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春望

合集下载

《春望》原文及赏析

《春望》原文及赏析

《春望》原文及赏析《春望》原文及赏析《春望》原文及赏析1【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国家残破,人事全非,只有山河依然如故,春天又来到长安城,但见草木幽深,人迹稀少。

国破:指安禄山起兵反叛,攻破长安城,也兼指国家遭战火破坏。

山河在:极言战争破坏的严重,除山河之外更无余物。

草木深:是说人烟稀少而致草木横生,形容荒凉。

【译注2】“国破”表明物是人非,盛唐王朝时辉煌的景象都已消失,“山河在”指自然景物依旧,“城春”指长安的春天本是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但“草木深”显示出杂草丛生,树木苍苍,一片凋敝荒凉的景象,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战乱后城池残破,人迹稀少的荒凉萧条景象。

[例]“炼狱火花”是“孤岛”写生,当时日寇侵华,上海沦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孤城落日,敌忾同仇,表达的多是激楚苍凉的兴亡之感。

(柯灵《〈柯灵散文选〉序》)二、后一句用以形容春天城里草木茂盛的景色。

[例]我没有“感时花溅泪”的多情,但有“城春草木深”的感慨。

这城,肯定是带城墙的。

不带城墙的城,即使春天深了,草木未必就深。

(车前子《带城墙的家园》)【全诗】《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1.国破:国家残破,指安禄山叛军蹂躏黄河南北,潼关东西,并占领长安。

草木深:草木横生,喻人迹稀少,景色荒凉。

2.感时:感慨时局。

恨别:深恨离别。

花溅泪:对花溅泪。

一说: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

下“鸟惊”句同。

3.烽火:战火。

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关、睢阳一线,太原、河东一带,官兵与叛军反复激战。

抵万金:值万金,极言家信珍贵难得。

4.搔:《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搔头,显示了惶急无奈之情。

浑:简直。

簪:古人用以束发于冠的饰具。

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

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

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杜甫《春望》原文、注释、赏析《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春望》的原文赏析

《春望》的原文赏析

《春望》的原文赏析《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望》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杜甫《春望》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翻译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

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为⼤家带来的:爱国诗:杜甫《春望》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河依旧;春天来了,⼈烟稀少的长安城⾥草⽊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封抵得上万两黄⾦。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河在:旧⽇的⼭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深:指⼈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古时边防报警的烟⽕,这⾥指安史之乱的战⽕。

三⽉:正⽉、⼆⽉、三⽉。

抵:值,相当。

⽩头:这⾥指⽩头发。

搔:⽤⼿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种束发的⾸饰。

古代男⼦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簪⼦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天宝⼗四年(755)七⽉,太⼦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德。

杜甫闻讯,只⾝⼀⼈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德⼆年春,⾝处沦陷区的杜甫⽬睹了长安城⼀⽚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作。

赏析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诗篇⼀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林⽊荒芜。

诗⼈记忆中昔⽇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已经荡然⽆存了。

⼀个“破”字使⼈怵⽬惊⼼,继⽽⼀个“深”字⼜令⼈满⽬凄然。

诗⼈写今⽇景物,实为抒发⼈去物⾮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荒凉凄惨的⽓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春望》全文与注释

《春望》全文与注释

《春望》全文与注释《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典诗作。

全诗内容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接下来,咱们一句句来看看这首诗的注释。

“国破山河在”,“国破”指的是国都长安沦陷,被叛军占领。

尽管国家遭受了这样的劫难,但是山河依旧存在。

这里的“山河在”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山河虽在,然而国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模样。

“城春草木深”,春天已经到来,城中本该是热闹繁华的景象,但因为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只能看到杂草丛生,树木繁茂。

一个“深”字,生动地描绘出了那种荒芜、凄凉的氛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非常精妙。

诗人感伤时事,看到盛开的花朵,反而落泪;因与亲人离别,听到鸟儿的叫声,也觉得心惊。

花本是美好的事物,鸟声通常也是悦耳的,但在此时此景,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思和痛苦,所以美好的东西反而勾起了他的伤心之情。

“烽火连三月”,“烽火”指的是战争的烽火,“连三月”表示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年头到年中,一直没有停歇。

“家书抵万金”,在战乱之中,与家人音信隔绝,能收到一封家书,那是无比珍贵的,简直价值万金。

这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因为忧愁烦恼,不断地挠头,以至于头发越来越少,短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通过对自身形象的描写,展现出他内心的愁苦和焦虑。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长安城在战乱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痛恨。

整首诗沉郁顿挫,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他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些痛苦和无奈,让后人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

《春望》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状况。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对仗工整。

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仅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在语言形式上也非常整齐。

《春望》全文与赏析

《春望》全文与赏析

《春望》全文与赏析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是一首经典的五言律诗,全诗内容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沉郁悲怆的氛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沦陷,城池残破,然而山河依旧。

春天已然来临,城中却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惨状。

“深”字则描绘出了草木繁密、无人打理的荒凉景象。

这两句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大自然的永恒,又凸显了人事的沧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感慨时事,见到盛开的花朵也禁不住落泪;因与亲人离别,听到鸟儿的叫声都觉得心惊胆战。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花鸟,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内心痛苦的写照。

在这战乱的时节,美好的景象反而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燃烧了三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这两句直接写出了战争的持久和残酷,也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中对亲人消息的渴望。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通信阻断,一封来自亲人的书信,承载着无尽的牵挂和思念,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因忧愁而频繁挠头,以至于白发越来越少,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愁苦。

头发本就稀少,如今因忧国思家而变得更少,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忧心如焚的情态。

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自身的感受和细节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深沉情感。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对仗工整,语言精炼。

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仅在形式上对仗,而且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同时,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极具感染力。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春望_春望的诗意及解析

春望_春望的诗意及解析

春望_春望的诗意及解析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春望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原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诗意: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春望·国破山河在》古诗_作者杜甫_古诗春望·国破山河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春望·国破山河在》古诗_作者杜甫_古诗春望·国破山河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古今异义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春望》译文及注释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注释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惊:使……惊动。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

这里指战争。

家书: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给家庭写的信。

(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春望》鉴赏语句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

春望全诗解析 春望杜甫翻译和赏析怎样的情感

春望全诗解析 春望杜甫翻译和赏析怎样的情感

春望全诗解析春望杜甫翻译和赏析怎样的情感【作品简介】《春望》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这首诗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文】《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古诗词】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诗词】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诗词】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接下来分享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

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

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杜甫《春望》原文和翻译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王充《论衡》原文: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

进在遇,退在不遇。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故遇,或抱洿行,尊于桀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尧之廷。

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论衡》第一卷逢遇篇译文:操行,有一直贤良的;而做官,却没有总是被重用的。

人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问题;而被不被重用,是时运问题。

才能高超品行高洁,不可能保证凭此一定会尊贵;才能浅薄品行恶劣,也不可能因此就一定要卑贱。

有的人才能高超,品行高尚,不被赏识,居于低下的地位;而有的人才能薄陋,品行恶劣,得遇时运,地位在众人之上。

不同时代各自有用来选“士”的标准,而“士”也各有用来取得功名的办法。

晋升在于受到赏识,滞黜在于不受赏识。

处于尊贵显赫地位,未必贤能,只不过受到赏识;地位卑贱低下,未必愚笨,没被赏识啊。

所以只要被赏识,有的尽管品行恶劣,也会在夏桀的朝廷上得到尊位;不被赏识,有的尽管持有高洁节操,在尧的朝廷上也会处于下位。

春望原文及翻译

春望原文及翻译

春望原文及翻译春望原文及翻译导语:《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春望原文及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春望》第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词语注解】:春望:在春天远望(或春天里看到的景象)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破碎。

城:长安城。

深:茂盛;茂密。

感时: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溅泪:流泪恨别:恨别的情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

此处借花溅泪,鸟惊心来了个艺术夸张,可以理解。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

这里指战争中的烧掠的情景出现在周围的城市乡村。

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家书:平安信。

(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白头发,老态。

搔:抓,挠。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望》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败,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多月,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春望》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及注释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注释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古今异义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相关赏析写赏析鉴赏语句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创作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作者介绍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春望译文及赏析

春望译文及赏析

今天,为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春望》《春望》的作者【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年2月12日[1]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一、原文重现01.原文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0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故事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初中语文杜甫的《春望》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杜甫的《春望》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杜甫的《春望》原文及翻译原文:《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文翻译:国家已经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

城市里的春天,草木长得茂盛。

感受到时光的流转,花儿都溅出了泪水;恨别的鸟儿惊动了心灵。

战火连续三个月不曾停歇,家书珍贵如同万金。

白发搔得更短了,简直快要承受不了这么沉重的簪子。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国破山河在”展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便国家遭受破坏,但自然景观依旧,这可能是诗人在困境中对未来的隐隐希望。

而“城春草木深”则描绘了战乱后城市的荒凉景象,春天的生机与城市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春天到来而国家未能恢复的感伤,以及与亲人别离的痛苦。

这两句也体现了杜甫的感性和细腻,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人的情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战火持续不断,家人之间的联系艰难,收到家书无比珍贵。

最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绘了诗人焦虑忧愁的形象,白发渐多,连搔发都感到烦恼,说明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提问:1.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主题广泛,其中包括对战争的描写和反思。

除了《春望》,他还创作了哪些反映战争和时局动荡的诗作?2.杜甫的诗歌在历史上被怎样评价?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3.结合杜甫的生平,你认为《春望》中的哪些情感和思想与他个人经历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