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最新主观题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一、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角度)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战略抉择)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核心、战略支撑)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攻方向)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三农”又是重中之重)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差距。
6、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8、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9、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加大财政投入, 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10、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题, 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
1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促进就业。
注1: 如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拉动, 更多依靠三大产业协调拉动。
(三个更多依靠)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型四化)4、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注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内涵: ①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二、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因素(企业角度: 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014届高三复习《经济生活》最新版

福州侨中2014届《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一货币1、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4)纸币及其发行量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所以,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其主要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容易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⑸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要用之有度。
要理性的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于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2、信用工具和外汇⑴信用工具信用卡具有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等功能。
⑵外汇和汇率①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014级《经济生活》主观题易考重点知识集锦

《经济生活》必记主观题重点知识集锦一、价格变动方面的知识归类(物价、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房价,农副产品价格)1.影响价格变动(涨落)的因素原因?①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②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纸币的发行量(供应量)、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商品流通环节多少也会引起价格变化④间接原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影响价格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①对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
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制造商):A、调节生产规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B、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
【相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3. 如何有效控制物价涨幅,保障群众生活需要?(即如何稳定物价)1)国家:①要积极发展生产,确保农产品和基本消费品的有效供应。
(根本途径)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稳定物价。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济手段)④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规涨价行为。
(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⑤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财政补贴,保障人们生活。
(经济手段)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经济手段)2)企业: ①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供应。
2014年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选编

2014年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选编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2014·北京卷38]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
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十几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
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 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
理由包括: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公平原则等。
2、[2014·全国卷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自2011年起,我国开始对棉花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支持价格敞开收购棉花。
2012年国家储备棉花(下称“国储棉”)收购量达634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0%以上。
同期,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约为1.5万元/吨,国储棉收购价格约为2万元/吨。
2013年,我国国储棉库存超过1000万吨,约占全球棉花库存的60%,占用国家财政资金2000多亿元。
此时,国家每年要支付的棉花收储成本约为300亿元。
2014年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2014年启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2014届高三《经济生活》必备记忆点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经济生活》必备记忆点一、总论1.本书内容可分为商品货币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部分。
(1)商品货币理论包括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格变动的原因与影响等;关键词是商品、货币、价格。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观、生产观、交换观、分配观等。
2.全书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生活与消费简述商品的有关知识,货币的发展历程,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居民消费的有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是第一单元的侧重点。
(2)生产、劳动与经营简述生产与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投资理财的选择等有关生产的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是第二单元的侧重点。
(3)收入与分配简述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的财政与税收等有关分配的知识。
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国家财政的作用是第三单元的侧重点。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述当代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第四单元的侧重点。
二、分论(一)生活与消费1.“生活与消费”的主要考点是商品、货币、价格的变动、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2. 商品观(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同时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3)商品生产与交换: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并不意味着每次交换都是等价,而是存在于长期的平均数中。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

2014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商品货币价格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质量上乘的剩余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3.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否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4.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需求定律;需求弹性;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②价格的变动能够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消费1.消费的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热点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消费、投资、出口。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根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居民收入;③物价。
(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物价)3.正确的消费观:①适度消费;②理性消费;③绿色消费;④艰苦奋斗。
生产经营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企业经营成功,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
3.企业兼并和破产,可以强化风险意识,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014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及答案

1、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一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消费国,国际上大量汽车制造商涌入中国汽车市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同时,汽车企业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材料二2013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提高0.07元。
由于油价上涨,小排量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销售前景好于大排量汽车。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面对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汽车企业应如何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3、材料一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从认证到生产再到上市销售,都有一套严苛的检测认定程序,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
现在购买有机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销量不断增加。
某校学生决定围绕有机食品普通食品有机食品价格(元/千克) 日销量(千克)价格(元/千克)日销量(千克)小白菜 3 1 000 11 50黄瓜 5 400 20 30猪肉24 3 000 80 60鸡蛋9 800 36 20面粉 4 5 000 50 200大米 4 10 000 50 500 (1)材料二同学们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机食品市场认证机构泛滥、部分认证机构不具备资质,有些企业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轻信商家的促销宣传,盲目购买,事后发现是假货,自认倒霉。
必修1《经济生活》 主观题要点归纳

《经济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第一课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因素:(主观题答题要点2个)①(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间接因素)●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
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一般采取逆向调节的方式。
●货币币值: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文化因素等。
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需求量)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需求量的反向变动。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大;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在互为替代品中,P甲与Q乙同方向变动;在互补商品中,P甲与Q乙反方向变动。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供给量)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求: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求:艰苦奋斗、戒奢从俭)3.【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措施】(1)原因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方面的生活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经济生活主观题是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经济生活主观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经济行为。
消费行为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行为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关,而消费者的需求则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相关。
消费者在面对产品的选择时,往往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价格、品牌、质量等。
因此,经济学家需要从消费行为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探索消费行为后面的原因,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消费决策建议。
二、生产生活生产生活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生产经济活动。
生产领域涉及面广泛,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生产领域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财富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
同时,生产者还需要关注环保、社会责任等因素,以保障生产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对财务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旨在使财务资产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财务预算、资产组合优化、成本控制等。
企业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使财务资源的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价格策略、促销推广等方面。
市场营销围绕着消费者进行,让消费者从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参与者,从而激发出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五、投资理财投资理财是人们为提高财富水平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投资理财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理财等。
2014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新教材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资料●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小,价格低。
(3)国家宏观政策: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
(4)纸币发行量: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价格上涨。
●价格波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
(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人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其措施(1)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
最根本的措施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产力(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措施是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3)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4)收入差距影响消费水平,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5)物价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观念如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消费者。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进口,出国旅游、留学、购物;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资、外国消费者来我国旅游、留学、购物,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
●企业成功经营的措施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最新主观题知识归纳_百.

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新 2013.10.18(预测指数★★★★,同学们一定要逐题过关CPI、PPI、房价1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新修改: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61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014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_《经济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2014年版)

2014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经济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时,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的要求(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3.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要求(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4.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5.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7.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详见后)二、凡涉及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一般可运用以下知识作答。
㈠为什么……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㈡怎么做――对外开放理论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3.企业应该注意创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4.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防范经济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5.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方法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方法归纳一、消费环节(生活与消费)(一)价格:1、前因——什么影响价格(价格变化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最终原因、根本原因)(2)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于求时,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后果——价格影响了什么(1)价格影响消费: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高档耐用品影响大,价格上升,对互补品需求减少,替代品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2)价格影响生产: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注意图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二)消费(扩大内需)1.消费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根本性因素(2)居民收入——前提和基础(直接原因)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社会贫富差距(3)物价水平——重要因素(4)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5)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为什么?(扩大内需)▲(1)依据(理论上)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意义(现实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拉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3.怎么办?(扩大内需)▲(1)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缩小贫富差距(4)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生产率提高同步(5)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6)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消费环境(7)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9)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10)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内需)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二、生产环节(生产、劳动与经营)(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发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4)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2014年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

2014年高考《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1.2014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2014年如何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或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等问题都可以以此为答案蓝本)(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014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完成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3)发挥财政的作用。
财政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完成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大力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依靠科技,通过产业化经营,确保粮食供求平衡。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市场调节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归纳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要践行的原则”、“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设问)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人们的消费,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地位和作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知识点和时政术语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知识点和时政术语1.科技、技术、创新的角度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国家: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专利保护。
④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企业: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自主品牌、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2.产业的角度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①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引擎。
推动着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就业格局更加优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了就业,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
②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实体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和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整体性。
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14年高考政治经济知识复习:经济生活主观试题总结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考政治经济知识复习:经济生活主观试题总结
【摘要】2014 年高考政治经济知识复习:经济生活主观试题总结是政治网为您整理的高考最新动态,请您详细阅读!
第一课: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2、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利弊),政府应该怎么做?这样做有何意义?
第二课:
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第三课: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提高消费水平?
2、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图表题?
3、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过时没有?为什么?
第四课: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有何意义?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哪2 个方面?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何要确立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完善?
第五课:
1、公司制的优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意义?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新) 2013.10.18(预测指数★★★★,同学们一定要逐题过关)CPI、PPI、房价)1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新修改):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61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⑥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概括为“5R”。
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民族自立自强、个人成就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答:①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1。
一方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个体经济、民营(草根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2、怎样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答:①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答: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②民营经济在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四)答: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如开拓国内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如进行公司制有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立品牌,增加企业的附加值。
+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实施走出去战略(如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敢于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即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a.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权益。
b.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就业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
c.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d.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③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必要性);④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⑤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2: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六)12(((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据: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途径: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同时要注意维权手段必须合法,不能使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民富、幸福指数)1(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它有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提示:提高“2个比重”,实现“2)A国家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B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补充:④根本性措施:大力发展经济。
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⑥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哪些?(3大作用,注意理解)答:(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动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比例关系)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①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增值税的作用:①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热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5、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有哪些?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