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

合集下载

《求谏》

《求谏》

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 “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 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 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 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 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 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 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 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 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 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 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第六段
•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
zǔ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 “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 。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 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 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 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
选文第二段
•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 以死。 通“诤” 虚指,多人 相继以死诤谏
用尽
•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 其狂瞽。” 柴禾借指粗野之人 忌讳
开启圣明的思虑 谦辞,狂妄无知 瞽:瞎子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 随 商议 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拙劣的技艺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 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 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 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 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
•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 qiān 过错;罪过 • 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 再 即使 • 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

第6课 求谏

第6课 求谏

第6课求谏1.通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正、藉、任、后、幸、纵、业”等实词的含义;积累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

2.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3.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贞观政要》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求谏》即是其中一章,作者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非常系统,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深刻认识。

他一方面认识到帝王一人执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大臣进谏。

吴兢(670—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则天实录》记述了张昌宗诱张说陷害魏元忠的史实,后来张说当了丞相,几次要求修改文字,都被吴兢严词拒绝,时人称之为“当世董狐”。

吴兢一生修史,成就巨大,修编有《隋史》《唐书》《唐春秋》《则天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实录》《贞观政要》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并流传下来的是《贞观政要》,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帝王学”。

过去的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上疏,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

百官的奏章上疏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

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

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重。

谏官制度是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贞观政要》就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和君臣论政的历史著作。

1.反复自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节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第2节从君臣两方面阐述了怎样的君臣关系?(2)第3节中,唐太宗的话主要阐述了哪两层意思?(3)第4节中,唐太宗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4)第5节从哪些方面阐述了纳谏的必要性?(5)第6节从君臣两方面阐述进谏和纳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6)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的话应怎样理解?3.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求谏》课件47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求谏》课件47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尧设谏鼓,禹拜昌言 • 齐威王——邹忌 • 鲁庄公——曹刿 • 秦孝公——商鞅 • 刘邦——樊哙和张良 • 朱元璋——朱升
(二)止谤
思考:历史上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
• 夏桀——关龙逢 • 商纣王——比干 • 周厉王——邵公 • 蔡桓公——扁鹊 • 楚怀王——屈原 • 吴王夫差——伍子胥 • 项羽——范增 • 隋炀帝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
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 行为,唯恐出了差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求谏》拓展课
察言慎行鉴古今
魏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一、君王的求谏与止谤——政治文化
(一)求谏
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
庇护
受谏,安能谏人?”
怎么
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臣子规谏的必要性——帝王“任情喜怒”,国家动荡 二、纳谏的广泛意义——人人都得虚心纳谏,方能谏人
节选第四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
自我
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
常常 对上
被动

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

dǐ hē
芜词 诋诃
qiān zuǎn
愆过 纂组
shè
怖慑
qìng gǔ
罄其狂瞽
节选第一段
庄重严肃
•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

举止
• 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
改换脸色,表现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希望
直言规谏
• 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

贞观政要·求谏(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求谏(2)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求谏(2)原文|翻译|全文【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能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且不断加以改进,然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蒙蔽视听。

像隋炀帝,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又拒绝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不讳了。

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

商代的时候,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

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难道就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虽然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

孔子曾经赞扬过忠臣史鱼,说:卫国的大夫史鱼真耿直啊,国家有道义的时候他直言进谏,国家失去道义了,他还以死相谏。

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无道,不接受忠言,就闭口不提意见呢。

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非但不据理力争,反而阿谀顺应贾后,苟全性命。

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不想阻止,只是怕贾后不会采纳我的意见。

使者说: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你贵为三公,怎么不站出来说话?即使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又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

古人说得好:危难却不扶持,倾倒却不支撑,用这样的宰相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虽然面临危难却依然能坚守节操。

身居高位的张华既然不能成全自己的节操,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不复存在。

同样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该死啊!唐太宗听后很赞同杜如晦的观点,说:你说得对。

君主必须有忠臣辅佐,才能够自身平安,国家太平。

隋炀帝难道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才使得罪恶和灾祸越来越大而导致灭亡的吗?如果国君行为不当,臣下又不尽职,只知道阿谀奉承,苟全性命,凡事只知道说好,那么这样的君主就是昏庸的君主,臣子就是阿谀的臣子。

唐代-吴兢《求谏(高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吴兢《求谏(高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吴兢《求谏(高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求谏(高中课文版)唐代-吴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

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

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

《求谏》

《求谏》


3、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 这样的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 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 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 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 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 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 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 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 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 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 渐,也要亡羊补牢。
1、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最终导致国家灭亡,鉴于前朝 教训,唐太宗积极求谏; 2、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 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 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 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2、唐太宗采取了那些的措施引导臣子积极 进谏?
重视谏官作用,特别是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 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对军国大政充分发表意见。
(1) 从制度上保证广开言路
(2)改变态度,打消进谏者顾虑
“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 忤”,打消进谏者顾虑,从而营造君臣相得的良好的氛围。
(3)不断鼓励臣子积极进谏
太宗多次对侍臣阐明进谏和纳谏的重要性,并不断鼓 励臣下进谏,“举觞赐房玄龄等数人勖之”,“有所开说, 必虚己纳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六单元⑥《求谏》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六单元⑥《求谏》精品教案

《求谏》教案济源六中赵功平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到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文中的“藉、寻、刍荛”等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一、《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

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

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负责具体贯彻政令。

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

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

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

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

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重。

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

如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则可以随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

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有一定关系。

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的危险。

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一方面说“自古上圣之君,恐不闻己过,故尧设谏鼓,禹拜昌言”,另一方面说“不肖之主,自谓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

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求谏|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求谏吴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

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

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主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政要》)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求谏》导学案3

《求谏》导学案3

《求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3、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学习时间:2学时第一学时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2、画横线的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A、俨肃(yǎn )谏诤(zhēng )鲠议(gěng )芜词(wú)B、王珪(guī)刍荛(chúráo)诋诃(dǐhē)勖勉( xù )C、不讳(huì)丧乱(sāng )属文(shǔ)嗔责( chēng )D、愆过(qiān)纂组(zuǎn )怖慑(shè)罄其狂瞽(qìn gǔ )答案:B二、研读课文1至3则,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B.惟君臣相遇C.必假颜色..鉴形,美恶必见..,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藉忠臣(借助)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B、寻亦诛死(终于)幸诸公数相匡救(相助)C、冀凭直言鲠议(耿直的进言)罄其狂瞽(竭尽)(愚妄无知,谦辞)D、帝王多任情喜怒(放纵性情)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认为)答案:D(以:因为)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臣亦不能独全其家全使动用法,使……保全B、实愿罄其狂瞽罄使动用法,使……用尽C、主若自贤,臣不匡正贤使动用法,使……贤能D、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金玉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答案:B、贤意动用法,以为……贤4、翻译文段中的重点句子。

高中语文《求谏》课件 ppt.ppt

高中语文《求谏》课件 ppt.ppt

这一节君臣的议论还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围绕君臣的关系。 1、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 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说明了唐太宗对于臣子重要性 的认识。 2、王珪的话承太宗的话而来。他首先用比喻论证 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 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接着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 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 有争臣七人”。但其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 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这 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 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作用:从此让谏官 “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 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 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 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 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 人?”
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自古以来帝
王多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了就滥赏无功
在这一节中,唐太宗阐述了自己希望 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
▪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这 一节的后半部分,唐太宗阐述了他的又一英明举措。唐 太宗见到许多前来奏事的大臣,“多有怖慑”,使得说 话语无伦次。对此,唐太宗表示理解,甚至更做了一层 思考:“寻常奏事,情犹如此”,何况是抗言直谏呢? 那一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行。想到 这一层,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 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 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 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 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 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 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 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求谏》课文详解课件

《求谏》课文详解课件

• 仁厚、虚心、宽容。 • 引导大臣们不要畏惧 害怕,要有勇气来进 谏。 • 即使所进谏言不合心 意,也不会降以忤逆 之罪,否则,臣僚们 更不敢言,反而会堵 塞言路。 • 为了求谏,煞费苦心。 • 小结:本节阐述自己 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 用心。
九、学习第五段
•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 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 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 词拙迹,於是乃见。 • [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 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 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 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 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 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 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 艺就会显现出来。
•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 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 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 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怀战惧,岂肯更言!” • [译文]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 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 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 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 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 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 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 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 2、《贞观政要》 • 1)“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 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 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 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出现了安宁的 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 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 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 2)、《贞观政要》 :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

《求谏》

《求谏》

当然,由于唐太宗晚年居功自傲的 情绪增长,逐渐“不悦人谏”,独断专 行,留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历 史遗憾。
结语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 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 一个意思。虚心纳谏其实不仅是一个政治 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批评与建议。 若我们能虚怀若谷,对他人的批评与建议 抱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我 们就能更大程度地认识真正的自我,做更 好的自我。感谢苛刻挑剔你毛病的人,因 为他们以残酷的方式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 足;更感谢诚恳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真 心爱你!
问8:本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纳 谏的必要性?
一是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一是从实际经 验来分析,“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 忧劳,安能尽善?
问9: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法.拿“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和“名工文匠”作对比,阐明“自),是唐太 宗李世民的内兄,文 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 “该博文史”。辅佐 李世民,巩固了唐朝 政权,是唐朝的开国 功臣,凌烟阁内排名 第一,封齐国公,后 徙赵国公。
杜如晦(585年- 630年),字克明,京 兆杜陵人。李世民夺 取政权、开创贞观之 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 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 重用。唐初名相。与 房玄龄并称“房谋杜 断”。贞观四年病故, 年仅四十六岁。凌烟 阁内排名第三。
问10:褚遂良就太宗所举古时候一个 事例分析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要从小事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苗头,极力规 谏;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 有必要了。
问11:唐太宗是否完全赞同褚遂良的 看法?
太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才有苗头 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 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

《求谏》zb

《求谏》zb

湖南宁远一中高二语文组
选文第二段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正 任用 使国家太平 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 相互对待 只 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 圣明
多亏 多次 通“耿”耿直的议 论
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
湖南宁远一中高二语文组
2013年上期
3、文言句式 ①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②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被动句 被动句
被动句 ③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④百僚进见者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2013年上期
⑤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湖南宁远一中高二语文组
4、虚词:则 ①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连词,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就” ②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③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连词,表承接,“就” ④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纂组(zuǎn) 怖慑( 纂组( ) 怖慑(shè) )
罄其狂瞽(qìng gǔ) 罄其狂瞽( )
湖南宁远一中高二语文组
2013年上期
2、词类活用 ①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使动用法,使…保全 使动,使…用尽 意动用法,以为…贤
②实愿罄其狂瞽
③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④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
怎么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 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2013年上期
湖南宁远一中高二语文组
翻译: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 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 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 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 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 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 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 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 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 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求谏》原文及注释

《求谏》原文及注释

求谏吴兢《贞观政要》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①。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②,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主若自贤③,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④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⑤;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⑥,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⑦,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⑧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⑨,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⑩。

陛下开圣虑11,纳刍荛12,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13。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14,必使谏官随入,预闻15政事。

有所开说16,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

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17匡谏,欲令耳目外通18,下无怨滞19。

又比20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21。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22。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23。

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24为难矣。

如属文之士25、伎巧之徒26,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

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27,芜词28拙迹,于是乃见。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29,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30之。

《求谏》详细版

《求谏》详细版


• 1、必假颜色 • 2、善假于物也 • 3、假令仆伏法受诛 • 4、愿大王少假借之 • 5、因求假暂归
1、改换 2、凭借、借助 3、如果、假如 4、宽容 5、假期

①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不久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
③飞来峰上千寻塔。
长度单位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
• 教学目标
• 一、简介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政治思想概 况;
• 二、了解《贞观政要》及其政治思想,明 辨可以借鉴的地方;
• 三、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文中比喻、 对比等论证方法。
本文选自《贞观政要》 卷二《求谏第四》,记 载唐太宗积极求谏的做 法和言论。
“贞观”[zhēn guàn]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
随手,随意

• 1、举其愆过 • 2、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4、众议举宠为督 •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参与
商议国家大事
• 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
虚己纳之。
进言,陈述
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
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 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问3:本段唐太宗怎样进一步阐述了 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的?
• 继正反对比论证之后,运用比喻论证法。

• 1、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 2、我欲因之梦吴越 •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4、因前史绝国功 • 5、周因于殷礼
1、于是,就 2、趁着,凭借 3、通过,经由 4、因为,由于 5、沿袭

• ①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文言文太宗求谏翻译

文言文太宗求谏翻译

昔太宗文皇帝,唐室之英主也。

其初即位,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以图国家之长治久安。

然犹恐朝政有失,故广求忠言,以正视听。

太宗曰:“朕闻古之明君,皆以纳谏为务。

朕虽德薄才浅,亦愿效法前贤,求谏以自省。

然天下之广,四海之深,朕虽欲求谏,恐难尽得忠言。

朕欲遍访群臣,以询其得失,庶几可以明朕之过,而兴国之利。

”于是,太宗下令,凡朝廷大臣,皆得面陈政见,无所隐讳。

太宗亲临听政,虚心受谏,不问贵贱,皆以其言为重。

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奏,各陈所见。

或言:“陛下治国有道,天下大治,然刑罚太重,民不聊生。

宜减刑轻赋,以安民心。

”太宗闻之,深以为然,遂下令减刑轻赋,以慰民心。

或言:“陛下好文,然好文之过,或失于理。

宜广求儒者,以辅政事。

”太宗闻之,亦深以为善,遂下令广求儒者,以备顾问。

或言:“陛下任人唯贤,然有才之人,或有傲慢之态。

宜加教诲,使知谦恭。

”太宗闻之,笑曰:“朕诚有过,愿闻其详。

”遂下令大臣,各举其事,以正朕之过。

太宗求谏之诚,感动天下。

于是,天下之士,皆慕其风,竞相献策。

太宗虽日理万机,然未尝不以求谏为务。

每得忠言,必亲览亲试,以察其可行与否。

一日,太宗问群臣曰:“朕闻古之明君,皆能知人善任。

朕欲知人,当如何?”众臣对曰:“陛下宜虚心求谏,广纳贤才,则天下之能者,皆可得而用矣。

”太宗曰:“善。

”遂下令,凡有才能之士,不论出身,皆得荐举。

太宗求谏之政,使得朝政日新,国家日益强盛。

太宗亦因此得以垂拱而治,享国久长。

后世之人,皆以太宗为明君之典范,传颂不衰。

太宗求谏,非但能知己之过,更能知国之兴衰。

是以,天下之治乱,无不系于君上之明暗。

太宗之求谏,实为千古之良法,后世之君,皆当以此为鉴。

故太宗求谏之事,虽不足五百言,然其中之意,深且远也。

太宗之求谏,非为虚名,实为天下之利。

是以,后世之君,若能效法太宗,广求忠言,则天下幸甚,国家幸甚!。

求谏ppt16

求谏ppt16

二、背景介绍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 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 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 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 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 《贞观政要》正是 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写成的, 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 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珍视。
2.臣亦不能独全 其家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 用金 用玉 2.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贤明
① ② ① ②
) ) ②( ) ②( ) ) ) )
2.必假颜色 .. ,冀 . 闻谏诤①( 3.主欲知过 . ,必藉 . 忠臣①( 4.臣亦不能独全 其家( .
5.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 规谏( ..
答案:1.举止 2.①脸色 ②希望 3.①过失 ②借 助 4.保全 5.竭力陈说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译文: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 一面明镜。 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人欲照自”。

《求谏》优秀教案

《求谏》优秀教案

《求谏》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培养概括能力。

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2、积累一些实词词义,特别是固定搭配。

训练翻译技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前准备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博大)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沿着王土的边涯)”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

为了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

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

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二、文化背景(见课件)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2、唐太宗的故事3、《贞观政要》的相关知识三、研习课文(一)研习课文第一段1、让学生读第一段,结合学案上的相关练习解决本段重要文言知识2、师生一起疏通文言翻译3、提问:唐太宗说这番话的主旨是什么?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

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合作探究
1、从《求谏》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纳谏 、 求谏》中可以看出, 有着怎样的认识? 有着怎样的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引 导臣子积极进谏? 导臣子积极进谏?
在《求谏》中记录了很多唐太宗关 求谏》 于求谏的名言,看得出来, 于求谏的名言,看得出来,他对此作了 深入的思考。 深入的思考。唐太宗认为纳谏对于君王 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藉 此可以“知政教得失” 可以使“ 此可以“知政教得失”,可以使“耳目 外通,下无怨滞”,可以“匡救”政务 外通,下无怨滞” 可以“匡救” 之失,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 之失,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
四、课后作业
1、寻 、 不久 寻找 长度单位 3、信 、 确实 信任 信用 随手, 随手,随意
2、理 、 顺,指天下太平 梳理 纹路 道理 4、遇 、 对待 遭者以前代教训晓喻大臣,如“前事不远, 前事不远,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或者公开感谢大臣, 朕虽不明, 或者公开感谢大臣,如“朕虽不明,幸诸公 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或者树立榜样,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 或者树立榜样,如“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 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或者以 谏者之道反求谏者之身, 谏者之道反求谏者之身,也就是要求谏者严 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比如“ 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比如“公等亦须受 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 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 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下诏使谏官“预闻政事” (3)下诏使谏官“预闻政事”。
三、课堂检测
1、A(动词,保全) 、 (动词,保全) 2、B 、 (B以:译为 “因为”。A所以:表示 因为” 所以: 以 所以 因果关系;用来……的方法。C因: 的方法。 因 因果关系;用来 的方法 于是;趁机。 副词, 副词, 于是;趁机。乃,副词,就;副词, 竟然) 竟然 3、D(他没有认识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 、 ( 灭的根本原因是君主制度本身。) 灭的根本原因是君主制度本身。)
•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 于行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 疾也。 疾也。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 、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启示? 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启示?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 级的外衣, 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 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 要面对别人的意见。 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 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 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 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 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 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 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 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他为了使臣下大胆进谏, 他为了使臣下大胆进谏,采取了 这样一些措施: 这样一些措施: 放下架子, (1)放下架子,创造一种进谏的和谐 氛围,使进谏者情绪放松,大胆发言, 氛围,使进谏者情绪放松,大胆发言, 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如“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 有谏者,纵不合朕心, 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 忤”。 通过君臣讨论的形式, (2)通过君臣讨论的形式,开诚布公 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臣子劝谏的想法。 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臣子劝谏的想法。
开 颜 一 笑 笑 世 间 可 笑 之 人
大 肚 能 容 容 天 下 难 容 之 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吴兢
一、自主学习
A、给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给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 、唐太宗在论述“纳谏”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惟君臣相遇 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 必见。 必见。 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 ──人欲自照 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 忠臣。 忠臣。 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 ──主若自贤 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 得乎? 得乎? 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 ──如属文之士 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 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 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 乃见。 乃见。 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 ──至于隋炀帝暴虐 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 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yǎn 庄重 zhèng 以直言劝告,使人改正错误 以直言劝告, jiè 凭借 kuāng 纠正 quán 使……全,保全 全 gěng 正直 chú ráo 割草打柴,借指粗野之人 割草打柴,
qìng 尽、空 kuáng gǔ 愚妄无知, 多 愚妄无知, 用为谦辞 xǐng 察看,检查 察看, wǔ 冒犯,触犯 冒犯, zhǔ 写文章 属:连接,连缀 连接, qiān 过失、过错 过失、 zhòng 切中 xù 勉励 zǔ 切肉用的砧板 zuǎn 原指赤色丝带 这里名词作动词,指 原指赤色丝带,这里名词作动词 这里名词作动词, 编织精美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