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学案
2020秋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学案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知识梳理(一)物体的导电性1.导电性检测器是用来探究物体的______能力的装置.该检测器由电源、______、______开关______联组成.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个导电性检测器,小明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接入其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比较导电性能的优劣.利用该装置检查物体导电性的过程中用到了______法.2.导体与绝缘体(1)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较______,______导电的物体.最好的导体是______,常见的导体还有:______、石墨、______、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绝缘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很______,______导电的物体.最好的绝缘体是______,常见的绝缘体还有:______、玻璃、______等.3.电阻(1)定义:电阻是用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____________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______表示.(2)电阻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kΩ)和______(MΩ).换算关系:1MΩ=______kΩ,1kΩ=______Ω.(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材料、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①实验方法:在探究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需要利用____________法.实验中比较电阻的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称为______法;②实验电路:可以将不同的电阻丝接在____________电路中,观察比较电阻的大小.③实验步骤:A.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用以探究电阻大小是否与导体的____________有关;B.取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用以探究电阻大小是否与导体的____________有关;C .取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用以探究电阻大小是否与导体的____________有关;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_____.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材料有关,还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1)横截面积相同的同种材料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______;(2)长度相同的同种材料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______;(3)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如:灯泡的钨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大多数绝缘体(如:玻璃),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三)电阻器 1.电阻器(1)作用:电阻器用于控制______和______大小,使电路正常工作. (2)电路图形符号:电阻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为____________.(3)种类:电阻器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元件,简称______.电阻的类型很多,如______电阻、______电阻以及______电阻等. 2.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______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②作用:控制电路中的______的变化,调节各部分电路两端的______;③电路图形符号: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为____________; ④使用方法:滑动变阻器通常采用____________选择接线柱的方法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__________________处,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⑤铭牌: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中“20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特点:滑动变阻器______逐渐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但______显示出接入的阻值; ⑦应用:台灯的亮度调节、____________、收录机及______声音的强弱调节、显示屏滑动变阻器20Ω1AC D ABP结构示意图的亮度及对比度的调节,都可依靠______来完成. (2)电阻箱①特点:电阻箱______逐渐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但______显示出接入的阻值;②旋盘式电阻箱:各旋盘对应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______,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③插孔式电阻箱:______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二、易错分析1.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好的导体与好的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2.半导体与超导体: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硅和锗是常见的半导体.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导体两端电压大小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4.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口诀:“一上一下,远离一下,近下阻小,远下阻大.”其中“一上一下”是指一上一下选用接线柱接入电路,“远离一下”是指连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将电阻调至最大;滑片靠近下面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小,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时,电阻变大.5.注意两种电路图的画法相同.如图所示:乙图中滑动变阻器右侧电阻被滑片短路,右侧电阻并没有接入电路,接入电路的仍旧是滑片左侧电阻. 三、达标训练1.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A .金属 大地 石墨B .陶瓷 湿木材 橡胶C .玻璃 花生油 大地D .空气 水银 塑料2.以下几组材料中.都是绝缘体的是( )A .橡胶、玻璃、塑料B .玻璃、大地、塑料C .人体、空气、石墨D .食盐水溶液、金属、水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甲S乙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和材料有关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5.小华用电流表、导线、开关及新的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连接成图所示的电路装置,AB和CD是长度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你认为利用该电路装置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的关系B.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的关系C.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跟该合金丝的电阻的关系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跟该合金丝的材料的关系6.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带有导线夹的导线,现需要研究的问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是否有关;③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是否有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问题是()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①②和③7.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和带有金属夹的导线,其中1、2、3号电阻丝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1和2号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是否有关B.选用3和4号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是否有关C.若将4和5号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通过4号电阻丝的电流较大D.若将4和5号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通过两根电阻丝的电流相同8.小亮在“探究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选定了代号为“O”的导体,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他还要选用的导体代号是()9)A.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值最大的位置;B.开关、电流表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C.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断开;D.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并使它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极一端.10.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阻的B.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铜导线和保险丝,在同一温度下,它们的电阻不同C.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当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C.铝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忽略温度影响,导体的电阻由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12.在温度一定时,下列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较长的电阻较大B .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较细的电阻较小C .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较大D .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一根铝导线的电阻小13.关于一段裸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导线对折,电阻变大B .把导线拉长,电阻变小C .把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1.5倍再对折,电阻变大D .把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再对折,电阻不变14.甲和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当L 甲>L 乙,则关于甲和乙的横截面积S ,及电阻R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S 甲>S 乙,则R 甲一定大于R 乙B .若S 甲<S 乙,则R 甲可能大于R 乙C .若S 甲=S 乙,则R 甲一定小于R 乙D .若S 甲>S 乙,则R 甲可能等于R 乙15.白炽灯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照明灯具,有时它的灯丝断了,再搭接上还能使用,搭接上灯丝的电阻(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6.如图所示,将一根铅笔芯通过两个夹子接入电路中,当只把右端夹子向左移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小灯泡变亮.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A .材料B .长度C .温度D .横截面面积17.使用调光灯时,旋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这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阻的( )铅笔芯夹子夹子A .长度B .横截面积C .材料D .温度18.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把它们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A .B .C .D .19.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 1、P 2放在( )A .滑片P 1放在最右端,滑片P 2也放在最右端B .滑片P 1放在最左端,滑片P 2也放在最左端C .滑片P 1放在最右端,滑片P 2放在最左端D .滑片P 1放在最左端,滑片P 2放在最右端20.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 、b 、c 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 、c 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 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电位器与灯泡并联B .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C .若只将a 、c 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 .若只将b 、c 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21.小明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滑片,在此过程中( )A .L 与R 组成并联电路B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大D .灯泡变暗2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发现灯泡L 1亮,L 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 ,L 1变滑片电阻丝电位器V LRS AL 2P亮,L 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断路B .滑动变阻器短路C .灯泡L 2短路D .灯泡L 2断路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情况可能是( )A .灯L 断路B .灯L 短路C .电阻R 断路D .电阻R 短路24.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 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 铅笔中的石墨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 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______(选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 25.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Ω.26.如图所示的是插孔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______Ω,图中A 、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______Ω.2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AB 和CD (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线)进行实验,其目的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的关系.闭合开关后,发现接入导体______(选填“AB ”或“CD ”)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较小.AB +-CDab 铅笔芯第26题图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导线a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 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暗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______有关.29.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小灯泡L 、蓄电池、开关S 、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 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 的亮度明显ASR LV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______有关.30.甲、乙两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则甲的电阻______乙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甲的电流______乙导体的电流;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甲两端的电压______乙导体两端的电压.(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1.王老师经常骑电动自行车上班.骑行时,王老师旋动右手的“调速”把手,发现电动机带动后轮的转速发生改变,与这个调速把手联动的电路元件实质是一个______.它的实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______对电路起到调节的作用.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式灯逐渐变亮,则M应该接_____,N接_____.3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己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电键S闭合前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34.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小明想起课堂上老师把电压比作水压,把电流比作水流.于是他想:电阻也可以比作是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他还想到水管内部粗糙程度、有无杂物和它的长短粗细都可能导致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不同.因此经过分析,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1)若要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依次把如图中M、N跟电阻丝______、______(选填导线代号)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电阻大小.(2)若依次把M、N跟电阻丝C、F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的电阻大小,这时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______的关系.(3)在上面的实验中,电阻的大小并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出来的,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______.35.某班同学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1)请连接好实物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增加.(2)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当______,滑片P移动到最______端(填“左”或“右”).(3)若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泡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4)开始做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无法发生变化,且一直很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一直很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四、能力提升36.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下面实验探究活动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7.有甲、乙、丙三根铜导线,甲和乙粗细相同,但甲比乙长一些,乙和丙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细一些,则三根导线的电阻大小关系是()A.R甲=R乙=R丙B.R甲>R乙>R丙C.R甲>R丙>R乙D.无法确定3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发现灯L不亮,而电压表V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L和电阻R外,其余元件均完好.(1)请判断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以上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华同学将图中的电压表V正确并联在灯L两端,他______D(填“能”或者“不能”)查找出电路的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1.A2.A3.A4.C5.B6.C7.D8.D9.B10.B11.D12.C13.D14.D15.C16.B17.A18.D19.A20.B21.D22.C23.B24.导体、若;25.2098;26.15、7;27.横截面积、CD;28.导体、导体的长度;29.小、温度;30.大于、等于、等于;31.变阻器、长度;32.C或D、B;33.U、R1短路或R2断路;34.AD、材料、小;35.图略(灯泡右端接A)、断开、右、变大、变亮、甲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A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乙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C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36.C37.B38.L短路、R断路、L短路、R断路、不能、无论是L短路还是R断路电压表均无示数;。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学案

攸县一中高三年级物理学案(32)欧姆定律电阻定律主备:刘桂云审核:龙志明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阻、电阻率。
2、应用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3、认识伏安特性曲线。
二、课前热身1、完成p105 考纲点击1,2;2、完成下列两题(1)如图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电阻之比R1:R2=_____;若两个导体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______;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I1:I2=______。
(2)将一根金属导线的长度均匀地拉长到原来的10倍,测得它的电阻为R。
这根金属导线原来的电阻是:()A.0.01R B.0.1R C.R D.10R三、课堂复习1、伏安特性曲线理解与应用画出的I一U关系图象叫做伏安特性曲线。
是过原点的直线的叫_____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不是直线的叫_________元件。
I一U特性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而U一I特性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2.正确理解R=ρl/S和R=U/I的区别例1、如图表格为某同学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记录数据。
根据其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画出的曲线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例2、如图所示,薄厚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L,bc=L,当只在AB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只在CD两端加上同样的电压时,则通过的电流是多少?例3.图甲所示为一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两者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焦耳热使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参考这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电流表和电源的内阻)(1)若把三个这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动势为12 V 的电源上,求流过灯泡的电流和每个灯泡的电阻。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灯泡并联后再与10 Ω的定值电阻R 0串联,接在电动势为8 V 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以及此时灯泡的电阻(忽略电源内阻)。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6篇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08-伏安法测电阻(学案)

建议5min测定某导体最基本的方法叫做是伏安法;其实验原理是根据;实验时所用的两个电表在接入电路时应注意:①选择适当的②正确连接。
建议10min建议70min知识点一、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及操作【知识梳理】【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保护电路;测电阻时是为了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例题精讲】例1. 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处于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现有待测电阻R x、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键、若干导线和多节干电池,小李按照图17(a)所示的电路正确连接电路,在闭合电键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选填“A”或“B”)端,闭合电键后测得R x两端的电压是4伏,电流表示数如图17(c)所示是安,计算此时电阻R x的阻值是欧。
实验时要测量多组数据,以便将计算结果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按照图17(a)所示的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B.按照图17(b)所示的电路,多更换几个相同的待测电阻R x;C.按照图17(b)所示的电路,改变串联干电池的节数;【巩固练习】1.实验名称: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目的: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若已有的器材是:导线、电键、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则还应当补充的器材是和;(3)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4)根据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把图示的实验器材组成实验电路;(5)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在状态,在闭合电键前,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在端(根据连接的电路选填“A”或“B”);(6)若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 V,所测电阻的阻值大小为Ω。
17-3电阻的测量复习学案

17-3电阻的测量实验复习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4.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复习回顾: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
【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应注意:(1)开关(2)滑动变阻器滑片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2)【实验数据】请画出你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
画出U-A关系图像3、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如果出现以下故障,原因可能是(1)○A有示数○v无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无示数○v有示数:___________________ (3)○A示数变大,○v示数变小:__________________ (4)○A或○v指针反向偏转:__________(5)移动滑片,○A○v表均有示数,但示数不变:____________ 针对性练习: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练习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2. 5V。
(1)下图甲是测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请你在○里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
(2)根据图甲电路,用笔画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公式表示)。
(3)小明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亮度不变。
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①;②。
(5)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 ___(填“A”或“B”)端。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6)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小明猜想了一些原因,请在表中写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7)若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逐渐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原因是所有的故障排除后,小明分别测出了灯泡在亮、较亮、暗三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值,发现阻值不相等,操作过程无失误,你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8)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此据在坐标纸上绘制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7-3电阻的测量学案

17.3 电阻的测量(课时1)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课堂教学知识回顾: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解:探究活动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思想:如果想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实验中,我们用表测出电阻工作时的,用表测出电阻工作时的,根据R= ,就可以算出它的电阻。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这种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
2、实验: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需要的实验器材为。
(4)实验电路(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②③④(7)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探究活动二:双伏法测定值现有电源、两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与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相比,少了______,不能直接测出RX的______;多了_____、_______,思考:怎样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实验思想:根据欧姆定律,只要测出R X两端的电压U1和通过它的电流I1,运用公式,就可求出它的电阻。
有电压表可测出R X两端的电压U1,但没有电流表测I1。
因此,我们只有利用R X与R0_____联,用另一块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电阻R0,测出R0两端的电压U2,可测出R0的电流I2=____,因为R0、R X串联,所以,I1__ I2,间接地得出I1。
从而得出R X=-___________。
在虚线框内分别画出电路图。
思考:双伏法测电阻,还可以有其他的电路图设计吗?【课堂练习】1、根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定律推导出公式计算出R X的阻值的。
2022物理第八章恒定电流第一节电阻定律和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学案

第一节电阻定律和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把导体中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单位时间通过横截面积的电量叫做电流,用I表示(单位安培),I=Q/t。
3.电阻(R)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式是R=U/I (其中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I表示导体两端的电流,此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气体)。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与导体两端加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或与电流成反比)。
5.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和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R=ρ错误!(ρ为导体的电阻率,随导体温度增加而增加)。
6.当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时,总电阻R=R1+R2,当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R=R1R2/(R1+R2)。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R2=60 Ω,R3=30 Ω,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均可忽略不计,当电键S1和S2都断开与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相同,求电阻R4的阻值。
【解析】S1和S2都断开时:I1=错误!=错误!S1、S2都闭合时:I干=错误!,I1′=错误!I干=错误!I干所以I′1 =错误!·错误!=错误!由I1′=I1解得R4=5 Ω例2如图所示,C1=6微法,C2=3微法,R1=6欧,R2=3欧,当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的电压U AB=?当S闭合时,C1的电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改变了多少库仑?已知U=18伏.【解析】在电路中,C1、C2的作用是断路,当S断开时,全电路无电流,B、C等势,A、D等势,则U AB=U AC=U CD=18伏.C1所带的电量为Q1=C1U CD=6×10-6×18=1。
08×10-4(库)S闭合时,电路由R1、R2串联,C1两端的电压即R1上两端的电压,U AC=错误!R1=错误!×6 V=12 VC1的带电量Q1′=C1U AC=6×10-6×12=0。
2022-2021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1学案:第3章 第2讲 电阻

第2讲电阻[目标定位] 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一、探究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1.电阻: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阻.2.电阻定律的试验探究如图1所示,我们接受把握变量法争辩影响电阻的因素,即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不同;材料不同的状况下测量导体的电阻.图1(1)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状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2)在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状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3)对于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相同,对不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不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3.电阻定律:导线的电阻R 跟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公式:R=ρlS.式中ρ是比例系数.4.电阻率(1)R=ρlS式中比例系数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2)电阻率与材料有关,还与温度有关.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会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金属的电阻率ρ与温度t之间近似地存在线性关系.但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却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变化是非线性(填“线性”或“非线性”)的.想一想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上升怎样变化呢?答案小灯泡的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所以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大.二、身边的电阻1.电位器是一种阻值可变的电阻,可通过转变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路中的电流或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的温度系数很小,表明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有些金属(如铜)的温度系数相对大一些,可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一、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定义式1.电阻:公式:R=UI,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性质打算,与外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公式:I=UR.适用条件:欧姆定律对金属导体适用,对电解质溶液适用,但不适用于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例1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I=UR,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B.由U=IR,对肯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C.由R=UI,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D.对肯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的比值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依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A正确;对肯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的比值保持不变,即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越大,两端的电压也越大,B、D正确;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是由导体本身打算的,C错误.故选C.二、电阻定律和电阻率1.电阻定律(1)表达式:R=ρlS.反映了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打算,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2)表达式中的l是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S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2.电阻率(1)电阻率ρ=RSl电阻率是一个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外形、大小无关.单位:欧·米(Ω·m)(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有些金属(如铜)的温度系数相对较大,可用于制作电阻温度计;②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用于制作热敏电阻; ③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的温度系数很小,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例2 如图2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2bc ,当将A 与B 接入电路和将C 与D 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之比R AB ∶R CD 为( )图2A .1∶4B .1∶2C .2∶1D .4∶1答案 D解析 设沿AB 方向横截面积为S 1,沿CD 方向横截面积为S 2,则有S 1S 2=l ad l ab =12,AB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2,则有R 1R 2=ρ·l ab S 1ρ·l bc S 2=l ab l bc ·S 2S 1=21×21,故R 1R 2=41.D 选项正确.例3 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 和横截面积S 有关B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力量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打算,且与温度有关C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肯定很大D .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答案 B解析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力量的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l 和横截面积S 无关,故A 错,B 对;由R =ρlS 知ρ大,R 不肯定大,故C 错;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故D 错.三、应用实例——滑动变阻器1.原理:利用转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转变电阻. 2.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图3结构简图如图3甲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如图乙,正确的连接是接A 与D 或C ,B 与C 或D ,即“一上一下”;要使滑动变阻器起分压作用如图丙,要将AB 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 与C 或D 、B 与C 或D 与负载相连,即“一上两下”,当滑片P 移动时,负载将与AP 间或BP 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电压.例4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若将a 、c 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大B .若将a 、d 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C .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需连入三个接线柱D .将滑动变阻器以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需连入三个接线柱 答案 AD解析 若将a 、c 两端连在电路中,aP 部分将连入电路,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该部分的导线长度变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A 正确.若将a 、d 两端连在电路中,也是aP 部分连入电路,则当滑片OP 向右滑动时,该部分的导线长度变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B 错误.A 、B 两个选项中均为限流式接法,可见在限流式接法中,a 、b 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c 、d 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C 错误.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a 、b 两个接线柱必需接入电路,c 、d 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D 正确.对欧姆定律的理解1.依据欧姆定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即为零 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由R =U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 .由I =U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 D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打算,公式R =U I 只供应了测定电阻的方法,R 与UI只是在数值上相等,当我们不给导体两端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存在,因此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A 、B 、C 错误. 对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理解2.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 =ρlS 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 、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 成反比B .由R =U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AD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打算,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 对,B 、C 错.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电阻率常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对.3.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 时,通过的电流为I ,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 ,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U 2 B .UC .2UD .4U答案 D解析 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 =ρl S ,拉长后长度变为2l ,横截面积变为S 2,所以R ′=ρl ′S ′=ρ2lS 2=4R .导线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 =IR ,拉长后为U ′=IR ′=4IR =4U .4.温度能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如图5所示的图象中分别为某金属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图5A .图线1反应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B .图线2反应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C .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D .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答案 CD解析 金属导体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变大,从而导致电阻增大;对于半导体材料,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从而导致电阻减小,因此由图可知,图线1表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线2表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故C 、D 正确,A 、B 错误.故选C 、D.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5.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V,6~8W 的小灯泡L 及开关S 串联后接在6V 的电源E 上,当S 闭合时,发觉灯泡发光.按图6所示的接法,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灯泡将( )图6A .变暗B .变亮C .亮度不变D .可能烧坏灯泡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PB 段的电阻丝,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行能烧坏灯泡.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减小,灯泡变亮,B 选项正确.题组一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从R =UI 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C .从I =U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从R =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定值答案 BCD 解析题组二 对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理解和应用2.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假如给它两端加2V 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mA ;假如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答案 1500 1.33 1500解析 由欧姆定律I =U R 得R =U I =32×10-3Ω=1500Ω,导体的电阻不随所加的电压变化,并与是否通电无关,所以当U =2V 时,I =21500A =1.33×10-3A =1.33mA ,在不加电压时,电阻仍为1500Ω.3.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依据以上的信息,推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B .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 .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 .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 答案 B解析 纯金属的电阻率小,故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纯金属来制作,A 错误;合金的电阻率大,故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 正确;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故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纯金属来制作,C 错误;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故标准电阻一般用合金材料制作,D 错误.故选B.4.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B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C .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D .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 BC解析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D 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B 对;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肯定大,由于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A 错误,C 对.5.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1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应是( )A .大于121ΩB .小于121ΩC .等于121ΩD .无法推断答案 B解析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故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故选B.6.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 ,电阻为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11000R B.1100R C .100RD .10000R答案 D解析 均匀镍铬丝拉制成直径d ′=d 10时,其横截面积减小到S ′=S100,由于镍铬丝的体积不变,则其长度变为L ′=100L .依据电阻定律,拉长后的电阻为:R ′=ρL ′S ′=ρ100L 1100S =10000ρLS =10000R .7.如图1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10cm ,bc =5cm ,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时,电流强度为1A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图1A .4AB .2AC .0.5AD .0.25A答案 A解析 依据电阻定律公式R =ρl S ,有:R AB =ρl ab S ad …①;R CD =ρl ad S ab …②;故R AB R CD =l ab S abl ad S ad =4∶1,依据欧姆定律,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两次电流之比为1∶4,故其次次电流为4A .故选A.8.如图2所示,R 1和R 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 1的尺寸比R 2的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R 1中的电流小于R 2中的电流B .R 1中的电流等于R 2中的电流C .R 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于R 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D .R 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小于R 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答案 BD解析 本题考查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及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意在考查同学的理解运用力量,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 、导体厚度为d ,则I =U R 、R =ρL S =ρL L ·d =ρd ,则I =Udρ,故R 1、R 2中的电流相等,A 错误,B 正确.由I =nqS v =nqLd v 得,L 大则v 就小,C 错误,D 正确.9.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 答案 9 19解析 金属原来的电阻为R =ρlS ,拉长后长度变为3l ,因体积V =Sl 不变,所以导线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3,即S3,故拉长为原来的3倍后,电阻R ′=ρ3l S 3=9ρl S=9R . 同理,三段绞合后,长度为l3,横截面积为3S ,电阻R ″=ρl33S =ρl 9S =19R .题组三 综合应用10.如图3所示,P 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 、B 之间,然后将它再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C 、D 之间,设AB 、CD 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则这两种接法电阻大小关系为( )图3A .R 甲=12R 乙B .R 甲=14R 乙C.R 甲=2R 乙D .R 甲=4R 乙答案 B解析 将四分之一圆形薄合金片看成一个电阻,设为r ,图甲中等效为两个电阻并联,R 甲=r2,图乙中等效为两个电阻串联,R 乙=2r ,所以R 甲=14R 乙,所以B 正确.11.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AB 为粗细均匀、长为L 的电阻丝,以A 、B 上各点相对A 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 点的距离x 为横坐标,则U 随x 变化的图线应为( )图4答案 A解析 由U =IR x =E R ·R L x =ELx ,其中E 、L 均为定值,故U 与x 成正比.A 项正确.12.如图5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 、Q 为电极,设a =1m ,b =0.2m ,c =0.1m ,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 、Q 加上电压后,其UI 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 =10V 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图5答案 40Ω·m解析 由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 R =U I =105×10-3Ω=2000Ω由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 =a =1m截面积为:S =bc =0.02m 2 结合电阻定律R =ρlS得ρ=RS l =2000×0.021Ω·m =40Ω·m.13.如图6所示,P 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 ,直径为D ,镀膜的厚度为d ,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 、N .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 ,通过它的电流为I ,则金属膜的电阻为多少?镀膜材料电阻率为多少?图6 答案U I U πDd IL解析 由欧姆定律可得R =UI ,沿着L 的方向将膜层开放,如图所示,则膜层等效为一个电阻,其长为L ,横截面积为管的周长×厚度d .\由电阻定律R =ρLS 可得:R =ρL 2πD 2·d =ρLπDd ,则U I =ρL πDd ,解得:ρ=U πDd I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第二章学案 主备人: 审核:高二物理组 课时数
1
北晨高中物理导学案 第6节、电阻定律
一、设疑自探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是由导体 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
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
成 ;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表达式R= ,式中ρ是比例
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3.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
响,常用来制作 。
二、解疑合探
例1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
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
电流为( )
A、4 A B、2 A C、21 A D、41 A
三、质疑再探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LRS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
2.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 B.将金属丝拉长至4L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3.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4d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 ) A.16R B.16R C.256R D.64R 4.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 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 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RUP2,电灯变亮 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RUP2,电灯变暗 5.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 四、运用拓展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每段的电阻率是原来的31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nL,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 A.nR)1n( B.nR C.)1n(nR D.nR 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两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A.1:4 B.1:8 C.1:16 D.16:l 4.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 A.R/3 B.3R C.R/9 D.R 5.甲乙两条铜导线质量之比M甲:M乙=4:1,长度之比为L甲:L乙=1:4,则其电阻之比R甲:R乙为 (
A.1:1 B.1:16 C.64:1 D.1:64
6.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将逐渐变大
B.电流将逐渐变小
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
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
答案:1D2A3C4AD5C6.16:1 ,1:16
1BCD 2C 3C 4D 5D 6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