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人教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生:杜甫的《白雪歌送武判归京》。
师:这里的“北”是指不“东、南、西、北”的“北”吗?显然不是,这里的“北”强劲、凛冽的意思,所以这里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悲壮”。
师:还有知道那个意象?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师:这里的烟渚,给我们的感觉是愁苦哀伤是一种思乡之情。
好了,之所以复习这些诗句就是想告诉同学们两个问题:一是就是很多传统意象在诗中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要注意积累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中的含义,其实一个意象也就那么个含义,也就是说,一个意象你掌握不同含义的几首诗,你就会以不变应万变,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二是就想诉大家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即用已知知识,解读未知识。
下面我们再回到《登高》这首诗的意象。
这里的“风”是“急”风,这里的“天”是“高”天,“猿”是“哀”猿;清渚、白沙、回鸟。
我们逐一来看这些意象。
这里的“急”该如何理解呢?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风”是什么时候的“风”,是秋风,“秋风秋雨愁煞人”。
这里的“风”萧瑟劲急使人涌起愁苦的风,这里的“风”不是“吹面不寒阳柳风”的“风”,也不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风”。
“天”又是怎样的天呢?“高天”,一说到秋天的天空,人们常用“天高气爽”来形容,给人一种精神爽朗的感受。
而这里的高天是这样的感受吗?显然不是,我觉得这里的“高”有点象人们常说的,靠天天高,靠地地厚,也就是什么也靠不的上的感受。
“猿啸哀”,猿的叫声本就让人才产生一种悲伤之情,更何况是在过萧瑟的秋景当中呢?“杜鹃啼血猿哀鸣”,让人悲痛欲绝。
“同学们再看下句,渚是什么样的?”“清的!”“沙是什么样的?”“白的!”“渚是水中陆地,所以我感觉这个‘清’字写成这个‘青’字感觉更明确一些。
‘青’是什么颜色?关于‘青’的解释有点麻烦,因为‘青’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太广,含义比较丰富。
《说文解字》当中说‘青,东方色也’。
至于‘青’为什么会成为东方之色,希望同学们上网搜一下,内容很有趣。
《杜甫诗三首》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
《杜甫诗三首》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古人,了解一个古人,我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我们能亲近这个古人并进而崇仰这个古人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例如“书圣”王羲之是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画圣”吴道子是画画成就最高的人,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单单唐朝,就是大师云集,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今天,我们通过杜甫的三首杰作,遥想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踪迹,或许,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悟二、学习《望岳》师: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生:望师:对,就是望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请我们班海拔最高的梁烁同学来朗读一下梁烁读,读得气势磅礴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生:我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遮天蔽日的生:我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很秀丽师:由“钟”字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成语,情有独钟,在这句诗里,谁对谁情有独钟?生:造化对泰山情有独钟师:造化,也就是造物主,造物主把所有的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泰山的秀美是可想而知的生:我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生:我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师:你的视角独特,大家只看到了泰山的形,而你却注意到了泰山的神泰山的形是高大的,泰山的神是伟大的我们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形神兼备的泰山这首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老师的问题师:诗人站在泰山山麓,远望,看到的泰山是——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师:(提高语调)岱宗夫如何?生:齐鲁青未了!师:诗人收回视线,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是——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师:诗人定睛细视,看到——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师:面对这巍巍泰山,诗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铮铮誓言——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老师提供两则辅助资料,请班长给大家读一下投影一: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投影二: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生:老师,我不看见同桌借眼镜给他生:老师,我还是不看见师:呵呵,视力不好可不妙啊,你将来到了泰山,怎么望岳啊!众生笑生:老师,我来念生:我感觉杜甫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他想登上泰山的绝顶,实现人生的抱负,体验“一览众山小”的畅快生:我从“荡胸生层云”可以感觉到杜甫具有博大的胸怀,云在泰山的山谷中回荡,也似乎在杜甫的胸怀中回荡这让我想起了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师:你真是太棒了!学习语文,特别需要这样的联想想象能力!伟大的人物自有博大的胸怀,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生:我感觉到年轻时候的杜甫,想把自己变成一座泰山,供天下人仰望!师:鼓掌啊!同学们,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班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理解,这样的境界的确,后来,杜甫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泰山,他被后人誉为诗圣诗圣,也就是诗歌创作上的泰山北斗如果说,杜甫是诗歌创作上的“泰山”,那么诗歌创作上的“北斗”则就非李白莫属了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他们竟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竟然见面了,竟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能不叫我们感到庆幸闻一多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师:杜甫怎么会遇到李白呢原来啊,古人特别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作《望岳》时,杜甫正在齐赵一带漫游,而李白也正在那一带漫游,于是他们就相遇了那时,杜甫33岁,当时名气还很一般,而李白44岁,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了李白和杜甫在洛阳一见如故,然后结伴漫游,喝酒,写诗,过着相当惬意的生活,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我们读一读其中的一首,杜甫的《赠李白》投影: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古人点评: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师:这首诗里充溢的精气神,与《望岳》是很像的李白虽然当时比杜甫名气大,但是,他咏泰山的诗,却写得没有杜甫的《望岳》好而且,后来杜甫也真的登上了泰山的顶峰,但是,他却没有再写有关泰山的诗歌,大家猜猜为什么?生:杜甫认为这首诗已经也得很好了,没有再写的必要了生:我认为后来的杜甫,遭遇了人生中的种种坎坷和挫折,再也没有那样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了,写不出来了师:的确,这就是所谓的心境了我们来总结一下《望岳》之为咏泰山绝唱的原因:投影:写尽了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形神;展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师:因为这种种原因和《望岳》本身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望岳》一诗就成为了咏泰山的绝唱,被刻在泰山山麓的岩石上投影:泰山山麓石刻图片师:杜甫,望岳,和泰山,同为独尊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来,孩子们,深呼吸,坐直身体,拿出我们的精气神,遥想杜甫当年望岳的神采,面对这巍巍泰山,齐声背诵《望岳》为了加强感情,我们可以把最后一句处理成重复生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学习《春望》师:此刻,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铿锵有力的誓言,登上泰山的绝顶!登上人生的顶峰!孩子们,这誓言,既是杜甫的誓言,又何尝不是你们对未来的期盼呢年轻真好!可是,人生不会总是年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谁停留片刻大唐王朝的国运在杜甫44岁那年发生了逆转,安史之乱爆发了!投影:安史之乱之后,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诗人闻讯逃奔,不料为贼兵所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才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一个为太子看守仪仗和兵器的小官《春望》写于这年三月师: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周元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歌周元读读得非常动情,学生大受感染师:周元,你读得真好这样,你来带读一下吧师:这首诗也是杜甫的名篇,其中备受称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品读这两句,联系全诗想想——投影:诗人所感之时是怎样的时,所恨之别是怎样的别?谁在溅泪,谁在惊心?生:诗人所感之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时长安城被叛军占据,满目疮痍,春天来了,杂草丛生师:有人评价这两句说“国破山河在”是说明了“无物”的状态,而“城春草木深”则说明着“无人”的状态化用一句诗来说,诗人所感的时是“物非人非事事休”的离乱之时生:所恨的别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多么希望得到家人的音讯师:是啊,即使诗人能拿出一万金,或者两万金,三万金,恐怕也买不到一封家书来了解妻子儿女的音讯吧下面一则资料,也许会让我们对杜甫当时的心情有更深的体会投影:“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杜甫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杜甫自三十岁与妻子杨氏结婚后,没有再娶过小妾,这在娶妾盛行的唐朝,非常罕见师:在这样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诗人所恨的别,既有可能是生离,也极有可能是——生:死别啊!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怎么不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呢继续讨论第二问:谁在溅泪?谁在惊心?生:是杜甫在溅泪在惊心花和鸟本来是让人很开心的事物,但是国破家亡,他自己又被乱贼俘虏,使他忍不住溅泪和惊心生:我觉得当时所有的人都在溅泪,都在惊心在战乱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很痛苦,可能都会溅泪,都会惊心师:很有道理,杜甫,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而已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灾难来临,首当其冲的,总是小百姓生:我觉得是花在溅泪,鸟在惊心在战争年代,那些花儿可能还刚刚盛开,就被炮火袭击了,或者被逃难的人民践踏了,所以,花如果有心,肯定会哭泣而鸟呢,那时候正在打仗嘛,那些叛军可能担心鸟儿,比如说鸽子会给唐军送信,所以就连鸟也抓起来杀掉了所以鸟儿就会惊慌失措地奔逃众生自发鼓掌师:你的解读角度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这也让我们想起《芦花荡》里的句子——“只有到了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战争,也影响了鸟儿的生活有人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也有人说,这个句子采用的是拟人手法;我觉得,在这个特定的时候,在这一刹那,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情景交融,物我为一”,我喜,则风含情,水含笑;我悲,则花溅泪,鸟惊心在这样的愁肠百结中,45岁的诗人未老先衰,白头搔更短了,联系全诗,想想导致诗人未老先衰的有哪些原因生讨论投影小结:“白头搔更短”,其实是写实,虽然诗人这一年才45岁,但忧国,伤时,思家,悲己,都使他未老先衰四、学习《石壕吏》师:历尽千辛万苦,杜甫终于从长安逃脱,到达了唐肃宗所在地,皇上见他忠心耿耿,赏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也就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相当于谏官杜甫虽然有魏征直谏的勇气,但是唐肃宗却没有唐太宗纳谏的海量于是,杜甫不可避免地被贬官了,尽管左拾遗本来就是个八品小官从此,47岁的杜甫永远地离开了长安,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对于杜甫个人来说,这是巨大的不幸;对于诗歌创作来说,这是天纵的姻缘一路上,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传世名作,逐渐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石壕吏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这个故事生讲略师:这个故事,是唐王朝平定叛乱的一个缩影,也是唐王朝末年官吏和百姓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个缩影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话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试着找出来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投影:妇啼一何苦,老妇之苦,苦在何处?生:苦在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听到儿子的死讯,母亲肯定是心如刀绞师:是啊!贺拉斯曾经说过:“所有的母亲都憎恶战争”流血的是年轻的战士,流泪的是年迈的母亲生:老妇人心疼自己的儿媳妇儿媳妇本来可以改嫁的,但是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留了下来师:出入无完裙,儿媳妇过着衣不蔽体,而且肯定也是食不果腹的生活啊生:她的苦还在于自己年老体弱了,却还要上战场如果是和平的时代,老人应该是在家里享清福的,我奶奶就是这样师:如果你是那个夜捉人的小吏,在听到老妇的悲惨故事讲到哪里的时候,就会打道回府?生他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的时候吧,因为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他们家就要绝后了啊师:是啊,按常理应该是这样,而且也必须这样,老师稍后会带你们看一部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你们就会明白对于这样为国做出巨大牺牲的家庭,政府应该有所优待生:听到他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啊生:老妇人说自己去煮饭的时候,我不会真的抓走他,毕竟这个老人这样老了啊师:可是,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发展,而是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结束了由此,我们推断老妇的讲述,不是自己娓娓道来,而是还是官吏步步威逼的结果现在,我们把场景还原,合作朗读男同学作小吏,女同学做老妇,老师读开头和结尾部分投影:吏呼:汝家有男丁否?妇啼: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吏呼:尚有他人否?妇啼: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吏怒呼:如此,叫我二人如何交差?妇悲啼: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师生合作朗读师:按照我们刚才的朗读,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是,却显得拖沓繁冗,诗歌的简约之美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即使是叙事诗,也是诗歌,而不是散文,构思仍然是很重要的诗人把老妇置于前台,而把小吏的活动放在幕后,诗圣构思的技巧,是很高超的啊师:目睹这幕人间悲剧上演,诗人的心情如何?生:同情老妇人的悲惨遭遇生:愤怒,对官吏残暴的不满师:可是,这是平定叛乱的战争,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有保家卫国,是当时人们的职责啊生:未必表达了对老妇人的赞扬?我读不出来师:诗人在《石壕吏》里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官吏的批评指责,也有对老妇人的同情和赞扬他天明登前途的时候,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吧我们用一张幻灯片来总结一下这三首诗歌的相关内容——投影:师:我们看到,这三首诗歌写作的时代,横跨二十多年,是杜甫人生中最美好的青壮年时光他没有像当初面对泰山时发誓的那样登上人生的顶峰,却一步一步滑向了社会的底层写下石壕吏的这一年,失望的杜甫做出了人生中一个痛苦的决定,辞去官职,辗转到达了四川成都,开始了他人生中更潦倒的一段生活,却也开启了他诗歌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现在,我想问问,通过这一番的认识、了解,诗圣杜甫,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我认为杜甫是可怜的,而且,正像老师平时说的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眼睁睁地看着官吏把这个老妇人抓走,为什么不去制止呢师:是啊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可能不是我们课堂上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你不妨先自己去想想,我课后有充足的准备了再跟你单独聊聊你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值得肯定生:在我心目中,还是那个登泰山时的意气风发的杜甫印象最深刻生:我用八个字来形容杜甫——有心爱国,无力回天!众生鼓掌师:真棒!你化用了谭嗣同临终时候的一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再次强调,联想是语文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生……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独特体验,都很好,但我认为还不够前面我们说过,面对伟大的事物和人物,我们要学会崇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希望语文课堂是一座桥,让同学们通过这座桥亲近杜甫,崇仰杜甫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翻阅了整本《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并写下了一篇文章《诗成为圣亦为史》我们一起来读我写的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引用了很多杜甫的诗句,我用红字标出来了的,我读其他部分,你们读杜甫的诗句,最好能注意根据我的文章的提示,读出诗句应有的感情!诗成为圣亦为史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沉甸甸的名字——不仅因为他在诗歌创作史上继往开来的沉甸甸的成就,也因为他历尽艰辛而依然悲天悯人的沉甸甸的情怀年轻的杜甫,有显赫的家世,有雄伟的志向,有大把大把美好的光阴,漫游齐赵,裘马轻狂,好不潇洒!在这样的漫游中,他登上了五岳之首——泰山,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在这样的漫游中,他遇见名满天下的李白,一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被后人认为是李白的“一生小像”;在这样的漫游中,即使科举考试落第,也充满了不过试试身手而已的洒脱与浪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杜甫,意气风发的年轻杜甫但,杜甫,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理想的杜甫,怎么肯终日漫游、狂歌、痛饮,而不为社稷苍生谋!于是,他来到长安求官,想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这一呆,就是十年!杜甫才情卓著,但是官运却并不亨通,长安十年,最大不过当了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期待的“宰辅之臣”遥不可及,未曾预料的“安史之乱”却爆发了!登高远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虽在,皇帝却仓惶出逃;城春,草木深长,而亲人音讯杳无这样的现实郁结在心,诗人怎能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十年的宦海沉浮,十年的人情冷暖,使杜甫逐渐逐渐的认清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逐渐褪去了浪漫主义色彩,而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国破了,小民又岂能安然无恙!从此,45岁的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四处飘零的人生中年之后的杜甫,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与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一起飘摇“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离乱的生活,黑暗的现实,使他成为了人民苦难的代言人“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完全褪去了浪漫主义色彩,而渐渐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再也写不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样豪情满怀的句子,而是低低地低低地沉吟“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政治的腐败,现实的黑暗,人民的疾苦,一桩一桩,一件件,摆在了杜甫的面前,他不再留恋官场,毅然绝然地辞官而去,辗转来到远离战乱的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草堂的生活是安宁的,他甚至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一个人在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时光如果就停留在这一刻,多好!可是,秋天来了,秋风来了,茅屋被吹破了,他寄居之所摇摇欲坠!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即使在这样的摇摇欲坠中,他心里想的依然是别人,是天下苍生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杜甫!这就是圣人杜甫!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成为了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然而,杜甫超越了他,即使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依然想要兼济天下,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日月同辉!如果统治者能听到杜甫的声声呐喊,如果统治者也能多少推己及人,则社稷幸矣,苍生幸矣,杜甫幸矣!然而,然而统治者高高在上,哪管他小百姓“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哪管他小百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晚年的杜甫,连成都的草堂也呆不下去了他买了一条船,顺水路而下,想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洛阳然而,天不遂人愿,他终于没有回到家乡洛阳,更没有回到他寄托了一生梦想的长安收容他最后的身体和心灵的,只是一叶孤舟杜甫的最后三年,漂泊辗转在荆、湘一带的水路上,留下了千古杰作《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使他涕泗横流的,不仅是自己的亲朋无信、老病孤舟,更是关山北面,战火又起,生灵涂炭,何时才是一个尽头!战乱频繁,人民的痛苦没有尽头;而杜甫,他的人生,却已经走到了尽头公元770年,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在潭州即今天的长沙遇到了好朋友著名音乐家李龟年,故人相见,却是人非,物亦非感慨万千的杜甫,写下了著名诗篇《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知道杜甫看到这缤纷的花瓣,心情如何?也许,这片片凋零的,不仅是花瓣,也是唐王朝每况愈下的国势,更是他自己花残叶落的生命写照吧公元770年,杜甫死在湘水的一条船上那条船,曾载着他的身体从四川一路顺长江而下;如今,正准备携着他从长沙北来岳阳在湘水的东边,是湘妃哭泣的洞庭湖,在湘水西边,是屈原投江的汨罗江杜甫,与他们相会了!岳阳有幸,多情的湘水,曾经抚慰了杜甫漂泊的身心;岳阳有幸,美丽的平江,曾经寄放着诗人死后的遗体;岳阳有幸,我们的天空,曾经闪耀着诗圣人格的光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杜甫,在他活着的时候,没能实现他“立功”的夙愿;但是,在他死后,他立下的德,立下的言,滋养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而且将至永远……神于天,圣于地,“圣”是中国文化对一个凡人能有的最高赞誉杜甫之圣,圣在“忠君爱国,矢志不渝”;杜甫之圣,圣在“推己爱人,心忧天下”;杜甫之圣,圣在“关爱妻儿,不离不弃”;杜甫之圣,还圣在诗歌创作的集成传统,开辟新风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典范最具有有代表性的形式,而杜甫,站在律诗的巅峰杜甫一生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1400首诗歌,描摹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国运,被后世称为“史诗”,也勾画出他一步一步攀升“诗圣”的巅峰的心路历程诗成为圣亦为史,杜甫,用诗歌把自己浇铸成一座圣像,矗立在大地上和后人的心田里而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师:最后,让我们以郭沫若题在杜甫草堂上的对联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朝圣之旅!投影: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杜甫诗三首》之《望岳》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望岳》课堂实录新人教版课前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营造课堂氛围。
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演唱的氛围之中。
一、导课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
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
如我们学过的写树木的诗有:生:《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无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写山的有:生: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写花的呢?生::《梅花》。
师:同学们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
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
展示课件一:踏歌而行觅古韵,余音袅袅仿古诗。
请同觉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思鸿):唱着歌寻觅古诗的韵味,在余音袅袅中仿写古诗。
师:对。
这堂课要求把握而两点:一是体会《望岳》诗歌意境;二是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
(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老师画的泰山象不象?生:齐答“象”(笑)。
师:这首诗比较好懂,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请同学来介绍杜甫及这首诗有关的内容。
生(赵路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字子美。
生(何灿云):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生(张舜):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生(赵诗恒):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清楚,全面。
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生(张胜蓝):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肖奕奕):《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文三篇》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文三篇》
教学实录
本次教学我选择了《古诗文三篇》。
首先让学生阅读《静夜思》,我让学生们读三遍,并观察短句的运用。
然后,我为学生介
绍了古代诗人李白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了解李
白的生平和诗歌艺术风格。
接下来,在分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
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我请学生们阅读《登鹳雀楼》。
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説明。
在学生们认真阅读了诗歌后,我又
向他们介绍了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们通过
了解王之涣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来加深对他的诗歌的理解。
并和
学生们一起探讨了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具体意义。
最后,我让学生们阅读了《青玉案·元夕》。
在介绍完元宵节
和太原府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我引导學生們感受诗歌中对节日氛围、感情描写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表达来理
解和传达诗歌中的情感。
至此,整堂课结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相互学习、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了阅读与交流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学实录师:人们都说好书不厌百回读。
那么,我觉得好诗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学习的《杜甫诗三首》,虽然大家前期接触过,但是我相信经过就那天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既然是学习诗歌,老师就想以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来开篇。
他,少年盛气,曾结交读书,游历四方显壮志;他,仕途求进,却遭遇奸臣,长安十年志难酬;他,偏逢离散,经安史之乱,琉璃辗转察民苦;他,历经漂泊,避成都草堂,以舟为家尽余生。
(课件展示此诗)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杜甫。
师:非常好!那么,杜甫家学渊源。
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了,像同学们这么大,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诗名远扬了。
他一生写一千五百首诗歌,在唐朝这个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他的创作,可以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诗歌世界。
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本中的第二首诗——《春望》。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首诗呀,首先应从读准字音开始,所以呢,现在就请同学结合课下注释和你手上的参考书,或者你已知的知识读一读,我们自由的来读一读《春望》,好,开始!生自由朗读。
师:好。
下面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范读一下。
生:朗读《春望》。
师:读得怎么样呀?生:还行。
师:哎!没有感情。
读得字音怎么样,准确不准确?生:准确。
师:好。
能不能再给我强调一下,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字音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生:簪。
师:诗的最后一字:簪。
他读得是准确的,我们一起跟他读一遍。
生齐读:簪。
师:好!请坐。
有没有其它的需要提醒的?来,这位男生,你告诉我们。
生:“白头搔更短”中的“搔”。
师:哎!“白头搔更短”的“搔”。
如果有不清楚的也可以注在书下。
还有没有?生:“感时花溅泪”的“溅”。
师:“感时花溅泪”的“溅”。
几个比较复杂的字音希望大家都能关注。
好,请坐。
好,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这儿比较重要的、容易读错的字音已经标注在幻灯片中了。
(课件展示:整首诗,重要的字标有注音)我们一起按纠正过的字音读一读。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堂实录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
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对于杜甫,我们很熟悉了,那位同学介绍一下?一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师: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你能背过哪些?一生:《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一时记不起),师提示:小学学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吧?生齐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提示:《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歌吧?生齐背: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师:今天让我们走近杜甫,跟随他去领略泰山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去体味战乱中杜甫的忧国思亲之情。
(板书:《望岳》和《春望》)请自读《望岳》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读)指名二生读。
学生读音很准,节奏准确。
教师强“夫”的读音。
指导:五言诗歌的节奏划分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形式。
师:读音准,节奏对,但是感情上似乎欠缺点。
你们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来?生:豪迈,高昂。
师:对。
此时,正逢盛唐,诗人24岁,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想大展宏图,实现人生理想。
来到泰山脚下,看到泰山的高达广阔,自然地豪情满怀,所以,应饱含赞美之情,语调高昂,读出那种酣畅的豪情来。
请试着再读两遍。
指名二生读。
读得很有感情。
师: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要求:女生齐读1,3,句,男生齐读2,4,6句,合读7,8句。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课堂实录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课堂实录(一)古诗教学既是高中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之一。
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学生到高三时在古诗阅读方面存在三个问题:记忆不牢固或不会背诵或默写出错;不会鉴赏不懂诗歌鉴赏术语;读不懂或理解不透。
鉴于以上原因《杜甫诗三首》我准备这样设计,第一课时学生自主读诗、背诗、默写诗;第二课时重点讲授《登高》;第三课时学生浏览网上关于杜甫人生经历与《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相关资料,并写作《秋兴其一》与《咏怀古迹其三》的鉴赏小文章,如果时间不够留作作业。
至于教学方法的使用,我准备使用讲授法。
对于讲授法,我是这样认为的,新课程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授,对于一些学生不熟悉的知识,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是完全应该的。
这样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
‚百家讲坛‛的所有内容都是利用讲授法进行的,不也同样掀起了重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论语》的风潮吗?所以说讲授法本身必没有错,错用错在怎样使用讲授这一方法。
更何况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唐诗(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无穷魅力,完全靠学生的主自合作探究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体会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诗鉴赏的兴趣,讲授法是完全可以实现此任务的。
(二)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诗三首》,本节课的任务:第一、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自主读诗背诗;第二、根据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这三首诗,如果能写成散文诗更好。
任务宣布完毕学生开始学习,二十分钟过后同学们或继续小声背诗或开始译诗。
快下课时有一半的同学基本上将前两首翻译完毕,部分学生翻译完了第一首。
我和同学们说,马上就要下课了,请大家课后把翻译完成把这三首诗都背会,明天检查。
(三)走进教室,在同学们将课前的‚一三四‛课前积累工程完成后,我向同学们交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第一、检查默写背诵,第二、本节课将是同学们上高一以来第三次听到基本上是我的一言堂。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话题:杜甫诗人教育学习《杜甫与杜诗》教学实录(朱诵玉)师: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上一节课啊,众生:有~师:那我们上课的内容知道了吗,众生:知道~师:很好~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是“杜甫和杜诗”。
我提前让你们的语文老师给你们一些资料,但我不知道你们没有这本选修课教材。
我从教材里选取了四首杜甫的诗,同学们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资料,不过正好,我想看看同学们的诗歌鉴赏水平,想知道你们在看了这些诗后,都有哪些感受和认识。
师:大家喜不喜欢诗词,众生:喜欢~师:喜不喜欢杜甫的诗,众生:喜欢~师:既然大家都说喜欢杜甫的诗,那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检验一下,好吗,众生:好~师:(屏幕展示)这里有五组诗,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写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人。
”这是谁写的,众生:李白。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1:写得有气质~师:有气势,生1:(站起来说)有气质~师:有气质,你不是说我吧,(众生笑)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谁写的,众生:李白~师:也有气质,是吧,“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众生:杜甫~师:“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众生:杜甫~师:还是杜甫,为什么,生2:(主动站起来回答)因为杜甫的诗很悲壮,联想到当时天是阴的,云气非常重,非常苍凉的感觉,在那种情况下,也只有杜甫对这种环境的感受是最深的,所以他会写出这样悲壮、苍凉而又大气磅礴的一种诗~师:讲得很好~(全班主动为该生鼓掌)师:关于杜甫诗的特点,下面还要再讨论~下面一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谁写的啊,众生:杜甫~师:很好~那么我们就不再问原因了~(教师展示各组诗的作者)师:李白的诗显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显得悲壮深沉。
有人说,李诗如海,杜诗如山。
海和山的区别,一个显得潇洒、飘逸、豪放,一个显得很沉稳,很深沉。
杜甫对自己诗的风格也有总结——沉郁顿挫。
25杜甫诗三首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教学实录
25杜甫诗三首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教学实录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深切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情感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2.把握古诗的要紧内容,明白得诗意。
3.体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进程和方式1.朗诵中体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明白得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包括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1.明白得诗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一、积存与运用1.给加粗字注音。
岱宗()决眦()溅泪()搔()簪()逾墙()邺()戍()老妪()幽咽()2.杜甫是唐朝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他被称作诗圣。
他的诗歌斗胆地揭露了那时统治集团的腐朽,普遍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因此。
其诗作被称作诗史,都搜集在《杜工部集》。
与李白并称“李杜”。
“三吏”是指杜甫写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指他写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辉煌极点,具有划时期的意义。
《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成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太婆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二、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拍感、有音韵美。
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
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阻碍诗歌朗诵成效的因素。
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
《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初期作品,赞美泰山,流露诗人远大理想的,要读得激昂豪迈。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转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情感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望岳》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群山当中,谁最出名呢?那固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优秀模板12套)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优秀模板12套)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材简析: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课前准备: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文言字词,查阅相关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
2、教师:查阅资料,准备录音机、磁带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一、导入: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学习《望岳》: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给以指导。
3、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卢望军老师《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五篇
卢望军老师《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五篇第一篇:卢望军老师《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卢望军《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杜甫诗三首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古人,了解一个古人,我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我们能亲近这个古人并进而崇仰这个古人。
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例如“书圣”王羲之是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画圣”吴道子是画画成就最高的人,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单单唐朝,就是大师云集,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
今天,我们通过杜甫的三首杰作,遥想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踪迹,或许,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悟。
二、学习《望岳》师: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
生:望。
师:对,就是望。
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
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请我们班海拔最高的梁烁同学来朗读一下。
梁烁读,读得气势磅礴。
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
生:我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遮天蔽日的。
生:我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很秀丽。
师:由“钟”字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成语,情有独钟,在这句诗里,谁对谁情有独钟?生:造化对泰山情有独钟。
师:造化,也就是造物主,造物主把所有的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泰山的秀美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
师:你的视角独特,大家只看到了泰山的形,而你却注意到了泰山的神。
泰山的形是高大的,泰山的神是伟大的。
我们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形神兼备的泰山。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演示内容长度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1303字符
总页数
29个
6个
23个
x页
01 一、导入 :
目录
02
二、介绍有关《石壕 吏》的写作背景
03 三、诵读品悟:
04
四、创新实践、能力 升级:
三、诵读品悟:
1、多媒体范读,学 生听读。正音正字,
掌握...
2、学生自由朗读全 诗,要求读准节奏,
读出...
3、学生译读全诗, 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 疏...
4、探究交流:杜甫 曾言“语不惊人死不 休”...
四、创新实践、能力升级:
1
1、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2
2、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3
3、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4
4、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5
5、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五、课堂小结:
2、请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1、请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六、朗读背诵《杜甫诗三首》。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
基础上,...
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
读激情,...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
点,抒发...
感谢观看
05 五、课堂小结:
06
六、朗读背诵《杜甫 诗三首》。
一、导入 :
1、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杜甫诗三首》教案及课堂实录
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幺样?动作又怎幺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
喝酒,又放下了。
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
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
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
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
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
3.古诗五步教学法。《登岳阳楼》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
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登高》,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
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2、教学难点:①理解祖母和姐姐说我”是小滹沱河”的原因。
②由于对所教学生缺乏了解,能否组织好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
习环节,是一个挑战。③本文文字比较长,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所有教学任
务,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教学切入口放在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
容”和分析滹沱河和我’的特点”上,为后一节课其他老师
《杜甫诗三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三、学习《春望》师:此刻,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铿锵有力的誓言,登上泰山的绝顶!登上人生的顶峰!孩子们,这誓言,既是杜甫的誓言,又何尝不是你们对未来的期盼呢。
年轻真好!可是,人生不会总是年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谁停留片刻。
大唐王朝的国运在杜甫44岁那年发生了逆转,安史之乱爆发了!投影:安史之乱之后,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诗人闻讯逃奔,不料为贼兵所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才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一个为太子看守仪仗和兵器的小官。
《春望》写于这年三月。
师: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周元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歌。
周元读。
读得非常动情,学生大受感染。
师:周元,你读得真好。
这样,你来带读一下吧。
师:这首诗也是杜甫的名篇,其中备受称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品读这两句,联系全诗想想――投影:诗人所感之时是怎样的时,所恨之别是怎样的别?谁在溅泪,谁在惊心?生:诗人所感之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时长安城被叛军占据,满目疮痍,春天来了,杂草丛生。
师:有人评价这两句说“国破山河在”是说明了“无物”的状态,而“城春草木深”则说明着“无人”的状态。
化用一句诗来说,诗人所感的时是“物非人非事事休”的离乱之时。
生:所恨的别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他多么希望得到家人的音讯。
师:是啊,即使诗人能拿出一万金,或者两万金,三万金,恐怕也买不到一封家书来了解妻子儿女的音讯吧。
下面一则资料,也许会让我们对杜甫当时的心情有更深的体会。
投影:“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杜甫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
杜甫自三十岁与妻子杨氏结婚后,没有再娶过小妾,这在娶妾盛行的唐朝,非常罕见。
师:在这样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诗人所恨的别,既有可能是生离,也极有可能是――生:死别啊!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怎么不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呢。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实录
《登高》教学实录师:回顾我们读书的岁月,悠悠十余载。
在十余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学过很多“登高诗”。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登高诗”?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飞来峰》《望岳》等。
师:(看大屏幕)同是登高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不同的。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是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想要在某一个领域达到一定高度,就要有更高远的境界。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向我们传达了对思念亲人的思念。
陈子昂看到天地悠悠,新生悲怆之情。
“天下有形形色色的人,就有形形色色的文”,伟大的诗人杜甫也曾经登上高处,写下了著名的《登高》,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登高》,看看杜甫登上高处,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投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师:同学们打开教材,自由朗读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
(生自由读诗。
)师:我们从诗歌里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生:悲伤师:谁能给大家示范朗读以下?师:(纠错)“渚“字音。
(出示幻灯,朗读要求),谁能再示范朗读,注意要求。
投影:朗读注意事项: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情感。
师:这首诗歌的情感是“悲“,谁能点评一下张元恒读的怎么样?生:读的有点高亢,应该读的低沉一点。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共同读一遍诗歌。
师:同学们渐渐进入情境了。
那么,这首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悲”?生:在“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猿啸哀”体现了作者的悲,一般猿的叫声都是悲伤的,比如说“猿鸣三声泪沾裳”,“猿”的叫声是悲伤的。
师:“猿”的悲伤,也是作者“悲伤”的体现,(出示幻灯)看看幻灯上这几句诗,“猿”在古诗里多以什么样的内涵出现的?超链接投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戴叔伦《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3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片段◆多种学习方法,感受词的意境(教学关键点)师: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欣赏。
生:老师,我想再有感情地朗读一次,因为它实在太美了。
师:好啊!我来给你配上音乐吧。
(生配乐朗诵,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向往、喜爱和赞美。
) 师:除了读,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生:老师,我和同桌能通过表演来展示吗?师:这种学习方式好!演好了,就说明你们读懂了。
(生通过表演进行展示。
)师:除了读,除了演,还有什么方式?生1: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2: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画下来。
(学生合作在黑板上展示绘画:一个人画人,一个人画茅店、社林、山,一个人画稻田等。
)生3:老师,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
(生用《虞美人》的曲调唱《西江月》。
)师:唱得很抒情。
具有古代诗词的味道!(掌声!)其他的同学也可以选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你对这首词的诠释。
如书法、改写成记叙文等。
师:通过同学们的唱、画和写,我发现你们身上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学习的激情。
看来大家都把这首词读懂了!赏析:“如何才能学好语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即使同胞兄弟姐妹性格也不完全一样,全班同学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所以成绩千差万别。
学习方法与人的性格有关,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我们处在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即掌握好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找到与自己性格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发扬其中的长处,克服其中的短处,就像人要过河得有桥和船一样,学习方法就是到达知识彼岸的桥和船。
这个教学实录展示的就是学生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得兴致盎然。
同时也实现了语文与不同学科的整合。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有效掌握知识的策略。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绝句》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二、通读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
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2 整体感受诗歌《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生:香读出来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
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生:读以上两句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读出来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四、拓展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1、略读两首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诗三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师生合作朗读。
师:按照我们刚才的朗读,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是,却显得拖沓繁冗,诗歌的简约之美就体现不出来了。
所以,即使是叙事诗,也是诗歌,而不是散文,构思仍然是很重要的。
诗人把老妇置于前台,而把小吏的活动放在幕后,诗圣构思的技巧,是很高超的啊。
师:目睹这幕人间悲剧上演,诗人的心情如何?生:同情老妇人的悲惨遭遇。
生:愤怒,对官吏残暴的不满。
师:可是,这是平定叛乱的战争,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有。
保家卫国,是当时人们的职责啊。
生:未必表达了对老妇人的赞扬?我读不出来。
师:诗人在《石壕吏》里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官吏的批评指责,也有对老妇人的同情和赞扬。
他天明登前途的时候,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吧。
我们用一张幻灯片来总结一下这三首诗歌的相关内容——师:我们看到,这三首诗歌写作的时代,横跨二十多年,是杜甫人生中最美好的青壮年时光。
他没有像当初面对泰山时发誓的那样登上人生的顶峰,却一步一步滑向了社会的底层。
写下石壕吏的这一年,失望的杜甫做出了人生中一个痛苦的决定,辞去官职,辗转到达了四川成都,开始了他人生中更潦倒的一段生活,却也开启了他诗歌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
现在,我想问问,通过这一番的认识、了解,诗圣杜甫,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我认为杜甫是可怜的,而且,正像老师平时说的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眼睁睁地看着官吏把这个老妇人抓走,为什么不去制止呢。
师:是啊。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可能不是我们课堂上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你不妨先自己去想想,我课后有充足的准备了再跟你单独聊聊。
你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值得肯定。
生:在我心目中,还是那个登泰山时的意气风发的杜甫印象最深刻。
生:我用八个字来形容杜甫——有心爱国,无力回天!众生鼓掌。
师:真棒!你化用了谭嗣同临终时候的一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再次强调,联想是语文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
生……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独特体验,都很好,但我认为还不够。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
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对于杜甫,我们很熟识了,那位同学介绍一下?一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闻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师: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你能背过哪些?一生:《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拘束娇莺恰恰啼。
一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同学一时记不起),师提示:学校学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吧?生齐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提示:《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歌吧?生齐背: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
师:今日让我们走近杜甫,跟随他去领会泰山高大宏伟和奇妙秀丽,去体会战乱中杜甫的忧国思亲之情。
(板书:《望岳》和《春望》)请自读《望岳》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同学读)指名二生读。
同学读音很准,节奏精确。
老师强“夫”的读音。
指导:五言诗歌的节奏划分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形式。
师:读音准,节奏对,但是感情上好像欠缺点。
你们觉得应当读出什么感情来?生:豪迈,昂扬。
师:对。
此时,正逢盛唐,诗人24岁,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想大展宏图,实现人生抱负。
来到泰山脚下,看到泰山的高达宽阔,自然地豪情满怀,所以,应饱含赞美之情,语调昂扬,读出那种酣畅的豪情来。
请试着再读两遍。
指名二生读。
读得很有感情。
师: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要求:女生齐读1,3,5句,男生齐读2,4,6句,合读7,8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诗的写作背景,鉴赏并积累一些名句。
2.读-析-赏-评-练,体会三首诗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艺术特色
3.体会杜甫诗歌雄浑阔大的风格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与作家的经历来理解诗篇
教学过程
生:齐背《登高》、《春望》
师:有人说诗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杜甫在锤炼诗歌语言上“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作品大部分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诗歌三首。
展示幻灯片一:交待《客至》的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
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是761年春天写的。
)师:大家要知道,公元759年,杜甫做一个小官吏,目睹了朝廷官员的腐败堕落,一天他在他人歌舞欢饮声中一路走向自己的家门,打开房门看见自己的儿子饿死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者被排挤出京城来到成都,以种草药卖草药,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有了安身之地——杜甫草堂,接下来就是杜甫后半生少有的一段平静安稳的日子。
生范读
师:下面我们分别来解读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生:首联写了诗人居住的房前屋后都是春水,每天有很多鸥鸟来这里,景色幽雅。
点明了时间、地点、作者的心情。
师:什么心情?
生:喜悦。
生:寂寞。
师:为什么说寂寞?
生:因为原文“皆”,“但”,表面看,春水茫茫,江波浩渺,群鸥翔集,多少像水边隐士,反衬诗人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
师:分析得好!这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
生:寓情于景。
师:颔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喜客之情。
师:大家结合题目《客至》以上两联客人出现了么?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客人还没有正面出现,只看到诗人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师:前两联可以称作虚写。
师:正面描写作者待客的是哪一联?有人说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你怎样理解这一评价?
生:颈联正面写作者待客。
因家贫市远酒菜单薄,诗人表示愧疚之情。
生:结尾通过一个细节描写“诗人高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使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巧妙的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
师:大家可能没有这样的生活体会。
在农村的农家小院里,傍晚时候,邻里两家在院子
里放上桌子,你家做什么菜,我给你来一盘,我家做什么菜,我给你送点,隔着篱笆墙头爷们儿们还可以喝口。
独居秀丽风景中的诗人在老朋友到来后兴奋不已,自然邀请邻翁对饮。
因此有评论家“上四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下四留客,见村家真率之情”。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风格如何。
生: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不同于杜甫的以往的“沉郁顿挫”风格。
师:是的,《宾至》、《有客》、《过客相寻》、《江村》等都体现了这阶段作者颇为宁静的心情。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这样的日子在杜甫的后半生也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大家请看——
展示幻灯片二:交待《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
杜甫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
此刻我配上了一段低沉浑厚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己低吟浅唱这首诗。
慢慢地学生进入了诗歌的境界中。
师:这样的一首完美的诗歌,我不愿意把它分割得七零八落来理解,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来畅所欲言!
生:我喜欢“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一联。
那只飘飞在空旷的天地之间的沙鸥像杜甫一样孤单,漂泊无依,它有一种空灵美。
生:我喜欢“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一联。
诗人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不能施展,虽说声名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既老且病的杜甫,休官却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应该是反语。
生:我喜欢“細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几句。
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
“細草”对广阔的“平野”,“独夜舟”对涌动着的“大江”,更能体会出诗人“天地之大何处是我家”的感慨。
师: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可以知道他在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中夜不能寐,面对汹涌东流的大江感受着似水流年,而自己终生无成,凄怆至极!
师:这两联写景有何特点?
生:寓情于景,远近结合。
写法上三四句是乐景写哀情。
师:大家再次体会一下这首充满身世之感的《旅夜书怀》。
生美读
师:这首诗同上一首诗比较一下风格截然不同,同学再一次回到了杜诗的雄浑阔大的意境中来,这种诗歌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宽阔的心胸,博大的襟怀,远大的抱负。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去世的前两年,这两句写洞庭湖的佳句蘸着血泪留给了后人。
展示幻灯片三
唐庚: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者言乎者。
王嗣:只“吴楚”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后面四句只写情,才是自家诗,所谓诗本性情者也。
刘克庄:杜五言感时伤事,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八句之中,着此一联,安得不独步千古?
俞犀月:三、四极开阔,五、六极黯淡,正于开旷处俯仰一身,凄然欲绝。
无名氏:中四句与孟工力悉敌,而颈联尤老,起结辣豁。
孟只身世之感,而此抱家国无穷之悲,事境尤大云。
展示幻灯片四:交待《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
师:请大家迅速找出这首诗歌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语句。
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师:因此这诗在内容与情感上加大了内涵,既是身世之感又有家国之思。
师: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昔”、“今”你如何理解?
展示幻灯片五:《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生:“昔”,早期的杜甫可以说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是“读书破万卷”的诗教传统世家的读书人,处在开元盛世,胸怀远大抱负的少壮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师:是的,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在水势浩渺的洞庭湖的气势中感受诗人的伟大抱负,也理解了诗人在孤苦飘零穷困潦倒之际能够心忧西北战事以至潸然泪下了。
生:洞庭湖水上乾坤日月浮在上面,杜甫的心中国家百姓都在。
没有这样的心胸怎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己推人的精神境界,怎有“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的博大胸怀。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诗歌三首,深入地了解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了解了杜甫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中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时期,初唐四杰等等,到杜甫总结并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优秀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接开导了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歌改良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代。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光照千古,正如韩愈所称赞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他一生辛勤耕作,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传到今天的有1400余首,另有散文和赋2O多篇,有《杜工部集》传世。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基础相对薄弱的一班进行的。
在学习第二首诗时,我已经预先准备了几个问题,但当时看到同学们低吟时很投入,很动情,我于是瞬间改变了自己的备课计划,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把属于他们自己的理解讲给大家。
事实证明,我这种临时决定是正确的。
我体会到每一个细微的捕捉,每一个真实的感受。
而这些积极参与的学生收获更是甚多。
在文科班第三首诗学习时间比较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