和记 忆细胞。记忆细胞会在动物体内很长一段 时间。 当以后动物体再接触这种完好的,具有 杀伤力的病原体时,记忆细胞就会发生作 用,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免疫调节优质课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免疫 调整
教学评价 与反思
教学技术 旳应用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整》是一般高中课程原则试验 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 章第4节内容,本章前3节对神经调整、 体液调整进行学习。教材将免疫调整与 神经-体液调整并列,突出了免疫系统对 维持内环境稳态旳主要作用性,帮助学 生形成人体生命活动调整完整旳知识构 造。
四、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应用
图统列与F细以导片构概l表细a胞艾入F体回成s念l比胞a液h免滋:s忆、图动较免h免疫病免动旧三归画疫:疫过视疫画知道纳类过体旳程频调类: 防总程比液 异为 整学免 线(结归免 同背(习实实疫:纳疫:景录录系:)) 体液免疫知识
黏膜上旳纤毛打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异物
皮肤对病菌旳阻挡作用 皮肤分泌物旳杀菌作用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概念
•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旳 物质。
• 由效应B细胞(浆细 胞)产生旳能够特 异性抗击某种病原 体旳蛋白质。
• 特征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专一性
分布 体液及靶细胞中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化学本质
蛋白质
蛋白质
实例
• 病毒、细菌等病原 体表面旳蛋白质等 物质,
二、学情分析
初中义务教育 阶段已经有涉
及
学情分析
涉及生活 方方面面
对特异性免疫 反应缺乏认识
学法指导
学生有着浓 厚旳爱好
三、教学目的
情能知感力识态目目度的的 与价值观
材健度会旳比出过概细利经主态分康和关f较问程用过述胞要l中a析,健爱、题s体素免免是旳h引确康生归、液材动疫疫经作导立旳命纳处免分画系与过用学主生,旳理疫析,统体艾能问生 动 活 关和 培培在液滋力题关 旳 方 爱细养养维 免 病;旳胞学注 生 式 社学能持 疫 旳免生生本 活 , 会力稳 旳 素疫提旳身 态 学 。;
教学设计7:2.4 免疫调节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接触、并使抗原寄主细胞裂解——抗原病原体暴露,被吞噬细胞吞噬、抗体消灭。
IV、免疫过度、过敏反应
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细胞错误攻击的抗原是关节囊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细胞
吃海鲜皮肤荨麻疹—— 皮肤细胞
动物毛屑、花粉过敏性鼻炎——鼻腔细胞。
[练习]:P40一、
[课后分析]:
I、作用位置:
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粘膜等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T)特异性免疫
II、抗体与抗原:①抗体——免疫细胞产生、专门抗击某种病原体的
蛋白质。
②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病毒、细菌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
III、消灭方式:
第4节免疫调节
教学准备:三道防线挂图;小黑板图画T、B细胞关系;
教学过程:教Biblioteka 意图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板书
学生活动
问题探讨:
1、病原体入侵初始时不能被神经系统感觉出来。人体也不能靠反射对病菌作出反应。
2、人体也不能靠激素直接杀灭病原体。 3、会。
一、免疫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防卫——消灭外来特异性病原体(抗原)
1、体液免疫:
初次:组织中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感应阶段)——抗原传到T细胞——抗原传到B细胞——B细胞受刺激分裂、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反应阶段)——抗体与病原体的抗原结合,形成沉、细胞团——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效应阶段);
再次:病原体-抗原再次入侵——记忆细胞迅速分裂、分化——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在体液中相应 的被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已进入细胞内, 抗体无法起作用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摄取和处理) 刺激
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B细胞
(识别)
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
受抗 B细胞 原刺 2)反应阶段: 激 增殖和分化
病原体无处不在。
机体内病原体的存在会严重影响 内环境稳态的平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不能感知 病原体的存在、也不能清除已进入机 体的病原体。要靠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概念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 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识别)
细胞免疫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 原刺 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了解:
为预防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
我国制定了“计划免疫”的政策,规定所有 的人都必须接受计划免疫。我国计划免疫的 疫苗有:百白破三联针(预防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糖丸、卡介苗(预防 肺结核)及牛痘(预防天花,已消灭,70年代 停止接种)等。
返回
返回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资料分 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 的关系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 么关系?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散 失和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 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 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
返回
效应阶段
两种免疫比较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比较项目
细胞免疫
宿主细胞(靶细胞) ①效应T细胞与 靶细胞密切接触 ②效应T细胞释放 淋巴因子,促进免疫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抗原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 特异性结合
联
系
①都分为三个阶段 ②既独自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比较项目
概念 特性 分布 化学本质 实例
免疫缺陷病
• 概念: 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不能有效抵抗
抗原的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艾滋病图片
艾滋病
• HIV:
艾滋病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六、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楚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 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被破坏的细 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我们人体随时都 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时刻监视并 及时将突变的成分清除。
(浆细胞)
三、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 御功能。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免 疫 的 类 型
特异性免疫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获得性免疫) 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 无效。(专一性)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 细胞
• •
• • • • • • • •
来源
造血干细胞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 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 浆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为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 效应细胞
体液免疫流程图
直接刺激 记忆B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处理) T细胞 (呈递) B细胞 增殖分化 发 挥 二次免疫 免 分泌 +抗原 疫 浆细胞 抗体 效 应
(识别)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总之,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 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 中的作用
的抗体特异性相结合的 免疫学的应用 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
原理:根据抗原和相应
对组织内的抗原进 行检测
(小资料)
1.预防接种(疫苗)
2.临床检测 3.器官移植
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疫苗)
(小资料)
2.临床检测 3.器官移植 (阅读P39<资料分析>)
过敏反应
返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返回
风湿性关节炎
返回
津巴布韦一名6岁的艾滋病患儿
返回
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 种。是将灭活的病原体(疫 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 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 有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 胞,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 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 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 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 染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
能使人生病的 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 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讨论
1.神经系统能够感 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 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 态吗?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浆细胞
3)效应阶段: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吞噬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 免疫能力
免疫 失调
过强 免疫能力 过弱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
• 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 自身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 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 身免疫病。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细胞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 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 作用的物质)
思考: 1.淋巴细胞起源于 哪种器官? 2.由何细胞分化、 发育而来? 3.在什么器官完成 分化?分化的结果是?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以上资料表明,人体的第三道防 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 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 如何起作用的呢?
抗原和抗体
(一)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二)抗体
概念:特异性免疫中,效应B细胞(浆细胞)长 生专门抗击某种病原体的单蛋白质。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皮肤和黏膜
人 体 的 三 道 防 线
第一道防线 阻挡杀死病原体, 功能: 清扫异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组成: 和吞噬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非特 异性 免疫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功能: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特异性 免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图片: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关节炎
过敏反应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图片)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 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 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
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 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 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 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表示HIV感染后, 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 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抗原
抗体
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 产生的能够特异性抗击 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体液及靶细胞中 蛋白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 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 上的糖蛋白等。
专一性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 集素、溶解素、沉淀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